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黃芪葉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黃芪葉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發布時間:2022-07-21 12:03:12

Ⅰ 黃芪葉泡水喝有什麼功效

黃芪葉泡水喝的功效:

1、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

由於氣虛導致的出汗問題,脾虛可導致疲勞,肺虛可導致咳嗽氣短,用黃芪飲水可解決這些問題。在流感季節或冬季,黃芪水可以預防感冒。

2、保護肝臟

黃芪喝水可以保護肝臟,有肝炎、胃潰瘍、胃炎或肝臟損傷的患者,每天可以喝黃芪茶,是很有好處的。

3、可以調節血糖

黃芪泡水喝可降低血糖,但是對苯乙雙胍和胰島素引起的低血糖有升高血糖的作用。

4、抗腫瘤

黃芪含有多糖的抗腫瘤葯物可增強療效,副作用會降低。患有癌症的人,長期使用黃芪,可以起到更好的抗癌作用。

(1)黃芪葉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擴展閱讀:

不適合喝黃芪泡水的人

1、陰虛的人

陰虛的表現包括手腳熱、口乾、腰痛、熱潮盜汗、失眠夢幻、舌質不苔、脈細數等。因為黃芪甘的味道溫和,陰虛患者服用會助熱,容易傷及陰血。陰虛如果要食用黃芪的話,必須搭配滋陰補腎葯,如玄參、麥冬、蘆筍、玉竹等。

2、濕熱的人

濕熱表現:口苦,口乾,皮毛黃膩。濕熱患者服用黃芪容易停滯並加重疾病。濕熱如果想要食用黃芪,必須搭配清利濕熱葯,如黃連、茵陳、黃芩等。

3、 紅舌少唾液的人

如果舌頭出現舌紅,口腔變得非常乾燥並且唾液不足,舌苔有黃苔等,一定不要吃黃芪。

Ⅱ 黃芪葉子的功效可以壯陽嗎

請看黃芪葉的作用和功能
1、黃芪葉質溫和,味道甘甜,具有益氣固表、止汗解毒、生肌利尿消腫的功效可用於治療氣虛、乏力、中氣下陷、慢性腹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癰瘡、血虛、黃化、內熱、糖尿病、慢性腎炎、蛋白尿、糖尿病等。炙黃芪葉用於補氣、補中、固表、生瘡。黃芪葉和人參是補氣的良葯,但人參注重補元氣和壯陽以減輕副作用。它通常用於緊急情況,如倒塌和休克,效果良好。然而,黃芪葉主要用於補虛,通常用於身體長期衰弱、言語低沉、脈搏微弱的患者。黃芪葉具有補而不膩的特點。如果與人參、黨參等滋補葯物結合使用,效果會更好。黃芪葉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與其他葯物聯合使用。它可與芍葯、甘草、桂枝、高良姜、麥芽糖等草葯組合使用。治療脾胃虛寒、慢性腸炎、胃炎、腹瀉等。與升麻、甘草、當歸、人參、柴胡等配伍。可用於治療內臟脫垂、脫肛、子宮脫垂等。與茯苓、菟絲子、白術、當歸配伍,是婦科良葯。麻黃、浮石小麥與防風配伍,是治療年老體弱外感感冒的良葯。黃芪葉具有益氣、利尿、消腫的功效,與茯苓、薏苡仁、防己等配伍,也是治療急慢性胃炎的良葯。還具有因黃芪葉而解毒生肌的作用,黃芪葉常用於治療疔瘡、慢性闌尾炎等疾病。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黃芪葉含有多種抗菌活性成分,並能增強人體免疫功能,因此也可用於預防某些傳染病的發生無論從中醫治療還是現代醫學觀察,黃芪葉都是良葯。因此,自古以來人們就有冬天用黃芪葉製作滋補強身的食物的習俗。
2、黃芪葉是豆科植物,是常用的中葯其主要葯理作用為「益氣固表」,可「利尿」、「解毒生肌」什麼是「補氣」?黃芪葉可用於中醫認為「氣虛」、「氣血兩虛」、「中氣下陷」的任何情況平時,身體虛弱,容易疲勞,經常感覺虛弱,往往是「氣虛」的表現貧血通常被稱為「氣血不足」脫肛和子宮脫垂的症狀通常也被認為是「中氣下陷」對於有上述症狀的人,冬天吃些黃芪葉是有益的。當然,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在每個人都知道黃芪的葉子有什麼作用之後,每個人都會在使用黃芪的時候扔掉它們嗎?黃芪用完後剩下的葉子很有用。這種黃芪葉也可以用來泡茶和釀酒如果曬干後像茶一樣浸泡在水中,對身體有滋補作用,更有養生作用。你不妨試一試。

