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寶寶的體溫中樞功能發育還不是很完善,體溫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溫度影響。那麼,作為爸爸媽媽應該如何注意呢?
新生兒的皮下脂肪較薄,體表面積相對較大,容易散熱,因此要注意給新生兒保暖。尤其是在冬季,室內溫度要保持在18℃—22℃。如果室溫過低,新生兒為了維持正常的體溫會使血管收縮,並導致耗氧量增加,減慢新陳代謝,持續的低溫環境容易引起新生兒硬腫症。
但也不要給新生兒穿蓋得太多,尤其是在新生兒發熱時,穿蓋得太多可引起高熱驚厥或抽風。
(圖片來源網路)
3、要經常觀察寶寶,看看他的四肢是不是發涼,體溫是不是在36℃以上。如果發現寶寶四肢發涼,體溫也比較低,就應該馬上進行復溫。如「袋鼠保溫法」,就是爸爸媽媽把寶寶抱在懷里,用自己的體溫來溫暖寶寶的身體。
復溫時應採取逐漸使體溫恢復正常的原則,不可讓體溫恢復得太快,一般通過24小時使新生兒的體溫恢復到36℃~37℃。
B. 電子體溫計給寶寶測體溫,能不能得到准確的結果
看著孩子發燒燃燒漂亮的腮紅。但是在這紅色的「誘惑」中,不到幾秒鍾,孩子就開始打擾你了。
哼哼無力,嬰兒開始哭,撓臉頰來表達自己的痛苦。
03測量單位的判斷
最高體溫無法推測發熱原因和疾病的嚴重性,發熱時間與疾病的嚴重性沒有必然的因果關系。04注意區分發熱和發熱。嬰兒體溫調節中樞發育不成熟,因此體溫容易受到環境體溫的影響。孩子的體溫高怎麼辦鑒別?
C. 孩子發燒家長很著急,但是怎麼正確量體溫呢
寶貝發燒是個讓爸爸媽媽著急的問題,發燒時都需要量體溫,可怎麼量好體溫呢?我們今天就來說說,如何採用合適的體溫計來測量寶寶的體溫。這可是個技術活,很多家長都沒有好好研究過這個問題。實際上孩子發燒時,獲得准確體溫非常重要!
根據美國兒科學會(AAP)推薦,4歲以下的兒童採用直腸測溫,溫度計的讀數會更加准確。但事實上國人是難以接受的。我們今天先講幾種比較常見的方法。
家長常用的測量體溫的工具:額溫計、水銀體溫計、電子體溫計、耳溫槍。
1、 額溫計:受外界環境影響大,導致額溫計讀數很容易不準確,不推薦使用。
4、耳溫計:
推薦產品:BRAUN(博朗) 、歐姆龍
安全性高、快速便捷、測量體溫准確率高、推薦使用。但針對小嬰兒可能測量不準確,因此建議1歲以上的兒童使用。
如何正確測量:
如果寶寶有汗、哭鬧不止,最好先不測,把寶寶汗擦乾,平靜狀態下測量較准確。
耳溫槍的使用方法
A:溫度計根據耳膜釋放的紅外熱波讀數。
B:精確的溫度讀數取決於拉直耳道。1歲內向後拉耳朵,1歲以上向後向上拉。
C:溫度計探頭對准對側眼睛和耳垂連線中點。
D:最大優點是測量時間不到2秒,時間超短。
E:如果孩子一直在寒冷的室外,則需要在室溫里呆至少15分鍾再測量。
F:耳垢、耳部感染和耳管不會妨礙讀數精確。
腋溫的測量方法
A:確保腋下乾燥後把溫度計尖端放在腋下。
B:夾住手臂約3-4分鍾或直到數碼溫度計發出嗶嗶聲。溫度計的尖端必須完全由腋下皮膚夾緊,媽媽要幫下忙。
你對量體溫還有什麼疑惑嗎?歡迎留言探討哦!如果覺得本文對你有幫助,歡迎收藏、轉發!轉發出去讓更多的家長朋友看到,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哦!
