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初學者剪發基本手法有哪些
初學者的剪發手法有:夾剪、抓剪、挑剪、鋸剪、削剪。
1、夾剪
夾剪是手指夾住頭發進行修剪的一種利用頻率非常高的技法,其特點是操作方便。夾剪時先用梳子按順序分發片將頭發縱向或橫向梳起。
用左手中、食二指將梳起的頭發夾住,隨木梳拉直,與發根呈直角,梳到發式所需要的長度,沿著手背或手心徐徐剪切。沿手背剪叫外夾剪,沿手心剪叫內夾剪。
(1)常用的修剪方法有哪幾種擴展閱讀:
剪發的注意事項
1、分區分線要確實干凈利落、發片要漂亮梳勻。
2、濕發或干發裁剪、從發根至發尾要均一質感。
3、剪發時頭要擺正、不可隨意傾斜。
4、發片要夾好才能清楚看到分線並能正確判斷拉提角度。
5、為了清楚看到基準導引線、前一基準線取厚一點發片。
6、每剪完一發片、梳勻確認輪廓後再進行另一發片裁剪。
7、站遠一些確認輪廓均衡後再繼續進行裁剪。
8、左手位置與指幅角度正確後再剪。
9、剪發後剪刀要擦拭乾凈放置妥當。
B. 修剪有幾種方法各起什麼作用
根據修剪程度不同分為短截、疏枝、回縮、長放等方法。
(1)短截
短截也叫短剪,即剪去枝梢的一部分。短截一般在冬季進行。通過短截去掉了部分枝芽,使保留下來的芽子次年春天得到相對充足的養分供應,剪口下部發枝量增加,長勢旺。根據去掉枝條長短程度,短截又分為輕短截、中短截、重短截和極重短截。四者的作用和目的各不相同。
①輕短截。剪去一年生枝條的一小部分,即剪去一年生枝全長的1/5~1/4。其作用是:緩和枝條生長勢,增加中短枝的形成,促進花芽形成。梨樹一年生枝輕截後,一般當年即可形成花芽,第二年即可掛果,見圖8。
圖13 回縮方法
縮剪時中應注意的問題:一是對計劃回縮的枝組應先緩和枝勢,讓結果後再回縮或疏去,避免浪費養分和造成徒長。二是回縮部位應選擇在有分枝處,以促進傷口癒合。三是背後枝換頭應留「保護橛」,防止新主枝頭變弱。背後枝換頭常把大樹剪成小樹,削弱過重,實際應用時應謹慎。四是生長季回縮對樹勢削弱大,應用極少。
(4)長放
長放也叫緩放或甩放,即對一年生新梢不動剪。冬剪時對斜生和下垂的中、短枝一般不剪長放。其作用是:枝條長放後,一般當年均能形成花芽,有利於早結果,並獲得合適的產量。
C. 短截修剪可以分為幾種
短截修剪是指將一年生枝條剪去一部分的一種修剪方法。短剪可分為輕短截、中短截、重短截和極重短截4種。①一般花木多用輕短截,即輕剪枝條的頂梢,目的是通過修剪,分散枝條養分,促進產生多量中短枝條。因為許多花木的花芽都是在比較短粗的中短枝上形成的。②重短截,即剪去枝條的大部分,這類修剪主要用於弱樹、老樹及老弱枝的復壯更新。③極重短截,在枝條基部留2~3個芽進行剪截,短截後常萌發1~3個短、中枝,紫薇等花木的修剪常用此法。由於剪後所保留的枝條大量減少,營養集中,故新梢生長強健,花多色艷。
D. 剪發手法分為哪幾種
剪發的手法有夾剪、抓剪、挑剪、鋸剪和削剪。
一、夾剪,夾剪是手指夾住頭發進行修剪的一種利用頻率非常高的技法,其特點是操作方便。