Ⅲ 黃芪葯草功效及食療建議是什麼

葯草成分黃芪是豆科植物黃芪或內蒙古黃芪的根。黃芪含有多種氨基酸、膽鹼、苦味素、甜菜鹼、黏液質、蔗糖、葡萄糖醛酸、葉酸、鉀、鈣、鈉、鎂、鋅、銅、硒等成分。

葯草功效黃芪性味甘,微溫。黃芪是重要的補氣葯。生用黃芪,有益氣固表、利水消腫、托毒、生肌功效,適用於治療自汗、盜汗、血痹、浮腫、癰疽不潰或潰久不斂等症。蜜炙黃芪有補氣、養血、益中功效,適用於治療內傷勞倦、脾虛泄瀉、氣虛、血虛、氣衰等症。麩皮拌炒的黃芪,有益氣、健脾功效。

黃芪應用范圍廣,與不同葯草配合,可產生不同功效,如與人參同用,可大補元氣;與桂枝、附子同用,可補氣助陽;與白術、防風同用,可益氣補脾、固表止汗;與當歸同用,可補氣生血;與防己、防風同用,則祛風濕;與人參、甘草同用,可除燥熱。

現代醫學認為黃芪具有降低血液黏稠度,減少血栓形成、降低血壓、保護心臟、雙向調節血糖、抗自由基損傷、抗衰老、抗缺氧、抗腫瘤、增強機體免疫力,可用來治療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等症。

治療建議黃芪15克、紅棗10枚水煎服,連服兩周,可治肺結核、盜汗。

黃芪15克,升麻、黨參各10克,水煎服,可治內臟下垂。

黃芪30克、當歸10克、大棗10枚,水煎服,可治氣血兩虛及失血後貧血。

防風、黃芪各50克,白術100克、生薑5片,水煎服,連服10天,可治自汗。

蜜炙黃芪8克、甘草2克、大棗1枚,切細後水煎,去渣溫服,可補虛除燥。

黃芪、當歸各50克,黃酒500克浸泡,每日服用2匙,可補氣生血。

蜜炙黃芪25克、淮山葯30克、黨參15克、山萸肉9克,水煎服,可治慢性腎炎。

特別提醒黃芪是溫補性葯物,對於發燒、咯血、熱毒、氣滯、便秘、陽亢等熱症,均不宜服用。

黃芪當歸雞可補血養氣。

推薦葯膳黃芪燉母雞母雞一隻、黃芪50克,加調味料適量,共燉至雞肉熟爛,食肉飲湯。此款取其滋補氣血、增強機體免疫力之功效,適於病後、產後體虛之人。

黃芪燒鯉魚鯉魚一尾切花刀,在油中炸至金黃色撈出。白糖在油鍋中炒成棗紅色時將炸好的鯉魚放入,另放黃芪10克、黨參片6克,蔥、姜、蒜、醬油、花椒、鹽、水適量,燒沸後用文火煨至湯濃魚熟。魚放盤中,淋上香油、芡汁即成。此款取其益氣、健脾、通乳之功效,適於慢性腎炎、營養不良、產後乳汁不通等症。

黃芪人參粥黃芪30克、人參5克冷水浸泡30分鍾後放入沙鍋,加水250毫升,文火煎20分鍾後煮汁留用,加水再煎。將兩次煎出的葯汁合並,與粳米60克同置沙鍋中煮熟,加白糖即可食用。此款取其補虛損、防病抗衰之功效,適用於體質虛弱、久病不愈、頭暈耳鳴、心悸氣短、自汗乏力等症。

