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太沖定位方法常用

太沖定位方法常用

發布時間:2022-07-27 14:42:20

Ⅰ 常用取穴方法有什麼

人體上分布的穴位很多,大體上可分為14經穴,經外奇穴和阿是穴3類。凡歸屬於14經穴的穴位,稱為經穴,我過古代已把361個穴位歸屬於14經穴,其中單穴52個,雙穴309個。其餘歷代發現的新穴,因沒有歸屬於14經穴,但治療某些病症有奇效,故稱為「經外奇穴」。此外,那些既無具體名稱,又無固定部位,而是以壓痛點為穴的,稱為「阿是穴」。

取穴方法一般分為體表標志、分寸折量和指量法三類。體表標志與折量分寸的定位較為恆定、准確,指量法應用較方便但差異性也大,所以,臨床取穴時,應根據具體情況而適當選擇應用。

體表標志取穴法

體表標志可分為定型的和動態的標志兩類。定型的標志如五官、毛發、指(趾)

甲、乳頭、臍窩及各種骨性和肌性標志。如兩肩胛岡平第三胸椎棘突,兩肩胛骨下角平第七胸椎棘突,兩肋弓下緣平第二腰椎,兩髁脊平第四腰椎等。動態的標志如各關節皮膚皺紋,經活動而出現的筋肉凹陷,以及採取一定的動作來比量(如兩耳尖直對取百匯;虎口交叉食指盡端取列缺;手掌握膝蓋內側當大指盡端取血海等)。

分寸折量取穴法

將人體各部分分為若乾等分,折量取穴的方法。每一等分作為一寸,所以叫「分寸折量法」,又叫骨度法。這種方法不論成人、小孩或高矮胖瘦均可適用,並比較准確。

指量取穴法

在體表標志和分寸折量的基礎上,臨床取穴多以手指來比量。因為各人手指

的長度和寬度與其他部位有著一定的比例,用其本人的手指來量分寸,即通常所說的「同身寸」。術者也可以用自己的手指量取別人的穴位,但要根據對方的高矮胖瘦作出適當的伸縮。

配穴方法

配穴是在選穴的基礎上,選取兩個或兩個以上、主治相同或相近,具有協同作用的腧穴加以配伍應用的方法。其目的是加強腧穴的治病作用,配穴是否得當,直接影響治療效果。常用的配穴方法主要包括本經配穴、表裡經配穴、上下配穴、前後配穴和左右配穴等。配穴時應處理好主穴與配穴的關系,盡量少而精,突出主要腧穴的作用,適當配伍次要腧穴。

本經配穴法

某一臟腑、經脈發生病變而末涉及其它臟腑時,即選取該病變經脈上的腧穴,配成處方進行治療。如肺病咳嗽,可取肺募中府,同時遠取本經之尺澤、太淵。

表裡經配穴法

本法是以臟腑、經脈的陰陽表裡配合關系為依據。即當某一臟腑經脈有病時,取其表裡經腧穴組成處方施治。如,肝病可選足厥陰經的太沖配與其相表裡的足少陽膽經的陽陵泉。

同名經配穴法

是以同名經「同氣相通」的理論為依據,以手足同名經腧穴相配的方法。如,牙痛可取手陽明經的合谷配足陽明經的內庭;頭痛取手太陽經的後溪配足太陽經的昆侖等。

上下配穴法

是指將腰部以上或上肢腧穴與腰以下或下肢腧穴配合應用的方法。上下配穴法在臨床上應用廣泛,如胃病取內關配足三里,牙痛取合谷配內庭,脫肛或子宮脫垂取百會配長強。此外,八脈交會穴配合,如內關配公孫,外關配臨泣,後溪配申脈,列缺配照海等,也屬於本法的具體應用。

前後配穴法

前指胸腹,後指背腰。選取前後部位腧穴配合應用的方法稱為前後配穴法,亦名「腹背陰陽配穴法」。凡治臟腑疾患,均可採用此法。例如,胃痛前取中脘、梁門,後取胃俞、胃倉;哮喘前取天突、膻中,後取肺俞、定喘等。

左右配穴法

是指選取肢體左右兩側腧穴配合應用的方法。臨床應用時,一般左右穴同時取用,如心病取雙側心俞、內關,胃痛取雙側胃俞、足三里等;另外,左右不同名腧穴也可同時並用,如左側面癱,取左側頰車、地倉,配合右側合谷等;左側偏頭痛,取左側頭維、曲鬢,配合右側陽陵泉、俠溪等。

總之,在臨床上只要掌握中醫基礎理論及腧穴的主治作用,適當地選擇腧穴並合理地進行配伍,就能取得良好的療效。

Ⅱ 太沖往下推還是往上推

向上推。

太沖穴是肝經的原穴,按摩此穴位是起到輸送血液周流全身的作用,在按摩時一般是往上推,其具體方法如下:

1、首先用溫水清洗足部,起到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

2、接著盤腿端坐,用左手拇指按住右腳第一跖骨江西的後方凹陷處,也就是太沖穴,沿著骨縫的間隙從下往上推。

3、反復推20次作用,然後換左腳繼續按摩。

女性按摩太沖的作用:

1、排肝毒消火氣

太沖是肝經的原穴,適量的按摩太沖,能夠幫助周邊血液流通,起到排肝毒消火氣的作用,對肝火旺的人群有所幫助。

2、緩解耳鳴

首先人體出現耳鳴情況,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體內肝火旺盛引起的,這時按摩太沖穴能夠對肝火有所排出,從而起到緩解耳鳴的作用,使人體耳聰目明。

