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保護耳朵鼻子的方法圖片

保護耳朵鼻子的方法圖片

發布時間:2022-07-26 04:17:04

A. 保護鼻子的方法有哪些

保養鼻子最好的選擇是給鼻子按摩。按摩的時候不要太重,在沒事做的時候,可以用手指按住鼻子兩翼,按摩幾分鍾,通過按摩鼻翼的方式可以提高鼻子防寒的能力。不論天冷還是天熱,盡量用冷水洗臉,洗臉的時候洗洗鼻子,可以加快鼻子的血液循環。經常按摩鼻子,能加強鼻子對外界的適應程度,不易感冒。

其次,鼻子在特別冷的天氣里,也是需要保暖的。如果在冬天出門,遇上大霧或是下雨、下雪的情況時,就要戴上口罩保暖。避免過度的冷空氣刺激鼻粘膜,使得鼻子變得特別乾燥,一般在鼻子乾燥時細菌就容易滋生繁殖,是特別不利於鼻子健康的。

鼻子的保養需要做到下面這些事:

1.避免刺激
需要盡量避免對鼻子的刺激,特別是避免灰塵、化學物質產生的有害氣體或特殊氣味的刺激。如果鼻子經常受到這些物質的刺激,會導致鼻粘膜功能受到影響,造成嗅覺功能發生障礙。大家要知道,鼻腔內的溫度在32度,過熱過冷都會刺激到鼻粘膜。

小編建議:盡量少到空氣污濁、環境污染嚴重的地方去;必要情況戴口罩,減少對鼻子的刺激。

2.不要摳鼻子
如果經常用手指扣鼻孔,這既是不雅觀的現象,又是不良的衛生習慣。經常用手指扣鼻孔會造成鼻粘膜的損害,還會促使鼻腔感染,嚴重的會危害大腦健康。經常摳鼻孔會讓鼻腔變得很乾燥,乾燥的壞境會使鼻腔滋生細菌,容易造成鼻子方面的疾病。
3.需要經常洗鼻子
最好用冷水洗臉,洗臉的同時清洗鼻子,促進鼻子的血液循環,提高鼻子的防禦能力,減少鼻子發病的機率。經常清洗鼻子也能促使鼻子類疾病的早日康復。

4.正確擤鼻涕
鼻子里有鼻涕時,也是需要擤鼻涕的。擤鼻涕時切忌用力過猛,以免傷害到鼻子。

B. 保護聽力九大方法圖片

1、戒除掏耳朵的習慣

掏耳可引起耳道和鼓膜損傷,有時還會並發感染,使聽力下降。

2、洗頭、洗澡時防止水流入耳內

因為皮膚和鼓膜在水中浸泡,加上耵聹(即常說的耳蠶耳屎)的刺激,容易引起外耳炎。若原來有鼓膜穿孔者,水入耳內可引起中耳炎復發。

3、夏季游泳前需作體格檢查

有外耳道炎、中耳炎、外耳道耵聹栓塞、鼓膜穿孔等疾病者,必須在矯治之後才宜游泳。

4、耳廓外傷、凍瘡時要嚴格防止感染

特別是綠膿桿菌感染,此細菌可引起耳廓軟骨膜炎、軟骨壞死,最終導致耳廓畸形(菜花樣耳)。

5、遠離噪音和爆炸現場

例如放爆竹,因為較大的噪音可引起噪音性耳聾,而爆炸聲會造成爆震性耳聾。

6、遠離煙酒和耳毒性葯物

如鏈黴素、慶大黴素、卡那黴素等,因為它們對聽神經有毒害作用。

7、避免打擊頭部

更不可掌擊耳部,擊打頭部可並發聽力損害,而掌擊耳部可引起鼓膜破裂,生活中,因外力打擊而造成耳朵功能受損的情況屢見不鮮。

8、擤鼻涕時要掌握正確的擤鼻方法

應左右鼻腔一個一個地擤,切勿將左右鼻孔同時捏閉擤鼻,因為鼻腔後部與中耳腔有一管腔(咽鼓管)相通,擤鼻不當可將鼻腔分泌物驅入中耳腔,引起中耳炎。

9、是否適合坐飛機

有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礙者,不宜乘飛機旅行,否則可能引起航空性中耳炎,出現耳痛、鼓膜充血、中耳積液,甚至聽力下降。

10、 謹防其他疾病

全身系統性疾病引起耳聾者,臨床上首推高血壓與動脈硬化,腎病、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低下等也可引起,故對有這些病的患者應監護其聽力。

11、定期檢測聽力

老年性耳聾是人類機體老化過程在聽覺器官的表現,出現的年齡與發展速度因人而異,其與遺傳及整個生命過程中所經歷的各種有害因素(包括疾病)有關。所以,老年人應定期檢測聽力。

