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細菌常用培養方法

細菌常用培養方法

發布時間:2022-07-23 11:44:11

Ⅰ 培養細菌的四個步驟

(1)配置培養基,首先要配置含有營養物質的培養基,原因細菌的生活需要營養物質,而不是瓊脂,瓊脂是一種沸騰冷卻後能膠化成固體的物質.(2)高溫滅菌,對配置的培養基和培養皿進行滅菌,防止其他細菌侵入影響實驗.(3)冷卻後為它接種.(4)在恆溫箱中培養,細菌在溫度適宜的地方繁殖速度比較快. 注意:定期觀察並組詳細記錄.所以在實驗室培養細菌和真菌的一般步驟是:配製培養基-高溫滅菌冷卻-接種--培養.故答案為:配製培養基;高溫滅菌;冷卻接種;恆溫培養

Ⅱ 請你寫出培養細菌、真菌的一般方法.

細菌、真菌培養的一般方法:首先要配製含有營養物質的培養基,可以用牛肉汁加瓊脂熬制,然後把培養基和所有用具進行高溫滅菌,以防雜菌對實驗的干擾,為防止高溫殺死細菌、真菌,要等冷卻後,在進行接種,接種後放在溫暖的地方進行恆溫培養.注意:定期觀察並詳細記錄實驗現象.故細菌、真菌培養的一般方法:配置培養基一高溫滅菌一接種一培養.
故答案為:配置培養基一高溫滅菌一接種一培養.

Ⅲ 簡述細菌的人工培養程序並列舉常用的人工培養方法

細菌的人工培養程序為:標本(估計菌量少的標本,先增菌培養)→根據培養目的,接種於適當的培養基→適宜的培養環境,35℃-37℃,18-24h→觀察細菌的生長情況,選擇可疑菌落進行分離、鑒定。 根據對氣體的需求,細菌的人工培養方法可分為:1需氧培養(需氧菌與兼性厭氧菌):置於空氣中即可,適於大多數細菌;2厭氧培養(專性厭氧菌):需在無游離氧的環境中培養;3二氧化碳培養(少數細菌如腦膜炎奈瑟菌、布魯菌、空腸彎麴菌等):需在含5%-10環境中培養;4微需氧環境(僅在5%左右的低氧壓環境中才能生長的細菌的培養)。

Ⅳ 細菌分離培養的基本要領和常用方法哪些

一、基本要領

菌種分離主要在培養皿上進行,常用的方法是稀釋法和劃線法。

菌種分離的目的是是微生物的一個個體通過繁殖,在固體培養基上長出肉眼能見的群體,然後根據培養特徵,用接種針調取所需菌種並在顯微鏡下檢查,證明為單一形狀的菌體。

改變培養基條件也有助於菌種分離。沒有一種培養基或一種培養條件能夠滿足一切微生物生長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所有的培養基都是選擇性的。

如果某種微生物的生長需要是已知的,也可以設計特定環境使之適合這種微生物的生長,因而能夠從混雜的微生物群體中把這種微生物選擇培養出來,盡管在混雜的微生物群體中這種微生物可能只佔少數。

二、方法

1、稀釋倒平板法

首先把微生物懸液作一系列的稀釋(如1:10、1:100、1:1000、1:10000),然後分別取不同稀釋液少許,與已熔化並冷卻至50℃左右的瓊脂培養基混合,搖勻後,傾入滅過菌的培養皿中,待瓊脂凝固後,製成可能含菌的瓊脂平板,保溫培養一定時間即可出現菌落。

如果稀釋得當,在平板表面或瓊脂培養基中就可出現分散的單個菌落,這個菌落可能就是由一個細菌細胞繁殖形成的。隨後挑取該單個菌落,或重復以上操作數次,便可得到純培養。

2、塗布平板法

因為將微生物懸液先加到較燙的培養基中再倒平板易造成某些熱敏感菌的死亡,且採用稀釋倒平板法也會使一些嚴格好氧菌因被固定在瓊脂中間缺乏氧氣而影響其生長,因此在微生物學研究中常用的純種分離方法是塗布平板法。

