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艾葉怎麼吃
艾葉的食用方法
1、艾葉餅:
做法:將艾葉打成漿,再用糯米粉做成一個個艾葉餅,口感上有很香濃的艾葉香,並有少許的艾葉苦味,吃後齒頰留香。
作用:有美容養顏的功能,是婦女坐月子的理想點心,並對感冒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2、母雞艾葉湯:
做法:老母雞1隻,艾葉15g。將老母雞洗凈,切塊,同艾葉一起煮湯,分2~3次食用。
作用:補氣攝血,健脾寧心,適用於女子體虛不能攝血而致月經過多,心悸怔仲,失眠多夢,少腹冷痛等。
3、艾葉甜湯:
做法:艾葉15g,白糖20g,共煮湯飲用。
作用:清熱利濕,活血化瘀,適用於婦女經來煩燥,尿赤灼痛,口乾口苦,喜冷水,便秘難下,舌紅苔黃,脈數無力等。
4、艾葉阿膠粥:
做法:阿膠20g,干艾葉10g,紅糖1大匙。干艾葉先以3碗清水煎煮20分鍾,倒出葯汁。將阿膠搗碎,加入葯汁中,煮至完全溶解(邊煮邊攪),加紅糖拌勻。月經期間經量過多時服用。每日2次適合。
5、艾葉肉圓:
做法:把豬肉和艾葉分別剁碎後加入適量鹽、姜、味精、花生油、生粉、雞蛋拌勻,然後用常法加工成肉圓或肉餅。或煮、或煎、或蒸,均可。
作用:暖胃安神。
6、艾葉餃子:
做法:1、艾葉300g,切碎;蔥、豆芽、豆腐適量切碎。2、將以上材料拌勻,用鹽、味精調味成餡。3、用麵皮包餡成餃子形狀,入鍋中蒸熟或水煮均可。
作用:增進食慾。
7、艾葉紅糖水:
做法:生薑5片,大棗5枚,艾葉15g,紅糖適量,水煎服。
作用:用於婦女痛經。
8、姜艾雞蛋:
做法:生薑15g,艾葉10g,雞蛋2個,加水適量煮熟後,蛋去殼放入再煮,飲汁吃蛋。
作用:用於女子月經過多。
9、麵粉蒸艾葉:
做法:將新鮮艾葉去掉硬梗、枯葉,用清水將泥沙淘凈,然後按1kg艾葉拌250g麵粉的比例,摻勻拌散,使艾葉全部沾有麵粉。然後鋪入籠屜蒸約30~40分鍾後出鍋。蒸熟的艾葉呈灰白色,無濃烈的芳香葯味。再盛在碗里,調入以香油、辣面、蔥、蒜泥等調制的味料即成。
作用:開胃暖胃。
10、艾葉菜團:
做法:將艾葉切碎,放適量麵粉,用水、鹽揉成面團,做成大小適中的艾葉菜團,入鍋中蒸熟即可。
作用:能通氣血,祛寒濕,止血,安胎。尤其是端午節前後的艾葉,清嫩味鮮,具有開胃健脾,增進食慾的功效。
服用艾葉的禁忌
陰虛血熱者慎用艾葉。苦酒、香附為之使。陰虛火旺,血燥生熱,及宿有失血病者為禁。
『貳』 艾草的吃法有幾種
艾葉糍粑的做法:
主料:松毛艾葉200g、糯米粉120g。
輔料:花生米適量、芝麻適量、糖粉適量。
1、野外發現的野生的松毛艾葉。
『叄』 艾草可以吃不
當然可以吃!
