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煤的分類常用方法

煤的分類常用方法

發布時間:2022-07-19 18:47:10

⑴ 煤的工業分類

一、煤的工業分類的主要依據

煤的分類由於內容和目的不同,方法也有多種。早期的煤炭分類方法是根據煤的元素組成中碳、氫、氧等元素的含量進行區分,這種煤炭分類方法稱為煤的科學分類法,以1899年英國賽勒(C.A.Seyler)提出的煤炭分類方法比較著名。以後又有根據形成煤的原始物質和生成條件的不同而提出的成因分類法,將煤分為腐植煤、腐泥煤和殘植煤等,這種分類方法僅適用於煤質研究和地質工作中;既有科學依據,又有實用意義的煤炭分類方法是近70年來以煤化程度和煤在熱加工過程中所表現的特性為依據的技術分類法。煤化程度以鏡質體平均反射率或揮發分產率為分類指標,煤在熱加工過程中所表現的工藝性質則以煤在受熱情況下的粘結性(或結焦性)和煤的發熱量為另一個分類指標,中國、美國、前蘇聯、英國、波蘭、法國和德國等國家的煤炭分類方法和國際煤炭分類都屬這類分類方法。

二、中國煤的分類

中國最早的煤炭分類方法是1936年由中國地質學家翁文灝和金開英提出的「翁金氏分類法」。該分類方法是利用「加水燃率」 為指標,將中國煤分為褐煤、褐性煙煤、低級煙煤、中級煙煤、高級煙煤、低級無煙煤、中級無煙煤和高級無煙煤8類。這種方法僅以煤的工業分析指標對中國煤進行分類,只能將煤的大類(褐煤、煙煤和無煙煤)進行大體劃分,不能適應煤炭生產、煤炭熱加工和科學研究對煤炭分類的要求。

1952年和1953年,中國先後制訂出東北區和華北區兩個地區的「煉焦煤分類」方案,方案中所用的分類指標和煤種名稱都一樣,但區分的界線不盡一致,存在部分類別交叉的煤種,在使用上發生不少困難。1956年由煤炭部、冶金部和中國科學院有關科研單位共同研究後,提出了統一的「中國煤(以煉焦煤為主)分類方案」,以代表煤化程度的乾燥無灰基揮發分產率Vdaf(%)和反映煤的結焦性的膠質層最大厚度Y值(mm)兩個指標為參數,將中國煤分為10大類和24小類。該煤炭分類方案自1958年開始,在中國推廣使用了近30年,在中國煤炭資源的勘探、開發、生產、經銷和利用等方面起到統一的作用,對中國煤炭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但隨著中國經濟建設事業的蓬勃發展,新的煤炭資源不斷發現,科學技術水平日新月異,冶金、化工等工業部門對煤炭品質要求不斷提高,該分類方案在使用過程中也發現存在一些問題。從1975年起,煤炭部和冶金部的生產、使用和科研單位經過近10年的共同研究,於1985年提出了「中國煤炭分類」國家標准,1986年由當時的國家標准局批准並發布(GB5751),在全國試行。「中國煤炭分類」見表7-4至表7-8和圖7-1。

表7-4 煤炭分類總表

*凡Vdaf大於37.0%,G小於或等於5,再用透光率PM來區分煙煤和褐煤(在地質勘探中,Vdaf大於37.0%,在不壓餅的條件下測定的焦渣特徵為1~2號的煤,再用PM來區分煙煤和褐煤)。

**凡Vdaf大於37.0%,PM大於50%者,為煙煤;PM大於30%~50%的煤,如恆濕無灰基高位發熱量Qgr,m,af大於24MJ/kg,則劃為長焰煤。

表7-5 無煙煤的分類

*在已確定無煙煤小類的生產礦、廠的日常工作中,可以只按Vdaf分類;在地質勘探工作中,為新區確定小類或生產礦、廠和其他單位需要重新核定小類時,應同時測定Vdaf和Hdaf,按上表分小類。如兩種結果有矛盾,以按Hdaf劃分小類的結果為准(Hdaf為乾燥無灰基氫含量,%)。

表7-6 煙煤的分類

*當煙煤的粘結指數測值G小於或等於85時,用乾燥無灰基揮發分Vdaf和粘結指數G來劃分煤類。當粘結指數測值G大於85時,則用乾燥無灰基揮發分Vdaf和膠質層最大厚度Y,或用乾燥無灰基揮發分Vdaf和奧亞膨脹度b來劃分煤類。

**當G大於85時,用Y和b並列作為分類指標。當Vdaf小於或等於28.0%時,b暫定為150%;Vdaf大於28.0%時,b暫定為220%。當b值和Y值有矛盾時,以Y值為准來劃分煤類。

分類用的煤樣,如原煤灰分小於或等於10%時,不需減灰。灰分大於10%的煤樣,需用GB474的煤樣制備方法,用氯化鋅重液減灰後再分類。

表7-7 褐煤的分類

*凡Vdaf大於37.0%,PM大於30%~50%的煤,如衡濕無灰基高位發熱量Qgr,m,af大於24MJ/kg,則劃為長焰煤。

表7-8 中國煤炭分類簡表

*對G大於85的煤,再用Y值或b值來區分肥煤、氣肥煤與其他煤類。當Y大於25.0mm時,應劃分為肥煤或氣肥煤;如Y小於或等於25.0mm時,則根據其Vdaf的大小而劃為相應的其他煤類。

按b值劃分類別時,Vdaf小於或等於28.0%時,暫定b大於151%的為肥煤;Vdaf大於28.0%時,暫定b大於220%的為肥煤或氣肥煤。如按b值和Y值劃分的類別有矛盾時,以Y值劃分的類別為准。

**對Vdaf大於37.0%,G小於或等於5的煤,再以透光率PM來區分其為長焰煤或褐煤。

***對Vdaf大於37.0%,PM大於30%~50%的煤,再測Qgr,m,af,如其值大於24MJ/kg,則應劃分為長焰煤。

分類用的煤樣,除Ad小於或等於10.0%的不需減灰外,對Ad大於10.0%的煤樣,應採用氯化鋅重液選後的浮煤樣(對易泥化的褐煤亦可採用灰分較低的原煤)(詳見GB474)。

