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常用的消毒方法分哪三大類

常用的消毒方法分哪三大類

發布時間:2022-08-12 13:22:10

1. 常用消毒方法有哪幾類

(1)根據作用方式的不同可分為5類

1)通過與菌體的蛋白質結合,使蛋白質變性、沉澱而達到抑菌或殺菌作用,包括來蘇兒、乙醇、福爾馬林、紅汞、苯酚等。

①來蘇兒

即煤酚皂溶液(含煤酚47%~53%,其餘是肥皂和水;煤酚是鄰、間、對甲酚的混合物)。將來蘇兒用水稀釋成5%~10%的水溶液,用作用具、排泄物及環境消毒。

②乙醇

俗稱酒精,主要用於皮膚和醫療器械消毒。其75%的水溶液消毒作用最強。濃度過高可使菌體表層蛋白質迅速凝固而妨礙乙醇向內滲透,影響殺菌作用。

③福爾馬林

是40%的甲醛(HCHO)的水溶液。以2%~5%水溶液用於噴灑牆壁、地面、料槽及用具消毒。

4%的水溶液用於固定生物的標本。

④紅汞

即汞溴紅,也叫二百二、紅葯水,是人工合成的含有汞和溴的有機化合物。

2%~4%水溶液用於皮膚傷口或皮膚黏膜的消毒,不可與碘同用。

⑤苯酚

俗名石炭酸。純品為無色晶體。其1%水溶液用以噴灑、浸泡手術器具,散布於排泄物上等消毒。

2)通過氧化細菌體內活性基因而起殺菌作用,如灰錳氧、雙氧水。

①雙氧水

過氧化氫(H2O2)的水溶液。無色,其3%的水溶液用於清洗傷口(創傷、潰瘍等),1%的水溶液用於沖洗口腔,0.3%的雙氧水靜脈注射,搶救中毒休克。

②灰錳氧

高錳酸鉀水溶液,0.1%~0.5%溶液用於創傷洗滌,0.01%~0.02%溶液用於某些有機葯物中毒的洗胃及尿道灌洗。

3)通過鹵化作用,使細胞蛋白質變性而殺菌,包括碘酒、漂白粉等。

①碘酒

內含2%碘及1%~5%碘化鉀的酒精溶液,呈棕黃色。有很強的殺菌和消腫作用。主要用於皮膚消毒、毒蟲叮咬及疔癤等皮膚感染。

②漂白粉

CaCl2和Ca(ClO)2混合物,其消毒原理是由於生成不解離的次氯酸,能氧化原漿蛋白的活性基因而殺菌,常用於飲水及排泄物消毒。

4)通過影響細菌的正常代謝而產生抑菌作用,包括甲紫、利凡諾、乙酸等。

①甲紫

也叫龍膽紫、紫葯水,是一種含氯有機物,1%~2%的水溶液或酒精溶液,可用於皮膚及黏膜創傷、感染和潰瘍,殺菌力強且無刺激性。

②利凡諾

也叫雷佛奴耳,其0.1%~0.2%水溶液外用作殺菌、防腐劑,適用於外科創傷及黏膜消毒用。

③乙酸

具有殺菌防腐作用。

5%的乙酸溶液置於爐上隔火加熱蒸發,用於對室內空氣消毒。

5)通過改變細菌胞漿膜的通透性,使胞內物質外滲而顯殺菌作用,包括消毒凈、新潔爾滅等。

①消毒凈

對革蘭氏陽性和陰性細菌都有殺滅作用,刺激性小。0.1%水溶液用於手及皮膚消毒(5~10分鍾),手術器械消毒(30分鍾)。

②新潔爾滅

對革蘭氏陽性和陰性細菌均有殺菌作用,0.1%水溶液(加0.5%亞硝酸鈉)用於外科器械消毒,浸泡30分鍾,1∶2500用於洗手消毒。

(2)根據化學性質分類可分為9大類

①酚類

苯酚、煤酚、復合酚等。

②醇類

乙醇(酒精)等。

③醛類

甲醛溶液(福爾馬林)、戊二醛等。

④鹼類

氫氧化鈉(苛性鈉)、氧化鈣(生石灰)等。

⑤酸類

硼酸、水楊酸等。

⑥氧化劑

過氧化氫溶液(雙氧水)、高錳酸鉀、過氧乙酸等。

⑦鹵素類

