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求校園里常見的植物名稱及其特徵、分布環境特點和科屬
紅松 喬木,一年生小枝有紅褐色毛; 葉長6--12cm;5針一束;球果直徑6-10cm; 鍾鱗先端明顯反卷; 鱗臍無刺。 分布:東北三省、朝鮮、俄羅斯遠東地區。 油松 喬木(25m);樹冠在壯年期呈塔形或廣卵形,在老年期呈盤狀或傘形。 樹皮灰棕色,呈鱗片狀開裂,裂縫紅褐色。小枝粗壯,無毛褐黃色。冬芽長圓形,紅棕色,在頂芽旁常輪生有3-5個側芽。葉2針1束稀3針,長10-15cm,樹脂道5-8邊生葉鞘宿存。 種子卵形,長6-8mm,淡褐色,有斑紋;翅長約1cm,黃白色,有褐色條紋。 分布: 遼寧、吉林、內蒙古、河北、河南、山西、陝西、山東、甘肅、寧夏、青海、四川北部等地。朝鮮亦有分布。 種名:銀杏 別名:白果,公孫樹,鴨腳樹 科別:.銀杏科銀杏屬 學名:Ginkgo biloba L 種名:雪松 別名:喜馬拉雅杉 科別:松科雪松屬 學名:Cedrus deodara G.Don 種名:水杉 科別:杉科水杉屬 學名: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Hu et Cheng 種名:塔柏 別名:紅心柏,珍珠柏 科別:柏科圓柏屬 學名:Sabina chinensis cv.pyramidalis 種名:柏木 科別:柏科柏木屬 學名:Cupressus funebris Endl. 種名:龍柏 科別:柏科圓柏屬 學名:Sabina chinensis cv.Kaizuca 種名:金球檜 科別:柏科圓柏屬 學名:Sabina chinensis cv.Adreoglobosa 種名:白玉蘭 別名:木蘭,玉蘭花 科別:木蘭科木蘭屬 學名:Magnolia denudata Desr. 種名:紫玉蘭 別名:辛夷,木筆 科別:木蘭科木蘭屬 學名:Magnolia liliflora Desr. 種名:月季 別名:月月紅,四季花 科別:薔薇科薔薇屬 學名:Rosa chinensis Jacq. 種名:紅葉李 別名:紅葉櫻桃李,紫葉李 科別:薔薇科李屬 學名:prunus cerasifera Ehrh.f.atropurpurea(Jacq.)Rehd. 種名:桃 科別:薔薇科李亞科桃屬 學名:Amygdalus Persiea L. 種名:碧桃 科別:.薔薇科李亞科桃屬 學名:Amygdalus persiea f.plex Rehd 種名:重瓣榆葉梅 別名:小桃紅,榆梅 科別:薔薇科李亞科桃屬 學名:Amygdalus triloba Ricker f.multiplex 種名:櫻花 別名:福島梅 科別:薔薇科李亞科櫻屬 學名:Cerasus yedoensis (Matsum) yu et Li 種名:大葉早櫻 科別:薔薇科 學名:Cerasus Subhirtella (Miq.) Sok. 種名:毛白楊 別名:大葉楊 科別:楊柳科楊屬 學名:Populus tomentosa Carr. 種名:冬青衛矛 別名:大葉黃楊,正木 科別:衛矛科衛矛屬 學名:Euonymus japonicus Thunb 種名:黃楊 別名:小葉黃楊,豆瓣黃楊 科別:黃楊科黃楊屬 學名:Buxus sinica(Rehd.et.wils.)Cheng 種名:皂莢 別名:皂角,莢角刺 科別:豆科皂莢屬 學名:Gleditsia sinensis Lam. 種名:楸樹 科別:紫葳科梓屬 學名:Catalpa bungei C.A.Mey. 種名:女貞 別名:大葉女貞,貞木,將軍樹 科別:木犀科女貞屬 學名:Ligustrum lucim Ait. 種名:法國梧桐 別名:三球懸鈴木,懸鈴木 科別:懸鈴木科懸鈴木屬 學名:Platanus orientalis L. 種名:苦楝 別名:楝,森樹 科別:楝科楝屬 學名:Melia azedarach L. 種名:木槿 別名:朝開暮落花,籬障花 科別:錦葵科木槿屬 學名:Hibiscus syriacus L. 種名:玫瑰 別名:徘徊花 科別:薔薇科薔薇屬 學名:Rosa rugosa Thunb. 