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提高功率因數的方法有幾種
兩種:提高自然功率因數;人工補償無功功率。
提高自然功率因數的方法:合理選擇非同步電機;避免變壓器空載運行;合理安排和調整工藝流程,改善機電設備的運行狀況;在生產工藝允許條件下,採用同步電動機代替非同步電動機。
人工補償無功功率: 裝用無功功率補償設備進行人工補償,電力用戶常用的無功功率補償設備是電力電容器。
② 提高功率因數進行無功功率補償有什麼意義無功補償有哪些方法
工廠中的電氣設備絕大多數都是感性的,因此功率因數偏低。若要充分發揮設備潛力、改善設備運行性能,就必須考慮用人工補償方法提高工廠的功率因數。
提高功率因數進行無功功率的補償方法有:
1、提高自然功率因數
包括合理選擇電動機的規格、型號,防止電動機空載運行,保證電動機的檢修質量,合理選擇變壓器的容量以及交流接觸器的節電運行等。
2、人工補償法
包括在感性線路兩端並聯電容器和採用同步電動機補償法。
功率因數對供配電系統的影響
所有具有電感特性的用電設備都需要從供配電系統中吸收無功功率,從而降低功率因數.功率因數太低將會給供配電系統帶來很多不良影響。
1、總電流增加:在傳送同樣有功功率的情況下,功率因數降低會使總電流增加,使供配電系統中的變壓器、斷路器、導線等容量增大。系統內部的啟動控制設備、測量儀器、儀表等規格要求增大,從而投資費用增加。
2、電能損耗增加:△P=3I²R,可知,電流的增加會使有功損耗增加,從而電能損耗增加。
3、電壓損失增大:功率因數越低,電壓損失越大,從而影響供電質量。
4、供電設備利用率降低:功率因數降低使總電流增加。供電設備的溫升會超過規定范圍。為控制設備溫升,工作電流也受到控制。在功率因數降低後,不得不降低輸送的有功功率P來控制電流I的值,這樣就降低了供電設備的供電能力。
③ 電力設備常用的無功補償方式有哪些
提高功率因數的主要方法是採用低壓無功補償技術,通常採用的方法主要有3種:隨機補償、隨器補償、跟蹤補償。
(1)隨機補償
隨機補償就是將低壓電容器組與電動機並接,通過控制、保護裝置與電機,同時投切。隨機補償適用於補償電動機的無功消耗,以補勵磁無功為主,此種方式可較好地限制用電單位無功負荷。
隨機補償的優點:用電設備運行時,無功補償投入,用電設備停運時,補償設備也退出,而且不需頻繁調整補償容量。具有投資少、佔位小、安裝容易、配置方便靈活、維護簡單、事故率低等。
(2)隨器補償
隨器補償是指將低壓電容器通過低壓保險接在配電變壓器二次側,以補償配電變壓器空載無功的補償方式。配變在輕載或空載時的無功負荷主要是變壓器的空載勵磁無功,配變空載無功是用電單位無功負荷的主要部分,對於輕負載的配變而言,這部分損耗占供電量的比例很大,從而導致單位電價的增加。
隨器補償的優點:接線簡單、維護管理方便,能有效地補償配變空載無功,限制農網無功基荷,使該部分無功就地平衡,從而提高配變利用率,降低無功網損,具有較高的經濟性,是目前無功補償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3)跟蹤補償
跟蹤補償是指以無功補償投切裝置作為控制保護裝置,將低壓電容器組補償在大用戶0.4kV母線上的補償方式。適用於100kVA以上的專用配變用戶,可以替代隨機、隨器兩種補償方式,補償效果好。
跟蹤補償的優點:運行方式靈活,運行維護工作量小,比前兩種補償方式壽命相對延長、運行更可靠。應優先選用跟蹤補償方式。
④ 如何提高功率因數
1、合理選用非同步電動機。非同步電動機在額定負載(功率)時的功率因數為0.85~0.9,而在空載時的功率因數僅為0.2~0.3。空載或輕載時的效率肯定也要降低。因此,應根據負荷特牲和運行工況,合理選擇非同步電動機的容量,使其在高效率、高功率因數范圍內工作。
工礦企業中非同步電動機使用數量很多,而且在選擇時總希望電動機有較大的裕量,很多情況下形成了 「大馬拉小車」 的現象。這是造成工業企業功率因數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2、輕負荷電動機降壓運行。輕負荷電動機降壓運行可以降低其無功功率的需要量,從而提高了供電系統的功率因數。當然,降壓運行也使電動機的輸出轉矩減小,這一點必須充分考慮到。
一般認為,電動機負荷系數在0.45以下時。可將正常運行時為△接線的電動機改為Y形接線更為合理,從而使功率因數及效率都會有所提高。