其做法是先將已熔化的培養基倒入無菌平皿,製成無菌平板,冷卻凝固後,將一定量的微生物懸液滴加在平板表面,再用無菌玻璃塗棒將菌液均勻分散至整個平板表面,經培養後挑取單個菌落。

3、平板劃線法

最簡單的分離微生物的方法是平板劃線法,即用接種環以無菌操作沾取少許待分離的材料,在無菌平板表面進行連續劃線,微生物細胞數量將隨著劃線次數的增加而減少,並逐步分散開來,如果劃線適宜的話,微生物能一一分散,經培養後,可在平板表面得到單菌落。

有時這種單菌落並非都由單個細胞繁殖而來的,故必須反復分離多次才可得到純種。其原理是將微生物樣品在固體培養基表面多次作「由點到線」稀釋而達到分離目的的。劃線的方法很多,常見的比較容易出現單個菌落的劃線方法有斜線法、曲線法、方格法、放射法、四格法等。

4、 稀釋搖管法

用固體培養基分離嚴格厭氧菌有特殊性,如果該微生物暴露於空氣中不立即死亡,可以採用通常的方法制備平板,然後置放在封閉的容器中培養,容器中的氧氣可採用化學、物理或生物的方法清除。

對於那些對氧氣更為敏感的厭氧性微生物,純培養的分離則可採用稀釋搖管培養法進行,它是稀釋倒平板法的一種變通形式。

先將一系列盛無菌瓊脂培養基的試管加熱使瓊脂熔化後冷卻並保持在50℃左右,將待分離的材料用這些試管進行梯度稀釋,試管迅速搖動均勻,冷凝後,在瓊脂柱表面傾倒一層滅菌液體石蠟和固體石蠟的混合物,將培養基和空氣隔開。

培養後,菌落形成在瓊脂柱的中間。進行單菌落的挑取和移植,需先用一隻滅菌針將液體石蠟--石蠟蓋取出,再用一隻毛細管插入瓊脂和管壁之間,吹入無菌無氧氣體,將瓊脂柱吸出,置放在培養皿中,用無菌刀將瓊脂柱切成薄片進行觀察和菌落的移植。

(4)細菌常用培養方法擴展閱讀

在以上介紹的幾種方法中,平板分離法普遍用於實驗室微生物的分離與純化,稀釋法是液體培養基分離純化常用的方法。

一般情況下可以通過適當改善培養基的條件來培養特點菌種。

如為了得到嗜熱微生物,可在50℃~60℃下進行培養。有時投加相應的抑制劑也能提高菌種分離效果,如在土壤樣品的懸浮液中投加10%的苯酚數滴,可以抑制黴菌和細菌的生長,而有利於放線菌的分離。在培養基中投加一定量的青黴素或鏈黴素能抑制細菌的生長,而有利於黴菌的分離。

Ⅳ 接種細菌的三種方法各有什麼用途

接種細菌的方法各有什麼用途:

1、平面接種法:此方法主要用於鑒定或保存菌種,或觀察細菌的某些生化特性和動力。

2、菌落分純法:此方法主要用於分離瓊脂平板上的混合菌。

3、液體培養基接種法:此方法可用於比濁試驗中。

4、平板劃線接種法(又稱分離培養法):平板劃線接種法為最常用的分離培養細菌的方法,通過平板劃線後,可使細菌分散生長,形成單個菌落,有利於從含有多種細菌的標本中分離出目的菌。平板分離劃線的方法比較多,其中以分區劃線發育曲線劃線法較為重用。其目的都要時細菌呈現單個菌落生長,便於同雜菌菌落鑒別。

5、純培養細菌接種法:用於培養保存菌種及其實驗用。

6、半固體培養基穿刺培養法:用於保存菌種及間接觀察細菌之動力(無動力之細菌僅沿穿刺線生長,清晰可見;有動力的細菌使培養基呈現渾濁樣,穿刺線甚至難以看出。)

接種注意事項:

