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內徑千分尺怎麼使用
內徑千分尺使用方法如下:
1、依被測物孔徑大小,去選擇適當之內徑千分尺。
2、將內徑千分尺測試頭放入被測物孔內,放入時被測物須放平,內徑千分尺應正直。
3、測試時,左手三手指拿著內徑千分尺刻度表下的圓棒,右手旋轉內徑分厘卡最上端之旋轉鈕。
4、當測試頭測量面與被測物孔內輕微接觸時,右手轉動旋鈕使其放出3~5聲輕響。
(1)內徑千分尺的使用方法擴展閱讀:
內徑千分尺使用的注意事項
1、測量時必須注意溫度的影響, 在測量過程中避免測量過程時間過長和用手大面積接觸內徑千分尺。尤其是大尺寸測量時要特別注意。
2、由於內徑千分尺沒有測力裝置,要掌握好測力的大小。要剛好接觸到被測表面,避免旋轉力過大損壞千分尺或造成很大誤差。
3、用內徑千分尺測量孔徑時,被測表面必須擦拭乾凈同時每一截面至少要在相互垂直的兩個方向上進行,深孔要適當增加截面數量。
4、為了提高測量精度,應考慮內徑千分尺修正量的使用。
2. 內徑千分卡如何使用
內徑千分尺用於內尺寸精密測量(分單體式和接桿) 1 正確測量方法 1)內徑千分尺在測量及其使用時,必需用尺寸最大的接桿與其測微頭連接,依次順接到測量觸頭,以減少連接後的軸線彎曲。 2)測量時應看測微頭固定和松開時的變化量。 3)在日常生產中,用內徑尺測量孔時,將其測量觸頭測量面支撐在被測表面上,調整微分筒,使微分筒一側的測量面在孔的徑向截面內擺動,找出最小尺寸。然後擰緊固定螺釘取出並讀數,也有不擰緊螺釘直接讀數的。這樣就存在著姿態測量問題。姿態測量:即測量時與使用時的一致性。例如:測量 75~600/0.01mm的內徑尺時,接長桿與測微頭連接後尺寸大於 125 mm 時。其擰緊與不擰緊固定螺釘時讀數值相差 0.008 mm 既為姿態測量誤差。 4)內徑千分尺測量時支承位置要正確。接長後的大尺寸內徑尺重力變形,涉及到直線度、平行度、垂直度等形位誤差。其剛度的大小,具體可反映在「自然撓度」上。理論和實驗結果表明由工件截面形狀所決定的剛度對支承後的重力變形影響很大。如不同截面形狀的內徑尺其長度 L 雖相同,當支承在(2/9)L 處時,都能使內徑尺的實測值誤差符合要求。但支承點稍有不同,其直線度變化值就較大。所以在國家標准中將支承位置移到最大支承距離位置時的直線度變化值稱為「自然撓度」。為保證剛性,在我國國家標准中規定了內徑尺的支承點要在(2/9)L 處和在離端面 200 mm 處,即測量時變化量最小。並將內徑尺每轉 90°檢測一次,其示值誤差均不應超過要求。
3. 內徑千分尺的正確使用方法
【導讀】作為精密的測量器具,我們主要就是針對於各種精密的物件進行測量。而內徑千分尺就是其中之一,對於千分尺來說有兩種,一個是測量物件外徑的,另一種是測量物件內徑的。內徑千分尺我們使用的也許相對較少一些,下面就由小編來介紹一下內徑千分尺的正確的使用方法。
當我們利用內徑千分尺對物體進行測量的時候,需要注意的問題有很多。比如我們需要利用尺寸相對較大的接桿跟測微頭進行連接,然後根據順序進行相應的測量。這樣就可以適當的把連接後對應軸線彎曲減少。該類工具用於物件內部尺寸的測量包括單體式還有接桿兩個部分。
內徑千分尺
我們在使用內徑千分尺的時候需要利用尺寸最大的一個接桿跟測微頭進行連接,然後再把它接到對應的測量觸頭進行測量。
