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指南針怎麼測海拔
你好,單純的指南針是沒有測量海拔的能力的。需要使用手機的內置指南針功能來測量。以下以小米手機為例介紹如何使用指南針功能測量海拔:
在小米桌面上找到系統工具並進入。
手機指南針測量海拔的原理:海拔的測量通常應該是用氣壓和GPS。氣壓計是測量大氣壓強計算的,而GPS基本原理是通過收集環繞地球的GPS衛星信號,然後通過定位演算法計算得來的,大致邏輯就就是已知一個點到空間其它若干個點的距離。
求解這個點的位置過程,其定位本身就是三維空間定位,因此計算相對海拔的高度理論上也是可以做到的。因為gps定位的高度誤差,因此有些軟體還是設計了通過位置,查找高程資料庫校對結果的方式。
2. 如何使用高度儀
這個不是一兩句話就能說清楚的,要看你的高度儀品牌,你可以讓你們的儀器供應商免費給你們做簡單的操作培訓,如果你在無錫我可以過去幫你們做培訓
3. 飛機中的無線電高度儀工作原理是什麼
無線電導航原理和機載設備簡介
導 航 概 述
早期的飛行器在空中飛行僅依靠地標導航--飛行中盯著公路、鐵路、河流等線狀地標;山峰、燈塔、公路交匯點等點狀地標;湖泊、城鎮等面狀地標。後來,空勤人員利用航空地圖、磁羅盤、計算尺、時鍾等工具和他們的天文、地理、數學知識,根據風速、風向計算航線角,結合地標修正航線偏差,這種工作叫做「空中領航」。這種方法雖然「原始」,但航空先驅林伯當年就是依靠這些東西駕駛一架活塞式單發動機飛機「聖路易斯精神號」獨自由美國西海岸起程,直接飛越大西洋到達巴黎的,他飛越茫茫大西洋時還通過觀察海上的洋流、夜空中的星座來辨別方向、確定位置。空中領航學是飛行員的一門必修課,其核心是用矢量合成原理修正風對飛行航跡的影響。
隨著無線電技術的發展,各式各樣的電子設備為飛行器提供精確的導航信息:有用於洲際導航的奧米加導航系統(OMEGA)、適用於廣闊海面的羅蘭系統(LORAN-A,LORAN-C)、用於近距導航的甚高頻全向無線電信標導航系統(VORTAC),另外還有一些專為軍事用途開發的導航信標和雷達系統。現在,利用同步衛星工作的全球定位系統(GPS)已開始廣泛使用。但 VORTAC 仍是近距導航的主流,絕大多數現代軍民用飛機,包括民航客機、小型通用飛機都配備有VOR接收機(VOR,very high frequency ommi-directional range)。
VORTAC是VOR/DME和TACAN的統稱。VOR/DME是民用系統,TACAN是為適應艦載、移動台站而開發的軍用戰術空中導航系統(即塔康導航系統)。兩者的工作原理和技術規范都不同,但使用上它們是完全一樣的。事實上,有的VOR/DME和TACAN發射台站是建在一起、使用同一個頻率的,對空勤人員來說,只是一個VOR信標。 VOR信標是世界上最多、最主要的無線電導航點。許許多多的VOR台站相隔一定距離成網路狀散點分布,當飛機上的接收機收到VOR信標的信號,飛行人員就可通過專用儀表判斷飛機與該發射台站的相對位置,如果台站信號是帶測距的(DME,distance measuring equitment),還可知道飛機與台站的距離,從而確定飛機當前的位置,並知道應以多少度的航線角飛抵目的地。
VOR/DME/NDB基本原理
VOR:very high frequency ommi-directional range,甚高頻全向無線電信標
VOR信號發射機和接收機的工作頻率在108.0-117.95 MHz 之間。VOR台站發射機發送的信號有兩個:一個是相位固定的基準信號;另一個信號的相位是變化的,同時象燈塔的旋轉探照燈一樣向360度的每一個角度發射,而向各個角度發射的信號的相位都是不同的,它們與基準信號的相位差自然就互不相同。向360度發射的信號(指向磁北極)與基準信號是同相的,而向180度發射的信號(指向磁南極)與基準信號相位差180度。飛機上的VOR接收機根據所收到的兩個信號的相位差就可判斷飛機處於台站向哪一個角度發射的信號上。也就是說,可以判斷飛機在以台站發射機為圓心的哪一條「半徑」上。