黃芪裡脊黃芪50克在沙鍋中加水100毫升煎20分鍾後取汁,蔥、姜、醬油、味精、鹽、料酒兌汁後加入葯汁。豬裡脊肉400克切條,與蛋黃、水澱粉拌勻後,放人油鍋中炸至金黃色撈出。另起鍋,將炸好的裡脊與調好的湯汁翻炒至汁稠即成。此款取其益氣補虛之功效,適用於產後體虛、年老體弱、營養不良、神疲乏力等症。

黃芪牛肚牛肚一隻洗凈切片,黃芪片32克與小茴香、花椒裝入調味袋中。鍋中加足水,放人牛肚片和調味袋,再加蔥、姜、蒜、醬油、醋、料酒、鹽,燒開後用文火燉至牛肚熟爛,食肚喝湯。此款取其補益脾胃之功效,適用於慢性腸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症。

黃芪烏骨雞烏骨雞一隻,在沸水中氽3分鍾,撈出去血沫,黃芪50克浸軟切片,與蔥、姜、花椒、料酒、鹽一同放人湯盆中,隔水蒸至雞肉熟爛,加入味精即成。此款取其益氣、補血、調經之功效,適用於貧血、產後體虛、年老體弱、月經不調、更年期綜合症等症。

歸參芪豬蹄黨參、當歸、黃芪各30克浸軟切片裝袋,豬蹄切成四塊置沸水中氽片刻撈出。豬蹄、葯袋、蔥、姜、料酒、醬油、鹽、水放人沙鍋中煮沸,改用文火煨至豬蹄熟爛,揀去葯袋和蔥姜,加味精即可。此款取其補氣、養血、通乳之功效,可用於營養不良。貧血、食慾不振、失眠、心悸、產後乳少等症。

Ⅳ 黃芪怎麼食用

多種食用方法

  1. 每天用黃芪5~10克左右,開水泡10~20分鍾後代茶飲用,可反復沖泡.

  2. 每天用黃芪30克左右,水煎後服用,或水煎好後代茶飲用,用黃芪30克,枸杞子15克,水煎後服用,對 氣血虛弱的人效果更佳。

  3. 取黃芪50克左右,煎湯以後,用煎過的湯液燒飯或燒粥,就變成黃芪飯、黃芪粥,也很有益。

  4. 還有些人喜歡在燒肉、燒雞、燒鴨時,放一些黃芪,增加滋補作用,效果也不錯。

  5. 參芪大棗粥:黃芪15g,黨參10g,大棗30g,粳米100g.黃芪、黨參煎水取汁,與後二者一同煮粥食.
    芪苓鯉魚湯:黃芪50g,茯苓30g,鯉魚1尾.鯉魚洗凈,黃芪、茯苓以紗布包紮,加水同煮,以生薑、鹽調 味.飲湯吃魚。

  6. 黃芪山地粥:黃芪30g,山葯100g,生地黃15g.黃芪、生地黃煎水取汁,山葯研為粉末;將前汁煮沸,頻 頻撒入山葯粉,攪勻,煮成粥食。

(4)黃芪葉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擴展閱讀:

黃芪,又名綿芪。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主根肥厚,木質,常分枝,灰白色。莖直立,上部多分枝,有細棱,被白色柔毛。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產於內蒙古、山西、甘肅、黑龍江等地。

黃芪的葯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其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應激、降壓和較廣泛的抗菌作用。但表實邪盛,氣滯濕阻,食積停滯,癰疽初起或潰後熱毒尚盛等實證,以及陰虛陽亢者,均須禁服。

參考資料:網路-黃芪

Ⅳ 黃芪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黃芪的功效:黃芪有益氣固表、斂汗固脫、托瘡生肌、利水消腫之功效。用於氣虛乏力,食少便溏,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氣虛水腫黃芪圓片,癰疽難潰,久潰不斂,血虛痿黃,內熱消渴;慢性腎炎蛋白尿,糖尿病。
黃芪的作用:1.補氣固表,利尿托毒,排膿,斂瘡生肌。用於氣虛乏力,食少便溏,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氣虛水腫黃芪圓片,癰疽難潰,久潰不斂,血虛痿黃,內熱消渴;慢性腎炎蛋白尿,糖尿病。
2.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應激、降壓和較廣泛的抗菌作用。能消除實驗性,腎炎蛋白尿,增強心肌收縮力,調節血糖含量。
3.增強機體耐缺氧及應激能力,促進機體代謝和改善心功能。
4.有降壓的作用,調節血糖,可以作為糖尿病患者的輔助用葯,黃芪同時具有抗茵及抑制病毒作用。
5.用於氣虛乏力,食少便溏,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氣虛水腫,癰疽難潰。
6.具有氧化性。黃芪的化學成分有:膜莢黃芪含黃酮、皂甙類成分、黃酮類成分如芒柄花黃素
及其葡萄糖甙、
7.病弱體虛的人服用,可以增強體力,增強抵抗力,對病情恢復有一定的幫助。