根據表7-8繪製成的「中國煤炭分類簡圖」(圖7-1),可更清楚地看出中國煤炭分類的全面情況,使每一種性質的煤都能在圖中體現。

在應用中國煤炭分類國家標准時,根據表78或中國煤炭分類圖(圖7-1),首先將所有的煤按煤的煤化程度分為褐煤、煙煤和無煙煤;對於褐煤和無煙煤,再分別按其煤化程度和工業利用途徑分為2個和3個小類;煙煤按揮發分10%~20%,20%~28%,28%~37%和大於37%分為低、中、中高級、高揮發分煙煤。煙煤粘結性按粘結指數G區分:0~5為不粘結或微粘結煤;5~20為弱粘結煤;20~50為中等偏弱粘結煤;50~65為中等偏強粘結煤;大於65則為強粘結煤。對於強粘結煤,又把其中膠質層厚度大於25mm或奧亞膨脹度b大於150%(對於Vdaf大於28%的煙煤,b大於220%)的煤分為特強粘結煤。這樣,在煙煤部分可分為24個單元,並用相應的數碼表示。在編號的十位數中,1~4代表煤的煤化程度;在編號的個位數中1~6表示煤的粘結性。在這24個單元中,再按同類煤性質基本相似、不同類煤性質有較大差異的分類原則,將部分單元合並為12個類別。在煤類的命名上,考慮到新舊分類的延續性和習慣叫法,仍保留氣煤、肥煤、焦煤、瘦煤、貧煤、弱粘煤、不粘煤和長焰煤8個類別,另外增加了貧瘦煤、1/2中粘煤、1/3焦煤和氣肥煤4個過渡性煤類。貧瘦煤是指粘結性較差的瘦煤,以區別於典型的瘦煤;1/2中粘煤是由原分類中的一部分粘結性較好的弱粘煤和一部分粘結性較差的肥焦煤和肥氣煤組成;1/3焦煤是由原分類中一部分粘結性較好的肥氣煤和肥焦煤組成,是焦煤、肥煤和氣煤中間的過渡煤類,也具有這3類煤的一部分性質,但且具有較好的結焦性;氣肥煤在原分類方案中屬肥煤大類,其結焦性比典型肥煤要差得多,故新的煤炭分類國家標准將它單獨列為一類,克服了原分類方案中同類煤性質差異較大的缺陷。

圖7-1 中國煤炭分類簡圖

說明:

1.分類用煤樣的縮制按GB474進行。原煤樣灰分小於或等於10%的不需要分選減灰。灰分大於10%的煤樣需用規定的氯化鋅重液減灰後再分類(對易泥化的低煤化度褐煤,可採用灰分盡量低的原煤)。

2.G等於85為指標轉換線。當G大於85時,用Y與b值並列作為分類指標,以劃分肥煤或氣煤與其他煤類的指標。Y大於25.0mm者,劃為肥煤或氣肥煤;當Vdaf小於或等於28.0%時,b值暫定為150%;Vdaf大於28.0%時,b值暫定為220%。當b值和Y值劃分煤類有矛盾時,以Y值為准。

3.無煙煤劃分小類按Hdaf與Vdaf劃分結果有矛盾時,以Hdaf劃分的小類為准。

4.Vdaf大於37.0%,PM大於50%者為煙煤;透光率PM大於30%~50%時,以Qgr,m,af大於24MJ/kg者為長焰煤。

在新煤炭分類國家標准中,對長焰煤和褐煤之間的劃分採用目視比色法透光率PM作為主要分類指標,即揮發分Vdaf大於37%,G值小於或等於5的煤再測PM值。實際上為了減少G值的測定次數,對Vdaf大於37%的低煤化度煤,如其焦渣特徵為3~8號,就可以確定它不屬於褐煤而不測透光率PM值,直接根據G值的大小而定為相應的煙煤類;如焦渣特徵為1~2號,再測定PM值,大於50%者可以定為長焰煤類而不必再測定G值。因為焦渣特徵1~2號的低煤化度煤,不僅G值不可能大於35(即氣煤的G值下限),而且也不會大於5(即42號長焰煤的G值下限)。但要注意:作為劃分褐煤和長焰煤用的煤樣,當Vdaf大於37%時,在測定揮發分時不應壓餅,壓餅會增高煤的粘結性。

當透光率測值PM大於30%~50%時,則還要測定煤的最高內在水分MHC,然後按下列公式換算成恆濕無灰基煤的高位發熱量:

煤地質學

如Qgr,m,af大於24MJ/kg,則該煤樣應劃分為長焰煤;若Qgr,m,af值小於或等於24MJ/kg,則應劃分為褐煤。鑒於煤的最高內在水分測定方法十分復雜,需時又長,為此作者對PM大於30%~50%的煤,研究了PM與Qgr,m,af的相關關系。大量試樣的研究結果表明,PM小於38%的煤,Qgr,m,af幾乎都在24MJ/kg以下,因而對Vdaf大於37%,PM小於38%的年輕煤,一般可不再測定煤的最高內在水分和高位發熱量而直接確定為褐煤。個別煤樣由於測值偏差較大而致PM小於38%時,仍有Qgr,m,af大於24MJ/kg的反常現象,但從整個礦區或礦井的平均PM來看,則PM小於38%,其Qgr,m,af的平均值必然小於24MJ/kg無疑。對PM小於38%的煤樣,似可直接確定為褐煤,這樣對煤田地質勘探來說,可減少許多Qgr,m,af的測定。總之,平均PM大於30%~35%的煤,則肯定其Qgr,m,af值在24MJ/kg以下,而不必測定MHC和Qgr,ad及計算Qgr,m,af值了。至於PM大於38%的煤,也只有一部分礦井煤的Qgr,m,af在24MJ/kg以上而屬於長焰煤,另有相當大部分煤的Qgr,m,af仍在24MJ/kg以下而為褐煤。至於PM小於30%的煤則為年輕褐煤。

在煙煤類中,對G大於85的煤需再測定膠質層最大厚度Y值或奧亞膨脹度來區分肥煤、氣肥煤與其他煙煤類的界限(見表7-8)。

當Y值大於25mm時,如Vdaf大於37%,則劃分為氣肥煤;如Vdaf小於37%,則劃分為肥煤。當Y值小於25mm時,則按Vdaf值的大小而劃分為相應的煤類,如Vdaf大於37%,則應劃分為氣煤類,如Vdaf大於28%~37%,則應劃分為1/3焦煤;如Vdaf在28%以下,則應劃分為焦煤類(詳見表7-8)。

這里需要指出的是,對G值大於100的煤來說,尤其是礦井或煤層若干樣品的平均G值在100以上時,則一般可不測Y值而確定為肥煤或氣肥煤類。同時,對G值大於85的煤,有許多礦區煤的Y值都在25mm以下(例如淮南、七台河等礦區),在這種情況下也就沒有必要再用Y值來確切區分牌號了,而只用G值即可確定其牌號。對開灤、棗庄等某些礦井,由於其G值均大於85,而Y值又均大於25mm,對於這種礦區,也就可不測G值,而用Y值來確定其牌號。只有一些未知牌號的勘探區,需要先測G值,然後再按其測值大小確定是否需要測定Y值。對煤質牌號基本清楚的礦井、煤層,在確定牌號時可根據情況而相應地減少測定項目。

在我國新的煤炭分類國標中還規定,對G值大於85的煙煤,如果不測Y值,也可用奧亞膨脹度b值(%)來確定肥煤、氣肥煤與其他煤類的界限。對Vdaf小於28%的煤,暫定b值大於150%的為肥煤;對Vdaf大於28%的煤,暫定b值大於220%的為肥煤(當Vdaf小於37%時)或氣肥煤(當Vdaf值大於37%時)。當按b值劃分的煤類與按Y值劃分的煤類有矛盾時,則以Y值確定的煤類為准。因此,在確定新分類的強粘結性煤的牌號時可只測Y,而暫不測b值。

