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食物交換法給一位正常女性編制食譜,提供1800能量,需要怎麼交換
國家營養師職業資格考試報考條件
簡介:
根據用餐人員的不同特點和要求,運用營養學的基本知識配置適合不同人群合理營養要求的餐飲產品的人員。
技術等級:
本職業共設五個等級,分別為:初級(國家職業資格五級)、中級(國家職業資格四級)、高級(國家職業資格三級)、技師(國家職業資格二級)、高級技師(國家職業資格一級)
報考條件:
本職業共設五個等級,分別為:初級(國家職業資格五級)、中級(國家職業資格四級)、高級(國家職業資格三級)、技師(國家職業資格二級)、高級技師(國家職業資格一級)
報考條件:
一、 初級(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
(一)經本職業初級正規培訓達規定標准學時數,且取得畢(結)業證書。
(二)在本職業連續見習工作2年以上。
二、 中級(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 卜)取得本職業初級職業資格證書後,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3年以上,經本職業中級正規培訓達規定標准學時數,且取得畢(結)業證書。
(二)取得本職業初級職業資格證書後,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5年以上。
(三)取得經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審核認定的,以中級技能為培養目標的中等以上職業學校本職業畢業證書。
三、 高級(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
(一)取得本職業中級職業資格證書後,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4年以上,經本職業高級正規培訓達規定標准學時數,並取得畢(結)業證書。
(二)取得本職業中級職業資格證書後,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7年以上。
(三)取得本職業中級職業資格證書的大專以上畢業生,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2年以上。
(四)取得高級技工學校或經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審核認定,以高級技能為培養目標的職業學校本職業畢業證書。
四、 技師(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
(一)取得本職業高級職業資格證書後,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5年以上,經本職業技師正規培訓達規定標准學時數,並取得畢(結)業證書。
(二)取得本職業高級職業資格證書後,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8年以上。
(三)取得本職業高級職業資格證書的高級技工學校畢業生,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滿2年。
五、 高級技師(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
(一)取得本職業技師職業資格證書後,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3年以上,經本職業高級技師正規職業培訓達規定標准學時數,並取得畢(結)業證書。
(二)取得本職業技師職業資格證書後,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5年以上。
認證對象:
從事或准備從事本職業的人員
公共營養師的學習內容及教學方法
根據公共營養師的業務活動范圍、工作內容及職業特點,公共營養師的學習內容包括基礎知識和技能兩部分;基礎知識部分課程包括基礎營養學、臨床營養學、食品衛生學、食品的營養價值、植物化學物、食品污染及預防、食物中毒性預防、中醫營養學基礎理論、中醫飲食調補法則、中國居民膳食寶塔、特殊人群營養、營養食品等十二門基礎知識課;
技能部分包括中醫營養評價、現代營養學營養評價、營養食譜的制定、營養餐的製作、個體及群體咨詢技巧和方法、指導方法、健康管理、現代辦公設備的應用、職業道德、法規常識、就業創業指導等十二門技能課。技能課是對基礎知識課的具體應用;
