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杭芍和白芍的功效
杭芍和白芍的功效
杭芍和白芍的功效,白芍是屬於補血葯,主產業浙江,安徽,生產在杭州的屬於杭白芍。白芍性微寒,屬滋養解痙葯。 能滋養強壯,解痙止痛。 以下了解杭芍和白芍的功效
杭芍的功效與作用
白芍;性微寒,屬滋養解痙葯。
能滋養強壯,解痙止痛。
主治:頭痛,頭暈,胸肋痛,腹痛,子宮痛,痢疾,手足拘攣,月經不調,崩漏等。
古代;並無白芍、赤芍之分,統稱:芍葯。
後來,因赤芍活血行瘀力強,才有了白芍、赤芍之分。
白芍作為中葯材,都有哪些功效與作用
白芍葯是毛莨科植物,主產於安徽浙江、四川等地區,它不僅是一位能夠裝點生活,美化環境,還具有獨特的補血柔肝緩急的功效,已經逐漸成為養陰葯物中的重要一員。
白芍葯味道苦、酸,性微寒,能夠入肝經、脾經,是重要的補陰虛葯物。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白芍苦寒能夠入肝經,微酸能夠收斂肝陰,柔肝養血,所以對於女性出現的月經先期、月經後期或是由於女性沖任失養而導致的閉經疾病有較好的效果。四物湯中用到白芍葯補益肝陰虛弱,滋養肝經的重要作用,所以女性月經不調而又有面色不榮、崩中漏下疾病的患者,是可以使用四物湯加減使用的。
肝在體合筋,白芍獨特的入肝經、養陰緩急止痛的功效使得白芍成為治療肝脾不和,胸腹疼痛,四肢拘急症狀的'主要葯物。而血虛肝鬱導致氣血周流不暢的疾病,無須活血行淤,只需要配伍柔肝止痛,活血行血的當歸、柴胡等葯物,多能夠取得較好的療效,這就是「逍遙散」能夠治療血虛肝鬱疾病的最重要原因。
白芍還是一味養血斂陰和營養衛的中葯,由於白芍味道苦寒,能夠收斂肝陰,又能入肝經平抑肝陽,所以後來我們在治療高血壓等肝陽上亢疾病時候多喜歡加一些白芍,這與白芍的特殊功效相關。
杭白芍的功效:
杭白芍即浙江杭州白芍,處方中寫白芍、杭芍、大白芍均指生白芍,炒白芍又稱炙白芍,還有酒白芍、醋白芍、焦白芍,杭白芍有養血和營;緩急止痛;斂陰平肝的功效,杭白芍主治月經不調;經行腹痛;崩漏等,虛寒性腹痛泄瀉者以及小兒出麻疹期間不宜食用杭白芍。
葯名:杭白芍
別名:金芍葯、芍葯。
性味:苦;酸;微寒
歸經:肝經;脾經。
功能:養血和營;緩急止痛;斂陰平肝。
主治:月經不調;經行腹痛;崩漏;自汗;盜汗;脅肋脘腹疼痛;四肢攣痛;頭痛;眩暈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5-12g;或入丸、散。大劑量可用15-30g。
葯材基源:杭白芍為芍葯科植物芍葯及毛果芍葯的根。
炮製:
1、白芍《金匱玉函經》載:"颳去皮。"《雷公炮炙論》:"於日中曬干,以竹刀刮上粗皮並頭上了,銼之。"《世醫得效方》:"去蘆,鍘碎。"現行,取原葯材,除去雜質,分開大小條,浸至六、七成透,悶潤至透,切薄片,乾燥。
