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食用百合的種植培育方法
1、選種
在選種的時候首先我們要選擇產量較好,味道比較好沒有苦味的良種,其次就是看百合是否完整有沒有缺陷。由於百合繁衍能力不是很好,所以每畝所需的種子數量會有點多,盡可能的預先估算好面積和密度。
2、整地
百合的生長環境需要土質要比較細而且疏鬆,所以我們在整地的時候一定要特別的注意將土地整平整,同時不停的將大塊的土塊敲碎。
然後撒入足量的農家肥,在此將土地翻整一篇,將肥料拌勻,最後做壟起溝,壟一般需要兩米寬,也就是每隔兩米起以條水溝,以便之後的排水排灌。
3、播種
播種前我們需要將百合種進行葯物處理,這樣可以預防很多疾病。葯物處理之後等到百合種上的葯水幹了就可以下地播種了,我們一般是按照每株之間間隔十五到二十五厘米,每行之間間隔三十到四十五厘米。
將種子按這個密度擺放好之後就要掩種,一般是要蓋上五六厘米深的細土,在將土壤澆一遍水就可以了。一般要等到來年的二三月份才會出苗,所以冬天的時候要在上面蓋上一層稻草,保持土壤溫度。
4、施肥
在百合的整個生長過程中,總共需要進行三次追肥。第一次追肥是在二三月份出苗之後,施肥的種類是有機肥加以尿素或者是人類的糞尿水進行施肥,第二次追肥要等到五月份百合苗長到十到十五厘米的時候。
也就是百合繁衍新的百合的時候,這時主要是使用磷肥和微生物含量較高的有機肥,並且向葉面噴灑適量的鉀肥。第三次追肥也就採收之後,由於百合可以多年產出,為了保證來年發的產量,所以採收完後一定要施肥進行保養。
5、防病
百合生長期間最常見的病蟲害就是有地老虎、蚜蟲和病毒病等。病毒病一般是有後期的田間管理不當,田間水分過多引起的,我們可噴1.5%植病靈乳劑1000倍液進行防治,一般要連續噴個兩三次。對於地老虎和蚜蟲,使用辛硫磷就可避免,或者是撒上一些敵百蟲也行。
6、採收
想要知道百合什麼時候屬於完全熟了,可以通過棺材地表的莖葉情況,在百合還在生長期間百合的莖葉呈青綠色,百合微微熟的時候莖葉會出現黃色並且慢慢的有枯萎的跡象,等到完全熟透也就是地表莖葉全部枯萎,這時就可以採收啦。
(1)食用百合仔的種植方法擴展閱讀:
食用百合的作用
百合具有潤肺止咳、清心安神、清熱涼血、美容養顏的功效。百合為葯食兼優的滋補佳品,新鮮百合食療效果較好,四季皆可食用。
百合可和冬瓜搭配,具有清涼、去熱、解暑的功效,是夏季食療佳餚。百合與蓮子搭配煲粥,除了潤肺以及治療神經衰弱、心悸、失眠等,也可作為病後的滋養補品。
百合和銀耳搭配,能夠清熱生津、解暑消煩、利咽潤腸,適用於便秘、乾咳、心煩、口渴等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食用百合栽培技術
B. 食用百合的種植和養殖方法
食用百合的種植和養殖方法C. 百合種子怎麼種植
1、整地種植:百合耐寒,喜半陰環境,忌乾旱 。在種植前要選好地塊,施足肥,灌足水,整好地,並進行土壤殺蟲滅病除草處理。百合一般採取分球繁殖,鱗片扦插、播種繁殖和組織培養等方法 進行繁殖 ,無論採取何種方式,都要用新高脂膜800倍液噴灑處理種子(種片),能有效驅避地下病蟲,隔離病毒感染,不影響萌發吸脹功能,加強呼吸強度,提高種子發芽率。
