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跪禮的正確方法圖片

跪禮的正確方法圖片

發布時間:2022-07-24 03:58:26

① 道教和佛教拜跪的動作分別是怎樣的

佛教是合十禮,道教是抱拳禮 ,其主要的不同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佛教跪拜動作的正確姿勢

1、肅立合掌,腕與心口平,兩足跟離開約二寸,腳尖相距約八寸,成八字形。站好後,立刻收束雜亂的心意,瞑目觀想,觀想後,彎腰,右臂斜伸,右掌向下,按於拜墊中央,左掌仍舉不動,兩膝隨即跪下(此為第一把)。

2、跪下後,左掌隨著伸下,按在拜墊的左前方(此為第二把),右掌由拜墊中央移到右前方,兩掌相距約六寸許(此為半把,合共叫「兩把半」。這是老名詞)。

3、以頭垂叩於兩掌中間拜墊上,兩掌隨即翻轉,手心向上。意思是以兩手托承佛足,以求福慧。這叫頭面接足禮。

4、兩手握拳翻轉,頭離拜墊,右手移回拜墊中心,左掌舉回胸前,右掌將身撐起,與左掌合,同時兩膝立起。

5、三禮畢,合掌彎腰,垂至膝前,以左手四指包右手四指,兩大指相並,兩食指相合豎直(此為定印),伸直腰,舉至齊眉,再放掌。

二、道教三跪九叩的動作和講究

1、進入殿堂面對神像,兩手計於兩腿側、兩腳並攏、離跪墊三步遠距離。

2、頭腦虛領有沖天之勢、下額內收、舌頂齦交,含胸拔背而虛心下氣,手掐子午而接通陰陽。(手掐子午就是左手抱右手,左手拇指少商穴內側按在右手 無名指根節即九宮之位處,右手拇指少商穴內側扣住左手拇指指肚,以此溝通手 肺經氣和手少陽三焦經氣,達到陰陽相和。男女左右手相反;是為手上太極;亦 稱太極陰陽手)合於臍下一寸三分處。

3、邁出左腳、跨出右腳;要求舉步輕靈、沉住氣,三步走到跪墊前、兩腳站定,彎腰鞠躬的同時拱手。此時手型是左右相合的太極陰陽手,高不過眉,低不過胸,在嘴前上下位置;然後兩手徐徐下降至胸前,左手護胸,右手從左手中 分出來,向右向下畫半圓。

4、在右手畫半圓的同時身體下蹲,右手五指分開、掌心向下按在跪墊前沿 上,左手揸入右手、左手拇指接於右手勞宮穴之位、左手其餘四指蓋於右手背上; 在做手上這一過程的同時膝蓋跪上墊子,腦門印堂穴向兩手合谷處靠近,頭輕慢的叩三下;腰背形成弧形,命門處向外突出,整個脊背像張彎弓一樣,此一動作過程叫做「一 跪三叩」。

5、起身,左手先護住心,右手再起,合成太極手於腹部氣海或丹田前;腳踏實地、力量分配為腳跟七腳尖三,腳底湧泉穴成涵空狀態,有利於真氣上長升和下降;兩腳前後虛實分明。雙手合住 向前向上拱起、沉肩墜肘;到嘴前上下處,兩手下降至胸前,左手護胸,右手從左手中分出來,向右向下畫半圓;同時身體下蹲,左手揸入右手,此一動作過 程為「二跪六叩」。

6、再起身,左手護住心,右手隨著而起,合成太極於腹部氣海或丹田前, 腳踏實地,力量分配為腳跟與腳尖前三後七,雙手向前向上起,高不過眉、低不 過胸,兩手下降至胸前;左手護胸,右手從左手中分出來,向右向下畫半圓。同時身體下蹲,右手五指分開掌心向下按在跪墊前沿上,左手揸入右手,左手拇指 接於右手勞宮穴之處,左手其餘四指蓋於右手背上,在做手上這一過程的同時, 膝蓋跪上墊子,腦門印堂穴向兩手合谷處靠近,頭點三下,合為「三跪九叩」。