下一步就是在測量的時候,我們應該注意觀察測微頭的對應固定以及松開的時候的一個變化量。
內徑千分尺
然後我們在日常的生產當中可以利用這種尺,對一些物件的孔進行測量。這個時候需要把千分尺的觸頭伸進孔裡面並且支撐在所要測量的孔的內表面上,進行微分筒的調整,讓微分筒其中一邊的測量面在孔徑向截面內進行擺動。這樣我們就可以輕易地找出最小的尺寸。下面我們就可以擰緊千分尺的固定螺釘,把千分尺取出來進行讀數處理。
同時我們也有不需要擰緊螺釘而直接的進行讀數處理的,這往往存在姿態測量的缺陷。他們的讀數誤差在0.008mm這樣的一個范圍。
內徑千分尺
在利用這種內徑千分尺進行對被測物測量的時候,要選擇好對應的支承位置。我們進行接長處理後,對於大尺寸的內徑尺來說會有一個重力的變形。這往往會牽涉到直線度與平行度還有垂直度等各種指標,其中的一些形位誤差也是避免不了的。對於剛度尺寸完全反映在它的對應的自然撓度指標上。
我們通過大量的理論以及實驗得出結論,對於工件的對應截面形狀能夠對於重力變形有很大的影響。截面形狀不一樣的時候,內徑尺相同的情況下,我們把支承放在九分之二的位置的時候,對其內徑進行測量都會得到一個相對精確的值。隨著支撐點的位置的不同,測量的出來的結果也是有很大的偏差的。這個需要通過不斷的測量來得出結論。
內徑千分尺
通過上面的介紹,大家對於內徑千分尺的使用已經有了很深的了解了。對於如何使用,相信在讀了這篇文章之後也已經一目瞭然了。我們在使用這種測量儀器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精確的進行測量。如果我們不注意干凈就去測量,那麼就會產生很大的偏差。
4. 內徑千分尺怎樣使用
內徑千分尺使用方法如下:
1、依被測物孔徑大小,去選擇適當之內徑千分尺。
2、將內徑千分尺測試頭放入被測物孔內,放入時被測物須放平,內徑千分尺應正直。
3、測試時,左手三手指拿著內徑千分尺刻度表下的圓棒,右手旋轉內徑分厘卡最上端之旋轉鈕。
4、當測試頭測量面與被測物孔內輕微接觸時,右手轉動旋鈕使其放出3~5聲輕響。
(4)內徑千分尺的使用方法擴展閱讀:
內徑千分尺使用的注意事項
1、測量時必須注意溫度的影響, 在測量過程中避免測量過程時間過長和用手大面積接觸內徑千分尺。尤其是大尺寸測量時要特別注意。
2、由於內徑千分尺沒有測力裝置,要掌握好測力的大小。要剛好接觸到被測表面,避免旋轉力過大損壞千分尺或造成很大誤差。
3、用內徑千分尺測量孔徑時,被測表面必須擦拭乾凈同時每一截面至少要在相互垂直的兩個方向上進行,深孔要適當增加截面數量。
4、為了提高測量精度,應考慮內徑千分尺修正量的使用。
5、正確讀數,要正視量具讀數裝置,不能斜視。
6、避免高溫和陽光直接輻射,經常維護,應防磁、防銹、非計量人員嚴禁拆卸或調整量具
7、對於較大尺寸測量,測量時應在全長尺寸兩端的0.211L處安裝支承,這樣可以使千分尺的變形量最小,以減小測量誤差。
5. 接桿式內徑千分尺怎麼使用
使用方法:
1)接桿式內徑千分尺在測量及其使用時,必需用尺寸最大的接桿與其測微頭連接,依
次順接到測量觸頭,以減少連接後的軸線彎曲。
2)測量時應看測微頭固定和松開時的變化量。
3)在日常生產中,用接桿式內徑千分尺測量孔時,將其測量觸頭測量面支撐在被測表
