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老乾媽里放的是什麼鹽
普通加碘鹽,陶華碧老乾媽牌風味豆豉油制辣椒是貴州的風味食品。幾十年來,一直沿用傳統工藝精心釀造,具有優雅細膩,香辣突出,回味悠長等特點。是居家必備,饋贈親友之良品。1984 年,陶華碧女士憑借自己獨特的炒制技術,推出了別具風味的佐餐調料--風味豆豉,令廣大顧客大飽口福,津津樂道。 1996 年批量生產後,風味豆豉在全國迅速成為銷售熱點
用法:
老乾媽煎肉
用料:去皮二刀豬腿肉250克,味精5克,老乾媽豆豉100克,紅醬油5克,大蒜10克,混合油100克,老薑10克,料酒10克,蒜苗50克。
製作方法:
1、去皮二刀豬腿肉洗凈切成片,蒜苗切成馬耳朵形,姜切片,蒜切片。
2、將炒鍋置於火上,下混合油燒至六成熱,下肉片爆炒,待其呈燈盞窩後潷去余油,下紅醬油、姜、蒜片繼續翻炒,待肉片水氣干後,下老乾媽豆豉、料酒、蒜苗、翻炒少許加味精簸轉,起鍋裝盤即成。
特點:
老乾媽煎肉其實是在四川傳統名菜鹽煎肉的基礎上演變而來,這一變化使傳統鹽煎肉更適合現代人的口特徵。「老乾媽」而多種味型,在這里選用豉汁型。
『貳』 如何識別真假食用鹽
假鹽的鑒別方法
從質感上區分:正規食用鹽質白,呈細沙狀,水分極少,用手揉捏時不會有凝結感;工業用鹽含有毒物質卻不含碘,色澤灰暗,外形多為顆粒狀,水分含量大。
從產地上區分:因為食鹽產品銷售有嚴格的地域性,比如黑龍江地區一般多銷售滁州出品的海藻碘鹽和武漢孝感生產的低鈉晶純鹽。
從切面顏色區分:在新切開的新鮮地瓜或馬鈴薯上抹撒食鹽,切面變藍是加碘食鹽,否則是假冒品。
大量假鹽流入百姓餐桌該如何辨別食用鹽的真偽
真鹽假鹽如何分辨
1.看顏色
真鹽外觀色澤潔白,假鹽外觀往往有淡黃、暗黑等異色。
2.看外包裝
真鹽封裝平整,包裝精美,字跡清晰,封口通過技術處理無法分開,外包裝袋兩側圓滑,沒有折線。假鹽外包裝袋往往字跡模糊、手搓即掉,包裝簡單、不嚴密,封口不整齊,兩側有兩條明顯的折線。同時,兩者的防偽標志也有不同,真鹽外包裝上均印有生產日期,而假鹽多半沒有。假鹽的包裝袋外包裝的顏色淡。
3.看防偽標識
真鹽包裝上的防偽標識都是固定端正貼在包裝膜夾層的同一個位置的。如果防偽標識的位置偏差大,粘貼歪歪斜斜,則為假鹽。
4.看編號是否重號
如果發現有兩包或以上小包裝鹽的電腦噴碼重號,即為假鹽。
5.做實驗
將鹽撒在一塊馬鈴薯切面上,真鹽呈藍色。手捏、鼻聞、口嘗,真鹽用手抓捏較鬆散,顆粒均勻,無臭味,鹹味純正。假鹽手捏成團,不易散,聞起來有氨味,口嘗時咸中帶澀。
「三看」外包裝分辨真假鹽
①看質地:假食用鹽的包裝袋質地較次,但顏色比較鮮艷。
②看封邊鋸齒:真食用鹽封邊比較正規,兩頭封邊寬度相等;假食用鹽袋子上的鋸齒稜角分明,切割比較明顯,鹽袋子往往會一端長出一些。