1、在超凈工作台上操作,工作台在使用前要紫外消毒,酒精消毒等。

2、應在酒精燈火焰前操作。

3、取菌種前灼燒接種針或接種環(要燒紅)。

4、燒紅的接種針(環)少使冷卻在取菌種,以免燒死菌種。

5、接種後應盡快塞上面塞。

怎麼做細菌培養

根據培養細菌的目的和培養物的特性培養方法分為一般培養法,二氧化碳培養法和厭氧培養法三種.
1. 一般培養法 將已接種過的培養基,置37℃培養箱內18-24小時,需氧菌和兼性厭氧菌即可於培養基上生長.少數生長緩慢的細菌,需培養3-7天直至一個月才能生長.為使培養箱內保持一定濕度,可在其內放置一杯水.培養時間較長的培養基,接種後應將試管口塞棉塞後用石臘凡士林封固,以防培養基乾裂.
2. 二氧化碳培養法 某些細菌,如牛流產布氏桿菌和胎兒弧菌等需要在含有10%二氧化碳的空氣中才能生長,尤其是初代分離培養要求更為嚴格.將已接種的培養基置於二氧化碳環境中進行培養的方法即二氧化碳培養法,常用方法有以下幾種:
(1) 二氧化碳培養箱 可將已接種的培養基直接放入箱內孵育,即可獲得二氧化碳環境.
(2) 燭缸法 將已接種的培養基,置於容量為2 000ml的磨口標本缸或乾燥器內.缸蓋或缸口處均需塗以凡士林,然後點燃蠟燭直立置入缸中,密封缸蓋.待燃自行熄滅時,容器內約含5-10%的CO2 容器置37℃培養.
(3) 重碳酸鈉-鹽酸法 每升容積的容器內,重碳酸鈉與鹽酸按0.4g與3.5ml的比例,分別將兩種葯各置一器皿內(如平皿內),連同器皿置於標本缸或乾燥器內,蓋嚴後使容器傾斜,兩種葯品接觸後即可產生二氧化碳.
3. 厭氧培養法 目前常用的厭氧培養方法有厭氧罐法,氣袋法及厭氧箱三種.
(1) 厭氧罐法 是目前應用較廣泛的一種方法,共分為以下幾種.
抽氣換氣法:該法適用於一般實驗室,其特點是較經濟並可迅速建立厭氧環境.標本接種後,將平板放入厭氧罐,擰緊蓋子,用真空泵抽出罐中空氣,使壓力真空表至-79.98KPa,停止抽氣,充入高純氮氣使壓力真空表指針回0位,連續反復3次,最後在罐內-79.98KPa的情況下,充入70%的N2 ,20%H2 ,10%CO2 (有人改用20%CO2 及80%H2 ,亦可獲得好結果).罐中需放入冷催化劑鈀粒,可催化罐中殘余的O2 和H2 化合成水.同時罐中應放有美藍指示管,美藍在有氧的環境下呈藍色,無氧時為紅色.臨用前首先將美藍煮沸使變成無色,放入罐中先呈淺藍色,待罐中無氧環境形成,美藍即可持續無色.
氣體發生袋法:氣體發生袋系由錫箔密封包裝,其中含有兩種葯片,一種為含枸椽酸和重碳酸氫鈉的葯片,另一種是含有硼氫化鈉的葯片.前者遇水放出二氧化碳,後者可釋放氫.使用時在袋的右上角剪一小口,灌進10ml蒸餾水,立即放入含有鈀粒,指示劑及平板培養基的厭氧罐中,擰緊蓋子經2-3分鍾後,可感到蓋子微熱並有少量水蒸氣出現.密封後1小時左右罐中的O2 的含量可低於<1%.
(2) 氣袋法 此種方法不需要特殊設備,操作簡單,使用方便,不但實驗室中可用,而且外出采樣,現場接種也可用.原理與氣體發生袋完全相同,只是採用塑料袋代替了厭氧罐,氣袋為一透明而密閉的塑料袋,內裝有氣體發生安瓿,指示劑安瓿,含有催化劑的帶孔塑料管各一支.其操作方法為首先將接種的平板培養基放入袋中,用彈簧夾夾緊袋口,然後用手指壓碎氣體安瓿,20分鍾後再壓碎指示劑安瓿,如果指示劑不變藍色,說明袋內達到厭氧狀態,即可放入37℃進行培養.
(3) 厭氧培養箱 使用之前須仔細檢查厭氧裝備有無漏氣等問題,以及催化劑,指示劑質量等.使用時嚴格遵守操作規程,保證箱內氣體比例合理.

