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人工鼻的使用方法

人工鼻的使用方法

發布時間:2022-08-04 21:51:50

⑴ 人工呼吸是吸氣還是吹氣

吹氣 1。人工呼吸是採取人工方法幫助病人呼吸,最後使病人恢復呼吸功能的急救技術。人工呼吸不僅在麻醉時使用,對溺水、電擊、中毒、工礦事故、地震、航海意外和戰地急救等往往是搶救能否成功的先決條件。

2人工呼吸有多種方法,最常用的是口對口人工呼吸法和口對鼻人工呼吸法。口對口人工呼吸不需任何器械,操作時病人仰卧,頭後仰,將病人衣領解開,腰帶放鬆,清除口鼻內異物痰液,取出假牙,拉出舌頭,保持呼吸道通暢。操作者一手托起下頜,另一手捏緊鼻孔,術者先深吸一口氣,再對病人口部用力吹入,如此反復施行。如病人胸壁能隨每次吹氣而舉起,吹氣停止後於病人口部能感到氣流呼出時,即證明人工呼吸有效。人工呼吸每分鍾進行16次。如病人牙關緊閉,不能口對口呼吸則可行口對鼻呼吸。如同時有心跳停止,則可人工呼吸同時作胸外心臟按摩。一般人工呼吸與胸外心臟按摩比率為1∶4,即作一次人工呼吸,需作4次人工胸外心臟按摩。

⑵ 常用人工呼吸方法有幾種

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
artificial
respiration
用於自主呼吸停止時的一種急救方法。通過徒手或機械裝置使空氣有節律地進入肺內,然後利用胸廓和肺組織的彈性回縮力使進入肺內的氣體呼出。如此周而復始以代替自主呼吸。
人的心臟和大腦需要不斷地供給氧氣。如果中斷供氧3~4分鍾就會造成不可逆性損害。所以在某些意外事故中,如觸電、溺水、腦血管和心血管意外,一旦發現心跳呼吸停止,首要的搶救措施就是迅速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以保持有效通氣和血液循環,保證重要臟器的氧氣供應。現場急救人工呼吸可採用口對口(鼻)方法,或使用簡易呼吸囊。在醫院內搶救呼吸驟停患者還可使用結構更復雜、功能更完善的呼吸機。
在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時,使病人仰卧平地或硬板上,兩臂在身旁緊貼身軀,用手帕擦去口腔內異物,一手掌按前額,將另一手的食指和中指置於頦骨下,上抬下頦部,使頭顱後仰,這樣可使舌根與後咽壁分離,遮蓋氣管開口的會厭軟骨翹起,上呼吸道得以通暢。口對口吹氣時,用按於前額手的拇指和食指夾住鼻翼,口對鼻吹氣時,則可將上抬下頦手掌代替中、食指,以拇指、食指封閉口唇,搶救者作深吸氣後,俯身以口唇包圍病人口(鼻)部,用力緩慢呼氣,將氣壓入肺臟。吹氣時應見到胸廓擴張。每次吹氣時間約1~1.5秒,氣量800~1000毫升為宜,開始第1~2次量可多些。每次吹氣後,移開口唇,讓病人肺內氣隨胸廓回縮排盡,再重復吹氣,每分鍾約12次左右,每次吹氣務求用深吸氣的前部分呼氣,以保證最高含氧濃度;每隔5~10秒,測摸病人頸動脈搏動,如脈搏消失,胸前亦聽不到心跳,即進行體外心臟按摩,與人工呼吸交替進行;每2次吹氣後,以80~100次頻率進行體外心臟按壓15次。人工呼吸和體外心臟按摩交替4次後,檢查頸動脈搏動,若心臟跳動恢復,呼吸未出現,則繼續人工呼吸。如有兩人在場,一人做人工呼吸,一人做體外心臟按摩,吹氣與按摩的比例可調為5∶1。
現場搶救的同時,應迅速通知專業救護人員接應,或急送醫院治療。

什麼是人工呼吸啊!怎麼用,是吸對方氣還是給對方吹氣啊

CPR(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又叫心肺復甦術、人工呼吸,是用於自主呼吸停止時的一種急救方法。通過徒手或機械裝置使空氣有節律地進入肺內,然後利用胸廓和肺組織的彈性回縮力使進入肺內的氣體呼出,如此周而復始以代替自主呼吸。人工呼吸適用於窒息、煤氣中毒、葯物中毒、呼吸肌麻痹、溺水及觸電等患者的急救。人工呼吸方法很多,有口對口吹氣法、俯卧壓背法、仰卧壓胸法,但以口對口吹氣式人工呼吸最為方便和有效。
介紹幾種方法給你參考:

口鼻吹氣法
此法操作簡便容易掌握,而且氣體的交換量大,接近或等於正常人呼吸的氣體量。對大人、小孩效果都很好。操作方法:
(1)病人取仰卧位(即胸腹朝天)。
(2)首先清理患者呼吸道,保持呼吸道清潔。
(3)使患者頭部盡量後仰,以保持呼吸道暢通。
(4)救護人站在其頭部的一側,自己深吸一口氣,對著傷病人的口(兩嘴要對緊不要漏氣)將氣吹入,造成吸氣.為使空氣不從鼻孔漏出,此時可用一手將其鼻孔捏住,然後救護人嘴離開,將捏住的鼻孔放開,並用一手壓其胸部,以幫助呼氣.這樣反復進行,每分鍾進行14--16次。
如果病人口腔有嚴重外傷或牙關緊閉時,可對其鼻孔吹氣(必須堵住口)即為口對鼻吹氣。救護人吹氣力量的大小,依病人的具體情況而定。一般以吹進氣後,病人的胸廓稍微隆起為最合適。口對口之間,如果有紗布。則放一塊疊二層厚的紗布,或一塊一層的薄手帕,但注意,不要因此影響空氣出入。

俯卧壓背法
此法應用較普遍,但在人工呼吸中是一種較古老的方法.由於病人取俯卧位,舌頭能略向外墜出,不會堵塞呼吸道,救護人不必專門來處理舌頭,節省了時間(在極短時間內將舌頭拉出並固定好並非易事),能及早進行人工呼吸。氣體交瘓量小於口對口吹氣法,但搶救成功率高於下面將要提到的幾種人工呼吸法。目前,在搶救觸電、溺水時,現場還多用此法。但對於孕婦、胸背部有骨折者不宜採用此法。
操作方法:
(1)傷病人取俯卧、位,即胸腹貼地,腹部可微微墊高,頭偏向一側,兩臂伸過頭,一臂枕於頭下,另一臂向外伸開,以使胸廓擴張。
(2)救護人面向其頭,兩腿屈膝跪地於傷病人大腿兩旁,把兩手平放在其背部肩胛骨下角(大約相當於第七對肋骨處)、脊柱骨左右,大拇指靠近脊柱骨,其餘四指稍開微彎。
(3)救護人俯身向前,慢慢用力向下壓縮,用力的方向是向下、稍向前推壓。當救護人的肩膀與病人肩膀將成一直線時,不再用力。在這個向下、向前推壓的過程中,即將肺內的空氣壓出,形成呼氣。然後慢慢放鬆回身,使外界空氣進入肺內,形成吸氣。
(4)按上述動作,反復有節律地進行,每分鍾14--16次。

單人復甦術
當發現被救者的心臟、呼吸均已停止時,如果現場只有一人,此時應立即對被救者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和體外心臟按壓。
1:開放氣道後,捏住被救者的鼻翼,用嘴巴包繞住被救者的嘴巴,連續吹氣兩次。
2:立即進行體外心臟按壓30次,按壓頻率每分鍾80到100次。
3:以後,每作30次心臟按壓後,就連續吹氣兩次,反復交替進行。同時每隔5分鍾檢查一次心肺復甦效果,每次檢查時心肺復甦術不得中斷5秒以上。
(註:舊的建議胸外按壓與人工呼吸的比率為15:2,為簡化程序,便於大眾操作,新的標准規定胸外心臟按壓與人工呼吸比率為30:2)

⑷ 人工呼吸的方法 大家來看看吧

1、口對口呼吸法:

(1)呼吸道要通暢 在保持呼吸道通暢的情況下進行。如患者口鼻內有嘔吐物、泥沙、血塊、義齒等異物時,搶救者用紗布包住食指伸入口腔進行清除。松開衣領、褲帶、乳罩、內衣等。舌後墜者用紗布或手帕包住拉出或用別針固定在嘴唇上。

(2)先吹兩口氣 清洗病傷者口鼻異物後,口對口呼吸前先向患者口中吹兩口氣,以擴張已萎縮的肺,以利氣體交換。

(3)姿勢 患者仰卧位,頭後仰,頸部用枕頭或衣物墊起。口蓋兩層紗布,急救者用一手抬起下頜,另一手拇、食指捏緊病者鼻翼,以防吹進的氣體從鼻孔漏出。

(4)患者口張開,搶救者吸一口氣後,張大口將患者的口全包住。

(5)接著做捏鼻動作 快而深地向病者口內吹氣,並觀察病者胸廓有無上抬下陷活動。一次吹完後,脫離病者之口,捏鼻翼的手同時松開,慢慢抬頭再吸一口新鮮空氣,准備下次口對口呼吸。