夾剪時注意夾起的每股頭發要平直,每股頭發還要相互銜接,即要注意夾起每股頭發的角度,避免脫節。
從後腦勺開始,然後沿著兩邊。如果頭發短,從頭頂剃頭發也是可以的,只要它們可以被更多的頭發覆蓋。不要在薄發或者卷發上用剃刀,這樣會使頭發下垂、捲曲、浮躁。
E. 修剪有幾種方式
在觀果盆栽植物造型中,修剪是一種主要的手法,也是保持樹形最佳觀賞效果不可缺少的手段。同時修剪對協調樹木各部位的合理生長,維持其優美的造型姿態,促進開花結果,防治病蟲害等方面,都起著重要的作用。
修剪的時間,因樹木品種的不同而有所差別,一般落葉果樹,可從晚秋正常落葉開始到春季萌芽前進行;常綠果樹可以從晚秋枝條停止生長到春梢萌發時進行;對於一些容易發生多次生長的樹種和一些旺樹、壯枝,亦可在夏季進行修剪,但是修剪量要輕,以免樹勢衰弱,影響其正常的生長發育。
根據不同樹種的需要,可採用以下幾種修剪方式:
1.疏剪
疏剪除了把病蟲害嚴重的枝條剪掉外,最主要的是把不合乎造型需要的枝條,如重疊枝、徒長枝、細弱枝等,從基部剪除,以此達到造型目的,也可保證整株樹木良好的通風透光,使養分集中供應給保留的枝條,使植株旺盛,花繁果碩。
盆栽觀果植物在疏剪時,應對以下幾種形式的枝條進行處理(如圖):
應剪除的枝條
1.平行枝2.內側枝3.切干枝4.交叉枝5.輪生枝6.對生枝
(1)平行枝
上下兩個枝條平行生長,根據造型需要,可剪除一枝,保留一枝。
(2)內側枝
其著生於樹干彎曲部位的內側,又名弓劍枝,沒有發展前途。
(3)切干枝
又名反向枝,違反生長規律。
(4)交叉枝
即兩枝相交叉,影響樹形美觀。
(5)輪生枝
在樹干或主枝同一層內分枝太多,呈輻射狀生長的枝條,又名輻射枝。
(6)對生枝
樹干或主枝的同一節上,左右對稱生長出的兩根枝條,形式呆板。
2.短剪
短剪又稱短截,即剪去一年生枝梢的一部分,主要作用是控制樹冠和枝梢,有利於側芽的發枝,增加短枝量。由於短剪的程度不同,反應強度也不一樣,可分為輕、中、重、極重短剪四種修剪方法。
(1)輕短剪
只剪去頂芽或先端1~2個芽。其常用於樹木中、下部的強壯枝和結果前幼樹上的旺枝,由於短剪極輕,刺激作用不大,有利於分生短枝,促其成花結果。
(2)中短剪
適用於生長勢較弱或受病蟲害較重的弱樹,是在一年生枝中部飽滿芽處短截。
(3)重短剪
在一年生枝的下部不太飽滿芽處短截,可有效地控制樹冠,促生中短健壯枝,有利於縮小樹體和形成結果枝。此法多用於改造徒長枝、競爭枝和已成熟結果的發育枝。
(4)極重短剪
於一年生枝基部1~2個癟芽處短截,也可利用基部休眠芽進行極重短截,剪後發出弱枝,可以降低發枝部位,促生結果枝,明顯縮小樹體,但使用過多易造成樹勢衰弱。
3.縮剪
縮剪又叫回縮,修剪量較大,是指從多年生枝上剪去一部分,對剪留枝刺激作用明顯,而且對整株也具有減弱作用,可有效抑制樹冠擴大。縮剪分為重縮剪和輕縮剪。
(1)重縮剪
剪去多年生枝長度的1/3~1/2,剪口留弱枝和弱芽,可抑制生長。
(2)輕縮剪
指剪去多年生枝長度的1/5~1/4,剪口留壯枝和壯芽,可促進生長。
4.抹芽、摘心
