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心理療法,是通過內心的方式以自由聯想,精神疏泄和分析解釋的方法,把壓抑在潛意識當中的某些精神創傷或者是痛苦體驗挖掘或者是暴露出來,從中發現焦慮根源,啟發並幫助病人徹底領悟認識自己,從而改變原有病理行為模式,重建自己的人格達到治療的目的。
二:暗示療法,通過暗示去影響病人心理活動的一種特殊的方式,暗示就是一個人不加批判的接受他人語言或其他的刺激,由此而產生特定的知覺、信念、感情行為的一個現象,他的行為動機不是由自己形成的意見和信念產生的,而是旁人影響的一個結果,暗示的方式也多種多樣,像語言、文字、表情、手勢、榜樣等。
三:行為療法,目的是修正不良行為模式治療的動向是外顯行為,主要的辦法,是控制外部行為模式進而重建和恢復良好的行為模式。
四:支持療法,採用勸導、啟發、鼓勵、同在臨床上,進行心理治療的方法非常的多,如:支持性心理治療、精神分析療法、認知行為療法、家庭療法、音樂療法、沙盤療法、催眠療法、繪畫療法、生物反饋療法等。如:焦慮症的心理治療,一方面,通過健康教育的患者明確疾病的性質,增進患者在治療中的合作,在焦慮症急性發作的時候,能夠正確認識這種強烈的驚恐體驗,避免盲目的緊張、害怕、恐懼情緒,同時,鼓勵患者適當的參與體育鍛煉。另外一方面,通過認知行為治療能夠改變患者錯誤的認知,去除造成焦慮症遷延不愈的原因。情、支持、說服等等的一些方式,幫助和指導患兒分析、認識他所面臨的問題。
⑵ 常見的心理治療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心理治療方法有七種:
第一、精神分析療法,
第二、支持性心理療法,
第三、行為療法,
第四、森田療法,
第五、認知療法,
第六、催眠療法,
第七、音樂療法。
⑶ 心理治療的方法有哪幾種
當心理疾病出現問題的時候建議大家可以到正規的專科醫院接受看診治療,因為這一疾病的出現對於人們的生活傷害是比較大的,所以一定要及時看診治療,當下心理治療方法有哪些呢?
支持療法:指的是醫務人員對病人進行指導、疏導、勸說、安慰、保證,使病人對疾病有正確的認識,消除或減輕對疾病的恐懼與焦慮,恢復對周圍環境的適應。
精神分析療法:也稱心理分析療法,是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論為基礎的一種心理治療方法。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認為,人的心理障礙起源於無意識沖突。精神分析是藉助於自由聯想法對病人進行治療。病人通過自由聯想把壓抑在無意識中的創傷或痛苦體驗挖掘或暴露出來,醫生對病人進行疏導,使病人徹底領悟並重新認識自己,改造自己的人格,改變原來的行為模式,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催眠療法:是使病人處在催眠狀態,醫務人員對病人進行暗示,使病人消除恐懼的情緒,達到治療的目的。例如,醫生對處在催眠狀態下的焦慮症患者說:「經過這種治療後,你的心情很快就能變得平靜,不再有不安和焦慮,頭痛很快就能減輕和消失,睡眠會一天一天好轉,會睡得很熟很深」。
行為療法:是一種新興的心理治療法,主要是在1960年以後迅速發展起來的,越來越受到醫學界與心理學界的重視。行為療法的理論基礎是巴甫洛夫的條件反射學說和斯金納操作性條件化原理。行為療法的指導思想是認為人具有自我控制與自我調節能力。人的行為都是從外界環境中學習而來的。行為療法認為人的病態心理與軀體症狀是一種異常行為,是人與環境不協調的表現。它是可以通過學習來進行調整與改造的,因此行為療法又稱為行為矯正療法。
