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端午將近,愛吃粽子的你知道怎麼煮才最香嗎
1、粽子蒸熟或煮熟後再吃
2、吃粽子時應細嚼慢咽,以每餐1個為原則,不要超過2個。食後若出現腹脹不適,除了應增加運動量以促進腸胃蠕動,還要多搭配富有纖維質的蔬菜、水果來幫助消化,如四季豆、芒果、蓮霧、西瓜等。
Ⅱ 粽子食用方法
端午節的粽子
粽子安排上沒
吃不完怎麼辦
隨小布往下看
粽子的十大花式吃法
當中式粽子遇上西式早餐
端午節小布吃了各類粽子,還首次嘗到了好友送的東方長粽,香氣四溢,美味獨特。不過,冰箱里仍剩了不少,怎麼吃?不如來個西式早餐吃法——熟粽切成片,搭配煉乳、黃油、果醬(花生醬、草莓醬、蘋果醬、巧克力醬等)、沙拉醬。中西完美結合,好吃又新奇,吃完整天好心情~
當粽子變成八寶粥
西式早餐粽沒興趣?沒關系,還可以熬粥!糯米做的粽子,熬出來的粥又香又濃稠,營養豐富味道好。剝幾個粽子先用熱水攪拌開,放進鍋里加水小火慢煮,就是一鍋香噴噴的粥。甜粽子可以做甜粥,加點綠豆就成清熱甜粥;咸粽比如菌菇粽,加些果蔬配料,就能變成一鍋什錦菌菇粥。紅棗紅豆餡的粽子,加上一些配料,就熬成八寶粥了。
當粽子跳入油鍋
這種吃法比較常見。粽子剝去粽葉,切成塊,裹上雞蛋液或麵包糠,放入油鍋中,炸至表面微黃即可撈出,趁熱撒上炒熟的芝麻,或放上喜愛的蘸料比如白糖、蜂蜜、孜然等,外酥里軟味道不擺了。
當粽子遇見小炒肉
小布喜歡吃小炒肉,粽子吃不完,不如小炒吧。將粽子切成小塊,在澱粉里裹均勻,待油熱後,將配菜和粽子放入鍋內翻炒,還可以加上蝦、豬肉、雞肉、牛肉等配料,辣炒、糖醋可依個人口味哦。
當粽子邂逅紅燒排骨
每次聽到紅燒排骨,小布就兩眼發光。粽子能不能紅燒?當然可以啦,並且做法多樣——紅燒排骨粽子、紅燒牛排粽子、紅燒肉粽子……以紅燒排骨粽子為例:將熟粽切成小塊,在打散的蛋清里滾均勻,油鍋加熱後炸至金黃。把焯過水的排骨炒一下,再將熬好的冰糖和姜蔥入鍋翻炒,加入料酒、生抽等配料炒勻,放入適量的開水燜煮,燜至湯濃時,放入炸好的粽子一起炒,最後加一些蔥花、芝麻就可以啦。吃起來又香又黏美味可口。
當粽子撞上涼拌三絲
夏天太熱沒食慾時,小布會選擇涼拌三絲,爽口又下飯。太膩太油的粽子能不能在夏天擁有清爽口感?Why not!先將粽子切塊,放入鍋中煎至金黃,撈起放入大碗,加入蒜水、香油、油辣子、鹽和少許生抽,攪拌均勻即可。根據個人口味,可以加一些拍碎的黃瓜,花生米等等,一道爽口冷盤就做好啦。
當粽子掉在烤架上
沒有燒烤的夏天很不成都,不吃烤粽子的端午就不算完整!烤粽子怎麼好吃?選對佐料是關鍵!小布在這給大家提供一個思路:燒烤孜然粽子、焗烤芝士粽子、芭蕉葉烤粽子……但凡能想到,都可以在家裡have a try~
當粽子扎進紅糖冰粉
端午遇上夏天,粽子該怎麼吃?在成都,夏天跟紅糖冰粉更配。在端午,紅糖粽子冰粉是首選。怎麼做?很簡單!一份手搓冰粉+熬好的紅糖漿+切成小塊的熟粽+芝麻、花生、涼蝦、葡萄乾、山楂片……如此清涼爽滑的紅糖粽子冰粉,才能解酷暑之憂。
圖為紅糖糍粑冰粉,端午節請將糍粑換成粽子喲~
當粽子染上豆瓣紅
粽子有甜有咸,不過成都人嗜辣,自然少不了辣粽。粽子想吃出創意,一瓶豆瓣醬就夠了。說到豆瓣醬,此處必有「川菜之魂」的郫縣豆瓣。川菜中的十多種技法,上百道經典傳統川菜都離不開郫縣豆瓣。粽子有了豆瓣醬,無論直接蘸著吃,還是用油翻炒,或是佐料配菜,都非常美味鮮辣。
當粽子蹦入火鍋
在成都,如果想不到吃什麼,那就選擇火鍋。在端午,想不到怎麼吃粽子,那就煮火鍋吧!無論切塊還是揉團,只要放入火鍋中,就是火鍋粽子。再整個香辣干碟,感受粽子在舌尖跳舞,辣fer辣fer別有風味喲~擔心嗨不起來?不存在的!小布還有殺手鐧——跳跳糖!