抹芽、摘心是樹木造型和保持樹形的有力手段。通過對植株整體的審視,利用抹芽、摘心等手段改變樹形,避免枝葉過密,保持良好的通風透光,並可減少不必要的營養消耗,使樹形更加美觀。
(1)抹芽
去除在主幹或主枝上萌發的不定芽、疊生枝芽等,主要目的是增加通風透光度、節省養分。
(2)摘心
對尚未停止生長的新梢,摘去其頂端的芽頭(即生長點),以促進腋芽生長與坐果。摘心可控制植株枝條的長度,縮短節距,迫使新梢暫停生長,增加營養積累,減少頂端製造的生長素對側芽萌發的控製作用,促進側芽萌發和生長,增加分枝。
摘心的時間過早,所留葉片少,葉面積不足,容易削弱樹勢和枝勢;過晚則起不到摘心作用,所以,要掌握好適宜的時間。有些觀果樹木,如桃、梨等一年可摘心2~3次。
5.環剝、刻傷
(1)環剝
將樹乾的韌皮部剝去周圍一圈,以達到控制枝條旺長、促進成花結果的目的。其操作時間應根據不同的目的和需要而定,如為提高坐果率和促進花芽分化,應在坐果和花芽分化前20~30天完成。環剝寬度一般以枝或干粗的1/10為宜,過寬或過窄都不利於傷口的癒合,甚至會造成植株本體的死亡。環剝後,最好用塑料薄膜條將剝口包緊,以保證剝口皮層輸導組織的恢復,有利於剝口的正常癒合,並防止病蟲害的侵入。
(2)刻傷
為防止枝條光禿帶過長,促進下部芽萌發成枝,增加短枝量,可於早春,在需要發枝部的芽子以上1厘米處,用刀刻傷深達木質部,以阻止頂端的營養下運,促使靠近刻傷口下的芽萌發。
F. 園林樹木修剪方法
不同的樹木,灌木,花叢雖然有不同的修剪方法,但都是大同小異的,具體方法有下:
1、在樹木造型中應用最多主要是通過剪截樹干與枝葉,增加修剪後樹木的整體觀賞效果。
2、根據造型需要,將枝條進行綁縛牽引使其彎曲改向的措施。在樁景式造型中常用,多在樹木生長季節進行。
3、疏刪可去除病蟲枝、乾枯枝、無用徒長枝、過密交叉枝等。疏刪能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提高葉片光合效能,增加養分積累,有利於生長及分化。
4、除去樹木主幹基部及傷口附近當年長出的嫩枝或根部長出的根櫱。避免這些枝條和根櫱,有礙樹形,分散樹體養分。
5、根據造型需要,將一株、幾株或數十株樹木長在一起的枝條交互編扎而形成預想形狀的措施。中國四川的花農常利用紫薇萌芽力強、枝條柔軟、樹皮薄易於編扎而且枝條相接觸處很易癒合長成連理枝(見嫁接)的特性。
(6)常用的修剪方法有哪幾種擴展閱讀:
1、採用修剪、盤扎等措施,使園林樹木育成預期優美形狀的技藝。經過造型的樹木,稱為造型樹。園林中恰當地應用樹木造型,可收到良好的藝術效果。
2、成功的樹木造型是自然美與人工美的良好結合。不同樹木種類的自然株形與觀賞特性各異,造型的方式也不同。造型時還應考慮各種樹木的生長發育規律。生長快速、再生力強的樹種,整形修剪可稍重;而生長緩慢、再生力弱的種類修剪宜輕。
參考資料:網路-樹木造型
G. 你知道修剪樹木的方法有哪些呢
樹生長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都需要給它們修剪一下,這樣樹木才會長得更加好看,也會長得更加健壯一些。