D. 嬰兒身體上的哪三個部位的溫度不一樣,多少度才算正常
寶寶在成長中,避免不了會發燒,而對於新手爸媽來說,很多時候給寶寶測體溫時都拿捏不準,而這也影響了對一些疾病的判斷。對於如何判斷寶寶體溫是否正常,怎麼給寶寶測體溫算是正確,新手爸媽有必要了解以下的內容了。
2、口腔內測量體溫:一般適合於4歲以上的寶寶,首先打開體溫表,接著把體溫表的末端一頭放進寶寶的舌下,並且往內插入,然後讓寶寶把嘴閉上一會,1分鍾後或者看指示燈亮了之後取出並讀取數值。
寶寶體溫的正確測量,直接關繫到及時判斷出寶寶的病情。對於新手爸媽,要掌握好給寶寶測體溫的方法,以便能夠判斷出寶寶的體溫是否有異常,這是非常重要的。通常測量寶寶有幾處地方,口內、腋下、肛門內,而這些位置在測量時都有注意事項,新手爸媽要提前了解清楚,才能進行操作。
E. 測量體溫的正確方法
基礎體溫測量方法
1、第一步:到葯店買一直基礎體溫計,特別提醒,普通體溫計和基礎體溫計是不一樣的,普通體溫計的刻度比基礎體溫計的刻度要稀疏很多。也可以選擇電子體溫計,讀數能精確地計數到小數點後一位,也比較適合測基礎體溫。用哪個都可以。
2、睡前,將基礎體溫計放在床上容易取到的位置,最好是枕邊,為了方便第二天一早起來,可以第一時間拿到體溫計。
3、每天早晨醒後,不起床,不大小便,不說話,不吸煙,不進食前提下,將體溫計放至舌下,測5分鍾。(每天大體固定起床時間測量為佳,夜間保證6-8小時睡眠)
4、每天記錄體溫並標在表格中,這一步也很重要。可以從網上下載列印個表格自己記錄,也可以用app記錄。方法可以靈活點,但要比較直觀的,東一個數據西一個數據的不好觀察。
(5)給孩子量體溫正確方法圖片擴展閱讀:測量體溫的注意事項
1、基礎體溫至少要連續測量兩三個月以上,在這段時間盡可能維持規律的就寢時間和起床時間。此外,睡眠時間一定要達到6小時以上。
2、清醒後應該避免立刻去上廁所、洗臉或漱口等動作。也不可以為了找尋體溫計而挺起上半身。就算未做出這么大的動作而只是躺在被子中伸懶腰或打呵欠、翻身,或是接觸睡在旁邊的孩子或和丈夫說話等,都會使體溫產生微妙的變化,影響測量的結果。
3、精神狀態對體溫也有影響。例如即使身體靜靜地躺著,可是前一天和丈夫吵架,清醒時仍然覺得焦躁.或為了孩子而感到煩惱時,體溫也會上升。人類的體溫受精神的影響很大,測量基礎體溫時,不只是身體,連心情都要保持平靜,這一點非常重要。
4、有一些急事或不可避免的疾病出現時,在基礎體溫表的備注欄中要詳加記錄。牙痛、頭痛、感冒、睡眠不足或是睡眠較淺等都會使體溫上升,所以最好記錄下來。
F. 體溫計怎麼看幾度
通常用戶使用的都是水銀體溫計,水銀體溫計的讀數方法是一手拿住體溫計尾部,即遠離水銀柱的一端,使眼與體溫計保持同一水平,然後慢慢地轉動體溫計,從正面看到很粗的水銀柱時就可讀出相應的溫度值。
讀數時注意千萬不要用手碰體溫計的水銀端,這樣會影響水銀柱而造成測量不準。如果使用的是電子體溫計,讀數則更加簡單,只需讀出液晶顯示屏上面的讀數即可。
(6)給孩子量體溫正確方法圖片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如多人混合使用,應注意消毒,可在使用前用酒精棉球對體溫計感溫部位進行消毒。由於電子體溫計有電子元器件和電池,不能在酒精中浸泡消毒,也不能在沸水中進行高溫消毒。
2、電子體溫計使用電池供電,所以使用前應檢查電源情況。盡管在使用後其會在一段時間後自動關機,但為了節約電源延長使用時間,建議使用後通過按鍵關機。
3、測量時應保持一定的時間,建議5~10分鍾。測量中發出BBB蜂鳴提示聲,則表示體溫數據正在鎖定並記憶測量結果,請不要立即取出,此後電子體溫計還需要進行微調數據,可能還會繼續發出提示聲。
G. 量體溫時要注意哪些細節,才能給寶寶量體溫時不鬧烏龍
寶爸在和寶寶玩耍的時候,突然覺得寶寶額頭發燙,好像發燒了。拿出剛買的紅外線溫度計給寶寶一量。顯示寶寶已經39度高燒了,但孩子精神很好。寶爸擔心孩子的身體,於是就拉上寶媽趕緊抱著寶寶往醫院跑,結果醫生量了寶寶的體溫以後告訴他們,娃的體溫不到37度,根本沒有發燒。難道是溫度計出了問題?
