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重型再障最常用的治療方法

重型再障最常用的治療方法

發布時間:2022-08-10 20:25:59

㈠ 重型再障的重型再障治療

重型再障患者病情危重,應予以積極治療。單用雄激素治療重型再障基本無效。重型再障的治療可選用:
一、免疫抑制治療:常用的免疫抑制劑有抗胸腺細胞球蛋白(ATG)或抗淋巴細胞球蛋白(ALG)和環孢素。單獨或聯合應用,有效率50%-70%。一種葯物無效,換用另一種後,約半數患者仍可奏效。聯合用葯(同時或序貫)效果優於單一用葯。ATG或ALG是異種蛋白,副作用有過敏反應和血清病等。環孢素對肝腎有損害作用。國外報道免疫抑制治療的遠期副作用是獲得性克隆性疾病,包括PNH、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和急性白血病,但國內少見。單用造血刺激因子治療重型再障效果不確切,與聯合免疫抑制(ATG或ALG與CsA)配合治療重型再障,可能提高療效。因此,聯合免疫抑制是目前國內重型再障治療的主要選擇。其他較新的免疫抑制劑如嗎替麥考酚酯和他克莫司也已試用於再障治療,但尚需進一步積累資料才能作出評價。
二、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再障患者造血幹細胞質量缺陷是這一治療措施的依據。年輕(〈40歲)重型再障患者如有HLA相合供者可考慮採用。50%-70%的患者移植後可獲長期生存。受家庭小型化及其他條件的限制,國內以往較少應用該法治療重型再障。非親屬供者和臍帶血幹細胞移植治療重型再障均已有成功報道,隨著國內幹細胞庫的建立和擴大和其他條件的改善,將會使更多患者獲得幹細胞移植的救治機會。影響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療效的主要因素是排斥和移植物抗宿主病。反復輸血增加排斥機率,故擬行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患者應避免術前輸血。

㈡ 再生性障礙性貧血怎麼治療

再生性障礙性貧血是貧血的一種,有自己獨有的特點。往往會給帶來身體上和心理上的困擾。應當及時就醫。再障應視為內科急症,尤其是重型再障,必須立即採取積極的治療措施。造血幹細胞移植和應用免疫抑制劑是治療重型再障的兩種有明確療效的治療方法,應盡早採用。並且應當多吃一些補血的食物。

㈢ 再障性貧血的治療方法

再生障礙性貧血治療方法如下:1、慢性再障:貧血為主要表現,應用雄激素、細胞因子提升紅細胞。必要時輸血支持治療,注意鐵負荷過重,也稱鐵過載,應聯合去鐵治療;2、急性重症再障:通過骨髓移植、免疫抑制葯物、糖皮質激素、細胞因子等聯合治療,大部分患者能夠長期存活,甚至達到臨床治癒。

㈣ 再生性障礙性貧血

再生障礙性貧血(aplastic anemia,AA)簡稱再障,是一組骨髓造血組減少,造血功能衰竭,導致周圍血全血細胞減少的綜合病徵。臨床上常表現為較嚴重的貧血、出血和感染。原發性再障中男性多於女性,青年多於老年。根據疾病變化速度和病情輕重,結合血象和骨髓象可將再障分為急性型和慢性型。若有致病原因如葯物、化學品、輻射、感染為繼發性。
診斷標准