對新生兒應常規進行聽力篩查,發現有聽力障礙時應及早干預治療。

C. 正確保護耳朵的方法有哪些

據有關資料報道,目前,我國聽力語言障礙人數高達2057萬,而這一數字,正在以每年2萬至4萬的速度遞增。在這些存在聽力障礙的人當中,因為不在意保護而造成後天失聰的佔80%以上。專家表示,耳部及聽力受傷害的群體越來越趨向年輕化,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用耳方式都會對脆弱的耳朵產生傷害。

日常生活中,沒有誰會特別在意耳朵的健康。疼了揉揉,耳鳴了拍兩下,時不時地自己或和別人互相掏掏,生氣吵架的時候耳朵還被用力地揪來揪去……殊不知,正是這些不經意的小動作,給耳朵帶來了傷害。特別是一些所謂的時尚生活對耳朵的傷害尤其嚴重。那麼如何保護好我們的耳朵呢?

一、認識我們的身體,養成良好習慣大人應該在孩子小的時候就教他們認識自己的身體各部分,有的孩子喜歡用手挖自己的外耳道,有的孩子好奇地將細小物件塞入自己的耳朵,鼻孔等部位。當遇到這些情況時,父母應保持鎮定,然後立即帶同小孩去看醫生。不要盲目的試圖自行替小孩挖出異物,以免引起外耳道炎或鼓膜穿孔。

二、用正確的方法清潔耳朵

很多人喜歡自己用各種棒類的東西掏耳垢,這樣是很危險的。耳垢是一種天然保護外耳道的分泌物,不需要特別清理,每天只要清洗耳郭便可。不要以為棉花棒是較佳的潔耳工具,其實這只會將大部分耳垢推得更深入耳孔,形成崁塞,而棉花球也可能遺留在耳道內。洗頭或沐浴時,可用棉花球塞耳,防止污水流入耳道。

三、注意安全用葯

在治療其他疾病用葯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所用的葯是不是對內耳細胞有傷害的葯,注意用葯的劑量等。在耳朵出現發炎等疾病時,應該及時去看醫生,切勿自行購買耳葯水滴在患處,以免因葯物不當而令病情更趨惡化。當耳朵發生異常情況時,我們應盡早找醫生治療。例如,流膿或出血,因異物入耳而感疼痛,長期耳痛不止,突然喪失聽覺,耳鳴及頭暈。

四、避免噪音對耳朵的損害

有許多時尚的年輕人喜歡蹦迪、K歌、在嘈雜的游藝廳打游戲等等,長時間在這種不規律、高強度刺激的噪音里享受刺激,會傷害聽力。噪音對聽力是緩慢的、進行性的損傷,而且很難治,它會由偶爾耳鳴變成高調、頻繁耳鳴,引起聽覺衰弱、耳疲勞,甚至出現失聰。我們人的聽覺所能承受的極限就是90分貝,超過這個限度,脆弱而敏感的耳蝸就會受到損傷。

其實在噪音環境中得不到放鬆,反而卻會更疲勞。所以,不要頻繁置身在這種嘈雜的環境里,即便是偶爾,也要隔半小時、20分鍾就到外面透透氣,緩解一下耳朵的壓力。另外,在噪音中娛樂、特別是工作的人,最好戴上耳塞或耳罩,以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

五、盡量減少手機輻射的損害手機在才撥通時有很強的輻射。輻射雖然看不見,可對耳朵造成的傷害特別大。電磁輻射的時間越長、音量越大,對耳朵的危害也越大,電磁波的輻射會造成短時間的耳鳴、耳悶、記憶力下降。

所以,在用手機打電話時,聲音盡可能小,因為說話聲音大小和輻射強度的影響成正比;通話時間盡可能短,因為輻射對人體的傷害是積累性的,所以每次通話時間盡量不要超過5分鍾;用手機最好是兩個耳朵交替聽,否則一邊耳朵聽得時間長了會偏頭痛;另外,用手機最好配備防電磁輻射裝置。

現在很多手機都配有耳機,耳機輸出的是音頻信號,與射頻信號是分開的,輻射是不會沿著耳機鑽到耳朵里的。所以我們盡可能地用耳機接電話,假如直接接聽電話,不妨按下接聽後稍候2~3秒再放在耳邊,避免接聽瞬間最大的輻射傷害耳朵。

健康小知識:常揉耳朵助健康

我們的耳朵從上到下,從里到外有我們身體各部位相應的穴位。按摩這些穴位可以強身健體。

以拇指、食指揉捏耳屏,使它有脹痛感,可防頭痛、頭暈、失眠等腦血管、腦神經病症;