艾葉的食用方法有很多種,下面為大家介紹10種艾葉的食用方法,以及食用它們有哪些作用等。需要注意的是,陰虛血熱者慎食之。
1、艾葉餅。做法:將艾葉打成漿,再用糯米粉做成一個個艾葉餅,口感上有很香濃的艾葉香,並有少許的艾葉苦味,吃後齒頰留香。作用:有美容養顏的功能,是婦女坐月子的理想點心,並對感冒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2、母雞艾葉湯。做法:老母雞1隻,艾葉15g。將老母雞洗凈,切塊,同艾葉一起煮湯,分2~3次食用。作用:補氣攝血,健脾寧心,適用於女子體虛不能攝血而致月經過多,心悸怔仲,失眠多夢,少腹冷痛等。
3、艾葉甜湯。做法:艾葉15g,白糖20g,共煮湯飲用。作用:清熱利濕,活血化瘀,適用於婦女經來煩燥,尿赤灼痛,口乾口苦,喜冷水,便秘難下,舌紅苔黃,脈數無力等。
4、艾葉阿膠粥。做法:阿膠20g,干艾葉10g,紅糖1大匙。干艾葉先以3碗清水煎煮20分鍾,倒出葯汁。將阿膠搗碎,加入葯汁中,煮至完全溶解(邊煮邊攪),加紅糖拌勻。月經期間經量過多時服用。每日2次適合。
5、艾葉肉圓。做法:把豬肉和艾葉分別剁碎後加入適量鹽、姜、味精、花生油、生粉、雞蛋拌勻,然後用常法加工成肉圓或肉餅。或煮、或煎、或蒸,均可。作用:暖胃安神。
『肆』 艾草可以吃嗎
艾葉的食用方法有很多種,下面為大家介紹10種艾葉的食用方法,以及食用它們有哪些作用等。需要注意的是,陰虛血熱者慎食之。
1、艾葉餅。做法:將艾葉打成漿,再用糯米粉做成一個個艾葉餅,口感上有很香濃的艾葉香,並有少許的艾葉苦味,吃後齒頰留香。作用:有美容養顏的功能,是婦女坐月子的理想點心,並對感冒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2、母雞艾葉湯。做法:老母雞1隻,艾葉15g。將老母雞洗凈,切塊,同艾葉一起煮湯,分2~3次食用。作用:補氣攝血,健脾寧心,適用於女子體虛不能攝血而致月經過多,心悸怔仲,失眠多夢,少腹冷痛等。
3、艾葉甜湯。做法:艾葉15g,白糖20g,共煮湯飲用。作用:清熱利濕,活血化瘀,適用於婦女經來煩燥,尿赤灼痛,口乾口苦,喜冷水,便秘難下,舌紅苔黃,脈數無力等。
4、艾葉阿膠粥。做法:阿膠20g,干艾葉10g,紅糖1大匙。干艾葉先以3碗清水煎煮20分鍾,倒出葯汁。將阿膠搗碎,加入葯汁中,煮至完全溶解(邊煮邊攪),加紅糖拌勻。月經期間經量過多時服用。每日2次適合。
5、艾葉肉圓。做法:把豬肉和艾葉分別剁碎後加入適量鹽、姜、味精、花生油、生粉、雞蛋拌勻,然後用常法加工成肉圓或肉餅。或煮、或煎、或蒸,均可。作用:暖胃安神。
6、艾葉餃子。做法:1、艾葉300g,切碎;蔥、豆芽、豆腐適量切碎。2、將以上材料拌勻,用鹽、味精調味成餡。3、用麵皮包餡成餃子形狀,入鍋中蒸熟或水煮均可。作用:增進食慾。
7、艾葉紅糖水。做法:生薑5片,大棗5枚,艾葉15g,紅糖適量,水煎服。作用:用於婦女痛經。
8、姜艾雞蛋。做法:生薑15g,艾葉10g,雞蛋2個,加水適量煮熟後,蛋去殼放入再煮,飲汁吃蛋。作用:用於女子月經過多。
9、麵粉蒸艾葉。做法:將新鮮艾葉去掉硬梗、枯葉,用清水將泥沙淘凈,然後按1kg艾葉拌250g麵粉的比例,摻勻拌散,使艾葉全部沾有麵粉。然後鋪入籠屜蒸約30~40分鍾後出鍋。蒸熟的艾葉呈灰白色,無濃烈的芳香葯味。再盛在碗里,調入以香油、辣面、蔥、蒜泥等調制的味料即成。作用:開胃暖胃。
10、艾葉菜團。做法:將艾葉切碎,放適量麵粉,用水、鹽揉成面團,做成大小適中的艾葉菜團,入鍋中蒸熟即可。作用:能通氣血,祛寒濕,止血,安胎。尤其是端午節前後的艾葉,清嫩味鮮,具有開胃健脾,增進食慾的功效。
『伍』 體內濕氣重,怎麼用艾葉祛濕
每逢春天,總是煙雨蒙蒙的,一切都似有若無地披著一層淡淡的薄霧,非常有韻味。然而,在春天,空氣也非常濕潤,濕度大,尤其是在南方,一遇到南風天到處都是濕的。這種時候,人的體內也很容易有濕氣。好在,大自然是“博愛仁慈”的,給了我們濕氣的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可以祛濕的艾葉。有些人不認識艾葉,不懂艾葉的用法,就會有這樣一個疑問:體內濕氣重,怎麼用艾葉祛濕?
