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肉桂附子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肉桂附子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發布時間:2022-08-02 18:32:49

⑴ 附子與肉桂、乾薑的作用有何異同

不同點:

乾薑主入脾胃經,長於溫中散寒、健運脾陽而止嘔;

肉桂、附子甘而大熱,散寒止痛力強,善治脘腹冷痛甚者及寒濕痹痛,二者又能補火助陽,用治腎陽虛證及脾腎陽虛證。附子和乾薑能回陽救逆,用治亡陽證,附子為「回陽救逆第一要葯」,回陽力強,乾薑力弱,常相須為用。

肉桂沒有回陽的功效,但肉桂能引火歸原,溫經通脈,用治虛陽上浮及胸痹、陰疽、閉經、痛經等。乾薑尚能溫肺化飲,用治肺寒痰飲咳喘證。

相同點:

附子、乾薑、肉桂均為辛熱之品,能溫中散寒止痛,治療脾胃虛寒證。

乾薑的作用:

1、對體虛心悸有一定效果

乾薑是一味溫熱的葯材,對於心血供應不足和生病或者是生產後的人有補心強心的作用。

2、驅除體內寒氣、溫暖脾胃

自古以來便有煮姜湯驅除寒氣的習慣,乾薑自然也有這般效果,而且對於脾胃虛寒的的人群用作日常調理的輔助材料也是很不錯的選擇。

3、潤肺化痰止咳

乾薑本身便是一味可入脾肺及心經的葯材,所以對弈外感燥邪引起的肺燥熱、痰多咳嗽是有良好效用的,而且平常使用乾薑能起到一定的護肺作用。

4、有抗菌消炎

乾薑中含有的有效物質能夠很好的對抗炎症,也能有效的避免一些有害病菌對人體的侵害。

5、對於受寒或脾胃虛弱造成的拉稀有治療作用

在受寒和脾胃不好的情況下有拉稀不止的症狀可以用研磨成粉的乾薑沖服。

(1)肉桂附子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擴展閱讀:

附子價值

經加工炮製品有鹽附子和黑附片、白附片、炮附片、或統稱為制附片。附子味辛,性大熱,有毒,溫里散寒、助陽行水、補火、止痛和局麻等功效。而且附子對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有興奮作用。

肉桂價值

肉桂的樹皮、葉及「桂花」(初結的果)均有強烈的肉桂味,其中以桂花最濃,依次為花梗、樹皮及葉。枝、葉、果實、花梗可提制桂油,桂油為合成桂酸等重要香料的原料,用作化妝品原料,亦供巧克力及香煙配料,葯用作矯臭劑、驅風劑、刺激性芳香劑等,並有防腐作用。

乾薑價值

用於脘腹冷痛,嘔吐泄瀉,肢冷脈微,寒飲喘咳。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附子

網路-肉桂

網路-乾薑

⑵ 肉桂的食用方法及注意有哪些

肉桂也就是桂皮,是一種比較常見的香料。當然,除了可以用作香料之外,肉桂也還有很多其他吃法,由於肉桂有著不同的食療作用,想要達到不同的功效,也需要按照不同的方法來食用肉桂。那麼,肉桂怎麼食用比較有效呢?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肉桂的使用方法以及史食療價值!

一、肉桂簡介

桂皮又稱肉桂、官桂或香桂,為樟科植物天竺桂、陰香、細葉香桂、肉桂或川桂等樹皮的通稱。本品為常用中葯,又為食品香料或烹飪調料。商品桂皮的原植物比較復雜,約有十餘種,均為樟科樟屬植物。各地常用的有8種,其中主要有桂樹、鈍葉桂、陰香及華南桂等其他種類多為地區用葯。各品種在西方古代被用作香料。中餐里用它給燉肉調味,是五香粉的成份之一。

