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中班立交橋積木搭建方法圖片

中班立交橋積木搭建方法圖片

發布時間:2022-07-19 23:59:20

如何指導幼兒建構游戲

建構游戲是幼兒利用積木、紙盒等各種不同的建構材料構造一定的物體形象來反映周圍生活的一種游戲。由於年齡段的不同,幼兒的建構游戲各有特點,這就需要教師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

一、小班建構游戲特點及指導要點

特點:小班幼兒的建構活動往往是無意識、無目的的,建構的特點是獨自游戲和平行游戲,只對搭的動作感興趣,而不在乎搭出什麼。小班幼兒在建構中常常更換建構作品的名稱,或是等建構完成後再根據建構物的某一外部特徵來給作品命名,但他們一般不能明確解釋作品的細節。因此,小班幼兒的建構游戲嬉戲性較強,作品結構較為簡單。
指導要點:1.教師先引導幼兒認識積木、紙盒等材料,引起幼兒運用材料進行建構游戲的興趣。2.教師積極鼓勵幼兒在自己的操作中探索學習建構技法,鼓勵幼兒獨立地建構形狀簡單的物體,並能表現其主要特徵,例如搭建門、桌子、床等。3.教師引導幼兒學習連接、延長、圍合、加寬、壘高等主要構造技能,搭建簡單的三維物體。例如,讓小班幼兒在建構區搭建馬路、圍牆等簡單物體。4.教師引導幼兒建立建構游戲的規則,例如輕拿輕放、不亂扔、玩後要收拾整理等,並學習收拾整理材料的方法。

二、中班建構游戲特點及指導要點

特點:中班幼兒已具有一定的建構水平,手部小肌肉動作逐漸發展,思維、想像、生活經驗等更加豐富,建構的目的性增強,建構的堅持性也在增加,建構水平由單一的延展向整體布局過渡。例如,搭建樓房和小區。中班幼兒已能運用已有經驗對物體進行再現和創作,但是建構作品大部分不講究對稱和平衡。
指導要點:1.增加中班幼兒造型方面的知識和訓練,例如引導幼兒學會選擇高低、寬窄、厚薄、長短不一的材料搭建不同的物體。2.在小班搭建經驗的基礎上,引導幼兒學習架空、覆蓋、橋式和塔式等建構技能,形成里外空間的概念。例如,中班幼兒可以學習搭高樓、架大橋等。3.教師可嘗試提供作品構造圖,引導幼兒學習看圖紙搭建。4.教師可要求中班幼兒有目的、有計劃、有順序地搭建,學習與同伴合作,共同完成一個物體的搭建。例如,三名幼兒合作搭建公園、停車場等。

三、大班建構游戲特點及指導要點

特點:大班幼兒已經具有一定的獨立建造能力,掌握了一定的搭建技巧,會使用輔助材料,事先能進行一定的設想和規劃,並能通過分工、合作完成一件較為復雜的工程。大班幼兒能夠搭建出有場景、有情節的較高水平的建築群且其建構作品多為立體結構,講究對稱和平衡,比較形象。
指導要點:1.在中班搭建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幼兒學習轉向、穿過、平式聯結和交叉聯結等建構技能,搭建復雜的三維物體。例如,搭建立交橋、拱形門等。2.教師引導幼兒掌握整齊對稱、平衡的構造,嘗試整體布局,學習選擇使用輔助材料。例如,在公園里搭建相呼應的前門和後門,在住宅區里搭建左右對稱的涼亭、路邊的花草等。3.教師引導大班幼兒在搭建前學習商討、分工,進行一定的設想和規劃,通過分工、合作完成一件較為復雜的工程。例如,經過商討後大家分工,有的搭建樓房,有的搭建停車場,有的搭建花園,有的搭建游泳池,有的搭建圍牆,形成一個完整的住宅區。4.引導幼兒建造有一定主題和情節發展的、結構復雜、裝飾精巧的建築群。例如,讓幼兒根據繪本《母雞蘿絲去散步》主題情節的發展,搭建池塘、磨坊、雞舍、籬笆以及蜜蜂房等,有了生動的故事作為依託,幼兒的興趣往往會更加濃厚,有助於幼兒搭建出結構更為復雜的建築群。