看完是不是Get到新吃法啦?
你還有什麼創意吃法?
歡迎給小布留言哦~
注意
粽子好吃,但不能憨吃哈脹喲。吃粽子時最好配上一杯清茶,以幫助吞咽和消化。另外,粽子不是人人皆宜!心血管病患者,糖尿病患者,胃炎、腸炎患者要慎吃哦!
圖據網路
封面制圖 龔政
撰稿 成都發布-成都晚報 何佳穗
編輯 | 粽子吃到撐的泡芙
你在看粽子的花式吃法嗎?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509閱讀
搜索
廣東正宗鹼水粽做法
剩粽子的吃法大全竅門
吃剩粽子的做法大全
粽子吃法大全圖解
剩粽子的100種吃法
100種粽子的吃法大全
Ⅲ 端午節:怎麼吃粽子才能又營養又安全
又是一年端午節,端午節作為我國的傳統節日,其習俗也真不少,賽龍舟、吃粽子、佩香囊和飲雄黃酒等,並且各個地方也有一些地方特色活動,今年的端午節還被列入國家法定節假日,足以說明端午節的重要性。其中端午節吃粽子是必不可少的,這里就跟大家聊聊粽子的事情,關於粽子的歷史傳說真的只和屈原有關嗎?粽子有哪些種類和營養呢?粽子中存在哪些食安隱患呢?
【歷史傳說】
眾所周知,粽子作為端午節的節日食品在我國已經有悠久的歷史,並且大多認為和屈原有關,其實除了紀念屈原這個傳說之外,也存在其他說法。關於端午食粽子的歷史傳說,主要有說法一:紀念屈原,屈原投江後,人們非常思念他,每年五月初五,就用竹筒裝上食物,投向水中祭祀。到了東漢建武年間,有人大白天看見屈原顯靈,說到祭祀食物被蛟龍竊走,並告訴他以後再投,需裹上蓼葉,再纏上五色線,這些東西,蛟龍害怕,就不會吃了。鄉民聽後便按屈原吩咐精心製作粽子,習俗一直沿襲至今,但是把粽子投入江中,一種說法是給屈原吃的,另一種說法是來喂蛟龍,「作此投江,以飼蛟龍」,或者是為了喂魚,以免它們傷害屈原的身體。
還有東晉范注《祠制》說:「仲夏薦角玉黍」,說明當時有夏至以角黍祭祀祖先神靈的習俗。角黍,即角形的粽子。粽子的形狀代表牛角,祭祀用粽子有代表驅邪納福、祈求平安的意思。
粽子來歷的另一種說法,是山西民俗學家認為和古時三晉先民治水的故事有關,是為了紀念台駘,當時台駘為治水患,奔波南北,疏導汾水,一路導水至靈石山頭被阻,台駘帶領百姓奮戰在靈石山頭,但是每天的飲食來源就成了問題,為了保證糧食按時運送到工地,不耽誤和影響人們的飲食保障,人們用竹桶和蘆葉包裹食物,以木筏相乘順流而下,把食物送給治水的人們,現在山西民間,五月五日,祭奠汾神台駘,祭品中就有粽子。
【種類及口味】
粽子的種類非常多,主要由製作粽子的原料來決定,也可以根據地域來分,比如北方粽子一般是甜的,南方的粽子有甜餡兒,也有咸餡兒,四川的粽子甚至還有辣餡兒。南方的粽子又根據地域不同可以細分為廣東粽子、潮汕粽子、 廣西粽子等等。 下面介紹一下各個地方粽子的代表口味。
北方粽子:一般是甜餡兒或者不加餡兒,加紅棗或者果脯等,另外也有大黃米粽子而不是糯米粽子。
廣東粽子:咸粽有火腿、鹹肉、蛋黃、燒雞、叉燒、燒鴨、栗子、香菇、蝦等,甜餡兒有蓮蓉、綠豆沙、紅豆沙、栗蓉、棗泥、核桃等,還有雞肉丁、鴨肉丁、叉燒肉、冬菇、綠豆等調配為餡的什錦粽。
廣西粽子:有肉粽也有加鹼粉製成的鹼水粽,形態上有枕頭粽也有狗頭粽。
四川粽子:四川粽子有甜辣之分,辣粽是在常規餡料之外,還放入了花椒粉、臘肉,因而別具特色。
蘇州粽子:有鮮肉、棗泥、豆沙、豬油夾沙等品種,具有配料講究、製作精細等特色。
