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分辨食用油的好壞與品質
經常食用的植物油主要有豆油、菜籽油、花生油、棉籽油等,其質量鑒別主要有以下幾點。 透明度:說明油的精煉程度和含磷脂除去程度。
透明度 高,水分、雜質少,質量就好。好的植物油,經靜置24小 時後,應該是清晰透明、不混濁、無沉澱、無懸浮物。
色澤:品質好的豆油為深黃色,一般為淡黃色;菜籽油 為黃中稍綠或金黃色;花生油為淡黃色或淺橙色,棉籽油 (衛生油)為淡黃色。
氣味:用手指沾一點油,抹在手掌心,搓後聞其氣味, 品質好的油,應視品種不同具有各自的油味,不應有其它異 味,甚至酸敗哈喇味。
滋味:用筷子沾上一點油,放人嘴裡辨其味,應具有本 品特有的滋味,不應有苦、澀、焦臭、酸敗哈喇味等異味。
⑵ 植物油檢測標准
我國的食用油沒分那麼細,統稱動植物油,但檢測項目很多,不知道你要哪個。
GB/T 26636-2011 動植物油脂. 聚合甘油三酯的測定. 高效空間排阻色譜法(HPSEC)
GB/T 26635-2011 動植物油脂生育酚及生育三烯酚含量測定高效液相色譜法
GB/T 26634-2011 動植物油脂脫色能力指數(DOBI)的測定
GB/T 26626-2011 動植物油脂水分含量測定卡爾費休法(無吡啶)
GB/T 5527-2010 動植物油脂折光指數的測定
GB/T 25224.2-2010 動植物油脂植物油中豆甾二烯的測定第2部分:高效液相色譜法
GB/T 25223-2010 動植物油脂甾醇組成和甾醇總量的測定氣相色譜法
GB/T 25225-2010 動植物油脂揮發性有機污染物的測定氣相色譜-質譜法
GB/T 24894-2010 動植物油脂甘三酯分子2-位脂肪酸組分的測定
GB/T 24893-2010 動植物油脂多環芳烴的測定
GB/T 24892-2010 動植物油脂在開口毛細管中熔點(滑點)的測定
GB/T 24304-2009 動植物油脂茴香胺值的測定
GB/T 22507-2008 動植物油脂植物油中反式脂肪酸異構體含量測定氣相色譜法
GB/T 5528-2008 動植物油脂水分及揮發物含量測定
GB/T 9823-2008 糧油檢驗植物油料餅粕總含氮量的測定
GB/T 15687-2008 動植物油脂試樣的制備
GB/T 14489.2-2008 糧油檢驗植物油料粗蛋白質的測定
GB/T 17377-2008 動植物油脂脂肪酸甲酯的氣相色譜分析
GB/T 17376-2008 動植物油脂脂肪酸甲酯制備
GB/T 15690-2008 植物油料含油量測定連續波低解析度核磁共振測定法(快速法)
GB/T 22501-2008 動植物油脂橄欖油中蠟含量的測定氣相色譜法
GB/T 22500-2008 動植物油脂紫外吸光度的測定
GB/T 22480-2008 動植物油脂聚乙烯類聚合物的測定
GB/T 5534-2008 動植物油脂皂化值的測定
GB/T 5533-2008 糧油檢驗植物油脂含皂量的測定
GB/T 5532-2008 動植物油脂碘值的測定
GB/T 5531-2008 糧油檢驗植物油脂加熱試驗
GB/T 5524-2008 動植物油脂扦樣
GB/T 22460-2008 動植物油脂羅維朋色澤的測定
GB/T 14488.1-2008 植物油料含油量測定GB/T 15689-2008 植物油料油的酸度測定
GB/T 15688-2008 動植物油脂不溶性雜質含量的測定
GB/T 22328-2008 動植物油脂 1-單甘酯和游離甘油含量的測定
GB/T 17375-2008 動植物油脂灰分測定
GB/T 5535.2-2008 動植物油脂不皂化物測定第2部分:己烷提取法
GB/T 5535.1-2008 動植物油脂不皂化物測定第1部分:乙醚提取法
GB/T 22035-2008 乳及乳製品中植物油的檢驗氣相色譜法
GB/T 9696-2008 動植物油脂水分和揮發物含量測定
GB 16629-2008 植物油抽提溶劑
GB/T 21497-2008 動植物油脂定溫閃燃測試彭斯克-馬丁閉口杯法
GB/T 21496-2008 動植物油脂油脂沉澱物含量的測定離心法
GB/T 21495-2008 動植物油脂具有順,順1,4-二烯結構的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測定
GB/T 5525-2008 植物油脂透明度、氣味、滋味鑒定法
GB/T 21512-2008 食用植物油中叔丁基對苯二酚(TBHQ)的測定
GB/T 21121-2007 動植物油脂氧化穩定性的測定(加速氧化測試)
GB/T 20795-2006 植物油脂煙點測定
GB/T 23213-2008 植物油中多環芳烴的測定氣相色譜-質譜法
GB/T 22509-2008 動植物油脂苯並(a)芘的測定反相高效液相色譜法
⑶ 食用油摻偽的情況及鑒別方法
食用油摻偽主要有兩種:
1、高價格食用油中摻入廉價的食用油。比如:菜籽油摻入廉價的棕櫚油、豆油、棉籽油。非轉基因食用油,摻入轉基因食用油。因為後者比前者便宜幾千元一噸。
2、食用油摻入地溝油。地溝油更廉價,含有大量致癌、致病物質,營養物質被
多次加熱已經損失。對消費者健康危害更大!