⑷ 常用的心理治療方法有哪些
心理治療亦稱精神治療,是醫生或其他人用語言、表情、態度或動作來影響病人,從而調節病人的情緒和感受,改變他們對所患疾病的認識和態度,幫助樹立戰勝病魔的信心,達到減輕病情和恢復身體健康的目的。
心理治療的基本形式有:集體治療、個別治療和行為治療,均是通過現身說法,引導勸慰,解釋鼓勵,說服暗示,系統脫敏法,厭惡療法及自我調整等方法,來達到改變舊的條件反射,建立正常心理和新的行為反應。
常用的心理治療方法有六種:
第一、精神分析療法。
第二、支持性心理療法。
第三、行為療法。
第四、森田療法。
第五、認知療法。
第六、催眠療法。
第七、音樂療法。
⑸ 心理療法有哪些 常見心理技術
心理療法在臨床上多種多樣,主要的心理治療方法,包括精神分析療法、人本主義、認知行為療法,是心理治療的三大治療技術。精神分析療法,主要幫助患者識別潛意識、人格結構的內容,包括患兒幼年時成長的經歷,通過表達內心體驗,得到有效的治療。認知行為療法主要幫助患者通過改善不合理認知,建立認知體系,或通過行為訓練的方法,幫助患者改善內心的體驗,達到認知重建,最終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人本主義主要以患者為中心,幫助患者協同內心的體驗共情患者,最終幫助患者,從內心的痛苦體驗中走出,達到治療的目的。除了上述三大治療技術以外,也有其他治療技術,如音樂療法、沙盤游戲、敘事療法,還有焦點解決心理問題等治療方法,治療效果良好。一:分析心理療法,是通過內心的方式以自由聯想,精神疏泄和分析解釋的方法,把壓抑在潛意識當中的某些精神創傷或者是痛苦體驗挖掘或者是暴露出來,從中發現焦慮根源,啟發並幫助病人徹底領悟認識自己,從而改變原有病理行為模式,重建自己的人格達到治療的目的。
二:暗示療法,通過暗示去影響病人心理活動的一種特殊的方式,暗示就是一個人不加批判的接受他人語言或其他的刺激,由此而產生特定的知覺、信念、感情、行為的一個現象,他的行為動機不是由自己形成的意見和信念產生的,而是旁人影響的一個結果,暗示的方式也多種多樣,像語言、文字、表情、手勢、榜樣等。
三:行為療法,目的是修正不良行為模式治療的動向是外顯行為,主要的辦法,是控制外部行為模式進而重建和恢復良好的行為模式。
四:支持療法,採用勸導、啟發、鼓勵、同情、支持、說服等等的一些方式,幫助和指導患兒分析、認識他所面臨的問題。
⑹ 心理學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心理治療亦稱精神治療,是醫生或其他人用語言、表情、態度或動作來影響病人,從而調節病人的情緒和感受,改變他們對所患疾病的認識和態度,幫助老年人樹立戰勝病魔的信心,達到減輕病情和恢復身體健康的目的。心理治療的基本形式有:集體治療、個別治療和行為治療,均是通過現身說法,引導勸慰,解釋鼓勵,說服暗示,系統脫敏法,厭惡療法及自我調整等方法,來達到改變舊的條件反射,建立正常心理和新的行為反應。不少老年人體弱多病,晚年期易患"錆疑症"、"恐懼症"、"憂鬱症"、"強迫症"、"癌症"等疾病。對這類病,我國目前尚無特效葯,要依靠心理治療法來解決。心理治療的具體方法有:
(1)開導法:即開導其思想,使其放鬆,以此減輕他們的病情,抑制老年病的發展。即使有一些老年人的疾病能用葯物或手術治療,若再配合做些心理治療,患者的病體會恢復得更快,舊病復發率也將明顯降低。
