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哪幾種
日光消毒法、煮沸消毒法。
1、日光消毒法
日光中的紫外線具有良好的天然殺菌作用,只有當物品直接暴露在陽光下6小時,且不與玻璃窗分離時,才能達到消毒的目的。所以兒童的枕頭、床上用品、毯子、棉褲、毛衣、玩具等經常能暴露在陽光下,以減少細菌繁殖,避免病原菌侵入人體。
當暴露在陽光下時,應注意翻轉動物產品,使各方面都能直接暴露在陽光下,起到消毒作用。
2、煮沸消毒法
煮沸消毒法主要適應於小兒的食具,也適用於煮沸用具,如瓶、筷子、湯匙、紗布、毛巾等。該方法簡單可靠。通常情況下,在消毒前,器具或器皿要浸泡在水中並煮沸20-30分鍾。
如果是結核病、傷寒、病毒性肝炎等患者的器具或殘留物,可採用煮沸消毒法,煮沸30分鍾以上後,即可起到消毒殺菌的作用。
(1)各種消毒方法大全圖片擴展閱讀:
消毒注意事項:
第一是選擇無毒、無殘留、無腐蝕性的消毒劑;
第二是殺菌效果,最好是廣譜、高效的消毒劑;
第三是考慮使用成本,使用方便等問題。選擇消毒劑時要選擇包裝上有衛生行政部門消毒產品批准文號(衛消准字)、有效期和廠名廠址的產品,這樣的產品經過了國家審批,消毒效果和安全性都有充分保證。
❷ 常見消毒清潔方法有那4種
1、做好手消毒
在流動水下,淋濕雙手取適量洗手液(肥皂),均勻塗抹至整個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縫。認真揉搓雙手至少15秒,注意清洗雙手所有皮膚,包括指背、指尖和指縫。在流動水下徹底沖凈雙手,擦乾,取適量護手液護膚。注意擦乾宜使用紙巾。
如果沒有流動的水,可以使用含酒精消毒產品清潔雙手。75%酒精可滅活病毒,含酒精消毒產品可以作為肥皂和流水洗手的替代品。
2、外套衣服
回家以後外套直接掛在門口,把外面穿的衣服和家裡穿的衣服分開。如果感覺到外套可能被污染,比如接觸了一些有可疑症狀的人,這種情況下需要對外套進行消毒處理。
盡量選用物理消毒,如果物理消毒不行才選用化學消毒。比如衣服只要耐高溫,就可以選用56攝氏度30分鍾這種方式消毒。如果有烘乾機,也可以把溫度調到80度以上,烘乾20分鍾也可以達到消毒作用。
3、手機
建議外出回到家後可以關閉手機電源,等手機徹底冷卻之後,沾取適量75%的酒精或者使用對電子產品沒有損害的消毒產品,包括用消毒紙巾擦拭手機表面,並做好手衛生。如果外出期間沒有使用手機,就沒有必要對手機表面進行消毒。
4、鑰匙
鑰匙可謂是人類最親密的「伴侶」,它與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密切相關,但它也是各類病毒、細菌生存繁衍的「風水寶地」,鑰匙可以每日用葯皂在洗手時一同清洗,或與其他需要消毒的物品一道放入500mg/L的含氯消毒劑中浸泡30分鍾左右,然後用清水沖洗干凈。
5.鈔票
鈔票盡量不要散在口袋裡或者桌面上,平時放進錢包里,摸過鈔票的手要清洗干凈,盡可能多用手機支付。
接觸鈔票的人員,在飯前、入廁前後應用肥皂、流水洗凈雙手;沒有洗手之前最好不要用手揉眼睛、掏鼻孔、摸臉等;更不要在接觸鈔票時用手抓食品吃;以減少鈔票的污染與傳播疾病。同時,應採取必要的預防措施。
6、手提包
手提包可在回家後用75%的酒精進行擦拭,然後懸掛晾乾。
❸ 實驗室常用的消毒和滅菌方法有哪些呢
消毒:煮沸消毒法 巴氏消毒法
滅菌:灼燒滅菌 乾熱滅菌 高溫蒸汽滅菌
❹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哪幾種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三種,即物理消毒法、化學消毒法、生物消毒法。
(1)物理消毒法
指用物理因素殺滅病原微生物及其他有害微生物的方法。包括自然凈化、機械除菌、高熱滅菌和太陽光照射等。