定崗技能包括師資、企事業單位顧問、私人營養顧問、學校幼兒園社區公共營養師國際公共營養師等,掌握公共知識技能的同時,要掌握特定崗位技能。
公共營養師的學習分三個階段,網上自學指導——100學時,報名注冊後,領教材通過網上完成自學課時,做自學筆記,完成作業;面授——100學時, 學習專業知識和專家群體咨詢指導的方法,考試取得資格;實習—— 專家代教,一對一咨詢,群體咨詢;
營養師教學復習大綱
第一部分營養學概述 授課內容 大綱要求
第一章營養素
第一節碳水化合物
了解碳水化合物的基本理化特性、分類,掌握其營養學意義、食物來源和供給量。
第二節蛋白質
了解蛋白質的基本理化性質、分類,掌握必需氨基酸的定義,掌握其營養學意義,掌握食物蛋白質的營養價值評價、來源及供給量。
第三節脂類 了解脂類的基本理化性質、分類,了解其代謝,掌握必需脂肪酸的定義,掌握營養學意義、來源及供給量。
第四節能量 掌握能量的國際單位及換算,掌握人體的能量消耗及基礎代謝概念,了解影響基礎代謝的因素,掌握來源及供給量。
第五節維生素 了解維生素的基本特性,掌握分類,掌握維生素a、d、b1、b2、葉酸、b6、b12、尼克酸、c的基本生理功能和食物來源,了解其缺乏的影響和疾病表現。了解維生素a、d、c的供給量。
第六節礦物質 了解礦物質的分類及共同的生理功能,掌握鈣、鐵、碘、鋅的營養學意義、食物來源和基本供給量。
第七節水 掌握水的基本生理功能,了解水的分類和需要量。
第八節膳食纖維 掌握膳食纖維的定義,了解其分類,掌握營養學意義和食物來源。
第二章食物的營養價值
了解營養素在食物中的分布規律,掌握各類食物的營養價值。
第三章合理膳食
掌握合理膳食的概念,了解我國膳食結構現狀,掌握合理膳食的構成和要求,掌握合理膳食食譜編制原則和步驟,了解合理加工烹調方法和原則,了解我國的膳食指南。
第二部分各類人群的營養 授課內容 大綱要求
第一節孕婦的營養與膳食 了解孕婦的生理特點,了解妊娠期與哺乳期營養素特點,掌握孕婦的膳食要求和原則,了解其膳食安排及飲食禁忌,以及常見的飲食營養誤區。
第二節乳母的營養與膳食 掌握乳母的膳食要求原則。
第三節嬰幼兒的營養與膳食 掌握嬰幼兒營養生理特點,掌握母乳喂養的優點,了解嬰幼兒喂養的類型,了解母乳喂養方法,了解促進母乳喂養成功的十點措施,掌握輔食添加的原則和內容。
第四節學齡前兒童的膳食 了解幼兒的飲食習慣,掌握幼兒的飲食注意事項。
第五節學齡兒童及青少年的營養與膳食 了解學齡兒童及青少年的營養特點,掌握青少年的膳食安排原則,了解每日的具體食物內容,一般掌握考試期間的膳食安排。
第六節老年人的營養與膳食 了解老年人在營養學上的特點,掌握老年人膳食的注意事項。
第七節高溫、低溫環境人群營養 掌握高溫和低溫環境下人的營養需要,以及膳食;了解機體適應性變化特點。
第八節職業接觸有毒(害)物質人群的營養和膳食 了解鉛作業和苯作業人群的營養。
第三部分疾病營養學 授課內容 大綱要求
醫院膳食 掌握醫院膳食的種類,掌握幾種基本膳食的膳食原則及適應對象,掌握醫院常見治療飲食的原則和適應對象,掌握幾種管飼飲食的適用范圍,掌握試驗代謝膳食的目的。
循環系統疾病的營養治療 掌握相關營養素特點,掌握高脂血症的營養治療原則,掌握高血壓病患者的飲食治療原則,掌握高血壓病的膳食安排;掌握冠心病的膳食治療原則,掌握冠心病的膳食安排。
肥胖的營養治療 了解肥胖的病因,掌握肥胖的標准和定義,掌握肥胖的膳食治療原則。
胃腸道疾病的營養治療 掌握急性胃炎的飲食治療原則,掌握慢性胃炎的治療原則(異同點),掌握消化性潰瘍的營養治療原則;掌握腹瀉的飲食治療原則,掌握便秘的營養治療原則(異同點)。
代謝性疾病的營養治療 掌握痛風病飲食治療的原則,掌握痛風病急性發作期的膳食安排;掌握糖尿病飲食的計劃與安排,掌握食品交換份法,重點掌握糖尿病營養治療的實際操作,了解糖尿病合並症的營養治療,了解糖尿病的葯膳治療,掌握糖尿病患者常見飲食誤區。
胃腸外營養 了解影響營養的代謝因素,掌握胃腸外營養的種類以及特點,掌握胃腸外營養的通常指征,了解胃腸外營養的實施過程和途徑,掌握常見胃腸外營養的並發症。
腎臟疾病的營養治療 掌握急慢性腎小球腎炎的飲食治療,掌握腎病綜合征的營養治療,掌握急性腎功能衰竭各個期營養治療原則,掌握幾種腎結石的飲食治療原則。一般掌握透析療法的飲食治療。
腫瘤的營養治療 掌握營養與腫瘤的關系,腫瘤營養治療的基本原則,掌握腫瘤病人的膳食安排,掌握腫瘤病人食慾缺乏和體重下降的原因,掌握口服營養與四類基本食物的具體內容。
第四部分營養師實戰操作部分 授課內容 大綱要求
血糖生成指數 血糖生成指數的定義、使用方法,何如根據血糖指數選擇食物。
一.血糖生成指數大綱
(一)意義: 食物血糖生成指數是一個新的調節血糖新槪念.具有很強的營養和臨床醫學實踐意義.