種名:紫丁香 別名:丁香,情客 科別:木犀科丁香屬 學名:Syringa Oblata Lindl 種名:無花果 別名:蜜果 科別:桑科榕屬 學名:Ficus carica L. 種名:龍爪槐 別名:倒垂槐 科別:豆科槐屬 學名:Sophora japonica Var. penla Hort. 種名:國槐 別名:槐樹 科別:豆科槐屬 學名:Sophora japonica L. 種名:連翹 別名:竹根,旱蓮子 科別:木犀科連翹屬 學名:Forsythia suspense(Thunb.)Vahl 種名:貼梗海棠 別名:皺皮木瓜,鐵腳海棠 科別:薔薇科木瓜屬 學名:Chaenomeles speciosa(Sweet)Nakai 種名:紫荊 別名:芳蘇花,滿條紅 科別:豆科紫荊屬 學名:Cercis chinensis Bge. 種名:紫薇 別名:癢癢樹,滿棠紅百日紅 科別:千屈菜科紫薇屬 學名:Lagerstroemia indica L. 種名:紫藤 別名:紫藤,藤蘿 科別:豆科紫藤屬 學名:Wisteria sinensis(Sims.)Sweet. 種名:垂柳 別名:倒楊柳,水柳 科別:楊柳科柳屬 學名:Salix babylonica L. 種名:柿子樹 別名:朱果,猴棗 科別:柿科 學名:Diospyros kaki L.f. 種名:泡桐 科別:玄參科泡桐屬 學名:Paulownia tomentosa (thunb.)Steud. 種名:蒲公英 別名:黃花地丁、婆婆丁 科別:菊科蒲公英屬 學名:Taraxacum mongolicum 種名:車前草 別名:車軲轆菜、車輪菜、牛耳朵草 科別:車前科車前屬 學名:Plantago asiatica 種名:三葉草 科別:酉乍槳草科酉乍槳屬 種名:苔草 科別:川苔草科 川藻屬 種名:苦菜 別名:苦蕒菜、苣蕒菜 科別:菊科苦蕒菜屬 學名:Sonchus brachyotus 種名:英國梧桐 別名:懸鈴木、二球懸鈴木 科別:懸鈴木科懸鈴木屬 學名:Platanus acerifolia 種名:枸杞 別名:枸杞菜、枸杞子 科別:茄科枸杞屬 學名:Lycium chinense 種名:田旋花 別名:箭葉旋花 科別:旋花科旋花屬 學名:Convolvulus arvensis L. 種名:鳶尾 別名:矮紫苞鳶尾 科別:鳶尾科鳶尾屬 學名:Iris ruthenica 種名:打碗花 別名:小旋花、喇叭花、兔兒草 科別:旋花科 學名:Calystegia hederacea 種名:薺菜 別名:薺薺菜、護生草、粽子草 科別:十字花科 學名:Capsella bursa-pastoris 種名:苦苣菜 科別:菊科蛇狀花亞科 學名:S.oleraceus 種名:藜 別名:灰灰菜、野灰菜 科別:藜科 學名:Chenopodium album 種名:附地菜 別名:地胡椒、黃瓜香、雞腸草 科別:紫草科 學名:Trigonotis pencularis 種名:屈屈芽 科別:蓼科 學名:Polygonum lapathifolium 種名:夏枯草 科別:唇形科 學名:Prunella vulgaris L. 種名:泥胡菜 別名:和尚頭 科別:菊科 學名:Hemistepta lyrata Bge. 種名:薊菜 別名:刺兒菜 科別:菊科 學名:Cephalonoplos segetum 種名:圓柏 別名:檜柏 科別:柏科 學名:Sabina chinensis(L.)Ant. 種名:蜀葵 別名:一丈紅、大蜀葵 科別:錦葵科 學名:Althaea rosea(L.)Cavan. 種名:夾竹桃 別名:紅花夾竹桃、柳葉桃 科別:夾竹桃科 學名:Nerium indicum Mill. 種名:紫羊茅 科別:禾本科 學名:Festuca rubra L. 種名:剛竹 別名:竹子 科別:禾本科 學名:Phyllostachys viridis (Young) 種名:委陵菜 科別:薔薇科 學名:Potentilla chinensis Ser. 種名:紫花地丁 科別:堇菜科 學名:Viola philippica Cav. Lcons et Descr 種名:茜草 別名:紅絲線 科別:茜草科 學名:Rubia cordifolia L.
