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水中基礎開挖最常用的施工方法

水中基礎開挖最常用的施工方法

發布時間:2022-07-29 10:44:19

『壹』 請問水中沉井施工方法有哪些

沉井施工方法有四種: www.dgguangqu.cn 一、排水法下沉:60年代前,在市政工程中,凡用地與環境條件受到限制或埋深較大的地下構築物,基本都採用排水下沉的沉井施工。井底開挖大都用人工挖土與卷揚機吊出的方法,由於缺少控制沉井平穩下沉的具體技術措施,致使時有突沉、偏沉、超沉和沉井周圍地面坍陷的情況發生。針對這些問題,60年代後,開始用觸變泥漿填充井外周刃腳以上的空隙,並採取分層均勻開挖、嚴格控制沉井下沉速度和「鍋底」開挖的深度及設框架底梁等措施,防止刃腳下土體出現大范圍滑動區,使沉井平穩下沉,提高下沉的准確性和控制井周地面沉降的可靠性。 至80年代,隨著地基加固新技術的發展,在緊靠建築物的沉井施工中,預先對井外周和井底土體進行加固,使沉井在下沉中不影響周圍建築物。1986年,設計要求排水下沉深11.65米的宜川路泵站沉井時,泵站離蘇州河駁岸牆較近,兩側又有廠房等建築物,而且沉井又須穿過含水砂性土層;為確保安全,在沉井外周敷設井點,井點外圍再設置旋噴樁防水帷幕,並在帷幕內降水,帷幕外灌水,有效地控制周圍廠房和蘇州河駁岸的沉降和開裂。 二、不排水法下沉:1961年,在隧道試驗工程的董家渡通風井施工中,曾先預建深24.6米的沉井。考慮到用排水下沉法將沉井沉到一定深度後,井內外水土壓力差會使井底土體失穩隆起,而且若沉井繼續下沉,井底下粘性土層又不能抵抗其下面砂土層中承壓水的壓力,故採用排水下沉法將沉井沉至16米深後,首次採用不排水法下沉,在水中用抓鬥挖土,將沉井繼續下沉到位。1965年,地鐵試驗工程中的02號豎井,以及1965~1967年打浦路隧道的1、3、4號豎井工程,均採用排水初次下沉、不排水二次下沉的施工方法,並在工程實踐中積累技術數據和經驗。至80年代後,不排水 沉井施工 技術不僅可使沉井平穩下沉到位,而且還可有效地控制井周地面沉降。 三、不排水鑽吸法下沉:1984年,結合延安東路隧道2號風井寬24.3米、長28.2米、深33.6米的沉井施工,研製鑽吸機,開發鑽吸法沉井新工藝和使沉井刃腳擠土平穩下沉的成套工藝。每台鑽吸機由2台帶水槍刀盤的GEQ-1250A型潛水電鑽和1台QAPS潛水砂泵組成,挖土方便,下沉穩准,又能控制井周邊地面沉降。2號井下沉後的傾斜率僅為0.8%,井周邊以外13米處,地面下沉為11毫米。此後又在市南電纜過江隧道的浦東、浦西兩個沉井以及吳涇熱電廠取水口盾構工作井施工中應用,效果良好。 1990年,在江灣東區泵站工程中,採用小型鑽吸機沿井內壁挖槽,槽內用泥漿護壁,沉井下沉到位後,將井壁外側的泥漿置換固化,使沉井達到穩定要求,再開挖井內土體,澆築內部結構。該沉井周圍地面的沉降在10毫米之內。此工藝稱為中心島式下沉法。 四、連續沉井法 1966~1969年,在打浦路隧道的浦東及浦西矩形段施工中,對埋置深度為7~10.6米的一段,開發連續沉井施工技術,下沉24個(浦東17個,浦西7個)串聯的沉井。為控制各沉井因兩端壓力不對稱而產生的位移和偏斜,採用間隔下沉的方法,並採取井底設框架、底梁和井外壁空隙灌砂或充填觸變泥漿、井點降水疏乾地層等措施,使井外壁土層減摩防坍,刃腳下土體不致發生滑動隆起,從而將各沉井平穩下沉至設計要求的深度。1975年,上海石化總廠的廠區排水過堤管道工程中亦採用連續沉井法
滿意請採納