體溫高於38℃,需要每隔2小時測量一次
當寶寶體溫已經超過38℃已經高燒,建議家長間隔2小時給寶寶量體溫,一旦孩子出現精神萎靡、食慾不好的情況,爸爸媽媽都需要及時測量體溫。在體溫得到控制後,仍然需要每天都給孩子測量一次體溫,持續三天。
3、物理降溫之後,半小時測量一次
經過物理降溫之後,家長應該等半小時之後,對孩子進行體溫測量,並記錄下來。然後休息一小時之後,再重復這一過程,直到寶寶的體溫恢復正常為止。
1歲以前的寶寶,尤其是新生嬰兒健康風險指數高,所以監測寶寶的體溫,應當成為一種日常護理習慣。到准確的體溫數據,才能結合寶寶的狀態,了解娃的健康情況。需要注意的是,有時寶寶體溫升高,並不代表發燒,需要一段時間的觀察,如果體溫持續升高至37.5℃後,才考慮寶寶發燒的可能。
H. 寶寶發燒別只顧著體溫,正確方法怎麼做呢
孩子是父母的心,孩子在幼兒時期生病是很常見的。對於父母來說,他們遇到的最常見、最可怕的事情就是孩子發燒。當父母看到他們的孩子發燒時,他們就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緊張不安。因此,針對孩子突然發燒的問題,家長需要了解相關知識,當孩子突然發燒時,盡量採取正確的方式處理。當孩子突然發燒時,家長應該採取什麼正確的處理方式?
喝適量的水在高燒的情況下,發燒的孩子很容易脫水,及時補水可以緩解脫水。另外,水還有調節體溫的作用,適當飲水對孩子恢復正常體溫有一定的幫助。保持空氣流通小兒在發熱過程中應盡量保持周圍空氣的流通,流通的空氣能及時帶走小兒的體溫。此外,保持空氣流通還可以適當增加環境中空氣的含氧量,孩子在發高燒的過程中會感到更加舒適。
以上就是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還有什麼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給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評論,如果哪裡有不對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動交流,如果大家喜歡作者,大家也可以關注我哦,您的點贊是對我最大的幫助,謝謝大家了。。
I. 如何給寶寶正確的測量體溫
發熱的家庭護理中,准確測量體溫是第一要素。體溫主要可以通過腋窩、口腔、肛門、外耳道和額頭來測量。所以,家長們經常會過於糾結,究竟哪種測量方法更加准確。其實,如何正確的使用各種測量方法才是問題的關鍵。
一、腋溫的測量
測量腋溫是使用最廣泛,最傳統的體溫測量方法。測量時,要先擦乾腋下的汗水,再讓體溫計緊貼皮膚,曲臂過胸,手貼對側肩部,夾緊,保持5分鍾。37.2℃以下為正常體溫。但是過小的寶寶,因為容易隨意移動可影響准確度。而過胖的嬰兒,也可因脂肪過厚而影響准確度。
二、口溫的測量
口溫測量是比較方便、准確度較高的一種測量方法。測量口溫時,用口含的方法將體溫計置於舌頭下面保持5分鍾。37.5℃以下為正常體溫。但是,溫度計使用前必須先消毒干凈,而且要確保半小時內沒有吃或喝過熱過冰的東西。但是,過小的寶寶不建議測口溫,以防咬斷體溫計而造成危險。
三、肛溫的測量
肛溫測量因為密閉性好,所以測量值較為准確。37.5℃以下為正常體溫。但因為小孩容易哭鬧扭動,而造成溫度計侵入傷害,因此不推薦家庭常規使用,一般只限於在醫院由醫務工作者操作。
四、耳溫的測量
對於嬰幼兒來說,測量耳溫兼顧了快速、准確、安全等因素,所以推薦家庭里使用耳溫槍式溫度計為小寶寶測量體溫。測量前,家長輕輕向外拉直孩子耳朵的外廓,將體溫計全部阻塞外耳道,再開啟測量,直到測量結果顯示出來。37.5℃以下為正常體溫。但是如果寶寶有耳疾,或外耳道分泌物多,會影響測量准確度。
五、額溫的測量
額溫的測量主要是利用紅外線器械測量額頭的溫度。但由於額頭的體表溫度受外界環境影響大,准確度不是很高,所以使用並不廣泛。但是由於其測量速度快,不緊密接觸人體,所以常用於公共場所人體溫度的普查和初篩,以減少疾病的傳染和疫情蔓延。
除了正確使用各種體溫測量方法之外,爸爸媽媽們還應該了解,在一整天的時間交替中,人體的體溫一般是呈周期性波動變化的。一般凌晨2-6時體溫最低,下午13-18時體溫最高,但是變化幅度一般不會超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