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程上最常用的硬度測量方法
工程上最常用的硬度測量方法是布氏硬度。
2. 工程中常用建築材料的合格性檢驗、判定方法有哪些
常用建築材料的合格性(質量),可通過核對材料出廠合格證;實測其規格、尺寸;目測外觀質量;試驗檢測其化學成分、力學性能等相關指標等檢查方法進行判定。
3. 常用的物理檢驗方法有哪些,如何進行測定
物理檢驗法
物理檢驗法大體有:物理量測定、不可見光檢驗、熒光檢驗、吸附與轉移。
1、度量衡檢驗法:幾何形狀及尺寸精度、質量、密度、粒度、粘度等。
2、光學檢驗法:利用光學原理採用各種光學儀器檢測材料的物理、化學性能及組分。
3、電性能檢驗法:利用電工原理採用電工、電子儀器檢測材料的各項電性能和電參數。
4、機械性能試驗法:利用物理力學原理對材料的力學和機械性能進行檢測。這是金屬和非金屬材料最常用最基本的檢驗方法,如拉伸強度、疲勞強度、硬度等。
5、無損檢測:在不損壞被檢材料的前提下,對材料表面或內部的缺陷、性能、狀態、結構進行檢測,主要有射線、超聲波、磁粉、滲透、渦流等探傷方法。
4. 工程測量中,在野外進行高程測量時,主要方法有哪兩種,何種測量方法的精度最高
測量高程通常採用的方法有:水準測量、三角高程測量和氣壓高程測量。偶爾也採用的流體靜力水準測量方法,主要用於越過海峽傳遞高程。例如歐洲水準網中,包括英法之間,以及丹麥和瑞典之間的流體靜力水準聯測路線。
①水準測量是測定兩點間高差的主要方法,也是最精密的方法,主要用於建立國家或地區的高程式控制制網。
②三角高程測量是確定兩點間高差的簡便方法,不受地形條件限制,傳遞高程迅速,但精度低於水準測量。主要用於傳算大地點高程。
③氣壓高程測量是根據大氣壓力隨高度變化的規律,用氣壓計測定兩點的氣壓差,推算高層的方法。
精度低於水準測量、三角高程測量,主要用於丘陵地和山區的勘測工作。
水準測量
確定兩點間高差的主要方法,也是最精密的方法,主要用於國家水準網的建立。除了國家等級的水準測量之外,還有普通水準測量。它採用精度較低的儀器,測算手續也比較簡單,廣泛用於國家等級的水準網內的加密,或獨立地建立測圖和一般工程施工的高程式控制制網,以及用於線路水準和面水準的測量工作。 珠峰高程測量
當跨越江河或山谷等天然障礙進行水準測量時,視線長度一般都超過規定的限度。在這種情況下進行的特殊水準測量,稱為跨河水準測量。跨越地點應選在水準路線附近的江河或山谷的最狹處,視線避免通過草叢、干丘或沙灘的上方;兩岸情況盡量相似,兩岸儀器的水平視線距水面或谷底的高度應盡可能相等;觀測圖形一般布設成平行四邊形。根據天然障礙的寬度和儀器設備等情況,可選用傾斜螺旋法、經緯儀傾角法或光學測微法進行觀測。觀測時,在對岸遠尺上安裝一塊或二塊特製的覘板,作為照準目標。跨越寬的天然障礙時,應從障礙兩側同時觀測。
三角高程測量
確定兩點間高差的簡便方法,但由於大氣折光影響,精度低於水準測量(見三角高程測量)。
氣壓高程測量
根據大氣壓力隨高程而變化的規律,用氣壓計進行高程測量的一種方法。在氣壓高程測量中,大氣壓力從前常以水銀柱高度(毫米)表示。溫度為 0℃時,在緯度45°處的平均海面上大氣平均壓力約為760毫米水銀柱(1mmHg=133.322Pa),每升高約11米大氣壓力減少1毫米水銀柱。一般氣壓計讀數精度可達0.1毫米水銀柱,約相當1米的高差。由於大氣壓力受氣象變化的影響較大,因此氣壓高程測量比水準測量和三角高程測量的精度都低,主要用於低精度的高程測量。但它的優點是在觀測時點與點之間不需要通視,使用方便、經濟和迅速。最常用的儀器為空盒氣壓計和水銀氣壓計。前者便於攜帶,一般用於野外作業;後者常用於固定測站或用以檢驗前者。
