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資產的計量方法有幾種
按歷史成本計價:按歷史成本計價的主要優點是具有客觀性和可驗證性,也就是說,按這種計價方法確定的價值,均是實際發生並有支付憑據的支出。正是由於這種計價方法具有客觀性和可驗證性的特點,它才成了固定資產的基本計價標准。
按凈值計價:固定資產凈值也稱為折余價值,是指固定資產原始價值減去已提折舊後的凈額。按凈值計價可以反映企業實際佔用在固定資產上的資金數額和固定資產的新舊程度。
㈡ 會計計量的方式都有哪些
會計計量屬性主要包括歷史成本、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現值、公允價值。
企業在對會計要素進行計量時,一般應當採用歷史成本,採用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現值、公允價值計量的,應當保證所確定的會計要素金額能夠取得並可靠計量。但是這些會計計量屬性與現行稅法規定可能會產生一定的差異,如何進行協調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市場全球化和需求主導化已經成為當代經濟發展的主要特徵,需求的多樣性和經營環境的多變性,使得企業不得不加強對業務流程的過程管理,以保證企業能及時調整,順應多變的市場要求。傳統的管理成本計量模式依附於財務會計的賬務體系,難以及時、准確和真實地提供用於管理決策的相關成本信息。
管理控制層成本:
管理控制層成本顯示了一種典型的戰術成本特徵,它一般與目標成本進行對比,產生差異進行控制。由於現代管理控制強調過程管理,因此,對管理控制層成本需要與目標成本口徑一致,進行跟蹤動態紀錄。
將增加間接成本庫和按照動因分攤是現代成本計量的基本特徵。降低管理控制層成本的途徑有二:
一是按責任部門預算控製成本費用發生。
二是按產品生產預算降低料工費成本。
管理控制層成本是一種基於公司預算的戰術成本,財務成本信息無法完全滿足其要求,它需要採用多維成本計量,這種成本函數一般要假定為線性的。它主要通過作業層實際成本匯總和事前編制各種預算成本匯總所得到。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會計計量
㈢ 新會計准則中的會計的計量方式有哪幾種
5種:
1.歷史成本的計量。歷史成本,又稱為實際成本。歷史成本計量是指企業的各種資產應按其取得或購建時發生的實際成本進行核算。所謂實際成本,就是取得或製造某項財產物資時所實際支付的現金或其他等價物。有關資產負債歷史成本的計量基礎有以下兩種情況:
一是現金結算業務確認的歷史成本。指按照購買資產時支付的現金確認歷史成本,即企業購買某一項資產按照其市價所支付的買價及其附帶成本等全部金額。比如,工業企業購進材料的歷史成本,根據其購買時所支付的買價、運輸費(扣除一定比例的增值稅)、裝卸費、保險費等雜費、運輸途中合理損耗、入庫前挑選整理費、稅金等確認。二是非貨幣性資產以公允價值確定的歷史成本。在歷史成本計量下,資產的入賬價值按照購置資產時所付出的對價的公允價值計量。也可以根據資產公允價值直接作為實際成本入賬。新《企業會計准則第3號——投資性房地產》第十五條規定,「採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轉換為自用房地產時,應當以其轉換當日的公允價值作為自用房地產的賬面價值,公允價值與原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
2.重置成本的計量。重置成本又稱現行成本,是指按照當前市場條件,重新取得同樣一項資產所需支付的現金或現金等價物金額。
3.可變現凈值的計量。可變現凈值,是指在正常生產經營過程中,以預計售價減進一步加工成本和銷售所必須的預計稅金、費用後的凈值。
4.現值的計量。現值是指未來現金流量按照一定方法摺合成的當前價值。它主要分為復利現值和年金現值。