Ⅶ 細菌培養一般使用什麼樣的方法

細菌分離培養的方法有哪些如果是液體培養基,那分離起來就比較困難,要用到專門的凍干設備,還要加很多柔和的保護性物質。 所以在一般的情況下最好的辦法是把細菌接種到固體培養基上,這樣長出來的菌落或菌苔就是你所要分離出的細菌了。原理:通過在平板上劃線,將混雜的細菌在瓊脂平板表面充分的分散開,使單個細菌能固定在一點上生長繁殖,形成單個菌落,以達到分離純種的目的。若需從平板上獲取純種,則挑取一個單個菌落作純培養。

Ⅷ 「細菌培養」的具體培養步驟是什麼

以光合細菌培養方法為例。光合細菌培養的方法,按次序分為容器、工具的消毒, 培養基的制備,接種和培養管理四個步驟。

(一)容器、工具的消毒參考、此處從略。

(二)培養基的制備

1.培養用水

如果培養的光合細菌是淡水種,菌種培養可用蒸餾水,生產培養可用消毒的自來水(或井水)配製。如果培養的光合細菌是海水種,則用天然海水配製培養基,注意在海水中加入磷元素時,不能用磷酸氫二鉀,應用磷酸二氫鉀,不然會產生大量沉澱。

2.滅菌和消毒菌種培養用的培養基應連同培養容器用高壓蒸氣滅菌鍋滅菌。小型生產性培養可把配好的培養液用普通鋁鍋或大型三角燒瓶煮沸消毒。大型生產性培養則把經沉澱砂濾後的水用漂白粉(或漂白液)消毒後使用。

3. 培養基配製根據所培養種類的營養需要選擇合適的培養基配方。按培養基配方把所需物質稱量,逐一溶解,混合,配成培養基。也可先配成母液,使用時按比例加入一定的量即可。

(三)接種培養基配好後,應立即進行接種。光合細菌生產性培養的按種量比較高,一般為20%~50%,即菌種 母液量和新配 培養液雖之比為1∶4~1∶1,不應低於20%,尤其是微氣培養,接種量更應高些,否則光合細菌在培養液中很難占絕對優勢,影響培養的最終產量和質量。

(四)培養管理光合細菌的培養過程中,管理工作包括日常管理操作和測試,生長情況的觀察、檢查以及出現問題的分析處理等三個方面。

Ⅸ 急求微生物細菌的培養方式

1.固體培養法:對好氧菌,有試管斜面法、培養皿瓊脂平板法等平板培養法;對厭氧菌,有高層瓊脂柱和厭氧培養皿等。
2.液體培養法:試管液態培養;三角瓶淺層液體培養;搖瓶培養(即振盪培養)
希望對你有用!

閱讀全文

與細菌常用培養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變壓器串連接方法 瀏覽:398
愛衛唾液試紙使用方法 瀏覽:621
魚鉤魚線魚竿的連接方法 瀏覽:242
一建各科內各種計算方法編制方法 瀏覽:574
葛藤蔓的種植方法 瀏覽:502
小米平板的照片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689
毛囊增生怎麼治療方法 瀏覽:564
99999999用簡便方法計算 瀏覽:328
蔚來汽車倒車剎車異響解決方法 瀏覽:175
蝗蟲飛機的製作方法簡單 瀏覽:948
預防治療近視的方法 瀏覽:59
瓷磚下面潮濕用什麼方法快速干 瀏覽:85
腦部淋巴瘤治療方法 瀏覽:840
增加現金流凈額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629
釣魚主線和竿的連接方法 瀏覽:365
蘭花茶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瀏覽:589
綠蘿快速長瀑布方法 瀏覽:134
基金盯盤的方法和技巧 瀏覽:540
雅萌20n使用方法 瀏覽:590
23分之3x70簡便計算方法 瀏覽: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