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熟地黃的功效作用及食用方法

熟地黃的功效作用及食用方法

發布時間:2022-08-15 15:53:39

Ⅰ 熟地黃的食用方法哪些

1、熟地黃豬蹄煲 材料:豬蹄500克、油菜100克、,蔥段、薑片各10克、葯包1個(內裝熟地黃20克,酸棗仁10克)、料酒10克、精鹽3克、味精1克、胡椒粉0.5克、清湯1000克、芝麻油5克。 製作: 1、油菜從中間順長剖開。豬蹄治凈,從中間順骨縫劈開,再從關節處斬成塊,下入沸水鍋中焯透撈出。 2、沙鍋內放入清湯、料酒,下入葯包燒開,下入豬蹄塊、蔥段、薑片燒開,煲至豬蹄熟爛,揀出蔥、姜、葯包用。 3、下入油菜、精鹽燒開,燉至熟爛,加味精、胡椒粉,淋入芝麻油即成。 功效:有補血滋陰、益精填髓的功效,此款菜餚能滋陰補腎,補血安神,對婦女更年期綜合征月經紊亂、眩暈、心悸、失眠多夢、心煩不安、宮冷乾燥、潮熱盜汗者有較好的食療功效。

Ⅱ 熟地黃的功效

補益肝腎、補血養陰。熟地是熟地黃的簡稱,補腎中葯六味地黃丸裡面就含有熟地黃。熟地黃的功效有兩點,第一是補益肝腎,第二是補血養陰。六味地黃丸是用來治療肝腎陰虛,它所用的君葯就是熟地黃。腰膝酸軟以及更年期綜合征的一些人表現出來的潮熱,時不時的發熱、盜汗、頭暈、耳鳴等症狀,實際上都是肝腎陰虛的表現,是肝腎血虛所表現出來的一組證候,所以說熟地黃可以用來補益肝腎、益精養血。需要注意的是,因為通常使用的是熟地黃的根或者是根莖,所以它是不可以用來泡水喝。它需要在中葯湯劑裡面煎煮的時候,才能發揮療效。現在有一些熟地黃的保健品,通過特殊的炮製方法,可以嚼著吃,也是沒有問題的,可以發揮補益肝腎的作用。

Ⅲ 熟地黃怎麼食用

補血滋潤;益精填髓。用於血虛萎黃;眩暈心悸;月經不調;崩不止;肝腎陰虧;潮熱盜汗;崩漏下血;腰膝酸軟;耳鳴耳聾;頭目昏花;須發早白;消渴;便秘;腎虛喘促。

下面有幾種食用方法哦
1.熟地酒 熟地黃60克,枸杞子30克,白酒1000毫升。將熟地黃、枸杞子洗凈,乾燥,切碎,裝入紗布袋內,扎緊袋口,置於瓷壇內, 加入白酒,密封壇口。每日振搖1次,7天後改為每周1次。浸泡20天後飲用。服完後,葯渣可再加白酒500克,浸泡15天後飲用。每次15毫 升,1日2次。功用補血養陰,滋腎益精。適用於精血不足、健忘、脫發、腰膝酸軟等

2.熟地補血湯 熟地黃15克,當歸12克,白芍葯10克,雞血藤15克。將以上四味補葯洗凈,加入清水,浸漬2小時,煎煮40分鍾,取汁 溫服。葯渣再加清水,煎煮30分鍾,取汁再服。每日1劑,早晚各服1次。功用補益精血,滋養肝腎。適用於血虛心悸、頭暈、目眩、閉 經、面色無華等。

3.二地膏 熟地黃500克,乾地黃500克,蜂蜜1000克。將熟地黃、乾地黃洗凈,切碎,一並放入砂鍋內,加入清水浸漬12小時。分別加 水煎煮3次,第1次3小時,第2、3次各2小時,分次濾取葯液,合並濾液,用文火煎熬至膏狀。再加入蜂蜜調勻,用文火濃縮成膏。每次 15克,1日2次,白開水化服。功用滋陰涼血,補血生血。適用於精血虧虛、形體消瘦、腰脊酸楚、腳軟乏力等。

4、熟地黃燉烏雞
材料:熟地黃25克、烏雞1隻、豬瘦肉100克、生薑3片。
烹制:烏雞宰洗凈,去臟雜和尾部;豬瘦肉洗凈。一起與熟地黃、生薑下燉盅,加冷開水1500毫升(約6碗量),加蓋隔水燉2個半小時便可。為3~4人量。