(二)目的:目前在部分營養和臨床工作者中間還沒有引起高度重視.所以掌握,熟悉和了解食物血糖生成指數及其相關知識是我校學員應當深刻認識到它的重要性.該章節應當掌握,熟悉和了解的內容.
(三)掌握:
食物血糖生成指數(glycemic index gi )的槪念及其營養學意義. 血糖生成負荷(glycemic load gl)槪念及其營養學意義. 血糖生成指數(gi)是針對三大生熱營養素中的那一個營養素?
熟悉
根據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數(gi)認識食物以及不同種類的食物血糖生成指數排序
了解
古代和現代飲食的區別 當代飲食的錯誤 血糖生成指數和血糖負荷之間的關系. 自己如何在營養實踐中靈活運用此理論?
二.食譜的設計大綱
意義:在營養指導中將營養學知識和烹調學知識和技術融為一體是一個老大難的問題.其原因就是營養學是西方的思維習慣而形成的系統學科;而烹飪學是本土民族的生活習慣和飲食文化所構成,這時一個長期的問題
掌握
1.根據不同的經濟條件,用營養經濟學的原理進行食譜設計.
2.用烹飪學的配膳原則及整體配合進行營養配膳.
熟悉
1.中國營養學會居民膳食指南和食物寶塔
2.食譜設計的計演算法.份交換法
了解
食物成分表的運用
食譜的編制和安排 掌握食譜編制的原則,了解食譜的構成要素,掌握各年齡段人群食譜編制的特點,要求能自我設計自身的食譜。
營養咨詢的理論和實踐 掌握營養咨詢的定義,了解營養咨詢的范圍、目的和方法,了解營養咨詢工作者的素質。掌握一般營養咨詢的流程。了解常見疾病(肥胖、痛風、糖尿病、異食厭食等)營養咨詢。掌握營養咨詢的程序(dmaic)各環節的要素。
營養計算方法 掌握常見的營養計算和食譜安排方法,重點掌握反推法和查表法,了解常見的軟體使用方法。
學校幼兒園營養健康教育 掌握健康教育的kap模式,了解兒童營養教育的特點。一般掌握營養《三字經》,掌握幼兒園常見營養問題。了解糾正厭食和偏食的方法。
營養健康教育的理論和實踐 掌握營養健康教育的目的,意義;各種營養健康教育的特點;如何進行一場成功的營養健康教育。
居民膳食寶塔的實際應用 掌握居民膳食寶塔的概念,掌握運用居民膳食寶塔的步驟,了解居民膳食寶塔的缺陷和演變。了解群體膳食機構調查的方法。
葯膳和食療 要求:掌握食療、中醫食療學及食療配方、葯膳的慨念。熟悉學習食療配方及製作工藝的意義。了解歷代主要食療篇著的食療配方及製作特點。掌握食療配方特點。掌握"五宜"、"五禁"、|"四時五補"的概念。掌握食療配方的原則。了解配方的禁忌。掌握"人參粥"的功效、配方、製作、特點及應用。
B. 常用的特殊膳食都有那些種類
兩種:
一種是對食品中原來沒有的某種天然營養成分,依據國家標准《食品營養強化劑使用衛生標准》要求,人為的添加;或通過某種工藝方式(如分離、精餾、離子交換、吸附、浸取)將食品中固有的某種或多種成分提煉出來。
另一種是對某種食品中原有的幾種營養成分,因不能滿足特殊人群的營養需要而人為地添加,從而改變了營養成分的含量;或通過某種方式將一種或幾種營養成分去除一部分。如鐵強化糖果,雖然所用原料砂糖中含有一定的天然鐵鹽,但含量甚微,只有0.6mg/100g,在其中加入一定量鐵鹽,就能適應因缺鐵導致的貧血病人群。這屬於改變食品天然營養素的含量比例。
(2)醫院常用試驗膳食的配置方法擴展閱讀:
特殊膳食的一些原料來源:
1、幾丁聚糖