5.公允價值的計量。公允價值是指熟悉市場情況的雙方都能夠接受的價格。在公允價值計量下,資產和負債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交易雙方自願進行資產交換或者債務清償的金額計量。
㈣ 舉出五種計量長度的單位。
米 千米 厘米 分米 毫米 光年
㈤ 稱量方式有哪幾種
按計量對象分,主要有兩種:
1、如果計量的對象是流體(液體、氣體以及氣體與粉狀固體的混合物)通常使用流量計進行計量:
流量以流量公式或者計量單位劃分有三種形式:
體積流量:
以 體積/時間 或者 容積/時間 表示的流量。如:m³/h ,l/h
體積流量(Q)= 平均流速(v)×管道截面積(A)
質量流量:
以 質量/時間 表示的流量。如:kg/h
質量流量(M)= 介質密度(ρ)×體積流量(Q)
=介質密度(ρ)×平均流速(v)×管道截面積(A)
重量流量:
以 力/時間 表示的流量。如kgf/h
重量流量(G)=介質重度(γ)×體積流量(Q)
=介質密度(ρ)×重力加速度(g)×體積流量(Q)
=重力加速度(g)×質量流量(M)
2、如果計量的對象是固體,常用的稱量工具有(電子)皮帶稱、圓盤稱、核子稱以及容積式連續稱。
皮帶稱是稱量皮帶輸送機上某一點的重量,乘以皮帶運動速度和時間後得出總質量。
圓盤稱是將物料連續倒在一個傾斜的圓盤一側,並帶動圓盤轉動後落下,檢測圓盤重量,乘以時間後得出總質量。
核子稱直接用放射線照射通過的物料,根據穿透物料的射線的量折算出通過瞬間的物料質量,乘以物料通過的速度和時間後得出總質量。
㈥ 測量操場長度的五種測量方法
1、用皮尺量;
2、先用一百米跑(慢跑)測出自己的速度,然後用相同的速度沿著操場跑一圈。
3、用刻度尺先量出自行車後輪的半徑r,再根據周長公式c=2πr算出車輪的周長,騎自行車繞操場一周,數出車輪轉動的圈數n,計算出操場的周長L=2nπr;
4、用刻度尺先測量人走一步的距離s,然後人繞操場一周,數出人所走的步數n,計算出操場的周長L=ns;
5、測量出人步行的速度v,然後人繞操場一周,測量出人的行走的時間t,根據速度公式v=st
計算出操場的周長L=vt。
測量是按照某種規律,用數據來描述觀察到的現象,即對事物作出量化描述。測量是對非量化實物的量化過程。在機械工程裡面,測量指將被測量與具有計量單位的標准量在數值上進行比較,從而確定二者比值的實驗認識過程。
(6)五種常用計量方法擴展閱讀:
1、測量的客體即測量對象:
主要指幾何量,包括長度、面積、形狀、高程、角度、表面粗糙度以及形位誤差等。由於幾何量的特點是種類繁多,形狀又各式各樣,因此對於他們的特性,被測參數的定義,以及標准等都必須加以研究和熟悉,以便進行測量。
2、計量單位:
我國國務院於1977年5月27日頒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管理條例(試行)》第三條規定中重申:「我國的基本計量制度是米制(即公制),逐步採用國際單位制。」1984年2月27日正式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確定米制為我國的基本計量制度。
在長度計量中單位為米(m),其他常用單位有毫米(mm)和微米(μm)。在角度測量中以度、分、秒為單位。
3、測量的准確度:
指測量結果與真值的一致程度。由於任何測量過程總不可避免地會出現測量誤差,誤差大說明測量結果離真值遠,准確度低。因此,准確度和誤差是兩個相對的概念。由於存在測量誤差,任何測量結果都是以一近似值來表示。
㈦ 常見的絕對測量法和相對測量法的計量器具有什麼
一、測量器具的分類
測量器具是一種具有固定形態、用以復現或提供一個或多個已知量值的器具。按用途的不同量具可分為以下幾類:
1、單值量具
只能體現一個單一量值的量具。可用來校對和調整其它測量器具或作為標准量與被測量直接進行比較,如量塊、角度量塊等。
2、多值量具
可體現一組同類量值的量具。同樣能校對和調整其它測量器具或作為標准量與被測量直接進行比較,如線紋尺。
3、 專用量具
專門用來檢驗某種特定參數的量具。常見的有:檢驗光滑圓柱孔或軸的光滑極限量規,判斷內螺紋或外螺紋合格性的螺紋量規,判斷復雜形狀的表面輪廓合格性的檢驗樣板,用模擬裝配通過性來檢驗裝配精度的功能量規等等。