(2)叫喊療法:是某些西方國家盛行的一種心理療法,適應神經官能症、癔病,或遭到重大刺激而神志錯亂及長期抑鬱不快的"情志障礙"者。具體方法是:讓患者安適地躺在診察床上,醫生親切地握著他(或她)的手,囑其將自己內心的話,毫不隱諱地發泄出來,隨便喊叫,直到自己感到痛快為止。這樣,沉重的精神負擔或纏綿的幽怨得到了排遣,經過幾次這樣的治療,可解除病態而恢復正常。
(3)喜怒調整法:"陰陽喜怒"是七情學說的一個綱領,其實質就是心理學所謂情緒的兩極性,表現為肯定和否定的對立性質,如滿意和不滿意,快樂和悲衰,積極與消極,緊張與鬆弛及強和弱的兩極狀態。情緒的兩極性是相反相成的,在一定條件上可互相轉化。運用這種情緒上的兩級性治療疾病,在中醫臨床上不論是葯物或心理治療都不少見。喜而笑本屬正常的情緒活動,是一種肯定的情緒。但喜笑過度,長期不能恢復就成為致病因素。治療的方法是:改變"喜"的刺激方向或減少"喜"的刺激量。一是肯定情緒的治療,即用快樂為手段去緩解悲優的心境;二是否定情緒的治療,即以不快為手段,用悲傷等去糾正過度的興奮。
催眠下暗示治療心身疾病的具體實施步驟是:
(1)測定患者的催眠易感性,教給放鬆法,使患者注意力集中在施術者。
(2)進入催眠狀態後,發掘和揭示患者的心理矛盾和症結,以及這些矛盾和症結對患者的影響程度、患者對它們的評價和態度。
(3)改善情緒,提高患者的社會適應能力,幫助患者了解自己性格上所存在的問題。
(4)幫助患者正確認識和理解心理與疾病之間的相互關系,消除因軀體疾病所帶來的新的心理緊張刺激對機體的反作用。針對軀體症狀進行直接暗示治療。
以哮喘為例,通過催眠易感性測定後進行催眠,在催眠下為改善焦慮抑鬱情緒和呼吸困難等症狀,用堅定的語氣,有條有理地暗示:「你在催眠狀態下呼吸已逐漸平穩,一點一點地深沉、平穩,呼吸已無窘迫感,你處在輕松、舒適而安寧的狀態中,呼吸著早晨新鮮的空氣,空氣中有豐富的氧氣,肺功能已恢復正常,哮喘已停止發作,每一個肺細胞工作都很正常,胸悶已消失,心情特別的舒暢,焦慮抑鬱的情緒已消失。今後任何不良的刺激都不會產生胸悶氣急,任何氣候變化也不受影響,氣喘已痊癒。現在你精神喚發、心情愉快。記住醒來後,你的呼吸一定會更均勻、更通暢。今後再也不會出現氣喘胸悶。」
在催眠下亦可引導患者想像:「你已進入了催眠狀態,此時此刻你的心情非常愉快,你躺在空氣清新的草坪上,仰望著蔚藍色的天空,在這天然的樂園之中,盡情地享受著這輕松愉快的時刻吧!心神寧靜極了,呼吸通暢,氣喘已愈,今後再也不會氣喘了。」
過敏性結腸炎是心身疾病中常見的一種類型。在催眠狀態下主要發掘產生疾病的心理因素,予以分析解釋和疏導,消除緊張不安的情緒,再針對症狀進行暗示:「在催眠下你會感到腹部舒適,腸功能恢復正常,腸過敏的現象已不存在,腹痛已消失,腸蠕動正常了。腹瀉已停止,今後再也不會腹痛腹瀉了。」「你體驗一下,腹部有著溫暖而又舒適的感覺……。」當患者體驗到這種感覺時,再加強暗示;「是的!腹痛腹瀉已停止,今後再也不會腹痛腹瀉了。過敏性腸炎已得到根治,精力已恢復,記憶增強了,營養已改善了……。」最後再喚醒患者。雖然暗示語是如此簡單,但所收的效果卻很大,無葯而愈了。
http://ks.cn.yahoo.com/question/1406090907930.html
至於葯物治療就是開處方,有時候也有樓上說的安慰劑效應存在,一般的葯物有百憂解什麼的
⑺ 現代心理治療的方法主要有哪幾種
怎麼,樓主自己搜不到嗎?