國內診斷標准
根據1987年第四屆全國再障學術會議對本病的診斷標准為:
(1)全血細胞減少,網織紅細胞絕對值減少。
(2)一般無肝脾腫大。
(3)骨髓至少1個部位增生減低或重度減低(如增生活躍,須有巨核細胞明顯減少),骨髓小粒非造血細胞增多(有條件者作骨髓活檢等檢查,顯示造血組織減少,脂肪組織增加)。
能除外引起全血細胞減少的其他疾病。如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中的難治性貧血、急性造血功能停滯、骨髓纖維化、急性白血病、惡性組織細胞病等。
(4) 一般來說抗貧血葯物治療無效。
根據上述標准診斷為再障後,再進一步分析為急性再障還是慢性再障。
(1)急性再障(亦稱重型再障I型)的診斷
1)臨床表現:發病急,貧血呈進行性加劇,常伴嚴重感染,內臟出血。
2)血象:除血紅蛋白下降較快外,須具備下列諸項中之兩項:
①網織紅細胞<1%,絕對值<15×10<SUP>9</SUP>/L。
②白細胞明顯減少,中性粒細胞絕對值<0.5×10<SUP>9</SUP>/L。
③血小板<20×10<SUP>9</SUP>/L。
3)骨髓象:多部位增生減低,三系造血細胞明顯減少,非造血細胞增多。淋巴細胞百分率增多。
骨髓小粒中非造血細胞及脂肪細胞增多。
(2)慢性再障的診斷標准:
1)臨床表現:發病緩慢,貧血、感染、出血均較輕。
2)血象:血紅蛋白下降速度較慢,網織紅細胞、白細胞、中性粒細胞及血小板值常較急性再障為高。
3)骨髓象:3系或2系減少,至少1個部位增生不良,如增生良好,紅系中常有晚幼紅比例升高,巨核細胞明顯減少。
骨髓小粒中非造血細胞及脂肪細胞增加。
病程中如病情惡化,臨床、血象及骨髓象與急性再障相似,則稱重型再障Ⅱ型。

國外診斷標准
國外常用的是1979年Camitta所提出的標准,一直延用至今。Camitta將再障分為重型與輕型。
(1) 重型再障診斷標准
1)骨髓細胞增生程度<正常的25%;如<正常的50%,則造血細胞應<30%。
2)血象:須具備下列三項中的兩項:中性粒細胞<0.5×10<SUP>9</SUP>/L;網織紅細胞<1%或絕對值<4×10<SUP>9</SUP>/L;血小板<20×10<SUP>9</SUP>/L。若中性粒細胞<0.2×10<SUP>9</SUP>/L為極重型。
(2)輕型再障診斷標准
1)骨髓增生減低。
2)全血細胞減少。
3.鑒別診斷
(1)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MDS):臨床以貧血為主,或同時有出血及反復感染體征,周圍血象可以呈全血細胞減少,骨髓象呈增生明顯活躍,三系有病態造血現象。
(2)陣發性血紅蛋白尿(PNH): 臨床上常有反復發作的血紅蛋白尿(醬油色尿)及黃疸、脾大。酸溶血試驗(Ham試驗)、糖水試驗及尿含鐵血黃素試驗(Rous試驗)均為陽性。

治療方案

一般治療
避免誘發因素,勿用抑制骨髓的葯物,不用非甾體類抗炎葯。重型病人加強隔離,注意皮膚、口腔、外陰衛生,感染時加強抗炎治療;血紅蛋白<60~70g/L,有心肺功能不全的病人可考慮輸紅細胞懸液;有嚴重出血時輸血小板懸液。

