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麼才能讓協調性變得更好!
你必須堅持每天拉伸自己全身各部位的肌腱、韌帶、肌肉,擴大關節的活動范圍,同時,做各種復雜的有利於提高身體協調性的體操***。動作要准確、優美、既有力又放鬆。 二、力量訓練最好由身體訓練教練安排和輔導。 如自己進行訓練,最好每周進行2到4次的大力量訓練,訓練時必須注意安全,以免發生意外傷害。所謂大力量訓練就是利用杠鈴進行大負荷的練習。最典型常用的有三種:<BR< p> 三、速度訓練也是提高彈跳力的一個重要方面。 反復沖刺訓練還是有必要的。30次,50次,也許80次,那就要看你的吃苦精神了。所謂沖刺,要求你自己在准備活動後全速往前沖,而不是中速。專項速度訓練同大力量訓練相同,不必天天練,每周三小時即可。還要特別注意運用小力量訓練手段增強大腿後側肌肉群的力量。 四、各種專門的彈跳練習手段非常多,諸如跳繩、跳欄、摸籃圈、摸小黑框上沿,甚至摸籃板上沿。 最後,我要提一提神經系統和彈跳力的關系。我們已經知道速度、力量、協調性、柔韌性、靈活性這些素質在瞬間綜合向下作用於地面時就產生彈跳力,那麼什麼東西是這些素質在瞬間同時爆發呢?就是動機和運動神經系統。也就是說,如果你真的想高居一切人之上,你就必須想盡一切辦法使自己的運動神經系統想自己全身的肌肉發出最強的沖動信號。這種強刺激迫使肌肉群激烈收縮產生巨大能量,肌肉群劇烈收縮有反過來促使運動神經系統更靈敏,能發出更強烈的沖動。兩者相互促進,你就越跳越高。然而,這也是難點中的難點,沒有超強的動機
B. 怎樣提高身體協調性
提高身體協調性的辦法有很多,比如拳擊運動,跳繩運動,但我認為跳繩是協調性的,最好運動,建議身體協調性差的人們,多練習一些跳繩的動作,身體的協調性會快速增加的,堅持鍛煉很關鍵
C. 如何提高身體協調性
協調性訓練方法五例
靈敏協調素質是指人體在各種突然變換的條件下,迅速、正確、協調改變身體運動的能力,是人體的一種綜合素質,是體育鍛煉中不可缺少的身體素質之一。靈敏協調性的提高,對其他素質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學中我通過多種練習方式,每次課練習5分鍾的「課課練」手段,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發展學生體能以及自我鍛煉的能力,效果較好。介紹如下。
一、單個動作系列重復練習法
1. 肩繞環:由直立雙臂上舉開始。一臂直臂向前、向下、向後、向上劃圓擺動,同時另一臂向後、向下、向前、向上劃圓擺動,均以肩關節為軸。依次進行。
2.縱跳:雙腳並攏手彎向上跳。
3.前後跳:雙腳並攏手彎向上跳,但向前與後跳。
4.轉向跳:雙腳並攏手彎向上跳,但跳起後轉向180度著地身體與雙手要去維持平衡,可向左與向右跳。
二、動作組合式練習法
1.立卧撐跳起轉體360°
由俯卧撐姿勢開始,雙腿屈膝抬大腿,成全蹲。起立後即刻雙腳蹬地全力、快速縱跳,雙臂積極上擺,在空中轉體360°。銜接下一個動作時要迅速屈膝下蹲,在雙手即將撐地的同時,雙腳向後伸蹬,成俯卧撐。連續進行。
2.全身波浪起
由雙腿左右稍開立開始。先做直腿體前屈,然後依次進行向前跪膝(收腹、含胸、低頭)、向前挺髖(收腹、含胸、低頭)、向前挺腹(含胸、低頭)、挺胸、抬頭,成反的「S」形波動,兩臂在體側劃圓,連續做。
3、身體不協調動作組合練習
上右步的同時右手上舉,上左步的同時左手上舉,右步後退右手叉腰,左步後退左手叉腰,變換節奏。
三、條件刺激練習法
1.變方向跑練習
(1)做向前5米沖刺,接後退3米,左沖5米後右沖3米的練習。
(2)在地上劃一邊長為10米的正方形,做順逆方向跑的連續練習。
2.移動中的躲閃練習
用小體操墊設置障礙,練習者利用前滑步及左右滑步躲閃過小體操墊向前快速繞行前進。