在無煙煤階段,按Hdaf和Vdaf來劃分小類別,即Vdaf小於3.5%(Hdaf小於2.0%)的為一號無煙煤,Vdaf大於3.5%~6.5%(Hdaf大於2%~3%)的為二號無煙煤,Vdaf大於6.5%~10%(Hdaf大於3%)的為三號無煙煤。當按Vdaf劃分的小類別與按Hdaf劃分的小類別有矛盾時,以按Hdaf劃分的類別為准。大多數情況均可用Vdaf來確定無煙煤的小類別,只有北京和四望嶂等少數礦區煤的Vdaf和Hdaf之間的關系有反常現象,這時才需用Hdaf來正確地確定其小類別。

新的煤分類國標把我國從褐煤到無煙煤之間共劃分為14個大類和17個小類,主要是按照各小類工藝利用特性的不同而劃分。褐煤劃分為2個小類,相當於年輕褐煤(51號褐煤)和年老褐煤(52號褐煤),也是根據其性質和利用特徵不同而劃分的。在煙煤中共劃分為貧煤、貧瘦煤、瘦煤、焦煤、肥煤、氣肥煤、氣煤、1/3焦煤、1/2中粘煤、弱粘煤、不粘煤和長焰煤共12個煤類。

分類中每一類煤均可用漢語拼音代號表示,每一類煤均用兩個漢語拼音的大寫字母表示,其來源是各取其漢語拼音中的第一個字母來表示。如焦煤為JM,J代表焦(Jao),M代表煤(Mei)。

在新的煤炭分類國標中,還採用了數碼編號來表示煤類。如氣肥煤的數碼編號是46,但氣煤有34,43,44,45共4個數碼編號。在各類煤的數碼編號中,十位數代表乾燥無灰基揮發分的大小。如無煙煤的揮發分最小,十位數字為0;褐煤的揮發分最大,十位數字為5。對煙煤來說,數碼編號中的個位數表徵它的粘結性,個位數的數碼編號越小,其粘結性越差。

對褐煤和無煙煤來說,每一個數碼編號代表1個小類別,如01,02,03分別代表1號、2號和3號無煙煤,51和52各代表1號和2號褐煤。在煙煤階段,每一數碼編號並不代表1個小類。在同類別的煙煤中,每一個數碼編號的煤的性質也是有所不同的。如焦煤類中的24號煤,其粘結性就明顯地低於25號煤。又如焦煤類中15號煤,其揮發分Vdaf又明顯地低於25號煤。在焦煤中,以數碼編號為25號的結焦性最好。但對煤礦來說,由於14號、24號和25號焦煤均屬同一比價,因而也就沒有必要按數碼編號來細分其結焦性的好壞或揮發分的高低了。在焦化、燃燒或氣化等工業部門生產中,採用數碼編號仍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中國煤炭分類國家標准(GB5751)將中國煤分為14大類,各大類煤的性質和主要用途如下:

1.無煙煤(WY)

煤化程度最高的一類煤,揮發分低,含碳量最高,光澤強,硬度高,密度大(純煤真密度最高可達1.9g/cm3),燃點高,無粘結性,燃燒時無煙。這類煤還按其揮發分產率及用途分為3個小類別:揮發分產率3.5%以下的無煙煤01號為年老無煙煤,以作碳素材料等高碳材料較好;揮發分產率大於3.5%~6.5%的為典型無煙煤(02號),是生產合成煤氣的主要原料;揮發分產率大於6.5%的為年輕無煙煤(03號),可作為高爐噴吹燃料。年老無煙煤熱穩定性較差。這3類無煙煤都是較好的民用燃料。

無煙煤主要是民用和製造合成氨的原料。低灰低硫、可磨性好的無煙煤可作高爐噴吹及燒結鐵礦石的燃料,也可製作各種碳素材料,如碳電極、陽極糊、活性炭等。

2.貧煤(PM)

煙煤中煤化程度最高、揮發分最低而接近無煙煤的一類煤,國外也有稱之為半無煙煤。這種煤燃燒時火焰短、耐燒,但熱值較高,無粘結性,加熱後不產生膠質體,不結焦,多做動力、發電或民用燃燒使用。

3.貧瘦媒(PS)

在煙煤中煤化程度較高、揮發分較低的煤,受熱後只產生少量膠質體,粘結性較差,其性質介於貧煤和瘦煤間,大部分作為動力或民用燃料,少量用於製造煤氣。

4.瘦煤(SM)

是煙煤中煤化程度較高、揮發分較低的一種,受熱後能產生一定數量膠質體,屬中中等粘結性煙煤。單種煤煉焦時能煉成熔融不好、耐磨強度差,但塊度較大、裂紋少、抗碎強度較好的焦炭。可作為煉焦配煤的原料,並可作為瘦化劑,也可作為民用和動力燃料。

5.焦煤(JM)

煙煤中煤化程度中等或偏高的一類煤,受熱後能產生熱穩定性較好的膠質體,具有中等或較強的粘結性;單種煤煉焦時可煉成熔融好、塊度大、裂紋少、強度高而耐磨性又好的焦炭,是一種優質的煉焦用煤。但其膨脹力大,推焦困難。

6.1/3焦煤(1/3JM)

中、高揮發分,強粘結性煙煤,單獨煉焦時能產生熔融性良好、強度較高的焦炭。是良好的煉焦配煤。

7.肥煤(FM)

是煤化程度中等的煙煤,在受熱到一定溫度時能產生較多的膠質體,有較強的粘結性,可粘結煤中一些惰性物質。用肥煤單獨煉焦時,能產生熔融良好、強度高、耐磨強度好的焦炭,但焦炭有較多的橫裂紋,焦根部分有蜂焦,其強度和耐磨性也比焦煤稍差,是煉焦配煤中的重要組分,或稱煉焦配煤的基礎煤,但不宜單獨使用。

8.氣肥煤(QF)

高揮發性、粘結性煙煤,單獨煉焦時產生大量氣體及液體產品。適於高溫干餾制煤氣,用於煉焦配煤時可增加化工產品的產率。

9.氣煤(QM)

是煤化程度較低、揮發分較高的煙煤,受熱後能生成一定量的膠質體,但膠質體的穩定性較差,粘結性從弱到中等均有。單種煤煉焦時產生出的焦炭細長、易碎,並有較多的縱裂紋,焦炭強度和耐磨性均較差。在煉焦中能產生較多的煤氣、焦油和其他化學產品,多作為配煤煉焦使用,也是生產干餾煤氣的好原料。

10.1/2中粘煤(1/2ZN)

中、高揮發分,中等粘結性煙煤,部分可煉出一定強度的焦炭,部分煉出的焦炭強度差、粉焦率高。作煉焦配煤時可配入適量,也可作為氣化用煤和動力用煤。

11.弱粘煤(RN)

粘結性差的低、中煤級煙煤,加熱時產生的膠體少,單獨煉焦時焦炭的塊度小,粉焦率很高。適於作氣化用煤、電廠、機車和鍋爐燃料,低灰低硫的弱粘結煤也可用於配煤煉焦。

12.不粘煤(BN)