2、炒白芍:《經效產寶》載:"炒黃。"《婦人良方》:"微炒。""炒焦黃。"現行,取白芍片置鍋內,用文火加熱,炒至表面微黃色,取出放涼。炒用性緩,柔肝,和脾,止瀉。
3、酒白芍:《扁鵲心書》載:"酒炒。"《湯液本草》:"酒浸。"《炮炙大法》:"酒浸蒸切片。"《本草崇原》:"切片,酒潤,覆蓋過宿。"現行,取白芍片,噴淋黃酒拌勻,稍悶後,置鍋內用文火加熱,炒干,取出放涼。每白芍片100kg,用黃酒10kg。酒制行經,止中寒腹痛。
4、醋白芍《綱目》載:"醋炒。"現行,取白芍片,用米醋拌勻,稍悶後置鍋內,用文火加熱,炒干,取出放涼。每白芍片100kg,用米醋15kg,醋炒斂血、止血。
5、土炒白芍《時病論》載:"土炒。"現行,取灶心土(伏龍肝)細粉置鍋內,用中火炒熱,倒入白芍片,炒至表面掛土色,微顯焦黃色時,取出,篩去土粉,放涼。每白芍片100kg,用灶心土20kg。
6、白芍炭《丹溪心法》載:"炒成炭。""燒灰存性。"《醫學綱目》:"煅存性。"現行,取白芍片,置鍋內,用武火加熱,炒至焦黑色,噴淋清水少許滅盡火星,取出,晾乾,涼透。制炭止血。此外,還有煨白芍、鹽白芍、麩炒白芍。
處方中寫白芍、杭芍、大白芍均指生白芍,為原葯去雜質,潤透切片,生用入葯者。
炒白芍又稱炙白芍。為白芍片用麩以文火炒至微黃,略帶焦斑,篩去麥麩,晾涼入葯者。
酒白芍又名酒炒白芍、酒芍。為白芍片用黃酒淋灑拌勻,然後炒干入葯者。寒性緩解,活血功效增強。
醋白芍又名醋炒白芍、醋芍。為白芍片用米醋噴淋,用文火微炒入葯者。偏於斂肝止痛,養血止血。
焦白芍又名焦芍、白芍炭。為白芍片用武火炒至焦黑,存性,取出用清水滅盡火星,然後晾乾入葯者。偏於斂血止血。
杭白芍的作用:
杭白芍性涼,味苦酸,微寒,具有補血柔肝、平肝止痛。斂陰收汗等功效,適用於陰虛發熱、月經不調、胸腹脅肋疼痛、四肢攣急,瀉痢腹痛、自汗盜汗、崩漏、帶下等症。
1、杭白芍治婦人脅痛:香附子四兩(黃子醋二碗,鹽一兩,煮干為度),肉桂、延胡索(炒)、白芍葯。為細末,每服二錢,沸湯調,無時服。(《朱氏集驗醫方》芍葯湯)
2、杭白芍治腳氣腫痛:白芍葯六兩,甘草一兩。為末,白湯點服。(《歲時廣記》)
3、杭白芍治下痢便膿血,里急後重,下血調氣:芍葯一兩,當歸半兩,黃連半兩,檳榔、木香二錢;甘草二錢(炒),大黃三錢,黃芩半兩,官桂二錢半。上細切,每服半兩,水二盞,煎至一盞,食後溫服。(《素問病機保命集》芍葯湯)
4、杭白芍治婦人懷妊腹中疞痛:當歸三兩,芍葯一斤,茯苓四兩,白術四兩,澤瀉半斤,芎藭半斤(一作三兩)。上六味,杵為散。取方寸匕,酒和,日三服。(《金匱要略》當歸芍葯散)
5、杭白芍治婦女赤白下,年月深久不差者:白芍葯三大兩,乾薑半大兩。細銼,熬令黃,搗下篩.空肚,和飲汁服二錢匕,日再。(《廣利方》)
