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保鉀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保鉀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發布時間:2022-07-12 05:04:46

1. 氯化鉀液有什麼作用

(1)治療各種原因引起的低鉀血症,如進食不足、嘔吐、嚴重腹瀉、應用排
鉀性利尿葯、低鉀性家族周期性麻痹、長期應用糖皮質激素和補充高滲葡萄糖後
引起的低鉀血症等。
(2) 預防低鉀血症,當患者存在失鉀情況,尤其是如果發生低鉀血症對患者
危害較大時(如使用洋地黃類葯物的患者),需預防性補充鉀鹽,如進食很少、
嚴重或慢性腹瀉、長期服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失鉀性腎病、Bartter綜合征等。
(3)洋地黃中毒引起頻發性、多源性早搏或快速心律失常。
【用法用量】
用於嚴重低鉀血症或不能口服者。一般用法將10%氯化鉀注射液10~15ml
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滴注(忌直接靜脈滴注與推注)。補鉀劑量、濃
度和速度根據臨床病情和血鉀濃度及心電圖缺鉀圖形改善而定。鉀濃度不超過
3.4g/L(45mmol/L),補鉀速度不超過0.75g/小時(10mmol/小時),每日補鉀
量為3~4.5g(40~60mmol)。在體內缺鉀引起嚴重快速室性異位心律失常時,
如尖端扭轉型心室性心動過速、短陣、反復發作多行性室性心動過速、心室撲動
等威脅生命的嚴重心率失常時,鉀鹽濃度要高(0.5%,甚至1%),滴速要快,
1.5g/小時(20mmol/小時),補鉀量可達每日10g 或以上。如病情危急,補鉀濃
度和速度可超過上述規定。但需嚴密動態觀察血鉀及心電圖等,防止高鉀血症發
生。
小兒劑量每日按體重0.22g/kg(3mmol/kg)或按體表面積3g/m2計算。
【不良反應】
(1)靜脈滴注濃度較高,速度較快或靜脈較細時,易刺激靜脈內膜引起疼痛。
(2)滴注速度較快或原有腎功能損害時,應注意發生高鉀血症。一旦出現高
鉀血症,應緊急處理。
【禁忌症】
(1)高鉀血症患者。
(2)急性腎功能不全、慢性腎功能不全者禁用。
【注意事項】
(1) 老年人腎臟清除鉀功能下降,應用鉀鹽時較易發生高鉀血症。
(2)下列情況慎用:①代謝性酸中毒伴有少尿時;②腎上腺皮質功能減弱者;
③急慢性腎功能衰竭;④急性脫水,因嚴重時可致尿量減少,尿K+排泄減少;
⑤家族性周期性麻痹,低鉀性麻痹應給予補鉀,但需鑒別高鉀性或正常血鉀性周
期性麻痹;⑥慢性或嚴重腹瀉可致低鉀血症,但同時可致脫水和低鈉血症,引起
腎前性少尿;⑦胃腸道梗阻、慢性胃炎、潰瘍病、食道狹窄、憩室、腸張力缺乏、
潰瘍性腸炎者、不宜口服補鉀,因此時鉀對胃腸道的刺激增加,可加重病情;⑧
傳導阻滯性心律失常,尤其當應用洋地黃類葯物時;⑨大面積燒傷、肌肉創傷、
嚴重感染、大手術後24小時和嚴重溶血,上述情況本身可引起高鉀血症;⑩腎
上腺性異常綜合征伴鹽皮質激素分泌不足。
(3)高鉀血症時禁用。
(4)用葯期間需作以下隨訪檢查:① 血鉀;② 心電圖;③ 血鎂、鈉、鈣;
④ 酸鹼平衡指標;⑤腎功能和尿量。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葯】
無特殊發現。
【兒童用葯】
【老年患者用葯】
老年人腎臟清除K+功能下降,應用鉀鹽時較易發生高鉀血症。
【葯物相互作用】
(1)腎上腺糖皮質激素類葯尤其是具有較明顯鹽皮質激素作用者、腎上腺鹽
皮質激素和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因能促進尿鉀排泄,與本品合用時降
低鉀鹽療效。
(2)抗膽鹼葯物能加重口服鉀鹽尤其是氯化鉀的胃腸道刺激作用。
(3)非甾體類抗炎鎮痛葯加重口服鉀鹽的胃腸道反應。
(4)與庫存血(庫存10日以下含鉀30mmol/L,庫存10日以上含鉀65mmol/L)、
含鉀葯物和保鉀利尿葯合用時,發生高鉀血症的機會增多,尤其是有腎損害者。
(5)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和環孢菌素A能抑制醛固酮分泌,尿鉀排泄減
少,故合用時易發生高鉀血症。
(6)肝素能抑制醛固酮的合成,尿鉀排泄減少,合用時易發生高鉀血症。另
外,肝素可使胃腸道出血機會增多。