成煤時受一定程度氧化的低、中煤級煙煤,加熱時不產生膠質體,無粘結性,煤的水分高、氧含量高,有次生腐植酸。用於氣化、發電和民用燃料。

13.長焰煤(CY)

高揮發分低煤級煙煤,無至弱粘結性,年輕的長焰煤還含少量腐植酸,少量長焰煤加熱時產生膠質體,形成細長焦炭,但其程度差、粉焦率高。用於氣化、發電,也可作機車燃料。

14.褐煤(HM)

分老褐煤和年輕褐煤。水分多、密度小、不粘結,含腐植酸,氧含量高,化學反應性強,熱穩定性差,塊煤加熱時破碎嚴重,放在空氣中易風化,碎裂成小塊或粉末,發熱量低。可作為電廠燃料、氣化原料、鍋爐燃料,有些可製造活性炭、磺化煤,部分年輕褐煤可抽提褐煤蠟或腐植酸。

三、國際煤炭分類

由於各國煤炭資源特點不同和科學技術水平的差異,世界各主要產煤國家都根據本國的資源特點提出不同的煤炭分類方法。世界各國煤炭的分類和命名不一致,分類指標及測試方法也各不相同,所以進行國際煤炭貿易及學術、資料交流十分不便。為了結束煤炭分類命名的混亂狀態,便於各國的煤炭貿易及相互比較,1949年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ECEUN)曾組織歐洲和美國等10多個國家研究制訂國際統一的煤分類法,又於1956年頒布了「硬煤國際分類方案」,所謂硬煤是指煙煤和無煙煤,即Qgr,maf>24MJ/kg的煤。該分類方案首先用乾燥無灰基揮發分(Vdaf)和含水無灰基高位發熱量(Qgr,maf)把煤劃分為十大類,每一大類中又以煤的粘結性(坩堝膨脹序數和羅加指數)把煤分為4個組別,每一組別中又以結焦性(奧亞膨脹度和葛金焦型)把煤分為6個亞組別,共劃分出62個煤種,其中無煙煤3個,煙煤59個。每個煤種用三位數字表示(類、組、亞組的代碼)。由於煤種劃分過細,使用不便,且採用了可相互取代的指標,造成分類混亂,故各國沒有認真執行這個分類方案。

國際標准化組織(ISO)1974年制訂了褐煤的國際分類方案,分類指標採用無灰基總水分(Mt,af),把褐煤分為6類,每類中又以乾燥無灰基焦油產率(Tar,daf)劃分為5組,共劃分出30個小類,每小類用兩位數字表示(類、組的代碼),但該分類也沒很好執行。

1985年2月在瑞士日內瓦召開了國際煤炭分類會議,討論了新的煤炭分類,取得了基本一致的意見。1988年2月在美國紐約又召開了國際煤炭分類會議,對原分類方案進行了修改和補充。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際煤炭分類已趨向採用表徵煤化程度、煤岩特徵和煤的工藝性質的多種指標的編碼分類法,使每一類煤都有表示煤的各種性質的編碼,根據各類煤的編號,即可較全面地了解煤的性質。國際標准化組織(ISO)則主張從市場經濟和國際貿易出發,制訂國際統一的商業分類方法。

1)煤炭分類只包括煤,而不包括泥炭、油頁岩、石墨及其他碳氫化合物。

2)世界各國在褐煤、煙煤、次煙煤、硬煤等名詞術語上不盡相同,為統一起見,會議引入煤化程度或煤級(rank)的概念,即低煤化度煤、中煤化度煤和高煤化度煤,大體上相當於褐煤、煙煤和無煙煤。當恆濕無灰基高位發熱量Qgr,maf≤24MJ/kg,鏡質組平均隨機反射率Re,v<0.6%時為低煤級煤。中煤級煤和高煤級煤的分界由蘇、法兩國提出方案(大約為Re,v<2.5%)。

3)煤的分類採用編碼系統,共用9個指標14個編碼(表79),即:①鏡質組油浸平均隨機反射率( e,v);②反射率直方圖;③惰質組百分含量(I);④殼質組百分含量(E);⑤坩堝膨脹序數(CSN);⑥乾燥無灰基揮發分(Vdaf);⑦乾燥基灰分(Ad);⑧乾燥基全硫含量(St,d);⑨恆濕無灰基高位發熱量(Qgr,maf)。每種煤用14個數碼表示。

· e,v:編號為02~50,代表 e,v在0.2%~5.0%之間,間隔1,共49個編號。如編號為04,則 e,v在0.40%~0.49%之間。

·R直方圖:即反射率分布特徵,編號為0~5,間隔為1,共6個編號。反射率標准差S≤0.1為0號,無間斷;S在0.1~0.2之間為1號,無間斷;S>0.2為2號,無間斷;3號有1個間斷;4號有2個間斷;5號有兩個以上間斷。

·I:編號為0~9,代表I為10%~90%,間隔10,共10個編號。如編號為2,表示I為20%~<30%。

·E:編號為0~9,代表E為0%~40%,間隔5,共10個編號。如編號為4,表示E為15%~20%。

·CSN:編號為0~9,代表坩堝膨脹序數從0~91/2號,間隔1,共10個編號。如編號6,CSN為6~61/2。

·Vdaf:編號為48~01,間隔1~2,共290編號,代表Vdaf=1%~2%。編號為48~10,間隔為2,共20個編號,即48,46,44…10;編號09~01,間隔為1,共10個編號。例如編號32,代表Vdaf=32%~34%,編號04,代表Vdaf=4%~5%。

·Ad:編號00~20,間隔1,共21個編號,代表Ad=(0~%)~(20%~21%)。例如編號為09,代表Ad=9%~10%。

·St,d:編號00~30,間隔1,共31個編號,代表St,d=(0.0%~0.1%)~(3.0%~3.1%)。例如編號為11,代表St,d=1.1%~1.2%。

·Qgr,maf(MJ/kg):編號21~39,間隔1,共19個編號,代表Qgr,maf從小於22MJ/kg到大於39MJ/kg。例如編號30,代表Qgr,maf=(30~31)MJ/kg。

表7-9 國際煤炭分類草案 (1988年美國紐約)

