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電鏡的使用方法

電鏡的使用方法

發布時間:2022-08-10 21:33:12

A. 透射電子顯微鏡的操作步驟

開循環水。由於新電鏡循環水不關,這步可省。但要注意水溫是否正常。打開電源開關。IN/OUT。從來都是開著的,這步也可省。打開熒屏電源;檢查熒屏第一頁:確認①電壓是否在120KV。②確認樣品位置「specimen position」為原點:<x,y,z>=0,0,0,如果不是原點,使用觀察窗左側「SPEC CONTROLLER」控制面板上的N鍵復原(注意在沒有插入樣品桿時,嚴禁使用「N」鍵!,所以每次推出樣品桿之前應該復位);③α-selector為2用鍵盤鍵入P3,使熒屏顯示第三頁,檢查P1-至P5的電流值,正常情況下:p1:25,p2:25,p3:29,p4,28,p5,100,觀察閥V1,V2和V4,V5B,V8,V13,V17和V 21共8個閥處於打開狀態。察看右下方的真空面板,確定真空進入10-5Pa量程,理想的狀態的是指針居中,在灌入液氮的情況下應該更低;如沒達到這個范圍,請聯系值班老師;燈絲處於關閉狀態(filament的開關ON沒亮)檢查聚光鏡光欄是否全打開,物鏡光欄是否全打開,如不是請打開全部光欄。檢查右側面板,觀察電鏡是否處於MAG1(此燈亮)打開左側門,將「lens」開關打到ON的位置(請一定要非常小心,確認是lens開關,不要開錯開關。即開燈絲,將開關稍向外拉再抬上即開。)。再次觀察熒屏,電壓是否在120KV,如果不是,嚴禁進行下面操作。將面板左側開關HT按下,升高壓,注意觀察左側面板上顯示的Beam Current值,一般120KV時,電流值應該在60-62,如果偏離很多,請聯系值班老師;(按下HT。確定BEAM CURRENT穩定,只需看一下表中數值是否穩定即可。電流是電壓的一半加一或一半加二。)等Beam Current值穩定在60-62至少5分鍾時間,用鍵盤開始升壓程序。如果電壓值不能穩定,請聯系值班老師;用鍵盤鍵入P1,使銀屏顯示第一頁,然後鍵入RUN,銀屏將問「start HT」,鍵入120,然後按「enter」,銀屏會顯示「End HT」,鍵入160,按「enter」鍵,銀屏會顯示「???」,鍵入10,電鏡隨之會自動開始升壓,此時按下右側HT wobbler。等這第一步升壓完成後,再按HT wobbler停止webbler工作,注意觀察左側Beam Current值是否穩定在80-82,如不穩定等10-20分鍾。如穩定,重復剛才的操作,只不過將start HT改為160,end HT改為180,等升壓到180KV時,此時Beam Current應在92附近。如穩定,繼續升壓,將start HT改為180,end HT改為200,升壓結束時,Beam Current應該在102。(該步驟為升高壓。120—200Kv,用左邊的鈕設定。在屏幕上加電壓,打開鍵盤輸入run回車;出現HT start,輸120回車; 出現HT stop,輸160回車。如此三次加高壓到200kv。Total time,輸10min;HT step,輸10。)再次觀察銀屏第三頁,檢察V1-V3是否已經正常打開,P1-P5值是否在正常范圍;右下的SIP顯示的真空是否在10-5級,一切正常,按下左側面板filament的ON鍵,打開燈絲,等燈絲電流穩定(約2-4分鍾),最後的燈絲電流應該在105左右。觀察是否有正常光斑。

B. 透射電鏡和掃描電鏡的特點及應用(越全越好)

1、透射電子顯微鏡電子束的波長要比可見光和紫外光短得多,並且電子束的波長與發射電子束的電壓平方根成反比,也就是說電壓越高波長越短。

透射電子顯微鏡在材料科學、生物學上應用較多。由於電子易散射或被物體吸收,故穿透力低,樣品的密度、厚度等都會影響到最後的成像質量,必須制備更薄的超薄切片,通常為50~100nm。所以用透射電子顯微鏡觀察時的樣品需要處理得很薄。

常用的方法有:超薄切片法、冷凍超薄切片法、冷凍蝕刻法、冷凍斷裂法等。對於液體樣品,通常是掛預處理過的銅網上進行觀察。

2、掃描電鏡的特點:有較高的放大倍數,2-20萬倍之間連續可調;有很大的景深,視野大,成像富有立體感,可直接觀察各種試樣凹凸不平表面的細微結構;試樣制備簡單。

生物:種子、花粉、細菌;

醫學:血球、病毒;

動物:大腸、絨毛、細胞、纖維;