2. 氯化鉀片劑的服用方法及副作用

氯化鉀緩釋片該怎麼吃?
0.8g,每日2~4次,飯後服用.口服片劑出現胃腸道反應者可改用口服溶液,稀釋於冷開水或飲料中內服.
如果有不良反應
1.口服偶可有胃腸道刺激症狀,如惡心、嘔吐、咽部不適、胸痛(食道刺激),腹痛、腹瀉、甚至消化性潰瘍及出血。在空腹、劑量較大及原有胃腸道疾病者更易發生。
2.高鉀血症。應用過量、或原有腎功能損害時易發生。表現為軟弱、乏力、手足口唇麻木、不明原因的焦慮、意識模糊、呼吸困難、心率減慢、心律失常、傳導阻滯、甚至心臟驟停。心電圖表現為高而尖的T波、並逐漸出現P—R間期延長。P波消失、QRS波變寬、出現正弦波。一旦出現高鉀血症,應立即處理。
(1)立即停止補鉀、避免應用含鉀飲食、葯物及保鉀利尿葯。
(2)靜脈輸注高濃度葡萄糖注射液和胰島素,以促進K+進入細胞,10%~25%葡萄糖注射液每小時300~500ml。每20g葡萄糖加正規胰島素10單位。
(3)若存在代謝性酸中毒,應立即使用5%碳酸氫鈉注射液,無酸中毒者可使用11.2%乳酸鈉注射液,特別是QRS波增寬者。
(4)應用鈣劑對抗K+的心臟毒性。當心電圖提示P波缺乏、QRS波變寬、心律失常,而不應用洋地黃類葯物時,可給予10%葡萄糖酸鈣注射液10ml,靜脈注射2分鍾,必要時間隔2分鍾重復使用。
(5)口服降鉀樹脂以阻滯腸道K+的吸收,促進腸道排K+。
(6)伴有腎功能衰竭的嚴重高鉀血症。可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而以血透清除K+效果好,速度快。
(7)應用袢利尿葯,必要時同時補充生理鹽水。
禁忌: 高鉀血症;尿量很少和尿閉患者。
本品應吞服,不得咬碎。
還有仔細看說明書.會得到更好的方法.

http://..com/question/11212373.html?si=1

中毒症狀:

首先在腸胃道引起食慾不振,惡心嘔吐(胃內容物為草綠色)、厭食、流涎、腹痛腹瀉,偶見出血性胃炎及胸骨下疼痛。以成年人較多見,尤其是患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老人長期應用洋地黃治療的更為多見。早期的另一徵象是尿少。心臟方面的症狀是各種類型的心律失常並存或先後出現,如心動過速或過緩,心律改變如過早搏動、二聯律或三聯律、陣發性心動過速、心室顫動,各級房室傳導阻滯。心室顫動和心室靜止是最嚴重的心律失常,可直接危及生命。尤其是小兒洋地黃中毒最易出現上述症狀。神經及精神方面:頭痛、眩暈、失眠、耳鳴、乏力、嗜睡、甚至昏睡,共濟失調,關節痛、神經痛、肌痛、牙痛、痙攣等,病人可表現激動不安、精神錯亂、失語、幻覺、木僵、記憶力減退、定向力喪失、抑鬱性妄想、甚至譫妄,最後發生驚厥、虛脫、昏迷等。眼部症狀:視物模糊、畏光、眼前閃光、有暗點、視力減退、復視、色覺紊亂,常見者為黃視和綠視。此外,長期應用洋地黃可產生雌激素樣作用,如男子乳房發育,絕經期後婦女垂體促性腺激素分泌減少,如絕經期後的婦女應用洋地黃2年以上,陰道鱗狀上皮細胞顯著成熟,因而容易混淆對子宮內膜癌或卵巢癌的細胞學診斷。少數對洋地黃發生過敏的病人可能出現各種皮疹、瘙癢、血管神經性水腫,嗜酸性粒細胞增多極少見。尚有偶因過敏,發生心室顫動導致死亡的,應密切觀察,加強預防,妥善處理。