續表

⑵ 煤的規格分哪幾種

煤沒有規格之分,只有類型差別!附資料:煤的分類:煤有褐煤、煙煤、無煙煤、半無煙煤等幾種。雲南常用的是褐煤、煙煤、無煙煤三種。煤的種類不同,其成分組成與質量不同,發熱量也不相同。單位重量燃料燃燒時放出的熱量稱為發熱量,人為規定以每公斤發熱量7000千卡的煤作為標准煤,並以此標准折算耗煤量。 (1)褐煤:多為塊狀,呈黑褐色,光澤暗,質地疏鬆;含揮發分40%左右,燃點低,容易著火,燃燒時上火快,火焰大,冒黑煙;含碳量與發熱量較低(因產地煤級不同,發熱量差異很大),燃燒時間短,需經常加煤。 (2)煙煤:一般為粒狀、小塊狀,也有粉狀的,多呈黑色而有光澤,質地細致,含揮發分30%以上,燃點不太高,較易點燃;含碳量與發熱量較高,燃燒時上火快,火焰長,有大量黑煙,燃燒時間較長;大多數煙煤有粘性,燃燒時易結渣。 (3)無煙煤:有粉狀和小塊狀兩種,呈黑色有金屬光澤而發亮。雜質少,質地緊密,固定碳含量高,可達80%以上;揮發分含量低,在10%以下,燃點高,不易著火;但發熱量高,剛燃燒時上火慢,火上來後比較大,火力強,火焰短,冒煙少,燃燒時間長,粘結性弱,燃燒時不易結渣。應摻入適量煤土燒用,以減輕火力強度。 (4)泥煤:碳化程度最淺,含碳量少,水分多,Mar可高達90%,所以需要露天風干後使用;泥煤的灰分很容易熔化,發熱量低,揮發分含量很多,因此極易著火燃燒。 泥煤可燃性好,很容易著火燃燒,反應性強,含硫量低,灰分熔點低,但機械強度較低。因此,泥煤在工業上使用價值不高,更不宜長途運輸,一般只作為地方性燃料使用。產區分布於西南各省和浙江(西湖泥煤)等地。

⑶ 煤有哪幾種,如何分類

煤根據不同方式分類,分類數目不同:

1、根據其碳化程度不同分類,可以依次分為泥炭、褐煤(棕褐煤、黑赫煤)、煙煤(生煤)、無煙煤、亞煤(褐煤的一種,是日本的特有分類)。無煙煤碳化程度最高,泥炭碳化程度最低。

2、根據其岩石結構不同分類,可以分為燭煤、絲炭、暗煤、亮煤和鏡煤。含有95%以上鏡質體的為鏡煤,煤表面光亮,結構堅實,含有鏡質體和亮質體的為亮煤,含粗粒體的為暗煤,含絲質體的為絲炭,由許多小孢子形成的微粒體組成的為燭煤。

3、根據煤中含有的揮發性成分多少來分類,可以分為貧煤(無煙煤,含揮發分低於12%)、瘦煤(含揮發分為12-18%)、焦煤(含揮發分為18-26%)、肥煤(含揮發分為26-35%)、氣煤(含揮發分為35-44%)和長焰煤(含揮發分超過42%)。

(3)煤的分類常用方法擴展閱讀:

煤的形成年代,在整個地質年代中,全球范圍內有三個大的成煤期:

1、古生代的石炭紀和二疊紀,成煤植物主要是孢子植物。主要煤種為煙煤和無煙煤。

2、中生代的侏羅紀和白堊紀,成煤植物主要是裸子植物。主要煤種為褐煤和煙煤。

3、新生代的第三紀,成煤植物主要是被子植物。主要煤種為褐煤,其次為泥炭,也有部分年輕煙煤。

煤的一些生產用途:

1、用於煉焦。焦碳作為煉鐵的重要原料,對生鐵的質量有關鍵的作用,如果含硫和磷高,會嚴重降低生鐵質量,灰分高會降低熱值。因此用於煉焦的煤必須經過洗選,以降低其灰分和硫含量。煉出的焦碳必須選大塊堅實的,不能在高爐中被壓碎,以便可以通風。選出的碎焦只能做燃料,碎焦做燃料發熱量大,不冒煙,是很好的燃料。

2、用於製造煤氣化。煤氣化可用於產生合成氣,這是一種一氧化碳和氫氣氣體的混合物。通常合成氣被用於燃燒於燃氣輪機產生電力,但是,通過費托合成工藝,合成氣的通用性也允許它被轉換成運輸燃料如汽油和柴油。煤氣化聯合費托技術被南非的薩索爾化學公司使用,從煤和天然氣生產汽車用的燃料。

3、用於製造煤液化。煤液化被用來從煤生產液體合成燃料: 甲烷,和石油化工產品。煤液化分為直接液化和間接液化兩種。直接液化意味著碳化和氫化。間接液化就是先把煤進行氣化,生成水煤氣,再合成乙烷、乙醇等燃料,也可以進一步合成燃油。

⑷ 煤的分類有哪些

依據煤的工業用途、工藝性質和質量要求進行的分類,又稱煤的工業分類。同一類煤有近似的特性,不同類煤的性質則有顯著差異。工業分類是為了合理地使用煤炭資源以及統一使用規格。理想的分類方法應當既有充分的科學依據,又有實用意義。我國煤炭一共可以分為三個大類(褐煤、煙煤、無煙煤)、17個小類(無煙煤、貧煤、貧瘦煤、瘦沒、焦煤、肥煤、1/3焦煤、氣肥煤、氣煤、1/2中粘煤、弱粘煤、不粘煤、長焰煤、褐煤)褐煤和無煙煤按照其煤化程度和工業利用的特點可分為2個和3個小類(褐煤1號,褐煤2號。無煙煤1號,無煙煤2號,無煙煤3號)煙煤按揮發分為>10%~20%、>20%~28%、>28%~37、>37%四個階段即低、中、中高、高揮發。

煙煤粘結性、按粘結指數G分為:0~5不粘結和微粘結、5~20弱粘結煤、20~50中等偏弱粘結煤、50~65中等偏強粘結煤、>65強粘結煤對於強粘結煤,又把其中膠質層最大厚度Y>25mm或奧亞膨脹度b>150%(對於Vdaf>28%的煙煤,b>220%)的煤分為特強粘結煤。在煤類的命名上,考慮到新舊分類的延續性,仍保留氣煤,肥煤,焦煤,瘦煤,貧煤,弱粘煤,不粘煤和長焰煤。在煙煤類中,對於G>85的煤需在測定膠質層最大厚度Y值或奧亞膨脹度B值來區分肥煤、氣肥煤、和其他煙煤類的界限。當Y>25mm時,如果Vdaf>37%為氣肥煤。如果Vdaf<37為肥煤。當Y<25mm時,如果Vdaf>37%為氣煤類,如果Vdaf>28%-37%為1/3焦煤。如果Vdaf<8%為焦煤類。對於G值>100的煤,則一般可不測Y值而確定為肥煤或氣煤類。

⑸ 煤是如何分類的

中國煤炭分類,首先按煤的揮發分,將所有煤分為褐煤、煙煤和無煙煤;對於褐煤和無煙煤,再分別按其煤化程度和工業利用的特點分為2個和3個小類;煙煤部分按揮發分>10%~20%、>20%~28%、28%~37和>37%的四個階段分為低、中、中高及高揮發分煙煤。關於煙煤粘結性,則按粘結指數G區分:0~5為不粘結和微粘結煤;>5~20為弱粘結煤;>20~50為中等偏弱粘結煤;>50~65為中等偏強粘結煤;>65則為強粘結煤。對於強粘結煤,又把其中膠質層最大厚度Y>25mm或奧亞膨脹度b>150%(對於Vdaf>28%的煙煤,b>220%)的煤分為特強粘結煤。在煤類的命名上,考慮到新舊分類的延續性,仍保留氣煤、肥煤、焦煤、瘦煤、貧煤、弱粘煤、不粘煤和長焰煤8個煤類。
在煙煤類中,對G>85的煤需再測定膠質層最大厚度Y值或奧亞膨脹度B值來區分肥煤、氣肥煤與其它煙煤類的界限。當Y值大於25mm時,如Vdaf>37%,則劃分為氣肥煤。如Vdaf<37%,則劃分為肥煤。如Y值<25mm,則按其Vdaf值的大小而劃分為相應的其它煤類。如Vdaf>37%,則應劃分為氣煤類,如Vdaf>28%-37%,則應劃分為1/3焦煤,如Vdaf在於8%以下,則應劃分為焦煤類。