嘉興粽子:有鮮肉、豆沙、八寶、雞肉粽等品種。
寧波粽子:有鹼水粽、赤豆粽、紅棗粽等品種。
湖州粽子:甜粽以油脂紅豆沙為餡兒,咸粽以醬油腌過的豬肉為餡兒,主要有八寶粽、雞肉粽、豆沙粽、鮮肉粽等。
閩南粽子:閩南粽子主要有鹼粽、肉粽和豆粽,比如廈門、泉州的燒肉粽、鹼水粽馳名海內外。
海南粽子:由芭蕉葉包制,主要有鹹蛋黃、叉燒肉、臘肉、紅燒雞翅等。
【粽子的營養】
粽子的營養主要依據其原料決定,除了主要材料糯米之外,粽子還會選用不同類別的食材作為餡料,比如肉類、豆類、堅果類、菌類、蛋類、海鮮等等,所以粽子根據其製作的原料不同而營養各異。下面是製作粽子所採用原料的主要營養價值。
糯米是一種營養價值很高的谷類食品,除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外,還含豐富的鈣、磷、鐵、維生素B1、B2等。中醫認為,糯米性味甘溫、入脾腎肺經,具有益氣健脾、生津止汗的作用。
肉類:粽子做餡兒主要採用鮮豬肉、火腿、臘肉、雞肉、鴨肉等。豬肉含有較多的蛋白質,還富含鐵質和人體必需的各種氨基酸、維生素B1,雞、鴨肉蛋白質含量與豬肉基本相同,但是飽和脂肪酸的含量比較低。
堅果:有少量是採用堅果比如核桃做餡兒的,核桃含有豐富的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磷、鈣、鐵、鉀、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E、煙酸、核黃素、尼克酸、硫胺素,其中蛋白質因其消化率和凈蛋白比值較高而是優質蛋白質,另外氨基酸含量也比較豐富,以谷氨酸、精氨酸、天冬氨酸和亮氨酸居多,核桃不僅有豐富的營養,更有補腦健腦作用,核桃脂肪中的磷脂對大腦神經尤為有益,中醫認為核桃味甘性溫,能潤肺、補腎、補血。
紅棗:紅棗味甘香甜,風味獨特,不但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而且還含有豐富的葯用物質,鮮紅棗含糖、蛋白質、脂肪、粗纖維、磷、鈣、胡蘿卜素、硫胺素、核黃素、維生素C等,另外紅棗還含環磷酸腺苷、蘆丁、紅棗多糖等特殊營養成分。干紅棗在維生素C方面比鮮棗少一些。
蓮蓉:蓮子是製作蓮蓉餡兒的主要原料,營養成分方面,主要含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及多種維生素。具有補中益氣、養心益腎、鎮靜安神、健脾養胃等功效。
蛋類:主要採用的是鹹蛋黃,鹹蛋黃脂肪含量比較豐富,尤其是富含多種不飽和脂肪酸,另外也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質、氨基酸、胡蘿卜素、鈣、鐵等物質。
板栗:板栗燒肉粽中會用到板栗,板栗主要含蛋白質、澱粉、糖、果膠及鐵、鋅、鎂等成分。
雜糧:紫米、八寶、綠豆沙、紅豆沙等豆類是我國的傳統食物之一,古時就有「五穀宜為養,失豆則不良」的說法,是說,五穀是有營養的,但如果缺少豆類的話則會營養不均衡。豆類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主要有蛋白質、脂肪、礦物質、維生素、碳水化合物等。另外紫米含有較多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礦物質、氨基酸等。