『貳』 池塘軟泥怎麼挖基礎。

首先考證池塘的淤泥深度,是否還有積水、基底土質情況,排水溝如何設置等,根據情況採取相應的施工措施;
下面的開挖方法可以參考:
如果淤泥不是很稀,厚度不是很大,建議這樣進行操作:從池塘邊沿好土開始開挖,開挖深度直接挖到池塘底部原土層,施工道路及坡道設置根據現場實際情況決定,形成工作面後開挖能順利有效進行;在施工時,如有水,及時設置排水溝及集水井。
如果淤泥很稀,可以採取拋石擠淤的方法開挖,作業時也要盡量降低開挖入口高度,並做好排水相關工作。

『叄』 橋梁基礎怎麼建

橋梁基礎分類及修建方法:
1、明挖基礎
也稱擴大基礎,系由塊石或混凝土砌築而成的大塊實體基礎,其埋置深度可較其他類型基礎淺,故為淺基礎。它的構造簡單,由於所用材料不能承受較大的拉應力,故基礎的厚、寬比要足夠大,使之形成所謂剛性基礎,受力時不致產生撓曲變形。為了節省材料,這類基礎的立面往往砌成台階形,平面將根據墩台截面形狀而採用矩形、圓形、T形或多邊形等。 建造這種基礎多用明挖基坑的方法施工。在陸地開挖基坑,將視基坑深淺、土質好壞和地下水位高低等因素,來判斷是否採用坑壁支持結構──襯板或板樁。在水中開挖則應先築圍堰。
明挖基礎適用於淺層土較堅實,且水流沖刷不嚴重的淺水地區。由於它的構造簡單,埋深淺,施工容易,加上可以就地取材,故造價低廉,廣泛用於中小橋涵及旱橋。中國趙州橋就是在亞粘土地基上採用了這種橋基。
2、樁基礎
由許多根打入或沉入土中的樁和連接樁頂的承台所構成的基礎。外力通過承台分配到各樁頭,再通過樁身及樁端把力傳遞到周圍土及樁端深層土中,故屬於深基礎。
樁基礎適用於土質深厚處。在所有深基礎中,它的結構最輕,施工機械化程度較高,施工進度較快,是一種較經濟的基礎結構。有些橋梁基礎要承受較大的水平力,如橋墩基礎要承受來自左右方向的水平荷載,其樁基多採用雙向斜樁;而一些梁式橋的橋台主要承受來自一側的土壓力,多採用單向斜樁。如樁徑很大,像常用的大直徑鑽孔樁,具有相當大的剛度,則可不加斜樁而做成垂直樁基。
橋梁基礎多置於水中,故要求樁材不僅強度高,而且要耐腐蝕。在橋梁中常用的樁材為木材、鋼筋混凝土和鋼材。由於木材長度有限,強度和耐腐蝕性較低,故木樁多用於中小橋梁,且樁頂必須埋在低水位以下,才能長期保存。鋼筋混凝土樁的強度和耐久性均較木樁為優,多用於較大或重要橋梁,但當遇到含鹽量較高的水文地質條件,也有腐蝕問題,應採取防護措施。中國在1908~1912年修建津浦(天津—浦口)鐵路洛口黃河橋時,其基礎就採用了外接圓直徑為50厘米的正五邊形鋼筋混凝土預制樁,樁長15~17米。自50年代以後,曾廣泛採用工廠預制的鋼筋混凝土空心的管樁、樁外徑多為40和55厘米,如1953~1954年在武漢修建的漢水鐵路橋和公路橋,以及60年代修建的南京長江橋引橋的大部分基礎均採用這種樁基。此外,鋼筋混凝土鑽孔灌注樁(也稱鑽孔樁),近幾十年在世界范圍內發展很快,如1972年在中國山東北鎮建成的黃河公路橋,採用直徑1.5米、最大入土深達107米的鋼筋混凝土鑽孔樁;70年代末在阿根廷建成跨巴拉那河的兩座斜張橋,全部採用直徑達2.0米,最大入土深達73米的鋼筋混凝土鑽孔樁。至於鋼樁主要是鋼管樁及H形鋼樁,其強度甚高,在土中穿透能力強,在工業發達國家使用較多,在中國有少數橋梁(如上海黃浦江橋)也使用過。
3、沉井基礎
是一種古老而且常見的深基礎類型,它的剛性大,穩定性好,與樁基相比,在荷載作用下變位甚微,具有較好的抗震性能,尤其適用於對基礎承載力要求較高,對基礎變位敏感的橋梁。如大跨度懸索橋、拱橋、連續梁橋等。
4、沉箱基礎
在橋梁工程中主要指氣壓沉箱基礎。它主要用於大型橋梁,當水下土層中有障礙物而沉井無法下沉,樁無法穿透時;或地基為不平整的基岩且風化嚴重,需要人員直接檢驗或處理時,常採用沉箱基礎。但沉箱工程需要復雜的施工設備,人在高氣壓下工作,既不安全,效率也低,其水下下沉深度也受到一定限制,故現今一般較少採用。
5、管柱基礎
是主要用於橋梁的一種深基礎,管柱外形類似管樁,其區別在於:管柱一般直徑較大,最下端一節製成開口狀,在一般情況下,靠專門設備強迫振動或扭動,並輔以管內排土而下沉,如落於基岩,可以通過鑿岩使錨固於岩盤;而管樁直徑一般較小,樁尖製成閉合端,常用打樁機具打入土中,一般較難通過硬層或障礙,更不能錨固於基岩。大型管柱的外形又類似圓形沉井,但沉井主要是靠自重下沉,其壁較厚,而管柱是靠外力強迫下沉,其壁較薄。
管柱基礎適用於較復雜的水文地質條件,尤其在某些特殊條件下,更能顯示其廣泛適應性。如中國武漢長江橋橋址的水文地質條件為:持力層在水面之下深達40米而洪水期長達8個月,顯然對氣壓沉箱不利;河床覆蓋層很淺,不能用管樁基礎;基岩表面不平,在同一墩位處高差達5~6米,也不能用沉井基礎。在此情況下,以管柱基礎最為適宜,它不受水深限制,且下端可錨固於岩盤,無需較厚的覆蓋層維持柱體穩定,而基礎是由分散的柱體支承於岩面,故岩面不平也易於處理。