解救方法:

1.臨床中毒病人立即停葯,同時停用排鉀性利尿劑,重者內服不久時立即用溫水、濃茶或1:2000高錳酸鉀溶液洗胃,用硫酸鎂導瀉。

2.內服通用解毒劑或鞣酸蛋白3~5g。

3.發生少量過早搏動或短陣二聯律時可口服10%氯化鉀液10~20ml,每日3~4次,片劑有發生小腸炎、出血或腸梗阻的可能,故不宜用。如中毒較重,出現頻發的異位搏動,伴心動過速、室性心律失常時,可靜脈滴注氯化鉀,成人用1g氯化鉀加於5%葡萄糖250ml中,在1~2小時內由靜脈滴入,切禁靜脈推注。靜滴中應密切注意病情變化,並作心電圖記錄,防止高血鉀及其他心律失常發生。腎功能衰竭及重度房室傳導阻滯且不伴有低鉀者禁用鉀鹽。竇房阻滯、竇性停搏等也屬禁用。

4.如有重度房室傳導阻滯、竇性心動過緩、竇房阻滯、竇性停搏、室率緩慢的心房顫動及交界性逸搏心律等,根據病情輕重酌情採用硫酸阿托品靜脈滴注、靜脈注射或皮下注射,靜脈滴注可取2~5mg,加於5%葡萄糖溶液250ml中進行,每日1次。皮下注射可取0.5~1mg,每3~4小時1次。靜脈注射需稀釋,必要時重復應用。房室傳導阻滯所致的心率緩慢性心律失常經阿托品治療無效時,可用異丙腎上腺素治療。但中毒帶來的異位節律點自律性升高的心律失常不適用。青光眼患者禁用。

v5.當出現洋地黃引起的各種快速型心律失常時如伴有房室傳導阻滯的房性心動過速和室性過早搏動等病人,苯妥英鈉可稱為安全有效的良好葯物,可用250mg稀釋於20ml的注射用水或生理鹽水中(因為強鹼性,不宜用葡萄糖液稀釋),於5~15分鍾內注射完,待轉為竇性心律後,用口服法維持,每次0.1g,每日3~4次。

6.出現急性快速型室性心律失常,如頻繁室性過早搏動、室性心動過速、心室撲動及顫動等,可用利多卡因50~100mg溶於10%葡萄糖溶液20ml,在5分鍾內緩慢靜脈注入,若無效可取低限劑量重復數次,間隔20分鍾,總量不超過300mg,心律失常控制後,繼以每分鍾1~3mg靜滴維持。

7.當鉀鹽、苯妥英鈉及利多卡因等葯物治療無效或有禁忌時,可考慮用普魯卡因醯胺,但其毒性較大,尤其是靜脈給葯,必須同時有心電圖監護及定時測定血壓。單純性房室傳導阻滯而不帶有房性心動過速、嚴重心力衰竭禁用。使用方法:①靜脈滴註:0.5~1g加於100ml 5%葡萄糖中於1小時內滴完,無效時,1個小時後再給1次,24小時內總量不超過2g。②靜脈注射:1g溶於5%葡萄糖液20ml中,每隔2分鍾推入2ml,與此同時,有專人密切觀察血壓和心電圖,如見QRS波開始增寬即應停止用葯。此法適用於頑固性的室性心動過速,為沖擊法。此外也可採用肌肉注射法,每次0.5~1g,2小時後未見效時可重復應用。口服初次1g,後3~6小時1次,每次0.5g。24小時總量不得超過6g,以後維持量0.25~0.5g,每日3次。

8.洋地黃中毒後導致室性心律失常,如頻發室性過早搏動呈二聯律或多源性室性過早搏動、室性心動過速、心室撲動和顫動等也可用溴苄胺,緊急情況下可靜脈給葯,每次3~5mg/kg,加入5%葡萄糖液50ml中緩慢推注10分鍾,必要時4~6小時後重復應用,見效後可改肌肉注射維持,每次5mg/kg,每6~8小時1次,若病情不甚危急,開始即可肌肉注射,視病情好轉,逐漸延長給葯間隔時間。注意副作用。