菌類:粽子餡兒中用到的主要有香菇、花菇等,香菇富含18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香菇多糖能顯著增強機體對腫瘤的免疫力,香菇中的多糖蛋白質及核糖酸對治療艾滋病、肝炎及白血病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有降壓抗癌、滋養皮膚、預防流感作用。而花菇是香菇中的佳品。花菇還含有香菇精、日桂醇、日桂醛等。
海鮮:有些粽子還會選用蝦、魚餡料,魚類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B、維生素A、維生素D和礦物營養元素鈣、磷、鋅、碘、鉀等。並且魚類蛋白質中的必需氨基酸結構比值與人體組織蛋白質的組成相似,與兒童需要量的比值接近,適合長身體和腦發育,另外也易於消化。蝦是一種蛋白質非常豐富、營養價值很高的食物,其中維生素A、胡羅素和無機鹽含量比較高,而脂肪含量不但低,且多為不飽和脂肪酸。
粽子主要是由糯米加入肉、豆沙、棗等其他材料做成,而糯米粘度比較高,在胃裡不容易被消化,所以一次吃多了,就可能出現消化不良、腹脹、燒心、泛酸,甚至便秘等症狀。另外粽子一般含糖高,如果是肉餡的話也含有一定油脂,所以不適合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胃腸道疾病患者食用,盡量不要食用,吃的話要少吃,另外兒童也不宜多吃。
【食安隱患】
在每年的端午節,粽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食品,但是曾經曝光的粽子安全事件會讓人們在品嘗粽子的同時心裡不免添堵,自己吃進肚裡的粽子不會有事吧?那麼粽子中有可能會存在哪些安全隱患呢?粽子中存在的食安隱患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酸價
以肉及堅果類為餡料的粽子,因為含油脂,就可能酸價超標。酸價超標的話,人體會因必需脂肪酸缺乏而引起中毒現象及脂溶性維生素和核黃素缺乏現象。
2.過氧化值
以肉及堅果類為餡料的粽子,同樣因為含油脂可能存在過氧化值超標。過氧化值超標的話可能會誘發癌症、動脈粥樣硬化、細胞的衰老等疾病。
3.鉛
鉛是粽子質量的一個極重要指標。人體攝入過量的鉛會導致頭痛、頭暈、震顫、急躁、易怒、精神紊亂、肢體酸痛、疲倦乏力等症狀。
4.砷
砷是粽子質量檢測的一個極重要指標。攝入含砷過多的食物會使皮膚色素沉積、角質化。
5.黃麴黴毒素B1
糧食儲存不當容易發霉變質,黃麴黴易分泌黃麴黴毒素,其中常見的是黃麴黴毒素B1,黃麴黴毒素B1是公認的的致癌物,可導致肝癌及其他癌症。
6.沙門氏菌
沙門氏菌是一種致病菌,是粽子質量的一個極重要檢測指標。人體感染沙門氏菌會使人惡心、嘔吐、腹脹、腹瀉、關節炎、骨髓炎、腦膜炎、腎炎。
7.志賀氏菌
志賀氏菌是一種致病菌,是粽子質量的一個極重要檢測指標。人食用了被志賀氏菌污染的粽子極易導致腹瀉、痢疾。
8.金黃色葡萄球菌
金黃色葡萄球菌是一種致病菌,是粽子質量的一個極重要檢測指標。金黃色葡萄球菌超標的粽子會使人嘔吐。
9.菌落總數
