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們食用的醋是怎樣製成的
醋,在《新華詞典》中的解釋是:1,含有醋酸的調味品,有酸味,一般用米、高粱作原料發酵製成,也可用酒或酒糟發酵製成;2,嫉妒(多指在男女關繫上),例:吃醋。 按照目前國家的行業標准食醋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釀造食醋,一類是配製食醋。所謂的釀造食醋是以糧食或者水果、薯類等澱粉原料經過微生物發酵而製作的食醋;配製食醋主要用一部分釀造食醋添加一些食用乙酸食用冰醋酸來調配而成的食醋。不管你是什麼樣的生產廠家,在你出售產品的時候都必須在標識上標明是釀造食醋或者配製食醋。 老陳醋是以高粱、豌豆、麩皮等為原料,經微生物發酵釀造而成的液體調味品,釀造老陳醋是一個傳統工藝加現代生產的系統工程,其中最關鍵的是發酵工藝,就是把原料蒸煮、冷卻後放入排列有序的大罐中,在40度左右溫度下經過酒精發酵、醋酸發酵、加熱滅菌後製成成品。一般老陳醋的發酵時間在20天左右。食醋製作工藝
2. 傳統食醋的釀造方法
傳統食醋的釀造方法分為固體法釀醋和液體法釀醋。
1、山西老陳醋——固體法釀醋
用大麴酒制醋:以高粱米為關鍵原材料,運用大麴酒中代謝的酶,開展超低溫糖化與酒精發酵後,將完善醋醅的一半放置熏醅主缸,用慢火加溫,進行熏醅後。
再添加另一半完善醋醅淋出的醋液侵泡,隨後淋更新醋。最終,將新醋經三伏一冬季曬液與撈冰的特釀全過程,做成顏色黑裼、材質粘稠、怪味醇正、具備獨特芬芳的食用醋。
2、鎮江香醋——固體法釀醋
用小調制醋:以檽米和稻米為原材料,先運用小調(別稱酒葯)中的根霉和酵母菌等微生物菌種,在米飯粒上開展固體發酵,邊糖化邊發醇。再放水及麥曲,再次糖化和酒精發酵。
隨後酒醪中拌入麥麩成固體入缸,加上高品質醋醅作種子,選用固體層次發醇,逐漸擴張醋酸菌繁育。經老陳醋釀後,選用套淋法淋出醋汁,添加炒米色及白砂糖配置,回應後,加溫燒開而得米醋。
3、福建省紅曲老醋——固體法釀醋
以麥麩為主要材料,用檽米加酒或蓼汁做成醋母開展醋酸發酵,醋醅特釀一年,製取口味與眾不同的麩醋。
4、黑龍江省丹東市白米醋——液體法釀醋
以檽米、紅曲、白芝麻為原材料,選用分次加上法,開展當然液態發酵,並經3年特釀,最終加白砂糖配置而得製成品。
醋的分類:
1、釀造醋
生產時間長,成本增加。用穀物等澱粉質為原材料,經微生物菌種白酒釀造、糖化、酒精發酵、醋酸發酵等環節釀造而成,主要成分除冰醋酸(3%~5%)外,還帶有各種各樣碳水化合物、檸檬酸、糖原、維他命、純正酯等營養元素及口味成份。
2、人造合成醋
醋精,是以服用冰醋酸,加上水、怪味劑、調味品,調味料、食品色素勾調而成。醋味非常大,但無香氣。冰醋酸對身體有一定的浸蝕功效,應用時要開展稀釋液,一般要求冰醋酸成分不可以超出3-4%。這類醋沒有食用醋中的各種各樣營養元素,因而不易長霉霉變;但沒有營養成分功效。
3. 陳醋是怎樣釀造成的
例如以低度白酒或食用酒精加水沖淡為原料,應用速釀法制醋,只需1天~3天即得酒醋。(4)以食用冰醋酸加水配製成白醋,再加調味料、香料...合成法是近代大量生產醋酸的主要方法。將乙醛在催化劑醋酸錳存在下,用空氣或氧氣進行氧化即得:
從石油化工中人們也已經找到了生產
4. 食用醋的家庭釀造方法
發來給朋友看看我電腦裡面的保存資料,希望能給您以幫助,資料如下:
醋的生產工藝流程
用米糠制醋的工藝流程為:米糠餅→粉碎→入缸→封缸→加色→淋醋→蒸煮→米醋