幾丁聚糖是從蟹、蝦殼中提取的天然動物性可食纖維素,安全性和砂糖近似,幾丁聚糖被歐美學術界譽為繼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和礦物質之後的第六生命要素,對於風濕、類風濕、痛風常以骨關節組織等慢性骨節炎症病變起到一定的抵抗幫助。
2、鯊魚軟骨粉
鯊魚軟骨粉富含四種復雜的活性蛋白和硫酸軟骨素及氨基多糖等有效成分,和人體骨基質結構十分相近。補充骨關節的養分和營養素,增加骨密度,對骨質軟化和受損,特別對骨質疏鬆等有著顯著的作用;提高關節軟骨的代謝,幫助清除關節內的廢物,減少膽固醇的蓄積,預防骨病並發症的發生與發展;緩和行動中關節間的沖擊和摩擦。
3、牛磺酸
牛磺酸是一種特殊的氨基酸,海洋貝類中含量最為豐富,是人體必不可少的一種營養元素。它具有抗動脈粥樣硬化,預防高血脂、腦血栓等作用。牛磺酸的含量占心臟中氨基酸的50%,對缺血的心肌細胞有明顯的保護作用,抑制心率失常的發生,牛磺酸更是為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療提供了新的方法。
C. 醫院膳食有哪幾類
醫院的膳食種類很多,通常可分三大類,即基本膳食、治療膳食、和試驗膳食。
具體內容比較多,在此就不一一介紹,可在網路里進行搜索
D. 「潛血膳食」指的是什麼
(一)特點輔助診斷消化道隱性出血,試驗期 3 天,該試驗膳食的目的是消除食物中鐵的來源,測出糞便中含少量的鐵元素,即可疑有隱性出血。
(二)適用對象
各種原因引起的消化道出血、胃癌、疑有消化性潰瘍出血、傷寒症腸出血、原因不明的
貧血患者。
(三)膳食原則
1.按患者病情需要選擇潛血試驗膳食,如潛血半流質、潛血軟飯、潛血普食等。
2.試驗期間忌食含血紅素鐵的魚、蝦、肉、禽類食物,綠葉蔬菜、水果及含鐵元素的葯物。
3.在試驗膳食前,應向患者說明膳食目的和要求,以取得患者的合作。
(四)食物選擇
1.可用的食物 牛奶、雞蛋清、去皮土豆、花菜、白蘿 b、冬瓜、豆腐、豆腐乾、素雞、百葉、油豆腐、麵筋、粉皮、粉絲、芋艿、山葯、大白菜、米、面、饅頭等。
2.禁用的食物 動物血、肉類、禽類、魚類、蛋黃、綠葉蔬菜等含鐵豐富的食物,桂圓、葡萄、酸棗、果脯等果品。
E. 護理學研究里的飲食有哪幾種
有一定規模的醫院應能配製供應30~50種膳食。大致上可分為基本膳食、治療膳食。特殊膳食、診斷膳食等幾大類。
一、基本膳食
醫院中常用的普通飯、軟食、半流質、流質通稱為基本膳食。其他膳食多數都是在基本膳食的基礎上衍化而來,如高蛋白普食、低鹽半流質等。
(1)普通飯:亦稱正常飯,其與正常人的膳食接近。醫院中食用此種膳食的患者最多,一般占醫院病人的50%或更多。它適用於體溫正常、無消化道疾病、咀嚼功能正常、無需膳食限制的產婦和恢復期患者。
本膳食特點:
1、本膳食應是營養齊全,符合機體需要的平衡膳食。
2、除了不用辛辣等強烈刺激品和少用油炸及不易消化的食品外,一般食物均可選用。
3、除主、副食品配製要多樣化外,烹調時要做到色、香、味美。
4、每日進餐3次,蛋白質在70-90g,總熱能在2200-2600kcal。
(2)軟飯:質軟,易於咀嚼,比普通飯易於消化。適用於輕微發熱、消化不良、咀嚼能力差、口腔疾患、腸道疾患的恢復期,以及老年病人和5歲以下幼兒。
本膳食特點:
1、本膳食常作為半流質至普通飯的過渡膳食。
2、主、副食品都應切碎煮軟。
3、採用蒸、煮、燉、燴為主的烹調方法。
4、食物品種選擇上應減少非溶性的粗纖維,可選用含果膠類的可溶性食物纖維。
5、為了補充維生素和無機鹽,每日膳食中應適當供給適量鮮果汁或蔬菜汁。
6、每日進餐4次。三次主餐數量可略少於普通飯,可在下午或晚上增加一次輔餐。