㈡ 幼兒搭建積木的幾種方法

下面搭建的這個積木圖形,看起來很簡單,仔細觀察的小孩子可以發現,上下左右的結構,積木塊形狀的選擇。一般來說,底層積木多選用面積大,形狀規矩,像矩形,圓柱形和方形的,面積和重量小一點的就放在上面,上面這個搭建的是個積木變形金剛。2下面這個搭建的就有點像個小城門的感覺,講就的是左右對稱,兩個小城門位置恰當,大大拓展了小傢伙的想像空間,其實現實生活中這樣的城門很少見了。3瞧瞧這個又是在搭建什麼呢,像是北京的四合院,四個門搭建的很形象逼真,試試看。4對稱還是對稱,不過還是剛才那些積木,只不過位置變換了,形狀也大不一樣,看起來小傢伙很用功哦。5猜猜這個又是搭建了個什麼東西,我看像火車頭,看你怎麼想像了。圖可看附件。

㈢ 幼兒園小,中,大班要掌握的建構技能分別是什麼

1、幼兒園小班要掌握的建構技能:

(1)圍合:能用不同材料形成一個包圍圈,把一塊空間完全包圍在裡面,在包圍空間里放「動物」、「車子」、「娃娃」代表「動物園」、「停車場」、「娃娃家」。

(2)能用平鋪加寬,延長的方法搭建物體。

(3)嘗試用壘高的方法搭建部分物體,或者用平鋪加寬等方法搭建3種及以上物體即為優秀。

(4)大部分幼兒學會輕拿輕放

2、幼兒園中班要掌握的建構技能:

(1)能在平鋪的基礎上嘗試用壘高、架空的方法,搭建圍牆。

(2)能將平鋪和壘高相結合搭建不同物體。

(3)嘗試用架空的方法搭建大型一點的物體,或者平鋪和壘高相結合的技能搭建的物體總數達到3種及以上即為優秀。

(4)大部分知道用多少拿多少

3、幼兒園大班要掌握的建構技能:

(1) 能在壘高的基礎上嘗試用架空的方法搭建不同的房屋。

(2)綜合利用平鋪、延長、架空、圍合等技能搭建圍牆。

(3)嘗試用曲線平鋪、直線平鋪、延長等技能搭建不同小路。

(4)能為不同的房子加蓋房頂,或者搭建4種及以上不同造型的房子即為優秀。

(5)保持場地基本干凈、整潔。(搭建過程中)。

(3)中班立交橋積木搭建方法圖片擴展閱讀:

在文化研究、社會科學和文學批評上的使用,建構是指在已有的文本上,建築起一個分析、閱讀系統,使人們可以運用一個解析的脈絡,去拆解那些文本中背後的因由和意識形態。

因此,建構既不是無中生有的虛構,亦不是閱讀文本的唯一定案,而是一種從文本間找到的系統。

與建構相對的是解構,解構著重在對各文本間的剖析、閱讀,建構著重在系統的建立。

建構一詞是對英文「tectonic」的中文翻譯。在西方如德國、義大利、希臘和美國等國,「tectonic」一詞歷經產生和發展變化,它強調建造的過程,注重技術、結構、材料和表現形式等。

建構是對結構(力的傳遞關系)和建造(構件的相應布置)邏輯的表現形式。

建構的內容

從建築設計到建成過程中,既符合力學規律,又遵循結構特徵;同時也符合從藝術審美角度去審視其自身所應具有的美學法則;加之能在建造實施過程中保持其以上特徵的過程。

建構包括設計、構建、建造等內容,是一個三位一體的集合,是一個全過程的綜合反映。

㈣ 海綿積木基本搭建方法

板材面積較小時,可採用中性洗滌劑(如:乙醇、乙烷、丁基纖維素),用海綿或軟布擦洗板材,再和清水沖洗。如果面積較大,可利用高壓水龍頭,用清水沖洗板材。

2-3歲:標准尺寸的積木2歲多的孩子空間概念、語言、思維和想像都已發展起來,手的動作、手眼協調能力增強,可以做稍微復雜一些的事情了。

這時,你可以給他選擇標準的積木,比如兩個半圓正好對成一個正圓,兩塊短積木加起來的長度正好等於一塊長積木等等。這種積木可以給孩子更多的創造和表現空間。

1-2歲:輕便的積木

1歲多的孩子空間意識正在形成,開始會碼高。即使沒有積木,他們也喜歡將什麼東西都往一塊兒堆,然後很開心地看著它倒下來。

如果積木上畫?有小狗、小貓或小娃娃的家等裝飾物,孩子會更喜歡玩。由於這時期孩子的身體控制、手眼協調能力還不是很好,因此要選擇輕便的積木,防止積木倒塌時砸傷孩子。積木塊也不要太大,便於孩子抓握。