① 粉碎、攪拌 把米糠餅粉碎後磨細,過篩,製成糠餅粉。每300kg糠餅粉加水200kg,充分拌和,使濕度一致。
② 入缸 將上述糠粉分成4份,每份加入200kg鮮酒糟(23~30℃),拌和均勻,裝入缸中,蓋上稻殼5kg左右,以後的4d,每天重復換缸和加酒精及酒糟,再蓋上稻殼。5d以後,仍然翻缸。
③ 封缸 翻缸結束後,用粘土封缸口,7d後,撬開泥土,再翻缸一次,翻後封缸,此後,隔15d和30d各翻一次,最後封缸。
④ 加色 在淋醋前,每00kg原料加入4~5kg炒乾的秈米粉,用適量的水拌勻,加入原料中。
⑤ 淋醋 將4缸原料平分6次放入淋醋缸中,進行淋醋,先塞住淋醋缸的放水孔,然後每缸淋水200kg,一段時間後打開孔放出醋液。流完後再加入250~300kg水,繼續淋醋,淋至基本無醋味為此。
⑥ 蒸煮 向淋出的醋液中加入醋水量2.5%的食鹽,然後把醋液倒進鍋中蒸煮,煮到食鹽溶解為止,即製成食醋。
甘薯香醋的製作
主要原料 甘薯、大麴、糖色、食鹽、米糠、小茴香、大茴 香、花椒等。
設備用具 蒸鍋、大缸、大鍋。
製作方法
1.配料:以甘薯切絲或切片後曬成的干品為原料。每100公斤原料配大麴26~30公斤、米糠50公斤、食鹽30公斤、糖色10公斤,花椒、小茴香、大茴香各300克。
2.蒸熟拌曲:先把薯料在鍋內蒸熟起出,然後下缸,待缸內溫度達50℃~60℃時,拌入大麴粉,蓋好缸蓋,每天攪拌2次,3~4天後倒在案子上,拌米糠50公斤,再入缸發酵,約3天時間,缸內發熱後開始翻缸,每天1次,連續4~5次。
3.調味:發酵後,將濾出的液汁倒入鍋內,投入香料,待燒開後起出,裝入壇瓮內,放置16~20天即為香醋。
工藝流程 配料→蒸薯→拌曲→拌糠→發酵→調味→燒開→裝壇→成品。
就這些了。其實還有很多種製作方法,這些都是最簡易和經典的方法了。祝福快樂!
5. 做陳醋的方法 陳醋的做法
1、將高粱,玉米等釀醋所需糧食放入一口大鍋中蒸熟。
2、蒸熟的糧食經過攪拌之後放入小缸中發酵,並堅持每天翻、抖,使其與空氣接觸,完全發酵,產生醋酸菌。
3、將發酵好的原料放入獨有的「熏火」中,給山西老陳醋上色,增加熏香味。
4、到了這一步,山西老陳醋就生產出來了,一遍一遍淋,將其營養物質「洗刷」出來。
5、將釀造出的老陳醋放入缸中沉澱、蒸發,歷經冬撈冰夏伏曬,將其多餘水分揮發,保留最濃郁純正的醋。
6. 醋的釀造過程詳細的
制醋技術
一、原料配比
1、高粱100斤,大麴63斤,用水量在蒸前為75公斤,蒸後180公斤,谷糠100公斤,食鹽6公斤。
2、甘薯干100公斤,鼓曲50公斤,酵母液40公斤,醋酸液50公斤,用水量為蒸前275公斤、蒸後125公斤,粗谷糠50公斤,細谷糠175公斤,食鹽13公斤。
二、粉碎蒸熟
代料釀造一般都必須通過粉碎這一道工序,然後蒸熟。使原料加大微生物接觸面,以有利於發酵和原料糊化均勻,加速糖化。
三、拌曲制醋
把蒸熟的原料燜放15-20分鍾後,即可攤開。晾至40度以下時,拌入曲及酵母、酵母液,翻拌2-3次使之均勻。當溫度降至17℃-18℃時即可人工制醋。較低的溫度可促使糖化和酒精發酵完全。酒精產量高。有抑制雜菌的作用,可提高醋的品質。
四、入壇發酵
把拌曲後的原料裝入發酵缸或壇內進行發酵。前期是糖化與酒精發酵。要求溫度28℃-30℃,經36小時發酵後,以品溫升到39℃左右為好。同時要均勻地翻動。並摻入谷糠,增加蔬松程度,供氧增溫,以利醋化。大約7天後品溫開始下降。說明酒精氧化結束,醋化也基本完成。
五、成品調味