7、營養供給應平衡。每日蛋白質70g左右,總熱能2200kcal。
(3)半流質:是由比軟飯更細軟,呈半流質狀食物組成的飲食,也是從流質至軟食或普通飯的過渡膳食。適用於發熱、手術後、吞咽咀嚼困難、消化道疾患者,以及病人比較衰弱、胃納欠佳者。
本膳食特點:
1、食物要求細軟,少粗纖維。
2、少量多餐。每日進餐5-6次。每次300ml左右。
3、主食採用粥、爛面、麵包、餛飩之類易消化的食物,肉菜類副食都應做成泥、末的狀態。
4、少渣少油。烹調時不用強烈調味品。
5、每日蛋白質60g左右,總熱能在1500-2000kcal。
6、此種膳食熱能較低,一般只短期使用。
(4)流質:是由液體食物組成,不需咀嚼,易於吞咽。適用於發高熱、消化道急性炎症、口腔、頭部和胃腸道手術及其他大手術後,以及其他重症、全身衰弱的患者。
本膳食特點:
1、所有食物都需成流體狀態,易吞咽,易消化。
2、每2~3小時進餐一次,每日進餐6~7次。每次250~300ml。
3、不用含任何刺激性的食物及調味品,並注意無機鹽的平衡。
4、如系腹部手術後則需免用蔗糖、豆、奶類產氣食物。
5、每日供應蛋白質40g左右,總熱量800~1000kcal。
6、此膳食熱能和營養素不足,只能短期使用1~3日。如需較長期選用則需另行特殊配方,以維持營養素的平衡。
二.治療膳食
(1)高蛋白膳食:適用於營養不良、貧血、結核病、燒傷、傷寒、肝炎恢復期、手術前後以及孕婦、乳母等生理性蛋白質需要量增加者。
本膳食特點:
1、每日膳食供應的蛋白質比正常膳食多20~30g,總量不少於90~100g,不超過120g。按體重計應為每日1.5~2g/kg。
2、必須在熱能供給充足的基礎上增加蛋白質的供應量。
3、每日膳食蛋白質總量的二分之一以上應為優質蛋白質。
4、患者胃納較好者可在正餐中增加蛋、魚、肉等副食以提高蛋白質的攝入量。如胃納較差的患者,可在兩餐之間加食牛奶、豆奶、蛋類或高蛋白食品中劑的方式供給。
(2)低蛋白膳食:適用於急性腎炎、腎功能衰竭肝昏迷、肝昏迷前期。
本膳食特點:
1、每日膳食中蛋白質總量在40g以下。視病情不同也可分別定為20g/日、30g/日。
2、腎功能衰竭患者。視內生肌酐清除率、血肌酐、尿素氮的情況來決定蛋白質的供給量。
3、少用或免用動物性食物和豆類食品。每日熱能的來源以碳水化合物為主。
4、可多選用鮮果、蔬菜。
5、免用刺激性調味品、添加劑。
(3)低鹽膳食:適用於高血壓、心力衰竭、急性腎炎、慢性腎炎、腎功能衰竭、肝硬化腹水、妊娠毒血症以及各種原因所致的水鈉滯溜。
膳食特點:
1、禁用一切鹽腌食品,如鹹蛋、火腿、醬菜、香腸、板鴨等。視病情決定用鹽量,如1g/日、2g/日、3g/日,最多不超過4g/日。
2、需要時,可視病情採用少量鉀鹽醬油或低鈉鹽以改善食慾。
3、可用糖醋烹調法以調劑口味。
(4)無鹽膳食:適用對象同低鹽膳食,但病情較重者。
膳食原則:
1、禁用一切含鹽食品。
2、烹調時不用鹽、醬油和味精。
3、此種膳食不宜長期應用,尤以夏季,要經常觀察患者的血鈉情況。防止出現低鈉綜合征。
(5)低鈉膳食:適用對象同低鹽膳食,但病情嚴重者。
膳食原則:
1、此種膳食只能在病情嚴重時短期使用1~2日。
2、應在醫務人員指導下進行。
3、除烹調時不加鹽和避免一切含鹽食品外,尚免除含鈉高的食物。
4、每日膳食中鈉攝入量視病情確定。
(6)低脂肪膳食:適用於冠心病、高脂血症、膽囊炎、膽道疾患、肝、胰疾患,以及腹瀉患者。
膳食特點:
1、每日膳食中脂肪總量少於50g,膽、胰疾病患者少於40g。