現代心理治療有哪些理論和方法
現代心理治療的理論和療法很多,其中主要包括支持療法、精神分析療法、催眠療法、行為療法、森田療法、認知與行動相結合的療法等。
支持療法:指的是醫務人員對病人進行指導、疏導、勸說、安慰、保證,使病人對疾病有正確的認識,消除或減輕對疾病的恐懼與焦慮,恢復對周圍環境的適應。
精神分析療法:也稱心理分析療法,是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論為基礎的一種心理治療方法。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認為,人的心理障礙起源於無意識沖突。精神分析是藉助於自由聯想法對病人進行治療。病人通過自由聯想把壓抑在無意識中的創傷或痛苦體驗挖掘或暴露出來,醫生對病人進行疏導,使病人徹底領悟並重新認識自己,改造自己的人格,改變原來的行為模式,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催眠療法:是使病人處在催眠狀態,醫務人員對病人進行暗示,使病人消除恐懼的情緒,達到治療的目的。例如,醫生對處在催眠狀態下的焦慮症患者說:「經過這種治療後,你的心情很快就能變得平靜,不再有不安和焦慮,頭痛很快就能減輕和消失,睡眠會一天一天好轉,會睡得很熟很深」。
行為療法:是一種新興的心理治療法,主要是在1960年以後迅速發展起來的,越來越受到醫學界與心理學界的重視。行為療法的理論基礎是巴甫洛夫的條件反射學說和斯金納操作性條件化原理。行為療法的指導思想是認為人具有自我控制與自我調節能力。人的行為都是從外界環境中學習而來的。行為療法認為人的病態心理與軀體症狀是一種異常行為,是人與環境不協調的表現。它是可以通過學習來進行調整與改造的,因此行為療法又稱為行為矯正療法。
森田療法:是日本精神病學家森田正馬創立的一種心理治療。他認為神經官能症是在疑病素質的基礎上形成的。疑病素質的人的求生欲與自知力都很強,經常為自已的健康與生命安全擔憂。常把身體的與心理的正常變化,例如偶而的頭昏、失眠、注意不集中誤認為是病理性變化,造成精神緊張與焦慮。越是注意這些變化,感覺就越敏感,症狀就越加重,這促使精神越加緊張不安。森田稱這種反復形成的惡性循環為精神交互作用。森田療法著重破壞精神交互作用。
認知與行動相結合的心理治療:我國心理學工作者與醫學工作者在五十年代末創立的一種心理治療。這種理論認為人的心理活動的認知與行動是相互聯系的。這種心理治療首先是醫務人員啟發與幫助病人了解疾病的發生發展規律,使病人對疾病有著正確的認識。病人認識了疾病的規律,有力地促使消除緊張焦慮的情緒反應。其次醫務人員幫助病人制定與疾病作斗爭的具體措施,充分發揮病人與疾病作斗爭的主觀能動性。
⑻ 【常見心理治療方法舉例】
我們已經對心理治療的原理、原則以及重要性和必要性有所了解,那麼下面就來具體介紹幾種常見的心理治療方法,以便大家進一步了解:
1.生物反饋療法
經過科學研究發現,人的意念能夠控制自己的心率、血壓、胃腸蠕動等生理活動機制。科學家們將這一原理實施到心理治療中就形成了生物反饋療法。生物反饋療法就是指運用現代電子儀器等現代設備對人體的血壓、腦電心率、皮膚溫度等人體各個部位的生物電信號進行處理後以聲音、圖像等方式表現出來,使患者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同時治療醫師通過語言加以引導,使患者利用意念來對自己的心理和生理活動機制進行調控,從而恢復身心健康。
2.暗示療法
通過口頭語言、肢體語言以及普通的葯物等對患者進行某種信息的傳播、表達就叫做暗示療法。通常往往會對患者進行積極的暗示,使其建立起治癒疾病的信心,緩解疾病產生的負面影響,從而達到心理治療的目的。
3.認知療法
通過改變患者的認知來對其進行心理治療的方法就叫做認知療法。這種療法認為,錯誤的認知是導致心理出現問題的主要因素,而人們對自己以及周圍的事物產生錯誤的認知就會導致其出現各種心理問題。因此,通過改變患者的認知方式,幫助其樹立起客觀、正確的認知方式,就會解決他們的心理問題。
