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樣處理掘進巷道局部瓦斯積聚
處理掘進巷道局部瓦斯積聚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⑴隔離法。巷道空頂范圍較少或頂板裂縫瓦斯湧出壓力較低時,可在棚樑上釘木板或笆片,填上黃土搗實,隔絕巷道風流與頂板裂縫。
⑵分支通風。利用局扇風筒或在壓風管上接一分岔風筒或風管,引出風流吹散積聚的瓦斯。
⑶迎風法。風量較大的巷道,可用木板、風幛把風流引到冒頂高處或裂縫處,吹散積聚的瓦斯。
⑷堵排結合法。先把湧出的瓦斯堵到個別裂隙中,或收集到一個空間,然後用管子引入回風流中。
⑵ 在處理冒頂事故時,常用的救援方法有哪些,救護隊應在事前做哪些准備工作
在處理矛盾是故事常用的救援方法,以及救援隊事先做好的准備工作其實是最重要的。
⑶ 巷道冒頂事故的主要預防措施有哪些
其根本是降低巷道兩幫承受的壓力,可以縮小巷道寬度也可以採用其他支撐力較強的支護(如工字鋼架棚支護),還可以加密支護。
⑷ 常見的局部冒頂又幾種類型
如下:
煤礦井下冒頂是最常見,最易發生的事故。在正常情況下,冒頂事故事先都有如下幾種預兆: 1、發出響聲。岩層下沉斷裂,頂板壓力急劇加大時,木支架會發出劈裂聲,緊接著出現折梁斷柱現象;金屬支柱的活柱急速下縮,也發出很大聲響。 2、掉渣。頂板嚴重破裂時,出現頂板掉渣,掉渣越多,說明頂板壓力越大。 3、片幫煤增多。因煤壁所受壓力增加,變得松軟,片幫煤比平時要多。 4、頂板裂縫。頂板有裂縫並張開,裂縫增多。 5、頂板出現離層。檢查頂板要用問頂的方法,俗稱敲幫問頂。如果聲音清脆表明頂板完好;頂板發出空空的響聲,說明上下岩層之間已經脫離。 6、漏頂。大冒頂前,破碎的偽頂或直接頂有時會因背頂不嚴和支架不牢固出現漏頂現象,形成棚頂托空,支架松動而造成冒頂。 7、有淋水。頂板的淋水量有明顯增加。 一般的預防措施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才能有效防止冒頂事故: 1、支架方式需和頂板岩性相適應,不同岩性的頂板要採取不同的支架方式。如較堅硬的頂板可採用點柱,而松軟易碎的頂板就要用棚子,並在樑上插上背板、背上竹笆。 2、採煤後要及時支護。採煤機割煤後,受到輸送機彎曲度的限制,在一定范圍內不能及時打基本柱,頂板懸露面就大,因此,一般要採用超前掛金屬梁或打臨時支柱的辦法及時支護,防止局部冒頂。 3、整體移輸送機時要採取有效措施。有較大面積的頂板不能用支柱支撐,對容易冒頂的比較破碎的頂板,必須採取相應的措施,如採取邊移輸送機、邊回臨時支柱和邊支基本支柱的快速支、回柱辦法。 4、工作面上下出口要有特種支架。工作面上下出口,空頂面積大,暴露時間長,在超前支撐壓力作用下,頂板下沉量大。另外,機頭、機尾設備移動時反復支撤支柱,頂板容易破碎,因此,一般要在上下出口范圍內加設台棚或木垛等。 5、防止放炮崩倒揚子。一是炮眼布置必須合理,裝葯量要適當;二是支護質量必須合格,要牢固有勁,不能打在浮煤浮矸上;三是留出炮道。如果放炮崩倒柱子,必須及時架設,不允許空頂。 6、堅持正規循環作業。正規循環作業規定工作面每天的進度、控頂距及支柱、回柱等工序按順序地進行,因此頂板懸露面積小、壓力小,支柱不易折斷,以便控制頂板。 7、堅持必要的制度。例如敲幫問頂制度、驗收支架制度、崗位責任制、金屬支柱檢查制度、頂板分析制度和交接班制度等,防止麻痹大意,方可避免冒頂事故的發生。 8、採取正確的回柱操作方法,防止頂板壓力向局部支柱集中,造成局部頂板破碎及回柱工作的困難,嚴格執行作業規程、操作規程,嚴禁違章作業。
⑸ 礦井冒頂事故的防治措施是什麼
礦井冒頂事故大多是由於采礦方法選擇,支護參數設計或是沒有及時支護,人員違章操作和缺乏安全防護措施造成的。所以,防治措施也就相應針對這幾個方面制定。1、調整采礦工藝,合理控頂;2、加強頂板監測,對頂板破碎區域制定相應的治理措施;3、加強人員教育,提高頂板管理水平。詳細的資料可以查閱《井巷工程》(巷道支護),《礦山壓力與岩層控制》(工作面礦壓控制)
⑹ 煤礦U型鋼支護巷道冒頂處理措施
第一步從外向里進行安全檢查:就是敲幫問頂、檢查瓦斯怕成為盲巷,並且並檢查周圍支護安全情況的條件下在冒頂點往完好支護10米范圍進行加強支護,防止二次冒頂。
第二部確認安全後,把電話接進來以防突發事故,把准備的修煉材料搬到加固的范圍
第三步從加固好的棚子(保證與冒頂區有兩架棚子,防止施工是第一架棚子由於空載直接倒下發生事故)像冒空區打入飄尖(就是二樓說的那個)控制頂板,一定要打緊打嚴 要不不受力,一塊頂飄尖飛出來傷人都是小事,怕在下面的人被埋
第四部按照一般的支護要求架棚子接頂 不架設棚子可以先在冒頂區前後的完好支護上橫架兩根鋼軌什麼的再接頂然後架設棚子用木頭與鋼軌接實就行了
⑺ 冒頂事故是礦井採掘工作面生產過程中經常發生的,井下冒頂事故如何自救
冒頂事故在礦井採掘工作面生產過程中時常發生,在一些擁有先進采礦技術的國家中,西歐和日本很常見。因此,我們必須首先採取積極的預防措施,其次要在冒頂事故發生後熟悉一些自救方法。
撤離危險區域後,如有可能,請報告給地下和井井相關部門。
冒頂事故不容小覷,自身自救不當,很可能就此丟了性命,所以我們一定要熟悉冒頂事故發生時的自救方法,特別是從事與采礦業相關的人士。
⑻ 預防掘進工作面冒頂事故的措施有哪些
1)根據掘進工作面岩石性質,嚴格控制空頂距。當掘進工作面遇到斷層、褶曲等地質構造破壞帶或層理裂隙發育的岩層時,棚子支護時應緊靠掘進工作面,並縮小棚距,在掘進工作面附近應採用拉條等把棚子連成一體,防止棚子被推垮,必要時還要打中柱;錨桿支護時應有特殊措施。
2)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危石必須挑下,無法挑下時應採取臨時支撐措施,嚴禁空頂作業。
3)掘進工作面冒頂區及破碎帶必須背嚴接實,必要時要掛金屬網防止漏空。
4)掘進工作面炮眼布置及裝葯量必須與岩石性質、支架、掘進工作面距離相適應,以防止因放炮而崩倒棚子。
5)採用「前探掩護式支架」,使工人在頂板有防護的條件下出渣、支棚腿,以防止冒頂傷人。
5)採用「前探掩護式支架」,使工人在頂板有防護的條件下出渣、支棚腿,以防止冒頂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