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急腹症的鑒別診斷
1.急性肺炎和胸膜炎
下肺炎症和胸膜炎可刺激膈肌,導致上腹牽涉痛。但患者常有高熱、咳嗽、呼吸困難;腹部壓痛輕,多不伴有肌緊張及反跳痛,腸鳴正常;肺底叩濁,呼吸音減弱,語顫增強,可聞濕鳴、管狀呼吸音,或胸膜摩擦音等。胸部平片有助於診斷。
2.心肌梗死
少數病人可表現為上腹牽涉痛,也可伴有腹肌緊張。疼痛多位於胸骨後、劍突下或上腹部,痛向左上肢放射。腹部壓痛點不固定,無反跳痛。患者多有心血管危險因素、心電圖和心肌酶學檢查可確診。
3.急性胃腸炎
多在進不潔食物後2~3小時發病,主要表現為劇烈嘔吐、腹痛、腹瀉,多無發熱。腹痛部位廣泛,但腹部無壓痛、反跳痛和肌緊張,腸鳴音活躍。腹瀉後腹痛可暫時緩解,大便鏡下可查見白細胞、膿細胞。
4.急性腸系膜淋巴結炎
多見於兒童及青少年,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早期即有發熱,因有回腸末段多個淋巴結炎變腫大,常有右下腹疼痛及壓痛,但范圍不確切,壓痛點不恆定,且無肌緊張及反跳痛,白細胞計數升高不明顯。
5.腹型過敏性紫癜
為胃腸道過敏引起腸黏膜、腸系膜或腹膜廣泛出血所致,常為陣發性絞痛,位置不固定,且常伴惡心、嘔吐、腹瀉或血便。
6.原發性腹膜炎
多見於全身虛弱,有肝硬化或尿毒症性腹腔積液,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病原菌多經血循環而來,以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雙球菌和大腸桿菌為多見。病人開始即有發熱,隨之腹痛、腹腔積液增多,腹部壓痛或反跳痛,但腹膜刺激征較繼發性腹膜炎為輕。腹腔積液穿刺液中有白細胞、膿細胞,細菌培養陽性。
7.糖尿病
本病合並酮症酸中毒時,可伴有明顯腹痛、惡心嘔吐或出現輕度肌緊張和壓痛。患者有糖尿病史,出現意識障礙,呼出氣體有爛蘋果味,實驗室檢查有血糖升高,尿糖、尿酮體陽性。
8.尿毒症
部分病人可伴有腹痛,並有壓痛、反跳痛和肌緊張,其機制不明,可能是代謝廢物經腹膜排出刺激腹膜所致。患者有慢性腎病史,尿常規異常,血BUN及Cr明顯增高。必要時可行腹腔穿刺,發現腹腔積液清澈,常規及細菌學檢查陰性。
9.尿瀦留
由於尿道或膀胱頸病變,如結石、腫瘤、前列腺肥大、尿道狹窄、子宮腫瘤壓迫等因素可造成阻塞性尿瀦留;或由於神經、精神病變,如脊髓癆、脊髓炎,脊髓損傷、神經官能症、腦膜腦炎等,可造成非阻塞性尿瀦留。輕度尿瀦留腹部有脹痛,下腹可捫及腫大之膀胱,叩濁;重度膀胱可擴張至上腹部而捫不清膀胱邊界,由於膀胱極度擴張牽拉刺激臟層腹膜導致腹痛加重,並伴有全腹壓痛、反跳痛、肌緊張,可誤診為彌漫性腹膜炎,但全腹叩濁,導尿後膀胱縮小、腹痛消失是其特點。
10.鐮狀細胞貧血危象
為染色體遺傳病,黑人多見,多反復發作劇烈腹痛,可伴有胸痛及骨關節痛,呼吸加快,心動過速,並常有發熱,可高達39℃,壓痛多在上腹部。該病常合並膽石病。
11.鉛中毒
多為陣發性反復發作之右下腹痛,易誤診為急性闌尾炎,但腹部體征輕,病人有慢性鉛接觸歷史。
12.異位妊娠破裂