菌落總數是判定粽子被細菌污染的程度、新鮮度及衛生質量的一個重要指標。 人食用了菌落總數超標的粽子極易腹瀉、嘔吐。
10.大腸桿菌
在粽子生產、儲運過程中有可能受到大腸桿菌污染而導致大腸桿菌超標。大腸桿菌超標的話容易引起胃腸炎、痢疾、霍亂、傷寒。
11.返青粽
為了使包出來的粽子面相好,存在非法使用硫酸銅和氯化銅浸泡粽葉的行為,用這種化學物質浸泡的粽葉包出來的粽子俗稱返青粽,這種返青粽粽葉可以較長時間保持碧綠,但是蒸煮過程中,粽葉中的銅會溶出到粽子里。人體攝入銅過多會導致溶血、腹瀉、嘔吐、血尿等。
12.硼砂
粽子中也有過非法加入硼砂的相關報道,加硼砂可以使粽子更加筋道爽口,更加有彈性。但是硼砂有較強的毒性,成人食用1-3g即可導致中毒,兒童致死量約為5g,成人約為20g。攝入含過多硼砂的粽子極其他食品可能會導致昏迷、紅斑、嘔吐、腹瀉、腎臟受損。
在以上介紹的粽子中存在的食安隱患中,過氧化值、鉛、金黃色葡萄球菌、沙門氏菌、菌落總數、大腸桿菌等是粽子衛生質量檢測中必檢的指標,但是其他項目也存在超標可能,並且像硼砂,雖然不在國家標准規定的檢測范圍之內,但是存在非法添加的可能,而返青粽有可能帶來的銅超標也同樣需要重視和加強檢測。
Ⅳ 端午吃不完的粽子可以做哪些好吃的美食
這是煮粥和喝甜粽子最簡單最方便的方法,比如蜜棗餃子和紅豆餡餃子。用砂鍋燒開開水,加入綠豆或紅豆,煮15分鍾,加入剩下的棗子粽子或蜜棗粽子,記得用勺子壓碎粽子,排骨倒入一起炒香,加入料酒、生抽、老抽、冰糖和水,大火燒開轉小火半小時。鍋燒熱,倒入油,粽子切小塊,煎成金黃色盛入盤中。
砂鍋中燒沸水,放入綠豆或者紅豆,煮15分鍾,加入剩的小棗粽子或蜜棗粽子,記得用勺子把粽子碾碎,一起煮10分鍾,再加入一頭剝散洗凈的百合綠(紅)豆粥在短短地時間內就出爐了!粽子我都直接放冷凍,然後就隨時吃隨時拿出來蒸熱吃。關鍵我是廈門燒肉粽,再去加工沒必要。
鹼粽我覺得也可以放冷凍,隨吃隨蒸,然後李子柒那個沾紅糖漿太經典了,看著就流口水,可以試下。然後用來煲綠豆沙湯水,放入曬乾的鹼水種快,就像成團西米露的感覺,糯糯的,入口會有點融化感,比單綠豆沙多了一股絕配的味道和軟化的口感,使得更美味。蛋煎粽:粽子從冷藏或冷凍拿出來就直接切片,不要加熱。雞蛋打散,把粽子放進去泡一下,鍋子燒熱加油,把裹了蛋液的粽子放入油鍋里,煎到兩面金黃。
Ⅳ 端午粽子家常做法,正宗端午粽子怎麼做
端午粽子的做法步驟
1
糯米泡到這個樣子就差不多了
2
將准備好的臘肉香腸切成小丁,用生抽泡一下
3
把瀝干水分的糯米和生抽浸泡的臘肉香腸拌勻,泡臘肉的生抽也一起拌到米里,這樣包出來的粽子才夠味
4
我找了很久也沒找到新鮮的粽葉,只找到這種乾的,湊合著用吧。粽葉同樣也是要事先用清水浸泡
5
干粽葉的表面有很多看不見的塵的,等葉子泡到柔軟,再用紗布或廚房用紙細細擦洗才能洗凈,畢竟是直接包裹食物的,多換幾次水沖洗,別捨不得用水哦
6
因為是自己一人操作,過程沒法兒拍下來,只能直接上包好的成品了。反正記住一句話,保證葉子包裹住米不會散架就行,自己吃嘛,繩子多繞幾圈沒關系,呵呵呵
7
我是用電壓力鍋煮的,用悶燉功能,總共煮了兩次,各三十五分鍾,也就是說一共用了一個小時十分鍾煮好這些粽子,煮好立刻掛在水池上滴干水冷卻
8
剛出鍋,趕緊剝一個來瞧瞧,煮好沒
9
煙熏臘肉香腸獨特的味道加上糯糯的糯米,香啊!!
