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提壺揭蓋使用方法

提壺揭蓋使用方法

發布時間:2022-07-10 08:30:28

❶ 肺氣不足除運動外還有什麼方法

肺氣保持宣發、肅降的生理特性,就能完成主氣、行水和主治節的生理功能。
1、肺主氣 肺主氣,是指肺臟具有主管呼吸之氣和主管一身之氣的功能。所以《靈樞·本神篇》和《素問·調經論》都說「肺藏氣」。 《素問·五臟生成篇》說:「諸氣者,皆屬於肺」。
肺主氣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肺主呼吸之氣。 《靈樞·脈度篇》說:「肺氣通於鼻」。《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天氣通於肺」。說明肺是主管呼吸運動的器官,體內外氣體交換的場所。通過肺系,呼出體內產生的濁氣,吸入自然界的清氣,使體內外的氣體不斷地進行交換,維持著人體清濁之氣的吐故納新。所以《醫宗必讀》說:「肺葉百瑩,謂之華蓋,以復諸臟,虛如蜂窩,下無透竅,吸之則滿,呼之則虛,一呼一呼,消息自然,司清濁之運化,為人身之橐龠」 。二是肺主一身之氣:整個人體上下表裡之氣均為肺所主。這是由於肺與宗氣的生成相關。人體通過呼吸運動,把大自然清氣吸入於肺,又通過腸胃的消化吸收功能,把飲食物變化成的谷氣, 由脾氣升清,上輸於肺。清氣與谷氣在肺內結合,積聚於胸中的上氣海,便稱之為宗氣。宗氣上出喉嚨,以促進肺主呼吸運動;貫通心脈而布散於全身,供養各組織器官以維持它們的正常功能活動。這樣,肺就成了氣的大本營,起到主一身之氣的作用。所以《素問·六節臟象論》說:「肺者,氣之本」。
肺主氣的生理功能正常,則氣道通暢,呼吸均勻和調。但是,肺為嬌臟、不耐寒、熱、燥邪的侵犯,如果病邪犯肺,導致肺氣失於宣降,就會影響呼吸功能,出現胸悶、咳嗽,氣急、無汗等肺氣郁閉的病態。正如《素問·至真要大論》所說:「諸氣膹郁,皆屬於肺」。若肺氣不足,不僅會引起呼吸功能的減弱,而且也會影響宗氣的生成,則出現呼吸無力,或少氣不足以息,語音低微,身倦無力等氣虛不足的病態,勢必相繼出現。若一旦肺失去了呼吸功能,清氣不能吸入。濁氣不能呼出,宗氣不能生成,肺也就失去了主一身之氣的作用,隨著呼吸的停止,人的生命也就結束了。所以說肺主一身之氣,主要取決於肺的呼吸功能。
2、肺主行水 肺主行水,是指肺氣具有通調水道,推動水液輸布和排泄的功能,所以前入提出了「肺主行水」的理論。由於肺為華蓋,是臟腑中位置最高的一個器官,參與調節體內水液代謝,所以唐容川《血證論·臟腑病機論》說:「小便雖出於膀胱,而實則肺為水之上源」。
中醫學認為,體內水液的代謝,不僅與脾主運化,腎司開合相關,而且也與肺氣宣降有密切關系。所以,肺主行水這一功能,也是依賴肺氣的宣發和肅降來完成的。一是肺氣宣發,水精四布:水飲進入胃腸,通過「脾為胃行其津液」,水精便由脾上輸於肺,肺氣宣發而「水精四布,五經並行」,迅速地布散到全身。「若霧露之溉」以充養、潤澤、護衛各個組織器官,其中一部分被身體利用後的廢水和剩餘水分,也通過肺氣宣發,從呼吸、皮膚、汗孔蒸發和排泄於體外。二是肺氣肅降、液濁下行;肺氣肅降,促使上焦的濁水不斷下行到腎,通過腎的氣化作用,生成尿液,下輸膀胱,從而保持著小便的通利。肺主行水的這一過程,在《內經》里已經作了概括。 《素問·經脈別論》說: 「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這里所說的「水道」是指體內水液輸布和排泄的道路。 「通調水道」是指肺氣宣發和肅降,促使水道暢通,推動水液正常輸布和排泄的作用。肺氣宣發,則」水精四布,五經並行」而布散到全身;肺氣肅降,則促使在上焦的濁水下行,而「下輸膀胱」。
肺主行水,是肺氣宣發肅降在體內水液的輸布和排泄過程中起著通調水道的調節作用。若肺氣宣降失常,失去行水的職能,則可出現水液輸布和排泄發生障礙的病變。肺氣失於宣發,就會形成腠理閉塞而出現無汗、肌膚浮腫等肺氣失宣的病態;肺氣失於肅降,則可導致水道不通而出現小便不利、全身浮腫等肺氣不降的病態。這些現象,都是由於肺氣在調節水液代謝方面的功能障礙,而發生「上竅不通,下竅不泄」的病理變化。所以,發汗解表,宣通肺氣,從而使「上竅得通,下竅得泄」,所謂「提壺揭蓋」法,是中醫治療無汗而肌膚浮腫,或小便不利而全身水腫的常用方法
3、肺主治節 肺主治節,是指肺臟具有輔助心臟生血和行血,以治理調節血液循環的功能。所以《素問、靈蘭秘典論》說: 「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
肺能輔助心臟,主宰人體血液循環,具有治理調節功能,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肺朝百脈,助心生血:飲食進入胃腸,經消化吸收,水谷精微混入血脈歸心,上朝於肺,肺司呼吸,吐故納新,進行體內外的氣體交換後,復由肺灌注於心,生成新鮮血液,輸布全身,以供養各個組織器官,維持其正常功能活動。所以,王冰注釋《素問·經脈別論》「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時說:「言脈氣流運,乃為大經,經氣歸宗,上朝於肺」。 《靈樞·營衛生會篇》說「中焦……所受氣者,泌糟粕,蒸律液,化其精微,上注於肺脈,乃化而為血;以奉生身,莫貴於此」。二是肺主氣,助心行血:心肺同居膈上,心主血,肺主氣,兩者各有所司,但又是相互為用的。血液的循環運行,雖然依賴心氣的推動,但肺氣宣發與肅降也有輔助心臟以治理調節血液循環的作用。正如楊土瀛《直指方》所說:「氣為血帥,氣行則血行」。
肺主治節,是心血得以正常生成和運行的重要條件之一。若肺氣虛衰,氣虛不能助心生血,或氣虛不能助心行血,都可影響心主血的功能,出現生血和行血功能障礙的病變。例如:肺氣不足,運血乏力,引起血液循環淤阻,出現胸悶、短氣,心悸、唇舌青紫等氣虛血淤的病態,治療不單治心,治血,還須補氣、行氣,才能奏效。