還有一個叫摘心,意思就是打頂,就是說對於預留的單枝,還有一些側枝進行一些處理的工作,而且我們把頂部摘星還可以控制樹木的生長,這樣也可以避免途長,也有利於加粗生長,還有對於果實的發育也是較好的。
在新的時間我們最好選擇在上午進行的,如果是果汁需要摘星,一定要給他們最前端的一個花絮前留不幾片葉子,這樣才有利於果實生長,還可以防止果實長出來之後直接被暴曬,這樣會造成曬傷日灼。
不管是我們家小樹苗或者是大樹,又或者是果樹,都是要精心打理了,一定要呵護它們,它們才會成長為我們最期望看到的樣子。
在我們修剪之前不要急於動剪子,一定要先觀察一下苗木樹木嘛,然後找出需要修剪的枝條,再去根據不同的數目,不同的生長情況來進行調整的。
H. 園林樹木有哪些修剪整形技術
(一)修剪
園林樹木的整形修剪,通常可分為冬季修剪和夏季修剪,強修剪和弱修剪(重剪和輕剪),疏剪和短剪(短截)。
1.冬季修剪與夏季修剪
冬季修剪是在秋冬至早春落葉休眠期進行,故冬季修剪又稱休眠期修剪。冬季修剪對園林樹種樹冠的形構成、枝梢的生長、花果枝的形成等有重要影響,因此進行修剪時要考慮到樹齡。通常對幼樹的修剪以整形為主。對於觀葉樹以控制側枝生長、促進主枝生長為目的。對花果樹則著重於培養構成樹形的主幹、主枝等骨幹枝,以早日成形,提前觀花、觀果。
夏季修剪在生長季節進行,故稱為生長期修剪,生長期修剪要剪去大量枝葉,對樹木,尤其是花果樹的外形有一定的影響,故宜盡量從輕,對於發枝力強的樹,如在冬剪基礎上培養直立主幹,就必須對主幹頂端剪口附近的大量新梢進行短截,目的是控制它們生長,調整並輔助主幹長勢和方向。花果樹行道樹的修剪,主要控制競爭枝、內膛枝、直立枝、徒長枝的發生和長勢,以集中營養供主要骨幹枝的旺盛生長之需。而綠籬的夏季修剪,主要保持整齊美觀(同時剪下嫩枝可作插穗)。
2.強修剪與弱修剪
依修剪強度大小,可分強修剪與弱修剪。在觀賞樹木修剪中,通常依剪去枝條的長度來表示其強度,一根枝條被剪去部分長,留下部分短時稱為強修剪。相反一個枝條被剪去部分少,留下部分多就叫弱修剪。弱修剪緩和樹勢作用大,而尤以長放不剪的枝條樹勢最緩和,在幼樹期只對主要骨幹枝在一定程度上行強修剪外,其餘各枝一律以弱修剪或緩放不剪為宜。
3.疏剪與短剪(短截)
(1)疏剪
從枝條的基部起把整個枝條全部剪掉稱為疏剪(又稱疏刪、刪剪)。它對剪口附近母枝上的腋芽,沒有明顯的刺激作用,也不會增加母枝上的分枝數,只能使分枝數減少。主要是疏去膛內過密枝,減少樹冠內枝條的數量,調節枝條均勻分布,為樹冠創造良好的通風、透光條件,減少病蟲害,避免樹冠內部光腿現象,減少全樹芽數,防止新梢抽生過多,以免消耗營養,有利花芽分化、開花、結果。疏剪的對象枝有:枯老枝、病蟲害枝、衰老下垂枝、競爭枝、徒長枝、根櫱條等(如圖1、2、3)。
圖1 疏剪(一)
I. 如何修剪