二、肉桂做法指導
1.下焦陽虛火衰,症見畏寒肢冷腰膝酸軟,陽痿遺精,小便不利或頻數者,最宜與附子相須為用,以增強溫補腎陽之功。
2.久寒積冷,寒凝氣滯,而致脘腥冷痛,脅肋脹痛,腸鳴泄瀉者,可單味研末服。
3.本品入肝腎血分、能溫經通脈,故常用於寒凝經脈、氣血瘀滯所致的痛經、經閉及產後腹痛等症,臨床宜與川芎、當時等同用。
三、肉桂食療作用
肉桂味辛、甘,性熱;歸腎、心、脾、肝經;香辣氣厚,降而兼升,能走能守;
具有溫腎助陽,引火歸原,散寒止痛,溫經通脈的功效;
主治腎陽不足,畏寒肢冷,腰檢酸軟,陽痿遺精,宮冷不孕,小便不利或尿頻、遺尿,短氣喘促,浮腫尿少;脘腹冷痛,食少便溏;命門火衰,火不歸原,上熱下寒,面赤足冷,頭暈耳鳴,口舌糜爛;虛寒腰痛,寒濕痹痛,寒疝,痛經經閉,產後瘀滯腹痛,陰疽流注,癰瘍膿成不潰,或後潰後不斂。

⑶ 肉桂的功效和作用有哪些

補元陽、溫脾胃、除積冷、通血脈。中葯肉桂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皮及枝皮,一般於8-10月間選擇桂樹,按一定闊度剝取樹皮,加工成不同的規格。主要栽培於砂土及斜坡山地。主產於廣西、廣東、雲南等地。性味以辛、甘、熱。歸經:主入腎、脾、膀胱經。功能主治:補元陽、溫脾胃、除積冷、通血脈。治命門火衰、肢冷脈微、亡陽虛脫、腹痛泄瀉、寒疝奔豚、腰膝冷痛、經閉症瘕、陰疽、流注及虛陽浮越、上熱下寒證。用法:主要以內服,煎湯、入丸、散劑,或者外用,研末調服、浸酒塗擦。禁忌症:主要是陰虛火熱忌服,孕婦慎用。現代臨床應用:治療支氣管哮喘有很好的作用。