7、起身打拱鞠躬,先退左腳一步;再退右腳一步,兩腿靠攏立正,彎腰打拱鞠躬而退出宮觀外。

(1)跪禮的正確方法圖片擴展閱讀:

佛教跪拜禮儀的由來:跪拜,不僅僅是中國人的傳統,從佛教的發源地印度到整個東南亞,跪拜是一種象徵謙虛的東方文化。其實,跪拜之禮流行於世界上的文明古國,中國,印度,埃及,古代兩河流域的古巴比倫人,都有行跪拜禮的習俗。古印度時大眾認為,一個人需要經常檢討反省自己,只有謙虛的人,才會懂得反省,一個傲慢的人,昂首挺胸、目中無人的時候是沒辦法反省的。

道教跪拜禮儀的由來:道教叩拜禮是對道祖太上老君八十一化的形象表示,蓋足站「八」字,手按「十」字,頭為「一」也。

② 三跪九叩禮是怎麼跪法的

三跪九叩就是雙膝跪地下三次,磕九個頭。具體做法為一跪三拜,拜時頭要碰地,三跪九叩拜跪,拜者必須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支撐在地上,然後,緩緩叩首到地,稽留多時,手在膝前,頭在手後。

三跪九叩禮的對象:是針對天、地、君(皇帝)、師、父。

三跪九叩禮介紹:

據《周禮》記載,古代跪拜禮有九種:一曰稽首、二曰頓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動、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肅拜。唐道士朱法滿《要修科儀戒律鈔》一書中稱道士拜禮有四種:「一稽首、二作禮、三遵科、四心禮」。稽首是三跪九叩禮。

跪拜是尊敬到極點的象徵,下跪表示內心誠服。三跪九叩是大禮,表示內心非常非常尊敬和誠心,是拜神最大禮節。

(2)跪禮的正確方法圖片擴展閱讀:

除「三跪九叩禮」外其它跪拜禮介紹:

1、行頓首禮時,其他和稽首相同,不同者拜時必須急叩頭,其額觸地而拜。一般用於下對上的敬禮。(「頓首」兩首,後來也用於書信中的起頭或末尾,也有首尾都用的,表示對人家恭敬。)

2、行空首禮時,雙膝著地,兩手拱合,俯頭到手,與心平而不到地,故稱「空首」,又叫「拜手」。這是「九拜」中男子跪拜禮的一種。

3、其他如振動,不僅要跪拜、頓首,拜後還要「踴」,即跳踴,一般都在喪事時,拜者往往捶胸、頓足,跳躍而哭,表示極度悲哀。

4、凶拜,即行禮時,先頓首,後空首;

5、吉拜,則在行禮時,先空首,後頓首;

6、奇拜,奇為單數,即一拜;

7、褒拜,即再拜、三拜。古代以再拜為重。

8、肅拜,是古代女子跪拜禮的一種。拜時跪雙膝後,兩手先到地,再拱手,同時低下頭去,到手為止,故又稱「手拜」。肅,手到地的意思。所以後來在書信來往中,為了表示對對方的尊敬,往往上「謹肅」。婦女行禮也稱「端肅」,即源於此。

③ 在周禮中,九種跪拜的禮儀分別都是怎樣的呢


《琅琊榜》劇照

另外,男、女行拜禮時,依性別、事宜,兩手疊放位置有別。《禮記·內則》:「凡男拜尚左手,女拜尚右手。」這是指一般狀況下,男子行拜禮時,左手要放在右手上面(前面),女子右手則放在左手上面(前面)。若行凶拜禮時,就要反過來:男子右手在上,女子左手在上。《禮記·檀弓上》就記載了一個相關故事:孔子與弟子們站立行拜禮時,孔子將右手放在左手前。弟子們也紛紛仿效老師的行禮姿勢。孔子趕緊糾正說:你們也太好學了吧!不問緣由就仿效我,卻不懂得我為何這樣行禮。我是因為姐姐去世,還在喪期內,所以行凶拜禮,右手要放在左手前;你們仿效我,是不合乎禮儀的。於是,眾弟子們趕緊「糾錯」,循常禮,將左手放在右手上面(前面)。