4、通用量具
我國習慣上將結構比較簡單的測量儀器稱為通用量具。如游標卡尺、外徑千分尺、百分表等。
二 、測量器具的技術性能指標
1. 量具的標稱值
標注在量具上用以標明其特性或指導其使用的量值。如標在量塊上的尺寸,標在刻線尺上的尺寸,標在角度量塊上的角度等。
2. 分度值
測量器具的標尺上,相鄰兩刻線(最小單位量值)所代表的量值之差。如一外徑千分尺的微分筒上相鄰兩刻線所代表的量值之差為0.01mm,則該測量器具的分度值為0.01mm。分度值是一種測量器具所能直接讀出的最小單位量值,它反映了讀數精度的高低,也說明了該測量器具的測量精度高低。
3. 測量范圍
在允許不確定度內,測量器具所能測量的被測量值的下限值至上限值的范圍。例如,外徑千分尺的測量范圍有0~25mm、25~50mm等,機械式比較儀的測量范圍為0~180mm。
4. 測量力
在接觸式測量過程中,測量器具測頭與被測量面間的接觸壓力。測量力太大會引起彈性變形,測量力太小會影響接觸的穩定性。
5. 示值誤差
測量儀器的示值與被測量的真值之差。示值誤差是測量儀器本身各種誤差的綜合反映。因此,儀器示值范圍內的不同工作點,示值誤差是不相同的。一般可用適當精度的量塊或其它計量標准器,來檢定測量器具的示值誤差。
三、測量工具的選定
每次測量前,需要根據被測零件的特殊特性選擇測量工具,比如,長、寬、高、深、外徑、段差等可選用卡尺、高度尺、千分尺、深度尺;軸類直徑可選用千分尺、卡尺;孔、槽類可選用塞規、塊規、塞尺;測量零件的直角度選用直角尺;測量R值選用R規;測量配合公差小,精度要求高或要求計算形位公差時可選用三次元、二次元;測量鋼材硬度選用硬度計。
1. 卡尺的應用
卡尺可測量物體的內徑、外徑、長度、寬度、厚度、段差、高度、深度;卡尺是最常用、使用最方便的量具,在加工現場使用頻率最高的量具。
數顯卡尺:分辯力0.01mm,用於配合公差小(精度高)的尺寸測量。
表卡:分辯力0.02mm,用於常規尺寸測量 。
游標卡尺:分辯力0.02mm,用於粗加工測量 。
卡尺使用前需先用干凈的白紙將灰塵與臟污去除(用卡尺外測定面卡住白紙然後自然拉出,重復2-3次即可)
使用卡尺測量時,卡尺的測量面應盡量與被測物體的測量面平行或垂直;
使用深度測量時,如被測物體有R角時,需避開R角但緊靠R角,深度尺與被測高度盡量保持垂直;
卡尺測量圓柱時,需轉動且分段測量取最大值;
因卡尺使用的頻率高,保養工作需要做到最好,每天使用完後需擦拭乾凈後放入盒內,使用前需用量塊檢驗卡尺的精度。
2. 千分尺的應用
千分尺使用前需先用干凈的白紙將灰塵與臟污去除(用千分尺測量接觸面與螺桿面卡住白紙然後自然拉出,重復2-3次即可),然後扭動旋鈕,測量接觸面與螺桿面快接觸時,改用微調,當兩面完全接觸後調零,即可進行測量。
千分尺測量五金件時,調動旋鈕,快接觸工件時,改用微調旋鈕旋進,當聽到咔、咔、咔三聲響後停止,從顯示屏或刻度上讀出數據。
測量塑膠產品時,測量接觸面與螺桿輕輕接觸到產品即可。
千分尺測量軸類直徑時,至少測量兩個以上方向且分段測取最大值測量中的千分尺,兩接觸面應當隨時保持清潔,減少測量誤差。
3. 高度尺的應用
高度尺主要用來測量高度、深度、平面度、垂直度、同心度、同軸度、面振、齒振、深度、高度尺測量時,首先要檢驗測頭、各連接部位有無松動現象。
4. 塞尺的應用
塞尺適用於平面度、彎曲度、直線度的測量
平面度測量 :
將零件放置平台上,用塞尺測量零件與平台之間的間隙(注意:測量時塞尺與平台保持無間隙壓緊狀態)
直線度測量:
將零件放在平台上旋轉一周,用塞尺測量零件與平台之間的間隙。
彎曲度測量:
將零件放置在平台上,選取相應的塞尺測量零件兩側或中部與平台之間的間隙。
垂直度測量:
將被測零的直角度的一邊放置於平台上,另一邊讓直角尺與之靠緊,用塞尺測量部品與直角尺之間最大的間隙。
5. 塞規(棒針)的應用:
適用於測量孔的內徑、槽寬、間隙。
零件孔徑較大,沒有合適的針規時,可將兩個塞規重疊,按360度方向測量將塞規固定在帶磁性的V形塊上,可防止松動,易於測量。
㈧ 古代計量方式有哪些
