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踝關節加壓包紮方法圖片

踝關節加壓包紮方法圖片

發布時間:2022-07-31 00:24:54

① 踝關節扭傷的危害有哪些應該怎麼減輕傷害

踝關節扭傷的危害

踝關節扭傷在急性期的時候,也就是第一次扭傷的時候主要危害第一踝關節,80%-90%的患者都會出現踝關節的韌帶損傷,在這個時候如果在初期保護得比較好,用制動加壓包紮等方法,讓他的韌帶撕裂之後能夠原位修復,大多數患者是可以修復的,但是在急性期扭傷一瞬間,還有一些患者會出現距骨的軟骨損傷,由於距骨的半脫位造成碰撞脛骨而造成的軟骨損傷,這一類的軟骨損傷有部分可以自愈。

如果出現習慣性崴腳,則建議到醫院專門的關節科或者運動醫學科就診,通常需要進行核磁共振檢查,觀察踝關節外側副韌帶損傷情況。如果有輕度踝關節外側副韌帶損傷,可通過康復和肌肉力量鍛煉來增強踝關節穩定性。如果韌帶損傷嚴重,可能需要進行手術治療,以修補外側副韌帶,甚至重建外側副韌帶,以穩定踝關節。

② 想要遠離習慣性崴腳,學會哪兩個方法就可以了

相信很多人在跑步運動時都曾出現過「崴腳」,你是怎麼處理的呢?又或者根本沒有處理?人們常常認為只要腳還能動應該就沒什麼大問題,甚至有人不以為意,腳疼一會就不當回事了,但事實是,崴腳後若是不及時進行有效地矯正和護理,很容易造成更大的傷害。

4、抬高

休息或睡覺時,可在患肢腳下墊一個枕頭,高於心臟水平。這是一種利用重力幫助血液及組織液迴流來減少受傷部位腫脹,緩解疼痛的方法,促進恢復。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的四個方法適用於出現輕度扭傷腳踝可以活動,沒有明顯腫脹時,但若是冰敷後腫脹、疼痛沒有減輕,反而更加明顯,或者受傷部位變紫、麻木、有刺痛感時就要及時就醫了。

康復鍛煉適用於受傷的部位的發紅、變腫、發熱、疼痛,等症狀消失完全消失以後,不然很容易造成二次傷害。適當的康復鍛煉可以加強踝關節周圍肌肉的力量訓練,降低再次損傷的發生率。要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鍛煉。

③ 踝關節扭傷了,該如何進行處理後期有哪些注意事項

腳踝扭傷俗稱崴腳,處理起來是以下四步:

1.休息
腳踝扭傷後要立即停止當前的活動,憑借拐杖、輪椅、別人攙扶等方式讓腳踝不負重休息,避免損傷進一步加重。

2.冰敷
用毛巾或者布包裹冰塊冰敷腳踝,不能直接接觸腳踝以免凍傷。每次敷20分鍾,每4-6小時敷1次。

3.加壓包紮
加壓包紮的方法是用彈性綳帶,逆著扭傷的力量方向纏繞腳踝。

4.抬高患肢
患者休息的時候選平卧位,在踝關節下方墊一床被子或者是枕頭,讓腫脹的踝關節比心臟位置高,增加受傷肢體的靜脈的迴流,減少腫脹和疼痛。

④ 崴腳了怎麼包紮

崴腳以後如果韌帶損傷輕微,可以應用彈力綁帶加壓包紮。

取兩卷彈力綁帶先在小腿靠近踝關節的地方纏繞兩圈固定住,然後彈力綳帶向下纏繞繞過腳後跟從另一側向上返回踝關節處,如此往返纏繞。從正面看彈力綁帶形成8字形,每次纏繞綁帶壓住上一圈綳帶的一半就行,這樣固定效果最好。