2、苗期管理:百合出苗後,要適時中耕除草,疏鬆土壤,粗地下林靜和根系健康發育,並噴施新高脂膜噴霧地表面,可保墒保肥效、防蒸發蒸騰,窒息驅蟲和防雜草遷播。
3、花期控制:百合葉色翠綠,花形奇特,色澤高雅,很惹人喜愛。在花蕾期噴灑花朵壯蒂靈,可促使花蕾強壯、花瓣肥大、花色艷麗、花香濃郁、花期延長。同時,百合種植收獲的是鱗莖,在花期前要噴施地果壯蒂靈,使其營養運輸導管變粗,提高鱗莖膨大活力,果面光滑,果型健壯,優質高產。
4、病蟲害防治:百合的病蟲害較多,病害多見的有軟腐病、腐爛病、花葉病、炭疽病;蟲害有根壁虱、蠐螬。要按照有病治病,有蟲滅蟲,無者則防的原則進行綜合防治,在病蟲危害期間噴灑針對性葯物滅殺病蟲,並加新高脂膜提高農葯有效成分利用率,窒息和隔離病蟲源,保護植體茁壯成長,使花開得更艷,果長得更碩壯
D. 百合花籽怎麼種植 百合花籽如何種植
1、種植時間。種植百合一般選擇春秋兩季20℃左右的時間。適宜的溫度和光照能促進百花種子盡快發芽,提高花種的成活率。當溫度高於30℃時,會停止生長,也不利於栽種。具體的栽種時間根據當地的氣溫來決定,不同的地區具有一定的溫差。
2、選種。選擇健康,沒有病蟲害侵蝕的花種,有利於植株的生長。選擇好的花種不能直接栽種,需要放進百菌清或多菌靈溶液中浸泡消毒,然後用清水沖洗干凈。也可以放進生根水裡浸泡,增加發芽率,最後將其用清水洗凈,放在通風良好的陰涼處晾乾。
3、土壤栽培。栽種時要選擇肥沃、疏鬆、偏酸性的腐殖土。在栽種前還需要將土壤進行消毒,去除裡面的病菌和蟲卵,預防病蟲害的發生,避免蟲子啃食種植,降低其成活率。當土壤和種子都處理好了,就可以選擇一個合適的天氣進行栽種。
4、後期養護。在種子種植完成後,後期養護也較為重要。要給予合理的光照、水分和養分。適合百合花生長的溫度在15℃~20℃之間,合適的溫度會加快種子的出芽率。要將花盆放置在室內通風良好、散光充足的位置,並經常轉動花盆,放在植株長歪。
E. 百合種子怎麼種植方法圖解
播種時間
百合種子播種的發芽率較高,播種時間可選在春秋兩季,它喜歡溫暖,種子發芽的適宜溫度在20度左右。春秋季節溫度適宜,能提高種子發芽率。
整地施肥
要提供適宜的種植土壤,要求是土層深厚、腐殖質含量高、疏鬆透氣的微酸性土壤,最好再加入碧卡顆粒肥,這樣的土壤對於生長來說較有利,可以促進種子萌發生長。土壤准備好後,可以進行消毒殺菌,去掉土壤中含有的病菌和蟲卵。
處理種子
對種子進行適當種子,提前浸水吸水膨脹,還要用多菌靈溶液浸泡消毒,處理好後放在旁邊陰涼處晾乾。
進行播種
整理好土壤,將種子均勻播種到土壤裡面,保持好一定的間距,覆蓋上一層薄薄的土壤,保證可以蓋過種子。往土壤中澆足水,保持好水分供給,等到百合出苗後,可以進行間苗,去掉旁邊生長的雜草,還要注意好水肥供給。
F. 吃的百合如何種植
食用百合栽培技術:
1、選用適宜的良種
百合分食用和葯用兩大類,共10多個品種。食用百合以龍芽百合品質最佳,該品種鱗片肥大,形如龍牙,潔白細嫩,無苦味,價格高,銷路好。葯用百合一般鱗片短小,產量低,苦味大,只能入葯。因此,引種食用百合種時,一定要選擇色白、鱗片大、無麻點、無苦味的種球。百合的繁殖系數低,用種量大,每畝約需種球150至200公斤。
2、選擇適宜的土壤