③看標識:真食用鹽的標識都工工整整地貼在同一個位置;假食用鹽袋子上的標識明顯不夠規范,且防偽標識光澤感很差,沒有立體感。
『叄』 用鹽怎麼檢測
怎樣測食鹽中碘的含量
用到硫代硫酸鈉Na2S2O3,碘在食鹽中以碘酸鉀的形式存在,碘酸鉀具有強氧化性,硫代硫酸鈉具有強還原性,把碘酸鉀中+5價的碘還原成碘單質,碘單質的水溶液是紫色的,現象出來吧了。
這里就要精確配置食鹽溶液,然後將硫代硫酸鈉溶液用酸式滴定管裝,進行滴定。
這樣就可以算出來啦
(2)測量NaCl含量-->轉化為測溶液中Cl-含量:
稱一定食鹽溶於水配成一定體積的溶液。
向食鹽溶液中加入適量鉻酸鉀作指示劑,然後用硝酸銀溶液(裝在酸式滴定管)滴定,滴定終點是沉澱由白色變為紅色。AgCl白色沉澱,Ag2CrO4紅色沉澱。AgNO3先與NaCl反應,後與K2CrO4反應。
剩下的計算就簡單了吧
『肆』 老乾媽,用的鹽不是加典的,
老乾媽牛肉醬用的鹽都是不加碘的,因為用碘鹽腌制醬菜會有苦味兒,在一個就是碘在腌制的過程中會揮發掉,所以腌制所有的醬菜都是使用無碘鹽。
『伍』 食鹽用什麼檢測方法
如何鑒別小包裝食鹽的真假呢?有4個方法:看包裝袋有沒有摺痕。真鹽包裝袋兩側平滑無摺痕,假鹽包裝袋兩側摺痕;看編號是否重號,如果發現有兩包或以上的小包裝鹽編號重號,即為假鹽;看防偽標識,這些標識都是放在固定貼在包裝膜夾層的一個位置。可拿幾包鹽對比,如發現防偽標識有偏差,即為假鹽;看封口,小包裝的封口處壓紋線條清晰,用手指觸摸有明顯的凸凹感的是正品,否則為假鹽.
性質上,食用鹽性質較穩定,水溶液呈中性;外觀上,食用鹽含碘,質白,呈細沙狀,水分極少,用手揉捏時不會有凝結感;工業用鹽不含碘,色澤灰暗,外形多為顆粒狀,水分含量大;味道上,食用鹽鹹味較重。
『陸』 老 干 媽 的製作方法配料的比例
老乾媽(風味豆豉油制辣醬)的做法
做法:鮮嫩蠶豆豆瓣1小碗,開洋(小蝦干)25克,黃酒半匙,細鹽14匙,白糖少許,味精微量,花生油3匙,麻油、辣油各少許,辣椒粉、花椒粉各微量。將開洋用黃酒、清水浸約30分鍾,使其漲發;洗凈鍋,放花生油,燒至油七成熱時,放蠶豆瓣煸炒,加開洋、細鹽、白糖、味精,炒至入味後,再加入辣椒粉、花椒粉、麻油,拌勻後,即可起鍋、裝盆了。
貼士:這種醬麻辣鮮香,開胃爽口。製作的時候,必須用熱油將豆瓣快速地煸炒,使之不易泛黃;既不宜加水,也不能炒焦了,更不可以勾芡,以確保其醬的爽嫩清香口感。
類似老乾媽的巨香辣醬製作方法
做法:
1、辣椒洗凈晾乾。
2、用粉碎設備(實在沒有就手切哈)整成碎末,順便把花椒、胡椒、八角、香葉、桂皮等你家裡有的香料一起整碎,拌在一起。
3、按照10斤辣椒2兩半鹽的比例,將鹽拌入上述各種碎末。
4、放入一個下面透氣的容器中,晾曬。我們家用的是竹子編的笸籮,記得上面用紗布遮一下土哈~~
5、等到各種碎末干透,支棱起來的時候,買一袋子豆豉切碎拌進去,也可以買一袋子四川的郫縣豆瓣醬切碎拌進去。繼續晾曬2天。
