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拋光大米和不拋光大米的區別 認清拋光和不拋光大米的不同
1、營養上有區別,拋光大米不如不拋光大米有營養。
2、穀皮是大米的最外層,主要含有纖維素和半纖維素,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較多的無機鹽,在大米拋光過程中全部損失。
3、拋光大米: 第一脫去谷殼,得出帶米皮的大米再次加工(俗稱拋光),出來的物品是精白大米(脫去米皮),附屬品是玉糠,一般是較大型的機械加工。
4、不拋光大米:直接用稻穀加工,加工出來的大米帶點米塵,附屬品是直出糠,一般是鄉村的小型機械加工。
5、鑒別拋光大米的方法:
(1)味道辨別:拋光米一般為陳稻,化學拋光米一般為發霉的稻穀,所以這種大米本質上會帶有一股陳腐發霉的味道。
(2)碎屑辨別:將手伸入大米中,然後抓起輕揉後觀察掌心,如果大米的碎屑很自然從手掌脫落,那麼這種大米存在問題的可能性較小。如果碎屑全部粘在手掌,粘附性比較強,仔細揉動,甚至會有油膩的感覺,那這種大米是化學拋光米的可能性比較大。
(3)色澤辨別:一般的大米顏色均勻,而仔細觀察拋光米,尤其是稜角較多的拋光米,顏色會有區別,正宗的大米,顏色均為米白色,而拋光大米會攜帶一些與米白色極不相符的淡黃色,如果大米出現這種顏色的話,很有可能是拋光米。
(4)淘米水辨別:普通的大米,淘米的時候淘米水會出現濃白色,拋過光的大米,一般大米碎屑會比較少,也能出現白色的米漿,但是顏色會稍微淡一些,而化學拋光米一般都經過兩次或者多次拋光,碎屑清理的非常干凈,所以即便是第一次淘米,淘米水都是非常干凈。
⑵ 今天在超市裡買散裝大米,如何辨別新米和陳米
我是個地地道道的北方人,雖然平時不咋吃米飯,都是吃饅頭,但每天都會用大米熬粥喝,所以大米在我家也是“剛需”。像我爸我媽每天喝粥都喝習慣了,一天不喝都不行,渾身不舒坦。而用大米熬的白粥好喝又健康,做法也非常的簡單快手,所以我們平時最經常做的就是大米粥了。
比起袋裝的大米,我家吃散裝大米會比較多,畢竟散裝的大米便宜嘛。但是散裝大米的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它的品質會比袋裝的大米差一些。而且擺在超市裡的散裝大米,新鮮程度和衛生情況都令人擔憂。甚至有些不良商販為了謀取利益,會用陳米來冒充新大米。所以,如果選擇購買散裝的大米,挑選的時候要格外的注意才行,不然買到陳米就不好了,不好吃也沒營養。
4、用嘴嘗
最後我們可以再用嘴嘗一下,感受一下米粒的硬度和味道。如果是新米的話,它的硬度會比較大,咬起來感覺很硬,而且會有香味。但如果是陳米,硬度則很低,一咬就碎,味道也不好。
學會上面4招,輕松辨別新米和陳米,再也不怕買到陳米了,你學會了嗎?你還有哪些挑選大米小技巧,歡迎分享哦。
⑶ 怎樣辨別大米是否打蠟
一、聞聞看有沒有油味,打了蠟的大米會有一股蠟味,真正的優質大米則沒有油味。
二、觀察是否光鮮、飽滿。
三、用水檢驗。用少量熱水浸泡這種大米時,手捻之有油膩感,嚴重者水面可浮有油斑。另外是仔細看,因上油拋光米顏色通常是不均勻的,仔細觀察會發現米粒有一點淺黃。用開水泡,五分鍾後,打蠟大米上面漂浮油樣的東西,就是石蠟!!!