如何運用水氣病發汗、利小便、逐水三大治法

發汗、利小便、攻下逐水為水氣病的三大治法。如水濕之邪偏於上、偏於表,則可用發汗法使邪從表而解。水濕之邪偏於下、偏於里,則可用利小便法使水濕從下而去。若水氣停積於里,證重屬實,且正氣未衰,用利小便法無效者,可用攻下逐水法,使邪從二便而去。發汗如越婢湯,利小便如蒲灰散,攻下如十棗湯。

❸ 中醫治療肝腹水有哪些方法

肝硬化按照西醫角度分為代償期肝硬化和失代償期肝硬化,以腹水為分界線,有腹水代表著肝硬化已經進入失代償期。

所謂肝腹水,就是腹內存有大量的液體,導致肚子會越來越鼓,就像是懷孕一樣,還可能會誘發多種惡性疾病,如肝性腦病、上消化道出血、肝腎衰竭、肝癌破裂出血等,是造成肝硬化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

王三虎講解·中醫治療肝硬化腹水有效嗎?

按語:肝硬化腹水是中醫內科四大難症「風勞鼓嗝」之鼓脹。我在小柴胡湯疏利三焦水道,五苓散化氣行水的基礎上酌加軟堅散結、活血化瘀、利濕退黃之品組成自擬方軟保肝利水湯,治療肝硬化以及肝癌腹水多年,確有一定療效。本案不但加入大量車前草,還加了「提壺揭蓋」之妙葯紫菀,實在是竭盡全力,不如此不足以保證不再放腹水。結果,天遂人願,自然要葯隨症減,進退有據。

(註:以上方葯需在專業醫師指導下使用)


最後王三虎主任說慢性肝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合理飲食及注意休息,以避免肝腹水的出現,而一旦出現肝腹水的症狀,應重視起來,積極到正規的肝病專科醫院詳細檢查治療,避免病情繼續惡化。

❹ 中醫治療肝腹水的方法

你好,中醫治療肝腹水的方法:腹水如果很多,需要穿刺抽取一部分,此外積極有效的抗腫瘤治療是關鍵,飲食上食物多樣化,營養葯均衡,忌硬食物或辛辣刺激食物,禁忌魚蝦蟹,牛羊肉,多食菌類食物,膳食要營養充足,清淡易消化為主,同時可以考慮抗腫瘤中醫葯灌注治療,抑瘤消瘤,副作用小,抗腫瘤的同時,控制腹水的再次生成,從根本上減輕患者的痛苦,有效的控制轉移復發。