百合雖然適應性廣,能在多種土壤中栽培,但最宜選擇地勢高、排水暢通、土質疏鬆、肥沃的地塊種植。百合忌連作或與蔥、蒜類作物輪作,前茬以豆科或禾本科作物為好。栽種前深翻土壤25厘米以上,每畝施腐熟有機肥2500至3000公斤、過磷酸鈣25公斤作基肥,並將50%地亞農0.6公斤同時翻入土中,進行土壤消毒。精細耙平後做成高畦或平畦,畦寬2米,溝深30厘米。
3、適時播種
百合種子是百合的鱗莖,也叫種球。百合宜在10月份播種,播前鱗莖用2%的福爾馬林液浸泡15分鍾,取出晾乾後播種。行距25厘米,株距15厘米,深10厘米,播後用稻草或樹葉覆蓋保濕。
4、田間管理
栽種後到來年3月(共需5~6個月)出苗,播後苗前要進行芽前除草,一般用草甘膦、丁草胺等旱地專用除草劑。百合出苗後不宜再深中耕除草,以免傷害根系。可中耕1至2次,對外露的百合要及時培土。立春前苗未出土時,重施1次肥,每畝施人糞尿1000至1500kg。當苗高3至5cm時,每畝用500kg左右稻草覆蓋地面。當苗高10cm左右時,及時中耕除草2次。現蕾後,一般在5月上旬進行一次深中耕,並注意培土。苗高30至35cm左右,及時打頂、摘頭,主要是控制百合生殖生長,促進鱗莖迅速膨大。這時切忌盲目追肥,以免莖節徒長,影響鱗莖發育肥大,以便集中養分向鱗莖輸送。花蕾摘除後,進行一次淺中耕,深度4cm為宜。苗高20cm時,施1次提苗肥,每畝施尿素10至12kg,鉀肥7.5至10kg。為防止早衰,7月上旬用高級復合肥10kg對水50kg噴施,另外葉面噴施0.2%磷酸二氫鉀溶液,這時是形成百合高產的關鍵時期。百合怕澇,多雨季節及大雨後要及時疏通溝系,排澇降漬。葉斑病及鱗莖腐爛病,可用65%代森錳鋅500倍液噴霧防治,每7天噴1次,連噴3至4次。蚜蟲可用40%樂果乳油1000倍液噴霧防治,根蛆可用90%敵白蟲對水灌根。
5、 合理套種
套種百合生長期近1年,冬季可套種蘿卜、青菜等;來年5月套種西瓜或山芋,有利於疏鬆土壤,減少蠐螬危害,促進百合膨大。百合可以與大豆、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間作,也可以與槐樹、板栗、花椒、蘋果、柿子、棗等經濟林木進行間作,尤其是與楊樹間作,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6、適時採收,分級留種
立秋之後,百合莖桿變黃枯死、花脫落時為採收適期。這時其鱗莖發育充分,產量高而耐貯藏。採收應在晴天進行,鱗莖挖出切去地上部分,立即運回室內埋放在清潔的河沙中貯藏,以防變色和干癟,影響經濟收益。採收時嚴把種子質量關,使選種工作做到田間和室內相結合,實行商品百合種和種子百合種單收單藏,分級保管。特別是收後不能受日曬,以免影響品質。
G. 百合花籽怎麼種植
百合花籽種植:
一、種植時間
百合喜歡在20度左右的環境中生長,種植的時候溫度最好也保持在這個范圍內,能提高出芽率,因為使用百合籽種植出芽率不高,所以時間的選擇更加的重要,盡量選在春季或秋季栽種。
二、准備土壤
栽種百合的時候,土壤的選擇也是至關重要的,需使用含有腐殖質的土質,ph值最好偏小,保持在6-7之間比較合適。土壤是不能直接使用的,需先進行消毒,去除裡面的病菌和蟲卵。