黃芪食療價值:豆科草本植物蒙古黃芪、膜莢黃芪的根。產於內蒙古、山西、甘肅、黑龍江等地。春秋採挖,除去
須根、根頭,曬干。切片,生用或蜜炙用。
性能:味甘,性微溫。能補脾益氣,補肺固表,利尿消腫。含皂甙、蔗糖、多糖、多種氨基酸、葉酸及硒、鋅、銅等多種微量元素。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應激、降壓和較廣泛的抗菌作用。能消除實驗性腎炎蛋白尿,增強心肌收縮力,調節血糖含量。
用途:用於脾胃氣虛;脾氣虛,中氣下陷,臟器下垂(脫肛、子宮脫垂、胃下垂等);肺氣虛弱,咳喘短氣;氣虛自汗,易於感冒;氣虛水腫,小便不利;氣血不足,貧血萎黃,或肢體麻木,或瘡瘍、創作不易癒合;消渴(糖尿病)

食用禁忌:從體質上來說,黃芪最適合氣虛脾濕型的人,這種人往往身體虛胖,肌肉鬆軟,尤其是腹部肌肉鬆軟。而身體十分乾瘦結實的人則不宜。從身體狀況來說,感冒、經期都不要吃黃芪。從季節來說,普通人春天不宜吃黃芪。為什麼感冒不能喝黃芪粥呢?因為黃芪是固表的,它幫助身體關閉大門,不讓外邪入侵。可是當身體已經感受外邪的時候,就會變成閉門留寇,把病邪關在體內,無從宣洩了。同理,春天是生發的季節,人體需要宣發,吃黃芪就不太適宜了。陰虛患者使用黃芪,必須配伍養陰葯使用,如生地、熟地、玄參、麥冬、天冬、玉竹等。濕熱患者必須配伍清利濕熱葯,如黃連、茵陳、黃芩等。熱毒熾盛的患者必須配伍清熱解毒葯,如黃連、梔子、大黃、敗醬草等。
西方最新研究的結果也證實,服用黃芪的時候,最好不要服用環磷醯(cyclophosphamide癌得星,安道生,是免疫抑制劑及抗腫瘤葯),否則互相會相剋。

食用方法:1、每天用黃芪1片,泡水喝。用黃芪1片,加枸杞子3粒,對氣血虛弱的人效果更佳2、取黃芪2片,煎湯。用煎過的湯液燒飯或燒粥,就變成黃芪飯、黃芪粥,也很有益。
3、還可以在燒肉、燒雞、燒鴨時,放一些黃芪,增加滋補作用,效果也不錯。

溫馨提示:黃芪泡水喝時,一定要剛燒開的開水,那樣才能夠泡出葯味,多次煮泡效果最好。煎煮效果更佳。

Ⅵ 黃芪的功效與作用

黃芪的功效與作用

1、強壯身體

黃芪泡水有增強體質的功效,科學家曾用實驗證明:服用黃芪水的動物,明顯比未服用黃芪水的動物體重增長快的多。中醫方面認為,日常多喝黃芪水,精神可以變得更好,氣短的情況也會逐漸消失,能夠有效的增強身體免疫力,預防感冒。