9.對上述各種葯物治療無效的病例,可用慢心律,該葯對洋地黃中毒引起的各類室性心律失常有顯著療效,優點是口服吸收良好、半衰期長、副作用小等。但竇房結病變及Ⅱ°、Ⅲ°度房室傳導阻滯禁用。一般先以50mg加於10%葡萄糖溶液20ml內,緩慢靜脈注射,必要時10~15分鍾後再重復1次,然後以500mg加於10%葡萄糖溶液500ml內,以每分鍾0.75~1.0mg速度靜脈滴注,以總量1500~2000mg,維持24~48小時。口服每日600~1000mg,分3次給葯,首次加倍,即可維持血漿有效濃度。

10.異搏停可用於洋地黃中毒所致的室上性心動過速效果較好,而對房性過早搏動或交界性過早搏動的效果則較差,對房室傳導阻滯及心源性休克的病人禁用。一般每次40~80mg,每日3次,靜脈注射每次5~10mg,每日2~3次。

11.除上述方法外,電起搏對洋地黃中毒誘發的室上性心動過速和引起的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且伴有阿一斯綜合症者是有效的適宜的方法。前者利用人工心臟起搏器發出的電脈沖頻率,超過或接近心臟的異位頻率,通過超速抑制而控制異位心律;後者是採用按需型人工心臟起搏器進行暫時性右室起搏。為避免起搏電極刺激誘發嚴重心律失常,應同時合用苯妥英鈉或利多卡因。

12.其他對症治療。

13.甘草60g,綠豆120g,水煎,分2次服,每3小時服1次。

14.苦參120g,水煎服。

15.近年來應用洋地黃抗體及消膽胺(降脂樹脂Ⅰ),解除或對抗強心甙的中毒。消膽胺能在腸道多價絡合強心甙使之隨糞便排出,從而降低強心甙的血濃度,減輕毒性。

預防:

1.應用洋地黃類葯物必須在醫生指導下進行,並要了解其毒性和應用方法,嚴格掌握適應證和禁忌證,避免中毒。老年人腎功能低下、心肌缺氧等忌用或慎用。對於心力衰竭合並房室傳導阻滯者應慎用。

2.應用洋地黃時,絕對禁用鈣劑。

3.用葯前最好做心電圖,便於對照。

4.對有電解質紊亂的病人,如低鉀、高鈣、低鎂等,都易引起洋地黃類葯物中毒,必須注意糾正。

5.應用洋地黃類葯物前,必須了解患者在2~3周內是否用過本類葯物和使用情況。

6.有人認為洋地黃類葯物,起治療作用的主要是維持量,故病情不急或易中毒的患者,開始勿須給予大劑量。

http://..com/question/19783001.html?si=1

http://..com/q?ct=17&pn=0&tn=ikaslist&rn=10&word=%C2%C8%BB%AF%BC%D8%C6%AC%BC%C1%B8%B1%D7%F7%D3%C3&fr=wwwt

http://..com/q?word=%C2%C8%BB%AF%BC%D8%C6%AC%BC%C1%B7%FE%D3%C3%B7%BD%B7%A8&ct=17&pn=0&tn=ikaslist&rn=10

3. 鉀在人體內的作用是什麼

鉀是人體生長必需的營養素。它占人體無機鹽的5%,對保持健全的神經系統和調節心臟節律非常重要。它能防止中風,維持正常的肌肉收縮,與鈉共同維持體液平衡。臨床上有許多病人因各種原因缺鉀,如頻繁嘔吐、腹瀉和長期胃腸引流使鉀從消化道中的排出增加;某些腎臟疾病和應用排鉀利尿劑使鉀從腎臟排泄增加;腎上腺皮質機能亢進症患者或長期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促使鉀排泄增加;高溫作業、高強度勞動和訓練,造成大量出汗而損失鉀等。上述原因導致體內鉀的總量減少,當血清鉀低於3.5mmol /L,結合病情可判斷為低鉀血症。 缺鉀時臨床症狀常為原發疾病掩蓋,鉀缺乏使神經肌肉應激性降低,全身無力,反應力降低,嚴重者可至軟癱和呼吸困難;消化道功能紊亂,有厭食、惡心、嘔吐、脹氣,嚴重者有腸麻痹和腸梗阻。缺鉀使心肌應激性增高,出現心律失常,可有房室傳導阻滯,甚至發生房顫和室顫。 缺鉀的治療應在積極治療原發疾病、去除病因的基礎上,減少失鉀。在醫生考慮葯物補鉀的同時,輕度缺鉀和慢性缺鉀能口服進食的病人,應該多進食含鉀豐富的食物。

4. 鉀對人體有什麼好處如何判斷人的身體缺鉀

對於人體而言,鉀元素是不可或缺的元素。那麼,鉀元素對人體而言究竟有什麼好處?