首先,我們來簡單了解一下艾葉和濕氣。艾葉,中葯名。為菊科植物艾(Artemisia argyi Levl.et Vant)的乾燥葉。夏季花未開時採摘,除去雜質,曬干。濕氣是一種中醫理論概念。中醫認為自然界中氣候潮濕、食肉等是濕氣的來源,濕邪過重則易傷陽氣。認為通過飲食、起居可以對濕氣進行調節。
上面介紹了一些用艾葉祛除濕氣的方法,大家都學會了嗎?有時間的話,大家可以試試哦。另外,雖然艾葉可以幫助我們祛除濕氣,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有幫助,但是,再好的東西也不能過量。我們需要學會適可而止,注意艾葉的用量和頻率,每周不宜超過3次。
『陸』 艾的根部煲湯有什麼作用或是效果么
艾根主要就是艾草根主要有理氣血,溫經絡,祛寒濕,止冷痛作用。艾草根煲雞湯可以調經,補血,祛風暖胃、清熱解毒,又可以平抑肝火、祛風濕、消炎、鎮咳。對痛經,月經不調,宮寒,安胎有一定的療效。
艾根煲雞湯的做法:
1、將雞塊洗凈,放入開水中灼水後洗去浮沫。
(6)干艾根的食用方法擴展閱讀:
1、艾的「本草」記載《名醫別錄》:味苦,微溫,無毒。主炙百病,可作煎,止下痢,吐血,下部匿瘡,婦人漏血,利陰氣,生肌肉,辟風寒,使人有子。又,艾,生寒熟熱。主下血,衄血、膿血痢,水煮及丸散任用。
2、《葯性論》:使。能止崩血,安胎,止腹痛,醋煎作煎,治癬,止赤白痢,及五藏痔瀉血。煎葉,主吐血。炒艾作餛飩,吞三、五枚。以飯壓之良。長服止冷痢,又心腹惡氣。取葉搗汁飲,又搗末和乾薑末為丸,一服三十丸,飯壓,日再服,治一切冷氣,鬼邪毒氣,最去惡氣。
『柒』 艾根老雞湯的做法步驟圖,艾根老雞湯怎麼做
用料
艾根 50克
老母雞 1隻約1500克
花生米 200克
陳皮 1個
生薑 10克
鹽 少許
花生油 少許
艾根老雞湯的做法
洗干凈艾根、花生米,准備好所需的湯料食材
小貼士
1、煲艾根,不加入其他動物類食材,味道會偏濃,且單一的艾味,口服欠佳,所以一般會選用老母雞搭配一起熬湯,不但味道特別,而且老母雞祛風效果更好。
2、煲過湯的雞肉味道會偏淡,可以點蘸些醬油調味.