碘、碘仿、漂白粉、二氯異氰脲酸鈉(優氯凈)等。

⑧表面活性劑

新潔爾滅、洗必泰、百毒殺等。

⑨其他

環氧乙烷等。

2.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哪幾種

日光消毒法、煮沸消毒法。

1、日光消毒法

日光中的紫外線具有良好的天然殺菌作用,只有當物品直接暴露在陽光下6小時,且不與玻璃窗分離時,才能達到消毒的目的。所以兒童的枕頭、床上用品、毯子、棉褲、毛衣、玩具等經常能暴露在陽光下,以減少細菌繁殖,避免病原菌侵入人體。

當暴露在陽光下時,應注意翻轉動物產品,使各方面都能直接暴露在陽光下,起到消毒作用。

2、煮沸消毒法

煮沸消毒法主要適應於小兒的食具,也適用於煮沸用具,如瓶、筷子、湯匙、紗布、毛巾等。該方法簡單可靠。通常情況下,在消毒前,器具或器皿要浸泡在水中並煮沸20-30分鍾。

如果是結核病、傷寒、病毒性肝炎等患者的器具或殘留物,可採用煮沸消毒法,煮沸30分鍾以上後,即可起到消毒殺菌的作用。


(2)常用的消毒方法分哪三大類擴展閱讀:

消毒注意事項:

第一是選擇無毒、無殘留、無腐蝕性的消毒劑;

第二是殺菌效果,最好是廣譜、高效的消毒劑;

第三是考慮使用成本,使用方便等問題。選擇消毒劑時要選擇包裝上有衛生行政部門消毒產品批准文號(衛消准字)、有效期和廠名廠址的產品,這樣的產品經過了國家審批,消毒效果和安全性都有充分保證。

3. 常用消毒方法有哪些種類

(1)預防消毒

這是結合日常生產管理,定期對養殖環境(水池、養殖籠筐、生產工具及周邊環境等)及養殖生物進行例行性消毒。這種消毒沒有明確的傳染源存在,因此,所使用的消毒劑應是廣譜的。

(2)臨時消毒

亦稱緊急消毒。在該地區、養殖場(池)內的養殖生物發生傳染病,尤其是發生急性流行性傳染病時,對疫源區及周邊地區進行針對特定病原體所做的應急處理,目的在於及時將傳染源排出的病原微生物清除或殺滅。它所用的消毒劑應是針對該疫源病原體的特效消毒劑,所用的濃度也較預防消毒要大,以期盡快切斷疫源區向非疫區(場、池)的傳播蔓延途徑。

(3)終止消毒

疫情已被控制、病已痊癒、疫區封鎖行將解除、生產即將開始恢復正常管理之前,為了徹底消滅該次引發疫病的病原體而進行的一次消毒,這是為防止疾病復發的消毒。這種消毒很重要,但卻往往由於被忽略而造成疫病更為廣泛的傳播。

在鮑養殖業中,上述三種消毒中又分帶活鮑消毒與無活鮑消毒。前者因在被消毒系統中有鮑的存在,因此,所選用的葯劑、施用濃度、處理方法與處理時間等,都必須以不傷害養殖鮑為前提。對被消毒設備(池子、工具等),每次只能選用一種消毒劑。

4.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哪幾種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三種,即物理消毒法、化學消毒法、生物消毒法。

(1)物理消毒法

指用物理因素殺滅病原微生物及其他有害微生物的方法。包括自然凈化、機械除菌、高熱滅菌和太陽光照射等。

(2)化學消毒法

指用化學葯品進行的消毒方法。

(3)生物消毒法

指用微生物發酵所產之熱達到消滅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5. 常用的消毒方法包括哪些內容