VOR台站發送的信號形成360條「半徑」,輻射狀向各個方向傳送,每條「半徑」就是一條航道,稱為「Radial」。假如:飛機位於平州VOR台站(該台站代號為POU)的正東南方,朝台站飛去,飛越台站時即改航向,往正西南方飛去。用導航術語來說就是:飛機沿POU的 135 Radial(R-135),飛向(inbound)台站,即其磁航向為315度,到達POU後,沿R-225,飛離(outbound)台站,即其磁航向為225度。注意:當飛機沿某條Radial飛離台站,其磁航向就是該條Radial號數;但當飛機沿某條Radial飛向台站,其磁航向就與該條Radial的號數差180。
由於VOR的無線電信號與電視廣播、收音機的FM廣播一樣,是直線傳播的,會被山峰等障礙物阻隔,所以即使距離很近,在地面也很少能接收到VOR信號,通常要飛高至離地2000-3000英尺才收到信號,飛得越高,接收的距離就越遠。在18000英尺(5486米)以下,VOR最大接收距離約在40到130海里(1海里=1.852公里)之間,視障礙物等因素而定。在18000ft以上,最大接收距離約為130海里。
DME:distance measuring equitment,測距裝置
前面提過,有的VOR台站是帶有DME的,DME工作在UHF頻段,但空勤人員不必理會它的頻率,只要調好VOR的頻率,接收到信號,過一會,距離數字就會計算出來顯示在儀錶板上。簡單工作原理是這樣的:機載DME發射信號給地面台站上的DME,並接收地面DME應答回來的信號,測量發射信號與應簽信號的時間差,取時間差的一半,就可計算出飛機與地面台站的直線距離。但應注意,儀錶板上顯示的距離是飛機與地面台站的斜邊距離,單位為海里。由勾股定理可知,飛機在地面的投影與台站的距離應略小於這個斜邊距離的。同樣道理,DME儀錶板上顯示的速度也是「斜」的,表示飛機與台站的「距離縮短率」,單位是節,它既不等於地速,也不等於錶速。根據DME顯示的距離、速度,可大致估算飛機的地速和到達台站所需時間。
NDB:non-directional beacon,無方向性信標,或稱「歸航台」
NDB是現今仍在使用中,最古老的電子導航設備,在一些沒有儀表著陸系統的小機場附近,常建有廉價的NDB台站,用作導航、著陸指引。其名稱「無方向性」是指台站向各個方向發射的信號都是一樣的,不象VOR那樣互相有(相位)差別。飛機上的NDB信號接收機叫做ADF(automatic direction finder,方位角指示器)。ADF的儀表頭只有一支指針,當接收到NDB信號,ADF的指針就指向NDB台站所在的方向。如果飛機徑直朝台站飛去,指針就指著前方,當飛機飛過台站並繼續往前飛,指針會轉過180度指向後方。
機載電子導航設備簡介
這里先明確一下:VOR和NDB都是地面的台站,分別發射VOR信號和NDB信號給飛機上的Nav1、Nav2和ADF接收機,在FS98裡面,飛Cessna182S時按鍵 Shift-2 或用Mouse點擊儀錶板下方的「航空電子設備總開關」就可見到這些接收機的控制面板(同時還見到機載DME、自動駕駛儀等設備的控制面板)。
Nav1、Nav2和ADF這三台接收機除有控制面板外,還各有一個圓形儀表頭安裝在飛機主儀錶板的右側,指示具體的導航信息。
與Nav1和Nav2接收機連接的儀表頭都稱為OBI,分別為OBI1和OBI2。機載DME也連接一個長方形的數字表頭,安裝在這三個圓形表頭上方。
COM1和Nav1面板
COM1:甚高頻無線通訊電台,頻率范圍118.0-136.975MHz。
Nav1:可接收VOR信號和完整的ILS信號,頻率范圍108.0-117.95MHz。
Nav2面板
Nav2隻用於接收VOR信號。用Mouse點擊數字以改變接收頻率。
ADF面板
接收NDB信號,頻率范圍200-400KHz