⑷ 桂皮的功效與作用吃法

桂皮的功效與作用:桂皮為樟科植物天竺桂,陰香,細葉香桂,肉桂或川桂等樹皮,桂皮的功效是溫脾胃,暖肝腎,祛寒止痛,散瘀消腫,桂皮的作用是治脘腹冷痛,嘔吐泄瀉,寒濕痹痛,桂皮食用禁忌是陰虛有火者忌服桂皮。
桂皮的功效與作用
基本概述
葯名:桂皮
肉桂、官桂、香桂、山肉桂、土肉桂、土桂、山玉桂、山桂皮
性味:辛、甘、性溫
歸經:脾、胃、肝、腎
功效:溫脾胃、暖肝腎、祛寒止痛、散瘀消腫
主治:脘腹冷痛、嘔吐泄瀉、寒濕痹痛、瘀滯痛經、腰膝酸冷、寒疝腹痛、血痢、腸風、跌打腫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2g。外用:適量,研末用水或酒調敷。
葯材基源:桂皮為樟科植物天竺桂、陰香、細葉香桂、肉桂或川桂等樹皮。
桂皮的功效與作用
1、桂皮益肝腎,通經脈,散風寒,除濕痹,暖腰膝,止嘔吐。治筋骨疼痛,寒泄腹痛,霍亂嘔吐,噎膈胸滿,膀胱寒疝,腰膝現冷,風濕痹痛及跌損瘀滯等症。《四川中葯志》
2、桂皮治一切冷嗽:皂莢(去皮、子 塗酥炙)、乾薑 (炮裂)、桂(去粗皮)各一兩,上三味等分,搗羅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九米飲下,不拘時。(《聖濟總錄》五嗽丸)
3、桂皮治濡瀉水利久不止:桂(去粗皮)、附子(炮裂,去皮、臍)、乾薑(炮)、赤石脂各一兩。上四味,搗羅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食前米飲下,日三服。(《聖濟總錄》桂附丸)
4、桂皮治真寒腰痛,六脈弦緊,口舌青,陰囊縮,身戰栗:肉桂三錢,附子三、四錢(急則用生附子),杜仲二錢。熱服。(《會約醫鏡》桂附杜仲湯)
5、桂皮治小兒下痢赤白,腹痛不可食:桂心、黃連各等分。上為末,白糊丸小豆大三十丸,米湯送下。(《普濟方》桂連丸)
6、桂皮治腹內諸冷,血氣脹痛。《本草拾遺》
7、桂皮補暖腰腳,破產後惡血,治血痢腸風,功力與桂心同。《海葯本草》
8、桂皮治產後腹中瘕痛:桂(末),溫酒服方寸匕,日三。(《肘後方》)
9、桂皮治牛皮癬:官桂、良姜、細辛各五分,斑螫十個(研碎),白酒三兩,浸漬七天,每天震搖一次,浸出有效成分,濾取清汁,為緩和白酒的局部刺激,加入甘油三十毫升。先將患處用溫水洗軟,再用葯水塗擦,每日或隔日一次。不宜飲酒和吃刺激性食品。(《中葯通報》1:19,1957)
10、桂皮治打撲傷破,腹中有淤血:桂心、當歸各二兩,蒲黃一升。上三味,治下篩。以酒服方寸匕,日三,夜一。(《千金方》)
11、桂皮治寒疝氣,來往沖心腹痛:桂心四兩,生薑三兩,吳茱萸二兩。上三味,切,以酒一大升,煎至三合,去滓,分溫三服,如人行六、七里,一服。忌生蔥。(《姚僧坦集驗方》桂心湯)
12、桂皮治產後餘寒,下痢便膿血赤白,日數十行,腹痛時時下血:桂心、甘草各二兩,白蜜一升,乾薑二兩,當歸三兩,赤石脂十兩(綿裹),附子一兩(炮,去皮,破)。上七位,以水六升,煮取三升,納蜜,再沸,分三服。(《千金翼方》桂心湯)
13、桂皮治虛寒陰火之喉痛、喉痹:肉桂、乾薑、甘草各五分。各研極細末,滾水沖掉,將碗頓於滾水內,再掉,慢以咽下。但先以鵝毛蘸桐油,入喉卷痰,痰出服葯更效。(《外科全生集》桂姜湯)
14、桂皮治鶴膝風,貼骨疽及一切陰疽:熟地一兩,肉桂一錢(去粗皮,研粉),麻黃五分,鹿角膠三錢,白芥子二錢,姜炭五分,生甘草一錢。煎服。(《外科全生集》陽和湯)
15、桂皮治腦頭痛:桂(去粗皮)、蓽茇、細辛(去苗葉).上三味等分 搗羅為散.每用一字 先滿含溫水一口 即畜葯於鼻中;偏頭痛 隨痛左右用之.(《聖濟總錄》桂辛散)
16、桂皮治久寒積冷,心腹腰痛,脅肋脹滿泄瀉腸鳴,自利自汗,米穀不化:(《局方》大巳寒丸)
17、桂皮治經道不通:繞臍寒疝痛徹,其脈沉緊,寒氣客於血室,血凝不行,結積血為氣所沖,新血與故血相搏,所以發病,當歸、川芎、芍葯、桂心、莪術、牡丹皮各五分,人參、甘草、牛膝各七分,上口父咀,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婦人良方》溫經湯)
18、桂皮治奔豚疝瘕沖築:肉桂、乾薑、小茴香各五錢,牡丹皮、木香、檳榔各二錢,甘草五分。水煎服。(《方脈正宗》)
19、桂皮治九種心痛,妨悶:桂心半兩。末,以酒一盞,煎至半盞,去滓,稍熱服。(《聖惠方》)
20、桂皮治小兒睡中遺尿,不自覺者:官桂(為末)、雄雞肝一具,等分。搗爛,丸如綠豆大,溫湯送下,日三服。(《萬病回村》桂肝丸)

⑸ 肉桂有減肥作用么要怎麼服用

肉桂的食用方法:

1.羊肉肉桂湯:

將 6克桂皮放在1斤左右的燉肉中,燉熟之後,無論吃肉還是喝湯,都可以起到溫中健胃、暖腰膝、治腹冷、氣脹的作用。

2.肉桂粉:

桂皮3克,研細末,一日2次,溫水送服,可治療胃氣脹,胃寒痛;將肉桂皮粉末加入菜中烹調,可有助於控制血糖和膽固醇。

3.肉桂紅糖茶:

桂皮3~6克,紅糖12克,水煎去渣,分2次溫服。可治婦女產後腹痛:在月經前用3克桂皮、9克山楂肉、30克紅糖,適量水煎煮三五分鍾,分2次服下。可治月經來潮時腹脹痛。

4.肉桂膏:

桂皮6克,丁香6克,共研細末,放入膏葯中,貼患兒肚臍,可治療小兒腹瀉。

5.肉桂附子雞蛋湯:

桂皮3克,附子9克,雞蛋1個,水煎桂皮、附子,去渣後,打入雞蛋,熟後食蛋飲汁,1日2次。可治療白帶過多。

6.每天早餐前30分鍾及睡前,用兩勺蜂蜜,一勺肉桂粉沖開水一杯,喝下即可。

定期喝,即使吃高卡路里的食物,也不會讓身體堆積脂肪。

⑹ 肉桂、附子(制)、熟地黃、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葯、茯苓、澤瀉 葯性相互作用多大

這貌似一個腎氣丸加味,主要是補肝腎的。具體的說,有補腎填精、養益陽氣、收澀的功能。桂附引火歸源,枸杞、熟地、山茱萸、鹿角膠、龜板膠補養腎精;山葯、茯苓、黃精補脾胃,以後天之精養益先天之精、且共固陽氣;牡丹皮、澤瀉、菊花是為防溫葯過熱化火,稍以寒涼制之;金櫻子、五味子、桑螵蛸都是收澀葯,可以預防腎氣不固,精氣外泄。總的來說是治療虛損的方子,具體療效須看處方者是否診斷正確。(全手打,並未抄襲或復制)

⑺ 附片和肉桂在一起的功效與作用

附片為大熱之品,具有補火助陽,回陽救逆,散寒止痛的功效。桂皮又叫做肉桂,有散寒止痛,疏肝下氣,燥濕止瀉的功效。
兩者服用是溫補陽氣,溫經通脈的,可以治療寒症引起的關節疼痛,四肢寒冷等痹痛。

⑻ 新鮮附子怎麼吃

別名:附片、鹽附子、黑順片、白附片
使用提示:內服:煎湯,3至9克(回陽救逆可用18至30克);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高敷;或切片貼敷艾炙。

附子補充信息:
1. 根據炮製方法不同分為附片(黑順片、白附片直接入葯)、淡附片、炮附片,炮製後貯乾燥容器內,置通風乾燥處,防潮。

2. 因炮製或煎法不當,或用量過大,容易引起中毒。
中毒症狀:口腔灼熱,發麻(從指頭開始漸達全身),流涎,惡心,可能嘔吐,疲倦,呼吸困難,瞳孔散大,脈搏不規則(弱而緩),皮膚冷而粘,面色發白,可能突然死亡。
解救方法:1~2%鞣酸洗胃,酌情給予催吐劑;服活性炭(混於水中服下);靜脈注射葡萄糖鹽水。對症治療;及時使用尼可剎米等興奮劑;注意保溫;必要時給氧或進行人工呼吸;心跳緩慢而弱時可皮下注射阿托品。
附子適合人群: 陽虛陰盛,真寒假熱。 陽盛陰虛,真熱假寒及孕婦均禁服。
附子食療作用: 附子味辛、甘,性熱;有毒;歸心、脾、腎經;氣雄行散,可升可降,走而不守
具有回陽救逆,補火助陽,莠寒除濕,止痛
主治亡陽欲脫,肢冷脈微,陽痿宮冷,寒厥頭痛,陰火喉痹,心腹冷痛,吐瀉久痢,冷結便秘,陰寒水腫,冷積疝瘕,陽虛外感,風寒濕痹,中風攣急,陰疽瘡漏。

附子食物相剋: 附子反半夏、瓜蔞、白蘞、貝母、白芨;惡蜈蚣;畏防風、黑豆、甘草、黃芪、人參、烏韭。
附子做法指導:
1. 取本品溫壯心腎陽氣之功,常與人參同用,益氣回陽。
2. 用於腎陽不足、陽痿滑精,或陽虛水泛、尿少水腫。常與肉桂等同用。
3. 可治療風寒濕痹、關節冷痛,常與麻黃、細辛、桂枝、白術、甘草、人參黃芪等配伍。
4. 內服宜制用,外用多生用。服葯時不宜飲酒,不宜以白酒為引。
附子具有回陽救逆,補火助陽,逐風寒濕邪之功效。主治亡陽虛脫,肢冷脈微,陽痿,宮冷,心腹冷痛,虛寒吐瀉,陰寒水腫,寒濕痹痛等。
附子能增強心肌收縮力,加快心率,增加心輸出量,增加心肌耗氧量。
附子有擴張血管,增加血流,改善血液循環作用。
附子對血壓的影響既有升壓又有降壓作用,與其所含成分有關。
附子回陽救這之功效主要是以強心抗休克作用為基礎。
附子有顯著的抗緩慢型心律失常作用。
附子煎劑對急性炎症模型有明顯抑製作用。