第一種食物是綠豆。事實上,綠豆中不僅含有大量的維生素B、蛋白質、澱粉酶、氧化酶等營養物質,而且所含的鉀元素也很豐富,經常食用可以預防和治療疲皮膚瘙癢和暗瘡等問題,而且鉀元素還可以中和體內一些有毒物質,起到防治皮膚病的作用。

第二種食物是海帶。海帶中含有豐富的鉀元素,與此同時,海帶味咸,性寒,經常食用可以幫助消炎,平喘,排毒,有哮喘,發炎等症狀的人群可以多吃海帶。

那麼,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判斷人的身體缺鉀?事實上,一旦人體出現缺鉀的情況,最顯著的表現是神經肌肉系統的軟弱,疲勞和不同程度的鬆弛,特別是在下肢。因此,如果出現手腳無力,走路困難的情況,就有可能是因為缺鉀。

5. 腎為什麼保鈉排鉀

由於腎上腺皮質球狀帶細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種鹽皮質素叫醛固酮。該激素進入遠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細胞後,與胞漿內受體結合,形成激素-受體復合體。後者通過核膜,與核中DNA特異性結合位點相互作用,調節特異性mRNA轉錄。最終合成多種醛固酮誘導蛋白,進而使關腔膜對Na+的通透性增大,線粒體內ATP合成和管周膜上鈉泵的活動性增加。從而導致對Na+的重吸收增強,對水的重吸收增加,K+的排出量增加。

6. 保鈉排鉀是什麼意思 保鉀排鈉又是什麼意思 有何區別,干什用的有什麼好處 如果是保鉀排鈉的話,為什麼

鈉鉀的吸收過程是通過細胞壁上載體蛋白主動運輸過程實現的。此過程還會有其它物質參與的,因此不會影響到靜息電位了。鈉被重新吸回了血液中,而鉀則被排到尿液中去了。鉀主要是待在細胞內,鈉則分布在體液中。所以,排鉀降低了細胞內液濃度。

7. 保鉀利尿葯與排鉀利尿葯分別有哪些

以下說明供你參考。
1)噻嗪類利尿劑:以氫氯噻嗪(雙氫克尿塞)為代表,作用於腎遠曲小管,抑制鈉的再吸收。由於鈉-鉀交換機制也使鉀的吸收降低。噻嗪類為中效利尿劑,輕度心力衰竭可首選此葯,開始25mg每日1次,逐漸加量。對較重的患者用量可增至每日75~100mg分2~3次服用,同時補充鉀鹽,否則可因低血鉀導致各種心律失常。噻嗪類利尿劑可抑制尿酸的排泄,引起高尿酸血症,長期大劑量應用還可干擾糖及膽固醇代謝,應注意監測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2)袢利尿劑:以呋塞米(速尿)為代表,作用於Henle袢的升支,在排鈉的同時也排鉀,為強效利尿劑。口服用20mg,2~4小時達高峰。對重度慢性心力衰竭者用量可增至100mg每日2次。效果仍不佳者可用靜脈注射,每次用量100mg,每日2次。更大劑量不能收到更好的利尿效果。低血鉀是這類利尿劑的主要副作用,必須注意補鉀。

3)保鉀利尿劑:常用的有:①螺內酯(安體舒通):作用於腎遠曲小管,干擾醛固酮的作用,使鉀離子吸收增加,同時排鈉利尿,但利尿效果不強。在與噻嗪類或袢利尿劑合用時能加強利尿並減少鉀的丟失,一般用20mg,每日3次。②氨苯蝶啶:直接作用於腎遠曲小管,排鈉保鉀,利尿作用不強。常與排鉀利尿劑合用,起到保鉀作用,一般50~100mg,每日2次。③阿米洛利(amiloride):作用機制與氨苯蝶啶相似,利尿作用較強而保鉀作用較弱,可單獨用於輕型心衰的患者,5~10mg,每日2次。保鉀利尿劑,可能產生高鉀血症。一般與排鉀利尿劑聯合應用時,發生高血鉀的可能性較小。