㈤ 積木搭建的方法有哪些

准備好積木,這里只要用兩種積木就可以了,正方形和長方形的積木,而且為了可以區分,正方形的積木用綠色和橘色來。將一塊一塊正方形的積木搭在一起,形成一根長長的柱子,這就是需要的樹幹了,引導孩子來搭建和認識一下這根樹干。先搭建樹葉的底層,用兩塊長方形的積木,在剛才搭建好的樹幹上的一邊放上長方形的積木,然後兩邊各放一個。

再拿一塊長方形的積木搭建在樹葉的上方,將底下的兩塊長方形扣緊否則很容易掉。再拿一個正方形的積木搭在剛才搭的長方形的上方,形成尖尖的樹梢。再拿一塊正方形的積木搭建在最開始做好的樹葉底下,形成茂盛的樣子。最後拿一塊正方形的積木搭在樹葉底層的下面,這樣樹的兩邊都形成茂盛的樣子。

㈥ 如何DIY樂高積木方法圖解

一般的樂高積木周邊都是90度角,但是成品並不局限於正方形。
將足夠多的90度角積木緊密連接在一起,可以搭建兼有球形和曲線形狀的物體。
只要有足夠的積木,幾乎可以搭建一切。
樂高積木的搭建方案沒有錯對之分,所以不同人的搭建方法可以有很大不同。
但通常第一步應該進行研究和計劃。
以下由樂高專業人員和前搭建專家內森·塞沃亞(Nathan Sawaya)介紹如何設計一個項目: 每個項目都不一樣,所以將針對不同的方案介紹不同的方法。
第一步就是進行研究,並獲得需要的參考材料。
例如,當搭建布魯克林大橋的復製品時,需要收集幾百張各個角度的大橋照片。
也可以畫一些草,但很多創造其實都是由基本的搭建過程組成。
可以首先搭建一部分雕塑,然後把它拆開,再搭建,重復這個過程,直到得到理想的形狀。
首先,需要准確確定項目將使用的比例。
這將決定搭建過程中的一切:從需要多少積木到完成此項目大概需要多少時間。
可以製造一個袖珍模型,可以是任何物體,並且小得可以裝在口袋裡。
另一個極端是雕塑比例,可以是實物大小或小於實物,但一般都很巨型。
第三是人仔比例,根據需要使用的人仔的尺寸來設計作品的尺寸。
也可以選擇用基本積木為基礎搭建一個二維拼制。
但樂高積木不再局限於基本積木。
新系列包括像機翼、船帆和船桅等可定製積木。
一些系列,像生化戰士和騎士王國系列,專門用於搭建類似可動人形的模型。
技術系列可以通過添加柱頭螺栓、輪軸、發動機和齒輪將樂高作品改裝成機器。
智力風暴系列可以構建可編程機器人。

