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常用什麼方法確定抗力系數

常用什麼方法確定抗力系數

發布時間:2022-07-15 02:33:55

⑴ 確定地基承載力有哪些方法

確定地基承載力的方法:

(1)原位試驗法:是一種通過現場直接試驗確定承載力的方法。包括(靜)載荷試驗、靜力觸探試驗、標准貫入試驗、旁壓試驗等,其中以載荷試驗法為最可靠的基本的原位測試法。

(2)理論公式法:是根據土的抗剪強度指標計算的理論公式確定承載力的方法。

(3)規范表格法:是根據室內試驗指標、現場測試指標或野外鑒別指標,通過查規范所列表格得到承載力的方法。規范不同(包括不同部門、不同行業、不同地區的規范),其承載力不會完全相同,應用時需注意各自的使用條件。

(4)當地經驗法:是一種基於地區的使用經驗,進行類比判斷確定承載力的方法,它是一種宏觀輔助方法。

在荷載作用下,地基要產生變形。隨著荷載的增大,地基變形逐漸增大,初始階段地基土中應力處在彈性平衡狀態,具有安全承載能力。

當荷載增大到地基中開始出現某點或小區域內各點在其某一方向平面上的剪應力達到土的抗剪強度時,該點或小區域內各點就發生剪切破壞而處在極限平衡狀態,土中應力將發生重分布。

(1)常用什麼方法確定抗力系數擴展閱讀:

地基承載力特徵值fak是由荷載試驗直接測定或由其與原位試驗相關關系間接確定和由此而累積的經驗值。它相於載荷試驗時地基土壓力-變形曲線上線性變形段內某一規定變形所對應的壓力值,其最大值不應超過該壓力-變形曲線上的比例界限值。

修正後的地基承載力特徵值fa是考慮了影響承載力的各項因素後,最終採用的相應於正常使用極限狀態下的設計值的地基允許承載力。

單樁承載力特徵值Ra是由載荷試驗直接測定或由其與原位試驗的相關關系間接推定和由此而累積的經驗值。它相應於正常使用極限狀態下允許採用單樁承載力設計值。

當根據材料性質確定基礎或樁台的高度、支擋結構截面、計算基礎或支擋結構內力、確定配筋和驗算材料強度時,上部結構傳來的荷載效應和相應的基底板應按承載能力極限狀態下荷載效應的基本組合,即γ0S≤R計算,此時地基反力p、樁頂下反力Ni和主動土壓力Ea等相應為荷載設計值,要採用相應的分項系數。

因此,閱讀地質報告時,若為「特徵值」則為允許值,安全系數已包括在內;若為「標准值」,則為極限值,應考慮相應的抗力分項系數。

簡單的說地基承載力標准值、地基承載力設計值是老規范的表述方式,特徵值是新規范的表述方式,其取值方法大概相同,考慮的修正有所區別。

⑵ 請教:理正深基坑裡K法,M法,C法的意思

k法、m法和c法其實是指土體的彈性抗力系數來講的,是對彈性抗力系數大小的假定,彈性抗力系數是定值(K法)、隨著深度線性變化(M法)還是隨深度非線性變化(C法)這個依據基坑所處位置的土層情況來定,同時還需要注意的是,基坑支護結構的底端還存在自由端,鉸接,固端等幾種情況,需要依據情況把握很多教科書對此都有論述,可以參考下如果更深入的了解,最好參考龍馭球先生的《彈性地基梁》

⑶ 圍岩 彈性抗力系數 有哪些規范

目前我國地下結構計算中主要採用的計算模型是荷載–結構模型,尤其是在模築襯砌中,這種方法應用更為廣泛。該模型較合理地考慮襯砌和圍岩相互作用和對荷載的共同分擔,體現了安全和經濟的設計理念。它認為在圍岩和支護的相互作用下,圍岩不僅提供主動荷載,而且還對支護結構施加被動反力。因為在非勻布主動荷載作用下,支護結構一部分將發生向著圍岩方向的變形。當圍岩的剛度達到一定時,圍岩就會對襯砌結構產生抗力來限制其變形。在一定范圍內,這種抗力可稱為彈性抗力。由此基於Winkler彈性地基假定提出的隧道彈性反力與變形的比例系數就是彈性抗力系數。.彈性抗力系數通常是通過荷載板試驗確定的。
由荷載板試驗的壓力和沉降關系曲線,即p-S曲線可得到比例界限壓力和對應沉降,求得彈性抗力系數。
圍岩等級相同,隧道的埋深、圍岩性質等不同,彈性抗力系數不同。甚至在隧道的同一斷面,豎直向和水平向的彈性抗力系數也不同。因此不能僅僅用圍岩級別來確定圍岩彈性抗力系數。關鍵還是要做現場試驗。
取值范圍一般是30~200MPa/m

⑷ 隧洞圍岩單位彈性抗力系數跟彈性抗力系數如何換算

目前我國地下結構計算中主要採用的計算模型是荷載–結構模型,尤其是在模築襯砌中,這種方法應用更為廣泛。該模型較合理地考慮襯砌和圍岩相互作用和對荷載的共同分擔,體現了安全和經濟的設計理念。它認為在圍岩和支護的相互作用下,圍岩不僅提供主動荷載,而且還對支護結構施加被動反力。因為在非勻布主動荷載作用下,支護結構一部分將發生向著圍岩方向的變形。當圍岩的剛度達到一定時,圍岩就會對襯砌結構產生抗力來限制其變形。在一定范圍內,這種抗力可稱為彈性抗力。由此基於Winkler彈性地基假定提出的隧道彈性反力與變形的比例系數就是彈性抗力系數。.彈性抗力系數通常是通過荷載板試驗確定的。
由荷載板試驗的壓力和沉降關系曲線,即p-S曲線可得到比例界限壓力和對應沉降,求得彈性抗力系數。
圍岩等級相同,隧道的埋深、圍岩性質等不同,彈性抗力系數不同。甚至在隧道的同一斷面,豎直向和水平向的彈性抗力系數也不同。因此不能僅僅用圍岩級別來確定圍岩彈性抗力系數。關鍵還是要做現場試驗。
取值范圍一般是30~200MPa/m