2、治療骨質疏鬆症

如果患有骨質疏鬆症的患者,那可以適當地選擇黃芪桂枝五物湯,這樣可以有效地治療下肢酸麻的情況。

3、防治慢性鼻炎

將黃芪和白術、防風一起煎水服用,能夠有效的治療虛汗、盜汗、過敏性鼻炎、哮喘、感冒等疾病,可以有效的防治慢性鼻炎。

4、增強心肌收縮力

喝黃芪水的好處,除了強壯身體之外,還包括了加強心肌收縮力,能夠有效的預防身體循環出現衰竭的情況。

5、治療脾氣虛症

喝黃芪水的好處有很多,其中還包括了防治脾氣虛證。常見的脾氣虛症主要表現為人體精神倦怠、氣短、痰多等等情況。將黃芪和黨參、白術、茯苓等一起煎水服用即可。

6、治療胃炎

如果是患有實驗性胃炎,那麼日常多喝一些黃芪水,能夠有效減輕症狀,並且尿液中,蛋白定量也會出現下降的情況。

(6)黃芪葉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擴展閱讀:

黃芪的禁忌

黃芪一般沒有特別明顯的副作用,或者是不良反應,因為它是一種溫補性的葯物。但是有以下幾點需要注意。

1、因為黃芪可以補陽氣。並且可以止汗,所以如果有感冒發熱,並且胸悶人不適合服用黃芪,以免加重病情。

2、如果患有肺結核的人不適合服用。並且平時有發熱,口乾舌燥,或者是吐血的人,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3、孕婦以及哺乳期的女性也不適合服用黃芪。因為黃芪可以使染色體畸變,並且可以使細胞微核率增高。所以孕期女性不建議食用,否則會給胎兒造成一定的影響。

Ⅶ 黃芪葉子泡水喝的作用

黃芪是一種常見的中葯葯材,最主要的葯理作用是益氣固表、利水,對於體質虛弱、容易疲乏、常感乏力這類人群是合適的,往往是氣虛的表現,用黃芪泡水代茶飲可以起到補氣升陽、益胃固表的功能,黃芪泡水的功效如下:

1、消水腫、保護心血管系統:黃芪有強心降壓、抗心律失常的功效,冠心病、高血壓等患者每天用30g左右的黃芪水煎後代茶飲用,也可以加上枸杞、黨參等葯材一起泡水喝,可以有效的保護心血管系統,同時還能有效緩解血壓或者血糖引起的水腫;

2、提高免疫力、預防感冒:黃芪中含有豐富的多糖、氨基酸、微量元素,當人體因脾虛引起乏力,肺虛導致咳嗽的時候,可以通過泡黃芪水來解決問題,在秋冬季等流感高發季節,喝黃芪水或者將黃芪與適量的防風、生薑一起煎服,能夠起到增強人體免疫力,預防感冒作用;

3、緩解睏倦氣短:每天飲用黃芪水可以起到提神的功效,有氣短狀況的人群會明顯感覺到症狀緩解;

4、延緩衰老:黃芪泡水具有顯著的抗氧化活性,可以抑制體內多餘的自由基,防止自由基過度氧化,起到延緩衰老的效果。
黃芪泡水的養生作用是不錯的,但有些人群也是不適合的,因為黃芪性溫味甘,對於陰虛人群服用之後會有助熱、傷陰、動血的效果,濕熱、熱毒熾盛的人群服用容易致邪加重病情,所以不適宜。

閱讀全文

與黃芪葉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常用硫酸制備方法 瀏覽:812
非淋性前列腺炎的治療方法 瀏覽:678
過濾煙嘴使用方法 瀏覽:550
臉部紅血絲的治療方法 瀏覽:329
雙面羊絨的邊如何縫制方法視頻 瀏覽:754
腦血管堵塞手腳無力用什麼方法治 瀏覽:534
貴州學習方法哪裡學 瀏覽:408
變壓器串連接方法 瀏覽:398
愛衛唾液試紙使用方法 瀏覽:623
魚鉤魚線魚竿的連接方法 瀏覽:244
一建各科內各種計算方法編制方法 瀏覽:577
葛藤蔓的種植方法 瀏覽:504
小米平板的照片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691
毛囊增生怎麼治療方法 瀏覽:566
99999999用簡便方法計算 瀏覽:331
蔚來汽車倒車剎車異響解決方法 瀏覽:175
蝗蟲飛機的製作方法簡單 瀏覽:948
預防治療近視的方法 瀏覽:59
瓷磚下面潮濕用什麼方法快速干 瀏覽:87
腦部淋巴瘤治療方法 瀏覽: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