(1)常規消毒

所有的預防性消毒均屬於常規消毒。消毒的目的是為了殺滅環境中的傳染源(病原體)和切斷各種傳播媒介、傳播途徑,從而使禽類疫病得到有效的控制。

常規消毒主要包括:種蛋的消毒、孵坊及孵化器的消毒、禽舍的消毒、養禽場場地及活動場所、道路、器械用具等的消毒。

禽場的常規消毒是通過嚴格的制度和責任到人來落實的,再好的方法和制度必須通過認真的實施才能取得應有的效果。

常規消毒的方法有:

①物理消毒法

是消毒中最常用、最簡單、最有實效的方法,包括打掃、洗刷(沖洗)、日曬、通風、乾燥、火焰消毒、焚燒等方法,也是將環境中受病原體污染含量最大的灰塵、糞便、墊料、墊草、飼料殘渣等清除掉的最適用的辦法。火焰高溫消毒可以徹底殺滅病原體,對患有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雛鴨肝炎、鴨瘟、小鵝瘟等烈性傳染病的病禽及其污染的墊料、墊草、糞便等排泄物、分泌物、病禽的屍體等用焚燒的方法,可使傳染源得到徹底的消滅,也是傳染病防控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②化學消毒法

主要是用化學葯劑的噴灑和熏蒸等方法而使環境中(含內外環境)的病原體得以殺滅。但消毒葯的使用有許多注意事項,這點將在後面的有關章節加以敘述。化學消毒法也是養禽業中最常用的消毒方法。

③生物消毒法

打掃後的糞便、墊草、塵土、污染物等可以通過堆積發酵的方法,來殺死其中的細菌、病毒、寄生蟲卵等(利用微生物發酵,可使溫度達到70℃以上),但細菌芽孢難以殺死。堆積發酵的地點應選擇養禽場圍牆外的下風向。

(2)緊急消毒

緊急消毒一般是在發生重大動物疫情(如高致病性禽流感)時,為撲滅疫情或防止疫情傳入而對疫區、受威脅區採取的緊急防控措施之一。緊急消毒帶有強制性(通過政府的各級組織強制執行)、社會性(包括轄區內所有養禽場、屠宰加工廠、農貿市場及農村的散養禽舍、場地等)和時限性(即在一定時間內必須完成)。

用於強制性消毒的消毒葯及其使用方法,一般由獸醫主管部門和動物防疫監督機構指定品種和逐極發放,在各級獸醫人員的指導和監督下進行,以保證消毒的效果。

緊急消毒時往往是物理消毒、化學消毒、生物消毒幾種方法同時使用。所選用的消毒葯應考慮殺菌譜廣、有效濃度低、作用快、對人畜無害、性能穩定、易溶於水、使用方便、易推廣、使用後殘留量少或副作用小等。

(3)帶禽消毒

帶禽消毒是指在家禽飼養期內,定期用消毒葯液對禽舍、籠具和禽體進行噴霧消毒。帶禽消毒能有效抑制舍內氨氣的發生和降低氨氣濃度,可殺滅多種病原微生物,有效防止馬立克氏病、法氏囊病、葡萄球菌病、大腸桿菌病以及各種呼吸道疾病的發生,創造良好的禽舍環境;為保障禽群健康起到重要作用,夏季還有防暑降溫的作用。帶禽消毒的要點為:

消毒日齡

一般在10日齡以後即可實施帶禽消毒,以後根據具體情況而定。一般在育雛期每周消毒兩次,育成期每周消毒一次,發生疫情時每天消毒一次。

清潔環境

為保證消毒效果,首先要徹底打掃禽舍,消除禽糞、羽毛、墊料、屋頂蜘蛛網及牆壁、地面、物品上的塵土。對一些可有可無的物品,應清出禽舍。對於籠養禽舍在徹底清掃後,可用清水沖刷禽舍地面。水洗的目的是將殘留在禽舍內的污物沖洗出舍,以提高消毒效果。沖洗後的污水,應通過下水道或暗渠排至遠處,不能排在禽舍周圍。

慎重選葯

帶雞消毒對葯品的要求比較嚴格,並非所有的消毒葯都能用。選用消毒葯的第一個原則是必須廣譜、高效、強力。第二個原則是對金屬和塑料製品的腐蝕性小,以人和雞的吸入毒性、刺激性、皮膚吸收性小,無異臭,不會滲入或殘留在肉和蛋中為標准。可用於帶雞消毒的消毒劑有:過氧乙酸、新潔爾滅、次氯酸鈉、百毒殺、菌毒敵、復合酚和農福等。