葯物治療
(1) 雄激素:大劑量雄激素可以刺激骨髓造血,為治療慢性再障首選葯物,其發生療效時間常在服葯2-3月後。目前常用的品種及劑量如下,可任選一種。
丙酸睾丸酮 50~100mg/d,肌內注射,6月以上;司坦唑(康力龍)2~4mg,每天3次,1~2年;大力補(17-去氫甲基睾丸酮)15~30mg/d,6月以上;安雄40~80mg,每天3次;達那唑0.4~0.8/d,6月以上。
合成雄激素的副作用主要是肝損害和水鈉瀦留,兒童則有骨骼成熟加速,須和腎上腺皮質激素合用。通常康力龍等口服葯物的肝毒性較丙睾大,而雄性化作用較後者輕。雄激素副作用為可逆性,隨葯物減量或停用可減輕和消失,未發現有晚期並發症。
(2)免疫抑制劑 可能通過細胞毒性免疫抑製作用,去除抑制性T淋巴細胞抑制骨髓造血的作用及通過免疫刺激促進生長因子的合成釋放,促進造血幹細胞增殖。其已成為再障尤其急性再障的主要治療措施之一。應用時需要注意保護性隔離和支持療法。
1)抗淋巴細胞球蛋白(ALG)或抗胸腺細胞球蛋白(ATG):目前是一些不適合作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的急性再障患者的主要治療措施。兔ALG(或ATG)5~10mg/(kgod),豬ALG(或ATG)15~20mg/(kgod),馬ALG(或ATG)5~40mg/(kgod),加氫化可的松100~200mg,摻入生理鹽水或5%葡萄糖500ml,靜脈滴注,療程4~10天。無明顯療效或復發病人可使用第二療程,但須更換另外動物的制劑。ALG/ATG治療的副作用有血小板減少引起的出血加重,過敏反應和血清病。血小板減少應及時輸注血小板懸液。部分患者可能在數年後發生晚期並發症,如PNH、MDS、AML等。
2)環孢素A(CSA):通過調整再障失衡的T淋巴細胞亞群比例,抑制T細胞表達白細胞介素-2(IL-2)受體並抑制其生成IL-2和γ干擾素,從而促進造血干、祖細胞生長。一般劑量為3~10mg/(kgod),分2~3次口服,或調整劑量使血濃度在200~400μg/L。至少用葯2個月,小劑量長期維持對減少復發有利。常見副作用有多毛,齒齦增生,乏力、震顫,高血壓及肝腎功能損害。及時減量或停用可減輕和消除上述反應。
3)大劑量甲潑尼龍(HD-MP):20~30mg/(kgod),共3天,以後每隔4天減半量直至1mg/(kgod),30天後根據病情決定維持量。副作用主要為誘發或加重感染,引起骨質疏鬆或股骨頭無菌性壞死,激發或加重糖尿病和消化道潰瘍、高血壓、低血鉀。
4)大劑量環磷醯胺(HD-CTX):45mg/(kgod),靜脈輸注,共4日。大量輸液和合並使用美斯鈉(巰乙磺酸鈉,Mesna),可預防出血性膀胱炎。用葯後中性粒細胞和血小板較低,需注意輸注血小板及預防感染。 (3)造血幹細胞移植 對於年齡小於45歲,尤其是小於25歲的年青急性再障病人。如有HLA匹配的相關供髓者,應積極爭取做幹細胞移植。做前應盡量避免輸血,必須輸血時,血製品要經過20~40Gy(2000~4000rad)照射,輸血次數要少於20次。
(4)中醫中葯:多用補腎中葯,再根據出血發熱而加減。五期療法創始人認為,骨髓移植、脾切除等只能控制和維持再障的病情,而不能根治;血細胞的生成主要是依靠五臟六腑吸收食物的精華而生成;中醫葯可以減少和代替激素及輸血,最終治癒再障。
(5)造血細胞生長因子 粒-單系集落刺激因子(GM-CSF)或粒系集落刺激因子(G-CSF),150~300μg/d,皮下注射,每天1~2次。長期使用(6個月以上),可望得到造血功能恢復,常見副作用有發熱,皮疹,少見有骨痛,惡心,水腫。如血紅蛋白上升,需及時補充鐵劑。
(6)改善骨髓微環境葯物:此類葯物可能通過興奮神經、調節骨髓血流,改善骨髓微環境而發揮作用,常用於慢性再障。如一葉秋鹼 8~24mg/d,肌內注射,6月以上,副作用有手足麻木,肌肉輕度震顫。硝酸士的寧 2~6mg/周,肌內注射,20天為一療程,休息數日,再開始用葯, 或每周肌注5天,休息2天,周而復始。注射劑量為每天1、2、3、3、4mg逐日增加劑量。療程1月至16月。有肝腎功能不全、高血壓、癲癇、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病史者忌用。
(7)脾切除:用於慢性再障,有效率50%左右。部分患者切脾後血象改善不多,但術後出血症狀減輕或消失。手術適應證:髂骨骨髓增生活躍,紅系增生活躍,網織紅細胞>2%;出血較重,各種內科治療方法失敗且危及生命時,手術的死亡率<4%。
(8)聯合用葯:應用不同作用機制的葯物,能產生協同作用,不但可相應減少一些葯物劑量,減輕毒副作用,而且有助於提高療效。急性再障常見的聯合方法有ALG/ATG(通常合並使用常規劑量甲潑尼龍)加環孢素A加雄激素,或ALG/ATG加環孢素A加造血細胞生長因子。對慢性再障,多採用環孢素A加雄激素或SSLP方案(康力龍6~12mg/d;一葉秋鹼8~16mg/d,肌肉注射;左旋咪唑150mg/d,每周連服3天;強的松30mg/d,服4天停3天;連續應用6個月以上)。