6、杭白芍治金創血不止,痛:白芍葯一兩,熬令黃,杵令細為散。酒或米次下二錢,並得。初三服,漸加。(《廣利方》)
7、杭白芍治產後血氣攻心腹痛:芍葯二兩,桂(去粗皮)、甘草(炙)各一兩。上三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聖濟總錄》芍葯湯)
8、杭白芍治消化性潰瘍:白芍200克,甘草150克,白鬍椒20克。共研細末,每次5克,每日3次,飯前30分鍾口服。可連服2個月。
5、杭白芍治痛經:白芍二兩,乾薑八錢。共為細末,分成八包,月經來時,每日服一包,黃酒為引,連服三個星期。(內蒙古《中草葯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9、杭白芍治肌肉痙攣:杭白芍30——60克,炙甘草10——15克。每日1劑,水煎分3次服。
10、杭白芍治高血壓:白芍20克,生地15克,牛膝9克,鉤藤15克。每日1劑,水煎服。
11、杭白芍治風毒骨髓疼痛:芍葯二分,虎骨一兩(炙)。為末,夾絹袋盛,酒三升,漬五日。每服三合,日三服。(《經驗後方》)
12、杭白芍治骨質增生症:白芍40克,木瓜12克,雞血藤15克,威靈仙15克,甘草12克。每日1劑,水煎服。
杭白芍的功效與作用是流傳比較廣泛的中醫美容方法,可能要數明代(16世紀)醫學著作《醫學入門》記載的三白湯,「白芍、白術、白茯苓各5克,甘草2.5克,水煎,溫服」。這個方子最初治療傷寒虛煩,後來發現可以補氣益血、美白潤膚,遂在民間流傳開來。此方配伍精當,適於氣血虛寒導致的皮膚粗糙、萎黃、黃褐斑、色素沉著等。中醫認為人的皮膚悅澤與否和臟腑功能有密切關系,如果臟腑病變,氣血不和則皮膚粗糙,面部生斑。因此,該方劑從調和氣、調理五臟的功能入手,從而美白祛斑。
白芍、白術和白茯苓是傳統的潤澤皮膚、美白的葯物,它們與甘草一起還可以延緩衰老。在中醫理論中,白芍味甘、酸,性微寒,有養血的作用,可以治療面色萎黃、面部色斑、無光澤。白茯苓味甘、淡,性平,能祛斑增白。甘草性平,味甘,有潤膚除臭的功效,用於脾胃虛弱所導致的口臭以及皮膚皸裂等。
杭白芍用葯禁忌:
虛寒之證不宜單獨應用。白芍性寒,虛寒性腹痛泄瀉者以及小兒出麻疹期間不宜食用;此外,服用中葯藜蘆者也不宜食用白芍。
1、《本草經集注》:"惡石斛、芒硝。畏消石、鱉甲、小薊。反藜蘆。"
2、《本草衍義》:"血虛寒人,禁此一物。古人有言曰,減芍葯以避中寒,誠不可忽。"
3、《本草經疏》:"白芍葯酸寒,凡中寒腹痛,中寒作泄,腹中冷痛,腸胃中覺冷等證忌之。"
4、《本草正》:"若脾氣寒而痞滿難化者忌用。"
5、《葯品化義》:"疹子忌之。"
6、《得配本草》:"脾氣虛寒、下痢純血、產後三者禁用。"
白芍和杭芍作用一樣嗎?