(2)化學消毒法
指用化學葯品進行的消毒方法。
(3)生物消毒法
指用微生物發酵所產之熱達到消滅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❺ 常用的滅菌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滅菌方法有:
1、熱滅菌法
熱滅菌法利用高溫使微生物細胞內的一切蛋白質變性,酶活性消失,致使細胞死亡。通常有乾熱、濕熱和間歇加熱滅菌等法。
2、乾熱滅菌
火焰灼燒法或烘箱內熱空氣滅菌法稱為乾熱滅菌法。把金屬器械或洗凈的玻璃器皿放入電熱烘箱內,在150~170℃下維持1~2小時後,可達到徹底滅菌(包括細菌的芽孢)的目的。
3、濕熱滅菌
因最早由法國微生物學家巴斯德用於果酒消毒,故名。這是一種專用於牛奶、啤酒、果酒或醬油等不宜進行高溫滅菌的液態風味食品或調料的低溫消毒方法。
滅菌的原則:
重復使用的診療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後應先清潔,再進行消毒或滅菌。被朊病毒、氣性壞疽及突發不明原因的傳染病病原體污染的診療器械、器具和物品,應執行WS/T 367第11章的規定。
耐熱、耐濕的手術器械,應首選壓力蒸汽滅菌,不應採取化學消毒劑浸泡滅菌。環境與物體表面,一般情況下先清潔,再消毒;當受到患者血液、體液等污染時,先去除污染物,再清潔與消毒。
醫療機構消毒工作中使用的消毒產品應經衛生行政部門批准或符合相應標准技術規范,並應遵循批准使用的范圍、方法和注意事項。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滅菌
❻ 常見清潔消毒方法有哪四種,各種方法適用於哪種物品
常見清潔消毒方法有四種,各種方法使用如下:
1、酸鹼類消毒劑
市場上主要的氧化類消毒劑 該類消毒劑均為高效、廣譜類滅菌劑,安全、快速、殺菌效果好、無殘留、使用方便,但個別產品不穩定、易分解、使用成本高、有味等。市場上主要的產品有二氧化氯、過氧乙酸、雙氧水等。主要應用與設備、管道、器具、空氣、食品、手等各個領域的消毒和滅菌。
2、氧化類消毒劑
市場上主要的醛類消毒劑 市場上主要的醛類消毒劑產品有甲醛、戊二醛、環氧乙烷等。主要用於醫療行業的器械表面和空氣的消毒,該類消毒劑不能用於食品領域的消毒。
3、醛類消毒劑
市場上主要的醇類消毒劑 醇類消毒劑的優點使使用方便、安全、快速、易揮發,缺點是使用成本高、缺點是使用成本高。主要產品乙醇、已丙醇等,主要應用於食品加工、醫療行業的工藝器具、器械、手等表面的消毒。
4、醇類消毒劑
理想的化學消毒劑應具備什麼條件 理想的化學消毒劑應具備以下條件:殺菌廣譜;使用濃度低;作用速度快;性質穩定;易溶於水;可在低溫下使用;不易受有機物、酸、鹼及其它物理、化學等因素的影響;對物品無腐蝕;無色、無味,消毒後易於除去殘留葯葯物。
無毒或毒性低,不易燃燒爆炸,使用無危險性;價格低廉;便於運輸,可以大量供貨。要滿足所有要求的消毒劑仍沒有發現,相對而言,二氧化氯是最符合理想要求的消毒劑。
(6)各種消毒方法大全圖片擴展閱讀:
使用原則
市場上消毒劑的品種很多,消費者一定要根據消毒對象的情況選擇不同的消毒劑,並嚴格遵照使用說明。如乳品企業中選用消毒劑時考慮到安全性能,首選無毒、無殘留、無腐蝕的消毒劑;其次是殺菌效果,最好是廣譜高效類的消毒劑。
再次是考慮使用成本,使用方便等問題。選擇消毒劑時要選擇包裝上有衛生行政部門消毒產品批准文號(衛消准字)、有效期和廠名廠址的產品,這樣的產品經過了國家審批,消毒效果和安全性都有充分保證。
❼ 客房常用的消毒方法有哪些
(1)對茶具、酒具的消毒方法:
①物理消毒法:
a.髙溫消毒:
髙溫消毒可分為煮沸消毒與蒸汽消毒兩種。其原理是在髙溫狀態下,細菌體內的蛋白質凝固致其死亡。.