材料:陶瓷、高分子、粉末、金屬、金屬夾雜物、環氧樹脂;

化學、物理、地質、冶金、礦物、污泥(桿菌)、機械、電機及導電性樣品,如半導體(IC、線寬量測、斷面、結構觀察)電子材料等。



(2)電鏡的使用方法擴展閱讀

透射電鏡的總體工作原理是:由電子槍發射出來的電子束,在真空通道中沿著鏡體光軸穿越聚光鏡,通過聚光鏡將之會聚成一束尖細、明亮而又均勻的光斑,照射在樣品室內的樣品上;透過樣品後的電子束攜帶有樣品內部的結構信息,樣品內緻密處透過的電子量少,稀疏處透過的電子量多;

經過物鏡的會聚調焦和初級放大後,電子束進入下級的中間透鏡和第1、第2投影鏡進行綜合放大成像,最終被放大了的電子影像投射在觀察室內的熒光屏板上;熒光屏將電子影像轉化為可見光影像以供使用者觀察。

掃描電子顯微鏡的製造依據是電子與物質的相互作用。掃描電鏡從原理上講就是利用聚焦得非常細的高能電子束在試樣上掃描,激發出各種物理信息。通過對這些信息的接收、放大和顯示成像,獲得測試試樣表面形貌的觀察。

C. 怎麼使用電子顯微鏡

分掃描電鏡和透射電鏡
都要經過專門培訓的專業人員才可以使用
一般學校科研機構都有專門人員負責管理和使用
一般人要使用不能直接操作,只能把待觀察樣品做好送去讓專業人員操作
電子顯微鏡不是普通光學顯微鏡,不是照著說明書做就可以的了
需要很多的經驗才能用得好

D. 電鏡的使用

分掃描電鏡和透射電鏡
都要經過專門培訓的專業人員才可以使用
一般學校科研機構都有專門人員負責管理和使用
一般人要使用不能直接操作,只能把待觀察樣品做好送去讓專業人員操作
電子顯微鏡不是普通光學顯微鏡,不是照著說明書做就可以的了
需要很多的經驗才能用得好

E. 免疫電鏡技術的常用方法哪些

在電鏡下直接觀察抗原和抗體的結合反應,稱為免疫吸附電鏡或免疫電鏡技術。它具有準確、快速、靈敏度高和操作簡便等優點,在抗血清效價很低時仍有較明顯的反應。免疫電鏡技術有下列常用的方法。

1 誘捕法

(1)包被抗血清 銅網膜面覆於抗血清液滴上(抗血清的稀釋度應先試驗確定),5~10min,反應時加蓋,以防抗血清滴蒸干。

(2)洗滌 用10~30滴蒸餾水滴沖洗銅網膜,濾紙吸干。

(3)包被檢測樣品 銅網膜覆於病組織浸出液滴中10min,吸干。

(4)洗滌 用10~30滴蒸餾水滴沖洗銅網膜,濾紙吸干。

(5)負染 用2%醋酸雙氧鈾負染數秒,吸干。

(6)電鏡觀察 凡抗原和抗體有反應,則在銅網膜上能捕獲到較多的粒體。可以提高病毒檢測效率10~100倍。本法適宜各種形狀的病毒粒體。

2 修飾法

(1)包被抗血清 銅網膜面覆於抗血清液滴上(抗血清的稀釋度應先試驗確定),5~10min,反應時加蓋,以防抗血清滴蒸干。

(2)洗滌 用10~30滴蒸餾水滴沖洗銅網膜,濾紙吸干。

(3)包被檢測樣品 銅網膜覆於病組織浸出液滴中10min,吸干。

(4)洗滌 用10~30滴蒸餾水滴沖洗銅網膜,濾紙吸干。

(5)銅網膜再置抗血清中[比(1)所用抗血清濃度約高50~100倍]10min。

(6)洗滌 用10~30滴蒸餾水滴沖洗銅網膜,濾紙吸干。

(7)負染 用2%醋酸雙氧鈾負染數秒,吸干。

(8)電鏡觀察 凡抗原和抗血清呈陽性反應的,病毒粒體比一般浸漬法多,病毒粒體表面布滿抗體分子,使粒體體積變大,適用於觀察除球狀以外的病毒。

3 A-蛋白的修飾法

本法適宜於抗血清效價較低,用一般修飾法又難以判斷結果的。由於抗體上又結合A-蛋白,使粒體外的「外套」加厚,便於判斷。比誘捕法提高檢測效率1~2倍。步驟如下:

(1)包被抗血清 銅網膜面覆於抗血清液滴上(抗血清的稀釋度應先試驗確定),5~10min,反應時加蓋,以防抗血清滴蒸干。

(2)洗滌 用10~30滴蒸餾水滴沖洗銅網膜,濾紙吸干。

(3)包被檢測樣品 銅網膜覆於病組織浸出液滴中10min,吸干。

(4)洗滌 用10~30滴蒸餾水滴沖洗銅網膜,濾紙吸干。

(5)蘸取20%A-蛋白液,吸干。

(6)洗滌 用10~30滴蒸餾水滴沖洗銅網膜,濾紙吸干。

(7)負染 用2%醋酸雙氧鈾負染數秒,吸干。

(8)電鏡觀察。

F. 電子顯微鏡成像原理

一、透射電子顯微鏡的成像原理可分為三種情況:

1、吸收像:當電子射到質量、密度大的樣品時,主要的成相作用是散射作用。樣品上質量厚度大的地方對電子的散射角大,通過的電子較少,像的亮度較暗。早期的透射電子顯微鏡都是基於這種原理。

2、衍射像:電子束被樣品衍射後,樣品不同位置的衍射波振幅分布對應於樣品中晶體各部分不同的衍射能力,當出現晶體缺陷時,缺陷部分的衍射能力與完整區域不同,從而使衍射波的振幅分布不均勻,反映出晶體缺陷的分布。

3、相位像:當樣品薄至100Å以下時,電子可以穿過樣品,波的振幅變化可以忽略,成像來自於相位的變化。

二、掃描電子顯微鏡成像原理

掃描電子顯微鏡通過用聚焦電子束掃描樣品的表面來產生樣品表面的圖像。

電子與樣品中的原子相互作用,產生包含關於樣品的表面測繪學形貌和組成的信息的各種信號。電子束通常以光柵掃描圖案掃描,並且光束的位置與檢測到的信號組合以產生圖像。

掃描電子顯微鏡可以實現解析度優於1納米。樣品可以在高真空,低真空,濕條件(用環境掃描電子顯微鏡)以及寬范圍的低溫或高溫下觀察到。

最常見的掃描電子顯微鏡模式是檢測由電子束激發的原子發射的二次電子。可以檢測的二次電子的數量,取決於樣品測繪學形貌,以及取決於其他因素。

通過掃描樣品並使用特殊檢測器收集被發射的二次電子,創建了顯示表面的形貌的圖像。它還可能產生樣品表面的高解析度圖像,且圖像呈三維,鑒定樣品的表面結構。

(6)電鏡的使用方法擴展閱讀:

在使用透視電子顯微鏡觀察生物樣品前樣品必須被預先處理。隨不同研究要求的需要科學家使用不同的處理方法。

1、固定:為了盡量保存樣本的原樣使用戊二醛來硬化樣本和使用鋨酸來染色脂肪。

2、冷固定:將樣本放在液態的乙烷中速凍,這樣水不會結晶,而形成非晶體的冰。這樣保存的樣品損壞比較小,但圖像的對比度非常低。

3、脫干:使用乙醇和丙酮來取代水。

4、墊入:樣本被墊入後可以分割。

5、分割:將樣本使用金剛石刃切成薄片。

6、染色:重的原子如鉛或鈾比輕的原子散射電子的能力高,因此可被用來提高對比度。



G. 電子顯微鏡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電子顯微鏡是以電子束為照明光源的顯微鏡。由於電子束在外部磁場或電場的作用下可以發生彎曲,形成類似於可見光通過玻璃時的折射現象,所以我們就可以利用這一物理效應製造出電子束的「透鏡」,從而開發出電子顯微鏡。而作為透射電子顯微鏡(tem)其特點在於我們是利用透過樣品的電子束來成像,這一點有別於掃描電子顯微鏡(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

閱讀全文

與電鏡的使用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廚房鋼架安裝方法視頻 瀏覽:206
鑽石怎麼折立體方法圖解 瀏覽:308
6歲兒童專注力訓練方法 瀏覽:715
魅族鬧鍾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585
道教改名快速轉運的方法 瀏覽:199
內存卡不夠怎麼辦用什麼方法 瀏覽:486
用肉皮做皮凍方法視頻 瀏覽:142
科比不眨眼鍛煉方法 瀏覽:353
正規減肥方法有哪些 瀏覽:856
如何快速祛痘印的小方法 瀏覽:76
胱氨酸的檢測方法 瀏覽:737
57x7的正確計算方法 瀏覽:887
雀斑怎麼治療適合的方法 瀏覽:224
公園護欄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793
課題研究與方法 瀏覽:292
看書記不得怎麼辦有什麼好方法 瀏覽:306
新生兒正確的餵奶方法 瀏覽:719
檢測乙醛方法標准 瀏覽:584
可以填哪些數一年級方法 瀏覽:367
如何用科學方法理財 瀏覽: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