機載DME面板
左邊數字為計算出的距離和速度。右邊R1/R2開關用來切換顯示Nav1和Nav2的DME計算結果。
應答器面板(transponder)
接收空中交通管制雷達的信號,並回應發射四位數字信號給空中交通管制雷達,讓空管員在雷達上看到飛機的位置,甚至高度。
自動駕駛儀控制面板(autopilot)
DME表頭
從左到右顯示距離、速度和到達所選VOR台站所需時間,下方還帶有Nav1、Nav2的顯示切換關。
OBI2
Omni-Bearing Indicator,與Nav2接收機連接的儀表,顯示VOR信息。
OBS旋鈕
Omni-Bearing Selector,使刻度盤轉動以選定航線(Radial)
CDI指針
Course Deviation Indicator,航線偏差指針,指示飛機當前位置在OBS所選的航線(Radial)上、偏向左邊或偏向右邊。
To/From/Off 標志
三角形向上表示To;三角形向下表示From;紅白間條表示Off--未接收到OBS所選的Radial信號
OBI1
Omni-Bearing Indicator,與Nav1接收機連接的儀表,除具OBI2的功能外,還顯示儀表著陸系統(ILS)的進近航路的水平及垂直位置信息。
GS標志
To/From/Off標志移到下方。增加GS標志,表示是否接收到ILS的下滑道(Glide Slope)信號。紅白間條表示接收不到信號,此時下滑道指針未被激活,不起作用。
下滑道指針
指示飛機當前高度與ILS下滑道規定高度的偏差。
ADF
Automatic Direction Finder,與NDB接收機連接的表頭,稱為「方位角指示器」。
接收到信號後指針直接指向台站所在方位。
旋鈕和刻度盤是純機械的輔助顯示裝置,與指針指向、信號接收無關。
旋鈕和刻度盤的作用是:指示飛向台站應取的航向與當前飛機航向相差的度數。左圖所示,台站在飛機的左前方,角度偏差在20-25度之間。
總結:
1、VOR是地面發射台站,Nav是機載接收機。
2、接收機Nav有控制面板,按Shift-2打開的就是控制面板,在上面可調節Nav的接收頻率。
3、接收機Nav還有儀表頭,叫OBI,它裝在飛機的主儀錶板右側,顯示具體的導航信息。
4、整個OBI(儀表頭)由四部分組成:CDI指針、To/From/Off 標志、OBS旋鈕、刻度盤。
5、Nav1所接的儀表頭OBI1本身可指示VOR信息(與OBI2一樣)。
6、為了指示儀表著陸系統的ILS信息,OBI1比OBI2多了一個GS標志和一支下滑道指針。GS標志表示是否接收到信號,下滑道指針和CDI共兩支指針,分別指ILS的水平、垂直方向的位置信息。
下一篇開始將具體講述如何使用VOR/DME、NDB、ILS信號和機載電子設備進行導航和著陸。但首先必須理解上面提到原理,熟記有關概念及其英文縮寫。
4. 高度儀的產品特點
TESA HITE 400 一維.
技術規格: 測量范圍:415mm/16in精確度(全程):(2.5+4*L)μm(L in m)
解析度(解析度):0.0001mm/0.001/0.01mm
最大垂直度誤差:10μm重覆精度:平面±2μm,圓孔±3μm。
測量壓力:1.5N ± 0.5N
輸出介面:具RS-232, optoelectronic coupler
最大位移速度:0.5m/s
電子量測系統:增量式玻璃尺
電池使用時間:每次充電後約可使用60小時。
機台重量約:27Kg
防護系數:機身IP40,控制器IP65
內建氣源位移裝置
隨機附瑞士SCS校正報告
TRIMOS
Mestra一維系列:
◆ 測力大小及測力平衡可調,可選用長達400毫米加長桿
◆ 自動、手動可選,超高精度速度可調
◆ 應用Heidenhain金屬光柵尺,環境溫度影響小
◆ 全程絕對顯示、絕對測量,可作標准器使用
◆ 應用雙測頭夾持器可加大應用范圍
◆ 可進行現場數據存儲,以便以後進行數據處理
◆ 氣浮功能,氣量可依據平台等級調整