煮沸消毒法是將洗刷干凈的茶具置於100度的沸水中煮15~30分鍾進行的消毒方法。此方法適用於瓷器但不能使用於玻璃器皿。
蒸汽消毒法是將洗刷干凈的茶具或酒具等放到氣箱中,蒸15分鍾進行的消毒方法,此方法適用於各類茶具、酒具、餐具的消毒。
b.干烤法:
干烤法是通過氧化將微生物細胞原生質破壞,致其死亡的一種消毒方法。目前客房樓層常用的消毒櫃多屬此類,它是採用紅外線照射滅菌的方法進行消毒的。將洗刷干凈的茶具放人消毒櫃中,然後將溫度調至120度,干烤30分鍾即可。
②化學消毒法:
化學消毒法能使微生物體內的蛋白質變性,干擾微生物的新陳代謝,抑制其快速繁殖,並且能夠溶菌。常用的化學消毒法是浸泡消毒法,必須先把化學消毒劑溶解,同時嚴格按比例調制好,才能發揮效用。濃度過高則易留下餘毒,傷害人體;濃度過低,則達不到消毒的目的。其操作方法是:將洗刷干凈的杯具分批放人消毒溶液中浸泡5分鍾,然後用清水沖凈並擦乾。
常用的化學消毒劑溶液有以下幾種:
a.氯胺T納。適用於客房內各種杯具的消毒,其對金屬器皿有褪色和腐蝕的作用。
b.漂白粉。配置濃度為3%、,攪拌均勻後即可使用。可適用於杯具、水果和棉製品的
消毒。
c.高錳酸鉀。配置濃度為0.5%。,可用於各種杯具和水果的消毒,浸泡時間至少5分鍾。
d.「84」消毒液:一種高效、無毒、去污能力強的消毒液。能快速殺死甲、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等。配置濃度為0.2%或0.5%,適用於茶具、酒具、傢具、水果等的消毒。
(2)客房房間的消毒:
①用葯物的水溶液擦拭客房內的設備和傢具,以達到消毒的目的。可用化學消毒溶液進行擦拭消毒。
②通風不但可以改變室內的空氣環境,而且可以防止病菌和蟎蟲等滋生,因此要注意改善客房的通風和空調效果,以保持良好的空氣環境。注意定期更換空調的濾膜。
③室外日光消毒:利用陽光中的紫外線作用,可以殺死一些病菌。所以,定期翻曬床墊、床罩、棉被,即可起到消毒作用,又可使其松軟舒適。
(3)衛生間的消毒:
①噴灑消毒法。可採用化學消毒溶液進行消毒,例如,用濃度為1%~5%的漂白粉澄清液或苯酚溶液,對衛生間的死角或衛生間進行噴灑。但應注意禁止將漂白粉和酸性清潔劑同時使用,以免發生氯氣中毒。噴灑消毒劑以採用快乾型為佳。
②紫外線消毒法。此法可用於衛生間的空氣消毒,只要安裝功率為30瓦的紫外線燈
管一支,燈距地面2.5m左右,每次照射2小時,即可使空氣中微生物減少50%一75%,有時能超過90%。
❽ 常見的消毒方法有哪些
以餐具為例:
1、蒸汽消毒:將餐具清洗干凈,按照大小擺放到一個干凈的大籠屜上,蓋上蓋子,加火蒸。當水沸騰後,再繼續蒸20~30分鍾,再將餐具自然冷卻。使用餐具時一定不要被臟抹布污染,使得餐具再次成為傳染源。
2、煮沸消毒:將餐具洗干凈後,放入一個大的鍋中,加入自來水,水的深度要沒過餐具。加火煮沸,開鍋後繼續煮30分鍾,自然冷卻後,即可以使用。
3、洗碗機消毒:洗碗機是一種清洗、消毒一體機,方便實用。需要注意的是,必須嚴格按照消毒的時間和溫度進行,這樣才能保證消毒效果。
4、消毒櫃消毒:將餐具放入消毒櫃,運行15~20分鍾即可。
5、葯物消毒:不耐高溫的餐具,特別是啤酒具等會遇熱爆裂、變形等,可使用漂白粉、氯亞明、高錳酸鉀等消毒液浸泡。