5. 現場混凝土強度檢測常用的有哪幾種,簡要概括實驗步驟
混凝土是建築工程的最主要材料,決定著工程的質量,強度又是決定混凝土其它性能的基礎,是混凝土最主要的的性能。檢測混凝土強度的方法很多,有試塊法、回彈法、超聲法、鑽芯法、拔出法,各種方法各有特點。
1、試塊法,是施工時把拌制好的混凝土倒入規定的立方體試模內,經震動或插搗成型,按規定的溫度及濕度進行養護28天後,進行試壓強度試驗,以150mm立方體試件為標准件,100mm和200mm立方體試件按規定的尺寸折算系數進行換算。混凝土試塊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混凝土實體的強度,也是混凝土質量評定的主要依據,是一種最常見最基本的檢測方法,也是最直觀最經濟的方法。
優點:通過試驗可以直接了解混凝土本身的強度,在施工中,在見證條件下製作的同條件養護試塊,等效養護試壓結果,經換算可作為結構實體強度等級的復驗依據,這一方法在大量的結構質量驗收檢驗中占據了主導地位。
缺點:試塊法能直接反映出混凝土本身的強度,但對於施工後的質量無法真實反映,有時試塊是合格了,但混凝土實體質量跟施工單位的水平、方法及工作態度有很大關系,質量如何很難確定,導致存在一定的質量安全隱患,另一方面,如果試塊製作馬虎,養護不規范,容易導致試塊質量不合格,而實際上混凝土質量強度是滿足要求的,從而導致不必要的麻煩。所以工地上混凝土的取樣如果不是按規定的數量隨機抽取,而是根據混凝土攪拌質量的好壞來取,質量好的時候才取樣,所取的樣品就沒有代表性,不能真實反映混凝土的質量情況。
2、鑽芯法,是在有代表性的混凝土結構上用金鋼石鑽頭鑽取芯樣,經過加工,兩端鋸切、磨平或補平後,製作成圓柱體進行抗壓強度測定。構件齡期不少於14天、強度不低於10Mpa的混凝土都可採用鑽芯法檢測其強度,但由於取芯後會對結構造成一定的損傷,特別是抽到結構的鋼筋損傷會更大,因此,對於重要部位的結構構件,應徵得設計方的復核同意,方可進行抽芯。取芯的部位、數量也要有具體的規定。
優點:鑽芯法是一種直接可靠,直接反映構件混凝土實際情況的局部破損檢測方法,對於無損檢測法很難准確測定的各種強度等級的混凝土強度,鑽芯法可以比較准確地測定其強度。此外,從抽出的芯樣部分可以直接觀察到該構件內部混凝土實際情況,如骨料分布、蜂窩氣孔、裂縫等。
缺點:勞動強度大,取樣工藝要求嚴格,芯樣加工要求高,兩端面平整度及跟柱邊垂直度要求很高,如果不平整會造成強度偏低,另外對結構構件會造成局部損傷,檢測費用較高,構件鋼筋太密也無法抽取。
3、回彈法,通過回彈儀測定混凝土表面硬度,再結合混凝土的碳化深度繼而推斷其抗壓強度。回彈儀測定的回彈值是混凝土表面的硬度,材料的硬度又跟材料的強度有關,從而建立回彈值跟強度的專用測強曲線來推斷強度值。採用回彈法進行檢時,其檢測面應為原狀混凝土面,並應平整、清潔,不應有疏鬆層、浮漿、麻面,必要時用砂輪清除疏鬆層和雜物,且不應有殘留的粉末或碎屑
優點:使用簡單、靈活,測試速度快和檢驗費用低,檢測人員到現場隨機
抽取檢測,及時掌握混凝土的真實強度及澆築的整體水平。