實際上市場上銷售的調和油,通常摻入了大量的廉價的棕櫚油。我國平均每年約進口棕櫚油400萬噸左右,其中大量用於調和油、方便麵。但幾乎沒有調和油廠商公開調和油成分和比例、在欺騙消費者,棕櫚油去哪兒了?調和油國家標准,擬規定需要公開成分和比例,因為遭到很多廠商抵制、無法落實而不了了之。市場上的橄欖調和油、花生調和油,有的甚至只有1%的橄欖油、花生油,消費者當了冤大頭。
另一方面,散裝油基本上都是用轉基因油脂,用化學浸出法工藝製成的油,或多或少存在溶劑殘留,對人體健康不利;用物理壓榨方法生產的油則沒有任何溶劑殘留。很多散裝油,經過層層批發,層層摻偽,貓膩很多。
所以吃油,最好吃小包裝的、非轉基因、物理壓榨的純油,以菜籽油舉例,國家標准明確規定:1 必須標識是否為轉基因;2 無論是散裝菜籽油、包裝菜籽油,都必須是100%純菜籽油,不得摻入其他油脂。——散裝油摻偽,是違反國標的!
技術上可以檢驗是否為轉基因、是否摻入其他油脂。比如:距業內人士說,菜籽油摻入0.2%的豆油都可以靈敏地檢測出來。
檢測方法如附件,但是做理化檢測、脂肪酸檢測成本高,特別是脂肪酸測定,需要幾千元一次。若檢測是否為轉基因,具備檢測能力的機構全國只有少數的幾家(包括上海SGS通標),價格昂貴。
比較簡單可行的方法是通過冷凍法檢測棕櫚油。因為散裝油種摻假最多的就是棕櫚油,不摻假的賣家沒有價格優勢會無法經營。具體方法參考《低溫冷卻法鑒別菜籽油摻入棕櫚油.png》,這是刊登在權威雜志《檢驗技術》上的,被當地的食品監督科和工商部門使用。
溫度可以控制在3℃或更低溫度,我自己做實驗是放在冰箱冷凍室的、冷凍和檢測速度更快,對比非常明顯:菜籽油仍呈液態流動自如,而摻入棕櫚油的某知名品牌調和油已經呈固態,無法流動。
⑷ 食用油標準是什麼
一、食用植物油衛生標准(GB2716-1988)規定:
1、酸價--花生油、菜籽油、大豆油、葵花油、胡麻油、茶油、麻油、玉米胚芽油、米糠油≤4;棉籽油≤1
2、過氧化值(meq/kg)--花生油、葵花油、米糠油≤20;菜籽油、大豆油、胡麻油、玉米胚芽油、棉籽油、茶油、麻油≤12
3、浸出油溶劑殘留量(mg/kg)≤50
二、色拉油衛生標准(GB 13103-1991)規定:
1、酸價≤0.3
2、過氧化值(meq/kg)≤10
三、精煉食用植物油衛生標准(GB 15197-1994)規定:
1、酸價≤0.5
2、過氧化值(meq/kg)≤10
根據國家相關標准,食用油按照其精煉程度,一般分為四個等級,4級到1級,級別越高,其精煉程度越高。
一級油和二級油的精煉程度較高,經過了脫膠、脫酸、脫色、脫臭等過程,具有無味、色淺、煙點高、炒菜油煙少、低溫下不易凝固等特點。精煉後,一、二級油有害成分的含量較低,但同時也流失了很多營養成分。
三級油和四級油的精煉程度較低,只經過了簡單脫膠、脫酸等程序。其色澤較深,煙點較低,在烹調過程中油煙大。由於精煉程度低,三、四級食用油中雜質的含量較高,但同時也保留了部分營養。
(4)食用油色澤檢測方法標准依據擴展閱讀
鑒別摻假花生油的方法:摻假後透明度下降,把油從瓶中快速倒入杯內,觀察泛起的油花,純花生油的泊花泡沫大,周圍有很多小泡沫且不易散落,當摻有棉籽油或毛棉油時,油花泡沫略帶綠黃色或棕黑色。聞其氣味可聞出棉籽油味。摻有米湯、面湯等澱粉物的油,在其藍紫色或藍黑色。或者放入透明杯中放置兩天後再觀察,必然會出現雲狀懸浮物。
怎樣辨別食用油的質量