④ 「三跪九叩首」的怎麼個跪叩法

三跪九叩禮是最敬重的行禮方式。所謂三跪九叩就是一跪三拜,拜時頭要碰地,三跪九叩拜跪,拜神時先出左腳,手背向上。喪事叩頭時,真正大禮是四跪十二拜,先出右腳且叩頭時手心向上。據《周禮》記載,古代跪拜禮有九種:一曰稽首、二曰頓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動、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肅拜。

⑤ 跪拜的正確姿勢及圖片

按照周代禮儀的規定,當時對跪拜的動作和對象,作了嚴格的規范,共分稽首、頓首、空首,稱為「正拜」。行稽首禮時,拜者必須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支撐在地上,然後,緩緩叩首到地,稽留多時,手在膝前,頭在手後,這是「九拜」中最重的禮節

手按地能支力時,腳跟才離地,瞬間松然跪下。

⑥ 跪拜的正確姿勢及圖片,圖中的標准嗎

沒有什麼標准姿勢的,所謂的「跪拜」代表的意思就是臣服,放棄所有的抵抗,把腦袋伸到對方面前,任對方宰割的意思,所以也不需要什麼標准

⑦ 喪事跪拜動作鞠躬的細節和次序

親族、鄰里結伴而來,一般同輩鞠躬四次,晚輩跪拜四次,然後哭靈。孝子們要在靈旁跪叩陪祭,女兒、兒媳往往嚎哭且哭中有詞,節奏分明。最後,要屈右膝跪拜來弔唁者,謂之「謝孝」。

舊時,富商或官僚之家理喪,要聘請大商號經理及有治喪經驗的全可人,為其主辦喪事。下設帳房,聘請會計,負責整個治喪的收支,包括收受紙盤、金錢、帳子、輓聯、誄詞、輓詩、匾額等奠禮。

孝子下跪,雙手扶地,行盡孝報喪禮。民國初年,多行鞠躬禮。現仍有行單腿跪拜禮者,並採用貼門報兒、懸掛楮錢紙等為報喪方式,有的還在報紙上刊登訃告,而銘旌、報喪帖、幡桿等均已絕跡。


喪禮:

人死,稱「逝世」、「謝世」,俗稱「倒頭」、「過去了」等等。人將死或死後,家人要辦的第一件事就是到東門外的天後宮去請茶師傅。茶師傅是專門幫助人們料理紅白喜事的人,也稱「茶房」。舊時的天後宮內有一殿,專做茶房的辦公室。

內有幾個負責人,各自帶有幾個徒弟。這些人專司並包攬了市內城市居民的紅白事,按城區劃分若乾片,分別負責各片的紅白事。

只要接到死者家屬來送信兒,就會根據地域分工馬上工作,即通知杠房、棚鋪、賃貨鋪、扎彩作乃至酒席處等相關行業為死者准備治喪用具,並進入死者家幫助料理喪事,直至下葬為止。

⑧ 求詳解「六肅三跪三拜」禮的具體動作是什麼

肅的具體動作躬身作揖,迎揖引進;跪的具體動作:兩膝著席,上體聳直;拜的具體動作,兩手合於胸前,頭低到手。

「六肅三跪三拜」就是六次躬身作揖、三次跪下、三次拜首的意思。

據《周禮》記載,古代跪拜禮有九種:一曰稽首、二曰頓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動、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肅拜。


(8)跪禮的正確方法圖片擴展閱讀

跪拜禮的起源

跪拜禮的起源,與古代人的起居方式有關。中國古代最早是沒有凳子、椅子的,當然連桌子也沒有,只有很矮的「幾」,留存到今天,還有茶幾之類,大都很矮。「桌」字最早寫作「卓」,就是高的「幾」,有鶴立雞群的意思。