3、電力變壓器的合理運行。電力變壓器不宜輕載運行,因為變壓器一次側的功率因數不僅與負荷的功率因數有關,而且與負荷率有關。
若變壓器滿載運行時,一次側的功率因數僅比二次側低3%~5%;若變壓器輕載運行,當負荷率小於0.6時,一次側的功率因數將顯著下降,可達11%~18%。所以,電力變壓器在負荷率0.6以上運行時才較為經濟,一般在75%~80%比較合適。
4、合理安排和調整工藝流程。合理安排和調整工藝流程,以改變電動機設備的運行狀況,限制電焊機和機床電動機的空載運轉,即採用空載自動延時斷電裝置。
5、非同步電動機同步化運行。對於負荷率不大於0.7及最大負荷不大幹90%的繞線式非同步電動機,必要時使其同步化運行,即當繞線式非同步電動機在啟動完畢後,向轉子三相繞組輸入直流勵磁,即產生轉矩把非同步電動機轉入同步運行。
其運行狀態與同步電動機相似,在勵磁過剩的情況下,電動機可向電網輸送無功功率,從而達到提高功率因數的目的。
⑤ 誰知道無功補償常用的補償方式有哪些
您好:
電力設備常用的無功補償和提高功率因數的方法主要有:同步電機、自整角機、串聯電容器補償、並聯電容器補償、串聯電抗器補償(超高壓輸電線路)以及svc、svg補償。svg是通過電力電子器件igbt及其控制電路,主動發出與系統無功幅值相等、大小相反的無功,以抵消方式對系統進行無功補償的無功補償裝置,是近年無功補償的發展方向。
對於具體項目的操作,補償方式可以分為:就地分散補償和集中補償。
就地補償就是在負載地就地設立無功補償裝置,對單台設備進行補償,這種補償方式,補償效果好無功損失最小。但是,需要補償設備多,投資大,不便於維修管理。
集中補償就是在變配電室設立無功補償裝置,對區域內的無功進行補償,這種補償方式,補償效果較好,經濟性高。由於一般幾種補償采樣都設立在計量點處,所以,可以最大限度的減少產生利率電費。
在專業領域還有:輸電線路線路補償(高、低壓)、礦熱爐低壓短網補償、隔爆補償裝置等。
⑥ 無功功率的人工補償主要有哪些方法
呵呵
與自動補償相對應,就是人工操作補償,均指已經有補償設備的情況。如果沒有補償設備,談不上人工補償。這里的人工補償,就是工人參照功率因數表的數據,確定投入電容還是切除電容的一種工作方式。
下面摘錄是我公司的培訓資料,希望對你有用。
7. 為什麼要重視和提高功率因數?
前面說了,功率因數是反映用戶的電能的利用效率,功率因數越高,電網的電能利用率就越高。供電局是希望用戶的功率因數越高越好。也就是希望用戶從電網索取的,都是有功功率,無功功率越少越好。
大家可能會問:無功功率既然只是能量交換,並沒有能量消耗,多一點少一點,有什麼關系呢?
要解答這個問題,先要了解電網的容量問題。
電網的容量,就是電網能夠提供的最大能量。電網的容量是一個定值,是有限的。有功功率是能量,無功功率也是能量,它們都是由電網提供的,所以當無功功率大了,有功功率的就小了,能提供對外做功的能量就少了。
容量與有功功率、無功功率之間的關系如下:
其中: PS:視在功率,也就是總容量
P有 :有功功率
Q:無功功率
從公式可以看出,當Ps恆定時(容量一般是固定的),若無功功率Q增加,有功功率P有就減少。當無功功率Q很大的時候,有功功率P有就會減少很多,甚至無法滿足設備工作。但是用電設備是掛在電網上的,設備會強迫電網提供有功功率,這就是電網負擔過重,出現過載,甚至造成電網故障(過載跳閘)。
從用戶的角度看,結果也是這樣:用戶的變壓器的容量是固定的,如果用戶的設備需要的無功功率過大,就會使有功功率的出力減少,會使變壓器輸出電壓降低,出現電壓不合格。這不僅使用電設備不能正常工作,還可能造成設備損壞。
結論:用戶的無功功率過大,會導致電網有功功率的出力減少,電壓下降,頻率降低,嚴重的就引起電網跳閘,出現電網裂解等重大事故。
2003年美國和加拿大的發生的美加大停電,最初的導火線,就是因為某區域電網的無功功率不足引起的。
因此,重視補償無功功率,最重要的原因是保證電網的無功平衡,保證電網的安全。
其次,無功功率雖然不會消耗,但是無功能量在電路上來回傳送,無功電流會使能量在線路上產生損耗,造成電能的浪費,而且負荷與電源的距離越遠,無功電流造成的損耗就越大。這就是國家提倡大型電動機要就地補償的原因。
⑦ 改善電路功率因數的意義是什麼方法有哪些
改善電路功率因數的意義是效益越好,發電設備越能充分利用。改善電路功率因數方法如下:
1)提高自然功率因數。自然功率因數是在沒有任何補償情況下,用電設備的功率因數。
提高自然功率因數的方法:合理選擇非同步電機;避免變壓器空載運行;合理安排和調整工藝流程,改善機電設備的運行狀況;在生產工藝允許條件下,採用同步電動機代替非同步電動機。