多有停經或陰道不規則出血史,患者突然發作下腹部持續性劇痛,下腹壓痛、肌緊張及反跳痛,腸鳴減少,為血液刺激腹膜所致。病人常有心律加快,血壓下降等失血性休克表現,腹腔及後穹隆穿刺可抽到不凝血液,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測試陽性。
13.卵巢黃體破裂
婚育齡期婦女多見,常在月經後18~20天發生劇烈下腹疼痛,伴腹肌緊張、壓痛及反跳痛。因失血量少,常無急性失血徵象。
14.急性附件炎及盆腔炎
病人多有性生活史,腹痛位於下腹部,伴有白帶增多及全身感染症狀,少有惡心、嘔吐、腹瀉、便秘等消化道症狀。體格檢查左側或右側下腹部壓痛,肛門指檢髂窩觸痛,但腹膜刺激征較輕,極少向中、上腹擴散。
15.卵巢腫瘤
卵巢腫瘤(常為囊腺瘤)破裂或扭轉時可致突然急性左或右下腹疼痛,多為持續性,可伴惡心、嘔吐。體格檢查下腹可捫及觸痛包塊,並有腹膜刺激征。右側者易與急性闌尾炎或闌尾炎膿腫相混淆。超聲波有助於鑒別診斷。
16.其他情況
某些全身性或其他系統的疾病,如:血卟啉病、低血鉀症、敗血症、脊柱外傷或脊髓疾病,也可出現類似急腹症的臨床表現。
『貳』 急腹症的診斷
正確的治療依賴於正確的診斷,而正確的診斷又依賴於全面的收集病史資料及進行多方面的檢查。影像檢查是臨床檢查方法之一。值得提出的是影像檢查不僅是一項重要的診斷方法,而且對某些急腹症,如腸套疊的治療也有著重要的作用。
一般急腹症利用腹部平片或透視即可作出診斷,但對一些非典型患者,處於急性期、慢性期的病人,可以針對性的選用一些特殊檢查(如CT、MRI等)。
『叄』 X線可診斷的腹部疾病有哪些 【超聲診斷專業討論版】
腹部主要是胃腸道及泌尿器官所在處。這些臟器有疾病時,小兒往往出現嘔吐、腹痛、腹脹、腹瀉、便秘等症狀,也可出現血尿以及腹部腫塊,為了明確診斷,醫師常需藉助於腹部X線檢查。 X線檢查方法的選擇,一般先易後難。既要達到診斷目的,又要盡量避免增加小兒的痛苦 醫學教 育網收集整理 。 醫學教育網1.透視檢查:方法簡便,對急腹症病人能較迅速地得出結論,起篩選作用。對於消化道穿孔、機械性腸梗阻,急性胃擴張等,在透視下即可得出較明確的診斷,但不能留下永久的記錄。 2.X線平片檢查:這是診斷腹部病變最基本的方法。按病變需要拍攝立位、卧位片,必要時拍側位或倒置位。腹部平片用於診斷食道閉鎖、各種腸梗阻、壞死性小腸結腸炎、胃腸道穿孔、胎糞性腹膜炎及消化道金屬異物等時,攝片前不需要作任何准備。但如有陣發性腹絞痛、血尿等,可能是尿路結石,此時攝腹部平片前要灌腸或服瀉葯清潔腸道,以免腸道糞便影與結石影混淆,造成漏診或誤診。 3.胃腸或泌尿系統造影:為進一步檢查所需。
『肆』 急腹症的三大特點
急腹症是指腹腔內、盆腔和腹膜後組織和臟器發生了急劇的病理變化,從而產生以腹部為主要症狀和體征,同時伴有全身反應的臨床綜合征。常見的急腹症包括:急性闌尾炎、潰瘍病急性穿孔、急性腸梗阻、急性膽道感染及膽石症、急性胰腺炎、腹部外傷、泌尿系結石及異位妊娠子宮破裂等。
病因
1.外科急腹症
(1)感染與炎症急性闌尾炎、急性膽囊炎、急性膽管炎、急性胰腺炎、急性腸憩室炎等。
(2)空腔器官穿孔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胃癌穿孔、傷寒腸穿孔、壞疽性膽囊炎穿孔、腹部外傷致腸破裂等。
(3)腹部出血創傷所致肝、脾破裂或腸系膜血管破裂,自發性肝癌破裂、腹或腰部創傷致腹膜後血腫等。
(4)梗阻胃腸道、膽道、泌尿道梗阻等。
(5)絞窄胃腸道梗阻或卵巢腫瘤扭轉致血循環障礙,甚至缺血壞死,常導致腹膜炎、休克等。
