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檢測食品中蛋白質最常用的方法
一般是根據產品標准要求選測定方法的,食品中蛋白質測定的最常用方法當然是凱氮測定法:常量凱氏定氮法和微量凱氏定氮法。
我大學時還做過考馬斯亮藍
半微量定氮法,與最新標准一致,我這有稍微簡化的方法:
以餅干為例:稱取2.000克於定氮瓶中,加20mL濃硫酸,加0.2g硫酸銅,加3.0g硫酸鉀,然後進行消化,消化至澄清液體後倒入100mL具塞比色管,3次清洗定氮瓶,洗液並入100mL具塞比色管,蒸餾水加至100mL刻度線,搖勻,取10mL進半微量定氮裝置蒸餾,收集瓶中為2%硼酸溶液10mL,以甲基紅-亞甲藍為指示劑2滴,用購置的0.1000標准溶液進行滴定,步驟結束。
要點:稱量需准確;吸取也准確;玻璃儀器需檢定合格。
❷ 蛋白質含量測定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pro的測定方法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利用pro的共性,即含氮量,肽鏈和折射率測定pro含量,另一類是利用蛋白質中特定氨基酸殘基、酸、鹼性基團和芳香基團測定pro含量。但是食品種類很多,食品中pro含量又不同,特別是其他成分,如碳水化合物,脂肪和維生素的干擾成分很多,因此pro的測定通常利用經典的剴氏定氮法是由樣品消化成銨鹽蒸餾,用標准酸液吸收,用標准酸或鹼液滴定,由樣品中含氮量計算出pro的含量。由於食品中pro含量不同又分為凱氏定氮常量法、半微量法和微量法,但它們的基本原理都是一樣的。
❸ 一般用什麼方法測定食品中的蛋白質含量
一般用凱氏定氮儀,測定出氮元素的含量之後,再按氮和蛋白質的比例進行折算,因為蛋白質中平均氮含量為16%,因此系數通常是蛋白質=6.25*氮含量
❹ 食品中蛋白質含量怎麼測
目前食品中蛋白子含量的測定通常採用凱氏定氮法。
凱氏定氮法是測定化合物或混合物中總氮量的一種方法。即在有催化劑的條件下,用濃硫酸消化樣品將有機氮都轉變成無機銨鹽,然後在鹼性條件下將銨鹽轉化為氨,隨水蒸氣餾出並為過量的酸液吸收,再以標准鹼滴定,就可計算出樣品中的氮量。由於蛋白質含氮量比較恆定,可由其氮量計算蛋白質含量,故此法是經典的蛋白質定量方法。
凱氏定氮法檢測的是粗蛋白,原理是檢測其中的氮含量,因為氮含量在真蛋白中大約 是16%左右,倒數就是6.25,所以,檢測出氮含量後,乘以6.25就是粗蛋白含量了。
凱氏定氮法的缺點是把非蛋白中的氮也算進去了,所以,才會有前幾年出現的三聚氰胺的事件,三聚氰胺是非蛋白氮,用凱氏定氮法檢測時,也把它算進去了,這就是奶粉造假的依據。
想了解更多關於凱氏定氮法的詳細信息可參閱:網路-凱氏定氮法。也可追問我哦~
❺ 常用來測定蛋白質含量的方法有哪些優缺點是什麼
1、凱氏定氮法
凱氏定氮法是測定化合物或混合物中總氮量的一種方法。即在有催化劑的條件下,用濃硫酸消化樣品將有機氮都轉變成無機銨鹽,然後在鹼性條件下將銨鹽轉化為氨,隨水蒸氣蒸餾出來並為過量的硼酸液吸收,再以標准鹽酸滴定,就可計算出樣品中的氮量。
由於蛋白質含氮量比較恆定,可由其氮量計算蛋白質含量,故此法是經典的蛋白質定量方法。
優點:可用於所有食品的蛋白質分析中;操作相對比較簡單;實驗費用較低;結果准確,是一種測定蛋白質的經典方法;用改進方法(微量凱氏定氮法)可測定樣品中微量的蛋白質。