⑹ 煤炭分類


1、根據其碳化程度不同分類,可以依次分為泥炭、褐煤(棕褐煤、黑赫煤)、煙煤(生煤)、無煙煤、亞煤(褐煤的一種,是日本的特有分類)。無煙煤碳化程度最高,泥炭碳化程度最低。
2、根據其岩石結構不同分類,可以分為燭煤、絲炭、暗煤、亮煤和鏡煤。含有95%以上鏡質體的為鏡煤,煤表面光亮,結構堅實,含有鏡質體和亮質體的為亮煤,含粗粒體的為暗煤,含絲質體的為絲炭,由許多小孢子形成的微粒體組成的為燭煤。
3、根據煤中含有的揮發性成分多少來分類,可以分為貧煤(無煙煤,含揮發分低於12%)、瘦煤(含揮發分為12-18%)、焦煤(含揮發分為18-26%)、肥煤(含揮發分為26-35%)、氣煤(含揮發分為35-44%)和長焰煤(含揮發分超過42%)。

⑺ 煤炭的種類和特性

煤炭的種類:

1、焦煤

焦煤是煉焦用煤中之主焦煤,變質程度中等,結焦性和粘結性最佳。利用焦煤,可得到焦炭、焦油、焦爐氣。焦炭除供給冶煉外,還可造氣和電石。

2、肥煤

肥煤是煉焦用煤的一種,用肥煤煉出的焦炭橫裂多,焦根部蜂焦多,易碎,但肥煤的粘結力很強,能與粘結力較弱的煤搭配後煉出優質煤稱肥煤為配焦煤之母。

3、無煙煤

無煙煤是高變質煤,具有堅硬、光澤強等特點。燃燒時間長,火力旺。無煙煤主要用於化肥、化工生產。陽泉無煙煤因具有可磨好的特點,是理想的高爐噴吹用燃料。

煤的特性:

1、煤主要有碳、氫、氧、氮和硫等,此外,還有極少量的磷、氟、氯和砷等元素 。

2、煤炭燃燒時,氮不產生熱量,在高溫下轉變成氮氧化合物和氨,以游離狀態析出。硫、磷、氟、氯和砷等是煤炭中的有害成分,其中以硫最為重要。

3、煤炭燃燒時絕大部分的硫被氧化成二氧化硫(SO2),隨煙氣排放,污染大氣,危害動、植物生長及人類健康,腐蝕金屬設備。


(7)煤的分類常用方法擴展閱讀:

煤炭的優缺點:

1、優點:煤炭資源量豐富,且因世界各地都有煤炭礦藏,因此開采及供給皆很穩定,價錢也較石油及天然氣便宜。

2、缺點:煤炭的發熱量比石油或天然氣小,煤炭在燃燒時,所排放出的二氧化碳量高於石油及天然氣。產量有限,是不可再生能源。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煤

⑻ 煤炭的種類有幾種

煤炭的種類有9種,為焦煤、肥煤、無煙煤、瘦煤、弱粘結煤、氣煤、褐煤、長焰煤、貧煤。

1、焦煤

焦煤是煉焦用煤中之主焦煤,變質程度中等,結焦性和粘結性最佳。山西之焦煤所產焦炭塊度大、裂紋少、抗碎強度大、抗磨性好,為煉焦用煤之珍品。利用焦煤,可得到焦炭、焦油、焦爐氣。焦炭除供給冶煉外,還可造氣和電石。

2、肥煤

肥煤是煉焦用煤的一種,用肥煤煉出的焦炭橫裂多,焦根部蜂焦多,易碎,但肥煤的粘結力很強,能與粘結力較弱的煤搭配後煉出優質煤稱肥煤為配焦煤之母。因該肥煤品種稀少,只佔全國探明煤炭資源的5%而山西探明肥煤的儲量約佔全國的50%,主要分部在霍縣礦區、三交礦區和古交礦區。

3、無煙煤

無煙煤是高變質煤,具有堅硬、光澤強等特點。燃燒時間長,火力旺。無煙煤主要用於化肥、化工生產。陽泉無煙煤因具有可磨好的特點,是理想的高爐噴吹用燃料。晉城、陽城一帶的無煙煤被稱為蘭花炭聞名中外。山西的無煙煤資源儲量大,質量好,居全國首位。

4、瘦煤

瘦煤是煉焦用煤中之配煤, 性 能與焦煤相近。瘦煤焦炭塊度大、裂紋少,但熔融性和耐磨性差,其用途除作煉焦配煤外,還可用與造氣、發電和其它動力用煤。山西沁水煤田、西山煤田,霍縣煤田和河東煤田等都蘊藏著豐富的瘦煤資源。

5、弱粘結煤

弱粘結煤是煉焦煤與非煉焦煤之間的過度煤種,主要用作造氣、燃料和配焦。山西大同礦區盛產低硫、低灰、低磷的弱粘結煤,是全國最大的優質動力煤基地。

6、氣煤

氣煤是煉焦煤種之一,粘結性偏下。主要用作配煤煉焦。氣煤焦易推焦,煤氣產率和焦化產品回收率高,而缺點是縱紋多,細長易碎,氣煤單獨煉焦可供化工工業使用。山西的氣煤資源極為豐富,儲量占煉焦用煤的63%以上。

7、褐煤

褐煤是為經變質的煤,外以朽木內含原生腐植酸。其主要特點是含水多、比重小、熱量低、可製取活性炭、硫化煤、褐煤蠟、腐植酸、腐植酸銨肥料和其它化工產品。

8、長焰煤

長焰煤是變質程度最低的煤,無粘結性和結焦性主要用作燃料。經低溫干餾可制半焦、煤氣、焦油,造氣後可制合成氨等。

9、貧煤

貧煤是變質程度最高的煙煤,無粘結性。燃燒時火焰短,延續時間長主要用作動力煤,也可造氣用作合成氨原料和氣體燃料。太原西山、陽泉、和順、壽陽礦區有豐富的貧煤資源。

(8)煤的分類常用方法擴展閱讀:

煤炭指標

(1)水分(M)

煤的水分分為兩種,一是內在水分(Minh),是由植物變成煤時所含的水分;二是外水(Mf),是在開采、運輸等過程中附在煤表面和裂隙中的水分。

(2)灰分(A)

煤在徹底燃燒後所剩下的殘渣稱為灰分,灰分分外在灰分和內在灰分。外在灰分是來自頂板和夾研中的岩石碎塊,它與採煤方法的合理與否有很大關系。

(3)揮發分(V)