⑸ 最新版PKPM中「土層水平抗力系數的比例系數m」取值如何確定

m值是考慮土體對地下室的約束大小的一個指標,不管是否崁固均應正確填寫,在其他有限元軟體中,要給地下室加上水平彈簧約束並確定彈性系數,和這個道理一樣,一般的粘性回填土經過夯實後,可填30---50,夯實不充分按軟土15取值,密室砂土取100

此參數有負值功能,如2層地下室,填了-2,表示地下兩層無水平位移。

建議不管地下室崁固端在和處,均按實際土的情況填寫

⑹ 什麼是載荷和抗力系數設計法

載荷和抗力系數設計法即Load and Resistance Factor Design(LRFD),是通過荷載系數與抗力系數的使用使結構滿足其性能的設計方法,即Σηi·γi·Qi≤φ·Rn,其中Qi為荷載效應,Rn為名義抗力,γi為荷載系數,φ為抗力系數。這些系數都是可靠度理論下基於對荷載與結構性能的統計而來。

⑺ 地基土水平抗力系數的比例系數m值的單位是什麼

地基土水平抗力系數的比例系數m值的單位為:Mpa/m2,即MN/m4。

m--土的水平抗力系數的比例系數,該數值為基坑開挖面以下2(d+1)m范圍內各土層的綜合值。

m法是一種用來計算彈性樁水平位移及作用效應的方法,最早由Matlock和Reese(1956)提出,m法即Matlock法的簡稱。




(7)常用什麼方法確定抗力系數擴展閱讀:

m法的基本原理:

在計算樁的水平抗力的時候,一般採用線彈性地基反力法(基床系數法),即假設樁側土為Winkler離散線性彈簧,不考慮樁土之間的黏著力和摩阻力,假定土的抗拉強度為零,既彈簧只受壓而不受拉,可以得出任一深度樁側土反力與該點的水平位移成正比。

即:p=k(z)*y*b0;其中,y為樁的水平位移,bo為樁的計算寬度,k(z)為樁的水平變形系數。

k(z)的確定方法有四種,其中最著名的和應用最廣的就是m法,即:k(z)=m*z

就是說,k(z)隨深度線性增加,m為土的水平抗力系數的比例系數。

除了m法外,還有常數法、拋物線法等來確定k(z)。


⑻ 什麼是地基土豎向抗力系數

地基豎向抗力系數就是「地基承載力與豎向荷載效應(應力)之比」,即安全系數(安全儲備)。如果這個比小於1,就說明該設計不安全;如果大於1,說明此設計安全。這個數的大小決定結構的安全與否。

⑼ 關於理正抗滑樁的中的「計算方法」選項「M法、C法、K法」這三個選項中每個選項的值該如何算或者如何選

計算土反力時,需要確定彈性抗力系數K=my+A、K=Cy0.5+A、K=K+A(分別對應m法、C法、K法),其中A表示嵌固面處(y=0)。

樁側岩土體的彈性抗力系數簡稱為地基反力系數,是地基承受的側壓力與樁在該位置處產生的側向位移的比值。也即單位土體或岩體在彈性限度內產生單位壓縮變形時所需施加於其單位面積上的力。常採用的有三種假設:

1、假設地基系數不隨深度而變化,即地基系數為常數的K法。

2、假定地基系數隨深度而呈直線變化的m法。

3、地基反力系數沿深度按凸拋物線增大的C法。

(9)常用什麼方法確定抗力系數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抗滑樁可用於穩定滑坡、加固山體及其他特殊路基。

2、抗滑樁應按工點設計圖施工。開挖中應核對滑面情況,當實際位置與設計出入較大時,應通過變更設計處理。

3、抗滑樁應分節開挖,每節高度宜為0.6~2.0m,挖一節立即支護一節。護壁混凝土模板的支撐可於澆築後24小時拆除。爆破應採用減震措施,棄砟不得堆在滑坡范圍內,開挖樁群應從兩端向滑坡主軸間隔開挖,灌樁1d後才可開挖鄰樁。

閱讀全文

與常用什麼方法確定抗力系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把鍋子煮糊了用什麼方法 瀏覽:728
洛氏硬度儀使用方法 瀏覽:873
加工衣服的快速方法 瀏覽:64
電腦滑鼠耳機連接方法 瀏覽:707
15種方法快速止痛經 瀏覽:198
快速補血的食物和方法有哪些 瀏覽:838
產後女人如何豐胸方法 瀏覽:46
羊口蹄疫治療方法 瀏覽:494
暈車怎麼治有什麼快捷的好方法 瀏覽:556
高周波使用方法 瀏覽:567
機械統計分析方法 瀏覽:281
腳氣的處理方法有哪些 瀏覽:257
質量方法中的現狀能力分析圖叫啥 瀏覽:848
2期梅毒治療方法 瀏覽:305
山菍種植方法 瀏覽:283
說明方法舉例子的術語是什麼 瀏覽:175
建築工程測量課程教學方法 瀏覽:200
小學生學習英語的方法及技巧視頻 瀏覽:361
固定式幕布安裝方法 瀏覽:481
瀝青路面縱裂的解決方法 瀏覽: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