5、歸黨熟地羊肉湯
原材料:當歸15克、黨參20克、熟地15克、生薑20克、羊肉300克
烹制方法:
將當歸、熟地、黨參用水稍浸洗,生薑切片;羊肉切塊,置沸水中稍滾片刻,再洗凈,焯水。將所有食材、葯材與生薑一起放進瓦煲內,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煲沸後,改為小火煲1.5小時,調入適量食鹽即可食用。
葯膳功效:
本葯膳中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生肌健骨、潤腸通便的作用,適用於血虛萎黃、心悸暈眩、月經不調、閉經痛經、虛寒腹痛、腸燥便秘、風濕痹痛等症。而熟地則具有滋陰補血,益精填髓的作用,配合補中益氣的黨參、溫中暖身的羊肉共煲湯適用於平素怕冷、四肢不溫、小腹冷痛、面色萎黃的女性冬季食用。

希望採納喲

Ⅳ 熟地黃功用簡介

熟地黃:原名:地黃,又名:懷慶地黃、熟地。拉丁文名:Rehmannia glutinosa (Gaetn.) Libosch. ex Fisch. et Mey. 玄參科、地黃屬植物,密被灰白色多細胞長柔毛和腺毛。根莖肉質,鮮時黃色,在栽培條件下,直徑可達5.5厘米,莖紫紅色。葉通常在莖基部集成蓮座狀,向上則強烈縮小成苞片,或逐漸縮小而在莖上互生;葉片卵形至長橢圓形,上面綠色,下面略帶紫色或成紫紅色,老時因隔膜撕裂而成一室,無毛;花柱頂部擴大成2枚片狀柱頭。蒴果卵形至長卵形。國內各地及國外均有栽培。



功效主治
補血滋潤;益精填髓;用於血虛萎黃;眩暈心悸;月經不調;崩不止;肝腎陰虧;潮熱盜汗;遺精陽痿;不育不孕;月經不調;崩漏下血;腰膝酸軟;耳鳴耳聾;頭目昏花;須發早白;消渴;便秘;腎虛喘促。
葯用配伍
(1)用於血虛萎黃、眩暈、心悸、失眠及月經不調、崩漏等症。
熟地黃能補血滋陰而養肝益腎,凡血虛陰虧、肝腎不足所致的眩暈,均可應用。補血常與當歸、白芍等同用;補肝腎常與山茱萸等同用。此外,如配黨參、酸棗仁、茯苓等品,可用於心悸、失眠;配當歸、白芍、川芍、香附等葯,可用治月經不調;配阿膠、當歸、白芍等,可用於崩漏。
(2)用於腎陰不足,骨蒸潮熱,盜汗,遺精及消渴等症。
該品滋腎益陰,適用於腎陰不足所引起的各種病症,常與山茱萸、丹皮等配伍應用;如屬陰虛火旺、骨蒸潮熱等症,可與龜板、知母、黃柏等同用。不可少者,則以薑汁拌炒可也。
(3)《本草正》:熟地黃性平,氣味純靜,故能補五臟之真陰,而又於多血之臟為最要,得非脾胃經葯那且夫人之所以有生者,氣與血耳。氣主陽而動,血主陰而靜,補氣以人參為主,而芪、術但可為之佐輔一卜血以熟地為主,而芎。歸似叮為之佐。然人蔑、術、芎、歸,則又有所當避,而入參、熟地黃,則氣血之必不可無,故凡諸經之陽氣虛者,非人參不可,諸經之明血虛者,非熟地不可。凡諸真陰虧損者,有力發熱,為頭疼,為焦渴,為喉痹,為嗽痰,為喘氣,或脾腎寒逆為嘔吐,或虛火載血於口鼻,或水泛於皮膚,或陰虛而泄利,或陽浮而狂躁,或陰脫而仆地,陰虛而神散者,非熟地之守不足以聚之;陰虛而火升者,非熟地之重不足以降之;陰虛而躁動者,非熟地黃之靜不足以鎮之;陰虛而剛急者,非熟地之甘不足以緩之;陰虛而水邪泛濫者,舍熟地何以自製;陰虛而真氣散失者,舍熟地何以歸源;陰虛而精血俱損,脂膏殘薄者,舍熟地何以厚腸胃,且猶有最玄最妙者,則熟地兼散劑方能發汗,何也以汗化於血,而無陰不作汗也。熟地兼溫劑始能回陽,何也以阻生於下,而無復不成乾也,然而陽性速,故人參少用,亦可成功,陰性緩,熟地非多,難以奏效。而個人有畏其滯膩者,則崔氏何以用腎氣九而治痰浮:有畏其滑澤者,則仲景何以用八味丸而醫腎泄。又若制用之法,有用薑汁拌炒者,則必有中寒兼嘔而後可;有用砂仁制者,則必有脹滿不行而後可;有用酒拌炒者,則必有經絡壅滯而後可。使無此數者,而必欲強用製法,是不知用熟地者正欲用其靜重之妙,而反為散動以亂其性,何異畫蛇而添足,今之人即欲用之補陰而必兼以滲利,則焉知補陰不利水,利水不補陰,而補之法不宜滲;即有用之補血而復疑其滯膩,則焉知血虛如燥土,旱極望雲霓,而枯竭之腸極喜滋(潤),設不明此,則少用之尚欲兼之以利,又孰敢單用之而任之以多;單用而多且不敢,又孰敢再助以甘而盡其所長,是又何異因噎而廢食也!
(4)《葯品化義》:熟地黃,藉酒蒸熟,味苦化甘,性涼變溫,專人肝臟補血。因肝苦急,用甘緩之,兼主溫膽,能益心血,更補腎水。凡內傷不足,苦志勞神,憂患傷呶,縱欲耗精,調經胎產,皆宜用此。安五臟,和血脈,潤肌膚,養心沖,寧魂魄,滋補真陰,封填骨髓,為聖葯也,取其氣味濃厚,為濁中濁品,以補盯腎,故凡生熟地貪。天冬。麥冬、炙龜板。當歸身、山萊萸、枸杞、牛膝皆粘膩儒潤之劑,用滋陰血,所謂陰不足者,補之以味也。
(5)《本經逢原》:熟地黃,假火力蒸曬,轉苦為甘,為陰中之陽,故能補腎中元氣。必須蒸曬多次,若但煮熟,不加蒸、曝,雖服奚益。臍下癰,屬腎臟精傷;脛股酸,系下元不足;目]如無所見,乃水虧不能鑒物,皆腎所主之病,非熟地黃不除。
(6)《本草求真》:景岳尚論熟地,最為明確,獨中所論脾腎寒逆為嘔,可用地黃以治,是亦千慮之一失耳,夫既脾腎虛寒,則脾與腎已受寒累,正宜用以辛熱,以為掃除,如太陽既至,堅冰自解,乃復墜以霜雪,投以陰劑,不更使寒滋甚乎。雖曰熟地性溫,寒從溫散,然寒至上逆為嘔,則寒已甚,豈有熟地之溫,而可令寒外散平。但或陽盛陰微,陽藉陰化,偶有感冒,用此雜於溫散之中,或有見效;若真純陰無火,厥氣。上逆則嘔,則此又為深忌。
(7)《本草經讀》:張景岳以百病之主俱從腎治,誤以《神衣本草經》上品服食之地黃,認為治病之葯,滋潤膠粘,反引邪氣斂藏於少陰而無出路。