其他治療
微量元素

氯化鈷
鈷能抑制細胞酶,使細胞缺氧,從而刺激腎臟增加紅細胞生成素的產生。80~120mg/d,3月以上。

左旋咪唑
可能通過增強輔助T細胞功能,調節細胞免疫。50mg 每天3次,每周服3天,共2月~2年。

腎上腺皮質激素
有助止血作用,可使出血減少,但對內臟出血無效。潑尼松 20~30mg/d,療程數月。

療效標准

國內療效標准
(1)基本治癒:貧血和出血症狀消失。血紅蛋白男達120g/L、女達100g/L,白細胞達4×109/L,血小板達80×109/L,隨訪1年以上未復發。
(2)緩解:貧血和出血症狀消失,血紅蛋白男達120g/L、女達100g/L,白細胞達3.5×109/L左右,血小板也有一定程度增加,隨訪3個月病情穩定或繼續進步。
(3)明顯進步:貧血和出血症狀明顯好轉,不輸血,血紅蛋白較治療前1個月內常見值增長30g/L以上,並能維持3個月。
判定以上三項療效標准者,均應3個月內不輸血。
(4)無效:經充分治療後,症狀、血象未達明顯進步。

國外療效標准
1976年Camitta制定的標准:
(1)完全緩解:所有血細胞恢復正常水平。
(2)部分緩解:患者不須輸血,血象有改善,血象和骨髓象均不符合重型再障診斷標准。

預後評估
再障的預後依分型、骨髓衰竭程度、病人年齡及治療早晚而定。重型再障近年來已有多種治療方法,總的效果還不夠滿意,約1/3~1/2病人於數月至1年內死亡。死亡原因主要為感染和出血,尤其是腦出血。慢性再障治療後約有80%的病人病情緩解,但仍有不少病人病情遷延不愈,少數病人能完全恢復。
本信息只供參考,不做任何建議、推薦或指引,不能做為任何的診斷及醫療的依據。如果您有健康問題請到醫院專家門診就診或與您的醫生聯系。