面上,調整微分筒,使微分筒一側的測量面在孔的徑向截面內擺動,找出最小尺寸。然後擰緊固定螺釘取出並讀數,也有不擰緊螺釘直接讀數的。這樣就存在著姿態測量問題。姿態測量:即測量時與使用時的一致性。例如:測量 75~600/0.01mm的內徑尺時,接長桿與測微頭連接後尺寸大於 125 mm 時。其擰緊與不擰緊固定螺釘時讀數值相差 0.008 mm 既為姿態測量誤差。
4)內徑千分尺測量時支承位置要正確。接長後的大尺寸內徑尺重力變形,涉及
到直線度、平行度、垂直度等形位誤差。其剛度的大小,具體可反映在「自然撓度」上。理論和實驗結果表明由工件截面形狀所決定的剛度對支承後的重力變形影響很大。如不同截面形狀的內徑尺其長度 L 雖相同,當支承在(2/9)L 處時,都能使內徑尺的實測值誤差符合要求。但支承點稍有不同,其直線度變化值就較大。所以在國家標准中將支承位置移到最大支承距離位置時的直線度變化值稱為「自然撓度」。為保證剛性,在我國國家標准中規定了內徑尺的支承點要在(2/9)L 處和在離端面 200 mm 處,即測量時變化量最小。並將內徑尺每轉 90°檢測一次,其示值誤差均不應超過要求。
6. 請問外徑千分尺如何使用和讀數如何調零內徑千分尺如何使用和讀數我們這內徑千分尺後面有一截小的,
外徑千分尺常簡稱為千分尺,它是比游標卡尺更精密的長度測量儀器,它的量程是0-25毫米,分度值是0.01毫米。外徑千分尺的結構由固定的尺架、測砧、測微螺桿、固定套管、微分筒、測力裝置、鎖緊裝置等組成。固定套管上有一條水平線,這條線上、下各有一列間距為1毫米的刻度線,上面的刻度線恰好在下面二相鄰刻度線中間。微分筒上的刻度線是將圓周分為50等分的水平線,它是旋轉運動的。根據螺旋運動原理,當微分筒(又稱可動刻度筒)旋轉一周時,測微螺桿前進或後退一個螺距──0.5毫米。這樣,當微分筒旋轉一個分度後,它轉過了1/50周,這時螺桿沿軸線移動了1/50×0.5毫米=0.01毫米,因此,使用千分尺可以准確讀出0.01毫米的數值。使用千分尺時先要檢查其零位是否校準,因此先松開鎖緊裝置,清除油污,特別是測砧與測微螺桿間接觸面要清洗干凈。檢查微分筒的端面是否與固定套管上的零刻度線重合,若不重合應先旋轉旋鈕,直至螺桿要接近測砧時,旋轉測力裝置,當螺桿剛好與測砧接觸時會聽到喀喀聲,這時停止轉動。如兩零線仍不重合(兩零線重合的標志是:微分筒的端面與固定刻度的零線重合,且可動刻度的零線與固定刻度的水平橫線重合),可將固定套管上的小螺絲松動,用專用扳手調節套管的位置,使兩零線對齊,再把小螺絲擰緊。不同廠家生產的千分尺的調零方法不一樣,這里僅是其中一種調零的方法。檢查千分尺零位是否校準時,要使螺桿和測砧接觸,偶而會發生向後旋轉測力裝置兩者不分離的情形。這時可用左手手心用力頂住尺架上測砧的左側,右手手心頂住測力裝置,再用手指沿逆時針方向旋轉旋鈕,可以使螺桿和測砧分開。
讀數時,先以微分筒的端面為准線,讀出固定套管下刻度線的分度值(只讀出以毫米為單位的整數),再以固定套管上的水平橫線作為讀數准線,讀出可動刻度上的分度值,讀數時應估讀到最小刻度的十分之一,即0.001毫米。如果微分筒的端面與固定刻度的下刻度線之間無上刻度線,測量結果即為下刻度線的數值加可動刻度的值;如微分筒端面與下刻度線之間有一條上刻度線,測量結果應為下刻度線的數值加上0.5毫米,再加上可動刻度的值。有的千分尺的可動刻度分為100等分,螺距為1毫米,其固定刻度上不需要半毫米刻度,可動刻度的每一等分仍表示0.01毫米。有的千分尺,可動刻度為50等分,而固定刻度上無半毫米刻度,只能用眼進行估計。對於已消除零誤差的千分尺,當微分筒的前端面恰好在固定刻度下刻度線的兩線中間時,若可動刻度的讀數在40-50之間,則其前沿未超過0.5毫米,固定刻度讀數不必加0.5毫米;若可動刻度上的讀數在0-10之間,則其前端已超過下刻度兩相鄰刻度線的一半,固定刻度數應加上0.5毫米。
