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生孩子和蛋疼哪個更痛
男人說蛋疼 女人說生娃。。。。
㈡ 人的痛苦分為十級,分別為哪十級
第1級:蚊子叮咬
第2級:打過麻葯後動手術
第3級:情人間友好的打情罵俏
第4級:父母恨鐵不成鋼的打罵
第5級:用巴掌抽打,留下紅色掌印
第6級:不注意飲食引起的腸胃炎,肚子痛
第7級:用棍棒打,留下黑紫色印記
第8級:各種方式引起的大面積流血性外傷
第9級:皮肉之苦,老虎凳、扎竹簽、紅烙鐵等滿清十大酷刑
第10級:造成肢體殘疾,如打仗中受傷被炸掉手指
第11級:內臟痛,據說蘇聯特工發明了一種逼供法,把毛巾擰成螺旋狀,讓人吞下去,毛巾到胃部與胃壁繳在一起
第12級:母親分娩時的感覺
最輕如蚊子叮咬應該可以算是數字分級法的1級,而樓主說的挨子彈或者挨刀子按照受傷部位的不同應該可以算是國際法的:III度或者Ⅳ度。一、 數字分級法(NRS):數字分級法用0-10代表不同程度的疼痛,0為無痛,10為劇痛。疼痛程度分級標准為:0:無痛;1-3:輕度疼痛;4-6:中度疼痛;7-10:重度疼痛二、 根據主訴疼痛的程度分級法(VRS法)0級:無疼痛。 I級(輕度):有疼痛但可忍受,生活正常,睡眠無干擾。Ⅱ級(中度):疼痛明顯,不能忍受,要求服用鎮痛葯物,睡眠受干擾。Ⅲ級(重度):疼痛劇烈,不能忍受,需用鎮痛葯物,睡眠受嚴重干擾可伴自主神經紊亂或被動體位。三、視覺模擬法(VAS劃線法) 無痛/劇痛之間劃一條長線(一般長為100mm),線上不作標記、數字或詞語,以免影響評估結果。一端代表無痛,另一端代表劇痛,讓患者在線上最能反應自己疼痛程度之處劃一交叉線。四、 疼痛強度評分Wong-Baker臉對嬰兒或無法交流的病人用前述方法進行疼痛評估可能比較困難。可通過畫有不同面部表情的圖畫評分法來評估:無痛、有點痛、稍痛、更痛、很痛、最痛。
㈢ 誰知道臨床疼痛的評估方法有哪些
目前臨床常用的評估方法主要有下列幾種:
文字描述評分法(Verbal descriptors scale VDS):醒目、便於理解,對文化程度低或不識字的人難於應用。
數字評分法(Numericalrating scalle NRS):准確簡明,但不能用於沒有數字概念的患兒。
口頭評分法(Verbal rating scale VRS):易理解,表達清楚、准確具體,但易於受文化程度、方言等因素影響。
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簡便易行,但精確度稍差。
Wong--Baker面部表情評估法(The Modified Wong-Baker Faces Scale):直觀真實,沒有文化背景的要求,常用於小兒、及表達困難者,但需要觀察者仔細辨識。
改良面部表情評分法(The Modified Faces ,Legs, Activity,Cry and Consolability Scale FLACC)表情、下肢、活動、哭泣可安慰性評分法。多用於4歲或4歲以下幼兒、有先天性認知缺陷或老年人以及無法用其它評測方法的病人。
疼痛問卷調查表評估法:常用的有(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MPQ) McGill問卷表,因其考慮到病人對疼痛的生理感覺,情感因素、認知能力等因素設計
,能比較准確評價疼痛的強度和性質。但易受病人文化程度和情感因素的影響。
疼痛的評估方法與管理
選擇適宜的評估方法:對每個新入院病人下放一把HND疼痛尺,由主班或責任護士教給病人及家屬具體使用方法,必要時反復指導,直到完全掌握。並應根據病人認知情況和喜好選擇其中的一種評估方法,同一病人前後使用同一種評估方法。對個別病人如認知障礙、無認知能力的嬰幼兒則使用改良面部表情評分法(FLACC)。
生命觀測單的記錄:病人使用了哪種評估方法,在相應的□內打√,不同性質的疼痛用不同的符號表示(如脹痛用◎標記)。間隔疼痛表示法:記錄在病人認為最痛的時間內,兩次疼痛之間用虛線連接;持續疼痛表示法:記錄在評估時相應的時間內,之間用實線連接。用紅色水筆(體溫用黑色,脈搏用紅色,呼吸用黑色)標記。疼痛部位變化等特殊情況可由醫生及時記錄在病程日誌中。如果病人有一種以上的疼痛,應針對每種疼痛採用上述程序進行評估,疼痛評分應記錄在生命體征觀測單上。
疼痛評估頻率
(1)中度(≤5)以下疼痛病人每天2次,時間為2PM、6AM,(與測體溫同時),分別評估病人6AM-2PM、2PM-6AM期間的疼痛情況,記錄在相應時間內。
