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艾柱的使用方法
艾灸的使用方法:
艾柱直接灸使用方法
一 艾柱引燃,指向穴道或痛疼位置上10-30mm,往返轉動開展薰灼。
二 至漸紅至通紅或微痛,每穴15-20分鍾為宜。
艾柱配合艾炙盒使用方法
1、取出艾炙盒塑料頂蓋,擰開銅片插孔蓋
2、引燃艾條使其充足點燃,插如並固定好
3、帶上隔熱基座,蓋上蓋,直接敷於患處開展艾灸
艾柱艾灸注意事項:
1.在艾灸的時候,或艾灸的全部治療過程,人們最避諱喝涼水,吃涼飯,那樣做好似給艾灸撤火,不利病症的醫治。
2.艾灸前最好是喝一杯熱開水,高過人體體溫。艾灸後做好補充一杯開水60度上下,稍微有點兒燙嘴的。
3.艾灸後假如先馬上冼手,希望你用開水,高過人體體溫的,50度上下就可以。如果不是風濕類病症,寒病症,產後風病症,灸後30分鍾可以著冷水,可是,應當不必急切用涼水。
4.當你想懷孕,剛剛灸後就不要立刻行房,這時候的女士身體環境還很熱,不利男性精子的生存。最好是灸後24-48兒時再進行,但是都是因人而異。灸後調理口決:灸後寒症須謹避,七情莫過慎起居,切勿生冷醇厚味,惟食素凈最適合。
5.大悲,喜事,大怒,這樣脾氣暴躁,艾灸的實際效果會打折。太飢.太撐都不宜艾灸,特別是在是身患消化道疾病的人,更應當留意這種。
6.要重視灸料的品質,艾絨的優劣決定醫治實際效果。一般直接灸的,一定要很好的艾絨,那樣不損經脈,不噪,較為溫和,有利於引燃。假如是隔姜灸或隔蒜久,那麼一定要新姜和鮮蒜,維持新鮮。
7.施灸時間,應當是由淺入深的,施灸的穴道也應當是由少至多的,熱度都是慢慢融入的。一般施灸早晨,中午。沒有時間的可以夜裡,特別是在是失眠症的患者睡前施灸有助於睡眠。
2. 艾灸的步驟是什麼
艾柱直接灸的操作流程:艾柱引燃,指向穴道或痛疼位置上10-30mm,往返轉動開展薰灼。
實際操作步驟
(1)物品提前准備:艾灸盤、艾絨或艾柱、火柴、攝子、彎盤。
(2)操作流程:
①將艾絨放進艾柱器內,依據病況,做成尺寸適合之艾柱。
②將艾柱放置應灸穴道上,引燃艾柱頂部。
③等艾柱燃至患者感發燙時,即用攝子取出放進彎盤,另換一艾柱,再次引燃。
④一般每一次灸3~5壯(每一艾柱謂一壯)。
什麼樣人適合用艾柱?
1、手和腳冷痛、月經失調、經痛、不耐低溫、畏冷、常拉肚子等虛寒體質群體。
2、艾柱多用以虛症寒症陰症主導的病症。
3、另外也適用免疫力低下、風濕骨病、女性更年期等處於特殊周期的群體。
3. 艾灸怎麼用
4. 艾柱的使用方法是什麼
一 艾柱點燃,對准穴位或疼痛部位上10-30mm,來迴旋轉進行薰灼。
二 至漸紅至潮紅或微痛,每穴15-20分鍾為宜。
艾灸注意事項:
1.在艾灸的時候,或艾灸的整個療程,我們最忌諱喝冷水,吃涼飯,這樣做如同給艾灸撤火,不利於疾病的治療。
2.艾灸前最好喝一杯溫水,高於體溫。艾灸後做好補充一杯熱水60度左右,稍稍有點燙嘴的。
3.艾灸後如果先馬上洗手,希望你用熱水,高於體溫的,50度左右即可。如果不是風濕類疾病,寒性疾病,產後風疾病,灸後30分鍾可以著涼水,但是,原則上不要急於用冷水。
4.如果你想懷孕,剛剛灸後就不要馬上同房,這時的女性體內環境還很熱,不利於精子的存活。最好灸後24-48小時候再進行,不過也是因人而異。灸後調養口訣:灸後風寒須謹避,七情莫過慎起居,切忌生冷醇厚味,惟食素淡最適宜。
5.大悲,大喜,大怒,這樣情緒不穩定,艾灸的效果會打折扣。太飢.太飽都不適合艾灸,尤其是患有胃腸疾病的人,更應該注意這些。
6.要注重灸料的質量,艾絨的好壞取決治療效果。一般直接灸的,一定要極好的艾絨,這樣不傷經絡,不燥,比較柔和,便於點燃。如果是隔姜灸或隔蒜久,那麼一定要新姜和鮮蒜,保持新鮮。