果樹栽培中的一項重要技術。在整形,調節樹體結構和生長,結果,改善果實品質方面起重要作用。一般是用工具或以撐、拉等手段控制枝條的長勢、方位及數量,將果樹整成一定形狀,達到維持生長與結果的相互協調。幼齡時期修剪的主要任務是整形(見果樹整形)和提早結果;結果樹修剪的任務是維持樹冠結構完整,調節生長與結果的矛盾,達到連年優質、豐產,防止早衰,延長盛果期年限。如放任不剪,雖則可提早結果,但樹冠內膛很快郁閉,有效結果面積小,大小年嚴重,果實質量不佳,而且容易早衰。
簡史
中國古代果樹修剪的記載簡略,公元2世紀《四民月令》最早提到「是月(正月),盡二月止,可剝樹枝」,元代《農桑衣食撮要》(1314)中:「削去低下小亂枝條,勿令分力,結果自然肥大」,指出通過修剪可以改進果實品質。其後《農政全書》(1628)也明確提出:「凡果木,皆須剪去繁枝,使力不分……。」但是環剝,縱刻等夏剪技術,則早在6世紀《齊民要術》上就有敘述。歐洲的修剪,大約始於17世紀中葉,在法國,用果樹裝飾庭園,於是用人工把果樹剪成依牆而立的各種幾何圖形。大約到19世紀,果樹生產大量發展,這種強制修剪就代之以自然形修剪,到1810年前後,自然修剪法由美國傳到日本。同時,19世紀後期,法國裘白勞(Du Breuil)比較系統地提出了果樹整形修剪的理論。隨著蘋果、洋梨、櫻桃等果樹傳入中國,修剪技術也開始在中國傳播。1949年後,修剪技術與我國傳統經驗結合,理論不斷提高與完善,在實踐中提出根據不同樹種、品種的生物學特性,結合生態、管理條件,而採取不同的修剪措施。
修剪的作用
果樹是多年生作物,如任其自然生長,則由於頂端優勢的作用,常常使先端生長旺盛,基部芽子潛伏而空禿,年復一年,分枝密集,樹冠外圍郁閉,內膛空虛,結果部位外移,而且造成大小年結果(見大小年),果實小,質量差。同時,由於枝梢不斷延伸,枝端與主幹距離愈遠,頂端優勢就被抵消,尤其是水平生長的枝條,更容易衰弱,以致樹勢早衰,經濟結果年限縮短,正確的修剪就可以克服上述弊病,其作用主要是:
調整枝葉的空間位置
在整形的基礎上,依不同果樹的生物學特性,按樹形要求,在空間配置一定數量、大小不等的枝組,培養一個能有效利用空間的葉幕。幼樹期修剪,除按預定樹形要求,培養骨架外(見果樹整形),對其餘枝條適當輕剪,以加速營養生長,增加枝葉量,使其盡快形成樹冠,增加光合作用,並積累營養,提高成花結實能力,隨著樹齡增長,分枝增多,樹冠上下、內外的光照條件開始發生差異,通過修剪疏除過密、多餘枝條,或促發抽枝,以補充空虛部位,調整枝、葉的合理布局,糾正偏冠、上強下弱等不良結構;及至樹冠開始交接,樹冠已達到最大幅度,此期則應控制和疏刪上部與外圍旺枝、冗枝,充實和保持內部的枝組與果枝。此外,由於樹冠長期保持通風透光,還可以減少一些病蟲害的滋生。
調節營養生長與成花結果
果樹枝條按其功能,可分為營養枝與結果枝。並有相當數量的枝條兼有營養與結果兩者的功能,但在一定時期中仍以一種功能為主。營養生長雖是成花結實的基礎,但過旺的營養生長則不利於成花、結果。反之,如結實過多,也會削弱營養生長,造成樹勢衰弱。通常幼樹時期,常表現生長過旺,而盛果期後,又易於衰弱。正確的修剪,可以調整營養生長與成花結果關系的平衡,使營養生長壯健而不徒長,適量成花、結實而又不致衰弱。