以食指指腹按摩耳前根部,可防治感冒、鼻炎、咽炎、心慌、頭痛、頭昏等;

以食指指腹摩擦耳背溝使之生熱,可降血壓、清腦、明目;

以中指插入耳孔,指腹向前按壓摩擦生熱,可防治咽炎、鼻炎、感冒等。

具體做法:

(1)按摩耳郭:以掌心前後摩擦耳郭正反面10餘次,這樣可以對全身起到保健作用,能疏通經絡、振奮臟腑。然後,用拇、食指上下摩擦耳輪部10餘次,可緩解上班族常見的頸、肩、腰、腿痛,以及頭痛、頭暈。

(2)上下提拉耳朵:用拇指、食指先向上提拉耳頂端10餘次,此法對情緒急躁或身有病痛的人有鎮靜、止痛、退熱、清腦的功效,再用拇指、食指夾捏耳垂部向下再向外揪拉,並摩擦耳垂10餘次,可防治頭暈、眼花、近視、耳鳴、痤瘡、黃褐斑等症,是美容要法。

(3)全耳「總動員」:用食指指腹自耳部三角窩開始摩擦耳甲艇、耳甲腔各10餘次,使之發熱,這一手法對內臟有很好的保健作用。第八章科學用腦

看到這幅大腦的圖片嗎,看它的結構是多麼復雜,起到的作用是多麼神奇。假如大腦發生了腦死亡,人活著就如行屍走肉一般,我們活著的意義其實就是因為我們有思想。那現在來認識一下我們的大腦吧。

D. 如何保護自己的鼻子和耳朵

注意1:長時間、大音量聽MP3

近年來新的致聾致損傷因素越來越突出,這些「新雜訊」包括娛樂場所的卡拉OK、隨身聽、MP3等音響設備,以及鞭炮這類「爆震型」高分貝的聲音可對內耳造成損傷,影響聽力。專家點評:有位大學生為了出國,連續三個月除了睡覺一直戴著耳機聽英語,趙主任舉例說,這種持續性的聲音長期刺激人耳,導致該大學生耳蝸內負責感受聲音的毛細胞和螺旋神經損傷,體檢時才發現他已經成為雜訊性耳聾,需佩戴助聽器。有很多青少年長時間用耳機收聽MP3或隨身聽,因追求音響效果而將音量調得很大,聽的時間過長,就好像是把一個雜訊源放置在自己的耳朵里,耳朵暴露於高強度的雜訊之下,久而久之即可使聽力下降,出現雜訊性耳聾。

注意2:掏耳朵

不少人喜歡自己掏耳朵。耳朵的外耳道毛囊腺分泌一種耳垢俗稱「耳屎」,其實乾燥的耳垢聚集在外耳道,會隨著我們說話、吞咽等動作,不用我們動手,自己會掉出來。

專家點評:如果是有耳垢堵塞外耳道,影響聽力時,應該進行清理,而且最好找醫生「掏耳朵」,並進行外耳道沖洗。因為自己挖耳朵引起耳道、鼓膜損傷的例子也不少見。如果自己掏耳朵,需要注意以下三點:其一,工具應清潔;其二,動作要輕柔,因為一不小心就會損傷外耳道,造成感染;其三,掏耳朵要避開其他人,找個安全的地方。這點很重要,因為自己在掏耳朵的時候,突然被人撞擊或拍打,極有可能造成意外傷害,弄破鼓膜。

注意3:游泳嗆水

大概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學游泳的時候,一口氣沒換好,突然發生嗆水,鼻子、咽喉好一番辣辣的刺激,這種感覺很糟糕。當游泳池裡的水污染嚴重時,臟水很容易通過咽鼓管,進入中耳。如果當時不巧身體抵抗力差,比如感冒,就很容易患中耳炎。而中耳炎是造成青少年兒童聽力損傷的主要原因。

專家點評:當中耳炎治療不及時和不規范的時候很容易引起後遺症,造成聽力下降。值得注意的是,嬰兒的咽鼓管生理發育未完成,功能尚有缺陷,給嬰兒餵奶的時候,如果姿勢不對,讓孩子平躺著吃奶,乳汁很容易通過咽鼓管流到中耳,造成感染。

E. 如何保護自己的鼻子和耳朵。

鼻子保護別受外傷,耳朵保護不受噪音長期侵擾,注意整潔通風就好了

F. 兒童應該怎麼保護耳朵

兒童怎樣保護耳朵

1.經常掏耳屎

人的外耳道壁長有纖毛,可通過擺動將耳道內的分泌物清除出去,不需要特別清理。請大家別永挖耳勺、棉簽等工具為寶寶清理耳道,否則輕者破壞纖毛,引發外耳道的損傷和感染;重則會引起外耳道出現乳頭狀瘤。統計顯示,85%外耳道出現感染的孩子均有掏耳習慣,還有直接因為掏耳損傷感染的。