三、處理種子
百合籽也不能直接種植,也要進行消毒,放在百菌清、多菌靈這類葯物中浸泡,然後用清水清洗一下,放在乾燥透風的地方晾乾。
四、種植栽種
兩者都處理好了之後,就可以選擇合適的天氣進行栽種。將土壤平整好,然後把百合籽栽種到裡面。
五、後期養護
栽種好之後,後期的養護也是很關鍵的,合理給予光照,保證能吸收到陽光,還要適當施加水分和養分,確保後期的生長。
H. 百合結的籽能種嗎
可以種,種植前應挑選好適合的花土,最好使用微酸性的透氣土壤,在開始種植前需進行消毒。購買要用的百合花籽,在多菌靈或者是百菌清中浸泡,取出後要用清水沖洗一下,之後放在透風性好的地方晾曬。最後將種子播種到土壤裡面,在種植的時候需要注意,每個花籽間都要有一定的距離。
I. 食用百合怎麼種高產
百合由於具有較高的食用和葯用價值,深受消費者喜愛,因此,種植食用百合經濟效益較高,那麼,你知道食用百合如何種植嗎?今天就給大家分享食用百合的種植技術。
食用百合的栽植時間長,田間管理措施多,同時是以採收球莖為目的,因此,在具體管理時,要特別注重地上部與地下部生長的平衡。
J. 食用百合種植方法(不是百合花,是吃的那種),是用種子還是用根。
百合栽培技術
一、選地與整地
百合種植要選擇土壤疏鬆肥沃、地勢高爽、排水良好、土層厚度50厘米以上的地塊種植,粘重板結、地勢低窪、排水不良、偏鹼的土地不宜種植。忌連作,前作以豆科、禾本科作物或蔬菜為好,種植前7-10天,對土地深翻25-30厘米,結合整地,每畝施腐熟的廄肥或堆肥2000-3000公斤撿除雜草和前作殘留物。耙細整平的土地,按旱土包溝1.7-1.8米,稻田1.5-1.6米分廂開溝,溝深20-25厘米;地塊的四周開圍溝,較大的地塊還需開主溝排水,深30-35厘米,以利排漬瀝水和便於田間管理。
二、培育種球
百合種子只用於育種,生產上都用種球播種。種球是用珠芽、籽球、鱗片等培育而成。
1、用珠芽培育種球夏季珠芽成熟時採收,當年9~10月播於苗床。床上要疏鬆肥沃,先在苗床上開淺種植溝,溝距12~15厘米,溝內每距4~6厘米播珠芽一粒,耙平後蓋草。次年出苗時,即撤去覆草,並追肥數次。秋季植株葉枯後,掘起鱗莖。經整一年的培育,珠芽己長成直徑1~2厘米的小鱗莖。隨即另設苗床播下,行距33厘米、株距10~14厘米,蓋土6厘米。第三年出苗後加強肥水和除草培土等管理,至秋季掘起時選人的作種球,較小的可再培育一年。
2、用籽球培育種球產生籽球的品種,在採掘大鱗莖時可收集土中籽球,按大小分級。籽球直徑在5厘米,重20克以上者可直接作為種球使用,未達標準的小籽球,則照珠芽培育種球的方法進行培養。
3、用鱗片培育種球秋季採收充分成熟的大鱗莖,邊形正、肥大、無病的作為母球,然後用利刀將鱗片自基部切下。再選擇大鱗片,隨即插入鋪砂壤土的苗床中,插入時基部向下,各鱗片間距離為3厘米,全部插完後上覆細砂,厚4~5厘米。干時適當澆水,但床砂過濕會引起鱗片腐爛。床上保持2O°C左右。南方當年冬季即可形成米粒大的小鱗莖體,第二年春可發出基生葉1~2片。秋季葉枯後掘出,此時小鱗莖己有指頭大小,隨即更換一個苗床播種,距離7~10厘米,以後可按珠芽培育種球的方法管理,培育1~2年即成種球。
三、播種期