◆ RS232及USB雙向介面,方便數據輸出
◆ A4規格紙張列印專業檢測報告
Mestra-Touch型測高儀除以上功能外還具有以下功能:
◆ 二維測量功能,並可編程測量
◆ 彩色電腦觸摸屏式操作菜單,全圖形提示
◆ 可網上免費升級軟體擴展測量功能
◆ 分析測量結果並列印
◆ 環境溫度顯示,溫度補償功能
5. trimos vertical3高度儀怎麼使用
買過了吧 你買的時候有人教學 培訓啊 高度儀代理
6. 如何確定高度儀的原點設置
確定工件坐標系原點:可以先看作是零件模型的移動過程,即使用移動、旋轉等命令,將工件坐標系位置移動到系統坐標原點上,並保持工件坐標軸與機床實際坐標軸方向一致即可。當然要確定零件的加工原點,同時要考慮刀具的不同尺寸對加工的影響。這些都需要通過對刀來解決。
7. 用高度規測量平面度跟平行度步驟
平面度一般用打表測量法,以下是方法:
打表測量法:打表測量法是將被測零件和測微計放在標准平板上,以標准平板作為測量基準面,用測微計沿實際表面逐點或沿幾條直線方向進行測量。
打表測量法按評定基準面分為三點法和對角線法:三點法是用被測實際表面上相距最遠的三點所決定的理想平面作為評定基準面,實測時先將被測實際表面上相距最遠的三點調整到與標准平板等高;對角線法實測時先將實際表面上的四個角點按對角線調整到兩兩等高。
然後用測微計進行測量,測微計在整個實際表面上測得的最大變動量即為該實際表面的平面度誤差。
操作注意事項
1、以探針去碰觸工件時應盡可能與工件的被測量面保持垂直的方向。正確有效的使用探針來碰觸量測工件,可以避免掉許多量測上不必要的誤差的產生。但是在實際碰觸取點時,至少需保持與垂直面角度在±30°以內。以防止探針打滑而造成量測的重復精度不佳的情況產生。再藉助系統的探針補償來實現數據的准確性。
2、注意探針的有效長度,以避免因長度不夠而造成測量上的很大的誤差。
(7)高度儀使用方法擴展閱讀:
用千分尺測出他的高低值,就是他的平行度,這是最簡單的一種。
還有一種就是把基準面放在平板上,用表來測量另一面的值也可以。
高度尺的示意圖:
1.主尺;2.緊固螺釘;3.尺框;4.基座;5.量爪;6.游標;7.微動裝置。
高度尺(如圖所示),用於測量零件的高度和精密劃線。
具體測量方法:
(一)它的結構特點是用質量較大的基座1代替固定量爪5,而動的尺框3則通過橫臂裝有測量高度和劃線用的量爪,量爪的測量面上鑲有硬質合金,提高量爪使用壽命。
(二)高度尺的測量工作,應在平台上進行。當量爪的測量面與基座的底平面位於同一平面時,如在同一平台平面上,主尺1與游標6的零線相互對准。
(三)所以在測量高度時,量爪測量面的高度,就是被測量零件的高度尺寸,它的具體數值,與游標卡尺(整數部分)和游標(小數部分)上讀出。應用高度尺劃線時,調好劃線高度,用緊固螺釘2把尺框鎖緊後,也應在平台上進行先調整再進行劃線。
8. 測距儀高度怎麼用的
測距儀測量高度工作原理
利用的是紅外線傳播時的不擴散原理。因為紅外線在穿越其它物質時折射率很小,所以長距離的測距儀都會考慮紅外線,而紅外線的傳播是需要時間的。
當紅外線從測距儀發出碰到反射物被反射回來被測距儀接受到,再根據紅外線從發出到被接受到的時間及紅外線的傳播速度就可以算出距離,所以行業稱為激光紅外光電測距儀, 其磁鋼是專用強磁永磁磁鋼。
由主控振盪器(即主振)產生的調制信號頻率f,經放大後加到GaAs發光管,經電流調制出射紅外調制光,從發射光學系統出射射向鏡站的反光鏡,經反射後,回光被接收光學系統所接收,到達硅光敏二極體,經過光電轉換,得到高頻的測距信號。
在自動化的紅外測距儀中,就設置有邏輯指令電路進行程序控制。近些年研製的新穎測距儀更採用了微處理機系統,不僅能完成上述的程序控制,而且還開發了其他多種自動測試功能,包括進行多種方式測距、歸算以及自我檢測等,使用起來十分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