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金相顯微鏡的使用方法

金相顯微鏡的使用方法

發布時間:2022-07-11 14:51:10

Ⅰ 請簡述金相顯微鏡的使用過程及注意事項

首先制樣,將樣品放在顯微鏡上,先用低倍數物鏡找到需要觀察的目標,調節粗調旋鈕將像調整到一個相對清晰狀態,再用微調將像調整清晰,然後再切換高倍數重復調節過程。顯微鏡下觀察,最主要的是要做出較好的樣本。當然,金相顯微鏡觀察還有一些模式切換,光源亮度調整等細節,具體看您的樣品。

Ⅱ 金相顯微鏡的物鏡和目鏡搭配要注意什麼

金相顯微鏡的物鏡和目鏡搭配要注意如下幾點:

1、因在使用高倍物鏡與目鏡時,需要視野明亮,而光闌越大所通過的光束越粗且光量也就越多,則開大光闌即可。

2、注意在觀察活體標本或未染色的標本時,這些是屬於比較特殊的生物,所以在觀測的時候,需要把握好位置上的精確度。

3、為了方便觀察實驗,光闌則應縮小,達到增強物體,明暗的對比性。也有可安放濾光玻片的,通過顯微鏡的虹彩光闌下,安裝內外移動的綠光玻片框就可以。

主要要知道自己需要的放大倍數是多少。金相顯微鏡目鏡和物鏡倍數目鏡10倍16倍20倍物鏡5、10、20、40、50、60、80、100。

(2)金相顯微鏡的使用方法擴展閱讀

金相顯微鏡物鏡、目鏡調換的齊焦要求:

為了使金相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變換簡便,常把幾只不同倍數的物鏡裝在物鏡轉換器上,轉動轉換器就能方便地選用不同子音數的物鏡。目鏡是插入式的,調換甚為方便。

直筒式金相顯微鏡中,卻下物鏡筒和目鏡筒後所剩下的鏡筒長度,即物鏡支承面和目鏡支承面之間的距離稱為金相顯微鏡的機械筒長。

顯微鏡機械筒長分為有限和任意兩種。有限機械筒長的數值各國都有自己的規定,一般在160-190毫米范圍之內。我國規定為160毫米。

物鏡和目鏡的相對位置應該使顯微鏡滿足齊焦要求:

在金相顯微鏡使用過程中,調換物鏡或目鏡時不需要重新調焦就基本上能看清楚試樣,此外,調換物鏡後能使試樣上被觀察目標仍然保持在視場中心。

物鏡外殼上往往標出160/0,160/-,160/0.17......等字樣,這些數宇是表示機械筒長和蓋玻片厚度的。

金相顯微鏡物鏡都不用蓋玻片,所以XJ-16型金相顯微鏡物鏡上用「一」表示,但國外有些廠的產品也有用「一」表示可用或不用蓋玻片的。

Ⅲ 金相顯微鏡的使用方法是什麼怎麼使用

起 來,這個組裝過程就不細說了,很簡單的,一般產品中的說明書解釋都很詳細的,第一步,把電源插上,把手放到後面電源的上方,那裡面會發出黃光,如果亮就說 明電已經通了,如果不亮就要檢查一下電源情況了;第二步,金相顯微鏡底座的兩邊有兩個開關,一個是控制電源的開關一個是控制上下光源的開關,左邊另外還有 個旋鈕,這個旋鈕是控制光源的亮度的;第三步,等調整好以後,然後就可以觀察了,後面有很多開關,最裡面的是控制觀察的范圍,有幾個彩色的鏡片是濾光片, 在往外的開關是控制畫面的敏感度,第四步這樣就可以觀察了,兩個眼睛對著目鏡,先對焦,把焦點調到產品上面,這里要注意了,金相顯微鏡的左邊有一個調焦的 開關,把移動平台調節到相應的位置然後卡死,這樣是避免把物鏡壓碎的;第五步,如果從目鏡裡面觀察不到產品,就說明金相顯微鏡左邊的那根桿子沒有插好,調 整一下就可以了;第六步,觀察時候應先以最小的倍數去觀察,等調節清楚了在換大的倍數,專業容易觀察一些,觀察的時候要注意,應該調節大的調節機構,然後 在調節小的,稱為微調,最後一步,使用完畢後一定要用罩子罩上,以免灰塵落到上面,影響觀察效果。