白芍和杭芍其實是一種葯作用區別不大,從地域區別在於杭白芍為地道葯材產於浙江杭州地區,其有效成份都優於其它地方種植的白芍。
杭勺是白芍嗎
是的
白芍的功效
【別稱】白芍葯、杭芍、川芍、毫芍。
【形態特徵】多年生草本植物,高40~80厘米。根肥大,圓柱形,表面黑褐色或棕黃色,莖直立,光滑無毛。葉互生,下部莖生葉,小葉片狹卵形、橢圓形或披針形,頂端尖,基部楔形,葉面無毛。五~六月開花,花朵大而美麗,白色,有時有深紫色或紅色斑塊,數朵生於枝頂或枝端,花瓣倒卵形。8月結果,果實由3~5個小分果組成,無毛、先端鉤狀向外彎。根可入葯,夏、秋季采,鍋內煮至無硬心後除去外皮,或先除外皮再煮,曬干備用。
【生長環境】全國大部分地區有分布。多生於山坡、草叢、林下。
【性味功效】味苦、酸,性微寒。平肝止痛,養血調經,斂陰止汗。
【驗方精選】第一方:白芍適量,與甘草按2:1的劑量混合。
用法:共為細末。每次30克細末加水120毫升,煮沸3~5分鍾。澄清後溫服,每日1~2次。通常葯後30~100分鍾即顯效。
主治:支氣管哮喘。第二方:白芍10克,當歸10克,熟地黃10克,香附10克,川芎3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月經不調,痛經。第三方:白芍10克,黃芩10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痢疾腹痛。第四方:白芍15克,薺菜15克,羅布麻根6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肝旺頭痛,眼花頭暈,高血壓。第五方:白芍15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腓腸肌痙攣疼痛(小腿筋),腹肌痙攣疼痛。第六方:白芍10克,防風10克,白術10克,陳皮6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慢性腸炎,腹痛、腹瀉。第七方:生白芍24~40克。
用法:取上葯,加生甘草10~15克,水煎。口服,每日1劑。
主治:習慣性便秘。
❷ 炒白芍和生白芍有什麼區別
區別:
生白芍有鎮靜,抗驚厥,鎮痛,降溫作用;白芍總甙能增強正常小鼠的學習和短時記憶,但不影響其長時記憶。生白芍對肝臟有保護作用,對胃液分泌有抑製作用。生白芍能顯著增加小鼠心肌營養血流量,有升高血壓和增強心音作用。
生白芍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的形成白芍中所含有的芍葯甙對人體因醋酸引起的疼痛,有明顯的鎮痛作用。因甘草中含有的甲醇復合物對於這種疼痛也有明顯的鎮痛作用,所以兩者可以同用,效果更好。
炒白芍中的提取物對於肝臟有保護作用。如提取物乙醇能夠降低同功酶的活性,可以對抗肝臟組織中的噬酸性變性以及壞死。炒白芍對於腸胃管道可以起到很好的抑製作用,防止腸胃組織自動收縮產生的痙攣反應。
炒白芍可以增強吞噬細胞的吞噬作用,可以吞噬一些病變的細胞,從而起到免疫的作用。炒白芍對於一些炎症有抵抗作用,如關節炎。炒白芍還可以調理月經不調,腹痛泄痢、養血止痛、治療胸腹脅肋引起的疼痛。
(2)醋白芍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擴展閱讀:
一般多選擇排水良好,通風向陽,土層深厚、肥沃的土壤。栽前應精耕細作,深耕30-40厘米,耕翻1~2次。結合耕翻每畝施廄肥或堆肥2 500~4 000克作基肥,耙平作成寬1.3~2.3米的高畦,如雨水過多,排水不良,畦寬可減至1米左右,畦間排水溝20~30厘米,畦長可視地形而定。芍葯忌連作。
主要為分根繁殖,也可用種子繁殖,但因種子繁殖生長周期長,生產上應用較少。
⑴分根繁殖:分根繁殖是芍葯生產上常用方法,生產周期短。收獲時,將芍葯芽頭從根部割下,選健壯芽頭,切成小塊,每塊芽2~4個,芍芽下留2厘米長的頭,以利生長,隨切隨栽或暫時沙藏、窖藏後再栽,芍葯8~10月種植,按行株距50厘米×30厘米,穴栽,穴深10厘米左右,每穴放芽頭1~2個,芽苞向上,放平,然後覆土5厘米左右,蓋實。每畝栽2 500株左右。
⑵種子繁殖:單瓣芍葯結實多。8月上中旬種子成熟,隨采隨播,或用濕砂混拌貯藏至9月中、下旬播種。苗株生長2~3年後進行定植。
芍葯適宜溫暖濕潤氣候條件,性喜陽光、喜溫、喜肥和一定的耐寒特性。在年均溫14.5℃,7月均溫27.8℃,極端最高溫42.1℃的條件下生長良好。芍葯是宿根植物。每年3月萌發出土,4-6月為生長發育旺盛時期,花期5月,果期6-8月,8月中旬地上部分開始枯萎,這時是芍葯甙含量最高時期。芍葯種子為上胚軸休眠類型,播種後當年生根,再經過一段低溫打破上胚軸休眠,翌春破土出苗。
❸ 中葯白芍的主要作用
功效:養血柔肝,緩中止痛,斂陰收汗。主治胸腹脅肋疼痛,瀉痢腹痛,自汗盜汗,陰虛發熱,月經不調,崩漏,帶下。
注意事項
宜:血虛陰虛之人胸腹脅肋疼痛,肝區痛,膽囊炎膽結石疼痛者宜食;瀉痢腹痛,婦女行經腹痛者宜食;自汗易汗盜汗者宜食;腓腸肌痙攣,四肢拘攣疼痛,不安腿綜合症患者宜食;同甘草配合用可以緩解各種胸腹及四肢疼痛。 忌:白芍性寒,虛寒性腹痛泄瀉者忌食;小兒出麻疹期間忌食;服用中葯藜蘆者忌食。
❹ 生白芍的功效有哪些對身體有什麼幫助
白芍葯味道苦、酸,性微寒,能夠入肝經、脾經,是重要的補陰虛葯物。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白芍苦寒能夠入肝經,微酸能夠收斂肝陰,柔肝養血.養血斂陰:本品苦酸而陰柔,入肝經血分,能化陰補血,和營斂陰,補肝血而養血脈,斂陰精以和營衛,為肝家要葯。用於:①月經不調:肝血不足、營衛空虛而致月經不調,崩中漏下
白芍,即白花芍葯。又名金芍葯。為芍葯科白芍屬多年生草本。其塊根呈圓柱形或紡錘形,褐色;莖直立,有分枝;大葉互生,小葉狹卵形或橢圓形;花形碩大,色白,素潔高雅,堪比牡丹,白芍因為入葯的方法及各地叫法不同,有多個名稱 白芍、花子、白芍葯、金芍葯、杭芍、大白芍、生白芍、炒白芍、炒杭芍、酒白芍、醋白芍、焦白芍、白芍炭等。
中醫將白芍主要用於月經不調、經行腹痛、崩漏、自汗、盜汗症狀及肝氣不和,脅肋脘腹疼痛,或四肢拘攣作痛,肝陽上亢,頭痛,眩暈之證。1、生用:有養陰,平肝陽的作用;2、炒白芍:寒性緩和,長於養血和營;、酒炙:長於調經止血,柔肝止痛。
為芍葯科植物芍葯及毛果芍葯的乾燥根。白芍粉是中葯的一種,它也是生活中比較常用的一味中葯,算得上是一種滋補品,可謂是加到了很多葯材當中。
❺ 白芍和赤芍的區別是什麼
一、主治療效相同
赤芍味苦,性涼,具有化瘀、止痛、涼血、消腫的功效,對腸風下血、月經不調、自汗盜汗、目赤腫痛、腹痛、脅痛等症,有較好的治療效果。而白芍為毛莨科芍葯屬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葯除去外皮的根。性涼,功效與赤芍基本相同,傳統上多用於陰虛發熱、自汗盜汗,主治頭暈、頭痛、胸脅疼痛、痢疾腹痛、闌尾炎腹痛、腓腸肌痙攣、痛經和月經不調等症。
