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給病人吸氧時要注意什麼
吸氧的好處毋庸多言。很多疾病,特別是呼吸系統疾病、心血管疾病、或者是一氧化碳中毒等,通過吸氧(也叫氧療)可使病人的病情得到改善,是很重要的急救手段,但如果吸氧方法不對也可給病人帶來不利。如何正確地吸氧呢?
一、什麼情況下需要吸氧?
前面已經講過這方面的內容,大家可以參考《吸氧的適用人群?》。所有凡是有呼吸系統疾病的人群,比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等均可以吸氧治療。其他如心衰、潰瘍病出血、煤氣中毒等均需要吸氧。可以說,隨著人們對家庭氧療意識的提高,吸氧已經進入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吸氧需要哪些裝置啊?關於吸氧裝置前面也有專門的文章講過,裡面涉及的已經比較全面了。概括一下,家用吸氧裝置主要有氧氣袋、氧氣罐、氧氣瓶、家用制氧機等。最常用的還是家用制氧機,因為它吸氧的確比較方便,也比較實惠。
但隨著社會的進步,家用制氧機也逐漸的走進了千家萬戶,選擇哪個牌子的家用制氧機好?可以點擊進去了解一下。
三、吸氧時需要注意什麼?
1、在吸氧裝置上均需要連上鼻導管或者鼻塞,然後插入病人的鼻孔。將鼻導管插入病人鼻腔後一定要固定好,避免脫落,如果使用氧氣面罩吸氧效果更好。
2、吸氧時不是氧氣流量越大越好,有些情況下高流量吸氧反而對病人不利。
3、掌握好吸氧時間:每次吸氧時間,若採用鼻導管吸氧,建議每次吸氧30-60分鍾,若採用密閉雙管面罩吸氧建議每次吸氧15-30分鍾。
4、不要迷信高壓氧。
吸氧的確可以改善缺氧症狀,但是這里說的不是什麼高壓氧,而平常家用制氧機產生的氧氣即可滿足一般患者的需求,並不需要高壓氧,高壓氧一般用於特殊的需求。
㈡ 氧氣瓶的使用方法
氧氣瓶在使用時應避開熱源,可燃物品和強氧化劑,冬天當氣瓶口發生凍結時,應用熱水或用不含油脂的蒸氣暖化,嚴禁用火烤或用其它工具敲擊瓶體的任何部位,那如何使用攜帶型氧氣瓶呢?氧氣瓶使用時將手輪逆時針方向旋轉開啟氧氣閥門,順時針旋轉則為關閉閥門,開啟閥門是操作人員應站在閥門側後方,動作要輕緩,閥門開啟後觀察壓力表看瓶內壓力是否可以使用,佩帶人員戴上面罩就可以了,從肺部呼出的氣體,由面罩、三通、呼氣軟管和呼氣閥進入清凈罐,經清凈罐內的吸收劑吸收了呼出氣體中的二氧化碳成分後,其餘氣體進入氣囊;另外,氧氣瓶中貯存的氧氣經高壓導管、減壓器進入氣囊,氣體匯合組成含氧氣體,當佩帶人員吸氣時,含氧氣體從氣囊經吸氣閥、吸氣軟管、面具進入人體肺部,從而完成一個呼吸循環,大家知道氧氣瓶的正確使用方法有哪些嗎?
一、使用方法:
1、緩慢打開氣瓶閥,壓力指示在正常范圍(13.3—15MP),此時調節閥為關閉狀態。濕化瓶裝入純凈水,涼白開水或蒸餾水,至規定刻度。
2、接好吸氧管,打開調節閥,調節流量在正常值(1.5升—2升/分鍾),急需時請遵醫囑。
3、待氣流平穩後,將吸管鼻頭輕輕插入鼻孔開始吸氧。
4、當要結束吸氧時,先將氣瓶閥門關閉,待流量計小浮球回到零位時關閉調節閥,將吸管鼻頭從鼻孔中取出。
二、注意事項:
1、氧氣瓶及附件應保持清潔,吸管鼻頭應定期用酒精擦洗備用。
2、氧氣不用時應將氣瓶閥門關緊,置於安全位置。
3、氧氣在正常溫度下儲存,使用環境溫度不超過60度。氣瓶不要放在陽台上暴曬,冬天離暖氣1米以外。
4、氧氣為助燃氣體,應遠離明火。氣瓶及瓶閥要遠離各類油品(油和氧氣會發生化學反應)。
5、氧氣瓶禁止強烈撞擊。
以上是佰佰安全網小編介紹的氧氣瓶的正確使用方法的內容,氧氣瓶在使用時一定嚴格按照規范來操作,如果大家還想了解更多的氧氣瓶知識,那就繼續關注本網登山安全小知識庫中的內容,以便可以更好的進行登山運動。
㈢ 吸氧操作流程是什麼
1、治療室內:規范洗手、戴口罩,准備用物,加蒸餾水或冷開水於濕化瓶內及小葯杯中。
2、推車:核對床頭卡,吸氧盤放置床頭桌上。