四、用手往大米里掏幾下,如果手上沒有米糠灰,淘米水看起來很清澈。抓起一把大米聞一聞,則為摻油「毒米「。
首先看它是否有光澤,色澤是否正常。抓一把放開,觀察手中是否粘有糠粉,正常合格的大米由於基本沒有糠粉,不粘手。聞大米的氣味,取少量大米,向大米哈一口氣,或用手摩擦發熱,然後立即嗅其氣味。正常大米具有清香味,無異味。 優質大米有光澤具有清香味。
(3)大米打蠟方法圖片擴展閱讀:
識別優質大米的方法
(1)看硬度:大米粒硬度主要是由蛋白質的含量決定的,米的硬度越強,蛋白質含量越高。透明度也越高。一般新米比陳米硬,水份低的米比水份高的米硬,晚米比早米硬。
(2)看腹白:大米腹部常有一個不透明的白斑,白斑在大米粒中心部分被稱為「心白」,在外腹被稱「外白」。腹白部分米質蛋白質含量較低,含澱粉較多。—般含水份過高,收後未經後熟和不夠成熟的稻穀,腹白較大。
(3)看爆腰:爆腰是由於大米在乾燥過程中發生急熱,急熱現象後,米粒內外收縮失去平衡造成的。爆腰米食用時外爛里生,營養價值降低。所以,選米時要仔細觀察米粒表面,如果米粒上出現一條或更多條橫裂紋,就說明是爆腰米。
(4)看黃粒:米粒變黃是由於大米中某些營養成份在—定的條件下發生了化學反應,或者是大米粒中微生物引起的。這些黃粒香味和食味都較差,所以選購時,必須觀察黃粒米的多少。另外,米粒中含「死青」粒較多,米的質量也較差。
(5)看新陳:大米陳化現象較重,陳米的色澤變暗,粘性降低,失去大米原有的香味。所以,要認真觀察米粒顏色,表面呈灰粉狀或有白道溝紋的米是陳米,其量越多則說明大米越陳舊。同時,捧起大米聞一聞氣味是否正常,如有發霉的氣味說明是陳米。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大米
健康時報網—整容大米如何辨別
健康時報網—如何選購大米
⑷ 如何挑大米才最好
挑選大米時,首先看一下是陳米還是新米。陳米顆粒看著色澤暗淡,灰粉狀或者有蟲蝕現象,質量好的新米顆粒飽滿,有光澤。
⑸ 大米為什麼拋光
糙米碾成大米後,米粒的表面還帶有少量糠粉,影響大米的外觀品質、儲存性和製成米飯的口感。通過加入適量的水進行「拋光」,有利於徹底去除米粒表面上的米糠,還能使米粒表面澱粉膠質化,提高大米的光潔度,既改善大米外觀效果,同時利於保存。
我國只允許使用符合相關國家標準的飲用水對大米進行拋光,然而有些不法廠商為提高大米表面的光亮度,還添加了其他的物質如礦物油對大米進行拋光。所以,消費者在選購大米時,對那些特別光亮的大米,要提高警惕性。
(5)大米打蠟方法圖片擴展閱讀:
精白大米口感雖好營養不高
有專家指出,大米中60%至70%的維生素、礦物質和大量必需氨基酸都聚積在穀皮、糊粉層、胚芽等外層組織中。從這個角度講,大米的傳統加工工藝,如清選、去雜、碾白、拋光、色選等一系列加工程序,實際上破壞了大米的營養。
根據國家標准《大米GB1354-2009》規定,大米按其加工精度分為一等、二等、三等、四等4個等級。從一級到四級,大米加工程度呈遞減趨勢。「大米的等級越高,只能說明其口感更好,並不代表其營養價值高。」國家公共一級營養師臧全宜解釋,大米加工程度越高,意味著去掉的外層組織越多,流失掉的營養也就越多。
⑹ 超市裡買的米上有蠟怎麼洗
若是買的袋裝米,因為不能拆開看,帶回家發現米上有蠟,這個不太好去除。只能是能少一點是一點吧。
先用常溫水泡一會,因為米會沉在水下,而蠟會浮在水面上,可以把磨出的蠟粒剔除。二是用稍微熱一點的水,然後用手搓著洗一會。其實蠟准確說是不溶於水的,只能用煤油洗,但米是吃的不能用煤油,只能用笨方法,能少一點是一點了。
所以買米時,建議買大品牌、正規點的大米,這樣米摻蠟的概率少些。
⑺ 如何辨別打蠟的大米
找張白色餐巾紙,用它包起一把米,過5分鍾打開紙巾,看紙巾上有沒有留下油跡,有的話就說明是打了蠟。
再教一招:一看二摸三聞四淘
一、看。看大米的色澤是否光亮、透明、白凈。如果是,則為摻油「毒米」;
二、摸。用手往大米里掏幾下,捏一捏,如果手上沒有米糠灰,大米又顯得很光滑,像糊了一層油,則為「毒米」;
三、聞。抓起一把大米聞一聞,如果有蠟油氣味或凡士林油味,就是「毒米」。
四、淘。即煮飯前淘洗大米時,如果淘米水看起來很清澈,水面上還飄著油花,那就是「毒米」。
⑻ 怎麼看出大米上蠟
1、聞一聞,看看有沒有油味。上蠟的米會有蠟味。真正的優質大米不會有油味。
2、觀察是否新鮮飽滿。
3、水檢查。用少量熱水浸泡這種米飯時,手一擰就感到油膩。在嚴重的情況下,水面會浮起油污。另一種是仔細觀察,由於拋光後的米色通常不均勻,仔細觀察會發現米粒有點淡黃色。用開泡,五分鍾後,蠟米浮油狀物,就是石蠟!