『捌』 艾葉的食用方法
1.艾葉:
取原葯材,除去雜質及梗,篩去灰屑。
2.醋艾葉:
取凈艾葉,加入定量的米醋拌勻,悶潤至醋被吸盡,置炒制容器內,用文火加熱,炒干,取出晾涼。
3.艾葉炭:
取凈艾葉,置炒制容器內,用中火加熱,炒至表面焦黑色,噴淋清水少許,滅盡火星,炒至微干,取出,及時攤晾,涼透。
4.醋艾葉炭:
取凈艾葉,置炒制容器內,用中火加熱,炒至表面焦黑色,噴入定量米醋,滅盡火星,炒至微干,取出,及時攤晾,涼透。
【成品性狀】
生艾葉多皺縮、破碎。完整葉片呈卵狀橢圓形,羽狀深裂,裂片橢圓狀披針形,邊緣有不規則的粗鋸齒,上表麵灰綠色或深黃綠色,有稀疏的柔毛及白色腺點,下表面密生灰白色絨毛,質柔軟。氣清香,味苦。醋艾葉呈灰黑色,清香氣淡,略有醋氣。艾葉炭為焦黑色,多捲曲,破碎。醋艾葉炭,形如艾葉炭,略有醋氣。
【炮製作用】
艾葉:
味辛、苦,性溫;無毒。歸肝、脾、腎經。具有散寒止痛、溫經止血的功能。生品性燥,祛寒燥濕力強,但對胃有刺激性,故多外用,或搗絨做成艾卷或艾炷。如治療為癰疽不合,瘡口冷滯,以艾煎湯洗後,白膠熏之(《人齋直指方》);治濕疹瘙癢,單用或配雄黃、硫磺煎水外洗(《衛生易簡方》);治妊娠傷寒,汗下後血漏不止,胎氣受損,用膠艾六和湯(《醫壘元戎》)。
醋艾葉:
溫而不燥,並能緩和對胃的刺激性,增強祛寒止痛的作用。如治寒客胞宮的艾附暖宮丸(《古今醫鑒》);治宮寒不孕,或胎為外因所侵而致胎動不安的艾葉湯(《總錄》);治婦人血海虛冷的艾附丸(《楊氏家藏方》);治婦人血虛火旺,血崩不止的膠艾四物湯(《古今醫鑒》)。
艾葉炭:
辛散之性大減,對胃的刺激性緩和,溫經止血的作用增強。可用於崩漏下血,月經過多,或妊娠下血。如治濕冷下痢膿血,腹痛,婦人下血的艾姜湯(《世醫得效方》)。
醋制艾葉炭:
溫經止血的作用增強。
【炮製研究】
艾葉中含有揮發油、鞣質等成分。現代對艾葉的炮製研究主要是以艾葉揮發油、水浸出物、鞣質及小鼠凝出血時間為指標,對其生品、炭炒品、砂燙品、煅炭品及不同溫度、時間下的烘製品進行實驗比較。結果表明,艾葉經加熱炮製後,揮發油含量大幅度降低,且隨溫度的升高、時間的延長呈逐漸降低的趨勢。而悶煅品揮發油含量較其他加熱制炭品高。
艾葉炒炭或烘製後有明顯的止血作用,其中以180℃烘20分鍾和200℃烘10分鍾所得樣品水煎液止血作用最明顯。艾葉止血作用的強弱與鞣質含量的高低關系不大。
『玖』 艾根煲雞湯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
艾頭煲雞湯具有滋陰補腎,健脾和胃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女性月經不調、經期疼痛、經期血塊,還可增強人體的免疫力,調節內分泌功能,增強體質,增加人體抵抗病毒的能力。
艾草在中葯里主要用來止血和止痛,其汁液中含有很多的收斂性植物鹼和一些麻醉成分,常用於治療外傷,可促進傷口癒合,加快恢復,同時還對消化道炎症也有一定的止痛止血作用,也可幫助黏膜修復。
(9)干艾根的食用方法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對於風熱感冒或者熱毒熾盛、口舌生瘡的人,或者陰虛火旺、虛火內生的人群都不宜使用。最適合的人群莫過於孕產婦。
建議體制偏溫的,風熱感冒、濕熱等患者不要服用,由於腫瘤患者是不可以吃雞肉的,所以不適宜腫瘤患者食用,因為中醫認為雞肉具有發性。當然飲食本來就是相對的,偶爾吃一頓兩頓是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