調節樹體內部營養與水分的分配運轉
旺長的枝條,其生長點可以產生較多的生長素和赤黴素,並使其成為吸收樹體養分的「庫」;光照條件良好的成葉,則是製造光合產物的「源」。發育枝、徒長枝建造過程中,消耗多,積累晚;而結果枝、短枝停止生長早,建造消耗少,但積累也少。通過修剪調節一樹的枝類比例,就可以調節樹體內部營養分配中心,和消耗與積累的關系,從而達到既有必要的建造營養器官的消耗,又能促進必要的物質積累,以供成花和結實的需要。協調消耗與積累的矛盾,使符合果樹年生長周期中各器官發育規律的節奏。對於花多的樹或衰老樹,修剪可以適度減少花量和枝芽,使貯藏營養集中供應剪留下來較少的花芽,就可以提高坐果率和改善果實的質量。
調節群體與個體間的生長勢
任何一個果園的樹株之間,或同一樹株的主側枝之間,由於受內外在因子的影響,其生長勢就會有差異,造成一個果園植株間或一樹各部位不能均衡生長,也不利於栽培管理。因此,必須通過修剪,平衡樹勢,調節樹與樹之間的生長空間。
修剪的依據
果樹的生物學特性、外界條件和栽培技術是修剪的主要依據。
頂端優勢
果樹和任何高等植物一樣,具有頂端趨光性。因為發芽和抽梢所需要的細胞分裂素,是與重力相反方向運輸的,上部直立的枝條頂端所得越多,就有利於萌發、抽梢和生長,下部芽則受到抑制。枝條一經修剪,頂端優勢就轉移到剪口以下各芽。如將枝條拉平,頂芽對下部芽的抑製作用減弱或消失。利用或改變頂端優勢,可以調節芽的萌發,平衡枝間與株間勢力,甚至於變發育枝為結果枝,或者反之。果樹在幼齡時期枝量少,生長旺而直立,頂端優勢明顯,故修剪宜輕,盡量多留枝葉,開張角度削弱其頂端優勢;成齡樹分枝已多,長枝甚少,枝條開張,頂端優勢明顯減弱,因此,修剪量宜重,短截多,疏除弱枝也多。
芽的異質性
枝條上不同節位的芽,由於在形成時所處的位置與所經歷的時間長短、營養狀況不同,芽的質量就不一致(見芽)。通常一個枝條最基部的芽,發育早,營養差,故小而不充實,多數情況下,翌年不能萌發而成潛伏芽;自下而上,各節葉片增大,腋芽發育條件改善,所形成的芽愈加飽滿,芽內分化愈臻完善,到枝條的中上部為最強健,再向上,所形成的葉又變小,芽發育的時間也減少,芽的質量又差。至於頂端則依據枝條類型的差異,或者形成葉芽,或者形成花芽。如屬秋梢,則頂芽往往不能充分發育而成秕芽;春秋梢交接部位,又往往不能形成花芽而形成「盲節」。修剪時,剪口落在飽滿芽上,可以促發強旺枝條;剪口在基部可以迫使潛伏芽萌發而成枝,起更新作用;剪口落在盲節處,則可促使下部較多弱芽萌發而形成中、短枝條,藉以緩和樹勢,或使營養生長轉向成花結實。
品種習性
不同樹種、不同品種,在同樣剪截程度下的發枝狀況,也有明顯差異。如在枝條中部剪截後,有的可以抽生幾條旺枝,而以下不發生中、短枝;有的則僅頂端抽一長旺枝,而其下部還能抽生若干中、短枝;此外,有的品種的結果枝,可以連年抽生結果枝,有的則往往隔年才能開花結果,而且同樣類型結果枝,其壽命長短也不一致。修剪也要注意砧木對植株的影響,例如喬砧根系強大,可以吸收較多肥水,促使地上部枝葉茂盛,對修剪反應較強烈,而矮化砧則反之,即使重截地上部,往往發育量仍少。此外,管理水平的差異和土質的好壞,也會影響到果樹的樹勢、營養生長和結果能力,修剪時,也要考慮這些因素。