6、菜籽油加熱煮熟,涼透,找大個容器(最好口敞一些,方便取食),將油和晾曬完成的碎末一起放入。油要蓋住原料,這樣用油封口,放幾年都不會壞。
友情提醒:
1、手切辣椒是個很艱巨的任務。我們使用食品加工機。
2、鹽一定要多放,否則會變酸。
3、要晾曬透。注意通風和衛生。因為不會再有機會清洗。
4、菜籽油是最香的,當然也可以使用色拉油什麼的。
5、放到容器里別裝太滿。材料會繼續發酵,因此放的時間越久吃起來越香。
6、注意油封。如果發現表面沒有油,可以煮些色拉油放涼倒進去。否則會發霉變壞,那時候哭都來不及了。
7、具體放什麼香料,根據你自己的喜歡。不過花椒、胡椒和八角最好有。不同比例的香料出來的味道也不同,創你自己的風味
『柒』 碘鹽檢測方法
需要補碘的用戶買到食鹽後想知道買的鹽是不是碘鹽,需要檢驗。不需要補碘的用戶買到碘鹽自己脫碘,脫碘後是不是真的脫碘了呢?也需要檢驗。過去這種檢驗都是衛生部門專業人員做的。也有發給用戶自己做的,但必須有專門的試劑才可以,能不能自己在家庭里用家裡有的東西做呢?
為了研究脫碘方法後的脫碘效果,這里先介紹一種利用家庭中的食醋、食用澱粉維生素C(醫葯片)等物品材料.就可以快速檢驗食鹽是否為碘鹽的方法。
材料易得費用低,試液為食用品無毒害,操作簡便快速適用,檢驗具特異性,色澤明顯。
1、原理:
(1)澱粉遇到碘就會變成藍色。
(2)但碘鹽里的碘不是單質碘,而是碘酸鉀,離子碘。離子碘是不會使澱粉變成藍色的。所以要把碘酸鉀里的碘用酸置換出來一部分。
(3)試劑。用廚房中的食醋加上用於顯示的食用澱粉,為了顯示清楚,再加上醫葯維生素C片或丸。上述三者混合成顯示液。
一定量的維生素C在食醋酸性條件下能還原碘鹽中碘酸鉀析出碘,碘遇澱粉顯藍或藍紫色,這就可以定性檢判碘鹽與非碘鹽
2、器材
(1)市售礦泉水或健力寶等飲料的瓶子的瓶蓋1~3隻,均為7ml。
(2)家用碗、杯、碟、筷,或可用空的醫用軟塑料滴瓶一個
3、材料
(1)配試液用水:家庭生活飲用水(井水、自來水等)。
(2)維生素C:取醫葯店市售的「維生素C片1片(每片含VClOOmg),
(3)食醋:食用白醋:即市售調昧品標示含醋酸>=3.5
%的白米醋。
(4)、食用澱粉:可用地瓜粉或大米湯
『捌』 如何鑒別食品老乾媽的真假
頭像乍一看有些模糊的「老乾媽」才是正宗的。真「老乾媽」瓶蓋上的頭像背景顏色為淺橙色,眼睛、眉毛較小,面色有光澤,在印生產日期的地方,白色很重,每個字都很清晰;而假「老乾媽」瓶蓋上的頭像是黑白的,眼睛、眉毛都較大,在印生產日期的地方,白色很淺,數字模糊。另外,真「老乾媽」瓶蓋側邊的「開」字右邊是單線箭頭,而假「老乾媽」上是雙線箭頭
『玖』 怎樣檢測食鹽與工業鹽
工具/原料
灰錳氧(主要成分是高錳酸鉀)
食鹽
杯子2個
筷子
方法/步驟
取1 g灰錳氧放入杯子,加水至滿杯。
用筷子攪拌,使其充分溶解,得到一杯紅色溶液。(可用筷子頭輕輕擠壓灰錳氧顆粒,加快溶解速度)