㈦ 結合《指南》等理論知識,談談你是如何指導幼兒戶外建構游戲的

1.依據建構游戲價值,明確指導內容
幼兒園的建構活動是幼兒按照一定的計劃或目的來自製、操作建構物體或材料,使之呈現出一定的型式或結構的活動。它是以表徵思維為基礎、以"建構物"為主要表徵手段的象徵性游戲活動。建構活動明顯的特徵是幼兒通過建造"建構物"來反映他們對周圍事物的印象。
建構材料種類繁多、質地多樣、可隨意變換、反復創建的積木、積塑、泥沙及生活中隨處可得的廢舊物品等均可拿來使用。幼兒在對這些材料進行搭建(排列、組合、接插、鑲嵌、拼搭、壘高等)的過程中,實現自己搭建的需求及願望,體驗自己與同伴共同搭建的快樂感、成功感。它不僅能豐富幼兒的主觀體驗,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建構技能,更能促使幼兒在協商、謙讓、交換的游戲氛圍中學會分享與合作,嘗試開拓與創新,體驗成功與挫折,從而實現合作交往能力的提高以及幼兒個性的和諧發展。因此,教師應該明確建構游戲對幼兒發展重要性。
從建構活動教育價值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發現,材料的運用、建構形式、主題目的性、情緒專注力、社會性水平、創造表現力、游戲常規這些內容均可作為教師指導建構游戲的內容。
2.分析年齡特點,獲得指導依據
皮亞傑認為,既然兒童的認知發展過程具有規律性,教育就必須按其規律來組織。他指出"一切理智的原料並不是所有年齡階段的兒童都能吸收的,我們應考慮到每個階段的特殊興趣和需要"。而作為教師,其主要的問題只是去發現符合於每個階段有些什麼知識,然後用有關年齡段的心理結構所能吸收的方式把它傳授給幼兒。同樣教師只有掌握了幼兒建構活動發展的規律和各年齡階段建構游戲的水平與特點,才能以此為據來確定適宜的指導內容和指導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由於年齡差別,在建構活動中各年齡班幼兒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識
和技能又有所不同。小班主要是為幼兒提供簡單、鮮艷、易拼插的中大型建構材料,能夠認識材料,叫出名稱,並認識建造材料的大小、顏色和形狀,學會延長、鋪平、蓋頂、拼插、圍合、壘高,能有興趣的地運用它們建造物體;中班為幼兒提供中小型建構材料,幼兒應會選擇和利用建構材料,運用組合、拼插、排序、對稱等結構技能及平衡、配色等結構知識進行建構,能和同伴一起共同建造某一主題;大班幼兒要學會能使用輔助材料裝飾建築物並和同伴合作建造,所建造的物體結構更加復雜、精細、勻稱,並有一定的創造性,在主體建構活動中,對環境有一定的布局能力,能參與同伴間的商量、分工與組合的合作過程。
3.把握游戲環節,尋求指導方法
(1)活動前---豐富經驗 創設環境
生活經驗是建構活動的基礎
幼兒建構內容是在認知基礎上對周圍環境、物體的再現和創造,幼兒對周圍生活中的物體和建築有較細致的觀察和了解,有豐富而深刻的印象,是開展建構游戲的基礎。生活經驗是幼兒建構游戲的基礎,當建構游戲的主題確定後,就應充分利用各種形式和手段豐富幼兒的有關經驗,這樣才能保證幼兒能玩得起來。
因此,教師可依據班級搭建目標和主題通過參觀、欣賞、收集資料等各種形式加深幼兒對搭建內容的了解。例如,大班幼兒提出搭建"航空科技館"的主題,教師在徵求幼兒和家長的意見後,可組織開展一次社會實踐活動"參觀航空科技館"。活動前提前布置任務,一起上網查找有關航空類的知識。參觀活動使幼兒獲得了對航空科技館的直觀印象,在隨後的搭建活動中,幼兒不僅能自己動手再現幾個主要建築的外形特徵,還能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來布局幾個場館的位置、拼插各種飛機。家庭生活、旅遊度假、網路傳媒等多種形式都能夠拓展幼兒的視野,豐富幼兒對周圍生活中物體形象的知識經驗,經驗積累越深厚,幼兒搭建的內容越豐富。
環境材料是支撐游戲開展的條件
皮亞傑提出:"兒童的智慧源於材料。"建構區活動的教育功能主要通過與材料的互動來發展幼兒各方面的能力。豐富多樣的材料不僅能激發幼兒的積極性更重要的是能充分發揮幼兒的想像力和創造力,但材料的投放並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體現目的性、豐富性、可塑性、層次性。