桌子與凳子、椅子等傢具差不多時間出現。在此之前,中國人和亞洲很多民族一樣,長期習慣坐在地上,每個人都坐在一個席子上,不像今天,席子專門指涼席。至今在日本、韓國等國家還能看到席地而坐的古老習慣。

在古代社會,坐下時雙腿放在前面卻不盤起來,而是大大咧咧地伸開或張開,是非常不禮貌的舉止。史書中記錄某些不尊重他人的行為,就有專門描寫席地坐時大伸腿的情形,例如秦始皇、劉邦等,都有這種情況。席地而坐的另一種方式是跪坐,也就是臀部坐在自己的雙腳後跟上。

參考資料

網路--肅

網路--跪

網路--拜

網路--跪拜

⑨ 給父母跪拜禮的正確姿勢是什麼

中國古代禮儀跪拜禮最常用的有四種:稽首、頓首、空首、振動。

稽首—拜禮中最重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於地,頭至地停留一段時間;

頓首—次重者,行禮時頭觸地即起;

空首—兩手拱地,引頭至手不著地;

振動—哀慟之拜,兩手相擊而拜。

磕頭跪拜禮儀

主要有常規磕頭、拜年祝福、婚嫁喜事、喪葬白事、祭祀祈福和桃園結義等六個不同場景,因對象、場景不同,規矩略有不同。所有的磕頭,都是右膝先跪,再左膝下跪。

單純磕頭,是兒童見長輩的常禮。一般情況,兒童隨家長走親戚見長輩,家長說:「過來見過XX,磕個頭」。孩子說:「給XX磕頭啦」,而後雙膝下跪、雙手扶地、頭觸地,磕完頭起立站著。接受磕頭的長輩,要做兩件事,一是及時讓孩子起來,二是給孩子點禮物。如果沒有準備禮物的,一般要在未磕頭之前進行阻止,以免拿不出東西尷尬。

⑩ 佛教的跪拜禮要點及圖片

第一.站立姿勢.輕輕合起雙掌,手指並攏,手肘自然彎曲,置於胸前約呈四十五度。合雙掌時,雙眼下垂目光注視合掌的指尖,能夠凝聚心神,排除妄念.站於蒲團之前,兩足作八字式,左右足 跟距離約二寸左右,足尖距離約八寸;

第二.分右掌向下,按於蒲團之中心,左掌不動,兩膝跨開,跪於蒲團上;

第三.左掌按於蒲團之前左邊;

第四.右掌從中心移於蒲團之前右邊,兩掌相離六寸許;以頭按於兩掌中間之蒲團上;

第五.以兩手掌向外邊翻轉(手心向上,意在以兩手承佛足,頭面接足禮);

第六.兩手曲指反轉,仍按於蒲團之原處;頭離蒲團由伏而起;右掌移於蒲團之中心;

第七.左掌離蒲團,置於胸前如合掌之狀;右掌用力撐起(兩膝同時離蒲團),合於左掌當胸,此為一拜;

閱讀全文

與跪禮的正確方法圖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文時態問題及解決方法 瀏覽:666
用什麼方法能讓驗孕紙變兩條杠 瀏覽:852
多肉剪枝方法圖片 瀏覽:431
尿糖試紙的使用方法 瀏覽:799
信息數據統計分析方法 瀏覽:760
洗衣機如何排水方法視頻 瀏覽:127
樓邦防水塗料使用方法 瀏覽:753
宮寒病最快治療方法 瀏覽:898
奢侈手機鑒別方法 瀏覽:876
紙板收納盒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230
卵巢癌晚期保守治療方法 瀏覽:131
紅豆薏米茯苓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瀏覽:679
育肥羊發燒用什麼方法治 瀏覽:985
四季香水無籽檸檬的種植方法 瀏覽:906
治療精神衰弱的方法 瀏覽:399
常用蓄電池的充電方法有哪三種 瀏覽:693
趨勢股最簡單有效的操作方法 瀏覽:180
手機塑料焊接方法 瀏覽:244
地球的研究和方法 瀏覽:565
有什麼方法清理鼻腔 瀏覽: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