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windows下oracle11g怎麼使用
以oracle11g客戶端軟體為例,服務端軟體使用類似。
首先要裝oracle11g客戶端軟體,解壓,一步步安裝就行,不需特別設置;
❷ 如何使用oracle的DBMS
oracle的DBMS的使用方法:
dbms_output包主要用於調試pl/sql程序,或者在sql*plus命令中顯示信息(displaying message)和報表,譬如我們可以寫一個簡單的匿名pl/sql程序塊,而該塊出於某種目的使用dbms_output包來顯示一些信息。
涉及到的知識點如下:
1、enable:在serveroutput on的情況下,用來使dbms_output生效(默認即打開)
2、disable:在serveroutput on的情況下,用來使dbms_output失效
3、put:將內容寫到內存,等到put_line時一起輸出
4、put_line:不用多說了,輸出字元
5、new_line:作為一行的結束,可以理解為寫入buffer時的換行符
6、get_line(value, index):獲取緩沖區的單行信息
7、get_lines(array, index):以數組形式來獲取緩沖區的多行信息
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set serveroutput on:如果要在sqlplus中看到dbms_output的輸出,則必須設置該參數值為on
2、每行能容納的最大值是32767bytes
3、buffer的默認值是20000bytes,可設置的最小值為2000bytes,最大值為1000000bytes
❸ oracle資料庫中函數怎麼使用
oracle資料庫中函數較多,而且每個函數都有自己的用法,所以要根據具體的函數查詢具體的使用方法,比如:
decode(條件,值1,返回值1,值2,返回值2,...值n,返回值n,預設值)
這個函數運行的結果是,當欄位或欄位的運算的值等於值1時,該函數返回值2,否則返回值3
當然值1,值2,值3也可以是表達式,這個函數使得某些sql語句簡單了許多
使用方法:
1、比較大小
select
decode(sign(變數1-變數2),-1,變數1,變數2)
from
al;
--取較小值
sign()函數根據某個值是0、正數還是負數,分別返回0、1、-1
例如:
變數1=10,變數2=20
則sign(變數1-變數2)返回-1,decode解碼結果為「變數1」,達到了取較小值的目的。
2、此函數用在SQL語句中,功能介紹如下:
Decode函數與一系列嵌套的
IF-THEN-ELSE語句相似。base_exp與compare1,compare2等等依次進行比較。如果base_exp和
第i
個compare項匹配,就返回第i
個對應的value
。如果base_exp與任何的compare值都不匹配,則返回default。每個compare值順次求值,如果發現一個匹配,則剩下的compare值(如果還有的話)就都不再求值。一個為NULL的base_exp被認為和NULL
compare值等價。如果需要的話,每一個compare值都被轉換成和第一個compare
值相同的數據類型,這個數據類型也是返回值的類型。
❹ ORACLE使用步驟
用system用戶登陸
1.創建表空間
create tablespace sciarr DATAFILE '/opt/oracle/sciarr.dbf' SIZE 5000M AUTOEXTEND ON NEXT 200M
2.創建用戶
create user sciarry identified by sciarry default tablespace sciarr
3. 授權
grant connect to 用戶 grant resource to 用戶 grant create sequence to 用戶 grant create view to 用戶
4.建表
create table table1 (idno number(10),idname varchar2(10));
❺ oracle怎麼用啊
在應用程序開發下面,有個SQL PLUS,可以在那裡進行資料庫的各種操作,比如對系統的管理、用戶管理、數據的增刪查改、各種對象的建立(表、視圖、序列、同義詞、存儲過程等等),不過這個是純文本的操作環境,對用戶要求較高,也比較繁瑣。
最好安裝一個第三方的PL SQL工具,比如PLSQL DEVELOPER、TOAD都比較好用。這些都是圖形界面,易於操作,對新手來說,絕對比ORACLE自帶的SQL PLUS好用百倍,容易上手。
有問題請追問,如滿意請採納。
❻ oracle的imp使用方法
oracle的imp使用方法具有三種模式(完全、用戶、表)
1、完全:
IMP SYSTEM/MANAGER BUFFER=64000 FILE=C:FULL.DMP FULL=Y
2、用戶模式:
IMP SONIC/SONIC BUFFER=64000 FILE=C:SONIC.DMP FROMUSER=SONIC TOUSER=SONIC
這樣用戶SONIC的所有對象被導入到文件中。必須指定FROMUSER、TOUSER參數,這樣才能導入數據。
3、表模式:
EXP SONIC/SONIC BUFFER=64000 FILE=C:SONIC.DMP OWNER=SONIC TABLES=(SONIC)
這樣用戶SONIC的表SONIC就被導入。
(6)oracle的使用方法擴展閱讀
ORACLE資料庫有兩類備份方法。第一類為物理備份,該方法實現資料庫的完整恢復,但資料庫必須運行在歸擋模式下(業務資料庫在非歸擋模式下運行),且需要極大的外部存儲設備,例如磁帶庫。
第二類備份方式為邏輯備份,業務資料庫採用此種方式,此方法不需要資料庫運行在歸擋模式下,不但備份簡單,而且可以不需要外部存儲設備。
IMP常用選項
1、FROMUSER和TOUSER,使用它們實現將數據從一個SCHEMA中導入到另外一個SCHEMA中。例如:假設做exp時導出的為test的對象,現在想把對象導入用戶:impuserid=test1/test1file=expdat.dmpfromuser=test1touser=test1
2、IGNORE、GRANTS和INDEXES,其中IGNORE參數將忽略表的存在,繼續導入,這個對於需要調整表的存儲參數時很有用,可以先根據實際情況用合理的存儲參數建好表,然後直接導入數據。
而GRANTS和INDEXES則表示是否導入授權和索引,如果想使用新的存儲參數重建索引,或者為了加快到入速度,可以考慮將INDEXES設為N,而GRANTS一般都是Y。例如:impuserid=test1/test1file=expdat.dmpfromuser=test1touser=test1indexes=N
❼ Oracle資料庫怎麼使用
驅動程序包名:ojdbc14.jar
驅動類的名字:oracle.jdbc.driver.OracleDriver
JDBC URL:jdbc:oracle:thin:@dbip:port:databasename
說明:驅動程序包名有可能會變
JDBC URL中黑色字體部分必須原封不動的保留,為該驅動識別的URL格式。紅色字體部分需要根據資料庫的安裝情況填寫。其中各個部分含義如下:
dbip –為資料庫伺服器的IP地址,如果是本地可寫:localhost或127.0.0.1。
port –為資料庫的監聽埠,需要看安裝時的配置,預設為1521。
databasename –為資料庫的SID,通常為全局資料庫的名字。
舉例如果要訪問本地的資料庫allandb,埠1521,那麼URL寫法如下:
jdbc:oracle:thin:@localhost:1521:allandb 下載地址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