❺ 氣血不足會影響排便嗎

易便秘的孩子,其病機多是肺脾氣虛。「肺主氣,司呼吸,主宣發肅降」,肺氣的宣發與肅降對體內水液的輸布、運行和排泄起疏通和調節作用。而肺又與大腸相表裡,通過經脈相互絡屬,即手太陰肺經絡大腸、手陽明大腸經絡肺。因此,大腸的傳導功能要依賴於肺氣的清肅下降。肺氣清肅下降,大腸之氣隨之而降,從而糟粕能下。如果肺失肅降,則大腸之氣亦不下降,故導致大便秘結。如果肺陰虧虛,津液不布大腸,大腸失卻滋潤,亦可導致便秘,養陰潤肺、條暢肺氣即可解除便秘。《醫經精義》曰:「理大便必須調肺氣也。」 脾主運化,括運化水谷精微和運化水液兩個方面。脾氣虛,運化不健,導致津液不走大腸,引起大便秘。
艾灸肺俞穴等能改善肺功能,有調補肺氣的作用。中醫的治療法則里有「提壺揭蓋」一法,是利用開宣肺氣的方法治療小便不利。調補肺氣治便秘也屬於此開上竅、通下竅的提壺揭蓋之法。
山葯薏米芡實粥健脾補氣血,中里老師指出是治療脾虛便秘的首選。百合性微寒,味甘微苦,入心、肺、肝經,有清熱、潤肺、止咳、寧心、安神、潤腸等功能。

❻ 請教專家

療便秘驗方

1 .白術散治療便秘 :取生白術適量 ,粉碎成極細末 ,每次服用白術散 10克 ,每天 3次。此法對虛性便秘療效頗佳 ,一般用葯 3~ 5天 ,大便即可恢復正常 ,大便正常後即可停葯 ,以後每星期服葯 2~ 3天 ,即可長期保持大便正常。

2.芍甘湯加味治便秘 :取生白芍 30克 ,生甘草 20克 ,枳實 15克 ,加水 2碗煎成大半碗 ,每天 1劑 ,分 2次服用。此方治療各種原因所致的便秘 9 5例 ,療效滿意。此法特別適用於老年、久病體弱的成人便秘患者 ,但孕婦慎用。

3.連翹治療便秘 :取連翹 15~ 30克 ,煎沸當茶飲 ,每日 1劑。小兒可兌白糖或冰糖 (不兌糖效果更好 )服用。持續服用 1~ 2周 ,即可停服。此方特別適用於手術後便秘、婦女 (妊期、經期、產後 )便秘、外傷後 (顱腦損傷、腰椎骨折、截癱 )便秘、高血壓便秘、習慣性便秘、老年無力性便秘、腦血管病便秘及癌症便秘等。

4.車前子治療便秘 :每日取車前子 30克 ,加水煎煮成 150毫升 ,每日 3次 ,飯前服 , 1周為 1個療程。一般治療 1~ 4個療程即可痊癒。服葯期間停服其他葯物。本方不僅可以治療便秘 ,而且還有降血壓作用 ,特別適用高血壓而兼便秘患者。另外 ,以車前子為主治療糖尿病便秘患者 ,均有明顯的近期、遠期療效。

5.昆布治療便秘 :昆布 60克 ,溫水浸泡幾分鍾 ,加水煮熟後 ,取出昆布待適宜溫度 ,拌入少許姜、蔥末 ,加鹽、醋、醬油適量 , 1次吃完 ,每天 1次。

6.生甘草治療便秘 :取生甘草 2克 ,用 15~ 20毫升開水沖泡服用。每日 1劑。本法專治嬰幼兒便秘 ,效果滿意 ,一般用葯 7~ 15天即可防止復發。

7.胖大海治療便秘 :取胖大海 5枚 ,放在茶杯或碗里 ,用沸水約 150毫升沖泡 15分鍾 ,待其發大後 ,少量分次頻頗飲服 ,並且將漲大的胖大海也慢慢吃下 ,胖大海的核仁勿吃 ,一般飲服1天大便即可通暢。

8.蒲公英治療便秘 :取蒲公英干品或鮮品60~ 9 0克 ,加水煎至 100~ 200毫升 ,鮮品煮 20分鍾 ,干品煮 30分鍾 ,每日 1劑飲服 ,年齡小服葯困難者 ,可分次服用 ,可加適量的白糖或蜂蜜以調味。

9 .桑椹子治療便秘 :取桑椹子 50克 ,加水500毫升 ,煎煮成 250毫升 ,加適量冰糖 ,以上為 1日量 , 1日服 1次 , 5天為 1個療程。

10.決明子治療便秘 :取決明子 20克 ,放置茶杯內 ,以白開水沖浸 ,如泡茶葉一樣 , 20分鍾後 ,水漸成淡黃色 ,香味四溢 ,即可飲用 ,喝完葯液後 ,再加 1次開水泡飲。