再生障礙性貧血的飲食療法
1、蔥燒海參:水發海參500克,清湯250克,油菜心2棵,料酒9克,濕玉米澱粉9克,熟豬油45克,蔥120克,醬油、味精、食鹽各適量。將水發海參洗凈,用開水氽一下,用熟豬油將蔥段炸黃,製成蔥油;海參下鍋,加入清湯100克和醬油、味精、食鹽、料酒,用微火燉爛。將海參撈出,放入大盤內,原湯不用。將菜心碼放在海參上。鍋內放清湯150克,再加醬油、味精、食鹽、料酒等調料,用濕玉米澱粉勾芡,澆在海參、菜心上,淋上蔥油即成。佐餐食。滋肺補腎,益精壯陽。適用於肺陰虛所致的乾咳、咯血;腎陰虛所致的陽痿、遺精;血虛所致的再生障礙性貧血及糖尿病等。
2、補髓湯:鱉1隻,豬骨髓200克,生薑、蔥、胡椒粉、味精各適量。將鱉用開水燙死,揭去鱉甲,去內臟和頭爪;將豬骨髓洗凈待用。將鱉肉放入鋁鍋內,加生薑、蔥和胡椒粉,用武火燒沸,再用文火將鱉魚煮熟,然後放入豬骨髓,煮熟加味精即成。吃肉,喝湯,亦可佐餐食用。滋陰補腎,填精補髓。適用於腎陰虛、頭昏目眩、腰膝酸痛及再生障礙性貧血等症。
3、海參散:海參250克切片,焙乾研末。日服3次,每服9克。適用於再生障礙性貧血之頭暈、腰酸、足軟者。
4、花生衣湯:花生衣10克,水煎服。日服3次。適用於再生障礙性貧血之出血者。
5、二味糯米粥:薺菜花、血糯米(或粳米)各50克,藕粉30克(或鮮藕150克),加水1000毫升,文火煨稠粥。每日早、中、晚三次分服,宜涼服。用治再生障礙性貧血之各種出血者。

㈤ 再生障礙性貧血治療有什麼好方法

造血幹細胞移植和應用免疫抑制劑是治療重型再障的兩種有明確療效的治療方法,應盡早採用。臨床常見由於醫師和患者對採用上述兩種措施的猶豫不決而喪失最佳治療時機,導致患者合並嚴重感染,危及生命。此外,一些輕型再障患者可在病程中逐漸轉成重型,因而對於初次發病的輕型再障要進行隨診觀察,輸血和血小板時要注意去除白細胞,以減少將來採用造血幹細胞移植時出現嚴重排斥反應的危險。

㈥ 再生障礙性貧血的人該怎麼治療

再生障礙性貧血的治療以支持治療、針對發病機制治療及對症治療為主。針對發病機制的治療方式包括免疫抑制治療、促造血治療及造血幹細胞移植等。
一般治療
支持治療
包括預防感染、避免出血、糾正貧血
、保護肝臟、杜絕接觸各類危險因素、正確護理等。具體方法包括輸血,使用止血葯物、抗纖溶葯物、護肝葯物或抗生素等。
葯物治療
針對發病機制治療
免疫抑制治療
主要有抗淋巴/胸腺細胞球蛋白(ALG/ATG)和環孢素
。前者主要用於重型再障,後者適用於全部再障,兩者可以聯合使用組成強化免疫抑制方案。也有專家使用環磷醯胺
等治療再障。
促造血治療
雄激素適用於全部再障,是基礎促造血葯物。造血生長因子特別適用於重型再障。
造血幹細胞移植
對40歲以下、沒有感染和其他並發症的、有合適供體的重型再障患者,可以考慮該方法。
針對症狀進行治療
止血葯
如酚磺乙胺
。可用於有出血情況的再障患者,能夠促進凝血、止血。
抗纖溶葯
如氨基己酸。可用於合並血漿纖溶酶活性增高的再障患者,泌尿生殖系統出血的患者禁用。
護肝葯物
如復方甘草酸苷。可用於合並肝功能損害的再障患者,能夠治療慢性肝病、改善肝功能。使用期間患者可能出現腹痛、頭痛、血壓升高等不良反應。老年人慎用。
環孢素
適用於全部再障患者。常同抗淋巴/胸腺細胞球蛋白(ALG/ATG)聯合使用,組成強化免疫抑制方案。
雄激素
適用於全部再障患者。主要不良反應有肝功能損害、男性化等。
造血生長因子
適用於全部再障,特別是重型再障。常在免疫抑制治療重型再障後使用,使用3個月以上最佳。
其他葯物
艾曲波帕,一種新型葯物,是一種血小板受體激動劑,適用於新診斷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或者復發難治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