校準好的千分尺,當測微螺桿與測砧接觸後,可動刻度上的零線與固定刻度上的水平橫線應該是對齊的。如果沒有對齊,測量時就會產生系統誤差──零誤差。如無法消除零誤差,則應考慮它們對讀數的影響。若可動刻度的零線在水平橫線上方,且第x條刻度線與橫線對齊,即說明測量時的讀數要比真實值小x/100毫米,這種零誤差叫做負零誤差;若可動刻度的零線在水平橫線的下方,且第y條刻度線與橫線對齊,則說明測量時的讀數要比真實值大y/100毫米,這種零誤差叫正零誤差。
對於存在零誤差的千分尺,測量結果應等於讀數減去零誤差,即物體長度=固定刻度讀數+可動刻度讀數-零誤差。
7. 杠桿內徑千分尺具體使用說明
杠桿內徑千分尺要輕拿輕放、避免碰撞,測量頭要保持清潔,還要有少量的油保持潤滑,使用時裝好百分表,注意百分表有沒有壓好,,然後取合適量程的短銷裝好再用外卡開表校零,記住開表數值,使用時標桿要與內孔平行,讀書讀取最小的數值.......
8. 哪位能告訴我內徑千分尺的用法和讀數
內徑千分尺使用操作方法
一、
內徑千分尺的定義
利用螺旋副原理對主體兩端球形測量面間分隔的距離,
進行讀數的通用內尺寸測
量工具。
二、
結構及原理
內徑千分尺是根據螺旋付傳動原理進行讀數的通用內尺寸測量工具。
主要由
微分頭、
測量觸頭和各種接長桿組成。
成套的內徑千分尺配有調整量具,
用於校
對微分頭零位。
微分頭結構:主要有測頭、鎖緊螺釘、固定套管、微分筒、測微螺桿等組成,示
值范圍一般有:
13mm, 25mm
,
50mm
,測量下限
50mm
,
75mm
,
100mm
,
150mm
等,
分度值為
0.01
毫米。
接長桿結構:測量頭、芯桿等。
測量觸頭:調整量具(卡板)
三、
內徑千分尺用途
適用於機械加工中測量
IT10
或低於
IT10
級工件的孔徑、
槽寬及兩端面距離
等內尺寸。
一般會結合
數據採集軟體
一起進行測量,
採集軟體會自動採集內徑千
分尺里的數據並進行數據分析,
可以減少由於人工讀數所造成的誤差,
可以大大
提高測量效率。
四、
內徑千分尺的使用方法
1
、
正確測量方法
1)內徑千分尺在測量及其使用時,必需用尺寸最大的接桿與其測微頭連接,依
次順接到測量觸頭,以減少連接後的軸線彎曲。 2)測量時應看測微頭固定和松開時的變化量。
3)在日常生產中,用內徑千分尺測量孔時,將其測量觸頭測量面支撐在被測表
面上,調整微分筒,使微分筒一側的測量面在孔的徑向截面內擺動,找出最小尺寸。然後擰緊固定螺釘取出並讀數,也有不擰緊螺釘直接讀數的。這樣就存在著姿態測量問題。姿態測量:即測量時與使用時的一致性。例如:測量 75~600/0.01mm的內徑尺時,接長桿與測微頭連接後尺寸大於 125 mm 時。其擰緊與不擰緊固定螺釘時讀數值相差 0.008 mm 既為姿態測量誤差。 4)內徑千分尺測量時支承位置要正確。接長後的大尺寸內徑尺重力變形,涉及