Ⅵ 粽子有哪些做法
要想做好粽子,關鍵是要准備好材料,其實粽子的做法相對而言還是比較簡單的。就手把手教你包粽子啦。
粽子的形狀有很多種,一般有三角形,尖三角,正三角,還有正方形,長方形等等,包粽子的時候你會哪種包哪種,一般家庭包比較多的是三角形和長方形。如果你是在不會可以上網搜一下方法也是非常簡單易學的。可能第一次包沒那麼好看,但是自己家人吃的,只要不漏米就好了!還有建議粽子不要包的太大,因為粽子不好消化吃太多會腸胃不舒服,吃不完又浪費。
四、粽子煮多久
粽子主要的材料是糯米,糯米一般比較難煮,而且粽子都是實心的所以建議煮一到兩個小時,包的大的話可以煮更長時間,把裡面的材料都煮爛煮透了,這樣吃起來才香糯可口。
綜上,要包好粽子就要准備好材料,提前把糯米泡上,把粽葉煮好晾乾,不在於你包的有多好而在於包的過程,趕快行動起來和家人一起包粽子吧!
Ⅶ 馬上端午節到了,請問大家煮粽子怎麼煮請告訴我方法!
普通鍋煮粽子一定要小火煮,千萬不可大火,煮粽子鍋中加入的水一定要淹沒粽子,最最重要的找一個大盤子把粽子壓住,大盤子把粽子壓住,大盤子把粽子壓住,蓋上鍋蓋,小火慢煮,根據自己包的粽子的大小把握好時間。
馬上快到端午節了,我來說說粽子,粽子主要由粽葉和糯米製作而成,各個地方的包法不同,可以搭配多種食材做成不同風味的粽子。用普通鍋煮粽子需要多長時間,那要用看什麼火候還有粽子的大小,通常巴掌大的粽子用中火煮差不多一小時。煮粽子最好是用柴火大灶台來煮,粽子下鍋,加水沒過粽子,大火燒開,轉小火,慢煮兩個小時,時間到什麼時候以後,不要揭鍋,燜上一個晚上,第二天早晨在吃,炭火的余溫,把粽子燜的軟糯香甜,紅棗的甜味,都滲入糯米中,口感是最好的。
Ⅷ 端午節煮粽子的步驟先什麼接著什麼最後撒的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正陽節、天中節等,節期在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全國人民基本上都會包粽子。粽子,由粽葉包裹糯米蒸制而成,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慶食物之一。粽子早在春秋之前就已出現,最初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到了晉代,粽子成為端午節慶食物。粽子的主要材料是糯米、餡料和箬葉(或柊葉)等。由於各地飲食習慣的不同,粽子形成了南北風味;從口味上分,粽子有咸粽和甜粽兩大類。食粽的風俗,千百年來每年農歷五月初五的端午節,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粽子種類繁多,從餡料看,北方有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綠豆、五花肉、豆沙、八寶、火腿、冬菇、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廣東鹹肉粽、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
我是南方人,我就來說說我們那邊包粽子煮粽子的步驟吧:首先是泡糯米,如果裡面要放豆類或肉類,就泡上豆或者腌上肉。然後就是清洗粽葉,多洗幾遍後用水煮。煮粽葉是為了讓葉子變軟,好包而且不易壞。煮粽葉大概水開後15-20分鍾左右就行,然後拿出晾涼,這時候泡的米和腌的肉也差不多了,就准備棉線開始包,一般兩張葉子包一個,然後用棉線纏緊。包完粽子就是開始煮,把包好的粽子放鍋里加上淹沒過粽子的水就開火煮,一般45-60分鍾左右,後面要熟了會有濃郁的香氣飄出來。煮熟後撈出來就可以吃了。這就是南方人包粽子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