2、免用肥肉、肥禽含油脂多的糕點、奶油及油炸的食品。
3、瘦豬肉、羊肉每日用量以100g為限。
4、採用蒸、燉、煮、鹵、燴的烹調方法。少用油脂。
(7)低膽固醇膳食:適用於冠心病、高膽固醇血症、膽囊炎、膽石症、腎病綜合征等病人。
膳食特點:
1、每日膳食中的膽固醇含量在300ml以下
2、免用或少用動物內臟、腦、魷魚、烏賊、魚子、蛋黃之類含膽固醇高的食品。
3、不用肥禽、肥肉、豬油、牛油、羊油。
4、瘦肉可少量選用,牛奶每日1杯,以脫脂奶或酸奶為佳。
5、多選用大豆、香菇、木耳等降脂食品。
6、烹調時選用豆油、茶油等含多不飽和脂肪酸高的油脂。
(8)少渣膳食:適用於傷寒、腸炎、痢疾、肛門腫瘤、胃腸道手術後、食道靜脈曲張等。
膳食特點:
1、所有食物皆需切小、搗碎、煮爛。
2、免用粗糧、韭菜、豆芽等含纖維素多的食品。
3、不用含脂肪多的食品,不用油炸的烹調方法。
4、不用刺激性調味品。
5、多用魚、蝦、肉、豆腐腦等易消化食物。
6、如長期食用,需給予適量鮮果汁、蔬菜汁以補充維生素和無機鹽的不足。
(9)高纖維膳食:適用於便秘、肥胖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等。
膳食特點:
1、採用含纖維多的食物,如韭菜、豆芽、粗糧等。
2、有條件時可適量採用纖維素沖劑,果膠類以增加食物纖維。
3、長期過量使用高纖維食物易產生無機鹽和微量元素的不足,因此要注意營養素的平衡。
三、試驗膳食(亦稱診斷膳食)
試驗膳食是指在特定的時間內,通過對膳食內容的特殊調整,協助診斷疾病,是配合臨床檢查病因,明確診斷的一種輔助手段。
(1)膽囊造影檢查膳食:適用於需要用X線或B型超聲波進行膽囊與膽管形態與功能檢查的患者。
膳食原則及方法:
1、檢查前1日午餐進食高脂肪、高蛋白膳食,以刺激膽囊收縮排空,有助於使顯影劑進入膽囊。
2、檢查前1日晚餐採用無油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少渣清淡膳食。晚餐後口服造影劑後禁食禁煙。
3、檢查當天早餐禁食。在服葯後12-14小時開始膽囊檢查。第1次攝片後,如膽囊顯影,進食高脂肪膳食(脂肪量不少於25-50g),促進囊收縮排空,並進行第2次攝片,進行膽囊形態和功能的觀察和分析。
(2)潛血試驗膳食:適用於胃癌、傷寒、胃和十二指腸疾患疑有出血者及原因不明的貧血疑有消化道出血者。
膳食原則及方法:
1、試驗期一般為3至5日,試驗膳食開始後的第3日起,連續3日留存患者糞便,用聯苯胺法進行檢查。
2、試驗期間糧食可隨意食用。
3、試驗期間禁食肉類(魚、肉、禽)、動物血和綠色蔬菜及含鐵豐富的食物和葯物,以避免因這些食品和葯品與聯苯胺作用產生假陽性,而影響診斷的准確性。
4、可用的食物有:牛奶、豆製品、白菜、冬瓜、土豆、芽白、粉條等,雞蛋每天以1個為限。
(3)內生肌酐清除率試驗膳食:適用於檢查腎功能、重症肌無力。
肌酐是體內蛋白質的正常代謝產物,隨尿經腎腸排出體外。24小時腎清除率為90±10ml/分。如低於此值提示腎功能的代謝功能受損。
膳食原則及方法:
1、試驗期一般為3日,前2日為准備期,後1日為試驗期。
2、試驗期間供給低蛋白、低熱能膳食、每日蛋白質總攝入量
常見的診斷飲食還有以下幾種:
1.高鈉飲食:
方法:普通飲食的基礎上口服NACL3gtidx7天,第六,七天測NA,K同時查24h尿NA,K,一般連測2天
意義:適用於懷疑原醛而血鉀正常或接近正常者,血壓不是特別高者.
2.戒碘飲食
(1)適應於准備行甲狀腺I 131吸碘率檢查的人.
