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瀉心湯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瀉心湯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發布時間:2022-07-27 19:20:37

㈠ 半夏瀉心湯是什麼葯,請大夫給我解釋清楚好么他的作用是什麼謝謝

病情分析:
你好,半夏瀉心湯是一副中葯湯劑的名稱,出自傷寒論,是經典的中葯處方,具有辛開苦降,通利腸道的作用。對於嘔吐之後或者其他原因導致的胸腹部脹滿,嘔吐,大便稀薄,腹瀉等有很好的作用
指導意見:
你好,半夏瀉心湯給你簡單介紹如上,主要是由半夏,,黃連,乾薑,甘草,大棗,生薑等組成,用葯有針對性時,效果很好。

㈡ 甘草瀉心湯有什麼作用

甘草瀉心湯為《傷寒論》中半夏瀉心湯加重甘草劑量而成,其方為甘草、半夏、乾薑、黃芩、黃連、人參、大棗,有補中降逆、和胃消痞之功效。主治胃氣虛弱、腹中雷鳴下利、水谷不化、心下痞滿、干嘔心煩不安等症,為中醫臨床治療消化道疾病的主方之一。現代實驗研究表明,甘草瀉心湯能顯著地提高小鼠的體液免疫、細胞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機能,並能顯著延長常壓缺氧狀態小鼠的存活時間。

㈢ 半夏瀉心湯怎麼

半夏瀉心湯煎法即是洗干凈葯材放入葯煲加適量的水燒開即可。
一、組成
半夏12g、黃芩9g、乾薑9g、人參9g、黃連3g、炙甘草9g、大棗4枚[2]
二、功用主治
《傷寒論》方之半夏瀉心湯具有和胃降逆,平調寒熱,散結除痞之功效。主治寒熱互結之痞證。症見寒熱中阻,胃氣不和,心下痞滿而不痛,或干嘔,或嘔吐,腸鳴下利,苔膩微黃,脈弦滑 。
三、用法用量
上七味,以水1升,煮取600毫升,去滓,再煎取300毫升,分二次溫服。
四、方解
本方配伍特點:溫清並用,辛開苦降,補瀉兼施。
此方所治之痞,原系小柴胡湯證誤下,損傷中陽,外邪乘虛內入,以致寒熱互結,而成心下痞。痞者,痞滿不通,上下不能交泰之謂。心下即是胃脘,屬脾胃病變。脾胃居中焦,為陰陽升降之樞紐,今中氣虛弱,寒熱互結,遂成痞證。中氣既傷,升降失常,故上見嘔吐,下則腸鳴下利。治宜調其寒熱,益氣和胃,散結除痞之法。方中以辛溫之半夏為君,散結除痞,又善降膩逆止嘔。臣以乾薑之辛熱以溫中散寒,黃芩、黃連之苦寒以泄熱開痞。以上4葯相伍,具有寒熱平調,辛開苦降之用。然寒熱互結,又緣於中虛失常,升降失常,故方中又以人參、大棗甘溫益氣,以補脾虛,與半夏配合,有升有降,以復脾胃升降之常。使以甘草補脾和中而調諸葯。全方寒熱互用以和其陰陽,苦辛並進以調其升降,補瀉兼施以顧其虛實,為本方的配伍特點。使寒熱得解,升降復常,則痞滿嘔利自愈。
本方即小柴胡湯去柴胡、生薑,加黃連、乾薑而成,變和解少陽之劑,而為調和寒熱之方。後世師其法,隨證加減,廣泛應用於寒熱錯雜,升降失調諸症。
五、運用
1.本方是治療寒熱互結之痞證的代表方劑。凡臨床上出現以心下痞滿而不痛,或嘔吐下利、舌苔微黃而膩等為主要表現者,即可使用本方加減治療。
2.加減法:若痞滿甚者,去大棗,加枳實、生薑以理氣止嘔;濕濁甚者,加藿香、佩蘭;兼食滯者,加焦山楂、神曲消食導滯。
3.使用注意:本方辛開苦降,兼補中氣,實痞者不宜使用本方。因氣滯或食積所致的心下痞滿,不宜應用。