『肆』 橋梁基礎如果在水中如何施工

橋梁的基礎主要分為兩種,河床條件好,跨徑比較小的採用鑽孔灌注樁,先做圍堰(你可以理解為臨時的堤壩)把水隔開,然後抽出圍堰內部的積水,接下來就可以在沒有積水的情況下施工。插入鋼護筒,鑽孔,下放預先焊接好的鋼筋籠(即樁所需的鋼筋),灌注混凝土,這樣鑽孔灌注樁就完成了。然後做混凝土承台和橋墩,撤除圍堰,橋梁的下部結構完成。還有一種比較極端的情況,就是跨徑很大,而且水文條件不允許做圍堰(例如各種跨海大橋),就必須採用沉箱基礎。你可以理解為先用混凝土澆築一個巨大的箱子,然後把箱子下沉到河床底部,將水抽出,加壓,製造出無水的環境,然後就可以將工人派到沉箱內部進行施工。有時候河床的地質不佳,還需要進行地基處理。這種方法工序非常復雜,工作環境惡劣,由於沉箱內部氣壓較高,工人連續施工的時間不能過長,否則就會得沉箱病。著名的紐約布魯克林大橋在施工時期,第二任總工程師華盛頓·羅布林就因為沉箱病全身癱瘓,只能由妻子代其指揮施工。

『伍』 水中的橋基是如何施工的

橋梁墩台基礎大多位於地表水位以下,有時水流還比較大,施工時都希望在無水或靜止水條件下進行.橋梁水中基礎最常用的施工方法是圍堰法.圍堰的作用主要是防水和圍水,有時還起著支撐施工平台和基坑坑壁的作用.