王琦教授治療便秘的思路和經驗

便秘是指大便秘結不通,排便時間延長,或欲大便而艱澀不暢的一種病症。便秘可作為主要症狀出現,亦可並發於其他疾病之中,是臨床較為常見的病症。筆者隨王琦教授學習多年,先生於臨證之時常有教誨,於便秘一症應辨體與辨證相結合去論治,不可一見便秘不分男女長幼,一概峻攻或增液。現將先生對便秘一症的論治特點介紹如下,供同道參考。

1 辨體論治

辨體是中醫學對疾病診斷、治療的特色之一。不同的體質對疾病的形成、發展和治療都會產生不同的影響。不同性質便秘的形成與其人體質特徵有著密切關系,而不同的體質特徵對便秘的治療、辨證用葯也產生重要的影響,對便秘的論治,首先應辨別其人之素體,如其人素體陽盛,加之恣飲酒槳,喜食辛辣厚味,則易形成胃腸積熱、燥熱內結,對此則應治以清熱通便,常用麻子仁丸加減;若其人素體陽虛,則易陰寒內生,凝陰固結,陽氣不通,腸道傳遞不利,則應治以溫陽散寒通便,方用濟川煎加減。方中肉蓯蓉補腎潤腸,仙靈脾補腎助陽,當歸養血潤燥。若其人素體痰濕壅盛,加之喜食肥甘厚味,痰濕內生,阻滯氣機,胃氣不調,脾陽不振,致大腸傳導失常,則應健脾化痰,祛濕通便,其本在脾腎,其標在痰濕阻滯。臨床常用滌痰湯加減,方中以半夏、膽南星、陳皮燥濕祛痰,黨參、茯苓、甘草健脾益氣,枳實、竹茹和胃降逆,石菖蒲祛痰醒脾。臨床還應辨證加減。如痰濕體質挾瘀血,可加蒲黃、丹參、當歸等,若氣滯甚者可加厚朴,痰濕甚者可加白芥子、炒萊菔子,脾虛濕甚者可加蒼白術。若素體氣血虧虛、陰液不足者,其人便秘則多因臟腑失於濡養,津液不足,無以滋潤腸道致腸道乾燥而便秘,對此則多治以養血益氣,滋陰通便。臨床多用四物湯合增液承氣湯加減,如氣虛甚則加補氣葯生黃芪、黨參等,如血虛甚則加重當歸、生黃芪的用量,亦可加阿膠、熟地等。另外由於滋陰葯多用易有礙脾胃,故應加行氣健胃之品。不同性別、不同年齡段的人,其體質狀況不同,其人便秘之成、便秘之治亦不同。如年老之人,其便秘之成多以虛為主,多因脾腎陽虛,津液不足,運化乏力,故其治則多以滋腎健脾、補氣養血、潤腸通便。先生臨床喜重用肉蓯蓉補腎陽、益精血,潤腸通便。小兒為純陽之體,由於現今飲食結構的變化,如過食高熱量、高脂肪食物,使得目前臨床小兒便秘的形成具有明顯的特徵,即多有熱積、脾胃燥熱,對此先生喜用蘆薈丸加減,以泄其脾熱,通其燥結。婦人體質特徵多柔弱,加之經孕產乳的生理特性,宜致氣血津液不足。故婦人便秘之治則多以補氣生血、滋陰潤燥通便為主。臨床還應視具體病情加減。總之,對便秘的論治辨體是一個重要環節,應在辨體基礎上結合辨證加減用葯,誠如《溫疫論·老少異治論》所雲:「凡年高之人,最忌剝削。設投承氣,以一當十;設用參術,十不抵一。蓋老年榮衛枯澀,幾微之氣血易耗而難復也,不比少年氣血生機甚捷,其元勃然。但得邪氣一降,正氣隨復。所以老年慎瀉,少年慎補」。