3.快速轉體練習
聽教師口令,做向前疾沖中突停,然後向後疾沖的練習。
四、游戲練習法
1.追逐練習
把練習者分為兩人一組,一方任意先跑,另一方追逐,開始前保持3-5米間距,追上拍肩後交換練習。
2.推拉練習
把練習者分為兩人一組,站在直徑為2.5米圓圈內,雙方允許使用推拉辦法,一腳出圈者為負方。5-15次為一組,練習2-3組
3.觸摸練習
把練習者分為兩人一組,規定在一定的范圍內用手觸摸對方肩部,可以利用步法移動躲閃。
五、持器械式練習法
1.練習者自然站立,由兩名以上同學手持排、籃球練習者投擲,練習者勁力躲閃,避免被投擲中。練習15-20秒為一組,重復3-5組。
2.練習者持網球或彈性球,距牆壁2米站立,向牆壁投擲網球或彈性球,待彈回時用手迅速接住,練習時雙腳要不停地前後左右移動,練習15-20秒為一組,重復3-5組。
總之,提高靈敏協調素質的訓練方法很多,盡可能豐富訓練手段,消除學生練習倦怠,以保證練習取得良好的效果。
這是我幫你查到的。希望對你有用。
D. 身體協調性不好怎麼練
我幫你在別的地方找了點方法,
一、單個動作系列重復練習法
1. 肩繞環:由直立雙臂上舉開始。一臂直臂向前、向下、向後、向上劃圓擺動,同時另一臂向後、向下、向前、向上劃圓擺動,均以肩關節為軸。依次進行。
2.縱跳:雙腳並攏手彎向上跳。
3.前後跳:雙腳並攏手彎向上跳,但向前與後跳。
4.轉向跳:雙腳並攏手彎向上跳,但跳起後轉向180度著地身體與雙手要去維持平衡,可向左與向右跳。
二、動作組合式練習法
1.立卧撐跳起轉體360°
由俯卧撐姿勢開始,雙腿屈膝抬大腿,成全蹲。起立後即刻雙腳蹬地全力、快速縱跳,雙臂積極上擺,在空中轉體360°。銜接下一個動作時要迅速屈膝下蹲,在雙手即將撐地的同時,雙腳向後伸蹬,成俯卧撐。連續進行。
2.全身波浪起
由雙腿左右稍開立開始。先做直腿體前屈,然後依次進行向前跪膝(收腹、含胸、低頭)、向前挺髖(收腹、含胸、低頭)、向前挺腹(含胸、低頭)、挺胸、抬頭,成反的「S」形波動,兩臂在體側劃圓,連續做。
3、身體不協調動作組合練習
上右步的同時右手上舉,上左步的同時左手上舉,右步後退右手叉腰,左步後退左手叉腰,變換節奏。
三、條件刺激練習法
1.變方向跑練習
(1)做向前5米沖刺,接後退3米,左沖5米後右沖3米的練習。
(2)在地上劃一邊長為10米的正方形,做順逆方向跑的連續練習。
2.移動中的躲閃練習
用小體操墊設置障礙,練習者利用前滑步及左右滑步躲閃過小體操墊向前快速繞行前進。
3.快速轉體練習
聽教師口令,做向前疾沖中突停,然後向後疾沖的練習。
四、游戲練習法
1.追逐練習
把練習者分為兩人一組,一方任意先跑,另一方追逐,開始前保持3-5米間距,追上拍肩後交換練習。
2.推拉練習
把練習者分為兩人一組,站在直徑為2.5米圓圈內,雙方允許使用推拉辦法,一腳出圈者為負方。5-15次為一組,練習2-3組
3.觸摸練習
把練習者分為兩人一組,規定在一定的范圍內用手觸摸對方肩部,可以利用步法移動躲閃。
五、持器械式練習法
1.練習者自然站立,由兩名以上同學手持排、籃球練習者投擲,練習者勁力躲閃,避免被投擲中。練習15-20秒為一組,重復3-5組。
2.練習者持網球或彈性球,距牆壁2米站立,向牆壁投擲網球或彈性球,待彈回時用手迅速接住,練習時雙腳要不停地前後左右移動,練習15-20秒為一組,重復3-5組。 總之,提高靈敏協調素質的訓練方法很多,盡可能豐富訓練手段,消除學生練習倦怠,以保證練習取得良好的效果。
這些是比較簡單的。如果你練武的話,多參加搏擊能使你協調性迅速提高,因為你逼迫自己更協調以規避敵人的攻擊。
然後我給你說點我自己的方法,我也是協調性差,我建議你可以找找練架子鼓的朋友,讓他們教你幾個簡單的節奏,沒事的時候你就可以試著拿手腳拍一下,很有用的,而且方便,啥時候都行,還有就是多運動,籃球足球游泳滑板,我經常這樣,注意節奏,順便還練了平衡感...