二、都可止痛
赤芍則用於活血祛瘀止痛,多治肝鬱血滯之脅痛、血滯痛經、症瘕腹痛、跌打損傷、瘀腫疼痛等血滯疼痛症狀。而白芍用於柔肝止痛,多治肝脾不和的胸痛、腹疼痛或四肢攣急疼痛等症狀。
三、功效與作用不同
食用白芍可以幫助改善心肌,而食用赤芍可以幫助我們治療一些腫痛的現象,食用赤芍對於調理女性的月經不調是非常有幫助的。白芍還可以增加我們的抵抗力,所以兩種都擁有各自的功效與作用。
❻ 醋的作用有哪些醋的巧用介紹
烹調用醋
醋是一種重要的調料,它能派上許多用場。
1.解腥:在烹調魚類時可加入少許醋,可破壞魚腥。
2.祛膻:在燒羊肉時加少量醋,可解除羊膻氣。
3.減辣:在烹調菜餚時如感太辣可加少許醋,辣味即減少。
4.添香:在烹調菜餚時加少許醋能使菜餚減少油膩增加香味。
5.引甜:在煮甜粥時加少許醋能使粥更甜。
6.催熟:在燉肉和煮燒牛肉,海帶,土豆時加少許醋可使之易熟易爛。
7.防黑:炒茄子中加少許醋能使炒出的茄子顏色不變黑。
8.防腐:在浸泡的生魚中加少許醋可防止其腐敗變質。
9.起花:在豆漿中加少許醋.能使豆漿美觀可口。
10.用鋁鍋燒菜時加醋調味,會使鋁的溶解量增加,由於食用含鋁過多的食物會使人腦細胞衰老,引起消化和內分泌功能紊亂,因此,用鋁鍋燒菜時不宜放醋。
11.除銹:在一些生銹的金屬上把食醋塗抹在生銹部位,多塗抹幾次,擦凈.或將其放入食醋中浸泡數日亦可。
日常妙用
軟化魚骨:煮魚時添加少許醋,能將小魚魚骨煮得柔軟可口。
蛋皮剝殼:煮蛋前,先在水中加些醋,煮好後便容易剝殼。
使肉柔軟:炒肉或燉肉時,加進一小匙白醋,就能使肉柔軟而且快熟;從冰箱取出待退冰的肉,先沾上一點醋,約經一小時後烹煮,則肉質柔嫩可口。
淡化醬菜鹹味:醬菜太咸時加點醋,可使鹹味變淡而味美。
魚不腐敗:魚剖開洗凈後去水氣,浸於醋中,則魚久不變味,醋亦不變濁。
去生魚皮:將生魚置於醋中,很快就能將魚皮與肉身剝離。煎蛋皮:煎蛋皮宜用小火,蛋加點醋一起打,能使蛋煎得又薄又有彈性。
煎魚不粘鍋:新買的鍋用醋洗凈,則煎魚不粘鍋。
烹煮海帶:煮海帶時加些醋,就容易煮透而且可口。
浮腫病患者:常喝醋能治療浮腫,或能減少疼痛。
消腫:在患處微腫而未化膿前,以棉花沾醋擦拭可以消腫。
治失眠:睡前飲一杯冷開水加一湯匙醋,便易入睡。
治頭痛、頭暈:以浸過醋之熱毛巾覆於額頭,可治頭痛、頭暈。
皮膚細嫩:用醋王與甘油的混合液塗抹皮膚,能使皮膚細嫩光滑。
初患腳氣的人:若將患部浸泡於少許醋與四十度熱水的混合液中約十五分鍾,持續二周即見成效。
化妝更美艷:臉洗凈後,再用一盆清水加一湯匙醋來洗,再用清水清洗一遍,如此化妝起來倍覺光艷美麗。
擦亮皮鞋:如要皮鞋擦得特別晶亮,可在鞋油中加一兩滴醋,即可收到效果。
擦亮銅銀器:沾醋擦拭,可保長久光亮。
擦亮玻璃器皿:醋一大匙、氨水(即阿摩尼亞)兩小匙、清水半盆混合起來,用來擦拭玻璃器皿、傢具,能擦得特別光亮。
毛絨品現光澤:取一大盆清水,再滴進幾滴醋,將洗凈的毛絨品衣物放入漂洗,可使毛絨品增加光澤。
衣服不褪色:衣服洗凈後,再用清水加少許醋攪洗,有色衣服便不褪色。
燙平褶痕:衣服下擺太短,放長後,褶痕不易燙平,可用醋沿著褶痕一擦,便可燙平。
去陶瓷器皿污漬:(1)可用醋與鹽的混合液清洗。(2)放於加數滴醋的水中,便會去污。