如果是韌帶部分斷裂或者完全斷裂,就不能僅用綁帶固定,建議到正規醫院行拍片以及磁共振檢查,必要時行石膏外固定或者手術治療,防止以後遺留後遺症。

⑤ 踝關節扭傷治療處理,不治療對身體有什麼影響

踝關節扭傷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崴腳,在人一生中基本上都會經歷,在醫院也是常見的一種病症,踝關節是典型的“筋骨相連”,是通過“筋”把“骨”緊緊地連接在一起,所以才形成穩定的關節,讓我們可以正常的活動自如。踝關節穩定性非常好,如果受傷關節活動會受到限制,因此在受傷後一定要及時治療,否則會對人體產生損害。

踝關節不及時處理的危害

踝關節扭傷後會造成局部腫脹、疼痛、活動受限,嚴重時甚至造成骨折,症狀較輕會出現部分韌帶纖維撕裂、重者可使韌帶完全斷裂或韌帶及關節囊附著處的骨質撕脫,甚至發生關節脫位。踝關節不及時治療會導致關節不穩,進一步病損,甚至出現關節蛻變、置換關節等現象。踝關節受傷後不及時處理或者是治療不徹底會對以後正常行走造成影響。

⑥ 體育課作業:一個同學的踝關節崴了 要求詳細點的操作步驟。先謝謝啦 給提示幾個大點也行啊

★崴腳後應該如何處理?
崴腳後,踝關節局部的小血管破裂出血,與滲出的組織液在一起會形成血腫,一般要經過24小時左右才能修復,停止出血和滲液。很多人都習慣在受傷後立即使勁揉搓,熱敷洗燙,強迫活動,這樣勢必會在揉散一部分瘀血的同時加速出血和滲液,甚至加重血管的破裂,以致形成更大的血腫,使受傷部位腫上加腫,痛上加痛。那麼崴腳後如何處理才是正確的呢?

「米飯療法」【RICE】

這種治療實際上是四個步驟,這四個步驟實際上就是休息、冰敷、固定和抬高。

1休息:立即停止行走、運動或勞動等活動,

2冰敷:應該在受傷後盡快進行,方法是取冷水浸透的毛巾放在受傷處,3分鍾左右更換1次。也可用冰塊、冰水裝入塑料袋中直接進行外教,每次20~30分鍾。使毛細血管收縮,以減少出血或滲出,從而減輕腫脹和疼痛。

3壓布包紮:冷敷的同時或冷敷後可用綳帶、三角巾等布料加壓包紮踝關節周圍。亦可用數條寬膠布從足底向踝關節及足背部粘貼、固定踝關節,以減少活動度。無論包紮或用膠布粘貼均應使受傷的外踝形成足外翻或受傷的內踝形成足內翻,以減輕對受傷的副韌帶或肌肉的牽拉,從而減輕或避免加重損傷。
4抬高:取坐位或卧位,同時,可用枕頭、被褥或衣物、背包等把足部墊高,以利靜脈迴流,從而減輕腫脹和疼痛。

⑦ 踝關節扭傷了,該如何進行處理後期有哪些注意事項

在踝關節扭傷之後一定要注意休息,千萬不要再用扭傷的腳走路,避免踝關節的進一步損傷。其次,就是要採用冰敷的方式冰敷,可以避免膝關節在扭傷之後出現腫脹出血的情況。之後可以使用綳帶或者是棉墊對扭傷的部位進行處理,主要是要讓扭傷的部位感受到外力的壓迫,以避免其出現腫脹出血的情況。最後可以選擇抬高扭傷的關節就地休息,避免其後續出現發腫的情況。

如果說再稍微好一些之後就開始劇烈運動,讓踝關節過度勞累的話,那麼再恢復起來的時候也會比較的困難。因此大家一定要注意對於踝關節的保護,盡可能的避免恢復後期的運動,採用溫和的方式對其進行保養,這樣的話才能最大程度的讓踝關節恢復到原來的狀態。

⑧ 為何常常「崴腳」 崴腳後如何正確處理

有很多人,在運動或走路時發生了踝關節扭傷,也就是崴腳,總抱著無所謂的態度,認為「養兩天」就好了,可是後來卻隔三差五的崴腳,這是為何呢?崴腳後該如何正確處理呢?