我覺得古代的計量方式有很多,布的尺寸啊,酒的刻度啊以及田畝的計量方式都各有不同。
古代的計量方式很多,我們現代有多少計量方式,古代也有,當然了,刻度那些肯定是沒有的。不過我覺得我們現在的計量方式也是基於古人的基礎上升級的。只能說,我覺得秦朝統一度量衡做的真是太對了,要不然後世我們研究計量方式肯定累死。
㈨ 會計五種計量屬性有哪些
1、歷史成本
資產按照購置時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或者按照購置資產時所付出的代價的公允價值計算。負債按照因承擔現時義務而收到的款項或者資產的金額,或者承擔現時義務的合同金額,或者按照日常活動中為償還負債預期需要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計算。
2、重置成本
資產按照現在購買相同或者相似的資產所需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計算。負債按照償付該項負債所需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計算。
3、可變現凈值
資產按照其正常對外銷售所能收到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扣減該資產至完工時估計將要發生的成本、估計的銷售費用以及相關稅費後的金額計算。
4、現值
資產按照預計從其持續使用和最終處置中所產生的未來凈現金流入量的折現金額計算。負債按照預計期限內需要償還的未來凈現金流出量的折現金額計算。
5、公允價值
資產和負債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交易雙方自願進行資產交換或者債務清償的金額計算。
(9)五種常用計量方法擴展閱讀:
1、企業確定存貨的可變現凈值時應考慮的因素:
(1)存貨可變現凈值的確鑿證據;可變現凈值不可以隨意計算,以避免利潤操縱行為的發生。
(2)持有存貨的目的;目的有兩個:一個是繼續生產,一個是直接對外出售。
(3)資產負債表日後事項等的影響。
考慮該因素,亦即不能只根據當前情況作出分析和判斷,還需要考慮日後期間的情況。比如2009年12月31日,對一批庫存商品計算可變現凈值,以當前的市場價格分析,可變現凈值可能較高,但已經有確鑿證據表明日後期間由於國家新政策的出台,產品售價將大幅度降低,發生減值跡象。
2、不同情況下存貨可變現凈值的確定
(1)持有產成品、商品等直接用於出售的商品存貨,沒有銷售合同約定的。
可變現凈值=估計售價-估計的銷售費用和相關稅費例如,企業持有一批商品,無銷售合同,市場價格100萬元,進一步銷售中會發生的銷售費用和稅金為8萬元,則可變現凈值為100-8=92(萬元)。若賬面成本為95萬元,則計提3萬元的存貨跌價准備。
(2)持有用於出售的材料等,無銷售合同。
可變現凈值=市場價格-估計的銷售費用和相關稅費
(3)為生產產品而持有的原材料(重點)。
為生產產品而持有的材料是否計提准備,應該與產品的可變現凈值結合起來。當產品的可變現凈值低於成本的情況下,材料應該計提減值准備;當產品的可變現凈值高於成本時,即使材料的市場價格低於材料成本,也不用計提准備。
可變現凈值=該材料所生產的產成品的估計售價-進一步加工的成本-估計的銷售費用和相關稅費
(4)為執行銷售合同或者勞務合同而持有的存貨(重點)
可變現凈值=合同價格-估計的銷售費用和相關稅費如果企業持有的同一項存貨的數量多於銷售合同或勞務合同訂購的數量的,應分別確定其可變現凈值,並與其相對應的成本進行比較,分別確定存貨跌價准備的計提或轉回金額。超出合同部分的存貨的可變現凈值,應當以一般銷售價格為基礎計算。
㈩ 列舉幾種計量時間的工具和方法
常用時間的測量工具主要有秒錶、手錶、鍾表以及古代用的日晷、沙漏等.
秒錶、手錶、鍾表都是現代計量時間用的工具,直接讀數即可;
古代用的日晷是依靠太陽光照射投影的位置來確定時間,沙漏是靠沙子流失後的位置來確定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