在投放材料時,教師要基於幼兒的年齡和興趣特點對班級幼兒近期和遠期培養目標有一個清晰的理解和把握,以中班幼兒的階段游戲目標為主要依據,有針對性地選擇、配備、投放各種建構材料,使材料與游戲目標和幼兒發展的實際水平相匹配,力求使材料能夠滿足幼兒當下的發展需要。結合主題《輪子滾滾》教師可以在建構區投放許多交通安全標志,供幼兒在搭建公路、橋梁時使用,同時也為幼兒掌握交通安全知識做鋪墊。幼兒在一系列認知活動中,對交通標志有了一定的認識。在搭建過程中與生活實際相結合不斷探索,發揮自己的想像力與創造力。與同伴交流合作,在游戲過程中能正確掌握擺放簡單的交通標識。教師選擇、投放建構材料緊緊需要跟隨幼兒活動的開展,由淺入深、從易到難不斷地充實和更換材料,充分考慮材料的目的性、豐富性、層次性和有效性,使材料不斷滿足幼兒游戲發展的需要。
(2)游戲中的指導-觀察 合作 支持引領
皮亞傑曾經指出:"在游戲中,兒童是自我主宰世界。"教師在游戲中以引導者的身份介入,更多體現的是教師的隱性指導。一般來說,人們認為,成人參與幼兒的游戲具有以下三個方面的作用和功能:支持幼兒游戲;密切師幼情感;促進幼兒學習與發展。對游戲適當的指導可以保證兒童從他們自己當前的經驗中學習和獲得知識技能。教師通過參與和觀察幼兒的游戲,發現幼兒在游戲中表現出來的興趣和需要並以此為基礎來建構的游戲被認為是最有效的教學策略。因此,教師干預的目的在於維持和擴展幼兒正在進行的游戲活動內容。
細致觀察,捕捉介入有效時機
觀察是教師"干預"的基礎和基本的指導方法。通過觀察幼兒的建構行為及利用建構物開展象徵性游戲,教師可以對幼兒已有的經驗進行評價。通過這種評價確定幼兒所需要的幫助,教師計劃自己下一步應該採取的指導行動以擴展幼兒的經驗和思維。觀察不僅僅是用眼睛"看",更重要的是用腦袋去"思考",只"看"不"想"等於什麼也沒有"看到"。教師要對所看到的現象進行"為什麼"的思考,以理解幼兒的搭建行動,然後分析:是否干預?採用什麼方式干預?例如,在小班後期搭建活動中,教師提供了小汽車,啟發幼兒搭建公路和立交橋。一段時間里,教師發現幼兒搭立交橋不是直接用立柱上搭長條積木延長的方法,而是先連成一條公路然後上面再擺立柱,立柱之上在搭長條積木連接。在教師以往的帶班經驗中還沒有過這樣搭建的情況。為什麼孩子會這么玩呢?在觀察的基礎上,教師通過與幼兒交談了解到,前期搭房子的過程中打地基給孩子留下了深刻的感性經驗,所以出於使立交橋更穩固的考量,孩子們也想到了先在下面擺好一長排再立橋墩。找到原因後,教師首先尊重幼兒的想法和行為,肯定他們這樣的建構作品。同時帶他們去參觀中班哥哥姐姐的搭建作品,還收集了許多立交橋各種角度的圖片投放在環境里,進一步豐富幼兒的感官經驗。兩天後班裡的立交橋有了新變化,沒有地基也很穩固,橋墩不但有積木還有替代的材料,立交橋之間有了連接和簡單的穿插。游戲的逐步深入和幼兒搭建技能的逐步提高是在教師細致分析的基礎上通過准確判斷和巧妙提供幫助得以實現的。
共同游戲,支持獲得成功體驗
馬卡連柯曾這樣談到過:如果我只是教導、要求和限制,那我就會成為一種外部力量,而不能成為一種兒童的力量。我必須和兒童們一起游戲。這就是要求教師在指導幼兒游戲時,應參與到游戲中去,機智地引導游戲進程和協調幼兒之間的相互關系。小班幼兒在玩"給小動物蓋房子"游戲時,教師引導他們思考房子是什麼樣?房子里住誰?門要留在哪兒?小班幼兒搭建水平低,經驗少。但喜歡模仿、喜歡和教師共同游戲。教師就與孩子一起游戲,你建一個,我蓋一個。只要是孩子們想得到的,說出來的,教師都讓他們嘗試著搭建出來,盡管有的四不像,但只要是幼兒做出來的,教師都鼓勵幼兒自己動手搭建,在過程中嘗試搭高、圍攏、蓋頂的方法。目的只有一個----滿足他們的成就感,激發他們更多的創作激情。做幼兒的游戲夥伴、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有效的啟動和諧的師幼互動行為。
例如:大班幼兒諾諾搭好小學教學樓後,提出搭建操場,看看周圍的小朋友都在忙,她便邀請老師和她一起來搭,並分配了任務,自己搭操場、老師搭籃球架。在游戲中,教師充當的角色不是管理者、指揮者,更不是機械的灌輸者或傳授者。教師不是告訴幼兒該做什麼,該怎麼做,而是作為一個游戲的參與者。在搭建的過程中師幼不斷的溝通交換意見,規劃場地位置,分享材料的使用心得,並在共同的努力下合作完成了搭建內容,幼兒收獲了成功,教師也體驗了游戲的樂趣。
圍繞問題,不斷探索大膽創新
關注"問題"是游戲指導的根本。此外,設置"問題情景"更是指導游戲深入發展的助推器。幼兒在建構過程中往往意識不到自己搭建中的問題,教師可以通過"提問"幫助幼兒發現"問題"。例如:幼兒搭的樓房又漂亮又高,可是人怎麼上去呢?啟發幼兒回憶自己生活經驗,引導幼兒搭建樓梯,並注意節約空間。在教師的啟發下,幼兒還"創造"出了電梯。
