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保護書籍
1、防老化。
防止書籍老化變脆,主要是除去紙中的酸。現在最常採用的方法是把書放在碳酸氫鎂或碳酸氫鈣溶液中浸潤,然後晾乾。這樣做,可以紙中的酸,並防止以後再發生酸反應。
2、防蟲。
(1)藏書的文章要清潔乾燥,通風良好;書架、牆壁或地板上都不要有裂縫;
(2)藏書文章的溫度應該經常保持在6—20度,濕度應該經常保持在50%——60%之間;
(3)收藏的書籍要經常挪動一下,即使是不常用的書籍,也應該定期翻動;
(4)在書架上或書櫃中,可以放些包好的衛生球。
3、除污。
(1)除油跡。在油跡上放一張吸水紙,用熨斗輕輕地熨幾遍,便可以把油分吸盡。也可以用幾滴汽油和氧化鎂的混合劑擦除。
(2)除墨水跡。在染有墨水跡的書頁下邊,先墊一張吸水紙,再用20%的雙氧水溶液或高錳酸鉀溶液浸污斑,然後在書頁上邊放一張吸水紙,並壓上重物,等干後墨水跡就會消失。如果用高錳鉀溶液時有褐斑,可以再用草酸或檸檬酸溶液除去。
(3)除霉斑。用棉花蘸上氨水,輕輕地在霉斑上擦拭,至除凈為止。
(4)除手指印。先用肥皂蹭去手指印,再用濕布擦去肥皂跡,最後在書頁間襯上吸水紙,把水吸干。
(5)除蒼蠅便跡。用棉花蘸上醋液或酒精,在蒼蠅便跡上輕輕擦試,至除凈污跡為止。
(1)愛惜書本的方法圖片擴展閱讀:
1、書籍的功能和作用:
(1)從書籍的產生和發展過程我們了解,書籍逐漸的發展到輕便、歷久,易於記載、復制文字和圖畫的材料上,通過不斷完善的技術方法,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流傳和保存信息,具有宣告、闡述、貯存與傳播思想文化的功能。
(2)書籍是人類進步和文明的重要標志之一。跨入20世紀,書籍已成為傳播知識、科學技術和保存文化的主要工具之一。隨著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地發展,傳播知識信息手段,除了書籍、報刊外,其他工具也逐漸產生和發展起來。但書籍的作用,是其他傳播工具或手段所不能代替的。在當代,無論是中國,還是其他國家,書籍仍然是促進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發展必不可少的重要傳播工具。
2、書籍的歷史進程:
迄今為止發現最早的書是在5000年前古埃及人用紙莎草紙所制的書。到公元1世紀時希臘和羅馬用動物的皮來記錄國家的法律、歷史等重要內容,和中國商朝時期的甲骨文一樣都是古代書籍的重要形式。在印刷術發明之前書的拷貝都是由手工完成,其成本與人工都相當高。
在中世紀時期只有少數的教會、大學、貴族和政府有著書籍的應用。直到15世紀谷登堡印刷術的發明,書籍才作為普通老百姓能承受的物品,從而得以廣泛的傳播。進入20世紀九十年代,隨著網路的普及書已經擺脫了紙張的局限,電子書又以空間小、便於傳播、便於保存等優勢,成為未來書的發展趨向。
② 如何愛護圖書
1、遠離食物、飲料
食物及飲料對書籍來說是極危險的。最好的辦法就是讀書的時候不要吃喝,持書翻頁之時確保指尖清潔乾燥。同時,把書放的離食物酒水遠點。把書放到桌上之前,確認桌面(或其他表面)沒有水,麵包渣以及粘質物體。
2、小心使用
拿書小心,讀書時勿折書角(用書簽代替)。勿折損封底。勿損壞書脊;勿將書籍翻開倒扣放置。封個書皮,保持書的良好狀態。
3、放到書架上
如果想保管好書籍,那在沒有閱讀之時將其放於書架上。但同時要注意書籍是否正確放置。每本書都得正向、直立放置(勿將書傾斜放置,更不要堆成一堆)。
每本書都要有足夠的上部空間(書上面的空間),這樣在放書的時候才不會碰著書脊。若是沒有放書架的地方,那把書放到盒子里——還是要直立著放。
4、防水防熱
安置書架的時候,要將其置於乾燥的地方——無直曬,無熱源。若是將書放在了潮濕的地方(如地窖、浴室,或其他潮濕的地方),書上會長出黴菌。陽光會對書脊造成損壞。而過熱則會使書籍乾裂紙張脫落。
5、遠離蟲,寵物及其他牲畜
蟲和老鼠會咬噬書籍,而狗要啃書;貓要撓書脊。將書放在干凈的地方(封上書皮)則能避免很多這類問題。如果可能,將圖書室的門一直關著也是不錯的(以防貓狗的意外闖入)。
另外,將書籍遠離食物也使得他們對老鼠和其他牲畜沒有那麼大的吸引力(盡管有時老鼠啃書是為了築巢),書籍附近勿有粉塵顆粒。
③ 如何培養孩子愛護圖書的好習慣呢
現在的家長,基本都會給孩子買回一大堆書,想讓孩子從小養成愛閱讀的習慣。這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孩子不愛惜書本,東扔西扔,甚至撕壞書本,這時候家長就開始著急了,愛閱讀的習慣沒有養成,卻養成了不愛惜書本的壞習慣。
再來我們還可以尋找一些活動來讓孩子進行手部的鍛煉,孩子不愛惜書本,無非就是覺得書本也和其他的玩具一樣,可以隨意亂扔,隨意拆卸。這個時候我們可以買一些例如魔術貼設計的玩具,讓孩子從撕開又貼上的動作中,得到手部的精細鍛煉,就不會想著去毀壞圖書了。
總之,要讓孩子愛護書本,先要讓他們愛上閱讀,愛上書本。再想一些辦法轉移他們的注意力,教給他們愛護圖書的道理。
④ 讀書先從愛書開始,有哪些保護書籍的好方法
家庭書架、書櫃和書櫃中常見的蛾子包括蟑螂、書蟲、書虱和小甲蟲。其中一些蛾子藏在木板和書之間的縫隙里,而另一些則鑽入紙中吃。因此,一本好書由於書頁腐爛而完全無法辨認,那我們應該怎樣保護我們的書?