㈣ 生薑瀉心湯怎麼做

【處方與加減】生薑12克,半夏10克,乾薑10克,大棗10克,黃連6克,黃芩10克,黨參15克,白芍20克,炙甘草10克。
【功效與用法】水煎服。主治慢性結腸炎。症見腹痛,腹瀉,心下痞滿。舌質淡,苔黃微膩,脈濡緩。本方以生薑、半夏散結開痞,降逆止吐;乾薑辛熱祛寒;黃芩、黃連苦寒清熱;黨參、大棗、甘草補益脾胃,黨參與半夏相伍,可使脾氣升,胃氣降,而脾胃調和;白芍、甘草緩急止痛。九葯合劑,寒熱並用,苦辛並施,使升降復,腸胃和,則痞結自除。

㈤ 半夏瀉心湯的介紹

半夏瀉心湯,中醫方劑名。為和解劑,具有調和肝脾,寒熱平調,消痞散結之功效。主治寒熱錯雜之痞證。心下痞,但滿而不痛,或嘔吐,腸鳴下利,舌苔膩而微黃。臨床常用於治療急慢性胃腸炎,慢性結腸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等屬中氣虛弱,寒熱錯雜者。

㈥ 三黃瀉心湯的簡介

處方來源 金匱要略 206年前
劑型 湯劑
葯物組成 大黃10g,黃連5g,黃芩5g。
加減
功效 瀉火解毒,燥濕泄熱。
主治 邪火內熾,迫血妄行,吐血,衄血,便秘溲赤;三焦積熱,眼目赤腫,口舌生瘡;外證瘡瘍,心胸煩悶,大便秘結;濕熱黃疸,胸中煩熱痞滿,舌苔黃膩,脈數實者。

㈦ 生薑瀉心湯的功效和作用

【功能與主治】治傷寒汗出後,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噫氣臭,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不利者。

㈧ 甘草瀉心湯去胃火肝火嗎濕熱嗎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3-24

㈨ 大黃黃連瀉心湯功效

「瀉心」就是瀉胃,就是清瀉胃熱。這個方子本是治療胃中因為有熱而發堵,吃了飯以後食物不往下走,堵得難受,還可見到燒心、吐酸水。特別是黃連,清
胃熱的效果較優,經常堵脹、燒心、嘈雜、泛酸的人,用黃連配上一點吳茱萸,一吃就好。這兩個葯物配伍在一起叫左金丸,是治療胃潰瘍、胃炎的常用葯,平常有
上述胃病的人,自己即可以開上一些吃,兩個葯的比例是黃連6份,吳茱萸1份,實際運用中可使用黃連10克,吳茱萸3克。
大黃有瀉胃熱的作用,在這里不要求大黃通便,所以現在使用大黃黃連瀉心湯時,不用後下大黃。張仲景那時對此方採用的煎煮方法是浸泡法,用沸水泡上5~10分鍾取汁服用,目的就是使大黃的葯效緩緩的作用於上,而不要下沉太快。
大黃黃連瀉心湯如果再加上黃芩,其清熱的效果更快,現在多用於人體上部有熱的病症如面部發熱、痤瘡、牙齦腫痛、耳鳴、脫發、鼻衄等等。
更多的葯材知識可以上綠金在線查看。

閱讀全文

與瀉心湯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論文常見的問題以及解決方法 瀏覽:73
拔自己的牙有什麼方法 瀏覽:129
電腦裁線機操作方法 瀏覽:522
水泵葉輪外圓磨損的修理方法如何 瀏覽:97
文竹的養殖方法大全圖片 瀏覽:29
hiv快速檢測方法及應用 瀏覽:397
教學設計的方法和技巧初中美術 瀏覽:201
單腿獨立站不穩怎麼破方法來了 瀏覽:590
電腦wps打表的方法 瀏覽:543
皮膚皮炎治療方法 瀏覽:623
如何讓腳踝扭傷的方法 瀏覽:423
怎麼交費最快方法 瀏覽:760
國內外中學生物教學方法 瀏覽:862
簡單易學的切牌方法 瀏覽:772
lol手游跳fps嚴重解決方法 瀏覽:376
塑料薄膜吸水率檢測方法 瀏覽:664
植物中葯的鑒別方法 瀏覽:144
如何練習口才方法 瀏覽:411
裸色隔離霜的正確使用方法 瀏覽:773
玻璃水種真假的鑒別方法 瀏覽: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