教師通過發問,引起幼兒對某一重點或難點的思考,通過師幼共同討論與探索,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與方法,從而推動幼兒游戲的成功。大班建構主題"嗖!飛上天"的活動開展中,太空站的構建是個難點。在設計上,太空站沒有常見建築的規律可循,利用現有的積木材料也不好表現,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教師首先組織全班幼兒討論"太空站"要怎麼建?孩子們積極地開動腦筋,動手嘗試。隨後,教師作為幼兒的游戲夥伴,和幼兒共同建構。在沒有可利用的積木材料的情況下,教師啟發幼兒選擇紙杯、紙板、紙盒、易拉罐等材料拼搭。為了對"太空站"這一建築形象有更深刻的了解,教師還發動家長和幼兒一起嘗試其它的材料來製作。作品以圖片的形式投放到建構區中,幼兒在進行建構時有了很好的借鑒。教師要善於利用游戲中出現的問題情景,靈活運用平行指導法、經驗分享等策略,提升和擴展幼兒的經驗、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
(3)游戲後----交流經驗 分享快樂
在游戲中,老師的指導非常關鍵,而游戲後的評價更是對幼兒游戲的一種間接指導。積極開展游戲評價工作能有效地促使教師深入觀察、了解游戲情況,改進指導方法,提高幼兒游戲水平。每個幼兒在游戲過程中參與游戲的體驗不同、經驗不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不同,開展游戲評價可以成為師幼之間、幼兒之間交流經驗、相互學習,分享快樂的過程。
建構游戲後,教師可以組織幼兒觀看保留的作品實物,條件有限也可以由教師將幼兒的作品照下來。評價可以是集體也可以是小組的形式,內容可圍繞搭建的主題、遇到的問題、解決的方法、幼兒之間的合作能力等。中大班的幼兒在評價的時候要讓他們來發表自己的看法,分享彼此的經驗,教師也可結合自己的觀察提出有討論價值的問題。小班幼兒的評價需要藉助幼兒的搭建作品,引導他們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有效的評價能夠進一步豐富幼兒的搭建經驗,激勵幼兒大膽創新,使幼兒獲得成功感。
總之,建構游戲的指導策略要結合游戲的特點,更要關注幼兒在游戲中的表現和發展。教師的指導要結合游戲情境和主題,更要適合不同幼兒的特點。有效的指導策略一方面推動了游戲的深入開展,提高了幼兒的游戲水平,另一方面也反映教師對於教學方法、技能靈活掌握的情況,體現著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水平。在以後的建構活動中,我們還要不斷探索,尋求方法,給予孩子更大更多的自由活動的空間和時間,讓孩子大膽想像、操作、嬉戲,積極參與游戲活動,促使幼兒身心和諧健康的發展。

㈧ 求樂高積木的圖紙大全 謝謝了

樂高積木拼裝視頻教程(高清完結打包)網路網盤

鏈接:

提取碼: sy8n

若資源有問題歡迎追問~

閱讀全文

與中班立交橋積木搭建方法圖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邦列安使用方法 瀏覽:790
如何給自己洗頭發的正確方法 瀏覽:362
1723減23x7用簡便方法怎麼計算 瀏覽:522
高階段如何制定有效的學習方法 瀏覽:84
如何將數據轉換成數字方法 瀏覽:592
描寫方法有哪些各有什麼作用 瀏覽:422
間接測量方法包括 瀏覽:986
燧石雜質解決方法 瀏覽:1000
如何毛孔變小最快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628
彎管計算方法 瀏覽:101
蕁麻疹快速治療方法是什麼 瀏覽:101
手機去內存方法 瀏覽:63
小米note3音樂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85
柚子茶製作方法圖片 瀏覽:822
心理學與治療的研究方法 瀏覽:689
學生在校時間的計算方法 瀏覽:534
大數字相加的簡便運算方法 瀏覽:987
研究學霸學習的方法 瀏覽:649
寫出常用的煮漿方法及特點 瀏覽:187
如何學初三英語最有效的方法 瀏覽: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