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做代謝組學檢測的血液樣本怎麼採集與前處理
採集:
由於生物樣本通常採用組內平行樣本,不可避免的會由於時間、環境等因素產生「個體差異」,所以在採集動物血液時需要使用麻醉劑以減少採血過程中動物的疼痛感、不適感、創傷性,以減小應激反應造成的代謝物的變化、盡量縮短採集時間、保持一致的採集部位等細節問題;另外也考慮到樣本採集或制備的原則和易實現性,操作應具有簡便性和可重現性。
從生物體內採集出的血液首先會收集到專用容器,如動物實驗使用注射器取血後可以直接存儲在EP管內或采血管中,但若是從醫院檢驗科採集的血液會首先存儲在專用的真空采血管內,管內分別含有不同種類的抗凝劑、促凝劑等成分,適用於不同檢測項目,例如血清和血漿的生化試驗、免疫試驗、凝血試驗、紅細胞沉降率試驗、血常規檢測、血糖檢測等。常用的抗凝劑有EDTA、檸檬酸鈉、肝素鈉、肝素鋰,這些成分在與血液混合時不可避免地會產生基質效應,如促進或抑制血液中的細胞代謝、酶代謝,造成血液中小分子的種類和含量變化。有學者在血液與抗凝劑/促凝劑的相互作用方面進行了研究,認為肝素鈉相比於其他抗凝劑,與血液混合後引起的基質效應較弱,產生的雜質較少,並且也滿足重現性要求,在代謝組學研究中若使用氣質聯用或高分辨的液質聯用作為主要分析技術,建議選擇含有肝素鈉作為抗凝劑的采血管儲存離體血液。
前處理:
血液中含有血細胞,在采血後血細胞仍有短時間的存活,所以在採集血液樣本後需要盡快分離血細胞,例如高速離心可以將微小雜質及血細胞沉澱,減少離體血細胞的代謝造成的影響。若不需要第一時間進行分析,則應該盡快分裝,並儲存在-80℃生物低溫冰箱中。從微觀角度來說,借鑒化學反應速率常數隨溫度變化關系公式(阿倫尼烏斯公式),生物樣本的代謝活動與樣本所處溫度成正相關,在-80℃或液氮(-196℃)這種極低溫度下,血液中的酶或其他活性物質的活動才會減弱或停止,同時樣本中的水以晶體形式存在,減小了流動性,分子的傳輸性極大減弱,避免樣本變質或分解代謝,可保存數月數年。
血液樣本的前處理相比於尿液等其他類型的體液樣本,過程更多也更細致一些。原因是血液中含有的成分十分復雜,不同種類的化合物極性千差萬別,且存在種類較多、豐度較高的蛋白質成分,通常採用一定比例的有機溶劑進行渦旋震盪萃取(有機溶劑沉澱法),使極性和非極性小分子物質充分溶解在溶劑中,經高速離心後得到的上清液和下相為小分子萃取液,沉澱物質為蛋白及雜質成分。廣泛使用的溶劑包括甲醇、水、乙腈,其他如丙酮、異丙醇等等低極性和高極性的溶劑需要根據具體實驗需求而單獨定製設計。
總體而言,血液樣本的採集與前處理看似簡單,但過程中包含大量細節考慮與操作,應盡可能標准化,但一種方法不可能適用於所有實驗,需要圍繞實驗目的進行充分的個性化實驗設計,樣本的採集和前處理遵循易實現性、易重現性、多組分保留等原則,在生物樣本的來源、採集、前處理等源頭把關,保障實驗最終數據與結果的可靠性,經得起驗證。
② 液質聯用與質譜直接進樣的兩者的方法有區別么
這個氣的參數主要跟霧化有關,要使流動相或進樣液完全霧化就可以了.液質聯用開始時是否用的to waste,而進樣後to MS,因為液相有流動相的緣故,所以需要更大的氣速.直接進樣流速就比較低了.你可以觀察一下離子源的霧化狀況,只要能完全霧化即可.
③ 有哪位大俠做過植物激素ELISA測定,求助一些問題
拋開樣品的前處理環節,僅針對檢測的實驗簡單的說下:
1、ELISA方法的特點:前處理要求不高,操作簡便、檢測通量大,經濟實惠,不過誤差很大,這個誤差大的讓親手實驗的人都懷疑自己操作是不是出大紕漏了。ELISA需要購買試劑盒,一個盒子96孔,每個樣品至少要做3次重復佔用三個孔,加一個標曲至少用8個孔。一張板子最多檢測30個樣品,一個盒子按照1500元來算,每個樣品的檢測費用50元。如果是糊弄糊弄走一個實驗流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過去了,如果是真的想檢測下激素含量,或者希望發文章能被認可,請慎重選擇!
2、HPLC方法特點:前處理要求高、操作復雜,有HPLC儀器硬體要求,檢測通量小,對於含量較高的IAA、ABA,SA等激素樣品是個不錯的方法,推薦使用;但是對於含量較低的一類激素,如GA,SL,JA,BR等,用HPLC很難出峰,如果不想浪費時間和樣品,建議趁早換方法。HPLC的檢測成本毋容置疑,自己實驗室如果有設備,你就偷著樂,不過激素的液相檢測條件也較難摸索的。有些激素的標准品,價格也不菲。如果實驗室沒有HPLC設備,建議去商業公司做,每個樣品在500元左右,如果是大規模的測,價格可能有優惠。
3、液質聯用法特點:前處理要求非常嚴格,液質聯用的靈敏度非常高,檢測結果相對來說是最准確的、實驗操作復雜,設備要求高,成本高,特別是最近幾年新出的設備,動輒三四百萬,保養成本也很嚇人,不是土豪實驗室,真玩不起來!不過呢,確實是「檢測利器」,檢測精度甚至達到fg級別。前處理也很變態,這個實驗建議不要自己做,直接找商業化公司做就行。
④ 液質檢測中,萃取濃縮後,為什麼要凈化,凈化的目的是什麼
使用商品固相萃取小柱來進行樣品提取液凈化濃縮的方法。工作原理與柱色譜法相似。集萃取、凈化、濃縮於一步,具有縮短分析時間,降低成本,節省有機溶劑,可實現半自動化、全自動化操作。由於是商品化生產,固相萃取小柱規格統一,裝填均勻,操作方便,易於控制,所以該方法重現性好。
⑤ 液相色譜質譜聯用儀對進樣樣品前處理的要求有哪些
基本上跟液相色譜差不多,但是液質的靈敏度非常高,基質效應很強,所以進樣的濃度不宜過大,稍微有點基質干擾,就會影響定量,所以能凈化的盡量凈化處理,凈化效果不好,至少也得稀釋一下,以降低基質效應。
⑥ 求助:做液質為什麼重現性那麼差
前處理方法不適合,需要對前處理方法進行改進。如果是同一樣本連續進針,結果重現性都不好的話,就可能是液質的問題了,需要調諧查找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