(2)檢查前的注意事項:禁碘兩周,禁食含有碘的食物如:海帶,海蟄,紫菜,苔菜,帶魚,禁用碘酒,靜脈用葯時理法用碘酒消毒,不服用抗甲狀腺葯物及甲狀腺抑制劑.該注意事項的目的是:協助同位素檢查,以排除干擾明確診斷.
3.戒色素飲食
(1)此飲食適用於懷疑有嗜鉻細胞瘤的病人,為了配合24h尿VMA檢查而制定的
(2)戒色素飲食要求有顏色的食物都不能吃,(瘦肉類除外)包括有顏色的葯物,蔬菜,水果等(冬瓜,白瓜,梨子經去皮後可吃),醬油和有顏色的飲料,茶,咖啡亦不可進食
F. 醫院基本飲食包括什麼
醫院基本飲食分為三大類:基本飲食、治療飲食、試驗飲食 其中基本飲食包括:普通飲食、軟質飲食、半流質飲食、流質飲食 治療飲食包括:高熱能飲食、高蛋白飲食、低蛋白飲食、低鹽飲食、無鹽飲食、低鈉飲食、低脂肪飲食、低膽固醇飲食、少渣飲食、高纖維飲食 試驗飲食包括:膽囊造影飲食、潛血試驗飲食等
滿意請採納
G. 醫院飲食分為哪幾種
⑴ 普通飲食:適用於病情較輕,無發熱和無消化道疾患,疾病恢復期及不必限制飲食者。
⑵ 軟質飲食:適用於消化不良、低熱、消化道疾患、咀嚼不便、老幼病人和術後恢復期。
⑶ 半流質飲食:適用於發熱、體弱、消化道疾患、咀嚼不便、手術後和消化不良等病人。
⑷ 流質飲食:適用於病情嚴重、高熱、吞咽困難、口腔疾患、術後和急性消化道疾患等病人。
H. 試驗飲食
試驗飲食也稱診斷飲食、指在臨床診斷、臨床治療的過程中、用來配合某些特殊功能檢查的飲食。它是通過對受試者的飲食進行特定的調整,從而協助疾病的診斷和提高檢驗結果的正確性。試驗飲食包括膽囊造影飲食、潛血試驗飲食、忌碘飲食(吸碘試驗)。
I. 試驗飲食有哪些類型
(1)膽囊造影脂肪餐:此飲食適於需檢測膽囊功能的膽囊炎或膽結石病人。下面幾種脂肪餐,可隨意選擇:
服40~50克奶油巧克力一塊30分鍾即可進行餐後攝片。
服炒雞蛋(雞蛋2個,烹調用油15克左右),30~60鍾即可行脂肪餐後攝片。
飲食方法:第一天晚餐採用少油或無油飲食,以不刺激膽汁分泌和排出,如菜湯面、粥、醬菜、米飯、蔬菜、麵包、果醬等;口服膽囊造影劑14~16小時,膽囊攝片如顯影,即進食脂肪餐,在30~60分鍾可進行脂肪餐後攝片,觀察膽囊收縮功能。
(2)忌肉餐:此餐適用於需檢測大便中是否有隱血的病人,以便診斷胃腸消化道有無出血。
飲食方法:試驗期一般為3天。飲食中要忌用肉類、內臟、動物血、各種綠葉蔬菜。可採用米飯、面條、大米粥、雞蛋、豆腐、花菜、冬瓜、粉皮、土豆、牛奶、麵包等。
(3)干膳食:此餐適用於需檢測尿沉澱物和尿濃縮功能的病人。
飲食方法:試驗期只需1天,當日清晨6時開始到下午6時止,12小時內所進食的食物含水量均需加以限制。主食可採用米飯、饅頭、麵包等。副食可採用雞、鴨、魚、肉、蛋等含水量少的食物。禁食用粥、湯、飲料、水果和含水量高的蔬菜。
J. 潛血試驗膳食的適應證、原理和膳食安排
潛血試驗飲食:
用於大便潛血試驗的准備,以協助診斷有無消化道出血。
試驗期為3天,試驗期間禁止食用易造成潛血試驗假陽性結果的食物,如肉類、肝臟、動物血、含鐵豐富的葯物、食物以及綠色蔬菜。可進食牛奶、豆製品、土豆、白菜等非綠色蔬菜以及米飯、面條、饅頭等。第3、4天開始留取糞便做潛血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