希望採納
『貳』 車前草俗名叫什麼
車前草的俗名叫蛤蟆葉。
生於草地、河灘、溝邊、草甸、田間及路旁,海拔5-4500米。中國大部分地區,朝鮮、俄羅斯(西伯利亞至遠東)、哈薩克、阿富汗、蒙古、巴基斯坦、克什米爾、印度也有分布。
車前草屬於草本植物,性涼,味苦,其含有大量的蛋白質、胡蘿卜素、碳水化合物、鈣、鐵等微量元素,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水腫等功效。
車前草葯性偏於寒涼,建議適量使用,如果是脾胃功能不太好的人或者屬於寒性體質的人,則不適宜服用車前草。
(2)牛耳朵草食用方法擴展閱讀
車前草泡水喝的效果
1、可以幫助去痰止咳
車前草中含有熊果酸,維生素c以及維生素b等大量成分,經常飲用能夠擴大氣管,讓痰液順利的流過,因此如果在平時有出現各種慢性氣管炎或者是咳嗽等疾病,能夠適當的喝一些車前草。
2、有清熱解毒的效果
車前草不僅利尿,它還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在平時對於上火引起的尿的尿赤等泌尿系統疾病都能夠適當的喝一些,幫助清熱解毒。
3、促進腸液分泌
車前草對於胃部以及腸道也有著一定的治療功效,它能夠幫助促進腸液分泌,能夠促進腸胃消化從而防止消化不良的現象出現,因此在平時容易出現消化不良的人,可適當的用車前草來泡水飲用。
『叄』 每一棵草都會開花,回鄉下跟母親一起到地里驚奇地發現一種叫牛耳朵的草開了細小的黃花
是不是感覺挺有意思的,其實是這種的。這就好比一個人一樣,上帝安排他來到這個世界,必有他存在的價值。所以,一切的生物都有他奇妙的地方。呵呵😊
『肆』 牛耳朵草有哪些功能
牛耳朵是一味中葯,用它泡茶清熱,平肝,解毒
中文名稱】
虎皮草
【別名】
豬耳朵,牛耳朵(《陝西中草葯》)。
【來自何書】
《陝西中草葯》
【出處】
為虎耳草科植物大葉金腰的全草
功用主治】
清熱,平肝,解毒。治小兒驚風,臁瘡,燙傷。
①《浙江天目山葯植志》:"治小兒驚風。"
②《陝西中草葯》:"清熱解毒,生肌,收斂。治臁瘡,燙火傷。"
【性味歸經】
《陝西中草葯》:"苦澀,寒。"
【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1~2兩。外用:搗汁或熬膏塗
【選方】
①治臁瘡:鮮虎皮草適量,搗爛取汁,加雄黃或冰片少許,調勻塗搽患處。(《陝西中草葯》)
②治燙傷:虎皮草、刺黃連根各等量。水煎熬膏,塗搽患處。(《陝西中草葯》)
『伍』 車前草食用方法
車前草又稱牛遺、牛舌草、牛甜菜、牛耳朵棵、錢串草等。它全身是寶,種子入葯叫「車前子」,全株入葯則稱「車前草」。中醫認為,車前子、車前草均性味甘寒、無毒,其葯效也很相似,均具利水、消腫、止瀉、清熱殺菌、明目化痰的作用。在中葯里,車前草的葯用非常廣泛:
1.將車前子炒焦,每次服10克,每日3次,可治消化不良、急慢性腹瀉。
2.取車前子或車前草30 60克,水煎,每日4小時服葯1次,可治急慢性痢疾,並能較快地消除發熱、腹痛等症狀。
3.取車前子30克、乾薑6克,水煎服,可治腹瀉、腹痛、腸鳴、大便清稀。
4.取車前草100克、竹葉心10克、甘草梢10克,水煎代茶飲,可治尿道炎、膀胱炎所致的尿頻、尿急、尿痛及排尿不暢。
5.取車前子30克、金錢草50克,水煎代茶飲,可防治結石。
6.取車前草60克,水煎服可治百日咳和急慢性氣管炎。