4、用手挖一些米飯。如果你手上沒有米糠灰,洗米飯的水看起來很清澈。如果你聞到一把米的味道,那就是摻了油的「毒米」。
首先,看看它是否有光澤和正常的顏色。抓住把手放了它。觀察手上是否有麩皮粉。正常合格的大米基本不含麩皮粉,不粘手。聞到米飯的味道,取少量米飯,對米飯深吸一口氣,或用手揉搓使其變熱,然後立即聞到米飯的味道。普通大米有香味,沒有異味。優質大米有光澤和香味。
(8)大米打蠟方法圖片擴展閱讀:
優質稻米的鑒別方法
1、硬度:大米粒的硬度主要由蛋白質含量決定。稻米硬度越高,蛋白質含量越高。透明度越高。一般來說,新稻比老稻堅硬,低水分的稻比高水分的稻堅硬,晚稻比早稻堅硬。
2、看肚皮白:米的肚皮上常有不透明的白點。大米粒中央的白斑叫「心白」,外腹叫「外白」。腹部白色部分的蛋白質含量較低,含澱粉較多。一般來說,稻穀含水量高,收割後未成熟和未成熟,肚子大而白。
3、看爆腰:爆腰是大米在乾燥過程中迅速受熱造成的。稻穀在經歷了快速升溫現象後,其內部和外部的收縮是不平衡的。炒飯吃了,外面爛,裡面長,營養價值降低。因此,在選米時,要仔細觀察米粒的表面。如果稻穀上出現一條或多條橫向裂紋,說明稻穀正在爆裂。
4、黃谷:黃谷是水稻在一定條件下某些營養物質的化學反應,或大粒中的微生物引起的。這些黃糧味道不好,購買時一定要觀察黃糧的多少。此外,稻穀中「死綠」粒較多,稻米品質也較差。
5、看新老米:大米老化現象嚴重,老米顏色變暗,粘度降低,失去了大米原有的風味。因此,有必要仔細觀察米粒的顏色。表面有灰色粉末或白色犁溝的大米是陳米。越是這樣,米飯就越老。同時,拿起米飯,聞一下味道是否正常。如果有霉味,就說明是陳米。
⑼ 吃打蠟的大米會中毒嗎
吃打蠟的大米會中毒。石蠟是不可食用的物質,食用一定量,會導致腸胃不適,很容易出現腸胃炎等症狀。
「打蠟大米」對人身體最大的危害不在蠟,而在於霉米本身。霉米中含有黃麴黴素,這種成分會致癌。不法商販通常採用將發霉大米漂白、泡機油、拋光等手段,改變發霉的外觀和氣味,然後將霉變大米以次充好出售,而食用霉米對人體健康影響極大。
(9)大米打蠟方法圖片擴展閱讀:
打蠟的大米鑒別方式:首先可以聞聞大米,有沒有油味,其次可以將大米浸泡在熱水中,過段時間觀察水面,如果水面漂浮明顯油層,即可說明這是「打蠟大米」。市民還可以將泡過大米的水放進冰箱,待冷藏後,觀察其中是否有油質成分。除大米外,食品中經常被上蠟「美容」的還有水果。梁婷婷告訴記者,目前橘子、柚子、橙子這三種水果上蠟頻率最高,而蘋果、梨子等也時有被打蠟的。據了解,按照國家相關標准,允許使用食用蠟提升水果的光鮮度。但是,因為食用蠟比工業蠟相對昂貴,有部分不法分子就將工業蠟用在水果上,市民食用後會有不良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