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關於醫院公共衛生間的問題
醫院裝修公共衛生間設計要點
衛生間裝飾設計必須以合乎實際使用情況的依據作為設計的前提。醫院公共衛生間的設計應當根據門診病人中男女病人的數量和比例來確定規模、分配潔具,這是共識。現行的1988年版的《綜合醫院建築設計規范》3.2.9條原文是: 「廁所按日診量計算,男女病人比例一般為6:4小便器2個,男廁所每120人設大便器1個,小便器2個,女廁每75人設大便器1個。」所提出男女病人比例為6:4,筆者認為這個標准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予以適當提高。
經過一定時期的觀察並對醫院醫護人員進行調查詢問,筆者得知醫院門急診病人中男女比例大致相當,為5:5,但獨自就診的病人中,男性多於女性,也就是說,包括陪同人員在內,男女就廁人員比例高於5:5,約為6:4。另外一項對於病人小便時間的統計表明:
男性平均用時33秒,而女性平均用時63秒。
這意味著如果要滿足相同數量男女病人的需要,女廁所大便器應是男廁小便器數量的2倍,考慮到女廁大小便可以合用大便器,這個標准可以適當降低,但應不低於相同人數時男廁小便器的數量。如果男廁的計算標准不變(每人120人設大便器1個,小便器2個),那麼女廁的標准應改為:每120人設大便器2個,即60人設大便器1 個。此外,現行規范未提出及洗手盆數量的設置依據。統計的數字表明:
男性洗手的時間平均為8秒,女性約15秒。
筆者建議按1個洗手盆/2個潔具的標准設置(小便斗按0.5個潔具計算)。
由此看來,在實際設計中,可參考如下標准: 「廁所按日診量計算,男女病人比例一般為5:5,但考慮陪同人員,則使用廁所人員男女比例一般為6:4,男廁所每120人設大便器1個,小便器2個,洗手盆1個;女廁每120人設大便器2個,洗手盆1個。」
衛生間裝飾設計首先應遵循《綜合醫院建築設計規范》第3.1.14條:
一.病人使用的廁所隔間的平面尺寸,不應小於1.10m1.40m,門朝外開,門閂應能里--外開啟。
二.病人使用的坐式大便器坐圈宜採用「馬蹄式」,蹲式大便器宜採用「下卧式」,大便器旁應裝置「助立拉手」。
三.廁所裝飾應設前室,並應設非手動開關的洗手盆。 -四.如果用室外廁所,宜用連廊與門診病房樓相連接。
此外,醫院公共衛生間的使用者中,病、殘、弱人群為大多數.而其中以殘障人士為最不利的使用群體,所以醫院公共衛生間的設計也應遵循無障礙設計原則,應當遵循2001年版《城市道路和建築物無障礙設計規范》中公共廁所無障礙設計規范。
如果有條件,應盡可能設置殘疾人專用廁所。專用廁所更方便殘疾人使用,對於異性親友陪同的病人來說,可陪同進入專用廁所,防止意外發生。殘疾人專用廁所無障礙設施與設計要求。
此外,應考慮在沒有無障礙廁位的廁所內解決乘輪椅者的轉彎、轉身的問題。
一.殘疾人廁位前應有不小於1.35m1.35m的空間,以便90。轉彎進入廁位
二.廁所內應至少有一處面積≥p1.50m的區域,以便乘輪椅360。轉身
三.殘疾人應使用懸掛式台盆,台盆前應留有至少1.35m1.35m的凈空間,以便轉身。
除無障礙設計之外,醫院公共衛生間的潔具選擇也應予足夠的重視。宜採用節水型掛廁(後入水、掛盆、掛式小便斗,而不宜採用傳統的座廁,立式台盆、立式小便斗。這樣能夠減少潔具下部空間的衛生死角,利用清潔。
掛廁的坐墊宜採用馬蹄型,不宜採用傳統的環形墊圈,這樣可以大大降低陰部接觸感染的機會。由於傳統的抽水坐廁的水箱易損壞,採用沖水閥式坐廁也將成為很好的選擇
醫院公共衛生間裝飾設計應是人性化的設計,應當以人的行為作為設計之源。人的行為如果因為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而發生變化,那麼這種變化必將在一定程度上的推動設計的發展。舉個例子,如果有最小旋轉360。直徑為1.10m的新式輪椅(當前常見輪椅最小旋轉360。直徑為1.50m)出現,那麼無障礙設計的規范必將有所改動。可以預見,新材料新設備的不斷發展將會促使醫院公共衛生間的設計將更加自由。
綜上所述,醫院公共衛生間的裝飾 設計應立足於為病人創造更便捷舒適的使用環境,將人性化設計的理念落實到每一個細部,而不必拘泥於成規。應當大膽採用新式潔具、材料、設備,並且勇於探索因為採用這些新式潔具、材料、設備所帶來的結構和結構問題,從而推動醫院公共衛生間的設計不斷提高。
展望未來醫院公共衛生間的發展將是基於醫院整體建築設計和潔具水平的提高之上。這種發展的動力不僅僅在於新型的易清潔的抑菌材料的問世和不斷改良,也不限於運用燈光和色彩營造溫馨健康的氛圍。
這是在網上找的不是手寫的希望能幫到你
B. 大便器堵塞了有妙招
蹲便器堵塞怎麼疏通?