(6)血管病變血管栓塞,如心房纖顫、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心臟附壁血栓脫落致腸系膜動脈栓塞、腎栓塞等。血栓形成,如急性門靜脈炎伴腸系膜靜脈血栓形成。動脈瘤破裂,如腹主動脈、肝、腎、脾動脈瘤破裂出血等。
2.內科疾病
(1)急性胃腸炎、急性腸系膜淋巴結炎、急性病毒性肝炎、原發性腹膜炎、腹型紫癜、鐮狀細胞貧血危象、鉛中毒、糖尿病、尿毒症。
(2)由於神經牽涉致放射性腹痛,常見有急性肺炎、急性胸膜炎,心絞痛,心肌梗死、肺動脈栓塞。
(3)脊椎增生性骨關節炎,脊柱結核、腫瘤、損傷致脊神經受壓迫或刺激等。
3.婦產科疾病
急性附件炎、急性盆腔炎、卵巢黃體破裂、卵巢腫瘤扭轉、異位妊娠破裂。
臨床表現
1.腹痛的部位
最先發生的部位可能是病變的原發部位。如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開始在上腹部痛,當穿孔後消化液流向下腹,此時腹痛擴展至右下腹乃至全腹,易與闌尾炎穿孔相混。急性闌尾炎為轉移性腹痛,開始在臍周或上腹部,為炎症刺激性內臟痛,當炎症波及漿膜或闌尾周圍壁層腹膜時,則表現為右下腹痛。腹痛最明顯的部位,常是病變最嚴重的部位,如有腹膜刺激征,則常提示該部位有腹膜炎。
2.腹痛的性質
持續性劇烈鈍痛,病人為了減輕腹痛採用側卧屈膝體位,咳嗽、深呼吸和大聲說話均加重疼痛,定位準確,提示該部位壁層腹膜炎症刺激——急性腹膜炎。持續性脹痛常為臟層腹膜受擴張牽拉所致,按壓腹部疼痛加重,如麻痹性腸梗阻、肝臟腫瘤等。陣發性絞痛,為空腔臟器平滑肌陣發性痙攣所致,常提示消化道、膽道或輸尿管存在梗阻因素,如機械性腸梗性,膽道結石、蛔蟲、腫瘤,輸尿管結石等。持續性疼痛陣發性加劇,表現梗阻與炎症並存,常見於絞窄性腸梗阻早期,膽道結石合並膽管炎,膽囊結石合並膽囊炎等。
3.腹痛的程度
分輕度(隱痛),中度和重度(劇痛),表示病變的輕、中、重,但也因個人耐受程度有所差異。
『伍』 急腹症的檢查
仔細地詢問病史,准確而全面的體格檢查,必要的輔助檢查,如實驗室檢查、腹腔穿刺和影像學檢查等,將採集到的資料運用現代醫學知識進行正確的符合邏輯的臨床思維、分析、鑒別和綜合,去偽存真,是急腹症正確診斷的重要步驟。
1.實驗室檢查
包括血、尿、大便常規,血生化、電解質,肝、腎功能、血、尿澱粉酶和血氣分析等。白細胞計數和分類有助於診斷炎症及其嚴重程度;血紅蛋白下降可能有腹腔內出血;血小板進行性下降,應考慮有無合並DIC,提示需進一步檢查;尿中有大量紅細胞提示泌尿系結石或腎損傷;血尿澱粉酶增高提示急性胰腺炎;嚴重水、電解質和酸鹼紊亂提示病情嚴重;血直接膽紅素升高,伴轉氨酶升高,提示膽道阻塞性黃疸;尿素氮、肌酐增高可能是原發病合並急性腎功能障礙或尿毒症性腹膜炎。
2.診斷性腹腔穿刺
當叩診有移動性濁音而診斷不明確時,可行診斷性腹腔穿刺。一般選擇臍與髂前上棘連線中外1/3交點,穿刺液混濁或為膿液提示腹膜炎或腹腔膿腫,如有胃腸內容物(食物殘渣、膽汁、糞汁等),提示消化道穿孔;不凝血液多為實質臟器破裂,如外傷性肝、脾破裂,或肝癌自發性破裂,也可能穿刺到腹膜後血腫;淡紅色血液,可能是絞窄性腸梗阻,如血、尿、腹水澱粉酶高多為出血壞死性胰腺炎。如穿刺抽出很快凝固之血液則可能穿刺到腹壁或內臟之血管。