崴腳,是人們在生活中經常遇到的事情,醫學上稱做「足踝扭傷」。這種外傷是外力使足踝部超過最大活動范圍,令關節周圍的肌肉、韌帶甚至關節囊拉扯撕裂,導致出現疼痛、腫脹和跛行的一種損傷。大部分人有過崴腳的經歷,一般情況下選擇的是保守治療,經過一段時間的恢復,一般都能回到日常生活中。
有統計顯示,未經正規治療的踝關節扭傷,往往會遺留踝關節不穩定等後遺症,很容易造成「習慣性崴腳」。所以,對待」崴腳「這個小毛病,切莫大意,以免留下後患。

⑨ 運動受傷怎麼辦

踝關節扭傷是一種十分常見的損傷,俗稱「崴腳」。在日常生活、旅遊、運動等活動中,尤其穿高跟鞋或厚底鞋更容易發生踝關節扭傷。

★為什麼崴腳時,踝關節總愛向內扭翻?
從解剖學講,踝關節由脛骨、腓骨、距骨三塊骨頭組成。外踝長,防止距骨外翻的力量大;內踝短,防止距骨內翻的力量弱。正常踝關節內翻的角度比外翻的角度要大得多,所以崴腳的時候,一般都是腳向內扭翻,受傷的部位在外踝部。
(圖1:踝關節扭傷解剖圖,踝關節向內扭翻)

★崴腳後應該如何處理?
崴腳後,踝關節局部的小血管破裂出血,與滲出的組織液在一起會形成血腫,一般要經過24小時左右才能修復,停止出血和滲液。很多人都習慣在受傷後立即使勁揉搓,熱敷洗燙,強迫活動,這樣勢必會在揉散一部分瘀血的同時加速出血和滲液,甚至加重血管的破裂,以致形成更大的血腫,使受傷部位腫上加腫,痛上加痛。那麼崴腳後如何處理才是正確的呢?
「米飯療法」【RICE】
這種治療實際上是四個步驟,根據其英文的第一個字母縮寫成了RICE,這四個步驟實際上就是休息、冰敷、固定和抬高。
1、R 代表休息:立即停止行走、運動或勞動等活動,
2、I 代表冰敷:應該在受傷後盡快進行,方法是取冷水浸透的毛巾放在受傷處,3分鍾左右更換1次。也可用冰塊、冰水裝入塑料袋中直接進行外教,每次20~30分鍾。使毛細血管收縮,以減少出血或滲出,從而減輕腫脹和疼痛。
3、C 代表壓布包紮:冷敷的同時或冷敷後可用綳帶、三角巾等布料加壓包紮踝關節周圍。亦可用數條寬膠布從足底向踝關節及足背部粘貼、固定踝關節,以減少活動度。無論包紮或用膠布粘貼均應使受傷的外踝形成足外翻或受傷的內踝形成足內翻,以減輕對受傷的副韌帶或肌肉的牽拉,從而減輕或避免加重損傷。
(圖2:踝關節加壓包紮)
4、E 代表抬高:取坐位或卧位,同時,可用枕頭、被褥或衣物、背包等把足部墊高,以利靜脈迴流,從而減輕腫脹和疼痛。