7.取車前子30克,煎湯送服成葯杞菊地黃丸,日服2次,可治迎風流淚,視物昏花。
8.取車前草搗爛敷之,可治外傷出血。
9.取車前子30克水煎,去滓,洗浴可治外陰癢痛。
10.取新鮮車前草30 60克洗凈,加蔥白適量煮汁去渣,再放入粳米煮粥,可用於治療或輔助治療小便不通、尿血、水腫、黃疸等症。
11.將車前子30克用紗布包裹煎煮半小時後取出,再加粳米60克、茯苓粉30克同煮成粥,可治白帶多、腹瀉。中國中醫研究院西苑醫院張世筠(本版偏方驗方僅供參考,不能代替醫生診療。)
『陸』 隨處可見的車前草,它都有哪些作用呢
車前草有著什麼樣的葯用價值和用途?車前草是現在人們對車前屬植物的通稱,該屬植物在我國有二十種,其中車前、平車前、大車前等三種是人們常見的,也是自古到今研究和利用最多的三種車前,在《中國葯典》中對葯用車前草的界定也是車前和平車前兩種。
車前這個名稱來源於《神龍本草經》;在古籍《救荒本草》中記載為車輪草;別名有豬耳草、牛耳朵草、車軲轆菜、蛤蟆草等,在南北各地都有分布。
三、車前草的用途
1、車前草嫩草可以食用。由於車前草的葯用價值,吃車前草可以起到食療的作用。車前草在4——5月挖幼苗,用開水焯一下,可以涼拌、做湯、做餡。
2、車前草可以整珠入葯治療流行性腮腺炎、細菌性痢疾、慢性支氣管炎和小兒遺尿症。如需做葯食用,請尊醫囑。
3、車前草可以作為飼料餵食牛羊、豬。家畜吃了也可以提高抵抗力,少生病。
『柒』 牛耳朵草是幹嘛吃的
可以清熱解毒、止咳。主熱結便秘;咳嗽;癰腫瘡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或作菜食。外用:適量,搗敷。
『捌』 牛耳朵的特點和作用
【葯材名稱】: 牛耳朵
【別名】: 石三七、石虎耳(《廣西葯植名錄》)。
【漢語拼音】: niuero
【加工採集】: 為苦苣苔科植物牛耳朵的根莖或全草。
【功效主治】: ①《廣西葯植名錄》:"根莖:清肺,止血,解毒。治肺結核。"②《廣西植物名錄》:"全草:清肺止咳,補虛止血。治肺結核,咳喘,吐血,紅崩白帶。"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3錢(鮮者3~6錢)。
【植物形態】: 牛耳朵多年生草本。根莖粗壯。根生葉卵形或倒卵狀披針形,長10~17厘米,寬3~6厘米,先端鈍,基部漸狹,下延成柄,全緣或波狀,兩面均被毛,質厚,粗糙。花莖高約20餘厘米,被白色毛茸,小花呈聚傘狀排列,有柄;花柄基部有苞片1對,闊卵形,長約1.5厘米,抱莖;萼片5,基部連合。裂片線狀披針形;花冠基部管狀,裂片2唇形,淺粉紅色;發育雄蕊2,不發育雄蕊2;子房2室。蒴果線形,長約5厘米,黃棕色,先端尖。種子多數。生於山中石隙陰濕處。分布廣東、廣西、貴州、四川、湖北。
【用葯部位】: 為苦苣苔科植物牛耳朵的根莖或全草
『玖』 農村常見的車前草有哪幾種
據我了解,目前車前草只有兩種,一種時大車前草,另一種是平車前草。並且兩種車前草分布的都比較廣泛,幾乎全國各地都有。其中大車前草的葉片為卵形
,長10厘米左右,寬5厘米。花葯淡紫色變淡褐色。平車前草葉片多是根生,形狀為橢圓披針形,長5到10厘米左右。花序有3-10個,花序梗長5-18厘米,花葯白色後變為淡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