煤在高溫和隔絕空氣的條件下加熱時,所排出的氣體和液體狀態的產物稱為揮發分。揮發分的主要成分為甲烷、氫及其他碳氫化合物等。它是鑒別煤炭類別和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

(4)固定碳含量(FC)

固定碳含量是指除去水分、灰分和揮發分的殘留物,它是確定煤炭用途的重要指標。從100減去煤的水分、灰分和揮發分後的差值即煤的固定碳含量。根據使用的計算揮發分的基準,可以計算出干基、乾燥無灰基等不同基準的固定碳含量。

(5)發熱量(Q)

發熱量是指單位質量的煤完全的燃燒時所產生的熱量,主要分為高位發熱量和低位發熱量。煤的高位發熱量減去水的汽化熱即是低位發熱量。

(6)膠質層最大厚度(Y)

煙煤在加熱到一定溫度後,所形成的膠質層最大厚度是煙煤膠質層指數測定中利用探針測出的膠質體上、F 層面差的最大值。它是煤炭分類的重要標准之一。動力煤膠質層厚度大,容易結焦;冶煉精煤對膠質層厚度有明確要求。

(7)粘結指數(G)

在規定條件下以煙煤在加熱後粘結專用無煙煤的能力,它是煤炭分類的重要標准之一,是冶煉精煤的重要指標。枯結指數越高,結焦性越強。

⑼ 煤炭是如何分類的

中國煤炭分類,首先按煤的揮發分,將所有煤分為褐煤、煙煤和無煙煤;對於褐煤和無煙煤,再分別按其煤化程度和工業利用的特點分為2個和3個小類;煙煤部分按揮發分>10%~20%、>20%~28%、28%~37和>37%的四個階段分為低、中、中高及高揮發分煙煤。關於煙煤粘結性,則按粘結指數G區分:0~5為不粘結和微粘結煤;>5~20為弱粘結煤;>20~50為中等偏弱粘結煤;>50~65為中等偏強粘結煤;>65則為強粘結煤。對於強粘結煤,又把其中膠質層最大厚度Y>25mm或奧亞膨脹度b>150%(對於Vdaf>28%的煙煤,b>220%)的煤分為特強粘結煤。在煤類的命名上,考慮到新舊分類的延續性,仍保留氣煤、肥煤、焦煤、瘦煤、貧煤、弱粘煤、不粘煤和長焰煤8個煤類。
在煙煤類中,對G>85的煤需再測定膠質層最大厚度Y值或奧亞膨脹度B值來區分肥煤、氣肥煤與其它煙煤類的界限。當Y值大於25mm時,如Vdaf>37%,則劃分為氣肥煤。如Vdaf<37%,則劃分為肥煤。如Y值<25mm,則按其Vdaf值的大小而劃分為相應的其它煤類。如Vdaf>37%,則應劃分為氣煤類,如Vdaf>28%-37%,則應劃分為1/3焦煤,如Vdaf在於8%以下,則應劃分為焦煤類。

這里需要指出的是,對G值大於100的煤來說,尤其是礦井或煤層若干樣品的平均G值在100以上時,則一般可不測Y值而確定為肥煤或氣肥煤類。

在我國的煤類分類國標中還規定,對G值大於85的煙煤,如果不測Y值,也可用奧亞膨脹度B值(%)來確定肥煤、氣煤與其它煤類的界限,即對Vdaf<28%的煤,暫定b值>150%的為肥煤;對Vdaf>28%的煤,暫定b值>220%的為肥煤(當Vdaf值<37%時)或氣肥煤(當Vdaf值>37%時)。當按b值劃分的煤類與按Y值劃分的煤類有矛盾時,則以Y值確定的煤類為准。因而在確定新分類的強粘結性煤的牌號時,可只測Y值而暫不測b值。

(中國煤煤分類國家標准表)

類別 縮寫 分類指標
Vdaf% G Ymm b% PM% Qgr,maf
無煙煤 WY <=10 - - - - -
貧煤 PM >10.0-20.O <=5 - - - -
貧瘦煤 PS >10.O-20.O >5-20 - - - -
瘦煤 SM >10.0-20.0 >20-65 - - - -
焦煤 JM >20.0-28.0
>10.0-20.0 >50-60
>65a <=25.0 (<=150) - -
肥煤 FM >10.0-37.0 (>85a) >25 a - -
1/3焦煤 1/3JM >28.0-37.0 >65a <25.0 (<220) - -
氣肥煤 QF >37.0 (>85) >25.0 >220 - -
氣煤 QM >28.0-37.0
>37.0 >50-65
>35 <=25.0 (<=220) - -
1/2中粘煤 1/2ZN >20.0-37.0 >30-50 - - - -
弱粘煤 RN >20.0-37.0 >5-30 - - - -
不粘煤 BN >20.0-37.0 <=5 - - - -
長焰煤 CY >37.0 <=35 - - >50 -
褐煤 HM >37.0
>37.0 - - - <=30
>30-50 <=24

註:a、G>85,再用Y值或b值來區分肥煤、氣肥煤與其它煤炭,當Y>25.0mm時,應劃分為肥煤或氣肥煤,如Y<=25mm,則根據其Vdaf的大小而劃分為相應的其它煤類。
按b值分類時,Vdaf<=28%,暫定b>150%的為肥煤,Vdaf>28%,暫定b>220%的為肥煤或氣肥煤,如按b值和Y值劃分的類別有矛盾時,以Y值劃分的為准。
b、Vdaf>37%,G<=5的煤,再以透光率PM來區分其為長焰煤或褐煤。
c、Vdaf>37%,PM>30%-50%的煤,再測Qgr,maf,如其值>24MJ/kg(5739cal/g),應劃分為長焰煤。

煤炭分類總表

類別 符號 分類指標
Vdaf% PM%
無煙煤 WY <=10.0 -
煙煤 YM >10.0 -
褐煤 HM >37.O <=50

無煙煤分類表

類別 符號 分類指標
Vdaf% H*%
無煙煤一號 MY1 0-3.5 0-2.0
無煙煤二號 MY2 >3.5-6.5 >2.0-3.0
無煙煤三號 MY3 >6.5-10.0 >3.0

煙煤的分類表

類別 縮寫 分類指標
Vdaf% G Ymm b%
貧煤 PM >10.0-20.0 <=5 - -
貧瘦煤 PS >10.0-20.0 5-20 - -
瘦煤 SM >10.0-20.0
>10.0-20.0 >20-50
>50-65 - -
焦煤 JM >10.0-20.0
>20.0-28.0
>20.0-28.0 >65
>50-65
>65 <=25.0

<=25.0 (<=150)

(<=150)
肥煤 FM >10.0-20.0
>20.0-28.0
>28.0-37.0 (>85)
(>85)
(>85) >25
>25
>25 (>150)
(>150)
(>220)
1/3焦煤 1/3JM >28.0-37.0 >65 <=25.0 (<=220)
氣肥煤 QF >37.0 (>85) >25.0 >220
氣煤 QM >28.0-37.0
>37.0
>37.0 >50-65
>35-50
>50-65
>65 <=25.0 (<=220)
1/2中粘煤 1/2ZN >20.0-28.0
>28.0-37.0 >30-50
>30-50 - -
弱粘煤 RN >20.0-28.0
>28.0-37.0 >5-30
>5-30 - -
不粘煤 BN >20.0-28.0
>28.0-37.0 <=5
<=5 - -
長焰煤 CY >37.0
>37.0 <=5
>5-35 - -