浸泡時一定要注意葯液必須沒過餐具;葯液濃度要按規定要求,普通餐具用0.5%的漂白粉澄清液;肝炎病人的餐具要用3%的漂白粉澄清液;浸泡時間要充足,一般需15~30分鍾;浸泡後再用清水沖洗干凈,最好用流動水沖洗。
6、臭氧消毒:這種殺毒方式在今年上半年「非典」期間曾經獨領風騷,它主要是採用一個能迅速產生大量臭氧的汽車專用消毒機進行消毒。臭氧是一種具有廣泛性的、高效的快速殺菌劑,它可以殺滅多種病菌、病毒及微生物。
與化學消毒不同,由於利用臭氧消毒殺菌,一般不殘存有害物質,不會對汽車造成第二次污染,因為臭氧殺菌消毒後很快就分解成氧氣,對人體有益無害。
7、離子殺毒:這也是比較常見的一種車內空氣清新方法,主要是通過購買車載氧吧釋放離子達到車內空氣清新的目的。優點是使用簡單,基本不用動手,缺點也比較明顯,空氣凈化過程緩慢,殺毒不徹底。
8、光觸媒:光觸媒是最近才興起的一種新的殺毒方法,它的工作原理其實很簡單,就是利用二氧化鈦這種光的催化劑,見光產生正、負電子,其中正電子與空氣中的水分子結合產生具有氧化分解能力的氫氧自由基,
而負電子則與空氣中的氧結合成活性氧,二者均具有強大的殺毒殺菌能力,對於汽車車廂內常見的甲醛、氨、苯等有機化合物具有分解作用,同時還可以清除車廂內的浮游細菌。
9、通過氣體形態祛除甲醛的全新方法——氣觸媒,它的主要成分是滅菌消毒劑二氧化氯(ClO2),能夠降解甲醛、苯系物、TVOC、氨等有毒氣體,同時有效殺滅各種細菌及病毒,降解各類致臭物質,脫臭祛異味。
據了解,這種氣觸媒最大的特點就是能以其獨有的氣體形態,實現比較理想的環境治理效果。且無殘留無二次污染,對人體無害無毒副作用。
10、活性炭是一種非常優良的吸附劑,它具有物理吸附和化學吸附的雙重特性,可以有選擇地吸附空氣中的各種物質,以達到消毒除臭等目的。活性炭在吸附飽和後要更換,約每三個月更換一次。
❾ 餐具消毒方法有哪些
餐具消毒方法有:沸水消毒法、消毒櫃消毒法、浸泡消毒法、紫外線消毒、蒸汽消毒。
1、沸水消毒法:這是最為普通的消毒方法,家家戶戶都能做到,具體有兩種做法,大家視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一是把餐具放入煮鍋,用沸水煮上幾分鍾即可。二是在用餐前,把餐具放在一個容器中,用沸水浸泡。
2、消毒櫃消毒法:家中有消毒櫃的朋友進行餐具消毒工作時就容易很多了,只需將洗干凈的餐具放入紅外新消毒櫃中,把溫度調至120℃,等待15分鍾左右即可。
3、浸泡消毒法:並不是所有的餐具都能耐高溫的,像玻璃製品在高溫的情況就會爆裂,這時大家可以採用浸泡消毒法,即按比例調合漂白粉、氯亞明和高錳酸鉀等消毒液即可對玻璃餐具進行浸泡消毒,消毒完畢後一定要記住二次清潔。
4、紫外線消毒:在封閉空間門人,利用紫外線燈發出的紫外線,對餐具進行照射消毒。此方法能照射到的餐具表面消毒,適用於大量排列緊密的餐具消毒。
5、蒸汽消毒:將洗滌潔凈的餐具置入蒸汽櫃或箱中,使溫度升到100℃時,消毒5-10分鍾;用鍋加水煮沸後產生大量蒸氣消毒餐具,效果也很好,不會使餐具掛上水鹼,也是很好的消毒方法之一。
❿ 常見物品消毒方法有哪些
消毒是指用化學、物理和生物的方法殺滅或消除環境中的致病微生物,達到無害化。消毒是傳染病防治工作中的重要環節,是切斷傳播途徑的有效措施之一,用以阻斷和控制傳染的發生。
(一)消毒種類
1.疫源地消毒