★有過一次崴腳的歷史,如何預防下一次崴腳?
崴腳後再次受傷的幾率比原來提高40~70%。習慣性崴腳主要是因為前一次治療不徹底,特別是受傷的肌肉,韌帶沒有完全康復就因再次受力過重而受傷,造成韌帶起不到應有的保護作用而出現的頻繁扭傷的病症。對於熱愛運動的人來說,這是一個讓人非常頭疼的問題,因為它常常讓運動的快感戛然而止。但受傷後恰當的治療、康復鍛煉和使用護具,可降低再受傷的風險。下面就介紹些有用的康復訓練方法
一 、活動度訓練: 有助於恢復踝關節的正常活動度。
�0�1 背曲踝關節:直腿端坐,保持足垂直於支持面,向軀干方向屈曲踝關節。受傷後最初3~10天練習。
二、柔韌性訓練:
�0�1 腓腸肌伸展訓練:直腿端坐,對折毛巾套在腳掌拇趾根部。緩慢拉毛巾背曲踝關節,直至腓腸肌上半部分伸展(綳緊)。
(圖3:腓腸肌伸展訓練)
�0�1 足跟的伸展訓練:待腫脹消退,能站立時,可將受傷足放在正常足後方,足趾朝前。 保持足跟不離地。緩慢屈曲受傷腿的膝關節,直至足跟伸展(綳緊)。
(圖4:足跟伸展訓練)
三、肌力訓練: 強壯的腿部肌肉可協助韌帶共同保持踝關節穩定。
頻率:每周練習5~7天 每天每項練習重復20遍。
1、脛外側肌肌力訓練:足平放於地板,踝關節外側倚住牆或書櫃,足用力向外側推。 堅持5秒。
(圖5:脛外側肌肌力訓練)

2、脛內側肌肌力訓練:足平放於地板,患足置於固定的綳帶一端,用力向內側推。堅持5秒。
(圖6:脛內側肌肌力訓練)

3、脛前肌肌力訓練:將正常足足跟置於受傷足的足背。正常足向下壓同時受傷足翹起向上推(即足跟不離地)。對抗5秒。
四、 平衡訓練:踝關節扭傷降低了受傷足的平衡能力,這很容易造成再次扭傷。因此一旦站立時不再有疼痛感,就可嘗試進行平衡訓練。
方法:用受傷足保持平衡10~30秒,每天至少練習6
標准:每個動作能堅持60秒,就可練習下個動作。
動作1:雙臂向體側平舉,雙眼睜開。
動作2:雙臂交叉於胸前,雙眼睜開。
動作3:雙臂向體側平舉,雙眼閉上。
動作4:雙臂交叉於胸前,雙眼閉上。

要在運動中防止出現習慣性腳踝扭傷,首先應該盡量減少腳踝扭傷的風險,首要的是熱身應該充分,讓腳踝關節和韌帶都得到足夠的活動和拉伸,盡快進入到運動狀態當中。在平時的鍛煉當中應該注意對股四頭肌等大腿肌群和小腿肌群的鍛煉,腳踝扭傷也跟這些肌群不夠發達,肌肉穩定性和保護性不足有很大關系;肥胖的運動者應該努力降低體重,以減少身體對腳踝的壓力。
腳踝恢復之後再次運動時,一定要戴上護踝等護具

閱讀全文

與踝關節加壓包紮方法圖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qq瀏覽器桌面小窗口怎麼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793
花盆收拾方法視頻 瀏覽:515
如何克服陳列困難的方法 瀏覽:295
天然氣著火後用什麼方法滅火 瀏覽:387
贊唄簡單製作方法 瀏覽:194
吉利汽車近光燈安裝方法 瀏覽:369
湖南建築工程鋼筋除銹方法有哪些 瀏覽:762
選文描寫方法有哪些 瀏覽:654
天麻的食用方法視頻 瀏覽:923
fs308剃須刀電池連接方法 瀏覽:741
青少年如何補腎最有效的方法 瀏覽:678
如何掌握正確解讀觀察數據的方法 瀏覽:579
家庭找對象最佳方法 瀏覽:616
靜脈曲張的治療方法手術 瀏覽:712
榮耀手機的來電轉接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236
騰訊手機許可權設置方法 瀏覽:805
相片製作方法圖片 瀏覽:274
寫工作思路或方法如何提煉 瀏覽:280
網紅大肚子杯吸管的安裝方法 瀏覽:421
出牌正確方法視頻 瀏覽: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