4.脫敏療法
通過對患者逐漸進行由輕到重、由小到大的各種刺激來鍛煉其心理承受能力,幫助患者擺脫對這種刺激的過度敏感而恢復心理正常的治療方法就叫做脫敏療法,這是一種訓練人的心理承受能力的心理治療方法。
5.催眠療法
通過對患者實施催眠術使其進入意識較為模糊的催眠狀態,對其進行詢問、暗示、誘導,使患者在非理智狀態下接受醫師的良性暗示,並充分表達出自己的心理矛盾和內心困惑,以使醫師了解其病因所在,從而進一步解決其心理問題的療法就叫做催眠療法。
6.情緒療法
通過改變患者的非理性思維而糾正其偏差認知,幫助其建立正確認知而實現心理治療的方法就是情緒療法。這屬於認知心理療法的一種,亦被稱為認知行為療法和合理情緒療法。
7.宣洩療法
將心中積郁的不良情緒通過正確的渠道、方式進行合理發泄、疏導就叫做宣洩療法。這可以避免不良情緒長期停留在心中而導致的嚴重後果。
8.精神分析法
精神、心理學家弗洛伊德創立了一套心理治療方法就是精神分析法。通過尋找、分析誘發患者心理疾病的潛在原因,進行針對性的排除、治療,徹底消除心理疾病的根源,從而實現心理治療的目的。
9.森田療法
這是由日本的心理治療專家森田正馬創造的心理治療方法。通過化解人們的精神交互作用和疑病傾向來降低人們對於某個事物的過度注意和敏感,減輕並消除焦慮、緊張、不安等心理異常,從而恢復心理健康。
⑼ 心理學專業術語有哪些
1、積極傾聽
積極傾聽是指你能沉浸在對方的談話里,並表示出傾聽是你的責任所在。你不會因電子產品分神,也不去臆測傾訴者將會說什麼。
你即使不說話,傾訴者都能從你的眼神和肢體語言得到真實回應。缺乏積極傾聽是很容易造成溝通失效的。因此,展現出你傾聽時的專注對解決問題會非常有幫助。
2、元認知
幾千年來,哲學家都在對人類的想法進行思考。美國發展心理學家約翰·弗拉維爾把這種對想法的思考稱為元認知。
這個概念非常有用,它指的是,如果我們能觀察自己的思考,我們或許就能改變它。不被消極、非理性或不健康的想法束縛,而是通過覺察,去觀察了解想法本身。不再被想法控制,而是去觀察和認識它,並選擇性地改變它。
3、內外一致
很多人心裡藏著個害怕失去而學會討好的「小孩」。比如很多人都認識這樣的「好好先生」,他從來不會說「不」。他們總以為做個順從他人想法的人,可以過得更舒服,卻總會感覺到越過越累,事情也並沒有變得更好。這就是「表裡不一致」。
心理學家薩提亞認為,人類的溝通分為兩個層面,一個是言語層面,一個是情感層面,往往這種情感層面會通過表情、手勢、語氣等「顯現出來」。
而如果言語層面和情感層面的表達是一致的,那就是「內外一致」,在這種狀態下,每個人的內心需要得到了尊重,情緒也會得到及時的處理。如果你內心有太多的恐懼和脆弱,可是外表還表現出一副非常上進,堅強的樣子,那麼這就是嚴重的「內外不一致」,長此以往,很容易得抑鬱症。
4、內心沖突
和內外一致關聯的,是內心沖突。內心沖突是由於你的想法、信念和行動不一致而帶來的不適感。很多時候我們在經歷這種沖突,卻認識不到是缺乏了內外一致性。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裡昂·費斯延格認為,這種內外一致性的失衡會對我們造成心理刺激,比如不安、挫敗感和悲傷。
5、同理心
盡管你知道同理心和同情有區別,但還是有可能理解成同情。不過沒關系,這兩個詞是相近的,所以你這么想也差得不多。
同情可以考慮為一種感同身受——你不用經歷別人的經歷,卻能用邏輯理解別人在某個情況下的心情。好比你不用去歷經真實的失去,卻能想像那種場景並感到遺憾、憐憫和憂慮。
同理心會比這更深一層次。同理心不是去想像別人的經歷,而是換位思考想像自己經歷別人的情景。同情和同理心的重要區別在於同情是把自己當作主體,而同理心把別人融入到自己的角色。
6、賦能