3、核對:床號姓名,解釋,,評估鼻腔。
4、准備膠布,清潔鼻孔。
5、安裝氧氣表:左手持氧氣表、右手開總開關吹氣門灰塵,裝上氧氣表,右手打開彎盤,上內通氣管,上濕化瓶,右手查小開關是否關好,左手開總開關,右手開小開關。
左手持管並檢查流量開關是否關上,右手開總開關,左手開流量開關,耳聽檢查氧氣表裝置是否漏氣和有無氣流。
6、取一次性鼻塞,連接,蘸水 ,塞入鼻孔,膠布固定鼻尖及面頰插管後用右手固定,左手放回紗布後取膠布,分別固定鼻尖及面頰,別針固定肩部衣服上。
7、記錄:吸氧時間、流量、簽全名。
8、觀察(口述):缺氧狀況有無改善,氧氣筒有無漏氣、是否通暢,流量是否正確;筒內氧氣不可用盡,到5kg/cm2調換,懸掛滿、空。
9、核對床頭卡後推車回
10、執行醫囑,停止吸氧,核對床頭卡。
11、取紗布,用紗布包裹導管邊拔邊擦,擦凈分泌物,右手關總開關;拔導管;繞左手;放入感染性醫療廢物桶,卸濕化瓶,卸通氣管放入彎盤中,壓力表回零;左手關小開關,卸表。
(3)吸氧裝置使用方法擴展閱讀
吸氧注意事項:
如果不遵醫囑盲目無限制吸氧,高濃度「氧療」可出現並發症,這時反而抑制呼吸,發生氧中毒,出現胸骨後不適及疼痛,吸氣時加重,咳嗽、呼吸困難等。健康人在正常情況下,一般不會缺氧,並且輸送到人體組織的氧總是超過組織的氧耗量。
大氣中含有約20%的氧,這個數值是相對恆定的,空氣污染只是增加一些雜質顆粒而已,並不會影響空氣中氧的濃度,即使在人群密集的地區也足夠供應人們的需要。
另外,對人體來說,氧不能儲存,況且人體血紅蛋白攜氧的能力也有限,因而吸氧並不能增加動脈血氧和改善腦的氧輸出量,氧氣只能起一種安慰劑的作用。
㈣ 氧立得制氧機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項有哪些
一、使用說明
請將印有商標的一面朝向使用者:
1、把提手向前方推倒,解除上蓋的密封鎖定,打開蓋子。
2、向內桶左面的過濾加濕倉和右面的反應倉加清水至水位線。
3、向內桶右面的反應倉加入制氧劑,先放A劑,後放B劑。
4、蓋好上蓋(導管插孔在左面),把提手扳回正上方鎖緊。
5、插好導管和鼻塞,開始吸氧,由觀察窗看到供氧情況。
6、氣泡消失,表示供氧完畢,打開上蓋,取出內桶,倒出殘液,沖洗干凈收存。
二、注意事項
1、保持導管插孔,導管和鼻塞暢通,以免脹裂制氧器,器皿內溶液噴出。
2、內桶左面加濕過濾倉,只能清水,不得放入葯劑。
3、制氧器使用中請注意保持直立,切勿傾斜反倒,以免器皿內溶液由導管溢出。
4、制氧器不用時,請將器提手扳下,以避免上蓋密封圈長期受壓變形。
5、水溫影響產品供氧反應速度:水溫過高時,供氧時間縮短,平均供氧量增多;水溫過低時,供氧時間延長,平均供氧量減少,不宜使用熱水。
6、制氧劑在乾燥陰涼處存放,如果受潮、過熱造成結塊、漲包或超期,只是產氧量略減,仍可使用。
7、制氧器在貯存運輸中需輕拿輕放,謹防高處跌落及重壓。
(4)吸氧裝置使用方法擴展閱讀:
吸氧的主要注意事項有:
(1)密切觀察氧療效果,如呼吸困難等症狀減輕或緩解,心跳正常或接近正常,則表明氧療有效。否則應尋找原因,及時進行處理。
(2)高濃度供氧不宜時間過長,一般認為吸氧濃度>60%,持續24小時以上,則可能發生氧中毒。
(3)對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患者給予高濃度吸氧可能導致呼吸抑制使病情惡化,一般應給予控制性(即低濃度持續)吸氧為妥。
(4)氧療注意加溫和濕化,呼吸道內保持37℃溫度和95%~100%濕度是粘液纖毛系統正常清除功能的必要條件,故吸入氧應通過濕化瓶和必要的加溫裝置,以防止吸入乾冷的氧氣刺激損傷氣道粘膜,致痰干結和影響纖毛的「清道夫」功能。
(5)防止污染和導管堵塞,對鼻塞、輸氧導管、濕化加溫裝置,呼吸機管道系統等應經常定時更換和清洗消毒,以防止交叉感染。吸氧導管、鼻塞應隨時注意檢查有無分泌物堵塞,並及時更換。以保證有效和安全的氧療。
㈤ 吸氧時的濕化瓶的作用是什麼