2 疏利三焦

大便難在《傷寒論》中論述頗多,僅專門條文就有21條,並提出「陰結」、「陽結」、「脾約」等病名。而大便鞭,有燥屎等在很多情況下即指大便難、不大便,所以三承氣湯證、大柴胡湯證中的不少條文有大便難,不大便。大便難臨床常被認為是陽明實熱,灼傷津液,津傷化燥,以致腸道失於濡潤所致。由此人們對仲景之三承氣湯使用較多,其聲名也得以「遠揚」。以致有時臨床不辨患者之證候,不察其人之體質,一俟有大便難,便予承氣之類。仲景之所以對大便難有諸多論述,且備有多種方劑,即在於大便難有不同的成因,其人有不同的證候。應辨證施治,辨體論治。先生常告誡我們,學習《傷寒論》不僅在於熟背條文、方劑,更應領會這種辯證思想和思維方法。如先生臨床有時用小柴胡湯加減治療大便難,似不合常理。而仲景對此早有論述。如「陽明病,脅下鞭滿,不大便而嘔,舌上白苔者,可與小柴胡湯,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調和,身氵戢然汗出而解。」此大便難乃因陽明病,熱郁胸脅,肝膽不疏,三焦氣機不利,所以脅下痞滿,肺與大腸相表裡,上焦肺氣不得宣通,津液不下則下焦大腸傳導失常,故不大便。中焦胃失和降而嘔,此正是小柴胡湯清解疏利方可治。小柴胡湯清解表裡,疏利三焦。疏上焦則肺氣宣通,疏中焦則胃氣和降,中上得通,津液得下而下焦得利,便難自解。另如婦人產後常出現的三大症之一,大便堅,嘔不能食,亦以小柴胡湯主之。此則因血虛津虧,陽氣偏盛於上,胃失和降,津液下虧,腸道失潤所致,用小柴胡湯扶正達邪,疏利樞機。從而使氣機調暢,陰陽相合則諸症自解。先生臨床治療大便難亦常強調這種提壺揭蓋的思想。如先生臨床常在辨證基礎上加杏仁,或囑服杏仁露。杏仁既可宣肺以利下通,又可潤腸。所以說對大便難的論治,注意辨體與辨證相結合是非常必要和有臨床價值的。對小柴胡治療大便難應立足於臨床具體證候情況和體質特徵,對那些燥結症狀不明顯、白虎湯證未成、熱郁胸脅所致的大便難即可用小柴胡湯清解疏利。小柴胡湯的臨床使用范圍非常廣泛,對其使用,先生主張不應囿於少陽症,更不能將小柴胡湯與少陽症等同。應從仲景原文及其使用范圍、組方配伍上去理解小柴胡湯的功用。至於在小柴胡基礎上加減運用則更為靈活,涉及內、外、婦、兒、五官等各科,國內外臨床資料多有報道〔1〕。

3 健脾助運

便秘雖屬大腸傳導功能異常,但與脾胃功能密切相關。尤其是一些習慣性便秘的患者,有些人可數日甚至一周不排便而並無明顯不適症狀。這些人多因其脾胃功能虛弱,傳送乏力,而機體似乎也適應了這種延遲。但這類習慣性便秘對人體極為不利,如長期便秘可造成頭痛、頭暈、食慾減退、心煩失眠,誘發肛裂、痔瘡、息肉、脫肛等,老年患者可加重冠心病、高血壓病,甚可猝死。仲景名方炙甘草湯用於治療「傷寒,脈結代,心動悸」,對於方中麻仁一葯之功用有多種解釋,多認為是復血脈。先生則認為該證之成多由於其人氣血不足,易致大便難,麻仁之用在於潤腸通便,以防大便難而加重病情,此方為仲景用此葯之高妙之處。對於這種素體脾胃虛弱,運化傳輸功能弱的患者,先生臨床喜用《脾胃論》之枳術丸(枳實、白術、荷葉)為基礎方,且常加大白術用量,可用至20~30 g。先生言白術微辛,苦而不烈,其力補多於散,有較好的健脾和胃之功,脾健胃和,脾升胃降則運化功能正常。且白術主要成分含揮發油亦有利於大便排泄。臨證時常視患者體質及辨證情況加減化裁。氣血虧虛者加肉蓯蓉、當歸、火麻仁等。對老年患者,先生則喜用肉蓯蓉,用量可在30~40 g;對有明顯燥熱內結者,先生喜用枳術丸合增液承氣湯治療;對有明顯的脾胃虛弱,中氣不足者(如胃下垂),先生則用枳術丸合補中益氣湯治療,取其塞因塞用之意。

4 行氣通腑

便秘較重,且病情嚴重者,病人不僅痛苦異常,而且還會引發其他疾病,甚至導致死亡,如誘發冠心病等。對此種急症,則應急則治其標。如糞嵌塞,即較多量堅硬或粘膩的糞塊停滯嵌塞在直腸壺腹內,病人常見有直腸部脹痛難忍伴見煩躁不安,精神異常痛苦。對於此類急症則應採取應急措施,先穩定病人情緒,避免急躁,可用開塞露塞肛、灌腸。但這種瀉劑如酚酞、液體石蠟、甘油等,不宜經常使用,以免干擾腸道正常活動和吸收功能,同時這種瀉劑還可導致腸壁神經感受細胞應激性降低,致使以後腸道內有足量的糞便也不產生正常蠕動和排便反射,久之可形成對瀉劑的依賴性。先生對一些腸蠕動功能差而致腹脹、便秘者,則多在辨證、辨體論治的基礎上,加用檳榔、枳殼以除氣行滯。現代葯理研究亦證實其有良好的健胃、促進消化液分泌和胃腸蠕動的功能。有助於減輕腸內異常發酵和促進炎性滲出物排出。對消化不良、脘腹脹滿、大便不利者有較好療效。相當於西葯之胃腸動力葯。對麻痹性腸梗阻,先生則用張錫純之萊菔子湯,煎湯一大杯,頓服之;對症狀較重者加蜣螂。《本草綱目》認為萊菔子有:「治痰,消食,除脹,利大小便,止氣痛」之功。《滇南本草》則雲其有:「下氣寬中,消膨脹,攻腸胃積滯,治痞塊、單腹疼。」張錫純則指出 :「萊菔子,無論或生或炒,皆能順氣開郁,消脹除滿,此乃化氣之品,非破氣之品。」蜣螂則有通胃腸燥結之功。