㈦ 小孩重型再障,用什麼方法最好一:ATG,二;臍血,三:ATG加臍血

用臍帶血一般後續都會用到ATG吧!最好就幹細胞移植,徹底治癒

㈧ 再生障礙性貧血如何診斷和治療

1.診斷依據

(1)診斷標准:

①全血細胞減少,網織紅細胞百分數<0.01,淋巴細胞比例增高;

②一般無肝、脾大;

③骨髓多部位增生低下(<正常50%),造血細胞減少,非造血細胞比例增高,骨髓小粒空虛;

④除外引起全血細胞減少的其他疾病,如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PNH),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MDS),惡性組織細胞病等。

(2)分型診斷標准:

①SAA—I,又稱AAA,發病急,貧血進行性加重,常伴嚴重感染或(出血)。血象具備下述三項中兩項:網織紅細胞絕對值<15×109,中性粒細胞<0.5×109/L,血小板<20×109/L。骨髓增生廣泛重度減低。

②NSAA,又稱CAA,指達不到SAA-I型診斷標準的AA。

2.鑒別診斷

(1)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臨床上常有反復發作的與睡眠有關的血紅蛋白尿(醬油色尿)及黃疸、脾大。

(2)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血象呈現一項或兩項減少,不一定是全血細胞減少。骨髓象呈現增生明顯活躍,三系細胞有病態造血現象。

【治療】治療原則為防治感染,加強支持,合理運用免疫抑制葯、雄激素和造血生長因子;條件允許,則行造血幹細胞移植。

1.一般措施注意個人衛生,特別是皮膚及口腔衛生,必要時應採取保護隔離。

2.對症治療包括成分輸血/止血及控制感染。

3.雄激素治療大劑量雄激素可以刺激骨髓造血,對NSAA療效較好,但對重型再障無效。常用葯物:

①睾丸酮衍生物司坦唑醇(康力龍)2mg,3/d;

②十一酸睾酮(安雄)40~80mg,3/d;

③丙酸睾酮100mg/d;

④達那唑200mg,3/d。

4.免疫抑制治療為AA的「根本」性治療,通過抑制T淋巴細胞,降低T淋巴細胞產生的造血負調控因子,解除此類因子對造血細胞的抑制和(或)破壞,進而重建造血。主要包括淋巴細胞球蛋白/抗胸腺細胞球蛋白(ALG/ATG)、環孢黴素(CSA)、腎上腺皮質激素、大劑量靜脈人血丙種球蛋白(HDIVIG)、環磷醯胺(CTX)及幹細胞移植(特別是「微移植」)前的「預處理」等。。

5.造血生長因子尤其適用於重型再障,一般在免疫抑制葯治療後使用。

6.造血幹細胞移植對於40歲以下的重型再障,無感染和其他並發症,可考慮。

7.中醫辨證論治急性再障和重型再障Ⅱ型多見氣營兩燔和熱人營血證,可參照「血證」論治,其他證型再障常為虛損病證,尤其見於脾腎兩虛證,參照「虛勞」診治。

【預防】加強勞動和生活環境保護,盡量避免接觸各類有毒有害物質。

㈨ 再生障礙性貧血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再生障礙性貧血的治療方案是多方面的,每一方面的治療都非常重要,否則都可能因為一個小問題未解決而導致患者病情的加重甚至導致其死亡。尤其是對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而已,更要考慮周全。

首先仍是病因治療,當然對於再障患者而言,主要是去除任何可能引起骨髓造血功能受損的物質或因素,如脫離放射源、禁用有明顯血液系統副作用的葯物等。一旦確診,還要採取積極而全面的支持和保護措施,包括做好口腔、鼻腔、眼部、肛門及尿道和女性外陰的清潔工作,對粒細胞極度缺乏患者要採取保護性隔離,有條件者應及時入住層流無菌病房,無條件住層流病房者,也應予單間病房隔離,定時消毒。有條件者及有適應證者應准備造血幹細胞移植,但盡量不輸血或少輸血。重度貧血者可輸入濃縮紅細胞懸液。血小板極低者應輸注血小板懸液。在葯物治療方麵包括以下幾大類。