(6)吹入量 每次吹氣量成人約1200ml,過大量易造成胃擴張。無法衡量時,急救者不要吸入過多的氣體。

(7)呼吸頻率 口對口呼吸的次數成人16~20/min。單人急救時,每按壓胸部15次後,吹氣兩口,即15∶2;雙人急救時,每按壓胸部5次後,吹氣1口,即5∶1,有脈搏無呼吸者,每5秒鍾吹一口氣(12~16/min)。

2、口對鼻呼吸:

(1)當患者有口腔外傷或其他原因致口腔不能打開時,可採用口對鼻吹氣,其操作方法是:首先開放患者氣道,頭後仰,用手托住患者下頜使其口閉住。

(2)深吸一口氣,用口包住患者鼻部,用力向患者鼻孔內吹氣,直到胸部抬起,吹氣後將患者口部張開,讓氣體呼出。如吹氣有效,則可見到患者的胸部隨吹氣而起伏,並能感覺到氣流呼出。

⑸ 人工呼吸的方法有五種,哪種效果最好

人工呼吸常用的有三種,即口對口(鼻)人工呼吸法、搖臂壓胸人工呼吸法、俯卧壓背人工呼吸法。其中口對口法效果最好且簡單易學,容易掌握;搖臂壓胸法適用於現場只有一人救護時採用;俯卧壓背法一般適用於溺水觸電者的救護。(1)口對口(鼻)人工呼吸法動作要領圖13-5 捏冊鼻掰准備進行1)使觸電者仰卧,並使其頭部充分後仰,一般應用一手托在其頸後,使其鼻孔朝上,以利於呼吸道暢通,但頭下不得墊枕頭,同時將其衣扣解開,見圖13-12)救護人在觸電者頭部的側面,用一隻手捏緊其鼻孔,另一隻手的拇指和食指掰開其嘴巴,若掰不開嘴巴,可用手捏緊嘴巴;准備向鼻孔吸氣,即口對鼻,見圖13-5。3)救護人深吸一口氣,緊貼掰開的嘴巴向內吹氣,也可隔一層布。吹氣時要用力並使其胸部膨脹,一般應每5s鍾吹一次,吹2s,放鬆3s。對兒童可小口吹氣。向鼻內吹氣與向口內吹氣相同,見圖4)吹氣後應立即離開其口或鼻,並松開觸電者的鼻孔或嘴

⑹ 怎樣做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方法很多,有口對口吹氣法、俯卧壓背法、仰卧壓胸法,但以口對口吹氣式人工呼吸最為方便和有效。
1.口對口或(鼻)吹氣法:此法操作簡便容易掌握,而且氣體的交換量大,接近或等於正常人呼吸的氣體量。對大人、小孩效果都很好。
操作方法:
(1)病人取仰卧位,即胸腹朝天。
(2)救護人站在其頭部的一側,自己深吸一口氣,對著傷病人的口(兩嘴要對緊不要漏氣)將氣吹人,造成吸氣。為使空氣不從鼻孔漏出,此時可用一手將其鼻孔捏住,然後救護人嘴離開,將捏住的鼻孔放開,並用一手壓其胸部,以幫助呼氣。這樣反復進行,每分鍾進行14--16次。
如果病人口腔有嚴重外傷或牙關緊閉時,可對其鼻孔吹氣(必須堵住口)即為口對鼻吹氣。
救護人吹氣力量的大小,依病人的具體情況而定。一般以吹進氣後, 病人的胸廓稍微隆起為最合適。口對口之間,如果有紗布。則放一塊疊二層厚的紗布,或一塊一層的薄手帕,但注意,不要因此影響空氣出入。
2.俯卧壓背法:此法應用較普遍,但在人工呼吸中是一種較古老的方法。由於病人取俯卧位,舌頭能略向外墜出,不會堵塞呼吸道,救護人不必專門來處理舌頭,節省了時間(在極短時間內將舌頭拉出並固定好並非易事),能及早進行人工呼吸。氣體交瘓量小於口對口吹氣法,但搶救成功率高於下面將要提到的幾種人工呼吸法。目前,在搶救觸電。溺水時,現場還多用此法。但對於孕婦、胸背部有骨折者不宜採用此法。
操作方法:
(1)傷病人取俯卧、位,即胸腹貼地,腹部可微微墊高,頭偏向一側,兩臂伸過頭,一臂枕於頭下,另一臂向外伸開,以使胸廓擴張。
(2)救護人面向其頭,兩腿屈膝跪地於傷病人大腿兩旁,把兩手平放在其背部肩胛骨下角(大約相當於第七對肋骨處)、脊柱骨左右,大拇指靠近脊柱骨,其餘四指稍開微彎。
(3)救護人俯身向前,慢慢用力向下壓縮,用力的方向是向下、稍向前推壓。當救護人的肩膀與病人肩膀將成一直線時,不再用力。在這個向下、向前推壓的過程中,即將肺內的空氣壓出,形成呼氣。然後慢慢放鬆回身,使外界空氣進入肺內,形成吸氣。
(4)按上述動作,反復有節律地進行,每分鍾14--16次。
3.仰卧壓胸法:此法便於觀察病人的表情,而且氣體交換量也接近於正常的呼吸量。但最大的缺點是,傷員的舌頭由於仰卧而後墜,阻礙空氣的出入。所以作本法時要將舌頭按出。這種姿勢,對於淹溺及胸部創傷、肋骨骨折傷員不宜使用。
操作方法:
(1)病人取仰卧位,背部可稍加墊,使胸部凸起。
(2)救護人屈膝跪地於病人大腿兩旁,把雙手分別放於乳房下面(相當於第六七對肋骨處),大拇指向內, 靠近胸骨下端,其餘四指向外。放於胸廓肋骨之上 。
(3) 向下稍向前壓,其方向、力量、操作要領與俯卧壓背法相同。