一、使用手搖疏通器就可以疏通,如果嚴重那就得使用管道疏通機了。找一根長長的寬竹條,要軟,將它伸進蹲便器里,進行疏通。
二、用墩布使勁堵在馬桶口上,盡量封嚴,倒入適量水,然後使勁往外一拔,多試幾次。往蹲便器中多沖水,從高處倒入,這樣比較有力量,基本上一盆開水下去就差不多可以通了。用那種老式拖把,先把蹲便器裝一半的水,然拖把使勁地往洞里壓幾下,動作要快點,靠壓力把它弄通。
三、買點燒鹼,用開水把燒鹼融化,倒入蹲便器。過十幾就通了。用適量的草酸沖洗,平常也可以用草酸清洗坐便器,正好和尿鹼中和達到清除尿漬的作用。先向裡面倒入一半的水,用圓頭軟體的通便器吸頭封住馬桶口,瞬間拉起。如果實在不行,找專業的疏通管道的人來處理了。
蹲便器堵塞疏通有什麼技巧?
一、很多時候蹲便器多沖沖水其實自己會通了的,若是是泥土與紙一類的可溶或是可打散物品的話。海鷗是油膩住了的話,那麼沖一盆開水下去化開它也就解決了。買點燒鹼並燒開水把燒鹼融化,然後倒入蹲便器。過那麼一會兒就什麼都通了。還有可將將適量的草酸倒入蹲便器,然後草酸和尿鹼中和也可以達到疏通的目的。
二、找一段長一點的塑料水管,一頭接自來水,一頭塞入蹲便器口,然後把蹲便器口用破布之類的東西堵住,然後翻開自來水,這樣會利用水壓疏通管道。如果是瓶蓋、梳子等硬物卡在蹲便器管道內,這時,以上的方法怕是都不會管用了,只有請專業的疏通人員,拆卸蹲便器,把堵塞物取出來才能解決哦。
C. 女士便盆怎麼用
女士便盆怎麼用1.便器必須清潔,氣候寒冷時應先用熱水沖洗(使之溫熱,盆內留少量水,使大便後易清洗,並可減少氣味),將便盆外面擦乾,攜至床旁備用。探究的一般過程是從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開始的,發現問題後,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對問題的答案作出假設.設計探究的方案,包括選擇材料、設計方法步驟等.按照探究方案進行探究,得到結果,再分析所得的結果與假設是否相符,從而得出結論.並不是所有的問題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確的結論.有時,由於探究的方法不夠完善,也可能得出錯誤的結論.因此,在得出結論後,還需要對整個探究過程進行反思.探究實驗的一般方法步驟:提出問題、做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
科學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觀察法、實驗法、調查法和資料分析法等.