(1)雄激素其有效率約50%,緩解率約19%~54%,為治療慢性再障的首選葯物,但用葯劑量大,持續時間長。一般治後1個月,患者網織紅細胞開始上升,隨後血紅蛋白上升,2個月後,白細胞開始上升,但血小板多難以恢復。部分患者對雄激素有依賴性,停葯後復發率達25%~50%。復發後再用葯,仍可有效。常用葯物有包括丙酸睾丸酮50~100mg/日,肌肉注射,康力龍6~12mg/日,口服,安雄120~160mg/日,口服,療程至少6個月以上。因雄激素必須在一定量殘存造血幹細胞的基礎上,才能發揮作用,因此,對重型再障常無效。

(2)免疫抑制劑對於重型再障患者,有感染、有輸血史及無合適同胞供髓者,常首選抗胸腺細胞球蛋白(ATG)或抗淋巴細胞球蛋白(ALG),該葯的骨髓抑製作用較強,有條件時,應給予保護性隔離。療效多在1個月或3個月以後才開始出現。對於嚴重型再障者的治療有效率約40%~70%,部分患者可能在用葯後1~2年復發。不良反應有發熱、寒戰、皮疹等過敏反應,以及中性粒細胞和血小板減少引起的感染和出血,滴注靜脈可發生靜脈炎、血清病等。另一類免疫抵制劑為環孢菌素A(CSA),此葯在臨床中應用也較廣泛,是一種特異性很強的免疫抑制劑,劑量為6mg/(kgA),多數病例需要長期維持治療,維持量2~對嚴重再障患者,其有效率也可達50%~60%,但起效也需要1~2月以上。不良反應有肝腎毒性作用、多毛、牙齦腫脹、肌肉震顫,為安全用葯,宜採用血葯濃度監測,該葯的安全有效血濃度范圍為300~500ng/mL。此外,既往也採用長春新鹼、環磷酞胺等免疫抑制劑治療重型再障的,但因療效不滿意,故現已較少應用。

(3)造血細胞因子包括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粒一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白細胞介素一1、白介素一3、紅細胞生成素等。

(4)中醫葯治療再障以補腎為本,兼益氣活血。常用中葯包括鹿角膠、仙茅、仙靈脾、黃芪、生熟地、首烏、當歸、蓯蓉、巴戟、補骨脂、菟絲子、構祀子、阿膠等。主要適於慢性再障的治療。

(5)聯合治療根據患者病情,可兩葯或多葯聯合應用,如雄激素加環胞素A治療輕型再障,療效高於單用雄激素;抗胸腺細胞球蛋白/抗淋巴細胞球蛋白和環胞素A加雄激素和造血生長因子,治療重型再障的有效率明顯高於單用。

閱讀全文

與重型再障最常用的治療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在大學生活中獲益的方法 瀏覽:161
廚房鋼架安裝方法視頻 瀏覽:207
鑽石怎麼折立體方法圖解 瀏覽:308
6歲兒童專注力訓練方法 瀏覽:715
魅族鬧鍾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585
道教改名快速轉運的方法 瀏覽:199
內存卡不夠怎麼辦用什麼方法 瀏覽:486
用肉皮做皮凍方法視頻 瀏覽:142
科比不眨眼鍛煉方法 瀏覽:353
正規減肥方法有哪些 瀏覽:856
如何快速祛痘印的小方法 瀏覽:76
胱氨酸的檢測方法 瀏覽:737
57x7的正確計算方法 瀏覽:887
雀斑怎麼治療適合的方法 瀏覽:224
公園護欄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793
課題研究與方法 瀏覽:292
看書記不得怎麼辦有什麼好方法 瀏覽:306
新生兒正確的餵奶方法 瀏覽:719
檢測乙醛方法標准 瀏覽:584
可以填哪些數一年級方法 瀏覽: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