7.施灸時間,應該是循序漸進的,施灸的穴位也應該是由少至多的,熱度也是逐漸適應的。一般施灸早上,下午。沒有時間的可以晚上,尤其是失眠的病人臨睡前施灸有助於睡眠。
5. 艾灸盒艾柱的使用方法有哪些
1、固定、點燃艾柱:將艾灸盒的卡扣打開,將艾柱條垂直的插在艾灸盒裡的插針上,一定要將艾條插緊,以免艾灸過程中艾條脫落,不但會影響使用效果還可能會灼傷,插緊後再點燃艾條。
2、裝好艾灸盒:艾條點燃後就可以將艾灸盒的蓋子卡好了,需要准確找到卡扣的位置,安裝正確,避免艾條或艾灰從中掉落,灼傷皮膚。
3、調節大小: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身體的體質和疾病的狀況來調節艾灸盒風門的大小。孔越小溫度越低,效果越慢;孔越大溫度越高,效果也越快。
4、裝入艾灸包里:艾灸盒是一般是金屬的質地,在燃燒的過程中傳熱比較快,容易燙傷皮膚,需要將點好的艾灸盒裝入艾灸包里,以達到隔熱保溫的作用,裝好後就可以開始艾灸了。
6. 艾柱怎麼使用
艾珍好aizhenhao1我是艾珍好品牌出品人丁彬彬,我曾經是一名臨床的醫生,在從事臨床10年的過程中,感受到,大多數的病患都是因為濕氣重而導致的疾病,由於也對中醫有著濃厚的興趣,中醫的博大精深一直吸引著我,加上從小就受家鄉蘄艾的影響和熏陶,在2015年的時候,我終於辭掉了令人羨慕的醫生工作,正式啟動了艾珍好品牌項目,希望把家鄉的蘄艾分享給更多的人,致力於讓全人類遠離濕氣,擁抱健康的行業當中。艾珍好是一個真正堅持專業的艾灸養生品牌,用心每一款產品,全植物成分,希望給良莠不齊的艾灸市場帶來一個真正好的品牌,為此,我關注每一位用戶體驗,用心研發做好每一款產品,秉承給大家帶來更好更簡易養生體驗的一貫原則,奉上適合您的艾灸產品,因為我也深愛著這份事業。
艾柱,比較短的艾條,是為了應用於隨身灸、關節灸器、單柱雙柱灸器、火龍罐這些灸器所產生的一個品種。一般直徑為15mm長度為25mm。溫經通絡,益氣驅風,活血止痛,改善局部循環,增加免疫力。溫經散寒驅風,行氣活絡,活血止痛,升陽舉陷,補虛固脫。
使用方法
點燃艾柱,對准穴位或疼痛部位上10-30mm,來迴旋轉進行薰灼,或者一遠一近,至皮膚漸紅至潮紅或微痛,並有得氣感,每穴15-20分鍾為宜。根據身體狀況來使用,每周2至5次。
注意事項
1.在艾灸的時候,或艾灸的整個療程,我們最忌諱喝冷水,吃涼飯,這樣做如同給艾灸撤火,不利於疾病的治療。
2.艾灸前最好喝一杯溫水,高於體溫。艾灸後做好補充一杯熱水60度左右,稍稍有點燙嘴的。
3.艾灸後如果先馬上洗手,希望你用熱水,高於體溫的,50度左右即可。如果不是風濕類疾病,寒性疾病,產後風疾病,灸後30分鍾可以著涼水,但是,原則上不要急於用冷水。
4.如果你想懷孕,剛剛灸後就不要馬上同房,這時的女性體內環境還很熱,不利於精子的存活。最好灸後24-48小時候再進行,不過也是因人而異。灸後調養口訣:灸後風寒須謹避,七情莫過慎起居,切忌生冷醇厚味,惟食素淡最適宜。
5.大悲,大喜,大怒,這樣情緒不穩定,艾灸的效果會打折扣。太飢.太飽都不適合艾灸,尤其是患有胃腸疾病的人,更應該注意這些。
6.要注重灸料的質量,艾絨的好壞取決治療效果。一般直接灸的,一定要極好的艾絨,這樣不傷經絡,不燥,比較柔和,便於點燃。如果是隔姜灸或隔蒜久,那麼一定要新姜和鮮蒜,保持新鮮。
7.施灸時間,應該是循序漸進的,施灸的穴位也應該是由少至多的,熱度也是逐漸適應的。一般施灸早上,下午。沒有時間的可以晚上,尤其是失眠的病人臨睡前施灸有助於睡眠。
8.很多人問,艾灸後是否可以馬上洗澡。如果是熱水,可以馬上洗澡,但是最好等20-30分鍾後,這時經絡也基本處於灸後的修整狀態,灸後的熱度也逐漸地揮發和利用,此時在用熱水洗澡會感覺很舒服。
9.施灸的反應,會出現發熱,口渴,上火,皮膚瘙癢,有的會起紅疹,疲倦,便秘,尿黃,出汗,牙痛,耳鳴,全身不適等現象,一般不要驚慌,繼續艾灸這些症狀就會消失。這個時候可以艾灸足三里引火下行,還可以多喝水,必要時停灸或隔天艾灸,很快這樣的症狀就會消失。