科學配液

配製消毒葯液應使用自來水或白開水,不要使用井水。配製消毒液應用熱水稀釋,水溫一般控制在45℃以下。消毒葯配成消毒液後穩定性變差,不宜留存,一般應一次用完。

正確噴葯

帶禽消毒的對象包括舍內一切物品、設備和禽群。消毒器械一般選用霧化效果良好的高壓動力噴霧器或背式噴霧器。消毒時應朝禽舍上方以畫圓圈方式噴灑,切忌直對禽頭部噴霧。霧粒大小控制在80~120微米。霧粒太小易被禽吸入呼吸道,引起肺水腫,甚至誘發呼吸道疾病;霧粒太大易造成噴霧不均勻和禽舍太潮濕。噴霧距離禽體50厘米左右為宜,每立方米空間用15~20毫升消毒液。噴霧時按由上至下、由內至外的順序進行。以地面、牆壁、天花板均勻濕潤和家禽體表微濕的程度為止。

注意事項

①活疫苗免疫接種前後3天內停止帶禽消毒,以防影響免疫效果。

②為減少應激,噴霧消毒時間最好固定,且應在暗光下或在傍晚時進行。

③噴霧時應關閉門窗,消毒後應加強通風換氣,便於禽體表及禽舍乾燥。

④根據不同消毒葯的消毒作用、特性、成分、原理,最好以幾種消毒葯交替使用。一般情況下,一種葯劑連續使用2~3次後,就要更換另外一種葯劑,以防病原微生物對消毒葯產生抗葯性,影響消毒效果。

⑤帶禽消毒會降低禽舍溫度,冬季應先適當提高舍溫3~4℃後再噴葯消毒。

(4)炕孵消毒

炕孵消毒的重要性。

①孵坊病原體的來源

「百家蛋」(收集許多養殖戶的種蛋)蛋殼的帶入,農戶自備的裝雛箱或筐及墊草帶入,出雛過程中的黴菌孢子極易被孵坊環境和孵化器吸入。

②炕孵中感染率高的常見病原體有

小鵝瘟病毒、沙門氏菌、麴黴菌、馬立克氏病病毒、腦脊髓炎病毒、新城疫病毒、雛鴨肝炎病毒、支原體、禽大腸桿菌等。

炕孵消毒的具體做法

①孵坊應保持清潔衛生的環境,執行嚴格的衛生消毒制度。孵坊的室內外場地應經常性消毒,在出雛期間應每天用百毒殺等消毒液噴灑。

②孵化器在上蛋前或每出孵一次,都要將出孵污物及時清理;孵化箱、出雛箱、蛋架、蛋盤及所有用具等先用清水沖洗後,再用0.5%氨水或其他消毒液高壓沖洗消毒,並用甲醛熏蒸消毒一次。

③規模孵坊應每個月大清洗大消毒一次。種蛋貯存室、孵化器、出雛室等均應有各自獨立的通風設備,防止病原體污染的空氣在室內互相傳染。有條件的孵坊應向飼養戶提供經過消毒處理的裝雛箱和保溫用品,以防止外來的不潔裝雛用具帶入病原體。

6. 消毒方法有哪些

消毒方法大致可分為3類,即物理消毒法、化學消毒法和生物學消毒法。

1、物理消毒法:

是指用物理因素殺滅或消除病原微生物及其他有害微生物的方法。其特點是作用迅速、消毒物品不遺留有害物質。常用的物理消毒法有自然凈化、機械除菌、熱力滅菌和紫外線輻射等。

2、化學消毒法:

是指用化學葯品進行消毒的方法。化學消毒法使用方便,不需要復雜的設備,但某些消毒葯品有一定的毒性和腐蝕性,為保證消毒效果,減少毒副作用,須嚴格執行要求的條件和使用說明。

3、生物學消毒法:

是利用某些生物消滅致病微生物的方法。特點是作用緩慢,效果有限,但費用較低。多用於大規模廢物及排泄物的衛生處理。常用的方法有生物熱消毒技術和生物氧化消毒技術。

(6)常用的消毒方法分哪三大類擴展閱讀

同樣消毒方法對不同性質物品、效果往往不同。對油漆光滑的牆面,噴灑葯液不易停留,應以沖洗、擦拭為宜。對較粗糙牆面,易使葯液停留,可用噴灑消毒。環氧乙烷熏蒸,對易於吸收葯物的布、紙張效果較好,而對金屬表面,須延長時間。

糞便、痰液消毒不宜用凝固蛋白質葯物處理,因蛋白質凝固對病原體可起保護作用,高壓蒸氣殺菌效果雖好,但不宜用於毛皮,塑料和人造纖維製品。

環氧乙烷熏蒸賽璐珞製品,高濃度過氧乙酸或含氯消毒劑如漂白粉浸泡綿織品,來蘇液多次長時間浸泡乳膠手套,均可造成損壞。對於食品及餐具不宜用有毒或有惡臭的消毒液處理。

7.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哪些如何操作

(1)機械性消毒:是用清掃、洗刷、通風等手段清除環境中的病原體,是消毒時首先採用的方法。

(2)物理消毒:是用高溫、乾燥、紫外線、紅外線等方法消滅病原體。煮沸消毒是最常使用也是比較確實的消毒方法。對於不怕火的物體可用火焰消毒,如雞舍、雞籠等效果非常好。

(3)化學消毒:是指用化學葯品殺死病原體的方法,是消毒過程的重要環節,消毒劑的種類很多,不同的種類有不同的用途和使用方法,如火鹼、石灰水多用於環境消毒,甲醛多用於熏蒸消毒,漂白粉和碘制劑以及一些季胺鹽類消毒劑可用於飲水消毒等。

(4)生物消毒:生物熱消毒法多用於對雞糞的無害化處理,常採用堆積法,利用發酵產熱殺菌消毒。

消毒方法是否正確、徹底程度如何,將會使消毒的效果產生天地之別,這就要求在進行消毒時,一定要控制好以上各種影響因素。如果消毒工作變成不可靠的例行公事,不但不會使病原體減少,相反,由於思想麻痹,將會助長病原體的泛濫,侵害雞群;無效的消毒水很可能變成病源體的傳播媒介。

8. 常用消毒方法有哪些

(1)噴灑消毒將消毒葯用水稀釋成合適的濃度來噴灑消毒,主要用於畜禽舍、籠具、飼養場地、運輸工具及排泄物,周邊環境的消毒。(2)熏蒸消毒一般用甲醛和高錳酸鉀混合後發生反應,產生的氣體具有強烈的刺激性氣味來達到消毒的目的,多用於密封舍的消毒和種蛋消毒。熏蒸消毒必須有較高的室溫和相對濕度,室溫不低於15℃,相對濕度為60%~80%,消毒時間為8~10小時。(3)飲水消毒將消毒劑稀釋到合適的濃度,即將消毒葯加入一定量的水中,讓畜禽自由飲用,來消除腸道病菌。(4)浸泡消毒用於浸泡用具、器械的消毒。

閱讀全文

與常用的消毒方法分哪三大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蘋果二手機驗機方法的軟體 瀏覽:158
用跑步機跑步的正確方法 瀏覽:657
長沙膽結石哪些方法治療好 瀏覽:351
雞腳的正確安裝方法 瀏覽:500
如何正確泡奶粉的方法 瀏覽:20
豆腐腦不出水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335
法蘭軟連接使用方法 瀏覽:450
尿不濕正確睡眠方法 瀏覽:641
平行四邊形abcd角度計算方法 瀏覽:90
win7系統屏幕時間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633
耳鳴手術有哪些方法 瀏覽:759
根據教學情景設計教學方法 瀏覽:672
趣讀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458
普爾茶餅如何保存方法 瀏覽:116
後手開士角炮正確方法 瀏覽:821
體院館鍛煉方法 瀏覽:548
豬肉餡快速解凍最好方法 瀏覽:562
華為p9怎麼改變輸入方法 瀏覽:154
愛心沙發安裝方法 瀏覽:419
神奇訓練方法視頻 瀏覽: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