8. 鉀肥對植物的作用與功效

鉀肥能促進酶的活化、促進光合作用和光合產物的運輸、促進植物蛋白質的合成,使植物的枝葉更堅韌、厚實;還能提高植物抗病、抗寒、抗旱、抗倒伏、抗鹽等抗逆性能,從而改善植物的質量,提高植物對氮元素的吸收。
鉀肥對酶的活化作用是鉀在植物生長過程中最重要的功能之一,現已發現鉀是60多種酶的活化劑。因此,鉀同植物體內的許多代謝過程密切相關,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的合成等。
鉀肥能促進光合作用和光合產物的運輸,提高光合效率;調節氣孔的開閉,控制CO2和水的進出;促進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加速光合產物的流動。
鉀肥能增強植物的抗逆性,鉀能使作物體內可溶性氨基酸和單糖減少,纖維素增多,細胞壁加厚;鉀在作物根繫纍積產生滲透壓梯度能增強水分吸收;鉀在乾旱缺水時能使作物葉片氣孔關閉以防水分損失。因此鉀能增強作物的抗病、抗寒、抗旱、抗倒伏及抗鹽能力。
植物施用鉀肥能增加花卉植物的抗旱抗寒能力,因鉀能使細胞質膠體充水膨脹,有利於代謝作用的進行,減少蒸發。鉀能提高光合作用的強度,有利於糖類的合成,對澱粉的形成有良好作用,所以番薯這類的植物要多施鉀肥。
鉀的增加能促進氮的吸收,增強蛋白酶的活動,施用鉀肥也能改善氮素營養。鉀能促進維管束的發育,增加厚角組織的強度,使作物莖稈強健,不易倒伏。鉀還能提高禾本科作物的分櫱力。
植物缺鉀時,老葉的尖端沿著葉邊變黃,逐漸枯萎,但葉脈兩邊和中部仍保持原來的色澤。隨後,從下向上擴展,直到大部分的葉都是中部綠而邊緣枯黃。若氮多而缺鉀時,雙子葉植物的葉子常呈卷縮而出現皺紋,禾本科作物則莖稈軟弱,易倒伏。

9. 氯化鉀緩釋片作用

【葯品名稱】

通用名:氯化鉀緩釋片

曾用名:

商品名:

英文名:Potassium Chloride Sustained-release Tablets

漢語拼音:Lühuɑjiɑ Huɑnshipiɑn

本品主要成份及其化學名稱為:氯化鉀。

書頁號:2000年版二部-910

本品含氯化鉀(KCl)應為標示量的93.0%~107.0%。

分子式:KCl

分子量:74.55

【性狀】

本品為糖衣片,除去糖衣後顯白色,內含適量賦形劑。

【鑒別】

取本品,除去糖衣,研細,取細粉適量,加水溶解後,濾過,濾液顯鉀鹽與氯化物的鑒別反應(附錄Ⅲ)。

【檢查】

釋放度 取本品,照釋放度測定法(附錄Ⅹ D 第一法),採用溶出度測定法第二法的裝置,以水900ml為溶劑,轉速為每分鍾50轉,依法操作,在2小時、4小時與8小時時分別取溶液25ml濾過,並即時在操作容器中補充水25ml,精密量取續濾液20ml,加鉻酸鉀指示液4滴,用硝酸銀滴定液(0.01mol/L)滴定至溶液顯橙黃色,每1ml硝酸銀滴定液(0.01mol/L)相當於0.7455mg的KCl。本品每片在2小時、4小時和8小時的釋放量應分別相應為標示量的15%~35%、30%~70%和80%以上,均應符合規定。

【含量測定】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准確稱取經105℃乾燥2小時的氯化鉀0.25g,置250ml量瓶中,加水溶解並稀釋至刻度,搖勻,精密量取5ml,置100ml量瓶中,加1%鹽酸溶液(g/g)稀釋至刻度,搖勻。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取本品10片,用水洗去糖衣後,用濾紙吸去殘余的水,晾乾,並於硅膠乾燥器中乾燥24小時後,精密稱定,研細,精密稱取適量(約相當於氯化鉀0.5g),置500ml量瓶中,加水適量,超聲處理5分鍾,放冷至室溫,加水至刻度,搖勻,濾過,取續濾液5ml,置100ml量瓶中,加1%鹽酸溶液(g/g)稀釋至刻度,搖勻。