缺點:凱氏定氮法只是一個氧化還原反應,把低價氮氧化並轉為氨鹽來測定,而不能把高價氮還原為氮鹽的形式,所以不可以測出物質中所有價態的氮含量。
2、雙縮脲法
雙縮脲法是一個用於鑒定蛋白質的分析方法。雙縮脲試劑是一個鹼性的含銅試液,呈藍色,由1%氫氧化鉀、幾滴1%硫酸銅和酒石酸鉀鈉配製。
當底物中含有肽鍵時(多肽),試液中的銅與多肽配位,配合物呈紫色。可通過比色法分析濃度,在紫外可見光譜中的波長為540nm。鑒定反應的靈敏度為5-160mg/ml。鑒定反應蛋白質單位1-10mg。
優點:測定速度較快,干擾物質少,不同蛋白質產生的顏色深淺相近。
缺點:①靈敏度差; ② 三羥甲基氨基甲烷、一些氨基酸和EDTA等會干擾該反應。
3、酚試劑法
取6支試管分別標號,前5支試管分別加入不同濃度的標准蛋白溶液,最後一支試管加待測蛋白質溶液,不加標准蛋白溶液,在室溫下放置30分鍾,以未加蛋白質溶液的第一支試管作為空白對照,於650nm波長處測定各管中溶液的吸光度值。
優點:靈敏度高,對水溶性蛋白質含量的測定很有效。
缺點:①費時,要精確控制操作時間;②酚法試劑的配製比較繁瑣。
4、紫外吸收法
大多數蛋白質在280nm波長處有特徵的最大吸收,這是由於蛋白質中有酪氨酸,色氨酸和苯丙氨酸存在,可用於測定0.1~0.5mg/mL含量的蛋白質溶液。
取9支試管分別標號,前8支試管分別加入不同濃度的標准蛋白溶液,1號試管不加標准蛋白溶液,最後一支試管加待測蛋白質溶液,而不加標准蛋白溶液,每支試管液體總量通過加入蒸餾水補足而保持一致,將液體混合均勻,在280nm波長處進行比色,記錄吸光度值。
優點:簡便、靈敏、快速,不消耗樣品,測定後能回收。
缺點:①測定蛋白質含量的准確度較差,專一性差; ②干擾物質多,若樣品中含有嘌呤、嘧啶及核酸等能吸收紫外光的物質,會出現較大的干擾。
5、考馬斯亮藍法
考馬斯亮藍顯色法的基本原理是根據蛋白質可與考馬斯亮藍G-250 定量結合。當考馬斯亮藍 G-250 與蛋白質結合後,其對可見光的最大吸收峰從 465nm 變為 595nm。
在考馬斯亮藍 G-250 過量且濃度恆定的情況下,當溶液中的蛋白質濃度不同時,就會有不同量的考馬斯亮藍 G-250 從吸收峰為 465nm 的形式轉變成吸收峰為 595nm 的形式,而且這種轉變有一定的數量關系。
一般情況,當溶液中的蛋白質濃度增加時,顯色液在 595nm 處的吸光度基本能保持線性增加,因此可以用考馬斯亮藍 G-250 顯色法來測定溶液中蛋白質的含量。
優點:靈敏度高,測定快速、簡便,干擾物質少,不受酚類、游離氨基酸和緩沖劑、絡合劑的影響,適合大量樣品的測定。
缺點:由於各種蛋白質中的精氨酸和芳香族氨基酸的含量不同,因此用於不同蛋白質測定時有較大的偏差。
❻ 檢測食品中蛋白質含量的原理和方法是什麼
一、蛋白質的檢測原理:
基於食品中蛋白質含量與食品中氮含量的比例關系換算的。如乳中蛋白質與氮含量的比值為6.38,大豆中蛋白質與氮含量的比值為5.71,普通食品中蛋白質與氮含量的比值為6.25。因此是通過測定食品中氮含量後再根據換算系數得到食品中蛋白質含量。
二、蛋白質的檢測方法:
1、凱氏定氮法:樣品在高溫濃硫酸的消化作用下,將樣品中的有機氮轉化為無機銨,待消化液冷卻後,加入過量的鹼,使無機銨轉化為揮發性的氨,再將氨蒸出後,利用鹽酸標准溶液滴定,最後根據消耗的鹽酸標液體積推算樣品中的氮含量。
2、杜馬斯定氮法:樣品在高純氧中充分燃燒的過程中,將氮元素轉化為氮氣或氮氧化物,再經過高溫銅的還原,使所有的氮轉化為N2,然後利用熱導檢測器檢測N2的含量來推算樣品中氮含量。因此杜馬斯定氮法也稱為杜馬斯燃燒法或燃燒定氮法。