通過壇內醋化後,一般夏季20-30天,冬春季40-50天,醋酸即變酸成熟。此時醋面有一層薄薄的醋酸菌膜,有刺鼻酸味。成熟的醋,上層醋液清亮澄黃,中下層醋液乳白色,略有渾濁,兩者混合即為白色的醋,一般每100公斤雜糧可釀制白醋400公斤,醋度2.5-3克/100毫升。
濾出的醋渣可腌漬酸菜或摻配飼料喂畜禽。在白醋中加入五香和糖色、芝麻等調味品,經沉澱過濾後即為香醋。
(6)食用陳醋的生產方法擴展閱讀:
吃醋禁忌
1、正在服用某些西葯者不宜吃醋。因為醋酸能改變人體內局部環境的酸鹼度,從而使某些葯物不能發揮作用,磺胺類葯物在酸性環境中易在腎臟形成結晶,損害腎小管,因此服此類葯物時不宜吃醋。
正在服碳酸氫鈉、氧化鎂、胃舒平等鹼性葯時,不宜吃醋,因醋酸可中和鹼性葯,而使其失效。使用慶大黴素、卡那黴素、鏈黴素、紅黴素等抗菌素葯物時,不宜吃醋,因這些抗菌素在酸性環境中作用會降低,影響葯效。
2、服「解表發汗」的中葯時不宜吃醋。因醋有收斂之性,中醫認為,酸能收斂,當復方銀翹片之類的解表發汗中葯與之配合時,醋會促進人體汗孔的收縮,還會破壞中葯中的生物鹼等有效成分,從而干擾中葯的發汗解表作用。
3、胃潰瘍和胃酸過多患者不宜食醋。因為醋不僅會腐蝕胃腸黏膜而加重潰瘍病的發展,而且醋本身有豐富的有機酸,能使消化器官分泌大量消化液,從而加大胃酸的消化作用,以免胃酸增多、潰瘍加重。
4、對醋過敏者及低血壓者應忌用。因食醋會導致身體出現過敏而發生皮疹、瘙癢、水腫、哮喘等症狀。另外,一些對醋有不適應者應謹慎食用。患低血壓的病人食醋會導致血壓降低而出現頭痛頭昏、全身疲軟等不良反應。
5、老年人在骨折治療和康復期間應避免吃醋,醋由於能軟化骨骼和脫鈣,破壞鈣元素在人體內的動態平衡,會促發和加重骨質疏鬆症,使受傷肢體酸軟、疼痛加劇,骨折遲遲不能癒合。
6、不論你的胃腸多強健,都不適合在空腹時喝醋,免得刺激分泌過多胃酸,傷害胃壁。在餐與餐之間,或飯後一小時再喝醋,比較不刺激胃腸,順道幫助消化。
7. 陳醋是用什麼原料做的
陳醋是以高粱為主料,以以麩皮、水、大米、小麥、豌豆、白砂糖為輔料,加入適量的食用鹽和苯甲酸鈉形成的,而白醋材料相對單一,是以大麥和水作為主要物料,以小麥和玉米為輔,添加適量的食用鹽即可。
醋的功效與作用:
1、醋能提味兒,增進食慾
醋在調節食慾方面有一定的作用,最簡單的調味方法就是,用醋、醬油、蒜末等涼拌菜。在飯前吃些醋拌的小菜,對食慾不佳的人有較好的開胃作用。
另外,醋還能刺激胃酸分泌,從而達到促進消化的目的。醋對胃酸分泌較少的人很有幫助,但消化道功能正常的人並不需要通過喝醋來增進消化功能。
2、醋能「減鹽」
利用醋來提升食物的鮮美相比用鹽要健康很多。在烹調時,少鹽多醋不失為一種健康的飲食習慣。吃太多的鹽不但危害身體健康,而且人的味覺還會越吃越咸,其他食物也會跟著吃得多,水也越喝越多,體重隨之也會增加。
(7)食用陳醋的生產方法擴展閱讀:
陳醋與白醋的區別
1、陳醋和白醋的材料不同
陳醋是以高粱為主料,以以麩皮、水、大米、小麥、豌豆、白砂糖為輔料,加入適量的食用鹽和苯甲酸鈉形成的。
白醋材料相對單一,是以大麥和水作為主要物料,以小麥和玉米為輔,添加適量的食用鹽即可。
2、陳醋和白醋的功效不同
都具有豐富的營養物質,都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和能量,但陳醋主要功能是散瘀、止血、解毒和殺蟲,一般人都可食用,但是對於脾胃濕盛、胃潰瘍和胃酸過多的人要禁忌。而白醋具有殺毒作用和深度清潔的能力,一般被用來改善和調節人體的新陳代謝,促進消化的人群。
3、陳醋和白醋的狀態不同