缺點:其精度相對較差,需藉助一定的測強曲線,當混凝土表面與內部質量有明顯差異,如遭受化學腐蝕或火災,硬化期間遭受凍傷等,則不能用此方法。
4、超聲檢測法
超聲檢測法由於超聲檢測能對混凝土內部空洞、不密實區的位置和范圍、裂縫深度、表面損傷層厚度、不同時間澆築的混凝土結合的質量和混凝土勻質性做出比較准確的判定,而這正是其他檢測方法所無法做到的,所以,該法在工程檢測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當採用超聲法測強時,由於影響聲速的因素很多,如水泥品種、水泥用量、含砂率,粗骨料品種和最大粒徑、含水率、齡期等,當所用材料、含水率和齡期不同時,傳播速度與混凝土的強度關系將有很大不同,因此用超聲法很難准確地測定混凝土的強度,目前通常是將超聲法和回彈法綜合在一起來測定混凝土的強度,即所謂超聲回彈綜合法(單一的超聲法主要還是檢測混凝土的勻質性)。
按照《超聲回彈綜合法檢測混凝土強度技術規程》(超聲回彈法)測得的混凝土強度比混凝土的實際強度小,但其規律比較明顯,且離散性較小,說明這種方法還是比較可靠的,但需要根據各地區的混凝土所用材料及環境條件建立相應的測強曲線。
5、後裝拔出法
拔出法已被很多國家採用,並已有相應的試驗標准。後裝拔出法檢測混凝土強度,系指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鑽孔、磨槽、嵌入錨固件並安裝拔出儀進行拔出試驗,測定極限拔出力,根據預先建立的拔出力與混凝土強度之間的相關關系檢測混凝土強度。被檢測混凝土的強度不應低於10.0MPa。《後裝拔出法檢測混凝土強度技術規程》(CECS69-1994)中規定當對結構或構件的混凝土強度有懷疑時,或舊結構混凝土強度需要檢測時,可按後裝拔出法進行檢測,檢測結果可作為評價混凝土質量的一個主要依據。具有如下特點:(1)拔出法是工程中檢測結構混凝土強度的有效方法,優點明顯。(2)中、高強度混凝土的拔出法檢測中,選擇環形支承還是三點支承,還應根據混凝土組成和內部結構特點進行研究,探索合理的方法。(3)由於各因素的差異,使用拔出法檢測混凝土強度應建立地方測強曲線,從而進一步提高檢測結果的准確性。
在檢測混凝土強度時,採用何種方法,應根據被測混凝土結構的具體情況及檢測條件綜合確定。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規定試件強度評定不合格時,可採用非破損或局部破損的檢測方法,對構件的混凝土強度進行推定。當需要准確判定結構混凝土強度等級,且有條件時,可優先考慮採用鑽芯法或採用鑽芯法修正,鑽芯法是目前准確性最高的方法;當混凝土質量比較均勻時,可採用回彈法和超聲回彈法,如果用鑽芯法進行校核則可以提高精確度;當混凝土強度比較低時,不宜用抗拔法,因為此時測得的混凝土強度偏高。
結論:本文比較了幾種混凝土強度檢測方法及其特點,得出了各種方法的不同適用范圍。混凝土強度檢測的目的是:採集必要數據,通過數據的計算與修正,推定混凝土強度,最後對被檢測混凝土構件做出正確的判斷。因此,檢測數據的可靠性是選擇檢測方法時首先應考慮的;其次在選擇檢測方法時既要考慮檢測構件的適用性,還要考慮檢測費用、檢測速度以及對結構的破壞程度等。在實際應用中,應根據具體工程情況和各種檢測方法的特點來選擇合理的檢測方案。
6. 工程材料質量的檢驗方法有哪幾種
問題知識「築訊中國」為你解答:
工程材料質量的檢驗方法有書面檢驗、外觀檢驗、理化檢驗和無損檢驗四種。
7. 常用的材料硬度的測量方法有那些
金屬洛氏法:
1、洛氏硬度應選擇在較小的溫度變化范圍內進行,因為溫度變化可能會對試驗結果有影響。所以試驗一般規定在10~35℃的室溫進行。
2、試樣應平穩地放置在剛性支承物上,並使壓頭軸線與試樣表面垂直。避免試樣產生位移。使壓頭與試樣表面接觸,在無沖擊和振動的情況下施加試驗力,初試驗力保持不應超過3秒。
3、將測在不小於1s且不大於8s的時間內,從初試驗力增加到總試驗力,並保持4s±2s,然後卸除主試驗力,保持初試驗力,經過短暫穩定後,進行讀數。為了讀數准確,在試驗過程中,硬度計應避免受到任何沖擊和震動。
4、在多處取值時,兩相鄰壓痕中心間距離至少應為壓痕直徑的 4倍,但不得小於2mm。任一壓痕中心距試樣邊緣距離至少應為壓痕直徑的2.5倍, 但不得小於1mm。
金屬布氏法:
1、一般試驗在10~35℃的室溫進行即可,如果有對溫度要求嚴格的試驗(視乎材料對溫度的敏感性),試驗溫度應為23℃±5℃。
2、試驗力的選擇應保證壓痕直徑在0.24D~0.6D之間。試驗力-壓頭槌直徑的平方的比率鞋(1.02F/D2比值)應根據材料和硬度值選擇。
3、為了保證在盡可能大的有代表性的試樣區域試驗,應盡可能選取大直徑的壓頭;當試樣尺寸允許時,應優先使用直徑為10mm的球壓頭進行試驗。
4、使壓頭與試樣表面垂直接觸,垂直於試驗面施加試驗力,加力過程中不應有沖擊和震動,直至將試驗力施加至規定值。
5、試驗力保持時間為10~15秒。對特殊材料,試驗力保持時間可以延長,但誤差應在±2秒。
6、任一壓痕中心距試樣邊緣距離,至少為壓痕平均直徑的2.5倍。相鄰壓痕中心間的距離至少為壓痕直徑的3倍。應在兩相互垂直方向測量壓痕直徑,用兩個讀數的平均值計算布氏硬度。
金屬維氏法:
1、試驗一般在10~35℃的室溫進行。對溫度要求嚴格的試驗,試驗溫度應為23℃±5℃。根據試樣厚度和硬度選擇試驗力。使壓頭與試樣表面垂直接觸,垂直於試驗面施加試驗力,加力過程中不應有沖擊和震動,直至將試驗力施加至規定值。
2、試驗力保持時間為10~15秒。對特殊材料,試驗力保持時間可以延長,直至試樣不再發生塑性變形,但誤差應在±2秒。應測量壓痕兩條對角線長度,用其算術平均值或通過查表得到硬度值。放大系統應能將對角線放大到視場的25%~75%。
顯微維氏法:
1、試驗一般在10~35℃的室溫進行。對溫度要求嚴格的試驗,試驗溫度應為23℃±5℃。根據試樣厚度和硬度選擇試驗力。使壓頭與試樣表面垂直接觸,垂直於試驗面施加試驗力,加力過程中不應有沖擊和震動,直至將試驗力施加至規定值。
2、保持試驗力的時間為10~15秒。對特殊材料,試驗力保持時間可以延長,但誤差應在±2秒。
(7)工程測度材料最常用的方法擴展閱讀:
硬度測試實驗的注意事項
1、試樣(被測工件)表面應平坦光潔(粗糙度Ra不大於1.6um) ,無污物等。
2、對於特殊類試樣如與壓頭粘結的活性金屬材料,可以適當塗些油料(如煤油)。
3、試樣的製取應注意因外界因素引起表面組織變化,從而對硬度值構成影響。如製取試樣時因過熱引起的燒傷等。
4、試樣或者被測層的厚度應負荷標准。如採用金剛石錐壓頭厚度不小於壓痕殘余深度(壓頭壓入深度)的10倍;球壓頭不小於壓痕殘余深度的15倍。
5、對於凹面或者凸面試樣應該進行必要的硬度值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