1、要看顏色,一般來說,精煉程度越高,油的顏色越淡。當然,各種植物油都會有一種特有的顏色,不可能也沒有必要精煉至沒有顏色。
2、要看透明度,要選擇清澄透明的油,透明度越高越好。
3、要嗅無味,取一、二滴油放在手心,雙手摩擦發熱後,聞不出異味(哈喇味或刺激味),如有異味就不要買。
食用油標准分為了四個級別,在平常的生活中要學會去鑒別,根據顏色、透明度以及氣味這些基本的物理特徵來判斷,真正明白自己所用食用油的規格與各項參數,做到心中有數,清清楚楚,保證做出來的飯菜的可口程度與安全問題,有一個依據可以判斷。
⑸ 食用油國家標准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布《關於發布〈食品安全國家標准 食品添加劑 聚氧丙烯甘油醚〉(GB 1886.297-2018)等27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公告(2018年第5號)》,其中包括《食品國家安全標准 食用油(GB2716—2018)》。
這個新國標將原來的食品安全國家標准《食用植物油》《食用植物調和油》並在一起,是對《食用植物油衛生標准》《食用植物油煎炸過程中的衛生標准》的整合修訂,可謂四標合一。該項國標是食用油領域最重要的基礎性標准,將對國內植物油產業發展產生重大影響。
選購方法
1、看顏色,一般來說,精煉程度越高,油的顏色越淡。當然,各種植物油都會有一種特有的顏色,不可能也沒有必要精煉至沒有顏色。
2、看透明度,要選擇清澄透明的油,透明度越高越好。
3、嗅無味,取一二滴油放在手心,雙手摩擦發熱後,聞不出異味(哈喇味或刺激味),如有異味就不要買。
以上內容參:網路-食用調和油有了國家標准 要求明確標明食用油配比比例、網路-食用油
⑹ 如何鑒別食用油的好壞
真假食用油辨別:
1、看等級
根據最新的標准食用油分為4個等級,第四級為最低等級。
2、看產地
主要是指產品的原料生產地。
3、看原料
即是否是轉基因原料。
4、看生產工藝
即該食用油屬「壓榨法」生產的還是「浸出法」生產的,壓榨油能夠保持原料原有營養成分且油的品質比較純。
食用油的質量鑒別:
食用油的質量主要表現:色澤、氣味、透明度、滋味。
1、色澤
(1)品質好的豆油為深黃色,一般的為淡黃色。
(2)菜籽油為黃中帶點綠或金黃色。
(3)棉籽油為淡黃色。
(4)色拉油應是清澈透明、無色或淡黃色。
(5)麻油是橙黃色或棕色。
(6)花生油、豆油、菜油等呈半透明的淡黃色至橙黃色。
2、氣味
用手指沾一點油,抹在手掌心,搓後聞其氣味,品質好的油,應視品種的不同具有各自的油味,不應有其他的異味。
3、透明度
透明度高,水分雜質少,質量就好。好的植物油,經靜置24小時後,應該是清晰透明、不混濁、無沉澱、無懸浮物。
4、滋味
用筷子沾上一點油放入嘴裡,不應有苦澀、焦臭、酸敗的異味。
花生油在低溫時會凝固成不透明狀,這是正常的現象。但大豆、菜籽、花生仁、芝麻等經初步處理得到的是毛油,色澤深、渾濁、不宜食用,如果植物油透明度差、黏度變大、有氣泡,常是變質的象徵。
⑺ 怎麼鑒別食用油的好壞
工具/原料
食用油
方法/步驟
1
觀察顏色。一般來說,同一種食用油,色彩越淺的質量越好。留意:該標准不適用於香油。
注意事項
有些方法不適合香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