色澤和味覺上區分,陳醋屬於釀成後存放相對較久的醋,陳醋越久越香,陳醋是濃褐色、液態清涼味道醇厚,可以看到有少量的沉澱物,由於放置時間長,具有不易變質的特點。而白醋色澤透亮、酸味醇正,是無色的。
8. 在家如何自製食用醋
自製食用醋需要准備:小碗、溫水、紅糖水、白酒、醋引子、塑料膜、橡皮筋。
1、首先在一個小碗中倒入適量的溫水。
9. 醋是怎麼製作出來的,原材料是什麼
糯米、大米、高粱、小米、玉米、甘薯、馬鈴薯等原料先經蒸煮、糊化、液化及糖化,使澱粉轉變為糖,再用酵母使發酵生成乙醇,然後在醋酸菌的作用下使醋酸發酵,將乙醇氧化生成醋酸。
以含糖質原料釀醋,可使用葡萄、蘋果、梨、桃、柿、棗、番茄等釀制各種果汁醋,也可用蜂蜜及糖蜜為原料。它們都只需經乙醇發酵和醋酸發酵兩個生化階段。豫西陝縣的賈氏柿子醋在歷史上曾經作為貢醋。
以乙醇為原料,加醋酸菌只經醋酸發酵一個生化階段。例如以低度白酒或食用酒精加水沖淡為原料,應用速釀法制醋,只需1天~3天即得酒醋。
(9)食用陳醋的生產方法擴展閱讀:
釀醋原料除糯米外,還有許多雜糧,如高粱、甘薯干、米糠、野生澱粉等。由於各種原料性質不同,所以配方和加工方法與糯米釀醋法也有不同之處,以下介紹民間傳統的利用各種雜糧釀醋的技術。
按照國家標準的要求,食醋產品標簽上應標明總酸的含量。總酸含量是食醋產品的一種特徵性指標,其含量越高說明食醋酸味越濃。
食醋的總酸含量要≥3.5g/100ml。看清生產日期,不要購買過期產品。看清生產廠家,不要被類同標簽圖案誤導。並不是同一地方的產品都具有代表該地方產品的特點。
10. 醋是怎麼釀造出來的(釀造工藝)
傳統食醋的釀造方法分為固體法釀醋和液體法釀醋。
1、山西老陳醋——固體法釀醋
用大麴酒制醋:以高粱米為關鍵原材料,運用大麴酒中代謝的酶,開展超低溫糖化與酒精發酵後,將完善醋醅的一半放置熏醅主缸,用慢火加溫,進行熏醅後。
再添加另一半完善醋醅淋出的醋液侵泡,隨後淋更新醋。最終,將新醋經三伏一冬季曬液與撈冰的特釀全過程,做成顏色黑裼、材質粘稠、怪味醇正、具備獨特芬芳的食用醋。
2、鎮江香醋——固體法釀醋
用小調制醋:以檽米和稻米為原材料,先運用小調(別稱酒葯)中的根霉和酵母菌等微生物菌種,在米飯粒上開展固體發酵,邊糖化邊發醇。再放水及麥曲,再次糖化和酒精發酵。
隨後酒醪中拌入麥麩成固體入缸,加上高品質醋醅作種子,選用固體層次發醇,逐漸擴張醋酸菌繁育。經老陳醋釀後,選用套淋法淋出醋汁,添加炒米色及白砂糖配置,回應後,加溫燒開而得米醋。
3、福建省紅曲老醋——固體法釀醋
以麥麩為主要材料,用檽米加酒或蓼汁做成醋母開展醋酸發酵,醋醅特釀一年,製取口味與眾不同的麩醋。
4、黑龍江省丹東市白米醋——液體法釀醋
以檽米、紅曲、白芝麻為原材料,選用分次加上法,開展當然液態發酵,並經3年特釀,最終加白砂糖配置而得製成品。
醋的分類:
1、釀造醋
生產時間長,成本增加。用穀物等澱粉質為原材料,經微生物菌種白酒釀造、糖化、酒精發酵、醋酸發酵等環節釀造而成,主要成分除冰醋酸(3%~5%)外,還帶有各種各樣碳水化合物、檸檬酸、糖原、維他命、純正酯等營養元素及口味成份。
2、人造合成醋
醋精,是以服用冰醋酸,加上水、怪味劑、調味品,調味料、食品色素勾調而成。醋味非常大,但無香氣。冰醋酸對身體有一定的浸蝕功效,應用時要開展稀釋液,一般要求冰醋酸成分不可以超出3-4%。這類醋沒有食用醋中的各種各樣營養元素,因而不易長霉霉變;但沒有營養成分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