Ⅳ 顯微鏡的使用方法

常見的顯微鏡有很多種,如:LJ-TS01 體視顯微鏡,三目顯微鏡LJ-ST03,LJ-CL01 三目拍照測量顯微鏡 LJ-CLP03金相顯微鏡 LJ-JX2030 拍照測量顯微鏡,三目視頻顯微鏡 LJ-HD01 高清顯微鏡 HDMI 高清無反光顯微鏡,LJ-DSX01電視顯微鏡,LJ-SPX01視頻顯微鏡,LJ-HD01T高清顯微鏡, HDMI顯微鏡 電子顯微鏡 數碼顯微鏡。使用方法有點差異
低倍鏡的使用方法
1) 取鏡和放置:顯微鏡平時存放在櫃或箱中,用時從櫃中取出,右手緊握鏡臂,左一手托住鏡座,將顯微鏡放在自己左肩前方的實驗台上,鏡座後端距桌邊1-2寸為宜,便於坐著操作。
(2)對光:用拇指和中指移動旋轉器(切忌手持物鏡移動),使低倍鏡對准鏡台的通光孔(當轉動聽到碰叩聲時,說明物鏡光軸已對准鏡筒中心)。打開光圈,上升集光器,並將反光鏡轉向光源,以左眼在目鏡上觀察(右眼睜開),同時調節反光鏡方向,直到視野內的光線均勻明亮為止。
(3)放置玻片標本:取一玻片標本放在鏡台上,一定使有蓋玻片的一面朝上,切不可放反,用推片器彈簧夾夾住,然後旋轉推片器螺旋,將所要觀察的部位調到通光孔的正中。
(4)調節焦距:以左手按逆時針方向轉動粗調節器,使鏡台緩慢地上升至物鏡距標本片約5毫米處,應注意在上升鏡台時,切勿在目鏡上觀察。一定要從右側看著鏡台上升,以免上升過多,造成鏡頭或標本片的損壞。然後,兩眼同時睜開,用左眼在目鏡上觀察,左手順時針方向緩慢轉動粗調節器,使鏡台緩慢下降,直到視野中出現清晰的物象為止。
如果物象不在視野中心,可調節推片器將其調到中心(注意移動玻片的方向與視野物象移動的方向是相反的)。如果視野內的亮度不合適,可通過升降集光器的位置或開閉光圈的大小來調節,如果在調節焦距時,鏡台下降已超過工作距離(>5.40mm)而未見到物象,說明此次操作失敗,則應重新操作,切不可心急而盲目地上升鏡台。