對嚴重腹脹,腹腔穿刺陰性,而又不能排除腹腔病變者,可行腹腔灌洗。如灌洗液紅細胞>100×109/L或白細>0.5×109/L,或澱粉酶>100 Somogyi U,肉眼見到血液、膽汁、胃腸內容物,或查到細菌則為陽性,提示腹腔有炎症、出血或空腔臟器穿孔。
3.影像學檢查
包括腹部X線檢查,B超、CT、MRI等。腹部X線照片或透視發現膈下有游離氣體,對診斷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小腸或腸憩室穿孔很有幫助。腹脂線及腰大肌影模糊或消失提示有腹膜炎。急性機械性腸梗阻表現為梗阻以上的腸管擴張、積氣及多個氣液面;麻痹性腸梗阻為全腸道(包括結腸)擴張、積氣,是全腹膜炎的特徵之一;發現孤立性腸管擴張伴液氣面,應考慮閉襻性腸梗阻。懷疑腸套疊、腸扭轉、結腸腫瘤,在無腸絞窄、腹膜炎的情況下可行鋇灌腸X線照片。腹部平片發現高密度鈣化灶有助於腎、輸尿管結石,胰管結石,胰腺炎及小部分膽囊結石的診斷。
BUS對肝、膽道、腎、輸尿管、子宮、附件疾病以及腹腔有無腹腔積液、膿腫有較大診斷價值。超聲多普勒檢查還有助於對腹主動脈瘤、動靜脈瘺,動靜脈血栓形成或栓塞,以及血管畸形等的診斷。CT、MRI對肝、膽、胰、脾、腎、腹部佔位病變及血管疾病的診斷更有價值。
『陸』 常見急腹症有哪些及各自診斷要點
急腹症病人容易發生休克,因此在護送病人和檢查過程中應當平穩而迅速、輕柔而准確,盡量減少不必要的搬動。如遇到嚴重休克,應協同臨床醫師首先搶救病人,待病情好轉再進行檢查。
一般急腹症利用腹部平片或透視即可作出診斷,但對一些非典型患者,處於急性期、慢性期的病人,可以針對性的選用一些特殊檢查(如CT、MR等)。
急腹症的常規檢查包括:透視:由於某些胸部疾患,如肺炎、胸膜炎、肺梗塞、氣胸等可能產生一些類似急腹症的症狀,而急腹症又容易繼發一些胸部改變,如肺底炎症、線樣不張、膈肌位置及動度的變化等。因此,在急腹症的影像檢查中,胸腹部的聯合透視是不可缺少的,檢查時,應注意膈肌運動及心臟搏動。腹部積液及其分布與程度,膈下有無游離氣體等。機械性腸梗塞病人腸蠕動亢進,在屏幕上可以看到由於蠕動亢進所致的腸內氣液平面的變化,由低到高或由高到低的反復升降,有時候還能看到所謂的沸水征,同時結合觸診、血常規檢查,白細胞上升,嚴重感染者可達20.0×10.9/L,甚至出現電解質的紊亂以及症狀表現,這對診斷會有很大幫助。
腹痛鑒別
(1)胃十二指腸潰瘍急性穿孔: 青年男性多見,多數既往有消化性潰瘍病史,突然發生持續性上腹劇痛,很快擴散至全腹,消化液刺激膈肌可產生肩部牽涉痛,有時消化液流至右下腹導致右下腹腹 膜刺激征,易誤診斷為急性闌尾炎。體格檢查全腹壓痛、反跳痛,肌緊張呈板狀,肝濁音界縮小或消失,腸鳴音減弱或消失,X線檢查可見膈下游離氣體。
(2)急性膽囊炎: 常合並膽囊結石,女性多見,反復發作右上腹絞痛,向右肩及右背部放射,伴畏寒、發熱。查體右上腹膜刺激征,可捫及腫大的膽囊,Morphy征陽性。B超顯示膽囊腫大,壁增厚,常可見膽囊結石。
(3)急性膽管炎: 反復發作右上腹絞痛,伴寒戰高熱及阻塞性黃疸,嚴重時有神智障礙和休克。右上腹中、重度腹膜刺激征,並可捫及腫大的肝或/和膽囊。B超可見膽管擴張,多數伴有膽管結石。
(4)急性胰腺炎: 常在暴飲暴食或飲酒後發作,或有膽道結石、蛔蟲病史;突然發生上腹部持續性劇烈疼痛,陣發性加劇,常向左腰及背部放射,伴惡心、嘔吐、發熱。體檢全腹壓 痛、反跳痛、肌緊張,以上中腹為重,並有腰部壓痛,腸鳴減少或消失。血尿澱粉酶增高。出血壞死性胰腺炎腹痛、腹脹和腹膜刺激征為重度,腹穿可抽出血性液 體。B超和CT見胰腺腫大、壞死、積液等表現。