Ⅳ 熟地黃有哪些功效 熟地黃功效介紹

1、具有補血的作用,還可以治咳嗽、遺精等。熟地黃是生地黃炮製加工之後形成的,用酒、砂仁、陳皮為輔料,經過反復蒸、曬,至內外顏色黑潤、質地柔軟粘稠。

2、它功效主要有幾種:對各種貧血,還有女性月經過多,月經不調等導致的血虛,有很好的補血作用。對於陰虛導致的腰膝酸軟、腰酸背痛,還有咳嗽、消渴、遺精、耳聾、眼花等,都可以用熟地黃進行調理。建議適量食用,不要過量,有不舒服及時就診。

Ⅵ 熟地黃的作用和功效是什麼

熟地黃的作用和功效是滋陰,補血。治陰虛血少,腰膝痿弱,勞嗽骨蒸,遺精,崩漏,月經不調,消渴,溲數,耳聾,目昏。

熟地黃為玄參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黃的根,通常以酒、砂仁、陳皮為輔料,經反復蒸曬而成,內外色黑、油潤,質地柔軟粘膩。其味甘、性微溫,入於心、肝、腎經,為補血生精、滋陰補腎退熱之要葯,也是最為常用的葯食兩用中葯之一。

因其可以治療或調理因為血虛引起的面色萎黃、眩暈、心悸、月經不調等症,同時又能滋補肝腎,所以可與多種中葯進行配伍煲湯或者代茶飲,例如熟地配白芍可以養肝,配柏子仁可以養心,配龍眼可以養脾,配麻黃則通血脈而不滋膩。

在臨床使用中,配伍補益葯時常常加入熟地,例如當歸,甚則紅參、乾薑、肉桂等大熱之品,一般都會習慣性的選用熟地20-30克配伍,因溫陽補血之滋補葯,葯性上行,容易引發咽喉腫痛、出痘、口腔潰瘍等俗稱「上火」的症狀。