秋播,9-10月上旬為最佳播種季節,在此范圍內,海拔較高的地區應早播。這段時期內所種的百合能夠充分利用冬前較多的有效溫度,促進根系生長,在越冬期發育形成好的根系,有利於翌春早出苗,出壯苗。10月底之後播種的百合,因氣溫、土溫巳降低,百合越冬期間發根慢,根系少,翌春發根出苗同時進行,出苗遲、苗小苗弱,不利於高產。
四、種植密度
百合耐蔭性較強,是比較適宜密植的一種作物。以每畝種植1.8-2.0萬蔸,用種量250公斤左右比較適宜。栽植前要選擇種球,通常要求種球質量達30~50克。長江流域於8月下旬~9月下旬下種;長江以南各省冬無嚴寒,故以秋植為好,雖當年不出苗,但在土中發根,翌春出苗早、發棵快,栽植密度根據品種而定:宣興酉含行距乃厘米、株距20厘米,龍牙百合行距40厘米、株距20厘米。按行距開栽植溝,深為10~15厘米,鋤松溝內底土,然後按株距栽下種球,並在種球四周填細土,後再覆上,厚度為種球高度的3倍。
五、田間管理
1、中耕培土百合在秋季種植後,至翌年春季才萌發,故可套種蔬菜等作物,套作收後或百合出土前中耕鬆土一次。生長中期再中耕除草1~2次,並進行培土,以防鱗莖裸露,鱗片變綠。
2、追肥鋪草春季百合發芽也土後及菌高13~16厘米時,各施肥一次,每次用人糞水2500~3000千克或尿素等15~20千克。施用尿素時,不要使其觸及鱗莖,故應開溝施入。最後一次追肥須在採收前40~50天時進行。百合生長期中最忌土壤過乾和土層過高,故夏季可結合灌溉追肥,或在畦鋪草,這樣即可防止水分蒸發,又能防止土溫升高。也可在百合地里適當間作少量甘薯等,使甘薯莖葉覆蓋土面,降土溫效果亦好。
3、去孽、打頂、抹芽春季發芽出土後,選留其中一株壯苗,其餘均應掐去,以免引起鱗莖分裂。夏季花蕾開始膨大,應及時摘去花蕾。有珠芽的品種,如不準備留珠芽供繁殖,也應及早抹去。5月,為防止開花和莖葉過旺,可將莖頂摘心。
六、病害防治
1、百合葉枯病是百合病害中發生最廣泛、為害也最嚴重的一種病害。葉上發生大小不一的圓形或橢圓形病斑,斑色棧黃或淡褐,有些品種病斑有紫紅色邊緣。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中,病班上出現灰色霉層。病斑干後透明,中心常破裂。莖部有病斑時,易在病斑部位腐爛折斷;花上斑點褐色,潮濕時腐爛,並有霉層。
該病是一種真菌病害。病菌菌絲或菌核在病株殘體上過冬,翌年產生分子孢子侵染為害。防治方法:清除田間病株殘體。噴75% 菌清500倍液或50%多菌靈500倍液,每隔2周噴一次,連噴3~4次。
2、百合疫病多發生於嫩葉上,也可侵染莖和花。葉上先發生油漬狀小班,逐漸擴大成灰綠色,濕潤時病部有綿狀菌絲和白色粉狀孢子。嚴重時葉和花軟腐,莖則萎軟下垂。鱗莖上出現褐色油漬狀小班,擴大後腐爛,腐爛部有白色霉層。此病為真菌病害。病原菌以卵孢子在土壤中過冬。降雨多、排水不良時,發病嚴重。
七、收獲
收獲百合需待地上部己枯萎時進行。南方約在8月中旬,這時收挖不僅產量高,而且耐貯藏。收獲應選晴天進行,土壤過濕時不宣收挖,否則容易發生腐爛。鱗莖挖出時剪切去地上部分和須根,隨即搬入室內,以免陽光照曬引起鱗片乾燥和變色。每畝產量1000-3000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