(5)急性腸梗阻: 按原因可分為機械性、麻痹性、血運性腸梗阻。單純性機械性腸梗阻表現為腹部陣發性疼痛、嘔吐、腹脹及停止肛門排便排氣,查體示腹膨脹,可見腸型及蠕動波, 腸鳴亢進、高調、氣過水聲。X線示梗阻近側腸袢有液氣面。病情加重可發生血循環障礙,進展為絞窄性腸梗阻,此時呈持續性劇烈腹痛,常有休克,並有腹膜刺激 征,腹部出現觸痛之腫塊。腹腔穿刺液、嘔吐物或肛門排出物為血性液體,X線顯示孤立、脹大的腸袢。要進一步鑒別梗阻的病因,有手術史應考慮腸粘連;活動後 發生腸梗阻病情進展快,可能為腸扭轉;兒童可能是腸套疊或腸蛔蟲;老人低位腸梗阻可能是結腸腫瘤。還有其他原因如腹外疝、腹內疝,先天性腸旋轉不良等。
(6)急性闌尾炎: 突然上腹或臍周疼痛,後轉移至右下腹,右下腹固定性壓痛、反跳痛、肌緊張。可合並局限性腹膜炎或穿孔彌漫性腹膜炎,但仍以右下腹體征最重。
鑒別診斷
外科急腹症是可能手術處理的急腹症,其特點是急性腹痛伴有腹膜刺激征。因治療手段不同,應首先排除內科疾病。常見的內科急腹症如下:
(1)急性肺炎和胸膜炎: 下肺炎症和胸膜炎可刺激膈肌,導致上腹牽涉痛。但患者常有高熱、咳嗽、呼吸困難;腹部壓痛輕,多不伴有肌緊張及反跳痛,腸鳴正常;肺底叩濁,呼吸音減弱,語顫增強,可聞濕鳴、管狀呼吸音,或胸膜摩擦音等。胸部平片有助於診斷。
(2)心肌梗死: 少數病人可表現為上腹牽涉痛,也可伴有腹肌緊張。疼痛多位於胸骨後、劍突下或上腹部,痛向左上肢放射。腹部壓痛點不固定,無反跳痛。心電圖和心肌酶學檢查可確診。
(3)急性胃腸炎: 多在進不潔食物後2~3小時發病,主要表現為劇烈嘔吐、腹痛、腹瀉,多無發熱。腹痛部位廣泛,但腹部無壓痛、反跳痛和肌緊張,腸鳴活躍。腹瀉後腹痛可暫時緩解,大便鏡下可查見白細胞、膿細胞。
(4)急性腸系膜淋巴結炎:多見於兒童及青少年,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早期即有發熱,因有回腸末段多個淋巴結炎變腫大,常有右下腹疼痛及壓痛,但范圍不確切,壓痛點不恆定,且無肌緊張及反跳痛,白細胞計數升高不明顯。
(5)腹型過敏性紫癜: 為胃腸道過敏引起腸粘膜、腸系膜或腹膜廣泛出血所致,常為陣發性絞痛,位置不固定,且常伴惡心、嘔吐、腹瀉或血便。
(6)原發性腹膜炎: 多見於全身虛弱,有肝硬化或尿毒症性腹水,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病原菌多經血循環而來,以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雙球菌和大腸桿菌為多見。病人開始即有發燒,隨之腹痛、腹水增多,腹部壓痛或反跳痛,但腹膜刺激征較繼發性腹膜炎為輕。腹水穿刺液中有白細胞、膿細胞,細菌培養陽性。
(7)糖尿病: 本病合並酮症酸中毒時,可伴有明顯腹痛、惡心嘔吐或出現輕度肌緊張和壓痛。患者有糖尿病史,出現意識障礙,呼出氣體有爛蘋果味,實驗室檢查有血糖升高,尿糖、尿酮體陽性。
(8)尿毒症: 部分病人可伴有腹痛,並有壓痛、反跳痛和肌緊張,其機制不明,可能是代謝廢物經腹膜排出刺激腹膜所致。患者有慢性腎病史,尿常規異常,血BUN及Cr明顯增高。必要時可行腹腔穿刺,發現腹水清澈,常規及細菌學檢查陰性。