10.有的人邊灸邊吃,這樣不好。一是不知道你吃的食物是什麼性質的?屬寒還是屬溫,如果艾灸過程中,你邊吃邊艾灸,對於胃氣也是一個挑戰。有胃腸疾病的人千萬不要這么盲目施救。
11.艾灸的返病現象,在艾灸的過程中,往往有的人很快見效,而有的人遲遲不見效,這要看是什麼疾病病長多久另外人與人也不同,我們不能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疾病同一個症狀,同一種表現。
有返病現象很正常,沒有也很正常,不要刻意追求返病的現象。越是多次返病,就越證明病邪存留的撥爭狀態,也體現正氣在一點點積累。
7. 艾條怎麼使用
具體用法如下:
1、第一種用法:直接灸。
直接灸就是用艾柱或者將艾條取絨後,捏成所需大小,點燃後直接放於身體穴位或患處施灸的方法。一般艾柱可分為 大、中、小三種,大者如蠶豆大小,中者為黃豆大小,小者為綠豆大小,皆為上尖下大的圓錐體,便於平放和點燃。直接灸分為兩類,灸後不留瘢痕的稱為無瘢痕 灸;灸後皮膚出現化膿甚至結痂的,稱為「瘢痕灸」。
8. 艾灸條的使用方法教程是什麼
一、使用工具:艾灸盒、艾條
二、使用步驟如下:
1、打開艾灸盒;
(8)艾燭的使用方法圖解擴展閱讀:
艾灸注意事項:
1、在艾灸的時候,或艾灸的整個療程,我們最忌諱喝冷水,吃涼飯,這樣做如同給艾灸撤火,不利於疾病的治療。
2、艾灸前最好喝一杯溫水,高於體溫。艾灸後做好補充一杯熱水60度左右,稍稍有點燙嘴的。
3、艾灸後如果先馬上洗手,希望你用熱水,高於體溫的,50度左右即可。如果不是風濕類疾病,寒性疾病,產後風疾病,灸後30分鍾可以著涼水,但是,原則上不要急於用冷水。
4、大悲,大喜,大怒,這樣情緒不穩定,艾灸的效果會打折扣。
5、要注重灸料的質量,艾絨的好壞取決治療效果。
6、施灸時間,應該是循序漸進的,施灸的穴位也應該是由少至多的,熱度也是逐漸適應的。一般施灸早上,下午。
7、很多人問,艾灸後是否可以馬上洗澡。如果是熱水,可以馬上洗澡,但是最好等20-30分鍾後,這時經絡也基本處於灸後的修整狀態,灸後的熱度也逐漸地揮發和利用,此時在用熱水洗澡會感覺很舒服。
8、施灸的反應,會出現發熱,口渴,上火,皮膚瘙癢,有的會起紅疹,疲倦,便秘,尿黃,出汗,牙痛,耳鳴,全身不適等現象,一般不要驚慌,繼續艾灸這些症狀就會消失。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艾灸條
9. 艾灸的使用方法是什麼
第一:首先這種那個方法非常的簡單,很多患者都可以在家學習和嘗試,但是記住一定要先灸左方,再灸右方。這個主要是由於人體的各種機能決定的,所以我們應該對其有所了解。要不然會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第二:其次艾條點燃以後,需要將燃端插入到溫灸棒裡面,然後用手去接觸然段,感覺起溫度,其中溫度適中的時候才可開始溫灸,要不然由於溫度過高會燙傷皮膚,如果溫度過低又達不到治療的效果。
第三:最後就是治療部位的區分了,腹部需要用精油按摩,然後再溫灸,首先要用溫灸棒在腹部滾動,其次再對穴點進行定點治療,一般要控制好時間,時間不能太長,正常的時間一般要控制在一刻鍾左右,這樣效果最佳。
注意事項
通過對其治療方法的了解以後,我們要知道其中的注意事項,那就是如果感覺身體極度的疲勞的時候,建議不要進行治療。要循序漸進,初次使用要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劑量,時間短一點,以後再加大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