圍堰必須滿足以下的要求:

(1)圍堰頂高宜高出施工期間最高水位70cm,最低不應小於50cm,用於防禦地下水的圍堰宜高出水位或地面20~40cm。

(2)圍堰的外形應適應水流排泄,大小不應壓縮流水斷面過多,以免壅水過高危害圍堰安全,以及影響通航、導流等。圍堰內形應適應基礎施工的要求,並留有適當的工作面積。堰身斷面尺寸應保證有足夠的強度和穩定性,使基坑開挖後,圍堰不至發生破裂,滑動或傾覆。

(3)圍堰要求防水嚴密,應盡量採取措施防止或減少滲漏,以減輕排水工作。對圍堰外圍邊坡的沖刷和築圍堰後引起的河床的沖刷均應有防護措施。

(4)圍堰施工一般應安排在枯水期間進行。

公路橋梁常用的圍堰的類型有:土石圍堰,木籠圍堰或竹籠圍堰,鋼板樁圍堰,套箱圍堰

『陸』 沉井施工有哪些主要步驟

沉井基礎的施工程序,在井壁內挖土,井筒靠自重或加壓逐漸下沉,一節井筒快沉入土中再接一節,直至最後一節下沉到設計標高,將井底土清理干凈,灌注一層水下混凝土把井底封住,再抽水並在井內填充混凝土或沙石,最後在頂上灌築鋼筋混凝土蓋板,並在其上修築墩台。
1.我們看到在水中施工時,首先是圍水,而後抽水後挖基,澆築基礎混凝土,或者是在水中搭設鋼管樁平台,打鋼護筒,而後平台上上鑽機做鑽孔樁,澆注樁身混凝土。
2.沉井施工是將上面圍水、挖基工序一次完成,即用型鋼和鋼板做成一個比水中基礎還要大的無底圍桶一樣的鋼構件,而後放入到水中基礎開挖位置,抽水、挖基,當水中工作完成後,再去除這個鋼圍桶。
3.用鋼筋混凝土做一個圍桶,安放在基礎開挖處,邊挖邊沉,直到落實到基礎開挖深度再清底、澆築基礎混凝土,鋼筋混凝土沉井,作為基礎的一部分。
4.沉井基礎施工的主要內容:沉井製造、下沉、基底清理、封底、填充、及灌注面蓋板等,下沉沉井的基本施工方法,是不排水而在水中挖土,但土量不大,地下水量不多時可用排水法下沉。
5.沉井基礎在施工過程中,減少井筒下沉時井壁與土間的摩擦力,可在筒壁內預埋鋼管並壓入高壓水、泥漿或高壓氣流輔助下沉,中國早期修建的橋梁一般曾採用沉井施工技術。

『柒』 橋梁墩柱在水中如何施工

橋梁墩柱在水中施工通常要圍堰,然後把水抽干,在進行基坑開挖。可分為,土石圍堰,草麻袋圍堰,鋼板樁圍堰,而鋼板樁圍堰是最常用的一種板樁圍堰。鋼板樁是帶有鎖口的一種型鋼,其截面有直板形、槽形及Z形等,有各種大小尺寸及聯鎖形式。常見的有拉爾森式,拉克萬納式等。 其優點為:強度高,容易打入堅硬土層;可在深水中施工,必要時加斜支撐成為一個圍籠。防水性能好;能按需要組成各種外形的圍堰,並可多次重復使用,因此,它的用途廣泛。 在橋梁施工中常用於沉井頂的圍堰,它的用途廣泛。管柱基礎、樁基礎及明挖基礎的圍堰等。 這些圍堰多採用單壁封閉式,圍堰內有縱橫向支撐,必要時加斜支撐成為一個圍籠。如中國南京長江橋的管柱基礎,曾使用鋼板樁圓形圍堰,其直徑21.9米,鋼板樁長36米,有各種大小尺寸及聯鎖形式。待水下混凝土封底達到強度要求後,抽水築承台及墩身,抽水設計深度達20米。 在水工建築中,一般施工面積很大,則常用以做成構體圍堰。它系由許多互相連接的單體所構成,每個單體又由許多鋼板樁組成,單體中間用土填實。圍堰所圍護的范圍很大,不能用支撐支持堰壁,因此每個單體都能獨自抵抗傾覆、滑動和防止聯鎖處的拉裂。常用的有圓形及隔壁形等形式。