3、輔助感冒

人體感冒狀況在初期,有流鼻涕、咽喉疼痛等輕症,這時按摩太充血能夠緩解身體不適症狀,對感冒的恢復有所幫助,注意在按摩時先用熱水泡腳10-15分鍾,效果更佳。

Ⅲ 太沖穴的准確位置在哪裡

太沖,經穴名。出自《靈樞·本輸》。別名大沖。屬足厥陰肝經。位於足背,第1、第2跖骨間,跖骨結合部前方凹陷中,或觸及動脈波動處。

有足背靜脈網,第一跖背動脈;布有腓深神經的背側神經,深層為脛神經的最低內側神經。主治中風、眩暈、月經不調、痛經、黃疸、脅痛、癃閉等。直刺0.5-0.8寸。

(3)太沖定位方法常用擴展閱讀

臨床運用

1、現代常用於治療高血壓、頭痛頭暈、疝氣、失眠、肝炎、乳腺炎、月經不調、功能性子宮出血、子宮收縮不全、血小板減少症、頸淋巴結核、腸炎、尿路感染、四肢關節酸痛、肋間神經痛、腰痛、下肢痙攣,各種昏迷等。

2、現代研究,針刺太沖有較好的降壓作用。太沖對嗜酸性白細胞的調節作用很敏感。有報道針刺太沖、內關、素髎等穴,對呼吸功能衰竭者有較好療效。對青少年近視眼也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Ⅳ 膻中,外關,陰陵泉,太沖這些穴位在哪裡




太沖穴的位置:位於足背側,第一、二趾跖骨連接部位中。以手指沿拇趾、次趾夾縫向上移壓,壓至感覺動脈。
太沖穴的作用:太沖穴又稱「消氣穴」,人在生氣後按此穴,有消氣作用。可緩解人因生氣引起的一些疾病。

陰陵泉是人體的穴位,在前正中線上,兩乳頭連線的中點。

Ⅳ 太沖穴和足臨泣穴在什麼地方

太沖穴是人體的一個穴道,位於位於足背側,第一、二跖骨結合部之前凹陷處。太沖穴為人體足厥陰肝經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有關太沖穴的治病療法有:增強性能力的指壓法等內容。 足臨泣穴位於足背外側,當足4趾本節(第4趾關節)的後方,小趾伸肌腱的外側凹陷處。取穴時,可採用仰卧的姿勢,足臨泣穴位於足背外側,第四趾、小趾跖骨夾縫中。

Ⅵ 太沖穴怎樣按摩

您好;

按摩方法:用刮痧板的一角對太沖穴反復進行按壓,每次可按壓100下。對人身體相當有好處。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Ⅶ 太沖准確位置在哪

太沖穴是人體的一個穴位,位於足背側,第一、二跖骨結合部之前凹陷處。

按摩選穴: 取穴時,可取坐姿或仰卧姿勢,用手指沿第1和第2腳趾之間的縫隙向上移動,以感覺到動脈跳動處就是該穴。 太沖穴是肝經的原穴,原穴的含義有發源、原動力的意思,也就是說,肝臟所表現的個性和功能都可以從太沖穴找到形質。

按摩方法: 用拇指點按太沖穴,一壓一放,持續按壓,至有酸脹感為度。力度要保持均勻柔和,如果感覺按壓時有疼痛感,則說明肝火很盛,可以多按一會兒。而對於盛怒中的人,則可以刮壓該穴,能夠迅速消解怒氣。

Ⅷ 太沖往下推還是往上推

按照中醫理論,太沖往下推還是往上推視個人需求而定。

因為太沖是肝經的原穴一般來說向上推或者向下推都是可以的,可以根據個人的體質來決定,氣滯可以往上推,血滯的話可以往下推。

太沖穴是人體的一個穴道,位於足背側,第一、二跖骨結合部之前凹陷處,為人體足厥陰肝經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有關太沖穴的治病療法有:增強性能力的指壓法等內容。

具體在拇長伸肌腱外緣,有足背靜脈網,第一跖背側動脈,另外布有腓深神經的跖背側神經,深層為脛神經足底內側神經。

取太沖穴時,可採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勢,太沖穴位於足背側,第一、二趾跖骨連接部位中,以手指沿拇趾、次趾夾縫向上移壓,壓至能感覺到動脈映手,即是太沖穴。或者拇趾、次趾夾縫向腳背方向二橫指後,即是太沖穴。

閱讀全文

與太沖定位方法常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腦裁線機操作方法 瀏覽:522
水泵葉輪外圓磨損的修理方法如何 瀏覽:97
文竹的養殖方法大全圖片 瀏覽:29
hiv快速檢測方法及應用 瀏覽:397
教學設計的方法和技巧初中美術 瀏覽:201
單腿獨立站不穩怎麼破方法來了 瀏覽:590
電腦wps打表的方法 瀏覽:543
皮膚皮炎治療方法 瀏覽:623
如何讓腳踝扭傷的方法 瀏覽:423
怎麼交費最快方法 瀏覽:760
國內外中學生物教學方法 瀏覽:862
簡單易學的切牌方法 瀏覽:772
lol手游跳fps嚴重解決方法 瀏覽:376
塑料薄膜吸水率檢測方法 瀏覽:663
植物中葯的鑒別方法 瀏覽:143
如何練習口才方法 瀏覽:410
裸色隔離霜的正確使用方法 瀏覽:773
玻璃水種真假的鑒別方法 瀏覽:600
識字教學方法幼小銜接 瀏覽:827
論文類似於swot的分析方法 瀏覽: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