醫葯用氧是純氧,但也是干氧沒有水分,不像自然界空氣中含有一定水分存在,乾燥的氧氣會刺激人的上呼吸道造成不舒適的感覺。所以在吸氧時要先給氧增濕。
吸氧時濕化瓶可以讓醫務人員很直觀地觀察患者吸氧時的動態以及流量的調節;濕潤氣道,防止氣體對粘膜的刺激;濕潤肺泡,增加肺泡活性,有利於氣體交換。
氧氣濕化瓶主要用於醫用中心供氧系統,供醫療單位急救給氧和缺氧病人作氧氣吸入用。氧氣吸入器流量精確,使用方便、安全、是醫院急診室、病房、病人給氧治療的必備器械。
(5)吸氧裝置使用方法擴展閱讀:
一次性氧氣濕化瓶介紹:
者從醫進行治療時,吸氧成為了醫院較重要的搶救或是治療手段之一。人工制備的醫用氧氣及其乾燥,因此氧氣濕化瓶又是急救吸氧裝置不可缺少的配件。
醫院以前採用的是復式氧氣濕化瓶,氧氣與濕化液不能進行充分的接觸,導致濕化效果差,還影響到了患者的休息。並且重復地進行消毒使用帶來了交叉感染的風險。現在市場上最新推出的一次性使用氧氣濕化器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患者的認可,並且使用量逐年的增加。
㈥ 醫用氧氣瓶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是什麼
1、 緩慢打開氣瓶閥,壓力指示在正常范圍(13.3~15MP),此時調節閥為關閉狀態。濕化瓶裝入純凈水,涼白開水或蒸餾水,至規定刻度。
2、 接好吸氧管,打開調節閥,調節流量在正常值(1.5升~2升/分鍾),急需時請遵醫囑。
3、待氣流平穩後,將吸管鼻頭輕輕插入鼻孔開始吸氧。
4、當要結束吸氧時,先將氣瓶閥門關閉,待流量計小浮球回到零位時關閉調節閥,將吸管鼻頭從鼻孔中取出。
注意事項:嚴格操作規程,防止交叉感染,盡量用一次性物品,重復使用物品應定期消毒更換;注意用氧安全和濕化,切實做到防火、防油、防震、防熱。氧氣吸入前一定要先濕化再吸入,以減輕氧氣的乾燥和刺激作用。
氧氣瓶基本參數:
1、氧氣瓶的儲氣能力的標準是耐壓能力。
2、常規氧氣瓶的壓力上限為15Mp(兆帕)換算為大氣壓就是147個大氣壓。
3、耐壓能力檢測值為22.5Mp。
4、瓶內氣體不能全部用盡,應保留不少於0.1-0.2MP的剩餘壓力。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醫用氧氣
㈦ 實驗室制氧氣的操作步驟
裝置選擇 用高錳酸鉀或氯酸鉀制氧氣選甲裝置:固體與固體加熱制氣體(實驗室常用說法:固固加熱型) 用過氧化氫制氧氣選乙裝置:液體與固體不加熱制氣體(實驗室常用說法:固液常溫型) 步驟:查—裝—定—點—收—離—熄(茶莊定點收利息)
查----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裝----裝葯品
定----把試管固定到鐵架台上
點----點燃酒精燈加熱(先預熱,注意:一律先讓試管均勻受熱,否則會因冷熱不均炸裂試管)
收----收集氣體(可以使用排水法、向上排空氣法)
離----把導管從水槽中取出(如果使用向上排空氣法,此步驟基本不需要,但是最好先取出導管在蓋上玻片)
熄----熄滅酒精燈
注意點
①試管口略向下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回試管底部炸裂試管;
②葯品平鋪在試管的底部:先預熱,之後可以將酒精燈的外焰對准裝有葯品部位定向加熱
③鐵夾夾在離管口約1/3處;
④導管應稍露出橡皮塞:便於氣體排出(大約0.5cm);
㈧ 家用制氧機如何制氧制氧原理和原料是什麼
家用制氧機工作原理:利用分子篩物理吸附和解吸技術。制氧機內裝填分子篩,在加壓時可將空氣中氮氣吸附,剩餘的未被吸收的氧氣被收集起來,經過凈化處理後即成為高純度的氧氣。
分子篩在減壓時將所吸附的氮氣排放回環境空氣中,在下一次加壓時又可以吸附氮氣並製取氧氣,整個過程為周期性地動態循環過程,分子篩並不消耗。
使用方法
1、把主機裝輪作落地式或裝掛架貼牆懸掛在室外,裝上采氣過濾器。