Ⅳ 金相分析實驗的具體步驟

金相分析實驗的具體步驟分為五步:
一、試樣制備:
1.1 試樣截取的方向,垂直於徑向,長度不超過8mm。
1.2 試樣可用手鋸或切割機床等切取,不論用何種方法取樣均應注意試樣的溫度條件,必要時用水冷卻,以避免正式試樣因過熱而改變其組織。
二、試樣的研磨
2.1 准備好的試樣,先在粗砂輪上磨平,候磨痕均勻一致後,即移至細砂輪上續磨,磨時須用水冷卻試樣,使金屬的組織不因受熱而發生變化。
2.2 經砂輪磨好、洗凈、吹乾後的試樣,隨即依次在由粗到細的各號砂紙上磨製,可採用在預磨機上進行磨製,從粗砂紙到細砂紙、再換一次砂紙,試樣須轉90°角與舊磨良成垂直方向。
2.3 經預磨後的試樣,先在拋光機上進行粗拋光(拋光織物為細絨布、拋光液為W2.5 金剛石拋光膏),然後進行精拋光(拋光織物為錦絲絨,拋光液為W1.5 金剛石拋光膏)拋光到試樣上的磨痕完全除去而表面像鏡面時為止,即粗糙度為Ra0.04以下。
三、試樣的浸蝕
3.1 精拋後的試樣,便可浸入盛於玻璃皿之浸蝕劑中進行浸蝕。浸蝕時,試樣可不時地輕微移動,但拋光面不得與皿底接觸。
3.2 浸蝕劑一般採用4%硝酸酒精溶液。
3.3 浸蝕時間視金屬的性質、檢驗目的及顯微檢驗的放大倍數而定,以能在顯微鏡下清晰顯出金屬組織為宜。
3.4 試樣浸蝕完畢後,須迅速用水洗凈,表面兩用,酒精洗凈,然後用吹風機吹乾。
四、金相顯微組織檢驗
4.1 金相顯微鏡操作按儀器說明書規定進行。
4.2 金相檢驗包括浸蝕前的檢驗和浸蝕後的檢驗,浸蝕前主要檢驗鋼件的夾雜物和鑄件的石墨形態、浸蝕後的檢驗為試樣的顯微組織。按有關金相標准進行檢驗。
五、使用金相顯微鏡注意事項:
5.1 取用鏡頭時,應避免手指接觸透鏡的表面,鏡頭平時應放在乾燥器中妥善有效。
5.2 物鏡與試樣表面接近時,調節時勿使物鏡頭與試樣接觸。
5.3 顯微鏡不使用時需用防塵罩蓋起。

Ⅵ 使用顯微鏡的6個步驟

使用顯微鏡步驟如下:

(1)首先在低倍鏡下,對准光源,調節反光鏡在視野下最亮。

(6)金相顯微鏡的使用方法擴展閱讀

顯微鏡是人類20世紀最偉大的發明物之一。在它發明出來之前,人類關於周圍世界的觀念局限在用肉眼,或者靠手持透鏡幫助肉眼所看到的東西。

顯微鏡把一個全新的世界展現在人類的視野里,人們第一次看到了數以百計的「新的」微小動物和植物,以及從人體到植物纖維等各種東西的內部構造。顯微鏡還有助於科學家發現新物種,有助於醫生治療疾病。

最早的顯微鏡是16世紀末期在荷蘭製造出來的。發明者是亞斯·詹森,荷蘭眼鏡商,或者另一位荷蘭科學家漢斯·利珀希,他們用兩片透鏡製作了簡易的顯微鏡,但並沒有用這些儀器做過任何重要的觀察。

閱讀全文

與金相顯微鏡的使用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不用手指指人的三個方法 瀏覽:48
沉積學研究的基本方法 瀏覽:981
基金凈資產的計算方法在哪裡約定 瀏覽:395
怎麼快速學習數學的方法 瀏覽:256
鑒定母牛發情常用哪些方法 瀏覽:9
學生黨下橫叉的快速方法 瀏覽:504
綠蘿生蟲子怎麼辦最快的方法 瀏覽:514
女性最佳取環方法 瀏覽:363
手機信號最強的方法 瀏覽:802
圖片粘貼排版方法視頻 瀏覽:373
抗疫和防疫的方法和技巧手抄報 瀏覽:75
小學生如何能快速答卷的方法 瀏覽:76
當體溫升高時常用哪些方法降溫 瀏覽:38
車窗拋物方法視頻教程 瀏覽:604
鹽水去頭屑的最佳方法 瀏覽:227
冬季開花花卉怎麼養正確方法圖文 瀏覽:957
如何製作腐植酸的方法 瀏覽:47
體育信息的研究方法 瀏覽:321
口袋最簡單的方法怎麼折呢 瀏覽:20
壓力表的常見問題和解決方法 瀏覽: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