⑺ 常用的人工呼吸方法是什麼如何操作

人工呼吸是指用人為的方法,運用肺內壓與大氣壓之間壓力差的原理,使呼吸驟停者獲得被動式呼吸,獲得氧氣,排出二氧化碳,維持最基礎的生命。
人工呼吸方法很多,有口對口吹氣法、俯卧壓背法、仰卧壓胸法,但以口對口吹氣式人工呼吸最為方便和有效。

1.口對口或(鼻)吹氣法

此法操作簡便容易掌握,而且氣體的交換量大,接近或等於正常人呼吸的氣體量。對大人、小孩效果都很好。操作方法:

(1)病人取仰卧位,即胸腹朝天。

(2)救護人站在其頭部的一側,自己深吸一口氣,對著傷病人的口(兩嘴要對緊不要漏氣)將氣吹人,造成吸氣.為使空氣不從鼻孔漏出,此時可用一手將其鼻孔捏住,然後救護人嘴離開,將捏住的鼻孔放開,並用一手壓其胸部,以幫助呼氣.這樣反復進行,每分鍾進行14--16次。

如果病人口腔有嚴重外傷或牙關緊閉時,可對其鼻孔吹氣(必須堵住口)即為口對鼻吹氣。救護人吹氣力量的大小,依病人的具體情況而定。一般以吹進氣後,病人的胸廓稍微隆起為最合適。口對口之間,如果有紗布。則放一塊疊二層厚的紗布,或一塊一層的薄手帕,但注意,不要因此影響空氣出入。

2.俯卧壓背法

此法應用較普遍,但在人工呼吸中是一種較古老的方法.由於病人取俯卧位,舌頭能略向外墜出,不會堵塞呼吸道,救護人不必專門來處理舌頭,節省了時間(在極短時間內將舌頭拉出並固定好並非易事),能及早進行人工呼吸。氣體交瘓量小於口對口吹氣法,但搶救成功率高於下面將要提到的幾種人工呼吸法。目前,在搶救觸電。溺水時,現場還多用此法。但對於孕婦、胸背部有骨折者不宜採用此法。

操作方法:

(1)傷病人取俯卧、位,即胸腹貼地,腹部可微微墊高,頭偏向一側,兩臂伸過頭,一臂枕於頭下,另一臂向外伸開,以使胸廓擴張。

(2)救護人面向其頭,兩腿屈膝跪地於傷病人大腿兩旁,把兩手平放在其背部肩胛骨下角(大約相當於第七對肋骨處)、脊柱骨左右,大拇指靠近脊柱骨,其餘四指稍開微彎。

(3)救護人俯身向前,慢慢用力向下壓縮,用力的方向是向下、稍向前推壓。當救護人的肩膀與病人肩膀將成一直線時,不再用力。在這個向下、向前推壓的過程中,即將肺內的空氣壓出,形成呼氣。然後慢慢放鬆回身,使外界空氣進入肺內,形成吸氣。

(4)按上述動作,反復有節律地進行,每分鍾14--16次.