是指對目前存在或曾經存在傳染源的地區進行消毒,其目的是殺滅由傳染源排到外環境中的病原體。疫源地消毒又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終末消毒。當患者痊癒或死亡後,對其居住地進行的最後一次徹底的消毒。除對病人所處環境接觸物品和排泄物消毒外,還包括病人治癒後出院前的一次自身消毒或病人死後的屍體消毒處理。另一類是隨時消毒,指對傳染源的排泄物、分泌物及其污染的物品及時進行消毒處理。
2.預防性消毒
是指未發現傳染源,對可能受到病原體污染的場所、物品和人體所進行的消毒措施。如飲水消毒、餐具消毒、手術室消毒和醫務人員手的消毒等。
(二)常用消毒方法
1.地面、牆壁、門窗
對細菌繁殖體和病毒的污染,用0.2%~0.5%過氧乙酸溶液或500~1000毫克/升二溴海因溶液或1000~200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葯溶液噴霧。泥土牆吸液量為150~300毫升/米2,水泥牆、木板牆、石灰牆為100毫升/米2,對各種牆壁的噴灑消毒葯溶液不宜超過其吸液量;地面消毒先由外向內噴霧一次,噴葯量為200~300毫升/米2,待室內消毒完畢後,再由內向外重復噴霧一次。以上消毒處理,作用時間應不少於60分鍾。
有芽胞污染時應用0.5%~1.0%過氧乙酸溶液或3000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葯進行噴灑,噴灑量與繁殖體污染時相同,作用時間不少於120分鍾。
2.空氣
房屋經密閉後,對細菌繁殖體和病毒的污染,每立方米用15%過氧乙酸溶液7毫升(1克/米3),對細菌芽胞的污染用20毫升(3克/米3),放在瓷器或玻璃器皿中加熱蒸發,熏蒸2小時,即可開門窗通風;或以2%過氧乙酸溶液(8毫升/米3)氣溶膠噴霧消毒,作用30~60分鍾。
3.衣服、被褥
被細菌繁殖體或病毒污染時,耐熱、耐濕的紡織品可煮沸消毒30分鍾,或用流通蒸汽消毒30分鍾,或用250~50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葯浸泡30分鍾;不耐熱的毛衣、毛毯、被褥、化纖尼龍製品等,可採取過氧乙酸熏蒸消毒,將欲消毒衣物懸掛室內(勿堆集一處),密閉門窗,糊好縫隙,每立方米用15%過氧乙酸7毫升(1克/米3),放置瓷器或玻璃容器中,加熱熏蒸1~2小時。
被細菌芽胞污染時,也可採用過氧乙酸熏蒸消毒。熏蒸消毒方法與被繁殖體污染時相同,用葯量為每立方米15%過氧乙酸20毫升(3克/米3);或將被消毒物品置環氧乙烷消毒櫃中,在溫度為54%,相對濕度為80%條件下,用環氧乙烷氣體(800毫克/升)消毒4~6小時;或用高壓滅菌蒸汽進行消毒。
4.病人排泄物和嘔吐物
稀薄的排泄物或嘔吐物,每升可加漂白粉50或20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葯溶液2000毫升,攪勻放置2小時;無糞的尿液每升加入干漂白粉5克或次氯酸鈣1.5克或10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劑溶液100毫升混勻放置2小時;成形糞便不能用干漂白粉消毒,可用20%漂白粉乳劑(含有效氯5%),或50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葯溶液2份加於1份糞便中,混勻後,作用2小時。