生態因子
同一種果樹,由於栽培在不同的生態條件下,其年周期的生長節奏,就有較大的差異。通常在溫暖、多雨的環境下,營養生長容易趨旺,生長期延長,生長後期營養積累較多,對修剪的反應比較敏感,修剪量宜輕,需要多疏少截,才能控制旺長,反之在冷涼、乾旱地區,生長勢往往比較弱,修剪反應較緩和,同樣的剪截量,對局部的刺激,常比暖濕地區輕,因此,可以多截少疏。水分和氮肥過量,有類似暖濕地區的效應,這在幼樹更為明顯。因此,修剪時,要注意因地制宜,因樹制宜。
修剪方法
主要方法有:
短截
剪去枝條的一部分(圖1)。枝條經短截後,可以增強剪口芽的生長勢。輕短截對原枝條的刺激較小,剪口芽不會發生強旺枝,但下部芽受抑較輕,萌發較多。一般在培養中小型枝組,或希望減緩生長勢時採用;中短截的剪口芽為飽滿芽,能促發長枝,和少量中短枝,一般對骨幹枝的延長枝,中、大型枝組的帶頭枝,以及希望填補空間時採用;重短截常能促發幾個旺枝或徒長枝,使局部生長勢得以加強,這種效應與增施氮肥相似。因此,僅在控制枝組或平衡樹勢時採用。重短截雖然能促生強旺枝,但由於被剪去的枝段也較長,樹冠相對被縮小,枝條中貯存的營養也有所損失,所以對植株的整體是一種削弱。對幼樹和壯樹重短截愈多,對剪口芽的促進愈明顯,但對全樹總生長量、總葉量則愈減少。對整個樹勢的削弱也明顯;對老弱樹適當重剪,則由於增加了根/冠比,使貯藏營養集中使用,反可以促進新梢萌發,樹勢復壯。
圖1疏剪
又稱疏枝,是把一年生枝或多年生枝從其基部剪除。疏除上部枝條,其頂端優勢就轉移到下部的枝條,增強生長勢;如疏除的枝條處於下部,疏除時的傷口對其上部的枝條,則是一種損傷和阻力,對上部的枝勢起減緩作用。疏除強枝可以減少競爭、緩和生長與結實的矛盾,疏除弱枝,則可以集中營養,有助於留存枝、芽的復壯更新和提高成花坐果能力。疏剪也用在減少一樹的枝量,或使枝葉過密部分改善風光條件,而不致影響對局部的重大刺激。
長放
又稱甩放、緩放。即放任枝條自然生長。長放的枝條頂端,生長勢逐年削弱。分枝多而短,有利於緩和樹勢,增加積累,促進成花。幼旺樹,適當甩放一部分拉平的長枝、壯枝,有利於提早成花結實。直立枝長放,則由於葉面積多,頂端優勢強,反而會促使枝莖加粗快,生長繼續過旺,故長放應結合拉枝。
縮剪
又稱回縮(圖2)。常用於骨幹枝的換頭或結果枝組的更新。縮剪的反應與剪截口大小,剪截量的多少和截留枝芽的質量有關,縮剪旺枝,對剪口刺激重,應在剪口留有一定量的發育枝,以分散其勢力,達到緩和的目的,一般用於層間大的輔養枝上;縮剪弱枝,則對後部有良好的復壯作用,通常用於衰弱的結果枝組。
圖2刻傷
又稱目傷。在枝條萌芽前,於芽的上方約2~3毫米處,橫刻一刀,深及木質部,由於傷口刺激和養分截留,可以迫使該芽萌發,在希望補空時使用。在芽上塗BA(苄腺嘌呤)發枝素,也有類似的效應。
里芽外蹬