2、按需要在牆上或支撐物上釘上供氧器插扣板,然後掛上供氧器。
3、用輸氧管連接供氧器出氧介面,把供氧器的12V電源線與主機的12V電源線連接,如多個供氧器串聯,只需增用三通接頭即可,把管線用線扣固定。
4、把主機的220V電源線插入牆上插座,供氧器紅燈亮。
5、請在濕化杯內加純凈水至指定位置。再把它裝到供氧器出氧口上。
6、請將輸氧管套到濕化杯出氧口上。
7、按下供氧器啟動按鈕,綠色指示燈亮,制氧機開始進入工作狀態。
8、按醫生之醫囑,調節流量至所需位置。
9、按吸氧面罩或鼻吸管包裝說明圖解掛好鼻插管或戴好面罩吸氧。
(8)吸氧裝置使用方法擴展閱讀
使用注意事項
1、購買制氧機的病人應仔細閱讀說明書後再使用。
2、使用制氧機時要避開明火,避免發生火災。
3、制氧機要放置平穩,否則會增加制氧機運轉的雜訊。
4、濕化瓶中的水位不宜太高(水位以瓶體的一半為宜),否則瓶中的水易逸出或進入吸氧管。
5、制氧機較長時間不用時,請切斷電源,倒掉濕化瓶中的水,制氧機表面擦拭乾凈,用塑料罩罩好,置無陽光照射的乾燥處保存。
6、制氧機開啟工作時,切勿使流量計浮球置於零位上。
7、用制氧機灌裝氧氣袋時要特別注意,氧氣袋灌滿後一定要先拔掉氧氣袋插管後,再關閉制氧機開關,否則易造成濕化瓶的水負壓反吸進入制氧機,造成制氧機故障。
8、在運輸和存放過程中,嚴禁橫放、倒置、潮濕或陽光直射!
隨著攜帶型供氧裝置的面世和家庭用氧源的發展,一些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和持續低氧血症的病人可以在家中進行氧療。家庭氧療一般採用氧氣瓶和制氧機,對改善病人的健康狀況,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和運動耐力有顯著療效。
㈨ 吸氧的操作流程
一、准備工作
1、衣帽整潔大方、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2、環境整潔安全:氧氣筒至少距明火5m,暖氣1m。
3、病人體位舒適。
二、解釋評估
1、核對好詳細信息、並向病人做詳細解釋說明。
2、評估病人呼吸困難的程度。
三、用物准備
氧氣筒、治療盤、氧氣表、彎盤、鼻導管、橡膠管、治療 (內盛冷開水)、紗布、棉簽、膠布、別針、橡皮圈、板筆記錄單。
四、安裝
1、沖塵、安裝氧氣表邊接導管。
2、調節流量。
五、吸氧過程
1、清潔鼻腔,濕潤。
2、試管是否通暢 。
3、導管插入一側鼻腔(鼻尖至耳垂距離2/3)。
4、用膠布固定鼻翼及面頰部。
5、用別針將導管別在肩部衣服上。
6、記錄用氧時間、流量並簽名。
六、觀察
1、觀察用氧效果。
2、決定用氧流量及時間。
七、停氧
1、解釋。
2、取下別針,膠布。
3、紗布包裹拔出鼻導管,擦凈鼻面部。
4、關大開關,放余氣後再關小開關。
5、卸表。
6、記錄停止用氧時間。
7、停用氧氣時先取下鼻導管,先關流量表,再關總開關,然後再打流量表小開關,放出余氣,再關好流量表。
八、清潔口鼻,恢復舒適體位,整理床單位。
九、注意事項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慢性氣管炎、肺氣腫)在呼吸衰竭時,應該低濃度吸氧。(<35%)
2、吸氧應該用醫用氧氣,不可使用工業氧氣。
3、鼻塞和鼻導管吸氧時,高流量吸氧對局部鼻黏膜有刺激,氧流量不能大於7L/min。
(9)吸氧裝置使用方法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室內嚴禁火源,以防火災。
2、氧氣流須經過濕化瓶,以減輕對呼吸道黏膜的刺激。
3、長期氧療,給氧流量應控制在2升/分鍾~4升/分鍾,每天吸氧不得超過1小時,以防產生氧自由基危害健康。
4、鼻導管使用前應先檢查是否通暢,每天更換兩次,煮沸消毒10分鍾備用,最好使用一次性吸氧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