洗襪子:清洗襪子時加入少量的醋,不但能殺菌,並能除臭。
去油漆污漬:刷過油漆後,如果有油漆的污跡留在門上、地面等,可用熱醋擦除。
去瀝青:手腳等部位若沾染上瀝青,可先用醋擦拭,再以肥皂、溫水洗凈。
去味:切洗蔥或洋蔥後,刺鼻的味道會留在手上,久久不去,沾一點醋即可洗去。
美容護膚
●皮膚護理
用加醋的水洗皮膚,能使皮膚吸收到一些十分需要的營養素,從而起到松軟皮膚、增強皮膚活力的作用。皮膚粗糙者,可將醋與甘油以5:1的比例,混合塗抹面部,每日堅持,容顏就會變得細嫩,皺紋減少。在洗臉水中,加一湯匙醋,洗畢後用清水反復洗凈,也有美容之效。
●頭發護理
用醋200毫升加水500毫升,燒熱洗頭,每天1次,對防脫發、頭癢、頭屑療效顯著。用醋洗頭,可以令頭發飄順,容易打理而且兼有去頭皮屑的功效。特別適合燙染後的頭發。(因為染法劑或燙發劑一般都是強鹼性的)
方法一:大約以1:10的比例,用水將醋沖淡。用醋洗過的頭發會特別有光澤。
方法二:每次洗頭時先把洗發精抹在頭上洗第一遍,沖洗後再適當抹點洗發精,起泡泡後倒上約10—20ml的醋跟著一起搓洗,待3—5分鍾後,再用清水沖洗干凈即可。
●護甲美甲
在溫水中加進半茶匙醋,用其浸泡手指甲或趾甲,然後再進行修剪。此時,不但指甲皮易於修剪,而且指甲縫中的污垢也容易清除,手指甲和趾甲也光亮晶瑩。
●消除疲勞
洗澡時,可在水中放點醋浸浴,浴後會使肌肉放鬆,疲勞消除,皮膚光滑。
其他妙用
●蜂蜜白醋露讓人苗條
想要更苗條、更健康的美眉注意了!蜂蜜白醋露不需改變日常的飲食規律,只需將蜂蜜和白醋以1:4的比例調配,如果是清晨剛醒來,可選擇早餐前20分鍾空腹喝(記得要刷牙);如果是中餐和晚餐的話,可在飯後立即飲用。值得注意的是,在挑選白醋時,要挑選由高粱、大米、黃豆製成的天然醋,避免化學添加物,這樣才符合現代的健康概念。
●醋花生降血壓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預測,到2025年,全球將有15億人口有血壓高的問題,但是血壓偏高光吃葯也不是辦法,或許您可以試試古老的「紅衣醋花生」。取紅衣的花生仁浸在陳醋中,密封一周以上(密封是為了不讓花生仁發霉),每天晚上睡前食用3~5顆的花生,連續服食7天為一個療程,即可回到正常血壓。但這段時間也要注意控制飲食及配合運動,及請醫師協助比較安全。
●止經痛
取白芍片100克加上15克的白醋拌勻,以慢火炒到微黃,即可食用。它的主要成分有芍葯甘、鞣酸質,中醫的解釋為「苦酸微寒」,主要作用是入肝經,因此可養血斂陽、柔肝止痛,對於女性血虛萎黃、月經不順、痛經,女性心情躁悶的肝鬱脅痛、眩暈、頭痛具有相當療效。
●告別金魚眼
熬夜太晚,第二天眼睛腫腫的,不過別著急,這里提供一個簡單的秘方:使用適量的牛奶,加白醋與溫水調勻,然後用干凈的棉球蘸抹,反復在眼皮四周按摩3~5分鍾,最後用熱毛巾蓋住雙眼,每天10分鍾,你也會是一個「電眼美人」。
生活巧用醋
1、外出容易暈車,如喝下不很酸的食醋水,可以清爽精神,減輕暈車症狀。
2、失眠,可將一湯匙食醋倒入冷開水中,攪勻喝下,即可迅速入睡。如果加入等量的蜂蜜,則效果更佳。
3、有人發生昏厥,可把手帕浸過食醋後捂在昏厥者的鼻子上,刺激患者清醒。
4、新購的瓷製餐具、茶具、酒具、放入10%的醋水內煮上兩三小時後再用,可除去新瓷器所含的微量鋁,避免鋁毒危害身體。