5 關於「脾約」的討論〔1〕

先生對《傷寒論》第247條關於「其脾為約」是否為「胃強脾弱」提出自己獨特的見解,因與目前很多學術觀點不同,且麻子仁丸為臨床治療便秘的常用方劑,故列於下以啟發臨床思路。供參考。

對脾約的認識,歷代醫家見解不一。自成無已提出「胃強脾弱」後,各宗其說,目前此說仍被多數人採用。先生認為應從如下幾個方面來認識。

(1) 脾與胃生理關系:脾與胃相表裡,胃之受納,脾之運化,脾胃相合,共同完成飲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水谷精氣之輸布,胃降則糟粕得行,脾升精氣得以上輸。胃為陽腑,喜潤惡燥,脾為陰臟,喜燥惡濕,二者升降相因,燥濕相濟,才能維持正常生理功能。二者喜惡各異,患病也各有特點,胃病多燥熱,脾病多寒濕;胃燥過盛則便結為患,脾虛濕盛則腸鳴泄瀉。所謂「濁氣在上,則生月 真脹,清氣在下,則生飧泄」。

「胃強」與「脾約」:「浮則胃氣強」中之「強」非指胃氣之強,這與太陽病「衛強」非指衛氣強盛而是表邪束表,胃氣抗爭病理反映一樣,「胃強」是胃熱亢盛的病理概念,是對胃熱亢盛的病理描述,原文中並沒有脾虛證候的描寫,所謂「脾弱」之說不好成立。仲景之言「其脾為約」,並未言脾弱。約為約束之意,是指胃熱亢盛,反制其脾,阻遏脾為其行輸津液,即胃之邪熱限制、阻遏、約束了脾為其行輸津液,限制、阻遏、約束了脾的正常轉輸功能。

(2) 關於脾約便硬的形成:條文中「趺陽脈浮而澀」,隱含脾約病機,而「浮則胃氣強,澀則小便數」則進一步表明,浮為胃熱盛,澀為津液不足,因胃熱盛,津液不足才使脾的轉輸津液功能受到限制和約束。脾將有限津液但輸膀胱而見小便數。而因胃的燥熱不能潤腸道而大便硬,這正是「浮澀相搏,大便則硬」之義。胃熱亢盛,津液不足作為脾約的病機,二者不可或缺。再者,從其主方麻子仁丸組方來看,既有瀉熱通腑之小承氣,又有益陰潤燥之品,亦佐證此點。

綜上,先生認為,凡屬胃熱亢盛,制約脾之輸津功能、反過來又加重胃燥之成的津虧便硬均可稱為脾約證。其病在胃而不在脾,是實證而非虛證。麻子仁丸瀉其「胃強」潤其腸燥,並非扶脾之劑。故不宜將「脾約」解為「脾弱」。因此,對麻子仁丸的應用就應有所區別。由於受「脾弱」之說的影響,目前臨床把老年體弱、津虧血枯,甚至脾虛氣弱之便秘當「脾約」之證,以麻子仁丸治之,這違背仲景用此方的原則。根據以上觀點,該方是治胃燥便結而非治脾虛方劑。故凡胃熱燥盛,大便燥結,又非大承氣峻下所宜者,津虧血枯,或脾虛氣弱所致便秘(所謂老年性、習慣性便秘)均非所宜。誠如惲鐵樵所雲:「麻子仁丸之用,自較承氣為平善,然必用之於陽證。若陰證誤施,為害亦烈。」

治療便秘的新觀念

便秘是一種十分常見的病症,在人的一生中,幾乎每個人都曾患過便秘。在兒童和中青年中,便秘患病率為5%~15%,中老年患病率為20%~35%,8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患病率高達80%,長期卧床的老人,便秘患病率甚至達95%以上。以往治療便秘的方法多半是以瀉為主,瀉劑雖然可以通便,但用葯之後往往又出現繼發性便秘。同時,瀉葯可使身體丟失大量水分和電解質,容易引起機體的水和電解質紊亂。我們醫院每年都收治大量老年患者,在這些患者中,許多人長年受便秘之苦,迫切需要療效可靠又無毒副作用的通便葯物。我們通過大量葯物篩選和臨床觀察研究,研製出對便秘有良好療效的純中葯制劑便通膠囊。