褐煤的分類表

類別 符號 分類指標
PM% Qgr,maf*(MJ/kg)
褐煤一號 HM1 >0-30 -
褐煤二號 HM2 >30-50 <=24

註:*凡Vdaf>37.0%、PM>30%-50%的為煤,如Qgr,maf大於MJ/kg(5739cal/g),則劃分為長焰煤。
-----------------------------------------------------------------------------------

依據煤的工業用途、工藝性質和質量要求進行的分類,又稱煤的工業分類。同一類煤有近似的特性,不同類煤的性質則有顯著差異。工業分類是為了合理地使用煤炭資源以及統一使用規格。理想的分類方法應當既有充分的科學依據,又有實用意義。
煤的分類方案簡介 由於研究內容和使用的不同,分類方法也有多種。早期,多根據煤的元素組成分類,這種分類方法稱科學分類法,以1924年英國煤化學家C.A.賽勒提出的分類法比較著名。以後又有根據煤的生成條件提出的成因分類法,將煤分為腐殖煤、腐泥煤和殘殖煤,這種分類法在地質上用的較多。而最有實用意義的是將煤的成因與工業利用結合起來,以煤的變質程度和工藝性質為依據的技術分類法。
各種以煤為燃料或原料的工業對煤都有其特定的技術要求,只有恰當地使用煤種才能保證產品質量,合理地利用煤炭資源。近代以煤的變質程度和工藝性質為參數的分類法發展較快,使煤分類具有更嚴格的科學性和廣泛的實用性。但由於各國煤炭資源特點不同,以及工業技術發展水平的差異,各主要產煤國或以煤為主要能源的國家都根據本國情況,採用不同的分類方法。1956年,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ECE)煤炭委員會在國際煤分類會議上提出了國際硬煤分類表,其分類方法是以揮發分為劃分類別的指標,將硬煤(煙煤和無煙煤)分成10個級別;以粘結性指標(自由膨脹序數或羅加指數)將硬煤分成4個類別;又以結焦性指標(奧亞膨脹度或葛金焦型)將硬煤分成6個亞類型,表中每個煤種均以3位阿拉伯數字表示,將硬煤分為62個煤類。為便於貿易上的交往,表中又將62個煤類歸為Ⅰ~Ⅶ共11個統計組。對於褐煤,1974年國際標准化組織 (ISO)第27技術委員會(TC27)以ISO2950號標准頒布實施,該標准以水分和焦油產率為指標,將褐煤分為30個小類,每一小類用兩位阿拉伯數字表示。但這兩個分類方案並未在國際上得到全面推廣。1985年2月,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的國際煤分類會議上確定,以高位發熱量小於24×106焦耳/千克、鏡質組平均隨機反射率小於0.6%作為區分褐煤和硬煤的分界線。對中等煤化程度和高煤化程度的硬煤則選用鏡質組隨機反射率、自由膨脹序數、揮發分產率、惰性組含量、高位發熱量和反射率分布特徵等6個指標和8位阿拉伯數字編號,將所有硬煤進行編碼分類。但因劃分太細,不便於使用,難以推廣。
中國煤炭分類 20世紀50年代以來,中國煤產量和消耗量迅速增加,為了合理利用煤炭資源,1952~1953年提出東北區和華北區兩個煉焦煤分類方案。1956年又制訂了統一的中國煤(以煉焦煤為主)分類方案,以大致代表煤的變質程度的揮發分(%)和表徵煤的結焦性的膠質層最大厚度Y(mm)兩個指標為參數,將中國煤分為10大類24小類。該方案於1958年經國家技術委員會向全國推薦試行,起了統一中國煤分類的作用。

煤炭的用途十分廣泛,可以根據其使用目的總結為兩大主要用途:(1)動力煤,(2)煉焦煤。
我國動力煤的主要用途有:
1) 發電用煤:我國約1/3 以上的煤用來發電,目前平均發電耗煤為標准煤370g/(kW·h)左右。電廠利用煤的熱值,把熱能轉變為電能。
2) 蒸汽機車用煤:占動力用煤2%左右,蒸汽機車鍋爐平均耗煤指標為100kg/(萬噸·km)左右。
3) 建材用煤:約占動力用煤的l0%以上,以水泥用煤量最大,其次為玻璃、磚、瓦等。
4) 一般工業鍋爐用煤:除熱電廠及大型供熱鍋爐外,一般企業及取暖用的工業鍋爐型號繁多,數量大且分散,用煤量約占動力煤的30%。
5) 生活用煤:生活用煤的數量也較大,約占燃料用煤的20%。
6) 冶金用動力煤:冶金用動力煤主要為燒結和高爐噴吹用無煙煤,其用量不到動力用煤量的1%。
(2)煉焦煤
我國雖然煤炭資源比較豐富,但煉焦煤資源還相對較少,煉焦煤儲量僅占我國煤炭總儲量27.65%。
煉焦煤類包括氣煤(佔13.75%),肥煤(佔3.53%),主焦煤(占 5.81%),瘦煤(佔4.01%),其它為未分牌號的煤(占 0.55%);非煉焦煤類包括無煙煤(佔10.93%),貧煤(佔5.55 % ), 弱鹼煤(佔1.74%),不繳煤(佔13.8%),長焰煤(佔12.52%),褐煤(佔12.76%),天然焦(佔0.19%),未分牌號的煤(佔13.80%)和牌號不清的煤(佔1.06%)。
煉焦煤的主要用途是煉焦炭,焦炭由焦煤或混合煤高溫冶煉而成,一般1.3 噸左右的焦煤才能煉一噸焦炭。焦炭多用於煉鋼,是目前鋼鐵等行業的主要生產原料,被喻為鋼鐵工業的「基本食糧」。

閱讀全文

與煤的分類常用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邦列安使用方法 瀏覽:790
如何給自己洗頭發的正確方法 瀏覽:362
1723減23x7用簡便方法怎麼計算 瀏覽:522
高階段如何制定有效的學習方法 瀏覽:84
如何將數據轉換成數字方法 瀏覽:592
描寫方法有哪些各有什麼作用 瀏覽:422
間接測量方法包括 瀏覽:986
燧石雜質解決方法 瀏覽:1000
如何毛孔變小最快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628
彎管計算方法 瀏覽:101
蕁麻疹快速治療方法是什麼 瀏覽:101
手機去內存方法 瀏覽:63
小米note3音樂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85
柚子茶製作方法圖片 瀏覽:822
心理學與治療的研究方法 瀏覽:689
學生在校時間的計算方法 瀏覽:534
大數字相加的簡便運算方法 瀏覽:987
研究學霸學習的方法 瀏覽:649
寫出常用的煮漿方法及特點 瀏覽:187
如何學初三英語最有效的方法 瀏覽: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