3.仰卧壓胸法

此法便於觀察病人的表情,而且氣體交換量也接近於正常的呼吸量.但最大的缺點是,傷員的舌頭由於仰卧而後墜,阻礙空氣的出入。所以作本法時要將舌頭按出。這種姿勢,對於淹溺及胸部創傷、肋骨骨折傷員不宜使用。操作方法:

(1)病人取仰卧位,背部可稍加墊,使胸部凸起。

(2)救護人屈膝跪地於病人大腿兩旁,把雙手分別放於乳房下面(相當於第六七對肋骨處),大拇指向內,靠近胸骨下端,其餘四指向外。放於胸廓肋骨之上。

(3)向下稍向前壓,其方向、力量、操作要領與俯卧壓背法相同。

⑻ 人工呼吸法有哪些

人工呼吸法是指用人工的方法有節律地使氣體吸進或排出肺臟,以保證機體耗氧量的供給和二氧化碳的排除。它是搶救病人呼吸暫停的措施之一。

1.口對口人工呼吸:

應用指征:適用於在沒有任何醫療設備的情況下,緊急搶救呼吸暫停的病人,尤其是對新生兒窒息的搶救效果最佳。

操作方法:立即使病人仰卧,松解衣扣,清除口腔內痰液、嘔吐物、血塊等,保持呼吸道通暢。然後一隻手把病人的下頜托起,使其頭部盡量後仰,另一手捏住病人的兩側鼻孔,防止漏氣,並用托下頜的手將病人口唇撐開,救護者深吸一口氣,對准病人口用力吹入,同時觀察病人胸部是否有起伏。吹氣後應立即離開病人的口,同時松開捏鼻孔的手指,以使吹入肺內的氣體自然排出。照此反復進行,成人每分鍾14~16次,兒童每分鍾18~24次,嬰兒每分鍾30~40次。吹氣力量大小要適中,不要過猛、過大,以防吹破肺泡,也不要過小,以免氣體供應不足,達不到急救目的。

2.口對鼻人工呼吸法:

應用指征:病人牙關緊閉的情況下,在不能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時,可用之。

操作方法:吹氣方法與口對口人工呼吸基本相同,只是把用手捏鼻改為捏病人的口唇,對准鼻孔吹氣,但吹氣力量應稍大,吹的時間要稍長。

3.用手人工呼吸法:

俯卧壓背人工呼吸法:病人俯卧,一隻手臂向前伸直,另一隻手臂彎曲枕在頭下,面部偏向一側。救護者面朝病人頭部,跨騎在病人的大腿兩側,兩手平放在其背後下部肋骨上,大拇指向內靠近脊柱附近,其餘四指分開,向外橫貼在背後,兩臂伸直。救護者俯身向前,依靠體重和臂力,慢慢地向下推壓,然後再把身體豎起來,放鬆兩手,這樣有規律地一壓一放。每分鍾16~20次。注意壓力不可過大,以免肋骨骨折。

仰卧壓胸人工呼吸法:先讓病人仰卧,兩臂平放在身旁,松解腰帶和衣扣。背部加一個墊,使胸部略隆起。病人頭側向一邊。救護者兩腿分開,騎跨在病人的大腿外側,面向病人頭部,兩手呈扇形張開,放在病人胸部兩乳下,兩臂伸直,依靠體重和臂力向上向內推壓病人的胸部,使其胸腔縮小,迫使肺內氣體排出。然後迅速放鬆兩手,使胸部自然擴張,以便外界氣體進入肺門,如此反復操作,成人每分鍾16~20次。

閱讀全文

與人工鼻的使用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治白斑病有哪些好方法 瀏覽:657
粉末活性炭顆粒度濕法檢測方法 瀏覽:889
考試編排方法和技巧 瀏覽:317
白色結晶土蜂蜜鑒別方法 瀏覽:160
天然檢測的方法 瀏覽:255
中效天井棉安裝方法 瀏覽:910
討論研究蓄積作用的意義和方法 瀏覽:314
血餘炭的食用方法 瀏覽:256
牛蛙骨骼標本製作方法步驟 瀏覽:984
紅銅火燒後用什麼方法使其變硬啊 瀏覽:901
早些入睡的正確方法 瀏覽:640
電腦藍屏了怎麼辦多種方法 瀏覽:187
皮筋安裝方法 瀏覽:945
磁力表使用方法 瀏覽:806
如何計算下期和值的方法 瀏覽:167
火線膿皰的快速獲得方法 瀏覽:547
尾盤快速跳水方法 瀏覽:437
豆角種植搭架方法圖片 瀏覽:978
中學物理的研究方法 瀏覽:107
好用的圖片文字識別方法 瀏覽: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