⑼ 附子如何吃法

別名:附片、鹽附子、黑順片、白附片
使用提示:內服:煎湯,3至9克(回陽救逆可用18至30克);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高敷;或切片貼敷艾炙。

附子補充信息:
1. 根據炮製方法不同分為附片(黑順片、白附片直接入葯)、淡附片、炮附片,炮製後貯乾燥容器內,置通風乾燥處,防潮。

2. 因炮製或煎法不當,或用量過大,容易引起中毒。
中毒症狀:口腔灼熱,發麻(從指頭開始漸達全身),流涎,惡心,可能嘔吐,疲倦,呼吸困難,瞳孔散大,脈搏不規則(弱而緩),皮膚冷而粘,面色發白,可能突然死亡。
解救方法:1~2%鞣酸洗胃,酌情給予催吐劑;服活性炭(混於水中服下);靜脈注射葡萄糖鹽水。對症治療;及時使用尼可剎米等興奮劑;注意保溫;必要時給氧或進行人工呼吸;心跳緩慢而弱時可皮下注射阿托品。
附子適合人群: 陽虛陰盛,真寒假熱。 陽盛陰虛,真熱假寒及孕婦均禁服。
附子食療作用: 附子味辛、甘,性熱;有毒;歸心、脾、腎經;氣雄行散,可升可降,走而不守
具有回陽救逆,補火助陽,莠寒除濕,止痛
主治亡陽欲脫,肢冷脈微,陽痿宮冷,寒厥頭痛,陰火喉痹,心腹冷痛,吐瀉久痢,冷結便秘,陰寒水腫,冷積疝瘕,陽虛外感,風寒濕痹,中風攣急,陰疽瘡漏。

附子食物相剋: 附子反半夏、瓜蔞、白蘞、貝母、白芨;惡蜈蚣;畏防風、黑豆、甘草、黃芪、人參、烏韭。
附子做法指導:
1. 取本品溫壯心腎陽氣之功,常與人參同用,益氣回陽。
2. 用於腎陽不足、陽痿滑精,或陽虛水泛、尿少水腫。常與肉桂等同用。
3. 可治療風寒濕痹、關節冷痛,常與麻黃、細辛、桂枝、白術、甘草、人參黃芪等配伍。
4. 內服宜制用,外用多生用。服葯時不宜飲酒,不宜以白酒為引。
附子具有回陽救逆,補火助陽,逐風寒濕邪之功效。主治亡陽虛脫,肢冷脈微,陽痿,宮冷,心腹冷痛,虛寒吐瀉,陰寒水腫,寒濕痹痛等。
附子能增強心肌收縮力,加快心率,增加心輸出量,增加心肌耗氧量。
附子有擴張血管,增加血流,改善血液循環作用。
附子對血壓的影響既有升壓又有降壓作用,與其所含成分有關。
附子回陽救這之功效主要是以強心抗休克作用為基礎。
附子有顯著的抗緩慢型心律失常作用。
附子煎劑對急性炎症模型有明顯抑製作用。

閱讀全文

與肉桂附子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陽光過敏的治療方法 瀏覽:25
用有限元的方法分析應力張量 瀏覽:807
簡單實用減肥小方法 瀏覽:175
治療腋臭的小方法 瀏覽:801
油豆腐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774
缺鈣最佳鍛煉方法 瀏覽:168
快速收集寶箱的方法 瀏覽:300
下橫叉的正確方法男生 瀏覽:264
手機合成足球形狀的圖片方法 瀏覽:22
香梨鑒別方法 瀏覽:296
噴槍噴漆槍的使用方法 瀏覽:597
檢測水泥的含泥量的方法 瀏覽:351
餐廳排長隊的技巧和方法 瀏覽:534
節稅十種方法和技巧 瀏覽:492
土方計算方法的適用范圍和條件 瀏覽:33
名人有哪些讀書方法 瀏覽:569
茶室泡茶的方法步驟 瀏覽:938
清洗消毒後病毒的檢測方法 瀏覽:24
緩解女性衰老有哪些方法 瀏覽:632
種植罌粟的方法 瀏覽: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