短截時,剪口芽向上或向樹中心,次芽向外側(圖3)。主要用於直立、旺盛的骨幹枝延長枝上,剪口芽萌發後,趨於直立向上,其下萌生枝條,則向外開張枝角。及至第一個生長季結束,剪除向上生長的里枝(連同二年生枝一段)。以第二枝作為向外延伸的骨幹枝。直立性強的梨,蘋果的某些品種,可以連續幾年採用,或可將2~3年生直立向上枝段剪除,選留開張向外枝以代替原來的骨幹枝延長枝,即為利用「背後枝換頭」。
圖3大枝鋸截
當樹冠逐步成長,去除過密大枝時,需用鋸截。用於層間大輔養枝或多餘的過渡性主枝等。疏除時,先在枝基部下面鋸一傷口,深約1~2厘米,然後,再從枝上方下鋸,可以避免大枝撕裂。鋸口應高於枝基0.5~1.0厘米,近於垂直而有一定坡度,不使積水,以利癒合。鋸除後,用刀將鋸口削平,並塗以保護劑。
此外,還有摘心、除萌、捋枝、撐拉和扭梢等方法(見夏季修剪)。
修剪時期
通常可分休眠期修剪(冬季修剪)和生長期修剪(夏季修剪)。時期不同,同樣的修剪方法,可以得到不同的效果。落葉果樹在休眠前,葉片將大部分非結構性的營養物質迴流到枝條、大枝、干、和根部,最後在枝系和大枝幹中貯存,冬剪時,養分損失較少,經修剪後,貯藏養分可以集中供應剪口的芽。故修剪影響集中在剪鋸口附近;生長期修剪,既要剪去已成長的葉片,又減少了新葉的光合功能,故修剪削弱樹勢的作用比較明顯。同時,新梢剪除後,其下部芽又重生,延緩了生長期,打破了頂端優勢,可以促進下部多發芽,枝條勢力得以分散,故對整體的影響比局部明顯,所以對於蘋果、桃等果樹的幼旺樹,常輔之以夏剪,藉以較快地調整其生長與成花的矛盾。
落葉果樹從落葉到嚴冬前,枝梢中營養含量最少。嚴冬後,養分開始回升,嚴冬時,傷口不易癒合,有抽乾和凍害的威脅,故不抗寒。髓部大的核果類果樹,應在落葉後,立即修剪,而耐寒性較強的果樹,如蘋果、梨修剪可稍遲;葡萄和核桃枝條髓部大,如剪後傷口不能立即癒合,則容易造成剪口傷流,故應在剛落葉或展葉時修剪為宜;柑橘等常綠果樹,冬季不落葉,修剪宜在冬後、萌芽前進行。廣東、廣西、台灣等暖地,修剪宜在採收後,或剛進入休眠時進行。
修剪對局部是促進、刺激;對整體則是損失、削弱。修剪的量愈多,修剪的程度愈重,則刺激作用愈強,對整體的削弱愈重。在實踐中,每年的修剪量應力求減少,只作必要的剪截,避免大殺大砍;其次,修剪的效應是一個漸變的過程,旺樹、旺枝需經2~3年緩剪,才能緩和或轉弱;從留枝數量,也是一個由少到多,進而過密的趨勢。因此,修剪方法,修剪程度的選定要慎重,一經選定不要輕易變換,持續過程中,則又應因樹勢變化而稍有變動;其三,修剪的調節作用必須與土、肥、水其他管理措施密切配合,還應考慮到外界環境條件的差異,才能充分發揮修剪的作用。
修剪技術曾日趨復雜和精細,甚至趨於繁瑣。為了加速普及,節約用工,目前,歐美等國趨向於在預定樹冠的基礎上,採用維持樹形的機械化修剪,但不適合果樹生物學特性,不能充分發揮果樹的生產潛力,故必要時,輔之以人工。中國則以人工為主,冬夏結合,加速造形,適當輕剪,注意更新,以整體平衡為主,簡化樹體結構,不再強調小枝和枝組的修剪,而求得簡而易行,提高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