測定法 精密量取對照品溶液2.0ml、3.0ml、4.0ml、5.0ml及6.0ml,分別置100ml量瓶中,各加20%氯化鈉溶液2.0ml,加1%鹽酸溶液(g/g)稀釋至刻度,搖勻;另精密量取供試品溶液2ml,置50ml量瓶中,加20%氯化鈉溶液1.0ml,加1%鹽酸溶液(g/g)至刻度,搖勻。取上述各溶液,照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附錄ⅣD 含量測定第一法),以20%氯化鈉溶液2.0ml加1%鹽酸溶液(g/g)至100ml為空白,在766.5nm的波長處測定,計算,即得。

【類別】

同氯化鉀。

【葯理毒理】

鉀是細胞內的主要陽離子,其濃度為150~160mmol/L;而細胞外的主要陽離子是鈉離子,鉀濃度僅為3.5~5mmol/L。機體主要依靠細胞膜上的Na+-K±ATP酶來維持細胞內的K+、Na+濃度差。體內的酸鹼平衡狀態對鉀代謝有影響,如酸中毒時H+進入細胞內,為了維持細胞的電位差,K+釋出到細胞外,引起或加重高鉀血症。而代謝紊亂也會影響酸鹼平衡。正常的細胞內外鉀離子濃度及濃度差與細胞的某些重要功能有著密切的關系,包括維持碳水化合物代謝、糖原儲存、蛋白質代謝,細胞內滲透壓和酸鹼平衡,心肌興奮性和傳導性;維持骨骼肌正常張力和神經沖動傳導,以及可使腸道、子宮和支氣管平滑肌張力上升等。

【葯代動力學】

鉀90%由腎臟排泄,10%由腸道排泄。

【適應症】

1.治療低鉀血症 各種原因引起的低鉀血症,如進食不足、嘔吐、嚴重腹瀉、應用排鉀利尿葯、低鉀性家族周期性麻痹、長期應用糖皮質激素和補充高滲葡萄糖等。

2.預防低鉀血症 當患者存在失鉀情況,尤其是如果發生低鉀血症對患者危害較大時(如洋地黃化的患者),需預防性補充鉀鹽,如進食很少、嚴重或慢性腹瀉、長期服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失鉀性腎病、以及Bartter』s綜合征等。

3.洋地黃中毒引起頻發、多源性早搏或快速性心律失常。

【用法用量】

成人每次0.5g~1g,每日2~4次,飯後服用,並按病情需要調整劑量。一般成人每日最大劑量為6g,對口服片劑出現胃腸道反應者可改用口服溶液,稀釋於冷開水或飲料中內服。

【不良反應】

1.口服偶可有胃腸道刺激症狀,如惡心、嘔吐、咽部不適、胸痛(食道刺激),腹痛、腹瀉、甚至消化性潰瘍及出血。在空腹、劑量較大及原有胃腸道疾病者更易發生。

2.高鉀血症。應用過量、或原有腎功能損害時易發生。表現為軟弱、乏力、手足口唇麻木、不明原因的焦慮、意識模糊、呼吸困難、心率減慢、心律失常、傳導阻滯、甚至心臟驟停。心電圖表現為高而尖的T波、並逐漸出現P—R間期延長。P波消失、QRS波變寬、出現正弦波。一旦出現高鉀血症,應立即處理。

(1)立即停止補鉀、避免應用含鉀飲食、葯物及保鉀利尿葯。

(2)靜脈輸注高濃度葡萄糖注射液和胰島素,以促進K+進入細胞,10%~25%葡萄糖注射液每小時300~500ml。每20g葡萄糖加正規胰島素10單位。

(3)若存在代謝性酸中毒,應立即使用5%碳酸氫鈉注射液,無酸中毒者可使用11.2%乳酸鈉注射液,特別是QRS波增寬者。

(4)應用鈣劑對抗K+的心臟毒性。當心電圖提示P波缺乏、QRS波變寬、心律失常,而不應用洋地黃類葯物時,可給予10%葡萄糖酸鈣注射液10ml,靜脈注射2分鍾,必要時間隔2分鍾重復使用。

(5)口服降鉀樹脂以阻滯腸道K+的吸收,促進腸道排K+。

(6)伴有腎功能衰竭的嚴重高鉀血症。可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而以血透清除K+效果好,速度快。

(7)應用袢利尿葯,必要時同時補充生理鹽水。

【禁忌】

高鉀血症;尿量很少和尿閉患者。

【注意事項】

本品應吞服,不得咬碎。下列情況慎用:

1.代謝性酸中毒伴有少尿時;

2.腎上腺皮質功能減弱者;