E. 怎樣才能讓身體變得更協調
誰是世界上反應最快的人?澳大利亞的安東尼·凱利當之無愧擁有這個稱號。他不僅能徒手抓住時速330公里的移動物體,還能在一秒內出拳10次。為了幫更多的人提高反應速度,安東尼在澳大利亞創辦了一個訓練中心,通過一系列課程幫人們變得更快更強。 「反應速度是多項身體素質的綜合體現。」安東尼告訴《生命時報》的記者,他與很多人體運動學家共同設計的快速反應訓練課程包括許多方面,如知覺訓練、爆發力與速度訓練、時機把握練習、手眼協調技巧、敏捷度練習等。這些訓練在提高身體各部位協調能力的同時,還會大大提高臂膀、前臂和肩部的力量。據了解,參加訓練班的人開始只是一些運動員和教練,但最近許多普通人也加入到其中,除了追趕流行的年輕人,還有不少小學生和老年人。通過形式豐富、內容有趣的訓練課程,人們無論在身體上還是從精神上都獲益匪淺。安東尼表示,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通過一些有意識的訓練來提高反應速度,他向中國讀者介紹了以下幾個方法。單腿獨立。讓身體保持穩定的姿勢,能提高全身協調性和平衡感。人們要糾正自己的走姿、坐姿,經常做做單腿獨立的動作,也可以練習馬步等武術基礎動作,保持身體的穩定是提高敏捷度的基礎。培養選擇注意力。「經驗豐富的運動員在比賽過程中只會注意相關線索,漠視不相干因素,這叫『選擇性注意』,能幫助人們在有限的時間里做出最快的反應。」人們可以通過乒乓球、排球等球類來提高選擇注意力。快慢交替練肌肉。肌肉能夠控制人體動作的速度和力量,人們可以通過快慢運動交替,反復練習來培養肌肉的「運動記憶」,例如快慢交替跑,練習啞鈴時快幾下慢幾下。調整控制呼吸。練習有意識的控制呼吸,例如走路時三步一呼,兩步一吸;跑步時調節呼吸節奏,這能鼓舞身心、穩定情緒,讓人在反應時控制力更強。▲ 《生命時報》 (2008-05-13 第13版)
F. 怎樣提高身體的協調性
建議打打羽毛球,這樣有利於協調性和靈敏度的訓練。
在進行靈敏素質訓練的過程中,要注意結合柔韌素質和協調性的練習。因為羽毛球運動是上下肢同時運動的一個項目,完成各種擊球動作需要全身的協調配合,配合的好壞將直接影響擊球動作及質量。
柔韌素質是指人體關節肌肉、肌腱、韌帶等軟組織的伸展能力。羽毛球運動員協調性的培養,除了自身條件外,可安排各種器械以及各種增長韌帶的伸張練習,重點放在肩關節、膝關節及腰腹部。
常用的訓練方法:肩繞環、反拉肩、側拉肩、跑姿壓肩,雙手互握振臂、體前屈、體後屈、弓步壓腿、側壓腿、腰繞環、腰部屈伸,行進間正、側、後踢腿,前踢腿胯下擊掌,縱劈腿,各種花樣跳繩、游泳活動等。
柔韌素質訓練的基本要求:
1.掌握柔韌素質發展的最佳程度,以完成羽毛球各項技術要求為限,不必達到最大程度;
2.處理好柔韌素質與力量素質的關系,強調肌肉的彈性,保持肌肉的收縮力量;
3.貫徹循序漸進的原則,協調好拉伸力量的強度、重復次數、練習時間等有關因素的關系,不可用力過猛;
4.運用主動柔韌性訓練與被動柔韌性訓練的指標差進行檢測;
5.柔韌訓練要堅持不懈,經常進行;
6.注意柔韌性與溫度、時間以及疲勞的關系。
羽毛球運動員要打出高水平,必須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和體力,而良好的身體素質和體力,必須經過系統的全面的身體訓練和專項身體訓練才能取得。
還有:
身體的協調能力,代表人體不同部位協同配合完成身體活動的能
力,是肌肉神經系統、時間感覺、空間感覺、以及環境觀察與適
應調整能力的綜合表現。因此,一個人的智力、心理特徵、基本
運動素質、以及觀察是否敏銳等,都顯著影響協調能力的整體表
現。
一般來說,漸進式的協同練習(由單一肌群或關節的活動,演進
到多肌群或多關節參與的活動)、對稱性的變換練習(交替採用
左右手、身體方向的變 換、肢體配合的變換、活動速率的變換
、力量大小的變換等)、難度改變的練習等,都是養成身體協調
能力的有效方法。
G. 如何鍛煉協調能力
1.縱跳:雙腳並攏手彎向上跳。 2.前後跳:方法要領同上,但向前與後跳。 3.側跳:方法要領同上,但向左與右跳。 4.方形跳:方法要領同上,但向方形位置跳。 5.轉向跳:方法要領同上,但跳起後轉向180度著地身體與雙手要去維持平衡,可向左與向右跳。 6.跳躍轉向:方法要領同上,但是以單腳跳。 7.側向交叉步:有左交叉與右交叉兩種。 8.手腳反向動作:單腳立雙手與提起腳作方向相反。 9.站蹲撐立:先站立後蹲,然後雙手撐地雙腳向後蹬直,雙腳再收回原地,最後站起。 此為一組循環。其它有10.陀螺翻滾、11.左腳內曲用右手碰、12.持球8字擺振、13.站立拋接球、14.坐拋接球、15.拋球向前後跑向前接球、16.蹲互推、17.站立跳起互推、18.站蹲撐立接球、19.坐蹲立接球、20.翻滾接球等。 當然,協調性訓練在於要求速度與時間和動作之配合下完成,亦即動作越復雜學習效果越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