5.餐(飲)具
首選煮沸消毒15~30分鍾,或流通蒸汽消毒30分鍾,也可用0.5%過氧乙酸溶液或250~500毫克/升二溴海因溶液或250~50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葯溶液浸泡30分鍾後,再用清水洗凈。
6.食物(瓜果、蔬菜等)
可用0.2%~0.5%過氧乙酸溶液浸泡10分鍾,或用12毫克/升臭氧水沖洗60~90分鍾。病人的剩餘飯菜不可再食用,煮沸30分鍾,或用20%漂白粉乳劑、50g/L有效氯含氯消毒葯溶液浸泡消毒2小時後處理,也可焚燒處理。
7.盛排泄物、嘔吐物容器
可用2%漂白粉澄清液(含有效氯5克/升)、5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葯溶液或0.5%過氧乙酸溶液浸泡30分鍾,浸泡時,消毒液要漫過容器。
8.家用物品、傢具、玩具
可用0.2%~0.5%過氧乙酸溶液或1~2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葯進行浸泡,噴灑或擦洗消毒,布制玩具盡量作焚燒處理。
9.紙張、書報
可採用過氧乙酸或環氧乙烷氣體熏蒸,無應用價值的紙張、書報焚燒。
10.手、皮膚
用0.5%碘仿(碘伏)溶液(含有效碘5克/升)或0.5%氯己定醇溶液塗擦,作用1~3分鍾;也可用75%乙醇或0.1%苯扎溴銨溶液浸泡1~3分鍾。必要時用0.2%過氧乙酸溶液浸泡,或用0.2%過氧乙酸棉球、紗布塊擦拭。
11.動物屍體
因鼠疫、炭疽、狂犬病等死亡的動物屍體,一經發現立即深埋或焚燒,並應向死亡動物周圍(鼠為30~50厘米,大動物為2米)噴撒漂白粉。
12.運輸工具
車、船內外表面和空間,可用0.5%過氧乙酸溶液或10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葯溶液噴灑至表面濕潤,作用60分鍾;密封空間,可用過氧乙酸溶液熏蒸消毒。對細菌繁殖體的污染,每立方米用15%過氧乙酸7毫升(1克/米3);對細菌芽孢的污染用20毫升(3克/米3)蒸發熏蒸消毒2小時;對密閉空間還可用2%過氧乙酸進行氣溶膠噴霧,用量為8毫升/米3,作用60分鍾。
13.廁所
糞坑內的糞便可按糞便量的1/10加漂白粉,或加其他含氯消毒乾粉或溶液(使有效氯作用濃度為20克/升),攪勻作用12~24小時。
14.垃圾
可燃物盡量焚燒,也可噴灑10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葯溶液,作用60分鍾以上,消毒後深埋。
15.污水
疫點內的生活污水,應盡量集中在缸、桶中進行消毒。每10升污水加入10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溶液10毫升,或加漂白粉4克,混勻後作用1.5~2小時,余氯為4~6毫克/升時即可排放;疫區內的生活污水,可使用含氯消毒劑進行消毒。消毒靜止的污水水體時,應先測定污水的容積,而後按有效氯80~100毫克/升的量將消毒葯投入污水中,攪拌均勻,作用1~1.5小時,檢查余氯在4~6毫克/升時,即可排放;對流動污水的水體,應做分期截流。在截流後,測污水容量,再按消毒靜止污水水體的方法和要求進行消毒與檢測,符合要求後放流,再引入並截流新來的污水,如此分期依次進行消毒處理。