3.急慢性腎功能衰竭;

4.急性脫水,因嚴重時可致尿量減少,尿K+排泄減少;

5.家族性周期性麻痹;低鉀性麻痹應予補鉀,但須鑒別高鉀性或正常血鉀性周期性麻痹;

6.慢性或嚴重腹瀉可致低鉀血症,但同時可致脫水和低鈉血症,引起腎前性少尿;

7.胃腸道梗阻、慢性胃炎、潰瘍病、食道狹窄、憩室、腸張力缺乏、以及潰瘍性腸炎者,不宜口服補鉀,因此時鉀對胃腸道的刺激增加,可加重病情;

8.傳導阻滯性心律失常,尤其是應用洋地黃類葯物時;

9.大面積燒傷、肌肉創傷、嚴重感染、大手術後24小時內和嚴重溶血,上述情況本身可引起高鉀血症;

10.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伴鹽皮質激素分泌不足。

11.用葯期間需作以下隨訪檢查:

(1)血鉀;

(2)心電圖;

(3)血鎂、鈉、鈣;

(4)酸鹼平衡指標;

(5)腎功能和尿量。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葯】

尚不明確。

【兒童用葯】

【老年患者用葯】

老年人腎臟清除K+能力下降,應用鉀鹽時較易發生高鉀血症。用葯期間應隨訪檢查血鉀。

【葯物相互作用】

1.腎上腺糖皮質激素尤其是具有較明顯鹽皮質激素作用者,腎上腺鹽皮質激素和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因能促進尿鉀排泄,合用時降低鉀鹽療效。

2.抗膽鹼能葯物能加重口服鉀鹽尤其是氯化鉀的胃腸道刺激作用。

3.非甾體抗炎鎮痛葯加重口服鉀鹽的胃腸道反應。

4.合用庫存血(庫存10日以下含鉀30mmol/L,庫存10日以上含鉀65mmol/L)、正服用含鉀葯物和保鉀利尿葯時,發生高鉀血症的機會增多,尤其是有腎功損害者。

5.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和環孢素能抑制醛固酮分泌,尿鉀排泄減少,合用時易發生高鉀血症。

6.肝素能抑制醛固酮的合成,尿鉀排泄減少,合用時易發生高鉀血症;此外,肝素可使胃腸道出血機似br /> ?增多。

7.緩釋型鉀鹽能抑制腸道對維生素B12的吸收。

【葯物過量】

見不良反應的高鉀血症。

【規格】

0.5g

【貯藏】

密封,在乾燥處保存

10. 保鈉排鉀作用的激素是什麼

保鈉排鉀的激素有醛固酮。

它是調節細胞外液容量和電解質的激素,醛固酮的分泌,是通過腎素一血管緊張素系統實現的。

當細胞外液容量下降時,刺激腎小球旁細胞分泌腎素,激活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醛固酮分泌增加,使腎臟重吸收鈉離子增加,進而引起水重吸收增加,細胞外液容量增多;相反細胞外液容量增多時,通過上述相反的機制,使醛固酮分泌減少,腎重吸收鈉離子和水減少,細胞外液容量下降。血鈉降低,血鉀升高同樣刺激腎上腺皮質,使醛固酮分泌增加。

閱讀全文

與保鉀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不用手指指人的三個方法 瀏覽:48
沉積學研究的基本方法 瀏覽:981
基金凈資產的計算方法在哪裡約定 瀏覽:395
怎麼快速學習數學的方法 瀏覽:256
鑒定母牛發情常用哪些方法 瀏覽:9
學生黨下橫叉的快速方法 瀏覽:504
綠蘿生蟲子怎麼辦最快的方法 瀏覽:514
女性最佳取環方法 瀏覽:363
手機信號最強的方法 瀏覽:802
圖片粘貼排版方法視頻 瀏覽:373
抗疫和防疫的方法和技巧手抄報 瀏覽:75
小學生如何能快速答卷的方法 瀏覽:76
當體溫升高時常用哪些方法降溫 瀏覽:38
車窗拋物方法視頻教程 瀏覽:604
鹽水去頭屑的最佳方法 瀏覽:227
冬季開花花卉怎麼養正確方法圖文 瀏覽:957
如何製作腐植酸的方法 瀏覽:47
體育信息的研究方法 瀏覽:321
口袋最簡單的方法怎麼折呢 瀏覽:20
壓力表的常見問題和解決方法 瀏覽: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