2.用力吸鼻或擤鼻

擤鼻涕過分用力,尤其是鼻孔兩個同時擤,容易導致鼻腔內病菌受壓力作用有耳咽管侵入到耳鼓,使耳朵受傷。情況嚴重時,甚至引發耳痛和中耳積膿,乃至造成鼓膜穿孔和耳流膿、損傷聽力等。如果孩子愛吸鼻涕,經常進行吸鼻動作,這會是孩子患有中耳炎的危險性增加,嚴重時甚至可能有腦膿腫並發,非常凶險。

3.常流鼻涕不去理

兒童感冒容易引起鼻炎,可能會長時間流鼻涕,這是不能放任不管的。因為患有急性咽炎、急性鼻炎、感冒時,細菌很可能經咽鼓管侵入到中耳誘發炎症,不及時治療的話,容易發展成急性化膿性的中耳炎。

4.經常戴耳機聽歌

很多孩子看電視或者聽音樂,都喜歡將音量調得很大;還有孩子喜歡戴耳機聽音樂,時常聽完就是幾小時時間,走路或者看書都不取下來。這種持續接觸高分貝噪音的做法,容易使耳內聽覺器官神經末梢受到不良刺激,十分損害人的聽力。如果孩子玩游戲、看電視時不自覺把音量調得很高,或被呼喚了不能及時回應,就有可能聽力有所下降。

保護兒童耳朵注意些什麼

首先,要少挖耳家長尤其是年輕的母親有的時候出於清潔或者是好奇,看到孩子耳朵內長了耳屎,非要把它挖干凈不可,有時孩子因為耳內發癢,母親為了止耳癢,也常常喜歡用不清潔的毛線針、火柴棍、小木棒、發卡等在孩子的耳朵里盲目地掏。由於不熟悉耳朵的解剖結構,看不清耳內組織或用力不當,很容易將耳道深處的鼓膜刺破,使外耳腔和中耳腔之間相通。這樣,病菌就很容易進入到中耳腔內,引起中耳腔感染,甚至造成鼓膜大穿孔,耳道長期流膿,這就影響了孩子的聽力,甚至導致耳聾。耳屎不是不可以挖的,但是,挖的時候要特別小心。

其次,要及時治療孩子的耳病孩子得了慢性化膿性中耳炎,耳內時常流出膿液,每當受冷或者耳內有臟水進入,病情就會加重。反復發作的中耳炎,應該及時去醫院檢查,服用治療中耳炎葯物,控制病情的發展,這對今後聽力的影響也會小些。必要的時候要聽從醫生的意見,做鼓膜修復手術。否則,經常感染、流膿,使中耳腔內傳遞聲音的聽小骨受到腐蝕和破壞,發生斷裂、破損,將嚴重影響聽力。所以,一定要及時治療孩子的耳病。

第三,要謹慎用葯孩子有時得了一些小毛病,做父母的出於對孩子的關心,在不大了解葯物的性能和病情的情況下,盲目地要求醫生為孩子打針吃葯,還認為打針比吃葯效果好,卻不知道對個別具有特殊過敏體質的孩子來說,有些葯物對孩子的聽力有明顯的毒害作用。所以,給孩子用葯的時候一定要慎之再慎。

G. 保護小兒鼻子、耳朵有什麼方法

鼻子是呼吸道的第一關

閱讀全文

與保護耳朵鼻子的方法圖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不銹鋼檯面的連接方法 瀏覽:349
兩塊鐵板連接方法視頻 瀏覽:400
代號龍正確安裝方法 瀏覽:884
下山練武的最佳方法 瀏覽:974
茶壺的製作方法簡單易學 瀏覽:952
異氰酸酯二聚體檢測方法 瀏覽:520
控制感染最簡單的有效方法 瀏覽:271
公差測量有幾種測量方法 瀏覽:474
績效考核的內容和方法有哪些 瀏覽:19
最簡單的技術升壓方法 瀏覽:525
民航商業方法類知識產權有哪些 瀏覽:882
bbs的使用方法 瀏覽:983
mac版優酷下載的視頻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365
蘋果7揚聲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200
河北美術計算方法有哪些 瀏覽:820
新風管風量計算方法 瀏覽:429
電燈遙控器電池安裝方法 瀏覽:603
金珠的檢測方法 瀏覽:332
水波的計算方法 瀏覽:594
木耳怎麼保存方法 瀏覽: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