(9)尿瀦留: 由於尿道或膀胱頸病變,如結石、腫瘤、前列腺肥大、尿道狹窄、子宮腫瘤壓迫等因素可造成阻塞性尿瀦留;或由於神經、精神病變,如脊髓癆、脊髓炎,脊髓損傷、神經官能症,腦膜腦炎等,可造成非阻塞性尿瀦留。輕度尿瀦留腹部有脹痛,下腹可捫及腫大之膀胱,叩濁;重度膀胱可擴張至上腹部而捫不清膀胱邊界,由於膀胱極度擴張牽拉刺激臟層腹膜導致腹痛加重,並伴有全腹壓痛、反跳痛、肌緊張,可誤診為彌漫性腹膜炎,但全腹叩濁,導尿後膀胱縮小、腹痛消失是其特點。
(10)鐮狀細胞貧血危象: 為染色體遺傳病,黑人多見,多反復發作劇烈腹痛,可伴有胸痛及骨關節痛,呼吸加快,心動過速,並常有發熱,可高達39℃,壓痛多在上腹部。該病常合並膽石病。
(11)鉛中毒: 多為陣發性反復發作之右下腹痛,易誤診為急性闌尾炎,但腹部體征輕,病人有慢性鉛接觸歷史。
仔細詢問女病人的月經史,有無停經,月經量及白帶情況,必要時請婦產科醫師協助作婦科檢查以確診。
(1)異位妊娠破裂: 多有停經或陰道不規則出血史,患者突然發作下腹部持續性劇痛,下腹壓痛、肌緊張及反跳痛,腸鳴減少,為血液刺激腹膜所致。病人常有心律加快,血壓下降等失血性休克表現,腹腔及後穹隆穿刺可抽到不凝血液,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測試陽性。
(2)卵巢黃體破裂: 婚育齡期婦女多見,常在月經後18~20天發生劇烈下腹疼痛,伴腹肌緊張、壓痛及反跳痛。因失血量少,常無急性失血徵象。
(3)急性附件炎及盆腔炎: 病人多有性生活史,腹痛位於下腹部,伴有白帶增多及全身感染症狀,少有惡心、嘔吐、腹瀉、便秘等消化道症狀。體格檢查左側或右側下腹部壓痛,肛門指檢髂窩觸痛,但腹膜刺激征較輕,極少向中、上腹擴散。
(4)卵巢腫瘤: 卵巢腫瘤(常為囊腺瘤)破裂或扭轉時可致突然急性左或右下腹疼痛,多為持續性,可伴惡心、嘔吐。體格檢查下腹可捫及觸痛包塊,並有腹膜刺激征。右側者易與急性闌尾炎或闌尾炎膿腫相混淆。超聲波有助於鑒別診斷。
並發休克、多器官功能不全綜合征和多系統器官衰竭、出血、酸鹼平衡失調等。注意,(1)保持心理衛生:老年人常因精神緊張、意外刺激導致情緒大幅度波動和心理失衡,嚴重影響消化系統的生理機能。故老年人應注重消除緊張、焦慮、不安和悲觀,自我調整情緒變化,始終保持心理平衡,以防消化系統功能紊亂致急腹症發生。
(2)注意飲食得當:老年人常因飲食不當導致許多急腹症發生,諸如:過食油膩可誘發膽囊炎;酗酒可引起胰腺炎;纖維素量不足可致便秘,常發生乙狀結腸扭轉和糞便堵塞性腸梗阻。故老年人且忌暴飲暴食和酗酒,選擇易消化、能吸收的營養豐富食品,做到定時定量、軟硬得當、蛋白充足、少食脂肪、多飲開水、低鈉控糖,並補足維生素A、B、D、K等,確保大便通暢。
(3)防止疲勞過度:老年人易疲勞,疲勞過度可致消化不良、代謝紊亂,誘發急腹症。故老年人要保持勞逸適度、生活規律,以提高自身抗病能力。
(4)適應天氣變化:老年人對驟冷驟熱的天氣變化應激力差,尤其是有腹部手術史者,常因此而誘發腸梗阻。故老年人應注重加強室外活動,適應冷熱刺激,注意保暖、且勿著涼,對預防急腹症發生有一定意義。
(5)定期保健查體:老年人以動脈硬化為中心的血管退行性變幾乎遍及全身各臟器,故老年人應定期進行保健查體,及時發現病變,及早進行醫治,做到查、防、治相結合,預防急腹症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