事實上,最方便的方法就是把它放在較為乾燥,而且通風的地方,用密封的熟料袋封起來,然後放上樟木條。
最重要的一點是做好室內環境衛生,這對家庭圖書的完整保存極其重要。定期清潔環境,及時清除室內和書架上的灰塵和雜物,保持通風乾燥,能有效抑制害蟲的滋生。
⑤ 如何愛惜自己的課本
課本是我們學習的重要工具,使用率比較高,也容易磨損。開學不久,有同學的課本就已經卷邊開線了;到了學期中間,有的人的課本已經破爛不堪甚至丟了,不僅給自己的學習造成麻煩不說,還是一種浪費。
新課本發下來最好包個書皮(不要買現成的塑料書皮,用舊掛歷紙或者其他廢舊硬紙),在平時使用的過程中要愛惜,不要亂塗亂畫,期末的時候再一本本整理好,等到復習的時候再拿出來用;等不用的時候,可以作為循環使用的課本,送給貧困地區的學生使用。(其實在美國,所有的課本都是循環使用的。)即使自己留著,若干年以後,當我們都成年的時候,拿出保護完好的課本看看,那也是一種溫馨的回憶。有的同學新課本用了不到半學期,丟的丟,爛的爛,只好再買一本,這樣的浪費對於我們形成良好的性格是非常不利的,要下決心改掉。
重復使用教科書,是大勢所趨。減少一本新教科書的使用,可以減少耗紙約0.2千克,節能0.26千克標准煤,相應減排二氧化碳0.66千克。如果全國每年有1/3的教科書得到循環使用,那麼可減少耗紙約20萬噸,節能26萬噸標准煤,相應減排二氧化碳66萬噸。
當書本弄上油跡時,在油跡上放1張吸水紙,用熨斗輕輕地熨燙幾遍,油垢即可被吸入紙內,使書頁平整干凈。
如果書本被墨水污染,可在染了墨水的書頁下墊1張吸水紙,用20%的雙氧水溶液浸濕污斑,然後在書頁上再放1張吸水紙,上邊壓以重物,這樣,墨水被過氧化氫溶解吸收,干後墨水跡也就自然消失了。
如果書本上有潮濕痕跡,可用明礬溶液塗洗。如果是鐵銹斑跡,可用草酸或檸檬酸液擦去,然後用清水將書頁洗一下,用吸墨紙壓好,曬干即可。
⑥ 應該怎樣愛護書本
1.用書套
2.用透明膠以三角形的樣子包住書的每一個角
3.放在書包的時候注意一點。
⑦ 如何愛惜書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帶領我們駛向知識海洋的船帆;是我們人生的伴侶;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愛書,護書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呢。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個魯迅愛書的故事。
魯迅是我國的文學巨匠,在他的全部生活內容里,書籍處在重要的地位,他因此被人稱為愛書如命的人。
在魯迅博物館里陳列著一盒修書工具,那是一些簡單的畫線儀器、幾根鋼針、一團絲線、幾塊砂紙以及兩塊磨書用的石頭。魯迅就是用這些極其平常的東西,使他珍藏著的一萬多冊圖書歷久常新,沒有一冊書里有污損、破散的情況。魯迅小時候特別愛護書籍。他買回書來,一定要仔細檢查,發現有污跡或者裝訂有毛病,他就自己動手改換封面,重新裝訂。看書的時候,他總是把桌子擦得乾乾凈凈,看看手指臟不臟。臟桌子是不放書的,臟手是不翻書的。他最恨用中指或食指在書頁上一刮,使角翹起來,再捏住它翻過去的翻書習慣。因為這樣翻書,在書頁上就會留下指甲刮過的痕跡,容易損壞書本。他還特意為自己准備了一隻箱子,把各種各樣的書整整齊齊地放在裡面。箱子里還放了樟腦丸,防止蟲蛀。他收藏的書,總是捆紮保存得井井有條。魯迅先生時常把一些好書主動寄贈給渴求知識的人,每當把書送出去時,他總是非常仔細地包紮好。魯迅這一生清貧,最大的財產,就是他的這些寶貴的藏書。
⑧ 有哪些愛護書籍的好方法
我是學:圖書館管理的專業!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
1、用封閉的書櫃保存書籍,如有條件,可用牛皮紙包裹書籍。
2、避免陽光直射。
3、防高溫和高濕。高溫易造成紙張撕裂;高濕易破壞紙張韌度。
4、防蟲和防鼠。家裡不要給老鼠留下棲息的地方;書櫃中放樟腦。
5、如有自己特別珍貴的書籍,可掃面或照相轉化為電子版的信息保存。
6、避免用手直接接觸書籍,可帶上橡膠薄手套。手上有鹽分和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