(2)中度(>5)以上疼痛病人每天3次,時間為2PM、10PM、6AM,(與發熱病人測體溫同時),分別評估病人6AM-2PM、2PM-10PM、10PM-6AM期間的疼痛情況,記錄在相應時間內。
(3)劇痛或需觀察用葯情況的病人,則遵醫囑按時評估並記錄
㈣ 生過小孩的請進來,生孩子痛嗎到底有多痛
這要看你的痛覺閾值是高還是低,痛覺閾值高的人沒有痛覺閾值低的人感覺那麼痛。但痛是肯定的。就是剖腹產也會痛(麻葯醒了痛但一般可以忍受)。據說痛覺分為十三級,第一級是被蚊子咬,最高的十三級痛就是生孩子。 生孩子前我以為反正痛又不會死人(我的痛覺閾值相當低對痛覺很敏感),只要肯忍受應該能對付過去。生的時候知道錯了,痛也許是不會死人的,但是痛起來真的很想去死。第一次和痛經的痛跟這種痛比起來只能算是撓破點皮的痛。因為痛到最後我還是生不出來只能剖腹,有的人說剖腹產時打麻醉葯也痛,但我真沒感覺出來,因為那時我差不多已經快昏過去了,只覺得心裡長舒了一口氣:終於可以不用再痛啦。 建議怕痛的話,可以剖腹產,但是前提是生產發作再進醫院剖腹,然後不打催產針直接剖(打催產針的作用是促使子宮收縮變薄方便醫院執刀當然對產婦也好創口會比較小),作為過來人我提醒你,即使是剖腹產,如果打了催產針再行剖腹的話剖之前也是會非常疼的,因為正常生的話陣痛的時間間隔是逐漸縮短的,打了催產針一下就過渡到生之前的痛,我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你(尤其是怕痛的人),這種痛沒有幾個人能忍受得了,我住院的時候不是我一人痛,有幾個同時生產的產婦,還有比我叫得更慘的,那感覺就像中美合作所受酷型差不多吧。 自己生:一是痛覺閾值要高不怕痛或是雖怕痛但很能忍。二是要力氣大身體強壯,因為痛起來的時候越是痛越要用全身力氣去抵抗才能經受得住,沒力氣很快就會虛脫。至於時間上也是因人而異,有的人要很久才能生下來有的半天就搞定了還有更快的。這跟身體素質還有遺傳有關。一般你媽媽生你時是什麼情況你也會差不多。 剖腹產:我同學是這樣進行的,一首先找家有熟人的醫院說好是剖腹產,然後到了生的時候直接住進醫院不打催產針就剖,所以基本沒受什麼多大的痛苦,但是她是自己選的日子剖腹,對胎兒很不利,孩子生下來比較難帶,也不肯長個,身體不是太好。這也是我為什麼說一定要等胎兒自己發動生產再去剖腹的原因,也算是前車之簽吧。 我是真的很想自己生,但可惜遺傳是先破完羊水(這對順產有點不利)再發作生產,不幸又打了催產針更加劇了疼痛的程度,然後經過十個小時的陣痛,仍然沒有生下來,最後進了手術室剖腹,剖腹的過程很快,半個小時就搞定了。但那種痛真是終生難忘啊,我終於知道為什麼那麼多人說母親「偉大」是什麼意思了,那意思就是不是一般人能忍受得痛。
㈤ 疼痛程度評估的意義,常用評估疼痛程度的方法有哪幾種
你好,疼痛評估是疼痛治療的前提,准確、及時地對疼痛進行評估可以給臨床治療提供必要的指導和幫助,是有效治療疼痛的關鍵。
最常用的疼痛評估方法有3種,包括自述評估法、生理評估法和行為評估法;疼痛評估方法還有很多,比如:McMillan疼痛評估表、顏色模擬評估法(CAS)、急性疼痛評分法(DAN)標准等。
㈥ 有幾種分娩鎮痛方法
常用的鎮痛方法主要有四種:
1、 精神預防性鎮痛法:精神預防性鎮痛是通過消除產婦對分娩過程的恐懼和焦慮而減輕疼痛,目前的導樂分娩即是該方法的具體應用。
2、針刺和經皮電刺激鎮痛法、全身葯物鎮痛法可能存在不可忽視的不良反應使臨床應用受到限制。
3、椎管內阻滯鎮痛法:椎管內阻滯是目前鎮痛效果最確切, 且副作用最小的分娩鎮痛方法, 已成為國內外分娩鎮痛的最佳選擇。
㈦ 每名產婦分娩時的疼痛程度都不一樣,如何有效緩解宮縮疼痛
臨床上可以選擇無痛分娩,分娩時通過麻醉減輕宮縮的疼痛。此外,還可以用一些小方法來緩解疼痛。不要太緊張。保持心情舒暢。焦慮不能緩解疼痛。其次,可以仰卧,深呼吸,盡量放鬆腹部。也可以通過注意力轉移來緩解疼痛,如聽音樂、聊天、適當的活動等。除了以上方法,孕婦還可以和家人朋友溝通,得到他們的安慰和緩解,緩解疼痛帶來的抑鬱情緒。呼吸,宮縮開始時深呼吸。深呼吸可以讓子宮充滿更多的氧氣,緩解疼痛。
別急,自然等疼痛變強。坐在椅子上,背部像騎馬一樣,兩腿分開,頭放在胳膊里。如果醫院里有搖椅,來回搖可以減輕疼痛,還可以活動活動。為了順利產下寶寶,產婦要及時使身體活動、下蹲、開足,這樣可以使骨骼、關節打開,站立、下蹲,調節呼吸,緩解疼痛。這個動作建議在疼痛感沒有那麼強烈的時候做。調整呼吸可以轉移對疼痛的注意力,保持身體平衡。我相信我會順利分娩,保持好心情,可以提高對疼痛的耐受力。或者讓身邊的親人給你放一些輕松的音樂,也能減輕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