便通膠囊中含有健脾類、補腎類和理氣類中葯,針對患者的局部症狀和整體狀態,從補氣、運化、推動、潤滑、調理五個方面對便秘進行綜合治療,形成治療便秘的新觀念。

補氣:便秘患者,尤其是中老年便秘患者,往往都有氣血不足,因而出現排便無力,雖有便意但排便十分費力。便通膠囊中的中葯具有調暢氣機的功效,能明顯提高大腸的推動力,使糞便容易排出。

運化:便通膠囊選用健脾益胃的白術,白術能明顯增強胃腸的分泌功能和蠕動功能,使胃腸系統的津液分泌旺盛,提高了消化系統的運化功能,使身體後天的正氣得到扶持,不僅能通便,而且能幫助消化。

推動:便通膠囊還具有良好的腸道推動作用。通過大量的葯理和臨床研究,我們從中葯中提取了一種腸功能調節因子(CRF)。CRF不僅能提高小腸的消化運能,促進小腸對各種營養的吸收,而且能使大腸保留較多的水分,使糞便的便質變軟,同時,它還能刺激腸壁的末梢神經絲,增加腸管的收縮功能,使糞便輕松排出。

潤滑:便通膠囊的潤滑功能與常用的通便潤滑劑(如液體石蠟、開塞露等)不同,該葯中選用肉蓯蓉,不僅有潤腸作用,而且還有補腎養血的作用,有利於增強患者體質。

調理:從以上幾種功能可知,便通膠囊不僅能助患者輕松排便,而且具有良好的調理功能,使機體恢復並保持陰陽平衡、氣血旺盛。由於機體的正氣上升,全身的各種生理機能也隨之升高,這樣就能從根本上解決便秘問題。

總之,該葯兼顧了行瀉通便、生津補益,既有一定的下瀉功能又有較好的補益作用,做到了「瀉不傷正,補不滯塞」,因而對便秘有良好療效。

❼ 七竅九孔是什麼意思

七竅指頭面部七個孔竅(眼二、耳二、鼻孔二、口)加上排泄的兩個出口,合起來就是七竅九孔。

1、目

目在面上部眼眶窩內,左右各一,為視覺器官,它包括眼球和眼副器兩個部分。眼目有病可以影響其它臟腑,其它臟腑有病也能影響到眼目。如:青光眼可引起頭疼,肝火盛可引起目赤腫痛。所以眼目也是臟腑病變的反應部位。因此,有人說目是肝之苗。

2、鼻

鼻在面部中央,分外鼻、鼻腔、鼻旁竇三部分。鼻為嗅覺器官。主嗅覺。它又是呼吸的門戶,還能對吸入的空氣起凈化,濕潤和加溫作用。也可輔助發音。鼻有病可影響肺和其它器官,肺有病也能影響到鼻。所以說,鼻是肺之苗。

3、口

口是消化管道的開口。它有咀嚼和吞咽的功能。口唇內含豐富的微細血管,一般呈紅色。當機體缺氧時口唇發紫稱為發紺。脾虛口唇發白,唇焦而干為脾有熱積。口為脾之苗。

4、耳

耳在頭顱兩側,耳是聽覺器官,主聽。腦病反應在耳上,所以,耳為腦之苗,或謂腦開竅於耳。如:腦萎縮可見耳背,耳聾。頭火盛可見耳鳴。

(7)提壺揭蓋使用方法擴展閱讀

一般來說,孔竅宜通不宜塞,塞則升降出入受阻而發病。

由於上下孔竅之間相互關聯,所以如果有以下竅閉塞不通為主的病症,可用宣通上竅的方法通下竅。

比如之前提過的「提壺揭蓋法」,用於小便不通,或大便秘結難下,使用利水、通下的葯又無效時,可以加一兩味宣通肺氣的葯,比如紫蘇葉、桔梗、薄荷、杏仁等,疏通上竅,則下竅可通。

人體中,氣機是流動的,但下竅不通,則氣滯不流,上竅肺氣一開,氣則流動,下竅即開。

❽ 提壺揭蓋在中醫裡面是什麼意思啊

提壺揭蓋,治療法則之一。指用宣肺或升提的方法通利小便的一種借喻。肺與脾腎三焦膀胱等臟器分司水液代謝,維持水道的通調。肺主氣,為水道的上源,在肺氣閉阻,肅降失職,影響其他臟器的氣化失司的情況下,可出現喘促胸滿、小便不利、浮腫等症,治療應先宣發肺氣,肺氣得宣,小便得利,故喻為提壺揭蓋。
望採納