取另一個杯子,倒入小半杯的食鹽。
向食鹽中倒入半杯紅色的灰錳氧溶液,用筷子不斷攪拌食鹽和溶液的混合物。大概攪拌2分鍾。
兩杯溶液放在一起,靜置3min,對比兩杯溶液的顏色深淺。如果兩杯溶液的顏色基本一樣,說明食鹽裡面不含有工業鹽;如果有食鹽的那杯溶液顏色變淺或褪色,說明含有工業鹽。
注意事項
一開始加的灰錳氧顆粒一定不能太大,否則後面顏色對比不明顯。
如果食鹽中含有其它雜質可能會影響檢驗效果。
如果發現顏色變淺,建議到相關部門進一步確認。
『拾』 老乾媽的製作方法
老乾媽對於很多人而言並不陌生,這也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下飯食物。老乾媽製作的方法有很多,在製作老乾媽的時候,對食材的選擇是非常講究的。想要做出最正宗的老乾媽一定要注意配方,而且在炒制老乾媽的時候也非常講究火候。那麼老乾媽做法配方是什麼呢?
1.做法一
鮮嫩蠶豆豆瓣1小碗,開洋(小蝦干)25克,黃酒半匙,細鹽14匙,白糖少許,味精微量,花生油3匙,麻油、辣油各少許,辣椒粉、花椒粉各微量。將開洋用黃酒、清水浸約30分鍾,使其漲發;洗凈鍋,放花生油,燒至油七成熱時,放蠶豆瓣煸炒,加開洋、細鹽、白糖、味精,炒至入味後,再加入辣椒粉、花椒粉、麻油,拌勻後,即可起鍋、裝盆了。這種醬麻辣鮮香,開胃爽口。製作的時候,必須用熱油將豆瓣快速地煸炒,使之不易泛黃;既不宜加水,也不能炒焦了,更不可以勾芡,以確保其醬的爽嫩清香口感。
2.做法二
牛肉300克,太和豆鼓1袋,粗海椒面50克,白糖1小勺,花椒面10克,五香粉10克,老抽,料酒,雞精,花生米20克,大蔥半根,獨蒜3個,姜1個,芝麻10克,美極鮮汁幾滴。牛肉洗凈切成拇指大小的丁,用少許老抽、五香粉、料酒碼味,腌30分鍾。花生米用刀拍成兩半,大蔥切成顆粒,姜蒜切成顆粒。用平底鍋加入清油300克,等油泡沒有了,關小火,加入牛肉、姜蒜顆粒炒散。再開中小火,把牛肉炒至要干時(就像牛肉乾一樣,也不要太幹了,還是要有點水份,這樣更好些),再加入豆鼓、少許老抽、白糖、花椒面、辣椒面一起翻炒,必須把豆鼓炒散。炒散後再加花生米、芝麻一起炒過1分鍾(不要炒糊了)最後加大蔥顆粒、雞精、美極鮮汁就成。冷卻後裝罐。隨吃隨取,夾饅頭和米飯,巴適。
3.做法三
豆豉用少量食用油拌勻,上鍋蒸20分鍾。蒸好的豆豉用勺子碾壓,根據喜歡的口感選擇碾壓程度,油鍋小火下干辣椒和花椒,炸香。晾涼後碾碎,熟花生碎、熟黃豆面、熟芝麻混合,備用。這幾樣是用來提香的,可以自己選擇加或不加。用剛才炸蔥姜的油,小火炒香豆豉,下碾壓好的干辣椒和花椒,炒香,下花生、黃豆面和芝麻的混合物,炒香。下干辣椒面,炒香,加適量白糖、鹽、一點點醬油,加適量開水,煮沸起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