賦能這個詞我們並不陌生,但在心理學上它有專業的定義。通常賦能是一個褒義詞。在心理學中,它確實有給別人權力的意思,但這種支持的程度也是需要考慮的。
⑽ 心理治療方法有哪些
心理治療(又稱精神治療)是指以一定理論(如心理學、精神醫學、社會學等有關學科理論)體系為指導,通過一系列的方法,達到減輕乃至消除心理障礙和疾病帶來的痛苦。簡言之,心理治療就是用「心靈」的鑰匙去醫治人們的「心病」。分為一般心理治療和特殊心理治療。
一般心理治療
最常用的方法是解釋和指導。即以心理學的原理向病人說明所患疾病的因由、性質、演變規律、處理方案及預防,從而解除其顧慮,指導其如何減輕或緩解緊張、焦急情緒。
心理治療本身含有教育治療的意義。某些心因性疾病是由於患者無知或偏見和錯誤而引起。由於認識上的偏見和錯誤,過分恐懼或內疚,久而久之可能導致神經症。對此應及時幫助、教育其提高認識,消除顧慮,建立良好習慣,集中精力投入到學習、工作等有意義的活動中去,就會不葯而愈。對於受到委屈,內心苦悶痛楚難言者,應以同情、諒解的態度傾聽他們訴說心理上的壓抑、怨氣以及內心難言的隱情,並恰當適時地給予勸慰、疏導和積極評價。有時鼓勵他們把滿腹壓抑之情全部傾述出來,病情就會大有好轉,就是痛哭一場,也是有利於調整機體平衡的一種防禦方式。
特殊心理治療
特殊心理治療的方法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行為療法
這一療法是把各種心理病態和軀體症狀看作是異常行為,通過學習調整和改造它們,建立新的健康行為,所以行為療法又稱做行為改造或行為矯正療法。它的指導思想是使人具有自我調整和自我控制的能力。行為療法包括下列幾個過程:了解病人病態行為產生的原因,確定病人的主要病態行為和治療目標,記錄病人病態行為的嚴重程度和出現頻率,列出治療基線,作為治療的對照;向病人解釋清楚心理治療的方法、意義及所要達到的目的,建立其治癒信念,使之主動配合治療;根據行為改變的情況,有進步時,則給予強化,如表揚鼓勵和物質獎勵,以增進療效,無進步或退步時,則給予批評,撤銷獎勵等,促進改變病人行為。這樣循序漸進,依次遞增。
催眠與暗示療法
催眠與暗示是相互關聯、互為滲透、交叉作用的。如在催眠狀態下,有利於進行暗示,暗示性高的情況下也有助於被試者進入催眠狀態。
生物反饋療法
將被測試者體內某些自己意識不到的。看不見的生理變化和內臟活動情況(如血壓,體溫、心跳、胃腸蠕動、生物電變化等),通過電子儀器監測系統,以聲、光指針、數據等信號直接、連續地顯示給病人,這些信號稱為反饋信息。根據這些信息,指導病人下意識地調節和自我控制,使之達到理想的水平。這種方法稱為生物反饋療法。它常應用於治療緊張性頭痛和偏頭痛、癲癇、功能性障礙、口吃、焦慮症、恐怖症、心身疾病等。
音樂療法
音樂能通過人們的心理作用影響人們的心身功能協調和行為變化。音樂對心理障礙、精神疾病的治療價值,早已被實踐所肯定。音樂能夠振奮人的情緒,消除煩惱和不安,使之平靜,引起鬆弛、愉快和舒適的感覺,改善植物神經功能和神經內分泌的功能,從而更好地協調各器官的正常活動,利於健康和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藝術療法
病人參加某些藝術活動,以達到治療目的。藝術活動本身具有自己的魅力,可緩解或消除內心沖突,調節個人與外界的矛盾。藝術活動通常有繪畫、書法、雕刻等,也可以根據病人的不同特點組織一些舞蹈、戲劇,音樂、詩歌、攝影、錄像等活動。藝術治療可適用於老、中、青年、兒童等不同年齡病人。療養院或康復醫療機構、精神病院中的工娛治療都含有藝術治療的性質。
森田療法
針對有的患者常為自己的健康狀況,生命安全和精神安寧擔憂,越是過分擔憂「症狀」則越重,久而久之形成惡性循環,所以患者要陶冶情操、改變疑病素質,消除惡性循環。病人對自己的「症狀」要不以為然,讓自己習慣。這樣便會解決主客觀的矛盾,改變惡性循環,症狀隨之消失或減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