5、在烹調水產品蟹、是、海蜇時,先用1%的醋液浸泡一小時,可防止嗜鹽桿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6、醋煮花生米或黃豆,是高血脂、肥胖症和高血壓、冠心病患者的佳餚,具有降脂、降壓的療效。
7、宴飲進食,如感胸滿腹脹,可用醋50毫升加水至100毫升沖淡服下,增加胃酸,促進消化。
8、飲酒過量已有醉意者,可服50%食醋100至200毫升,解酒毒、養肝腎。
9、餐後的食具,如果使用1%食醋液煮沸消毒,可防止病毒性肝炎、痢疾等傳染病。
醋在生活中還有很多功效與作用:炒菜時加少許醋可防止維生素流失;燒魚放醋可使魚骨中的鈣質更容易被人體吸收;燉肉放少量醋可讓肉更爛更香;酗酒者可用醋解酒;油炸食品蘸醋吃可除油膩;用醋擦傢具可除異味;壺里水垢太多可用溫熱的醋浸泡後再洗;衣物上的果汁和銹跡也可用醋除去等等。在化學工業中,醋中所含的醋酸更是極其重要的原料,用它製成的各種香精都是飲料中不可或缺的成分。
❼ 炒白芍與生白芍的區別是什麼
1、生白芍和炒白芍之間最重要的區別就是加工方式不同,它們來源於同一種植物,是植物白芍的根,但生白芍是把植物白芍的根取出以後,去掉泥沙切片,曬干後直接得到的中葯,而炒白芍則是把切好的生白芍用文火炒制加工以後得到的中葯材。
2、生白芍和炒白芍在要有功效上也有一定區別,經過加工的炒白芍葯性比較柔和,具有養血斂陰的重要功效,它在臨床上多用於人類肝氣不足和脾胃虛弱的治療,而生白芍的葯性較強,它的止痛效果特別好,是治療人類胸類脹痛和經期腹痛的常用葯。
生白芍飲片性狀:
1、白芍呈類圓形的薄片。表面淡棕紅色或類白色,平滑。切面類白色或微帶棕紅色,形成層環明顯,可見稍隆起的筋脈紋呈放射狀排列。氣微,味微苦、酸。
2、炒白芍形如白芍片,表面微黃色或淡棕黃色,有的可見焦斑。氣微香。
3、酒白芍形如自芍片,表面微黃色或淡棕黃色,有的可見焦斑。微有酒香氣。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白芍
❽ 醋炒白芍的功效與作用
白芍生品擅於
養血斂陰,平抑肝陽
。
經酒炙後,能
降低酸寒之性,善於和中緩急
。
炒白芍葯性稍緩,以養血斂陰為主。
醋炙後,入肝收斂,可斂血、止血,
疏肝解郁
。
土炒可
借土氣入脾
,增強
柔肝和脾、止瀉
作用
❾ 白芍做法有很多,炒白芍和白芍有什麼區別
白芍葯味道苦、酸,性微寒,能夠入肝經、脾經,是重要的補陰虛葯物。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白芍苦寒能夠入肝經,微酸能夠收斂肝陰,柔肝養血,所以對於女性出現的月經先期、月經後舌降少苔,脈虛弱者,用以養血柔肝,與阿膠、龜板、牡蠣、雞子黃合用,如《溫病條辨》大定風珠。2.柔肝止痛:本品酸寒,能補能泄,補肝血、斂肝陽、疏脾土,調肝血以緩攣急,柔白芍,即白花芍葯。又名金芍葯。為芍葯科白芍屬多年生草本。
代葯理研究表明有:抗炎鎮痛作用;增強免疫力(白芍煎劑對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都有增強作用);抗病原微生物(抗菌普廣且作用強);中樞抑製作用和耐缺氧作用;保肝解毒作用;與熟地、當歸等補血葯一起使用。治療血虛有熱、月經不調,比如《景岳全書》中的保陰煎,與黃芩、黃柏、續斷等清熱、止血葯一起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