到直線度、平行度、垂直度等形位誤差。其剛度的大小,具體可反映在「自然撓度」上。理論和實驗結果表明由工件截面形狀所決定的剛度對支承後的重力變形影響很大。如不同截面形狀的內徑尺其長度 L 雖相同,當支承在(2/9)L 處時,都能使內徑尺的實測值誤差符合要求。但支承點稍有不同,其直線度變化值就較大。所以在國家標准中將支承位置移到最大支承距離位置時的直線度變化值稱為「自然撓度」。為保證剛性,在我國國家標准中規定了內徑尺的支承點要在(2/9)L 處和在離端面 200 mm 處,即測量時變化量最小。並將內徑尺每轉 90°檢測一次,其示值誤差均不應超過要求。
2、誤差分析
內徑千分尺直接測量誤差包括受力變形誤差、溫度誤差和一般測量所具有的示值誤差,讀數瞄準誤差、接觸誤差和測長機的對零誤差。影響內徑尺測量誤差,主要因素為受力變形誤差、溫度誤差。
測量時注意事項:
1)
測量時必須注意溫度的影響,
在測量過程中避免測量過程時間過長和用手
大面積接觸內徑千分尺。尤其是大尺寸測量時要特別注意。
2)
由於內徑千分尺沒有測力裝置,要掌握好測力的大小。要剛好接觸到被測表
面,避免旋轉力過大損壞千分尺或造成很大誤差。
3)
用內徑千分尺測量孔徑時,
被測表面必須擦拭乾凈同時每一截面至少要在相
互垂直的兩個方向上進行,深孔要適當增加截面數量。
4)
為了提高測量精度,應考慮內徑千分尺修正量的使用。
5)
正確讀數,要正視量具讀數裝置,不能斜視。
6)
避免高溫和陽光直接輻射,經常維護,應防磁、防銹、非計量人員嚴禁拆卸
或調整量具
7)
對於較大尺寸測量,測量時應在全長尺寸兩端的
0.211L
處安裝支承,這樣
可以使千分尺的變形量最小,以減小測量誤差。
本文源自太友科技:
http://www.gztaiyou.com
,
轉載請註明來源。
9. 內徑千分尺的使用技巧
內徑千分尺
1 正確測量方法
1)內徑千分尺在測量及其使用時,必需用尺寸最大的接桿與其測微頭連接,依次順接到測量觸頭,以減少連接後的軸線彎曲。
2)測量時應看測微頭固定和松開時的變化量。
3)在日常生產中,用內徑尺測量孔時,將其測量觸頭測量面支撐在被測表面上,調整微分筒,使微分筒一側的測量面在孔的徑向截面內擺動,找出最小尺寸。然後擰緊固定螺釘取出並讀數,也有不擰緊螺釘直接讀數的。這樣就存在著姿態測量問題。姿態測量:即測量時與使用時的一致性。例如:測量 75~600/0.01mm的內徑尺時,接長桿與測微頭連接後尺寸大於 125 mm 時。其擰緊與不擰緊固定螺釘時讀數值相差 0.008 mm 既為姿態測量誤差。
4)內徑千分尺測量時支承位置要正確。接長後的大尺寸內徑尺重力變形,涉及到直線度、平行度、垂直度等形位誤差。其剛度的大小,具體可反映在「自然撓度」上。理論和實驗結果表明由工件截面形狀所決定的剛度對支承後的重力變形影響很大。如不同截面形狀的內徑尺其長度 L 雖相同,當支承在(2/9)L 處時,都能使內徑尺的實測值誤差符合要求。但支承點稍有不同,其直線度變化值就較大。所以在國家標准中將支承位置移到最大支承距離位置時的直線度變化值稱為「自然撓度」。為保證剛性,在我國國家標准中規定了內徑尺的支承點要在(2/9)L 處和在離端面 200 mm 處,即測量時變化量最小。並將內徑尺每轉 90°檢
測一次,其示值誤差均不應超過要求。
2 誤差分析
內徑尺直接測量誤差包括受力變形誤差、溫度誤差和一般測量所具有的示值誤差,讀數瞄準誤差、接觸誤差和測長機的對零誤差。影響內徑尺測量誤差,主要因素為受力變形誤差、溫度誤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