『捌』 水利工程施工中,常用的地基處理方法有哪些

一、CFG樁
CFG ,即水泥粉煤灰碎石樁,是Cement Fly-ash Gravel 的縮寫。 1、分類
(1)CFG 樁復合地基技術採用的施工方法有:長螺旋鑽孔灌注成樁,長螺旋鑽孔、管內泵壓混合料灌注成柱,振動沉管灌注成樁等。
(2)長螺旋鑽孔灌注成樁適用於地下水位以上的黏性土、粉土、素填土、中等密實以上的砂土;長螺旋鑽孔、管內泵壓混合料灌注成樁,適用於黏性土、粉土、砂土,以及對雜訊或泥漿污染要求嚴格的場地。
(3)振動沉管灌注成樁,適用於粉土、黏性土及素填土地基。樁尖採用鋼盤混凝土預制樁尖或鋼制活瓣樁尖。
2、特點:
(1)CFG樁主要是通過樁、樁間土和褥墊層一起組成復合地基的地基處理方式。所以, CFG是通過對地質的改良,從而使地基滿足建築物基礎的承載力要求。作為一種地質改良形式,在成樁的質量和應用上有一定的限制,CFG沒有單獨作為承台樁的先例,都是以「樁筏」的形式出現。
(2)CFG因為單樁承載力低,所以在本地區內,主要適用於多層和小高層的建築。
二、DDC樁
DDC,孔內深層強夯樁法,是在強夯技術基礎上發展的地基加固技術。它的施工是先成孔,再向孔內填料,以高動能、超壓強特異重錘在孔內深層領域進行沖砸擠壓,使填料在強力的推動下向孔周和底部擠壓。夯擊能量可達20000KN.m/m2。深度可達30m或更深。
DDC技術處理後的地基,可達到遇水不濕陷、地震不液化、壓縮變形小、承載力高、剛度均勻。它能大量消耗建築及工業垃圾,利用各種無機固體廢料進行地基加固處理,減少環境污染,變廢為寶。
該項技術消除了深厚黃土地基的濕陷性,大幅度提高了地基承載力,降低地基壓縮性,地基處理效果顯著。
三、高壓噴射注漿法是利用鑽機把帶有噴嘴的注漿管鑽進至土層的預定位置後,以20MPa左右的高壓水流從噴嘴中噴射出來,沖擊破壞土體,再用泥漿泵注入壓力為2~5MPa的水泥漿與土體混合,漿液凝固後,在土中形成較大的增強固結體。固結體形狀和噴射移動方向有關,一般分為旋噴、定噴、擺噴三種注漿形式。
1、種類及功能
高壓噴射注漿法的基本種類有:單管法、二重管法、三重管法和多重管法等四種方法,目前國內以二重管法和三重管法應用較多。
高壓噴射注漿法適用於處理淤泥、淤泥質土、流塑、軟塑或可塑粘性土、粉土、砂土、黃土、素填土和碎石土等地基。
高壓噴射注漿法具有增強地基強度、提高地基承載力、止水防滲、減少支擋建築物土壓力、防止砂土液化和降低土的含水量等多種功能,可用於既有建築物和新建建築地基加固,深基坑、地鐵等工程的土層加固或防水;在深基坑防滲帷幕、水庫壩基防滲、多層及高層建築的地基處理、擋土牆加固等工程中應用廣泛。