❾ 請問什麼是提壺揭蓋法

你不是不會用搜索吧?還是有特殊情況?網路一下就有答案啦。
我復制一段給你看看。

中醫的治法有許多有趣的比喻,比如有一種中醫熟知的「提壺揭蓋」法,就是用打開壺蓋,放進空氣,以利壺中水從壺嘴暢快地流出的形象,來說明使用宣肺或升提的方法通利小便的一種借喻。

這種治療小便不暢甚至不通的方法,不是使用通利小便的利尿葯,而是使用宣肺的葯物,在常人看來有些不可思意。原來中醫認為:肺與脾、。腎、三焦、膀胱等臟器分司水液代謝,維持水道的通調。肺主氣,為水道的上源,在肺氣閉阻,肅降失職,影響其他臟器而氣化失司的情況下,可出現喘促胸滿、小便不利、浮腫等症,治療應先宣發肺氣,肺氣得宣,小便得利,故喻為提壺揭蓋。

清代名醫張志聰治療一個患水腫而癃閉(小便不通)的病人。這個病人在此之前,已看過不少其他醫生,那些醫生大多使用八正散等利小便的方葯給病人,反而越治小便越不通,腫也越來越嚴重了。張志聰果然與眾不同,他以防風、蘇葉、杏仁各葯等分為劑,水煎後溫服,使病人出汗,小便即通,水腫全消。防風、蘇葉、杏仁是宣通肺氣的葯,肺氣一宣暢,水道通調,小便自然就通了,水腫也就消了。

著名老中醫趙紹琴曾講述了兩個病例,一個是在十年浩劫之初,趙紹琴被關進了牛棚,剝奪了診病處方的權利。一日,有病人偷偷找到他,說患尿閉多日,經多方治療未效,依賴導尿管導尿,十分痛苦。請趙醫生救他一命。趙紹琴私下為他口授一方:蘇葉、杏仁、枇杷葉各10克,水煎服,囑其院外購葯,以免節外生枝。事後病人專程前來告知,葯後小便即通,花費不過兩角錢。

另一個病例是在1990年初秋,一個在美國的朋友打來長途電話,說他夫人產後尿瀦留,住院治療10餘日,花費美金已逾萬元,仍不見效。不得已而求助於祖國的中醫葯。趙紹琴在電話中告訴他,可花一角錢購一味蘇葉,每日煎湯代茶頻飲。兩日後朋友來電話說,病人服葯後小便即利,痊癒出院了。

不僅是在利小便方面,治療便秘,中醫有時也採用提壺揭蓋法。這種方法一般適用於氣機郁滯型的便秘。此型便秘前人多以六磨湯(檳榔、沉香、木香、烏葯、枳殼、大黃)為主方,但由於有些病人便秘日久,津液已傷,方中大黃損傷津液,大便更秘。以提壺揭蓋法則順氣行滯,升清降濁,開上竅,通下竅,常用方劑有《和劑局方》中的蘇子降氣湯(蘇子、半夏、前胡、厚朴、橘紅、當歸、甘草、肉桂或沉香),可酌情加入萊菔子、栝樓、枳殼、杏仁。

水壺的壺蓋上有個小汽孔,如果小孔被塞住,則壺內的水就倒不出來了,這時把壺蓋打開,就可使水流如注了。中醫學認為:在人體內,肺的位置最高,就好像一個蓋子,所以中醫又稱肺為「華蓋」。上面的蓋子塞緊了,上下氣機不調暢,下面的水液也就出不了體外,從而形成水腫、小便不利、甚至大便閉塞之症。所以只要宣通肺氣,肺氣肅降,氣機通暢,就能使水液通利、二便通順。這種治療方法被稱為「提壺揭蓋」之法。

閱讀全文

與提壺揭蓋使用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摩托車前叉連接方法 瀏覽:425
交流和直接的電流計算方法 瀏覽:463
龜田鍛煉身體的方法 瀏覽:764
曾仕強怎麼使自己開悟的方法 瀏覽:249
大拇指甲溝炎治療方法 瀏覽:909
高中數學解題方法技巧匯總 瀏覽:328
u盤擴展內存方法手機 瀏覽:34
除蟎包的最佳方法 瀏覽:22
瓷磚魚池漏水最簡單的補漏方法 瀏覽:14
智能化方法如何幫助開發軟體 瀏覽:360
卷閘門的開關安裝方法 瀏覽:793
汽車紐扣電池的安裝方法 瀏覽:890
鬥地主快速學會的方法 瀏覽:877
鋼梁安裝方法如何做撓度實驗 瀏覽:226
砂礫壓實度檢測方法 瀏覽:898
黑底白字解決方法 瀏覽:741
杭州電腦數據恢復方法 瀏覽:491
皮沙發的異味處理方法視頻 瀏覽:626
快速緩解頭痛的6個方法圖片 瀏覽:662
清除體內的氣有哪些方法 瀏覽: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