熟地入於肝、腎經,其性下行,既起到柔肝的作用,又與滋補葯相互制衡,可以補而不燥,起到更好的滋補效果。

推薦熟地黃的食療方:

四物羊肉湯

材料:羊腿肉500g,當歸10g,白芍10g,熟地20g,川芎8g;白洋蔥半個、胡蘿卜1根、紫甘藍半個。

配料:料酒、八角、小茴香、大蔥、小黃姜。

製法:

1、中葯冷水浸泡半小時,冷水放入羊肉後中火煮開,撈出清洗後備用;

2、將羊肉、當歸、白芍、熟地、川芎等(俗稱四物)一起放入燉鍋中,加入料酒和水煮開後文火燉50分鍾;

3、將胡蘿卜、甘藍加入配料爆炒後放入羊肉湯中繼續燉30分鍾;

4、加入適量食鹽、香油、生抽調味後出鍋。

功效:益氣溫陽、補血調經。本葯膳既能起到冬季溫陽暖身,去除疲勞的作用,又能補血行血,減少冬季畏寒、虛勞、痛經等症狀的困擾。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健康網-滋陰補腎補血 推薦熟地黃食療方

Ⅶ 熟地黃有什麼作用、能做哪些葯膳

地黃屬玄參科植物。熟地黃是地黃的根加工蒸制而成。地黃古稱為地髓。其處方用名為熟地、熟地黃。

性能熟地黃味甘,性微溫。入肝、腎、心經。其成分含梓醇、地黃素、糖類、維生素A、氨基酸、甘露醇、生物鹼、脂肪酸。其作用:補血陰,用於血虛所致的心悸、失眠、頭暈、月經量少色淡的治療以及陰精不足所致的遺精、盜汗、脫發、腰膝酸痛的治療。葯理實驗證明,該葯有強心、利尿、降血糖等作用。

注意和禁忌①本品陰血而滋膩,痰濕所致的食慾不振、脹滿、苔厚膩者忌用。②本品忌用銅器煎葯,忌與蘿卜、蔥、豬血、韭白等同食。

配方和用法

(1)補腎延壽酒:熟地黃、全當歸、石斛各100克,川芎40克,菟絲子120克,川杜仲50克,澤瀉45克,淫羊霍30克,好白酒1500克,或將葯減少二分之一。將諸葯放於瓷壇中,或大玻璃瓶中,加入酒,封蓋存放,放置半個月,即可取服。每日早晚各服1次,空腹服用1小酒杯。熟地、石斛滋補腎脾,益精氣;全當歸、川芎養血活血,補肝通脈;菟絲子、淫羊藿溫補腎陽,振奮精神;澤瀉去濕利尿;杜仲補肝腎,強腰膝。諸葯共同補精血,益肝腎,通脈降濁,療虛損。適用於老年人補養,治療精血虛所致的早衰、陽痿、腰膝酸痛、消瘦等病症。

(2)熟地枸杞沉香酒:熟地、枸杞子各60克,沉香6克,好白酒或米酒1000克,將三味葯浸泡於酒中,封蓋,10天以後可服用,每次1小杯,1日3次。熟地、枸杞子補益肝腎,沉香暖腎行氣,三味同用補益肝腎。適用於肝腎虛所致的脫發、健忘、不孕等病症。

(3)熟地補血湯:熟地黃24克,當歸12克,杭白芍10克,雞血藤15克。以上四味共水煎,水沸1小時後取湯溫服,1日1劑,空腹服用。熟地、當歸、杭白芍、雞血藤四味同用補益精血,適用於血虛證,亦治療貧血。

閱讀全文

與熟地黃的功效作用及食用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後手開士角炮正確方法 瀏覽:819
體院館鍛煉方法 瀏覽:546
豬肉餡快速解凍最好方法 瀏覽:560
華為p9怎麼改變輸入方法 瀏覽:152
愛心沙發安裝方法 瀏覽:415
神奇訓練方法視頻 瀏覽:620
紅米3屏保時間怎麼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41
有效高效的教學方法 瀏覽:58
數字簽名通常有哪些方法 瀏覽:638
如何增加雌性激素的天然方法 瀏覽:693
明星怎麼由黑變白的方法 瀏覽:293
切換多個手機軟體的方法 瀏覽:254
爪子抓傷用什麼方法治療 瀏覽:148
電梯無線對講安裝方法說明 瀏覽:509
腦血栓治療方法圖片 瀏覽:653
氣缸psi計算方法 瀏覽:291
折疊烤漆門安裝方法 瀏覽:845
皮質醇實驗室檢測方法包括哪些 瀏覽:832
小肉肉快速長大的方法 瀏覽:179
如何消除灰指甲最快的方法 瀏覽: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