(2)採用人工補償無功功率。裝用無功功率補償設備進行人工補償,電力用戶常用的無功功率補償設備是電力電容器。
提高功率因數的途徑主要在於如何減少電力系統中各個部分所需的無功功率,特別是減少負荷取用的。
無功功率,使電力系統在輸送一定的有功功率時,可降低其中通過的無功電流。
(7)人工功率補償最常用的方法擴展閱讀
電網中的電力負荷如電動機、變壓器、日光燈及電弧爐等,大多屬於電感性負荷,這些電感性的設備在運行過程中不僅需要向電力系統吸收有功功率,還同時吸收無功功率。
因此在電網中安裝並聯電容器無功補償設備後,將可以提供補償感性負荷所消耗的無功功率,減少了電網電源側向感性負荷提供及由線路輸送的無功功率。
由於減少了無功功率在電網中的流動,因此可以降低輸配電線路中變壓器及母線因輸送無功功率造成的電能損耗,這就是無功補償的效益。
無功補償的主要目的就是提升補償系統的功率因數。因為供電局發出來的電是以kVA或者MVA來計算的,但是收費卻是以kW,也就是實際所做的有用功來收費,兩者之間有一個無效功率的差值,一般而言就是以kvar為單位的無功功率。
大部分的無效功都是電感性,也就是一般所謂的電動機、變壓器、日光燈……,幾乎所有的無效功都是電感性,電容性的非常少見,例如:變頻器就是容性的,在變頻器電源端加入電抗器可提高功率因數。
⑧ 如何提高電路中的功率因數
1、提高自然功率因數:自然功率因數是在沒有任何補償情況下,用電設備的功率因數。可以通過合理選擇非同步電機、避免變壓器空載運行、合理安排和調整工藝流程、採用同步電動機代替非同步電動機的手段改善自然功率因數。
2、採用人工補償無功功率:對無功功率進行補償可以提高功率因數,可以使用電力電容器等設備對無功功率進行人工補償。
電流在實用上有兩個含義:
第一,電流表示一種物理現象,即電荷有規則的運動就形成電流。
第二,本來,電流的大小用電流強度來表示,而電流強度是指在單位時間內通過導體截面積的電荷量,其單位是安培,簡稱安,用大寫字母A表示。但電流強度平時人們多簡稱電流。
習慣上總是把正電荷運動的方向,作為電流的方向,這就是電流的實際方向或真實方向,它是客觀存在,不能任意選擇,在簡單電路中,電流的實際方向能通過電源或電壓的極性很容易地確定下來。
⑨ 感性負載提高功率的方式和作用是
方式:
(1)提高自然功率因數。自然功率因數是在沒有任何補償情況下,用電設備的功率因數。提高自然功率因數的方法:合理選擇非同步電機;避免變壓器空載運行;合理安排和調整工藝流程,改善機電設備的運行狀況;在生產工藝允許條件下,採用同步電動機代替非同步電動機。
(2)採用人工補償無功功率。裝用無功功率補償設備進行人工補償,電力用戶常用的無功功率補償設備是電力電容器。
作用:
(1)提高用電質量,改善設備運行條件,可保證設備在正常條件下工作。
(2)節約電能,降低生產成本,減少企業的電費開支。
(3)能提高企業用電設備的利用率,充分發揮企業的設備潛力。
(9)人工功率補償最常用的方法擴展閱讀:
一、感性負載的危害
由於感性負載在接通電源或者斷開電源的一瞬間,會產生反電動勢電壓,這種電壓的峰值遠遠大於負載交流供電器所能承受的電壓值,很容易引起車用逆變器的瞬時超載,影響逆變器的使用壽命。因此,這類電器對供電波形的需要較高。
開關旁邊並聯電容是為了在開關斷開時減少開關斷開的兩個觸點之間形成的電弧;開關閉合時,則沒有消除電火花的作用。
因為開關所接的電路中,常常都屬於感性負載,感性負載在斷電時由於電流不能突變,因此會在斷開的兩個觸點之間形成的電弧,這個電弧一方面對觸點造成損壞作用(容易拉成毛刺),一方面影響電路的斷開時間。
加上電容後,由於電容兩端電壓不能突變,使觸點兩端的電壓也不能突變,因此就沒有火花形成,其可吸收尖鋒電壓,起到保護觸點的作用和及時斷開電路的作用,防止擊穿。
二、提高功率因數的補償方法
採用供應無功功率的設備來補償用電設備所需的無功功率,以提高其功率因數的措施,稱為提高功率因數的補償方法。採用補償法來提高功率因數,必須增加新設備、增加有色與黑色金屬的需用量。
此外,補償設備本身也有功率損失,所以從整體來看,應首先採用提高用電設備自然功率因數的方法。但當功率因數還達不到《電力設計技術規范》所要求的數值時,則需採用專門的補償設備來提高功率因數。
應用人工補償無功功率的方法通常有應用移相電容器(即靜電電容器) 、採用同步電動機和採用同步調相機三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