觀察是科學探究的一種基本方法.科學觀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藉助放大鏡、顯微鏡等儀器,或利用照相機、錄像機、攝像機等工具,有時還需要測量.科學的觀察要有明確的目的;觀察時要全面、細致、實事求是,並及時記錄下來;要有計劃、要耐心;要積極思考,及時記錄;要交流看法、進行討論.實驗方案的設計要緊緊圍繞提出的問題和假設來進行.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外,其它條件都相同的實驗,叫做對照實驗.一般步驟:發現並提出問題;收集與問題相關的信息;作出假設;設計實驗方案;實施實驗並記錄;分析實驗現象;得出結論.調查是科學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調查時首先要明確調查目的和調查對象,制訂合理的調查方案.調查過程中有時因為調查的范圍很大,就要選取一部分調查對象作為樣本.調查過程中要如實記錄.對調查的結果要進行整理和分析,有時要用數學方法進行統計.收集和分析資料也是科學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收集資料的途徑有多種.去圖書管查閱書刊報紙,拜訪有關人士,上網收索.其中資料的形式包括文字、圖片、數據以及音像資料等.對獲得的資料要進行整理和分析,從中尋找答案和探究線索
D. 排便清腸器使用方法
隨著科技的進步,排便清腸器在臨床上的使用越來越多,廣受醫患人群好評,目前排便清腸器已經在市場上有了一席之地,受到很多人的追捧。那麼,排便清腸器好用嗎?怎麼使用?
排便清腸器又叫腸道水療,大腸水療,伊喜暢腸道水療儀,俗稱是一種家庭純物理的保健醫療儀器,能徹底清洗腸道,排出體內毒素,改善便秘,糾正腹瀉,調節腸道菌群失調,預防腸癌,並有美容,美膚,減肥,調節內分泌失調等作用的二類醫療儀器,是21世紀最受歡迎的一種家庭保健儀器。
排便清腸器是很好用的,它是利用碧生泉是純物理自然療法將水注入大腸,藉助水流激活腸道蠕動、軟化干硬宿便和潤滑腸道內壁,再依靠人體自然排便將腸內殘留的糞便、垃圾、毒素及寄生蟲等自然排出體外保居式保健儀器,主要運用於醫療機構,保健養生會館,居家式保健儀器!腸道水療是利用適當溫度的潔凈水注入體內,用水來清洗大腸,重建大腸肌肉正確的蠕動節奏,同時將長期聚積的廢物溶化、稀釋、軟化並溶解宿便,藉助水療推動肛門附近的大腸肌肉,刺激大腸肌肉收縮反應,而將稀釋的糞便排出體外,過程與一般正常排便無異,依然是要靠自己大腸蠕動收縮,將體內的廢物、宿便、毒素排出,從而將腸內毒素引發的惡性循環轉變為良性循環,同時因其不使用任何化學葯劑所以不會產生刺激和依賴,是一種通過水力刺激,幫助排除體內垃圾毒素、恢復大腸正常功能的純物理性自然療法。
使用方法:將1000ml溫純凈水裝入容器(小衛生盆),沖洗頭輕輕推入肛門內,將球囊另一端進液管(長)放入容器中,手握氣囊反復捏擠,洗液即可注入腸中菲對峙道,約5分鍾即可放出,每天1-2次,或尊醫囑。
E. 病人用的是那種放在床上很扁的那種座便器,怎麼用
能在床上使用的座便器用法如下:
一、首先准備一個座便器。
F. 為什麼國內很多制圖標準的大便器都是用馬桶表示,但國內大部分的廁所都是蹲便器,兩者的空間尺度相同嗎
規格不統一的,尺寸各有差異,馬桶一般離牆30-40cm,蹲便器分兩種,1:帶存水灣的要離牆50左右無存彎的(另裝pvC存水灣)離牆35一45cm,洗手盆下水管離牆10一15cm,掃把池30一40cm。
說的是管中尺寸,各有差異。要看空間及要求。
衛生間蹲便器水管與牆的間距一般是650mm,根據所安裝產品的排污口在離牆適當的位置預留下水管道同時確定下水管道入口距離地面的距離,在地面下要預留安裝蹲便器的凹坑深度要大於蹲便器的高度,要將連接膠塞放進蹲便器的進口孔內卡緊以防止漏水。馬桶高度一般是1750px左右。
馬桶長度1750px左右,最小1550px,這個是行規。
其次就是馬桶的排污口徑,一般的是30-40厘米。
抽水馬桶現在的標準是坑距,也就是下水坑離牆的距離,抽水馬桶尺寸長一般是750px或1000px,這個根據你家衛生間決定。
G. 灌腸器是干什麼的
灌腸器用來清理十二指腸內大便的,以免肛腸手術時腸內大便污染手術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