『玖』 水中基礎施工的方法、要求及其特點

水中基礎施工的方法、要求及其特點:
一、施工時間的選擇
根據當地的氣象資料,宜選擇雨水較少且河流水位較低、河水
流速小、氣溫較高的季節,使預制樁頭多露出水面。以便於施工。施
工前要制定嚴密的施工技術方案,盡量縮短施工周期,以降低施工成
本。
二、施工准備
1.為方便施工,各種材料應製成半成品,運至施工地點。
2.材料的水平運輸多採用浮橋的方法。浮橋可利用直徑48mm
×3.5
腳手架鋼管,將若干個密封的空汽油桶組裝成。
在支設浮橋的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⑴為便於安裝,浮橋應由若干個單元組成。每個單元長度宜
為6m左右,利用扣件進行連接。
⑵在基礎的四周採用U
形浮橋圍住,並同浮橋連接牢固。
⑶浮橋設置在水中基礎的水流逆向側,在其上方設置幾根繩
索,固定在河岸上,用來固定和調節浮橋的位置。
⑷浮橋上的走道板宜選用較輕的竹笆。
⑸注意天氣預報,以便在陰雨天採取必要的措施。
3.租借若干套救生衣,一隻小木船,用於安裝浮橋、支模和
運輸等。
三、安裝模板、綁扎鋼筋
基礎支模採用倒柱支模法、即將模板的整個系統懸掛在樁頭上。方法是在預制樁頭的頂部,設置臨時牛腿,然後鋪設鋼楞,在鋼
楞的上部鋪設模板,具體方法如下。
1.將牛腿焊接在預制樁頭的鋼帽上。牛腿採用鋼板製作,每
個預制樁頭上焊接一對。
2.在牛腿的上部鋪設型鋼主梁,鎖緊型鋼兩側帶有絲扣的鋼
拉桿,將其緊緊地夾在預制樁上。
3.在型鋼主樑上鋪設模板鋼楞,然後鋪設底部模板。模板采
用工具式組合鋼模板,鋪設底部模板時,為便於安裝和拆卸,僅在底
部模板的四周安裝U
型卡。
4.在預制樁上部焊接角鋼固定架,用來固定模板的對接螺栓、
固定基礎的地腳螺栓。
5.將地腳螺栓牢固地焊接在角鋼固定架上,然後便可綁扎鋼
筋。
6.安裝基礎的側面模板,利用連接角模和側模連接,將模板
的對拉螺栓牢固的焊接在角鋼固定架上,、隨後鎖緊對拉螺栓。
7.支模系統經調整校正後,即可澆築混凝土。
四、澆築混凝土
基礎混凝土澆築時,如果基礎在混凝土泵車懸臂的澆築范圍
內,最好採用泵車澆築,反之可採用木筏運輸混凝土澆築。
基礎混凝土宜一次澆築完畢,如果基礎較大,可先澆築1/2,
待其達到一定強度具備一定強度時,再將後1/2
混凝土澆築完。
五、拆除模板
首先拆除側面模板,然後割掉牛腿。因主梁利用拉桿夾在預
制樁上,因此可向下放忪主梁,隨後逐步拆除鋼楞和模板。為便於施工,可在較大的構件上系一根繩索。
這是一種簡便的在水中進行基礎施工的方法。施工的要點是
時間的選擇,浮橋的維護、支模系統的安裝。採用這種方法施工,可以用較低的成本解決水中基礎施工的難題。

閱讀全文

與水中基礎開挖最常用的施工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塑料薄膜吸水率檢測方法 瀏覽:660
植物中葯的鑒別方法 瀏覽:141
如何練習口才方法 瀏覽:407
裸色隔離霜的正確使用方法 瀏覽:769
玻璃水種真假的鑒別方法 瀏覽:597
識字教學方法幼小銜接 瀏覽:826
論文類似於swot的分析方法 瀏覽:964
小腦病變怎樣治療方法 瀏覽:296
自我檢測五官的方法 瀏覽:758
宮燈圖片製作方法 瀏覽:688
油菜花的種植方法和功效 瀏覽:682
用什麼方法可以讓魚到水面吃食 瀏覽:702
戴口罩正確方法 瀏覽:488
iqoo手機網路卡頓嚴重解決方法 瀏覽:204
安裝障礙物的方法 瀏覽:332
硬碟在電腦里的使用方法 瀏覽:957
手機臂帶使用方法 瀏覽:835
櫥櫃門板測量方法 瀏覽:159
通氣還有哪些方法 瀏覽:732
長了口腔潰瘍最快解決方法 瀏覽: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