(6)食品中蛋白質含量檢測最常用方法擴展閱讀:
凱氏定氮法通過硫酸高溫消化,只能將有機氮轉化為無機銨,而對於硝態氮(如硝酸鹽、亞硝酸鹽)則不能轉化。因此凱氏定氮法適用於不含硝態氮的食品、農產品、化妝品、醫葯等。凱氏定氮法是由丹麥化學家凱道爾於1883年率先提出,由於設備要求簡單,自提出後便成為蛋白質測定的經典方法,廣泛運用於蛋白質檢測中。
杜馬斯燃燒法既能將有機氮轉化為N2,又能將無機的硝態氮轉化為N2。因此,杜馬斯的應用更為廣泛。杜馬斯定氮法是由法國化學家杜馬斯在1831年提出,雖然該法比凱氏定氮法早半個世紀提出,但由於當時設備條件難以滿足杜馬斯定氮法的要求,限制了其發展。
❼ 怎樣鑒別一種食物中含有蛋白質
一般鑒別蛋白質的最簡便方法分以下兩種情況:
1、檢驗固體物質:最簡便方法是火燒,聞其是否有燒焦羽毛的氣味,有則含蛋白質,無則不含;
2、檢驗液體物質:最簡便方法是加入適量食鹽或身邊易得的可溶性鹽充分混合看其是否凝聚現象出現,有則含蛋白質,無則不含。
蛋白質的基本單位是氨基酸,氨基酸通過脫水縮合形成肽鏈。蛋白質由一條或多條多肽鏈組成的生物大分子,每一條多肽鏈有二十~數百個氨基酸殘基不等;各種氨基酸殘基按一定的順序排列。產生蛋白質的細胞器是核糖體。
(7)食品中蛋白質含量檢測最常用方法擴展閱讀:
如果想要做實驗來證明食物當中含有蛋白質,那麼應該加入某一些化學試劑。比如說加入一些試劑之後會呈現別的顏色。
蛋白質是由α-氨基酸按一定順序結合形成一條多肽鏈,再由一條或一條以上的多肽鏈按照其特定方式結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蛋白質就是構成人體組織器官的支架和主要物質,在人體生命活動中,起著重要作用,可以說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活動的存在。每天的飲食中蛋白質主要存在於瘦肉、蛋類、豆類及魚類中。
❽ 評定食物中蛋白質營養價值的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一)蛋白質的含量 蛋白質含量是食物蛋白質營養價值的基礎。食物中蛋白質含量測定一般使用微量凱氏定氮法,測定食物中的氮含量,再乘以由氮換算成蛋白質的換算系數(陸.二5),就可得到食物蛋白質的含量。 (二)蛋白質消化率 蛋白質消化率,不僅反映了蛋白質在消化道內被分解的程度,同時還反映消化後的氨基酸和肽被吸收的程度。 (三)蛋白質利用率 衡量蛋白質利用率的指標有很多,各指標分別從不同角度反映蛋白質被利用的程度,下面是幾種常用的指標。 一.生物價(BV)蛋白質生物價是反映食物蛋白質消化吸收後被機體利用程度的指標。用被機體利用的蛋白質量與消化吸收的食物蛋白質量的比值的一00倍表示。生物價越高表明其被機體利用程度越高,最大值為一00。 二.蛋白質凈利用率(NPU)蛋白質凈利用率是反映食物中蛋白質被利用的程度,即機體利用的蛋白質占食物中蛋白質的百分比,它包含了食物蛋白質的消化和利用兩個方面,因此更為全面。 三.蛋白質功效比值(PER)蛋白質功效比值是用處於生長階段中的幼年動物(一般用剛斷奶的雄性大白鼠),在實驗期內其體重增加和攝入蛋白質的量的比值來反映蛋白質營養價值的指標
❾ 我們可以用什麼辦法檢測食物中是否含有蛋白質
日常簡單方法可以用燒灼,因為蛋白質燒灼了以後有一股特殊的味道,就比如說頭發燒著了以後的味道就是蛋白燃燒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